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声乐教学

青少年声乐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声乐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少年声乐教学

青少年声乐教学范文第1篇

关健词:分析“越轨”成因探索预防矫正方法

青少年学生风华正茂,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勇于进取,让我们看到未来世界的希望。但是,他们也承受着理想与现实、自由与纪律、内化与外塑、激情与理智等矛盾的撞击。在这些矛盾的作用下,他们的思想品德会逐渐得到升华,不断从幼稚走向成熟,同时也时常暴露出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越轨”行为,小到粗言秽语,大到违法乱纪,扰乱社会。正确分析青少年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预防和矫正对策,对我们有效开展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征及其成因概述:

所谓青少年学生越轨行为就是他们超越学生守则、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等社会行为规范,损人害己危害社会的行为。一般有以下特征:1、突发性:青少年学生容易感情用事,遇事不能冷静思考,往往性情急躁地去处理问题,以非对非,在校园内外酿成突发事件。2、刺激性:青少年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且有时萌发很多畸形思想和欲望,采取一些特殊方式来刺激自己,往往以抽烟、酗酒、上网聊天、早恋、打电子游戏、对小同学施暴等来消磨时光,寻求刺激,不惜摧残自己的身体和影响学习。3、团体性:青少年学生自发交往而形成一种复杂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网往往跨班级、跨校际、跨年龄层次并延伸到校外社会,因此青少年学生的越轨往往具有团体性。他们三人成党、五人成群,相互邀约,集体旷课、旷操、旷自习,互相教唆纵容,对校纪班风和社会治安有很大的破坏性。4、挑衅性: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较重,往往故意做一些违反常规的“恶作剧”来挑衅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偷偷踢毁护栏、指示标牌、砸坏橱窗玻璃,故意不关水龙头让水流成河,故意拉长嗓音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引起哄堂大笑,有的甚至“半夜鸣叫”,影响他人休息。故意搞得一塌糊涂来气家长、气老师。5.习惯性:—些青少年学生出于好奇模仿、私欲、惰性等将某些不良行为方式内化为习惯定势,—旦某种条件出现,又会习惯性重犯前科。如睡懒觉、迟到、不完成作业、吸烟酗酒、打电子游戏、偷窃行为等就容易形成习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具体分析青少年越轨行为有如下原因;

1.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导致青少年越轨的内因。

青少年学生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化、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特殊阶段。他们涉世不深,基本上没经过艰苦磨炼,头脑中有很多“伦理空白”、“法纪空白”,是非判断不明,善恶美丑不分,极易出现越轨行径;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期,第二性征逐渐明朗,心理变化异常,容易感情冲动,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很容易犯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和绝对化的错误;知识水平在不断增长,视野在不断拓宽,心情格外兴奋,成人感增强,对家长、老师过多的指教和苛刻的管理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因而产生与师长要求背道而驰的越轨行为。

2.家庭环境是诱发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首要 “外因”。

家庭是每个人的终身“学校”,家庭成员之间往往是互教互学的。我们发现很多行为习惯良好、素质发展全面的学生往往来自于勤劳善良的百姓之家和温文尔雅的书香门第,而—些问题家庭,那怕富贵有加,却往往“恨铁不成钢”,其子女让人痛心疾首。我这里谈的“问题家庭”是指父母离异或一方丧偶重新组合而没处理好与子女的关系的家庭、或父母有不良恶习的家庭。据司法部门统计,在近年来每年新增的违法犯罪者中有70%是处于豆寇年华的青少年,而这些问题青少年中,有80%以上是来自问题家庭。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3.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是诱发青少年学生越轨行为的又一“外因”。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模式主导下,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金钱万能”、“权钱交易”的负面效应扩大,导致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社会不公、读书无用”,加上中西方各种思想文化浪潮的冲击,”一些宣传黄色、暴力和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的精神文化产品通过影视、歌曲、书刊、网络媒体等途径使相当—部分青少年学生受到感染,因而诱发正处青春萌动富于幻想而激情膨湃又缺乏理智的青少年学生出现某些越轨行为。

