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案

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案

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 诚信现状 对策

一、诚信危机在大学校园当中普遍存在

(一)欺诈行为层出不穷

考试作弊是当代大学生中不诚信行为当中最突出的一个。据了解,内蒙古某高校针对学生考试作弊情况进行调查,在各类考试中曾参与过作弊的学生比例高达75%,而在考试期间想要作弊并有其想法的竟有将近九成之多。其次是就业材料、证书做假,从一般的评奖评优到就业前的激烈竞争,一些学生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去努力伪造、造假,以此伪造完全不真实的一面。

(二)借贷失信普遍存在

人生第一个能够自己完全意义上独立支配所拥有资金的阶段一般是在大学,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帮助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现在的状况就是还款人不遵守信用,有还款能力却不还款,常常使被借款人陷入碍于情面难以启齿而又急需对方偿还资金以度学日的两难境地,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同学情谊更影响了人际关系。

(三)学术作品抄袭严重

学术做假简直是对做学问的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学术作品的来源主要是高等学府,只有获取第一手资料,所得结论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推广的意义。然而,有些大学生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不钻研,不探求真理,反靠剽窃求成,更有专门的网络平台帮助大学生学术作弊作为主要业务,更加促使了大学生诚信滑坡的现象。

(四)情感表达出现偏差

大学校园里,爱情是最美好的情感表达,可是,这个一度被认为是最纯洁、最真诚的情感,随着大学校园当中,道德水平的不断滑坡,大学里的爱情表达已经改变了以往“纯净”的面孔。

(五)自我定位表里不一

部分大学生表里不一、人前人后两种态度,人前拼命掩盖其自己不足的一面,充分展示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人后又做出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行为,做人缺乏一定的原则,为人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其实 “做秀”的这种行为是一种极其不诚实的行为表现,它不仅给人造成一种非常虚假的外在现象,更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使人难以掌握其中的真实情况。最初能博得他人的信任与青睐的往往是表里不一的大学生,给人以暂时好感,但时间一长大家就会发现诚信缺失的人、很难委以重任。

二、大学校园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学校诚信教育不到位

大学生不诚信的现象频频发生,首先是诚信教育的问题。诚信教育,就是根据诚信的意义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做一个诚信的人。家庭是学生出生、成长的地方,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诚信教育和学校诚信教育的不到位,会直接导致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产生。

(二)不良的社会诚信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存在于高校内的诚信危机,与整个社会诚信环境的负面影响联系紧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各种不诚信的现象大量涌现,诚信危机困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诚信意识的培养。

(三)学生自身诚信修养不足,诚信意识有待加强

一切变化,外在因素是形式,内在因素才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成因虽然有诚信教育不到位和不良社会诚信环境的影响有关系,但这些总归都是外因,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大学生自身,是大学生自身诚信修养不足以及诚信意识淡漠所导致。

(四)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诚信机制

目前我国社会诚信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高校诚信档案建设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建立与大学生诚信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缺乏对大学生个人诚信状况的评价、奖惩等制度,更缺乏相应的评估标准和量化考核标准。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诚信意识

(1)加强家庭诚信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中,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诚实守信的正面榜样,因为身教总是重于言传的。其次,家长应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来开展诚信教育。

(2)加强学校诚信教育。诚信教育是一个伴随学生成长的长期教育过程。要想让学生树立诚信观念,提升诚信意识,发展诚信行为,首先应从教师的诚信素质抓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力量绝不容忽视。其次,诚信教育进课堂也是提升大学生诚信水平的重要途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抓手,是全面提升大学生诚信水平的有效方法。

(3)加强社会诚信教育。高等学校诚信教育需要整个社会诚信作为基石,大学生诚信教育应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力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刻体会诚信的意义和价值,将诚信这一道德规范逐步内化成自身的一种价值追求,从而指导大学生的行动,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完善高校诚信档案体系建设

