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表演艺术专业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本文从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目标研究的意义人手,探讨了课程目标的依据。并分别从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设计意识培养与方法体验、多元化价值观塑造等角度总结了课程目标的定位。
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艺术设计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艺术设计从内涵上讲就是从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功能效用与宜人性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想筹划,使之转化为具有特定使用功能、外在形态、人机关系以及文化意味的实用品的创造性活动。I而艺术设计教育,可以说是通过有关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通过设计能力、设计意识的培养,通过设计方法、设计技能的训练,塑造具有创新素质与持续性发展力并能够胜任艺术设计、创作、研究的专门人才。
一、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目标研究意义
专业基础课程目标研究是高等学校课程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目前国内高校对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目标研究相对欠缺,课程目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基础课程设置主观性、随意性较大,课程目标定位不当,并且目前一些基础课程教学研究论文中把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育目标等等混为一谈。因此,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目标研究进程既为认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规律的必需,也更对当前和今后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始终是指向人发展的,课程从中起着催化的作用。从宏观上看,课程并不是一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组组学科群有机的结合;从微观上看,课程是依据理论框架构建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结构体系。业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突破性的效应,对艺术设计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也具有开发性作用。此外,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在艺术设计教学程序中具有独特的先行性,因此专业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也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因此,专业基础课程的目标确立具有重要的先行意义。就我们现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上看,仍然是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为指向,以技能训练为中心;这种课程目标过分注重课程的延续,过分注重内容的单一完整性,过分注重结论的积累训练与学习,把课程变为知识与技能的简单结合,这种片面性急待改变。
二、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
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目标的确立,应符合我国提倡的“厚基础、宽口径、增强适应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目标的确立,应从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及适应现代设计多元化要求的能力这三个主要方面来分析研究。
1、素质教育的要求
所谓素质,即指人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它是能够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外化为个体的一种行为表现。而在设计艺术学科教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就是要着重抓设计素质的培养。所谓设计素质,主要包括:设计者的社会责任感、设计者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深入而正确的了解、设计者的正确的思维方式、设计者所具有把设计构思综合外化的技术能力等。设计素质教育的要求为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通识教育的要求
所谓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是非专业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其涉及的范围应该是宽广的、全面的。就艺术设计学科的整体课程结构而言,属于培养学生设计基础的基础课程,具有明显的通识色彩;专业基础课程是具有一般陛的、普遍意义的、不是特别针对某方向的基础内容。所以,专业基础课程通识性的色彩为艺术设计学科基础课程目标的确立指明了方向,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与“厚基础”的要求相合。
3、现代设计多元化的要求
不少教育研究者认为:“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不仅使知识创新的速度变得更快了,而且人们对知识的评价标准也在发生变化。大学创造的知识在质量、结构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必须进行艰苦的改革和调整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艮多学者提出“当今世纪是设计的世纪”的口号,这足已说明艺术设计在社会生活、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多元化变化也必然产生。因此,依据这多元化现代社会对教育所发生影响的观点,在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结构体系中,也要有体现适应现代设计多元化社会变化特征的认知体系。
三、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目标的定位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⑥从这可以看出知识、技能、方法及价值观的概念及外延,可以当作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体系,这也同样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高等教育。因此,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目标,针对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目标也应制定相应的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的确立依据,在此把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目标确立为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设计意识与方法的目标、多元化价值观的目标三个方面,即从培养熟练掌握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匠”目标模式,转变为从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意识培养、方法体验及价值观塑造等角度全面均衡发展的综合型专业艺术设计人才。
1、主要目标: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目标
艺术设计学科基础课程中知识学习与技能的训练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并且如果能从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基础课程促成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框架,将会尽早地促进学生在更为广阔的专业领域中找到兴趣点和发展方向。因此,专业基础课程中对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了解和尝试为设计实践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创造性地解决设计问题提供综合的知识与技能储备。