4.学校教育与学校管理失衡是导致青少年学生越轨行为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导向作用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目前的国家考试选拔制度下,学校教育管理方面出现的“重智轻德”、“分数至上”,忽视全面发展的失衡现象一直长期困扰着学生、老师和家长,很多学校都没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实行“封闭高压超负荷式管理”,剥夺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和自由活动的权利,违背教育规律。沉重的教育负荷超出了很多学生的身心承载能力,导致逆反情绪极大。况且目前的学校教育普遍走向一个忽视思想政治课和一些人文学科的极端,导致—些青少年学生无法填补天生的“伦理空白”、“法纪空白”的大脑,懂科学而不懂做人道理,有较高的文凭,却无良好的思想文化素养,极易出现越轨行为。

二、青少年学生越轨行为的预防与矫正初探

1.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千方百计引导和激励学生努力争做“四有”新人。

2.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教师应树立预防和教育转化越轨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要有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观,不能只有“精英教育”意识,而缺乏“大众教育”思想,不能偏爱“白天鹅”就歧视“丑小鸭”。

3.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生有共性,也有其不同性,越轨学生各有其特点,要善于把一般要求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对越轨学生的个别教育转化工作要做到因人而异,“—人—策”,对贪玩好耍的学生,可用“树标导向法”,加强理想教育;对顽皮学生可用“诱导迁移法”,把其兴趣爱好、精力、智力转移到学习上和发展体艺特长上;对逆反心理重的学生要善于寻找教育契机,运用“疏导点化法”,驱除其心理阴影,矫正其品行偏差,特别注重借助集体的关爱来感化有心理阴影的学生;对早恋学生多用“暗示牵引法”校正他们的人生轨迹,不能粗暴地“棒打鸳鸯”,公开批评。

4.善于发现越轨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有辩证思维看待学生,不能因为其成绩好而“—优遮百丑”,忽视其潜在的不良品性,要教育预防在先,避免其行为越轨;也不能因为其有越轨行为,就将其“—棍子打死”。要善于寻找越轨学生的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表扬鼓励他们矫正自己的人生轨迹,奔向光明的前程。对越轨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予以充分肯定,以点燃学生的希望,激发学生的热情。让“越轨学生”出现“麦克马利翁希望效应”,不断改过自新。

5,妥善运用“剃须刀”。对越轨学生是免不了要使用批评手段的,通俗地比喻为“刮胡子”。要批评得法,是要讲技巧的,就犹如理发师给人“刮胡子”,—般先要进行热敷处理,然后再用剃须刀,刀法既不能过轻过慢,也不能过重过快,过轻过慢剃不掉胡须,过重过快会伤了皮肉,让人痛苦不堪难以忍受。老师和家长批评学生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切忌体罚,不能以“越轨行为”对待“越轨学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时刻记住不能让孩子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希望火花熄灭。有经验的老师批评学生就如—个有经验的理发师给人修面—样,一般遵循这样的程序:和颜悦色听取意见(摸胡子的粗密硬度)——认认真真肯定成绩,表扬优点(预热处理)——轻重得当地批评指正(用刀)——指明努力方向,鼓励奔向光明的前景(善后热敷)。总之,批评绝不是老师向学生发泄一通“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老师把所有气愤情绪和所想到的批评语言都倾泻到学生头上,老师发泄痛快了,学生接受了吗? 学生的逆反心理对立情绪往往就是在老师的一次次简单粗暴的批评中形成的。批评要善于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切忌那种平常不提醒指点,出了事就集中起来“算总帐”的批评,好象不出事就是好人,出了事就体无完肤。批评要讲场合,一般不当众批评,以个别淡话为宜,和风细雨,也不失严肃认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6.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越轨学生是复杂的人,不象修理机器那样可以一次成功,家长、老师必须要有耐心,反复教育,多次强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做工作,才能逐渐实现转化。

青少年声乐教学范文第2篇

现代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提出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音乐素养作为一个人整体素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成为一个人文明修养的重要标志,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体育、艺术2+1项目”(以下简称“2+1”)就是教育部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而在中小学推行的一项育人工程。“2+1”的含义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通过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终身受用的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其中,对音乐技能的掌握被作为重要的内容列入艺术技能之中。

为配合该项目的实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开列了一系列体育和艺术技能项目供师生选择,制定了相应的技能标准供学校参考,同时组编了“2+1”系列辅导用书供教师和学生使用。其中音乐类的《声乐》(刘东主编)一二册,《钢琴》(潘淳主编)一二册,《电子琴》(沈晓明、王晓莲编著)一二册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