(1)加强诚信档案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制度化运行。制度是规范行为的保障,只有法律制度的完善和诚信档案各项标准的明确,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大学生诚信n案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2)提高社会对诚信档案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责任落到实人。教育主管部门需制定出明确的工作方案和统一的标准,使各高校在诚信档案建设具体落实过程中有据可依,并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不断拓展诚信档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现状;教育对策

当代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接班人,他们应该具备较高的诚信素养。但是,当下大学生不遵守诚信道德的事情经常发生,例如背信违约、捏造假学历、考试抄袭、辱骂教师、使用黑卡、拒不还贷款等等。这些不良的现象不但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形象,更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分析制定可行的教育措施是当代教育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1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

(1)考试抄袭,作弊手段现代化。目前,部分学生为了考试作弊使用各种手段,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携带小抄,他们会利用无线电工具,电子设备进行传递答案,甚至替考。有些学生还会贿赂老师,采取送礼请客等方式提前套取试题。

(2)学术造假,抄袭论文。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信息资源随手可得。大学生通过网络下载论文,拼凑成自己的文章,有的把同专业学长的论文拿来直接抄袭,论文剽窃现象屡禁不止。更有甚至花钱请帮自己写论文,假的论文满天飞。

(3)国家助学贷款,讨要困难。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提供个人信息后,通过学校核实提供助学贷款帮助他们解决学费和生活费,使这部分学生可以轻松完成学业。但个别学生在毕业后不顾及个人信誉,不按照规定时间偿还利息,在银行多次催缴后也拒不还款,消失的无影无踪。

2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

(1)社会中不良环境的干扰。大学生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受社会影响,不断地受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影响,所以社会中将诚信树新风的榜样对大学生能起到价值引导作用。目前通过高校党团不断吸收新成员,党员已经占学生数目的16%,这部分党员在日常活动中积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对其他学生的诚信起到表率作用。对诚信教育起重要的引导作用。加大学校的宣传,让每个学生都正当诚信的表率,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内部力量。社会环境、教育方式能对大学生的诚信产生影响,但都只能从外部起作用,从内部真正起作用还要提高大学生的内在修养。

(2)家庭中诚信教育偏少。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家长们为了孩子能找到好工作,有出息,往往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全部,教导子女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书本上,不太在意对子女的诚实守信教育。另外作为家长本身不能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把很多不良的诚信行为传递给孩子,不能树立良好的典范,这使学生从小就受影响,不注重学做事和学做人,致使马加爵之类的恶性事件发生。

3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1)学校与家庭相互协助和配合。所在大学用过建立学校和家庭相互联系和沟通的体系。学生直接负责的辅导员应该把其日常生活中表现情况及时向家长反应沟通,与家庭协助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高校还应该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是否贫困,以便筛选发放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做到公平。其次,作为家长应该及时和高校联系,积极主动的掌握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学生出现的不诚信现象及时沟通加以纠正。再次,家长要树立诚实守信的典范。做到心口如一,给孩子建立诚信做人做事的典范,促进诚信教育的潜移默化。

(2)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在全社会范围宣传加强,建立社会监督体制,为青少年诚信建设创立良好的影响环境。在高校和社会中广泛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建立“诚信第一”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制造全民追求诚信的社会氛围和影响力量,把诚实守信由社会道德转变成契约道德,做到人人遵守。另外,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把诚信纳入法律,在社会道德契约的约束下以法律为惩罚武器,促使每一位公民都遵守诚信,在全社会范围建立诚信之风。

(3)教师的作为诚实守信的榜样是无穷的,所以广大的高校教师应该率先遵守拥护诚信规则以身作则。在课堂上做到表率,起到榜样作用。牢记身教重于言教;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在学生诚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辅导员是较长时间接触学生的教师,其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重大,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必须遵循辅导员工作规范,做到公平公正,积极接受学生建议和意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处理学生中矛盾,树立诚信典范。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诚信素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充分发挥教师影响力的巨大力量。

(4)建立诚信明礼的校园主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学习诚信道德。以史为鉴,通过学习历史文化时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同时,形成与时俱进符合当代特点的诚信价值观。把诚信教育与目前政治经济形式结合,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成。在校园里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参加,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诚信素养。同时组织大学生到社会中宣传诚信活动,对社会人群进行诚信调查;通过校园网让学生进行诚信讨论辩论,邀请成功人事来校作报告,让学生体会诚信带来的巨大作用。

