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绘画课程的建议

对绘画课程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绘画课程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绘画课程的建议

对绘画课程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评价;美术作品;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6-0054-02

美术作品的评价在美术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评价不仅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手段,而且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

以往的评价活动都是以老师为中心展开的。学生美术作品的优劣由老师来评判,学生参与的评价都是被动的,对优秀的作品只有漂亮、好看等肤浅的认识。对于一幅作品而言,学生并不知道好在哪里,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长此以往,将会埋没学生对作品的主观判断意识,不利于提高创作水平。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评价活动,使学生积极互动,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发表意见,以此培养学生自身的评价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一、口头评价

在低年级的评价方式中,口头评价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评价方法。由于低年级学生绘画技能较差,一些学生不能完全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展示作品,鼓励用语言来介绍自己的所思所想,弥补绘画表现的不足。这样很好地保护了学生自尊心,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树立自信心。还要鼓励他们接触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引导他们到生活中搜集有趣的素材,说一说身边发生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二、学生之间的互评

1.同年级学生作品的评价。

中年级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接触到了更多的绘画表现形式。这次评价活动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刚刚接触线描课程,用线条来表现事物还不是很熟练。通过这次评价活动,让学生了解他人作品的表现方法,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也可以意识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利用所掌握的线描知识来分析作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提高学生对评价本身的认识。

老师先对这次的写生活动做整体的点评和分析,讲解评价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建议学生与同桌交换绘画作品,并认真观看绘画作品。把自己的评价写在作品的背面,评价内容建议:你认为这幅作品有哪些地方很吸引你或者作品中的哪些部分你比较喜欢?在这幅作品中有哪些地方你认为他画得不太理想,你认为如何改进比较好?比如,作品的构图、线条的疏密等提出自己的想法。评价完后,交换评价结果,对同桌的同学的评价仔细阅读,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另外,鼓励学生针对某些建议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学生已经把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自然地融入到对作品的评价当中,如:画花卉用到的线条疏密问题,花盆与花之间的比例问题。绘画当中的构图问题和对花卉的观察问题都能认真地指出来。虽然表述得还不够深入,也缺乏美术专业术语,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意识到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而且对这种评价活动有着积极参与的意识。这次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老师认真核对评价结果,总结这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下一次课上及时反馈给学生。

2.高年级对低年级学生作品的评价。

老师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总是把希望值放得较高,会使一些学生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产生畏难情绪。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在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上都有所提高,他们可以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位置评价低年级学生的作品。另外,评价低年级学生的作品也是对高年级学生自身评价水平的检验。老师通过评价内容不仅可以了解高年级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也可以使低年级学生轻松接受建议,更好地提高对作品的表现能力。

以四年级的《描龙画凤》一课为例,活动时间在15分钟左右。选择四年级一个班的绘画作品,发给五年级学生每人一张作品。老师先简单介绍本课的学习活动内容,让高年级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绘画作品,评价内容建议:你认为这幅作品有哪些地方很吸引你,或者龙、凤的哪些部分你比较喜欢?能够表现出龙、凤的特点。在作品中有哪些地方你认为画得不太理想,你认为该如何改进?比如,用什么样的线条比较能表现龙身体的柔软和纤长,哪些地方的线条应该画得密一些等等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在作品的背面写出评价。

这次的评价活动五年级学生的态度非常认真,把四年级的作品发给他们时,他们又兴奋又好奇。从他们写的评价内容来看,学生们都全身心地投入,仔细看画,认真措词,寻找作品中的闪光点,语气也很委婉,把这项活动当作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来做。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幅作品,分析问题比较到位,比如:线条、结构、物象的特点等等都能够非常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四年级学生看到评价以后表现得很新鲜,认真阅读评价内容,非常愉快的接受五年级学生的建议。

三、等级评价

等级评价是对学生的美术作品在优劣方面进行了量化,让学生依据自己获得的审美经验和判断力对作品进行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他人作品的关注程度。

以三年级的《猫哪去了》一课为例,评价时间为40分钟。

老师对这次作品的整体水平有一个了解,班级之间调换作品,给作品编上序号。评价前,老师对这次的绘画作品评价活动整体进行点评和分析。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每一幅作品,从画面的色彩、猫的外形特点、猫的动作以及学生的想象力等方面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思考。可以和同桌进行简短的交流讨论,但最终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最后,进行A、B、C三个等级的评判。

这是全体学生参与的评价活动,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们对作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够较客观的加以判断。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对于较好的作品学生们的评价大部分都是A级,反映出整个班级的审美倾向。学生对作品的分析、判断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