从整体来看,这套辅导用书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首次由政府组编,保障了该项目用书的权威性

这套辅导用书从前期的调研、选题的确立,到编委会的组建、作者的遴选、写作大纲的完成、书稿样章的专家审读、最终的出版,各个环节始终由教育部体卫艺司组织管理,使辅导用书具有较高的水准和权威性。

二、专家锻造,教学理念和方法先进成熟

本套辅导用书的主编均为该领域顶尖的教育专家,既有高超的演唱演奏水平,又掌握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能训练理念和技术,这使学生在学习该项技能的入门之初,就被引领上一条科学、规范的路子,无论是将该技能作为爱好还是将来走向专业学习,都能在这个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使其水平得以有效和迅速的提高。

三、以人为本,精心设计学习内容模块

这是这套辅导用书最值得称道之处。我们通常见到的技能教学的教材,多为音乐作品和简单知识的组合,内容枯燥简单。而“2+1”音乐类辅导用书的几位主编都有着几十年的青少年音乐技能教学的丰富经验。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他们别具匠心,充分考虑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得看似枯燥的技能学习转化为生动、有趣,充满美感的艺术之旅。

以《声乐》为例。该书根据中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根据声乐作品的内容,以文学的语言提炼出每章的标题,同时结构起各章。各章内容在一个主题下被设计在一起,看起来相当有趣。《月亮月光光》《风》《过新年》这些根据青少年已有的生活体验建立起来的标题,无形中使学生产生了亲切感。音乐不再是那么抽象,它可以如此生动地表现生活、表现情感。

该书还确立了一个概念:声乐技能不应简单地被理解为唱歌,其内涵包括“对音乐的审美——听、音乐素质——唱以及发声方法三个部分”。在这个立意之下,本书每章安排了五个模块:

一是欣赏部分。首先通过聆听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对音乐的理解力,启迪艺术想象力,为进一步表达音乐积累能力。

二是歌曲演唱部分。每章提供两首歌曲供教师和学生选择,经典和现代优秀作品并重,体裁丰富、形式多样,有齐唱、合唱、独唱、重唱和表演唱。这使学生对作品的表现和再创造能力、鉴赏能力、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得以循序渐进地提高。

三是推荐歌曲部分。每章包括两首歌曲,供有能力的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之用。二三两个部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四是音乐知识部分。介绍了演唱的基本知识和有关的音乐家、小故事、小常识。这部分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表现作品,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体现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五是名人名言部分。这部分看似与本书无关,但仔细阅读和体味,却都是与所学相关的箴言妙语,这对于激发学习兴趣、领悟作品内涵、营造学习声乐艺术的氛围大有裨益。同时也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和对青少年的满怀期待。

四、零为起点,进度编排合理,易于普及和达标

“2+1”项目旨在通过学校课外教育的力量,使每一位对体育和艺术技能有兴趣的学生都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辅导用书制订了零起点、趣味性、易达标、有提高的编写方针。这使得教材定位在音乐技能基础学习的层面上,具有很强的普及性。不仅适合“2+1”项目使用,也可供少年宫、各种社会办学、家教授课等使用。例如《钢琴》,从基本的乐理入手,带出作品的演奏,并附演奏提示,下一步还将配套制作作品范奏教学光盘,为教学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资源准备,便于进行基础教学。

五、技能引领,能力和文化并重

技能教学无疑是本套辅导用书的主线,同时,这套用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和相应的音乐文化。如《钢琴》和《电子琴》都涉及了对学生即兴演奏能力的培养。通过即兴演奏,学生可以为歌曲、乐曲编配伴奏,掌握了又一项表现音乐情感和与人交流的手段,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仔细研读《钢琴》训练作品的进阶安排和提示内容,一条钢琴艺术发展史的脉络于不经意间又形成了。学生不仅掌握了技能,同时也受到优秀音乐文化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六、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参与,切实保障学习目标的实现

根据技能学习的实际,即教师辅导、学生练习、家长协助辅导。本套用书考虑了这三方角色的共同参与,特别对于低龄学生,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每个角色都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使得艺术技能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能够真正取得实效。

七、教学资源配套,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这套辅导用书还配套有相关的音响资源,例如《声乐》一书录制了百余首少儿声乐作品范唱与伴奏。涉及范唱形式有齐唱、合唱、独唱和重唱,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自学演唱,也有利于学校或社会办学开展演唱活动。这使得教学内容完整、丰富、生动,教学效果显著增强。