(5)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将诚实守信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公民的基本要求;结合法律与道德基础,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把诚信教育贯穿在教学始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教导学生,最终养成良好诚信品质。

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就业 对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大学生而言,诚信是大学生价值的评价原则、是大学生道德体系的基础、也是检验学校教育成果的最重要形式。诚信既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大学生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在人格。诚信的失落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眼前的就业、未来的职业发展、未来社会关系的建立等。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表现得日益突出。由于大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在求学、就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导致大学生就业的诚信危机,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受到社会的质疑。在民办高校由重规模发展向重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扎实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诚信就业意识和能力,不但是民办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应有的内涵也是民办高校提升自身品牌和树立自身社会价值的有效手段。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诚信问题

具体来看,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供需双方都存在假“李逵”现象

1、学生的简历注水现象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 大学生希望应聘时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 于是想尽办法想通过包装自己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采取的措施往往是使用一些虚假信息从而获得用人单位的暂时赏识。很多毕业生拿着学校打印的成绩单到复印社随意修改自己的学习成绩与考试排名,制作假的成绩单;另外,很多没有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国考的同学宁可花很多钱来制作假的英语证书和计算机证书,以证明自身的学习能力。对于很多没有参加学生组织和社团的同学,还会给自己随意捏造一些头衔,以体现个人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因而自荐材料中出现了不少假班长、假团支部书记、甚至一个学校出现了几个学生会主席、几个团总支书记。也有很多毕业生胡乱编造自己的社会实习经历,往往在面试中被面试官问得或语无伦次,或哑口无言。自荐材料中大量搀假, 一味地夸大其词, 掩盖不足, 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良莠不分, 这种做法不仅毁了作假者, 更毁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2、企业的招聘信息注水

有些不规范民营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也存在企业信息注水现象,说明会介绍情况与现实不符,造成对学生诚信就业心理的伤害,诱导求职人员出现不平衡心理。

(二)滥签协议,契约意识淡薄。

当今大学生就业市场总的局势应该是基本上供需平衡,但仍然有很多时候和很多地方出现人才供过于求的状况,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部分毕业生滥签协议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毕业时节大部分毕业生忙于参加各种大型人才招聘会和企业校园专场宣讲会,每个学生印制了十几份甚至上百份简历到处投放,这样一来条件相对好一点的学生就会收到几封、十几封的录用信,甚至会同时签订几份就业协议,这势必抢占了其他学生的就业资源。大部分毕业生都存在这种心理,随意先签一份就业协议保底,然后继续穿梭于各种招聘会,参加面试如赶场一般,若再遇到自己心仪的企业,便会与之前签订的企业毁约,完全不在乎几千元的违约金。当然,有的企业根本不收取违约金,这更加促进了毁约情况的发生。这种情况给用人单位带来了不便, 有的还严重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效益, 并严重阻碍了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

(三)频繁跳槽,对自身认知不够。

当今大学毕业生工作前两年跳槽频率颇高,很难稳定下来。很多毕业生在与一家用人单位签约期未满时便会跳槽到另一家用人单位,甚至有毕业生工作了一两个月就辞职走人的现象,还有学士毕业两年后的时间共计换了7份工作。用人单位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新员工,依旧没有达到预期招聘效果。一旦某些岗位出现空缺,一时难以找到合适人选来接替,便会导致整体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给单位造成了一定经济方面的影响。

二、民办高校影响大学生诚信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高校诚信教育不足是导致大学生诚信就业意识缺失的重要因素。

由于民办高校发展历史时间短,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相对滞后,主要体现一是诚信教育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实质内容和针对性,导致学生的诚信意识难以得到有效培养;二是伦理教育的滞后和诚信机制的不健全。在诚信理论建设方面高校对大学生的信用意识教育几乎为空白。许多高校重视专业文化教育,而道德理论教育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形式过于单调和说教。导致学生根本没有兴趣。诚信教育的缺乏使高校教育质量受到社会的质疑。研究表明,民办高校要适应目前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就必须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上下功夫,而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就业就是大学人才质量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行业的民办企业――民办高校有着自身的灵活性和独立性,通过整合大学的多方资源,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以学生诚信意识、诚信能力培养为取向的课程体系。