对绘画课程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画课程;艺术类专业;高职教学

一、上饶职院国画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手段现状

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否先进,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通过对学院艺术系国画课程教师的走访发现,目前,超过60%的教师,主要采用“课堂理论+实践示范”这种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过程,该种手段是艺术绘画类课程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段,不仅被应用在国画课程教学中,还被广泛地应用在其他绘画类课程,如,水彩画、素描、油画等教学中。整体而言,该种教学手段比较传统、成熟,因此,被学院绝大多数国画课程教师所接受。

(二)课程教学资源现状

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教学的实效性。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学院国画课程使用的教材,与本科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国画教材十分相似,内容框架大都为“理论介绍+案例鉴赏+实践训练”三个部分,且教材中选用的案例、内容也十分相近。此外,通过对教师的访谈,70%的教师在教学中以书本资源为主,对学生进行教学”,仅有10%的教师表示“会借鉴其他素材资源,展开教学”。

(三)学生文化修养现状

国画,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因此,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艺术修养、鉴赏能力、文化底蕴。通过对该学院艺术专业学生的走访调查发现,仅有5%的学生表示“从小接受过传统艺术的熏陶和训练,对国画有所了解”,70%的学生表示“从高中时代,开始接触绘画艺术,且主要目的源于高考”,25%的学生表示“从未接受过传统文化、国画或绘画艺术训练,仅仅是出于对绘画艺术的爱好,或专业调剂等原因,选择艺术设计这个专业”。因此,整体而言,学院现有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层次较低。

二、上饶职院国画课程教学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可以发现,目前,该学院国画课程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且十分传统,高职高专的教育与其他层次的课程教学毕竟有所差异,而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则主要以实践性高技术人才为主,因此,现有的教学手段,不仅单一,而且不能凸显高等职业教育,对国画艺术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探索多元化,且更为适合高职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国画课程教学手段,显得十分重要。

(二)课程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学院的国画课程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书本教材,而通过调查发现,现有书本教材中的国画教学内容,与本科、中职课程中的差异并不大,且长期一成不变,缺乏特色、创新点,没有体现出综合性,多样性,不能够反映出高职艺术专业国画课程的岗位性、实践性、艺术性。此外,学院国画课程教学也大多本着“照本宣科”的原则,开展教学,并不能引入一些适应高职国画课程教学的素材,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显得现有的国画课程教学资源较为匮乏。

(三)学生文化修养不够

学生文化修养不够,也是学院国画课程教学中,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整体而言,学院艺术专业现有的学生国画艺术素养普遍不足,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国画课程教学的渗透性、实效性。当然,学生的国画素养,与他们从小的成长环境,所接受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90后学生对传统文化也缺乏兴趣,因此,要想提升国画这种传统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想办法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三、上饶职院国画课程教学的优化建议

(一)创新课程教学手段

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技能,百害而无一益,因此,在学院国画课程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应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在具体的创新中,建议各位教师以“互联网+教育”的思维模式,作为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学,创新教学形式。

例如,采用“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利用个人微博、微信等平台,一些关于国画鉴赏、创作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总结下来;在课堂授课中,教师则主要开展答疑解惑,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在此基础上,引入课堂实训绘画环节。上述模式下,教师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学生国画实践技能的指导,因此,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也十分新颖。

(二)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不断丰富国画课程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的教学素材,也是学院国画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尽快完善的工作。笔者认为,在丰富课程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学院也可引入“互联网+”的思维,通过“创设+维护+更新”的方式,构建学院专有的国画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平台。

该平台上,应包含众多的国画教学资源,例如,名家的手绘创作,优秀教师的个人作品,优秀的学生作品等,且上述作品可以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个人电脑、手机、平板进行实时下载,方便学生在课堂内外自主学习,也方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时穿插引用。此外,学院应加强对平台的维护和定期更新,确保课程资源的先进性、时效性。

(三)提升W生文化修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艺术修养的培养。一方面,通过开展多元化的国画艺术讲座,举办校园国画展览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鉴赏,不断丰富对国画艺术的认知。另一方面,尽可能地组织校内学生国画作品大赛,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比赛,提升自我的国画手绘技能,在实践操作中,丰富自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自我的文化修养,为国画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对绘画课程的建议范文第3篇

一、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分层随机选取135位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35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89%。为了弥补问卷调查不足,以访谈法为辅,随机选取3位作答同学进行深度访谈。