八、装帧清新,体现现代青少年审美需求

另外值得一提之处,便是本套教材的整体装帧设计。代表朝气的明亮的黄色和充满朝气的绿色构成的基础色块,给整套教材带来了一股扑面而来的积极向上的清新气息,而童真童趣的卡通主体画面则直观反映出本书的技能类型和内容。整体设计反映出出版者和作者对青少年儿童满怀的期冀。

青少年声乐教学范文第3篇

一、正确认识高师声乐课的现状

在声乐教育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尤其是声乐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声乐教师多年的从业经验对已经取得了的音乐成果进行教学,教学形式也逐渐的丰富起来,教学的目标性也不断增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人士和青少年的接受。与此同时,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应该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对流行音乐的正确认识,把流行音乐的元素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去。

1、教学内容。我国现阶段的声乐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理论、技能和实践教学。声乐理论教学指的是有关于歌唱的生理结构、发声原理以及歌唱的动力学等。声乐的技能教育是声乐教学中比较有难度的教学方式,其表现为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提高发声技巧和演唱的技巧必须要在声乐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更需要学生们的刻苦努力;声乐实践教学是剩余教学的难点,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优秀的音乐人才,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声乐老师应该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符合学生学习声乐的计划,适应我国音乐发展的需要。

2、教学模式。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规模也不断的扩大,老师和学生的比例失调比较严重,声乐教育也推出了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的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的优点:一是可以有效的利用师资的力量;二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可以使得学生对老师的上课的内容进行主动学习,克服声乐学习的被动性。但是这些方法依然有其局限性,在一些情况下,集体课的形式是比较单一乏味的,受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很多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老师口头的教授知识,不能进行融会贯通不便于学生的理解。在小组课上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声乐水平不一样,生理条件的不同所以也要有不同的歌曲选择,所以每个人的学习进度也是不一样的,很难去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小组课上通常运用的教学方式也主要是口头叙述的方式进行的,语言比较专业,内容不够生动,学生虽然掌握了正确的发生方式,但是没有对声乐知识进行一个更清晰的理解,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导致声乐教育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3、教材的选用。在我国,各大高等师范音乐院校没有统一的高师声乐教材。从市面上出版的教材来看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声乐作品选曲集为主要内容的。第二类是以声乐作品选集为主,添以词曲作家,歌曲创作背景,演唱提示等。反之,则容易破坏学生歌唱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在教材的选用上,应适当加入多元化音乐的素材,高师教育培养的毕业生面对的是中小学音乐课堂,因此我们的教材要与中小学音乐教材有共通之处。

二、流行音乐对高师声乐课的影响

流行音乐主要发源于欧美的爵士音乐,这种音乐的形式内容比较多样,而且通俗易懂,容易被广大人民所接收,传唱十分广泛,所以也可以成为大众音乐,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在我国上海出现了一大批的创作家,代表作品有《夜上海》、《天涯歌女》等等,这些歌曲不仅在上海得到了很大的认可,也在很多地区也都很喜欢,但是当时大陆的一些地区不允许传唱。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台湾的校园歌曲在大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比如罗大佑的歌曲等。在那个时期因为受到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大陆的通俗歌曲的发展十分缓慢。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陆的通俗音乐才真正的开始发展起来。

三、如何让流行音乐融入到声乐课中

音乐是一种大的学科门类,里面包括很多的音乐形式,我们可以把音乐分为三个大的类别,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流行音乐。这三类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表现。古典音乐能够让人身心舒展,赏心悦目。民族民间的音乐能够代表一个地域的文化;流行音乐能够通过优美的旋律对人们的情感进行抒发,表达人们的心声。流行音乐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乐趣和生机。所以,声乐教育不能不重视流行音乐的作用。流行音乐是不受文化、地域和年龄的限制的,可以深入人们的生活,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从唱法上来说,流行音乐的演唱也是需要技巧和一定表现力的,只是演唱风格和我们平常学习的专业歌曲有所不同而已,所以在我们的声乐课中要体现出流行音乐的元素就必须了解掌握基础的发声方法,在集体课或小组课中讲解流行音乐演唱的方法。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在一些方面有很多的共性,但又具个性,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只是在流行音乐的唱法上更注重能力训练,即指声音的量与度的控制能力、声音色彩的调控能力、音乐风格的掌控能力等等,使学习者了解流行音乐的流变,让学生通过对流行音乐的了解和流行歌曲的演唱为未来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工作者们提供了解、认识、运用多元音乐文化进行音乐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在对待流行歌曲的态度上,高校老师和学生要保持一致。老师应以身作则,不应一味的排斥流行音乐,要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解脱出来,尝试对流行音乐新的解读,把握时下的新音乐,对新音乐的背景加以了解,这样在新曲目的授课上才能与时俱进。学生也应积极的配合老师,拓展自己的视野,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老师一起探讨流行音乐在高师声乐课上的发展,也是为以后走出高校,作为中小学音乐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配合才能推动流行音乐融入到高师声乐课的发展。