(二)教育工作者诚信育人的观念不强。

重智育轻德育在大学校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不少大学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专业技能知识,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诚信教育。因为民办高校聘用兼职教师占有一定比例,导致部分教师由于承担公立院校单位科研任务或身兼行政职务,无心教学,课堂上经常是照本宣科,不检查学生的作业,不给学生答疑,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诚信的做法,完全忽视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学生范围内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三)高校对学生不诚信行为的纵容。

部分高校不仅没有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反而纵容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在毕业生找工作时,牌子不是很响的学校往往注重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对毕业生私自修改学习成绩和排名的做法不管不问,私下开绿灯,甚至还会提醒学生可以适当的进行修改。还有部分高校存在形式主义,给每个毕业生都发一份毕业生求职推荐表,并在上面统一印上“同意推荐”等类似字样,这也是对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不负责。

三、民办高校解决大学生诚信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有效开展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系统的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程度不够,找工作时往往处于异常茫然的状态,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导致许多毕业生滥签协议,毁约现象频生。高校教育属于专业化教育,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过度阶段,多数大学生毕业后都会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部分大一新生由于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或高考分数等原因,并没有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所以入学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对自己未来发展感到悲观,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出路,便随波逐流,不思进取。而此时,若对大学生开展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身特点,确定职业目标,根据目标与自己情况来设计适合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路线,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及时纠正大学生的发展路线,对大学生人生的帮助则是无法估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以保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时刻清晰自己的职业目标,并针对自己的目标弥补现有的不足。这样在毕业来临之际,大学生则不会盲目的找工作,而是有针对性的找工作,增加就业成功的几率。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在这方面工作突出经验是加强引导,细化服务、全程跟踪。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新生入学期间,重点是通过职业生涯教学和新生入学教育指导各分院将任务目标进行分解。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分析近两年的就业形势,从新生入学起就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同时指明目标和努力方向,将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学年,实行目标管理,使新生入学后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第二阶段重点是准确定位。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树立考研或者专升本升学的目标, 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强调加强实践能力和技能的提高,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多考取资格证书,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同学们基本上能找准定位。第三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降低学生期望值,合理定位。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的、更好的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和处理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举办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就业形势报告会等方式,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逐步更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观念,避免期望值过高现象。

(二)加强诚信教育。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很重要,教育学生自重自爱,不管是人前还是人后,都是一个真实的自我。目前部分高校对诚信教育认识不够,对此不够重视,多数诚信教育课程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过于说教,过于理论,学生往往对此不感兴趣,很难达到授课目的与效果。因此学校应将目光放远,大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诚信教育意识,一是将诚信就业的课程内容纳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以案例教学、讨论式等方式改变诚信教育授课模式;二是加大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诚信考核的力度,规范和重视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的填写,不要简单的填上“同意推荐”几个字草草了事,加强对毕业生的求职材料进行严厉监督,不能纵容学生的不诚信行为。

在新旧择业观转型的的特殊阶段,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大学生诚信就业问题日趋明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效的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诚信教育,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对改变大学生诚信就业问题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就业市场和其他商业市场一样,同样也需要诚信经营,尤其民办高校更不要单纯追求就业率而忽视诚信问题。一是学校就业工作人员要对来学校进行招聘的用人单位严格把关,严格审核用人单位信息资料,确保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宣传资料详实准确,不误导毕业生;二是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学生评价体系和档案制度,使学校出去的每一份材料都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做到双方信息真实,不互相欺瞒,营造良好诚信氛围的就业市场。三是学校要及时更新就业就业信息,并提醒学生注意信息的时效性,避免疏忽细节造成不必要误会、就业成本的增加及时间的浪费。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四是要建立多个信息平台,及时以便学生能够便捷、快速、有效的了解国家相关就业政策,把握机遇,择机选择和决策。