社会的发展,加快了知识与技能创新变化的速度,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和社会迅速发展也使得人们对知识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现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也不能仅仅是知识的简单性学习及技能的传授培养,而是学习并学会学习。教学的重点也应该放知识与技能学习、训练的再发展环节上,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再改变、再创新的、灵活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连续不断地进行必要的发展性学习,不断地获取运用所需要知识与技能。
2、核心目标:设计意识培养与方法体验的目标
设计意识是一种主动创新的意识,是积极进行设计思维活
动的意识。培养设计意识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学科的兴趣与情感及积极主动的态度,培养具有个性特征的观察、想象、思维、判断、鉴别。设计方法的学习本身就是对设计的初步体验,因为设计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行为,设计中把很多学科的相关知识综合、汇聚与创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充满创造和富于想象。这些也从侧面反映了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性质应该是一种具有思维创新的、开放性的、过程性的设计体验。
设计意识培养与方法体验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核心目标,应该从设计基础教育开始就有意灌输创新体验意识。与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比较而言,设计意识培养与方法体验是一种纯粹抽象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在设计教育中,我们往往没有抓住学生设计意识培养与方法体验的实际环节。然而,对于一个学生而言,能否形成敏锐而坚定的设计意识及创作方法是进入设计师“角色”的一个起始的根本性标志,“设计师不能失去设计意识的支撑,失去设计意识的设计师,就如失去跑道的田径选手一样失去了他存在的意义。”
3、发展目标:多元化价值观塑造的目标
设计价值观的培养问题,不是一种单纯地智力特征,而是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取向,是一种追求卓越的设计意识。设计价值观教育在现在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是严重缺课的,这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由于某些设计价值观的不道德性,出现了令人震惊的违反社会伦理的恶果;譬如,在某些商品广告中屡禁不止的欺骗性宣传、商品包装中的过度消耗乃至儿童读物中的不道德描述等等,这些都无一不是经过精心设计才昭然入市的。又如,“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度”直至今天仍得不到社会舆论严正的指责等等。这些都是设计师设计价值观缺失的表现。
多元化设计价值观的培养可以从许多角度人手,如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民族与全球等微观、宏观比较的设计价值观,又如设计伦理、设计责任感等等角度。树立多元化价值观念,懂得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养成一种积极、开放、向上的心态是作为一个优秀设计师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设计基础课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加强对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培养,让学生在基础阶段开始认识到各种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设计的责任,这对整个国家设计事业的发展都将是一件好事。这些也都是必须从设计基础教育阶段就得到充分重视的内容,也是必须渗透在每一个基础课题和作品中。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不理想,如何扭转这种局面?理清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目标、就业定位,不能一味地临摹专业表演本科院校,要有适合和有利于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的职业化教育。艺术职业院校需要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准确定位市场需求,让学生能就业本专业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艺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
关键词:
毕业生现状;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能力;适应能力
一、全国表演专业毕业生的现状
在2002年至2015年间各大艺术院校、综合大学甚至是理工科大学都在扩大办学规模,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597所增加到1679所,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2万增加到近100万。就表演专业而言,除了专业性的艺术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外,开设表演专业的高校有师范类、有综合类、更有理工类的。比如,四川传媒学院有表演系,西南民族大学有表演专业,南阳理工学院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开设有音乐表演专业,甚至像中原工学院、湖南林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院校都开设了表演专业,专业方向戏剧影视表演①。表演专业的泛滥,一是会导致生源素质难以保证;二也会对学生就业造成困扰,就业不理想被迫转行。根据《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表演系毕业生,70%因就业不理想而改行。②几乎所有院校开办的表演专业都是以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学模式及课程为蓝本进行拷贝和模仿。但都忽略了不同院校生源的内外部素质的问题。在教学上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规划。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引导,让学生在就业时找准职业的需求和定位,找到合适自己专业的工作。
二、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一)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高考招生时,招收的生源都是因为表演专业条件和个人条件的原因没能进入表演专业院校,但是又非常热爱表演专业的学生。专业表演本科院校着重培养高精尖的表演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艺术家的摇篮”。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与之有区别,眼光过高,目标过大的定位,只能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对自己正确定位,从而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最终不得不转行。我们要重视社会市场需求,重视适应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培养目标客观、合理、科学、准确地定位,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性表演人才。