青少年声乐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变声期 唱歌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能直接抒发感情、愉悦身心。给变声期的学生上音乐课程中的唱歌课,不但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备好学生就要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状况以及学生现有的音乐知识有着充分的认识。在变声期阶段,学生的年龄在11-17岁左右,心理上认为自己是成人了,可以有独立的意识,对事情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这时他们渴望自由、平等,进入了青春逆反期。从生理上说进入了变声期。青少年在12~16岁时,开始进入变声期,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局部冲血、水肿,音调、音色逐步发生变化,变声期的完成一般需要半年至1年时間。对于音乐而言,变声期是很重要的一段时期,所以本文是从音乐教学的角度出发,主要探讨在变声期中如何通过唱歌教学来全面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掘他们的音乐潜力。

1.正确处理学生变声期与歌唱教学的关系

 1.1 选用合适的声乐教材

歌曲音域不能太宽,一般来说最好控制在八度以内,音量和力度也不宜过大,曲调要优美流畅,切记"大跳",以免学生叫喊。另外要根据学生的变声情况,选用适当的曲调确定歌曲的音高。

 1.2 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

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使用气息支持来歌唱。平时练唱时尽可能用轻声,这样既能保护嗓子,同时又能使学生在轻声演唱时能感受到音乐旋律的动人之处极其丰富的内涵,使学生的音乐修养逐日得到提高。同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 1.3 引导学生保护好嗓子

要求学生在唱歌之外的时間里尽量的少说话,少用嗓子,避免长时間的高谈阔论、争论不休或呐喊助威。情绪激动时,大笑不止或号啕大哭都应尽量控制。

 1.4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在少年变声期里练唱的时間应适度,不宜持续过长,否则很容易引起声带疲劳甚至受到损伤。我在上一堂音乐课时,常将唱歌教学划为两个部分,分别放在一堂课的头尾两个时間段,中間一段时間可穿插讲授音乐知识、欣赏音乐作品等活动,这样不仅使声带得以休息,以减轻学生的额外负担,同时又能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增加他们的音乐知识,这对今后的唱歌教学是大有益处的。对暂时失声的少年应允许他们在别人唱歌时禁声。此外,还适当以器乐训练来代替,如学习口风琴、竖笛,并将此列入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就大大地丰富了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2.正确分析由少年变声期引起的音乐心理特点

变声期少年的音乐心理特点是怎样的呢?

 2.1 向往高雅音乐

高雅音乐的内容健康、形式多样、表现手法细腻,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陶冶、美的享受。少年人向往它、追求它也就非常必然。但是高雅音乐的技巧艰深、难以驾驭,又往往使他们感到有距离。

 2.2 热衷于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的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感情直接外露、表演技巧简单易学。变声期的少年很容易从中得到愉悦感并在情感上与之共鸣。但是流行音乐中优劣相杂,难免有鱼目混珠、内容不健康之作,大力提高青少年的鉴别能力及审美情趣实属必需。

 2.3 音乐兴趣与爱好向多极方向发展

当少年进入变声期之后,由于生理上、心理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对唱歌、欣赏感兴趣,对演奏乐器、创作音乐、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等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兴趣并且日益浓厚起来。也就是说,变声期少年的音乐兴趣与爱好具有多极方向的特点。

3.变声期唱歌教学的有效方法

针对学生变声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唱歌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 3.1 变声期之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在学生变声期时,就应提早让学生了解变声期的生理知识,让学生知道变声期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成长过程,使学生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同时让学生了解用嗓卫生知识。如:切忌大声喊叫;有感冒、喉咙痛等不适现象要及时治疗;不吃带刺激性的食物等。