(四)开展“小订单”就业服务,建立诚信企业资源库,树立高校人才品牌形象

由于民办高校应运而生,很多企业对民办高校人才质量存在顾虑,为了让企业认同三本院校可以培养出一流应用型人才的观念,高校通过积极主动,上门拜访企业和热情邀请企业到校调研等形式建立校企长效沟通机制,通过选派优秀毕业生到新建立关系的企业实习,让企业了解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择优安置就业,树立学校人才品牌形象,通过逐步向企业推广“小订单式”就业模式,建立“小订单式”诚信就业企业资源库。对就业单位和岗位进行动态登记,掌握订单企业近期人才需求状况,针对性推荐和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

(五)建立毕业生诚信档案

倡议毕业生签订诚信就业承诺书,确保档案材料真实,由学校建立毕业生诚信档案库,跟踪毕业生就业后基本情况。重点跟进诚信档案库毕业生后续服务。

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案范文第4篇

摘 要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给许多贫困的大学生解决了困难。但是,由于政策的实施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文章试图通过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解决对策,从而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问题 对策

一、当前高校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

在2010年9月17日召开的教育部第18 次新闻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1999年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来,全国申请贷款累计总人数600万人,银行审批人数400.7万人;申请贷款累计总金额701.2亿元,银行审批金额4054亿元。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帮助了数十万名困难学生就学,但也同时暴露出目前 高校助学贷款的不足。

1.贷款需求不能满足。

2.大学生诚信缺失情况严重。2006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的信用问题尤其受到强烈关注。2006年6月10日,263名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大学毕业生的“黑名单”,出现在河南省一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上。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1999年开始在全国推出。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开始进入还贷期,但由于违约率及违约人数双双超过20%,西安交通大学成为全国第一个停贷的高校,随后各家贷款银行全面停贷。为数不少的贷款学生较差的诚信度直接影响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些学生违约欠贷,长期不还,令学校和银行叫苦不迭,使国家助学贷款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

3.助学贷款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时间不长,在有些政策的制订及操作方面还存在规范性、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贷款面依然较窄,最高贷款限额过低,满足不了一些人的需要。为了减少银行的贷款风险,一些省市对 贷款额度作了一些补充规定。如银行规定只能贷学费,不能贷生活费,并且一年的贷款总额不能超过6000元等,这与大学生一年包括学费、学杂费、生活费、住宿费等费用相比,缺口是较大的;其政策在防止贷款拖欠的约束力方面仍然不强,我国防止贷款拖欠措施仍然比较单一,对拖欠学生的约束力有限;贷款面还不够宽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机会不平等。

4.贷款学生就业压力大,还款时间短,还款负担偏重。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仅在70%左右,许多大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这时,贫困生就业更显得困难,他们既背负着家庭和生活的责 任,又背负着大笔欠款,同时还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同时,我国的助学贷款合同约定,贷款学生毕业后的次月20日为首期还款日期,“缓冲期”太短,对刚毕 业学生来说压力太大。《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后, 还款期被延长到6年。尽管如此,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款期还是显得较短,经济负担比较重,因为毕业后头几年正是他们经济上最拮据的时期,本来就有不小的经济压力,再加上还国家助学贷款,负担更重。

二、加强高校助学贷款管理的对策

1.建立贫困生档案。建立贫困生档案对解决欠费问题和诚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准确认定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就可以把非贫困生中的欠费学生定为不诚信学生给予惩罚。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过程,其过程之长可持续为大学四年学程。

2.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观念。首先,加强诚信教育,强化诚信观念。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细化诚信教育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步骤,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把诚信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发挥高校人才和科研 优势,对诚信进行深入研究,为加强诚信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围绕当前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组织力量开展 专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3.积极创建诚信舆论氛围我们要通过校园网、校报、举行以“诚信”为 主题的电影座谈会、班会、征文比赛、讲座、典型表扬等多种形式普及诚信知识,树立诚信第一的理念,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诚信并 非单向,不仅仅是对他人进行价值和道德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对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和实际行动表现。尤其是对获得助学贷款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充分利用新生人学教育、毕业生教育等环节对在校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助学贷款工作进人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真正的缓解广大学子的经济压力。