二、结论建议

(一)问题分析

1.学生入学时美术基础比较薄弱

调查结果可知,入学时80%学生从没有学过绘画和手工,仅有10%入学时有学过一年及以上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大学前很少接触系统的美术学习,导致学生美术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于国内外的画家的作品非常了解的人少之又少,仅占2.5%,大多数人不大了解作品及如何对美术作品鉴赏。学生美术基本功影响到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看法,将近35%的人觉得美术课尤其绘画比较困难或者很困难,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绘画的自信心。

2.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

调查显示,62.5%的学生表示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示范,学生临摹;76.6%认为美术教学中教师没有带学生到校外写生。美术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大多采用讲解法和示范法,教学中很少写生、情境体验等多样化教学方法。

3.美术教学内容尚需要贴近专业及职业实际

美术课程是系列课程,虽然根据不同的年级设定不同内容及要求,但是传统的构图、色彩、素描、水粉、水彩、简笔画等教学内容,既不能培养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画师,也满足不了学生未来从业需要。

(二)建议

1.有计划的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

一方面,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首先要提升自身对美术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督促自身在入学后勤奋练习美术绘画、手工等技能,多涉猎美术作品基本常识,以弥补入学前美术基本功较薄弱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师要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美术功底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手工水平。通过有效的方式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在美术鉴赏课中,对画家的作品进行分析时,给予引导,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演讲形式等等有效的增强对国内外画家作品的了解。也可设置奖赏机制,挖掘学生存在的潜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致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绘画、手工技能。

2.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创新

首先,应在美术课堂中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创新出多样的教学方式。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美术馆、博物馆等,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知识探索的欲望。教师也可以带着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在室外课堂中写生等,能够培养同学们的浓厚的艺术兴趣,这将使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走向室外。其次,综合采用实地参观法、情境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不仅能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不是让学生只是机械的模仿,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观点,参与进课堂的实践。学生也可以办画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观摩与借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

3.教学内容紧密贴近社会需求

对绘画课程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教学;工笔人物画

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基本情况

随着普通高校不断扩招,越来越多中学生踏进大学校门,直接导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社会地位日渐低下,甚至造成有些学校倒闭。另一方面,学校招收学生整体素质是下滑的趋势,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出现问题。原因在于进入中职都是那些中考后半段考分学生,主要构成现阶段中职学生是学习上 “差生”和品德上 “差生”。可以说现在中职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特殊群体,他们之中很多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需要更多关怀。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职校学生学习与发展重要时期或黄金时期,正是在职校接受教育阶段,因为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能力等方面不足,很少职校学生能够树立明确学习目标。不少职校生进人职业学校之后没有学习计划或近期目标,更别谈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他们对待学习态度从来都是得过且过。

第二,学生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职校学生并不喜欢学习,没有强烈推动力鞭策他们学习,他们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对文化理论知识敬而远之,实用性课程还比较好,学习实用性倾向十分明显,追求快速有效学习,很不情愿学习文化课和思想品德课。

第三,学生学习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职校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学习习惯缺少必要反思、自省意识,不懂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合理归因。

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笔人物画教学

工笔人物画是我国独特而传统的绘画艺术之一,它经历几千年来一步一步的历史演变和向前发展,在构图、表现形式和造型等方面自成体系。以线条定乾坤,以色彩取物象,设色均匀艳丽是它的主要特点。尽管工笔人物画没有像写意人物画表现得那么淋漓顺畅,它也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注重传神。它追求的是绘画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2.1 开设工笔人物画教学的意义

首先,开设工笔人物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传统。“传统”是人类文明智慧结晶,传统是博大精深,同样,传统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历久弥新。工笔人物画教学一般采用临摹方式进行,强调对历史人文和画意探讨及研究。临摹范画的选择应该是各个朝代传世优秀作品,如《八十七神仙卷》等。不断的临摹,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身体会到线条、墨色和色彩的不同特点,从而对作品独特的艺术语言有着深刻的领悟。在尊重和深刻理解传统的基础上,学生能更好地学会以变化的眼光去体会传统并为己所用。这个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修养和深度,对学生打好基础有着深刻的意义,也能够帮助学生集中精力更好地投入学习。

其次,开设工笔人物画教学能够为学生所用。也是一个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所用的过程,他们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思想。经过完整临摹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工笔人物画的相关内容、知识和感受,对中国画技法具备了较完整的认识。它是一种视觉艺术,是讲究学生审美意识、想象力、创造力、构成与设计等思维活动能力,这种技能训练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贯穿整个艺术教育过程之中。学生能够融入创作意识,建立作品意识,养成连贯、整体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最后,开设工笔人物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表现自我。在学生创作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个性特点,广泛接触中西方古今各流派,从中借鉴它们的长处,那么学生就可以初步具备一定的艺术语言,以便于在未来创作中逐步完善和发展。