此外,教师还要明确教学进度和及早做好变声期教学准备。尤其是男生,在他们未经历变声期之前,要尽量多进行声乐基础训练。因为学生在变声期間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教师势必会放慢教学进度和降低教学要求。如果教师不及早做好准备,学生在变声期过后,学习进度会和没有明显变声期的学生拉开一定的差距,不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 3.2 变声期学生的心理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变声期学生大多对唱歌有抵触情绪。如果这个阶段教师不正确引导,就极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声乐的兴趣。教师应该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多谈心、多鼓励,使学生对变声期有个坦然快乐的心态,减少对变声期不适的焦虑,从而往良性方向发展。

 3.3 低八度演唱

变声期間,男生声音的最显著特点是音域低了一个八度。这一生理现象众所周知,但是在声乐教学中,却很少有教师把这一生理现象和声乐教学结合起来。很多年轻的教师虽然知道孩子在变声期中,却仍然要求学生用童声的音高来演唱歌曲,自然学生连唱小字一组的e都有问题。其实只要让学生低八度演唱,就可以发现变声期的学生大多还是能胜任中声区歌曲的演唱。

 3.4 混声训练

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进行过声乐训练,唱歌多以大本嗓为主。大本嗓歌唱极易损嗓,尤其是变声期的学生声带常水肿,闭合不好,如果还是继续用大本嗓歌唱,这对声带无疑是“雪上加霜”。要克服大本嗓,建立有呼吸支持的混声是关键。混声即真假声结合,这样才能使变声期学生原本变化的声带得以正常地振动并得到保护。建立歌唱性混声,我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训练。采取从中声区开始,打好呼吸、姿势等基础,逐步寻找混声效果,然后再往高低声发展。教学中,可以采用下行音阶哼鸣的方法,让学生逐步体会高位置头声演唱;多做“u”母音的练习,体会歌唱的“管道”感。学会混声歌唱,不仅可以使变声期学生避免过度用嗓,而且音区容易统一,学生也不会出现变声期不敢唱的情况。

 3.5 多样化教学

变声期学生由于声带的特殊性,声乐教学不仅要缩短演唱时間,而且要降低演唱难度。如此,教师就应该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多做文章,让原本有苦恼的学生找到学习声乐的快乐。

3.5.1 无声训练

一是无声朗诵歌词训练。它要求学生保持歌唱的呼吸和状态,无声地模拟唱歌或朗诵歌词。通过这种训练,学生能快速找到歌唱的咬字状态。如《渔光曲》这首歌的第一段,“晒”和“吹”两个字都是大跳,就可以建议学生在气息支持下无声朗诵歌词,找到唱歌咬字时喉咙的打开状态,反复几次再让学生发声,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声带得到休息,又可以避免不正确发声带来的声带损害。

二是无声的呼吸训练。它包括:缓吸缓呼、急吸缓呼、急吸急呼等。缓和急代表呼吸的快慢。急吸急呼的训练可模仿“狗喘气”的感觉找呼吸支点(小腹周围),训练腹肌的弹力和呼吸的灵活性;缓吸缓呼的训练可以全面调动呼吸器官参与工作,它是呼吸训练的基础。为了增加学生的趣味性,我还将无声呼吸训练和有声呼吸训练穿行。如让学生吸完气保持气息,在不换气的情况下,轻声口念“一个萝卜、二个萝卜、三个萝卜……”谁越省气息,谁念的萝卜个数就多。这样的游戏性教学使声乐课变得丰富有趣,学生在快乐中不但忘掉了变声期的烦恼,腰部控制气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3.5.2 气泡音训练

气泡音就是运用气息吹动声带,使喉室内出现打“嘟噜”、出“泡泡”的效果。它的要领是:用微弱但有支持力的气息吹动声带,就会出现一个气泡(声带吹开又并拢一次),连接起来就形成非常清晰的气泡音。早晨起床前,躺在床上最易找到气泡音,因为通过一夜的睡眠休息,声带较易产生最松弛的闭合振动。气泡音对于声带疲倦或变声期的学生来说,可起到按摩声带的作用。