4.建立健全大学生的诚信监督机制。学生在校期间,将申请助学贷款学生名单进行公示,设立诚信监督信箱,接受广大师生和社会的监督。特别要对贷款学生的 贷前、贷中、贷后实行监督管理,发现学生存在虚假信用状况或不良行为记录时,要立即停止贷款或削减贷款额度。学生毕业后,要将大学生信用体系与全国个人信 用体系联网,让全社会监督大学生诚实守信。通过监督,使大学生自觉地遵守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5.建立健全大学生的失信惩戒机制。要将大学生失信行为与学生比较关注的担任学生干部、学校年度评优、团校、党校、入党紧密挂钩。通过相关的限定,让失信者意识到因此付出的沉重代价,同时,也是对其他 学生的警醒和鞭策。面对居高不下的助学贷款违约率,银行可将贷款人的还贷信息数据转人个人诚信数据系统,通过强制授权方式,在全国银行系统中建立借款大学 生个人信用记录,使借款人的履行状况与个人后期向银行借款活动,如买房、购车、商业贷款等直接挂钩,从而迫使借款人按期还款。

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考试诚信 考试作弊 诚信教育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全新模式,在20世纪末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独立学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由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管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独立学院的考试诚信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探寻有效减少作弊行为的对策就显得尤为紧迫。本文从学生诚信自律性、家庭诚信榜样性、学校诚信全面性和社会诚信法制性四方面教育入手,提出了一系列考试诚信教育策略,希望能有效地遏制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歪风,从而为高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强化学生诚信自律性的教育

(一)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

学校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地方,也是教化思想的地方。学校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使其明事理、辨是非,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要明白违背社会道德诚信所取得的成果是不会长久的;使其学会怎样去学习,助其获得充分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专业课程产生了兴趣,就会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也会对展现自身所学成果的办法之一的考试充满信心和想要真实表现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也就不会出现考试作弊的不诚信行为;使其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助其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认识到学习是为了掌握科学知识,而不是为了获得一时的高分、荣誉或赞扬。学校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也应避免填鸭式的教育,而应采取寓教于乐、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使学生能将理论的、抽象的思想,转化为实际能去实现的道德品格;也使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小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正确的诚信观念。

(二)重视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

当今大学校园可以说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学生们在其中除了一定的教学时间用来学习专业知识,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来锻炼和培养自身的各种能力。如通过各类的勤工俭学和打工可以在工作场所中学习如何的待人接物,通过参加各类社团和学校组织可以学习如何的为人处事,甚至在日常的寝室生活中也可以学习到如何的与人相处与沟通。大学作为这一学生向劳动者转换的“中转站”,除了安排好学生学习各类专业知识,为今后步入职场储备所需能量,也应提供各种平台去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使其不仅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也能具备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活力的养成和提高,使其形成承担责任能力的潜在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走进职场奠定基础。

(三)发挥大学各类团体组织的作用。

大学与中学时不同,在这里学生自治的权利被放大,体现这一权利的是各种各样的团体组织,比如学生会、团委、各类社团等等,在这些组织中,学校有关管理部门一般只起到一个监督引导的作用,日常事务的操作都是由学生自己进行的,它有学生自己的领导、章程和活动,也可以说是学生自己的团体,这一团体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有时比学校出面更有效。想要让更多的学生做到诚信自律,也可以通过这些组织来进行。