2.2 开设工笔人物画课程的目的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工笔人物画课程除了让学生打好基本功,掌握一技之长,将来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目的之外,启发学生自觉追求创造意识。我们都知道,要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学生,第一步应该是抓好基本功。只有扎实基础,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美感的绘画世界。

站在人类文化前沿和研究的位置上,这是工笔人物画教学的立足点。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作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美学体系和深厚历史渊源。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在世界艺术史上重要地位,认识它美学价值,另一方面对中国画存在一些弊端有所认识等,使他们对中国画有一个全面而又客观地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作品。

2.3 该课程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工笔人物画临摹和写生是教学重点内容,当前在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着严重忽视基本功训练、轻视传统倾向,主要存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在临摹古典作品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工笔人物画技法样式的传授,教师一般把工笔人物画教学目的只限定于刻画模特儿写生和熟练掌握技法,对作品缺乏深入研习和探索,让学生简单再现前人作品,甚至照抄对象,没有分析传统绘画程式,如何体现出创造性思维等特点,更没有纳入教学计划中来,也没有引导学生从作品深度和作品创作背景出发,研究和挖掘它们深层意义。相反,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和复制,整体上说导致学生缺乏创造热情。

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工笔人物画课程设置中并非是灵魂课程,或者说是主要课程。所以,老师配备以及课时量少。教学时间有限,只够学生勉强掌握基本画工,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学会线描,所以,长期以来不能帮助学生达到对线描审美意味追求。

第三,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只注重单一写实造型训练,没有重视艺术表现自觉性,通常是老师摆好模特或模具,设置好背景或场景,然后让学生进行摹写,造型设计意识薄弱,造成学生自己自由发挥想象空间有限。不利于专业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衔接,学生的作品也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3 改进建议

3.1 强化学生习作的作品意识

在工笔人物画教学过程中,要连贯、综合的反复训练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与习作之间没有鸿沟,画法相通。如果想让学生习作能够表现出一定的作品意识,通过强化训练培养学生作品意识。作品意识集审美倾向、技能训练和画面总体把握于一体的能力和意识。它有机结合了审美想象、意识与创造意识等多种因素。随着学生基本功训练程度深入,他们作品意识和能力可以获得一点一点的增进。

除此之外,在基本功训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体现在他们对世界上各种物品的造型成份的审美感受能力比以前强烈,通过自己的作品具体表现自己感受来设计意望。

所以,在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应向学生强调基础训练和习作重要性,强调学生作品意识,将培养创造意识融入教学任务之中。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艺术创作。追求明确方向,有助于他们学习。学生创作意识越早,那么肯定就越早成效。在进入较高层次的基础训练之后,让学生明确认识:无论老师教什么,传达什么样意境或要求达到怎样水准,如果想法画到自己画面上,使画面的审美倾向增强,提交创作欲出。

强化学生的作品意识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提出作品意识概念,而且大部分基本功训练都能在作业中体现。还可以研究技能和造型规律性方面进行表达。

第二、教师引导学生时,要明白他们的创造性和独立人格,所以不能过分地限定学生,否则学生个性发展能力和思维活跃也会受到限制。

3.2 引导学生实现从再现能力过渡到艺术表现能力的转换过程

再现艺术形态是工笔人物画的重要宗旨之一,其中的内容有被动模仿与主动表现等形式。实际上它是一种转换关系,被动把握物体对形象,到主动把握事物总体特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实现内容与转换能力的训练:

第一,学生掌握再现对象能力与相关技能需要得到强化。学生能否掌握绘画对象特点、进行再现,是决定学生是否有艺术表现能力的关键。它以获得自由为终极目的,尽管这种训练手段有一定的强制与约束性。如何实现让学生拥有这种能力呢?首先,学生需要一个愉快、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让他们课堂振奋,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然后,传授绘画知识、技能等表现形式是教学内容重要部分,教学不仅局限知识传授,还要扩充和延伸相应知识点,通过写生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比较等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在认识客观对象形态的基础上艺术地表现对象。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创新。

第二,在强调掌握对象再现能力与技能的同时,引导他们实现由低级基础模仿能力转换到更高级的艺术表现,摆脱束缚,奔向自由。这个过程的主要任务是既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形成创新观念,还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同现代审美观念与相结合传统绘画方法,完整有效地表现当代绘画审美追求。把客观对象作为依据,不能简单的机械复制。