3.5.3 轻声慢速

轻声唱法是变声期唱歌教学中较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暴地猛冲声带。变声期声乐训练,时間不宜过长。一般练10分钟就应该休息,保护嗓子。挑选的曲子音域也应该以中声区为主,避免唱高音,音量不宜过大。速度应较慢速,以训练气息为主。

3.5.4 打嘟训练

其方法是:像闻花一样吸气,嘴唇轻闭,将气息有控制地缓缓呼出,促使上下嘴唇振动,发出嘟嘟的声音。打嘟训练不必有音高,如此可以锻炼腰部力量,为学生打好呼吸的基础。

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能有效地将变声期学生学习声乐的不利因素减至最低程度,并增强学生学习声乐的信心。只要变声期的声乐训练方法得当,则学生不仅完全能安全顺利度过变声期,还能为今后的声乐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宝璋.咽音技法与艺术歌唱.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04.

[2] 刘建华.歌唱气息与混声的训练.中国音乐,2003.04.

青少年声乐教学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108-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王美蕲在笔者从事少儿声乐教育的十年里,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变声期可以学声乐吗?”这几乎是每个12岁左右青少年家长担心的问题。变声期到底能不能学唱歌,是不是学了唱歌就会把嗓子唱坏?家长们在似懂非懂中被这个问题困惑着,惊扰着。在教学中,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没有开始学唱歌的不敢学,已经学了唱歌的,一到了十一二岁,着了凉咳嗽两声就大惊小怪地说嗓子唱坏了,让人看着又可气又可笑。作为一名声乐教师,笔者想从专业的角度谈一谈变声期学习声乐的问题。

那什么是变声期呢?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变声期特指14岁到16岁的青少年进入变声期。男生变声期一般在3到15岁,最迟到16岁左右。因为喉头增长而伴随的声音嘶哑、音域狭窄、发音疲劳、局部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从而导致说话、唱歌时的声音与儿童时代不同,并持续半年至一年的时期。对于百度的解释,笔者是不完全认同的,虽然百度叙述的是客观存在,但并不是14到16岁的青少年就一定会因为喉头和声带的增长而产生以上一系列声音嘶哑等病理现象。变声期就是病吗,变声期就一定会“坏嗓子”吗?要想弄清这些问题,就先把变声期放一放,先来了解一下声音产生的原理。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把左手和右手同时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抬起敲击桌面,另一只手放在桌面上不动,放在桌面的手就会感受到桌面发出声音的同时在振动。按下钢琴的琴键,琴键会带动连接琴槌的木棍,木棍带动琴锤敲击琴弦,被敲打的琴弦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的演奏则使用琴弓上的弓毛摩擦琴弦而发声,演奏者将弓与弦放成直角,再以适当的速度和压力拉动琴弦使之振动,这就是弦乐的发声原理。人类的发声原理和吹奏乐器的发声原理相仿,如单环管的吹奏是演奏者口含吹嘴吹气,簧片发生振动,气流振动管中的空气柱,从而发出声音,人类的发声也大抵如此,通过肺里的气息吹动声带和腔体,声带和共鸣腔体发出声音。声带纵向位于喉腔中部的两条肌肉相当于簧片,共鸣腔包括胸腔、喉口腔、鼻腔、头腔的一系列腔体振动。不同的物体振动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不同,声音的音色跟发声体的形状、材质、大小都有关系。在人的一生中,声带和共鸣腔体也是跟其他的身体器官一样,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长、发育、变老。声音也就从婴儿啼哭那一刻起就开始随着身体的成长而不断地变化,可以说变声是跟随一生的生理变化。常说的变声期只不过是由于青少年青春期加速生长,人体发育变化很大,喉头和声带发育得也很急速。男孩进入青春期后,喉头迅速发育长大,喉头的前后颈也迅速松宽,声带的长度几乎猛增一倍,宽度与厚度也增加。随着声带的发育,从音频上讲,大约要低一个大度,于是童声变成了粗而低的男音;女孩在青春期喉结虽没有明显的外观变化,但喉结内一样有明显变化:即声带增长变窄,因而发音频率高,声调也随着变得高而尖细。