二、强化家庭诚信榜样性的教育

(一)父母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

父母自身要能够坚持通过正当劳动,合法经营致富;加强自身修养,生活中真诚待人,与人为善,与子女真心相见,用自己榜样的力量去感染、教育子女。要辩证地看待社会上的不诚信现象及大学生所遇到的失信行为,更多的关注诚信对现代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个人长远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父母要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成才观的引导。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父母对子女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将子女的学习成绩看得非常重,要求孩子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学业上,其他的都不应去关注,自身对孩子的品德状况也很少关心;有的父母甚至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各种不正当要求。上大学以前大部分孩子都住在家里,还能受到父母时时的关心和约束,但当孩子背井离乡上了大学,远离父母以后,在家时养成的种种不良习惯,在缺少了父母的时时约束和校园中各类不良风气的引导,就会爆发出来,甚至于为了某些目的违反校纪校规,触犯法律,等到父母知道时已是为时过晚。所以,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不应只关注其学业,也应关心其道德品行,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先“成人”再“成才”,培养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父母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

如果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那么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就是集中式的专项教育,父母日常积极向上的引导会大大增强学校教学的效果,父母更详尽的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有利于其更好的去引导子女。因此,父母经常保持与学校的联系,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不稳定心理和不良行为,并与校方合作,制定出能切实有效矫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方案,保证家庭与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的一致性。

三、强化学校诚信全面性的教育

(一)重视对学生全程的思想教育。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初,要发挥思政类课教学主渠道功能,通过这类课程,强调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提出大学生应在一入学就对自己的四年学习生活做好规划,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各类专业课开始之后,更是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强大功能,在专业教学中注重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在日常的校园活动中,也可通过校园广播、网络等舆论进行相关诚信的宣传教育;党、团、学生会等组织也可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从新生到老生,从教学到日常,对在校学生进行全程的诚信教育,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让学生自觉自愿做到考试诚信,抵制考试作弊行为。

(二)开展教师诚信教育。

要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教师首先必须诚信。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只有言传身教,不搞“宽以待己,严以待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应将诚信教育列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教师提出比学生更高的要求,对不诚信者要进行道德鞭挞和舆论谴责,营造一个从知诚信到守诚信的和谐大学校园。

(三)学校管理工作要结合诚信思想。

当前,高校大学生中的诚信缺失现象非常普遍,考试作弊、拖欠学费贷款、做虚假履历,等等不一而足。仅仅依靠教育手段还是不够的,还应制定结合诚信思想的有关管理条例,如应健全考试管理条例,加强考风考纪管理;完善考试制度,改革考核方式;改进激励机制,完善考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诚信监督机制,制定诚信记录和信用评级制度,以此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办理助学贷款的依据之一,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努力营造诚信氛围。

四、强化社会诚信法制性的教育

(一)加快考试诚信制度的相关立法,健全与完善相关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立法的目的是要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达到信用开放、信息公平享有和使用。目前,我国政府己经开始从法律规范入手,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加以规范。例如《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于2004年5月19日通过。但仅此是不够的,国家应尽快制定并颁布《考试法》,用刚性的法律规范考试的公平、公正,并用明确清晰的条文准确界定考试“诚信原则”,使之成为规范考试秩序、净化考试环境、防止考试舞弊行为的基本法律原则。

(二)克服保护主义,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如今监考工作大多是由各院系自己教师承担,本院系教师担任监考,很难摆脱自身感情、关系人情等因素的制约。保护主义也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对监考教师的教育,使他们了解自己在监考时应持有的态度和应履行的职责;要加强考场巡视力度,坚持考场巡视制度,由各院系党政领导组成的院系巡视组,配合由教务处、学工部、督导组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巡视组,在考试时,加强对考场的巡视。两方面齐抓共管,不仅会加强对监考老师的督促检查,也会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杜绝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

(三)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

“美国人认为,考试舞弊如同从别人口袋里掏钱一样可耻,在多数大学里,只要发现舞弊,一律勒令退学。”在2002年的托福考试中,美国的执法部门逮捕了58名舞弊的留学生。美国司法部门官员认为“托福考试舞弊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所有被逮捕的学生面临“阴谋欺诈的指控”,最后,这些学生处以五年以下监禁并处25万美元罚款。我们也应以此为鉴,严格执行现有《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各高校制定的《考试管理办法》,不让这些条款虚设,也给考试作弊的“冒险者”们以示警,使其知难而退。

参考文献:

[1]韩芊等.加强独立学院学生诚信考试的对策与思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