3.3 传承精髓,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当前,工笔人物画处于繁荣发展阶段,有益于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传统,还有益于从西洋画、日本浮世绘等外来艺术中汲取营养。教师应该安排一些欣赏工艺人物画及绘画课程,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创作出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又有时代精神的中国画精髓。

千百年来,中国画论著作多达千余篇,是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艺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不继承和发展传统的话,中国画教学也就没有真正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国人物画学习,需要娴熟的笔墨技巧,绘画理论学习也是重要。

教师辅导学生临习名作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加强与学生探讨那些深藏于绘画作品中的人文历史及历史底蕴,挖掘传世名作的艺术内涵。这样可以令学生领悟到作品独到的艺术魅力和语言。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认识它的美学价值,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王莲.工笔人物画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尝试[J].文教资料,2008(10):192-193.

[2] 中国画研究院.李可染论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187.

[3] 黄欣凤.关于中国画传统学习的几点见解[J].美术大观,2006(5):74.

[4] 褚晓莉.浅谈工笔人物画教学[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4):129·130.

[5] 王琳.关于工笔人物画教学的思考——浅谈基础训练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

对绘画课程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 新课程

一、新课程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2006年秋季对基层学校以走访美术教师、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进行的调查情况看,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的教学实验工作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美术学科必修模块的开设时数不足。新课程标准把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各分为必修、选修两大块。美术学科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分为“音乐鉴赏”和“美术鉴赏”,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美术学科为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七小块。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美术必修模块的教学时数为18课时,根据调查的情况看,美术学科必修模块的教学时数我市绝大部分高中只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时数的一半,便不再进行鉴赏课的教学。更为严重的,个别县区的所有高中,美术鉴赏课竟然未开设。

2.美术学科选修模块开设不正常。根据省新课程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市于2005年秋季专门下发文件,对新课程各门学科的教学实验做了全面部署。对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建议分别为:高一上学期进行18课时的美术鉴赏(必修模块)教学。高一下学期和高二,再进行36学时的选修模块教学,其教学内容从音乐选修模块的诸项中选出绘画、设计两项供学生选择后进行学习,以达到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开足54学时的教学时数,使学生达到两科各修满3个学分的国家要求。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市所有高中要么擅自不开选修模块,要么以专业化、技能化且价值单一的美术高考应试教学,取代素质化、平民化且富含教育意义的选修模块教学,从而改变了美术课程的性质及开设意义,削弱了学科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权力。

3.学科教材选用的情况混乱。我市高中自2005年秋季进行新课程实验以来,必修模块的教材选用和征订基本正常,但选修模块教材使用异常混乱。根据有关统计,06年秋季全市高中仅定了规定使用的选修教材共2600册,有的学校一本未定。有些学校借口使用校本教材不订选修模块用书,不少学校任由任课老师在市场上以高达一、二十元甚至数十元一本的价格为学生代购教材,也有教师使用未经审定的自编教材等。这不仅破坏了教材选用的严肃性和国家课程的完整,也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育法规观念淡薄。有些同志置国家课程标准不顾,擅自不开、少开美术课程,随意更改教学内容,随意安排教学内容。其次是对新课程的学习、研究不够,对新理念不熟悉、不清楚,完全凭借老经验管理新课程,导致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仍然沿用国家教育委员会时期颁布的美术学科的课时标准和高中只用鉴赏这本书的情况的发生。第三是名利驱动。受高校艺术招生畸形发展的影响,学校为能多走几个艺术考生,不惜牺牲绝大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为名,教师为利,从而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应试教育红红火火,美术课程无人问津”的不正常状况。

二、加强对音乐、美术新课程实施工作的建议

上述严重问题的产生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来源于我们的思想认识。我们是新时代美育任务的承担者,必须肩负起提升华夏民族未来一代建设者整体素质的重任,认真研究问题,思考对策,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以保证国家标准课程不折不扣地得以执行。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课程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督导。要保证美术学科的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开齐开足。建议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督导室、体卫艺和教研室的有关同志,对所属高中每一学期进行一次美术两科开设情况的专项检查督导,检查的内容主要为:规定模块是否开齐,课时开足与否,学生手头是否具有美术两科的必修与选修模块的教材,课堂教学质量状况,以及美术两科的学分认定是否造假等。及时指出发现的问题并要求学校加以改正,加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过程性评价手段,全方位衡量并及时落实。

2.确保美术课程的完整实施。建议各管理单位把美术课程完整意义上的开设与对学校的考核评先、奖励等联系挂钩,并将此作为高中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国家新课程的重要举措,以杜绝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放任自流状况的发生,促进美术新课程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关期刊更多

幼儿教育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图学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省科协

祝你幸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