由此可见,变声是跟随我们一生的生理现象,只不过是青春期后变化不易察觉罢了。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婴儿和幼儿、幼儿和儿童、壮年和老年的音色都是有明显差别的。那么,既然变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又为什么会伴有声音嘶哑、音域狭窄、发生疲劳、局部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的病理问题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病理现象都不是变声期导致的必然症状,而是由于青春期变声用嗓不当造成的。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己明显的、突然的音色变化会感到非常困惑和不适应,尤其是男孩,原本清脆、嘹亮的童音变得低沉、憨厚,为了保持“自己的声音”,他们就会挤压或吊着喉头,让声带不完全闭合,从而让声音保持尖而细。这种不正常的用嗓方式会导致声带疲劳、充血、嘶哑,特别是从小学习声乐的孩子,更是不能接受自己唱高音怎么不那么方便了,音色变暗了等貌似退步了的变化,其实童音之所以听上去高亮,是因为儿童声带短而薄,振动频率高,一旦长大就失去了这种先天的优势。但是成年后的声带和腔体发出声音比童声的音域更宽广,音色无论从厚度和力度色彩的变化还是声音的可塑性都大大优于童声,听上去会更有磁性、更富有表现力。如果变声期一味追求音色的高亮而不及时加以调整,由于声乐演唱对声带施加的强度和力度远大于说话,所以对声带的损害也就更大,这就是“变声期学习声乐会把嗓子唱坏”的根本原因。

变声期不是不能学习声乐,而是学习声乐时要让专业教师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本质音色,学习科学用嗓和用嗓卫生。但是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优秀、专业的声乐老师。如果跟专业精湛、懂得科学用嗓且教学方法得当的老师学习声乐一般是不会出现问题的,而这样的学习是有必要的。好的声乐教师会帮助学生找到声带自然振动下发出的声音,让学生记住这才是他现在应有的音色,并且通过对气息、嗓音的肌能训练,让声音变得更加开阔、嘹亮、有张力,音色更加圆润好听。倘若遇到不懂得如何合理用嗓的老师,只是一味地追求音色的高亢、明亮,或是看学生唱不上去高音就压低嗓音,唱男(女)中音的声部,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严重的还会造成声带水肿或小结。

2.真假声混合比例适度。真声过多会使音色听起来尖锐、干涩,缺乏表现力和张力,而且过度使用声带,还会让声带的肌能较早衰退;假声过多同样也会影响音色,假声过多的音色听起来空洞无力、声音发虚,且声带长期在不完全闭合的情况下使用,容易造成声带的结节。

3.绝不能模仿他人的音色。人们(特别是初学者)经常会去模仿自己喜欢的歌手或是歌唱家的音色,模仿自己的声乐教师的音色也绝对会被当作天经地义的事。

4.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演唱。虽然变声期如果方法得当,学习声乐是有益无害的,但在这个相对特殊的时期,还是要特别注意保护嗓子,注意用嗓卫生。

5.不要过度用嗓。就算是金嗓子、银嗓子,过度用嗓也会加速嗓子的劳损。耳鼻喉医生说:“最容易造成嗓音损伤的就是教师、叫卖的小贩和歌唱演员。”

6.不要疲劳用嗓。人体疲劳时声带也会疲劳,声带疲劳时会出现闭合不完全的现象,同时疲劳也会让气息不足以支撑声音而迫使声带过度用力,对声带造成损伤。

7.不宜带病用嗓。生病时,特别是呼吸系统,感冒引起咽喉肿痛时应尽量避免唱歌。因为会这使声带处于水肿的状态,水肿的声带振动时容易粘带出水泡,导致失声和声音嘶哑。

8.科学用嗓。

(1)不轻易演唱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歌曲。在气息和口腔肌肉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要唱出超越自身肌肉能力所能达到的强度或高度声音,就必定会有其它不卫生的力量参与其中。

(2)严格控制演唱的时间长度和强度。这与上一条的原因相似,长时间高强度的歌唱练习会使身体疲劳,在生理状态不好的情况下,也会有其它不卫生的发声方式帮助发声。

(3)练习唱歌要循序渐进,顺着劲儿把声带、共鸣腔体和气息活动开,然后再进行稍有强度的练习和歌曲演唱。

9.注意饮食,保证睡眠。多饮水,有利于身体有充足的水分分泌唾液保护湿润娇嫩的咽喉;少吃刺激性食物,如大蒜、辣椒等,会刺激气管、喉咙和声带;尽量不饮用凉水、冰水特别是刚刚用过嗓子觉得干哑时,冰水会突然刺激声带引起病变;保证睡眠,因为疲劳的声带更容易受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