(二)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教育目标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和专业表演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所以教学的过程及方法一定是不同的。以前,一贯以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专业教学为蓝本,指导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学生肯定是有问题的。专业表演本科院校在教学中有一套科学严谨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和管理模式,重在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艺术职业院校比表演专业本科院校在学制上少1-2年时间,那么按照表演专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管理模式对于高职教育都是不可取的,艺术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并不是本科教育的“缩水版”。艺术职业院校应注重专业的宽度和广度来针对教学,教学应定位在专业的某一个高度上来扩大它的广度。艺术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应该着眼于如何与现在社会中的表演岗位接轨,要从广大的社会需求入手,重新梳理、制定出适合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发展和可行的教育目标。
(三)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教学与就业的错位
著名演员冯远征在采访中讲述了一次拍戏的经历,他说:一次,和他对戏的年轻演员尽管只有两三句台词,可这位年轻演员却紧张得多次卡壳。后来才知道,该演员毕业于一所艺术职业院校的表演专业。冯远征说,类似情况并不鲜见,让他对当今的表演教学陷入深思③。目前这样的情况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1.表演专业各级院校毕业生面向社会工作时,能力和技艺存在很大差异。很多艺术高职或综合类大学表演专业学生,学的是表演专业本科院校的缩水版教程,不专、不精、不适用,导致在校学习的内容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有些毕业生根本无法胜任演员这个职业。这种特约演员不会演戏、紧张、不知该如何面对市场需求的事情在各剧组都不鲜见。这样的现象对当下中国表演事业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提醒,同时也启发我们看到了表演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2.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演员这个职业各种高度、各种层面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市场,不是只有成为艺术家或明星的才是演员。一部电影或一部电视剧除了主要演员外还有很多的角色需求,这些角色或许是有几集戏,或许是几场戏,或许是几句台词等等。因为每个人内外部素质的不同,所以对自己专业高度上的正确定位很重要。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可以站在正确的适合自己的专业高度上面来建立自己的事业起点。从有角色、有台词的特约演员,跟组演员开始,在自己的专业高度上开始自己的演员职业生涯。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学生毕业时,如果接到的工作是一部电视剧中的一个特约角色,一共就两三场戏。那么,不可能会拿到全部的剧本来分析年代背景、人物关系等等。这样,在学校学习的一系列表演专业知识可能就用不上了。也很可能化好妆到了拍摄现场,执行导演拿着一张纸走过来告诉你:看看你的词,马上拍。剧本上就五六句词,这时怎么办?工作需要你瞬间完成对人物的刻画和与对手的顺畅交流,这样的工作性质就需要毕业生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目前,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教学工作就是不断的重复、不断的排练,把这个戏按规定立在舞台上。最终的汇报演出和话剧展演,无疑是较为精彩的。但是,更多的是在展示教学成果,满足我们自己的自娱自乐。对于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帮助。艺术职业院校的教学应该围绕社会需求进行教学规划和就业指导。
三、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课程的设置
(一)整合基础课程对高职表演专业的基础课程要进行科学细致的梳理和整合。现行的课程大都是表演本科教学的浓缩拷贝,表演本科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不适合高职表演的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很多不断拔高的内容并没有办法很好地完成和推进,造成了学生畏难和消极学习的情绪。但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会形成“关门办学、自娱自乐”的状态。高职表演学生进入实际工作时,往往不可能去饰演一个完整的角色,更多的是从有几句台词的特约开始的,之前花大块时间学习的内容可能根本用不上。而对于只有几句话的角色,又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无法快速理解导演的要求,不能很好地适应对手,最后对自己、对专业丧失信心。高职教育要准确把握教学定位;在基础课程的设计安排上要紧贴市场需求;以学生的特点为本,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高职教育不适合过高、过专的内容;强化表演的基础元素部分。
(二)增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课程对于戏剧影视表演人才培养,不仅要强调演员是创作的材料和创作的工具,更要重视演员是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极力拓展、延伸学生在戏剧影视创作过程中的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通过“即兴表演”强化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作意识,从而培养实用型、复合型的表演人才。“即兴表演”是无文本或者只有文本框架,无排练过程,由演员即时创作人物的台词和舞台行动,并作为一种最终的舞台演出形式出现。④在“现实主义演剧体系”表演教学中,天性解放、动物模拟、无实物练习、观察生活、单人小品、交流练习和双人小品等教学内容也运用“即兴表演”来作为教学的一个手段,但没有把“即兴表演”作为一个教学模块来训练。“即兴表演”方法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适应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判断力和表现力等表演创作素质,帮助学生寻找创作感觉,培养创作状态,有着显著的效果,将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新模式,有助于职业院校表演专业人才的职业定位和就业需求。
(三)设置一个灵活的专业课程本着培养一专多能、高综合素质的学生,应该开设一门灵活多变的专业课程。增设多样化选修课,增加就业竞争力。如:摄影、影片剪辑、音乐剪辑、音乐制作、录音与摄像;还有舞台场景设计、舞台灯光、音响、舞台礼仪、化妆、表演服装和小型演出策划等,拓宽学生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及创作能力的提高。⑤这个课程是灵活的,每个学生可以对自己喜欢的课程来进行选择。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学习自己的特长爱好,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能有更多的专长,成为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四)编写教材编写适合艺术高职表演专业的教材。在完善和巩固传统戏剧表演教学方法,以人物“性格化”塑造的表演理念的同时,适时加入当代表演流派方法的介绍;增强影视表演教学的探索,并落实在教材编纂中;强化教材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并重。四、结语综上所述,在表演艺术职业化教育过程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强化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增强的学生的“创作意识”,进而完成培养实用型、复合型的表演人才。注释:①③来源网络:社科学术圈《大学里,哪些专业比较“滥”》。②《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④包峰,即兴表演练习在教学中的运用第一章(一)0.3-0.5之间。⑤摘自中国《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林洪桐.表演教学手册[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2]梁伯龙.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导演与表演[M].郑雪来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4]布莱希特著.陌生化与中国戏剧[M].张黎,丁扬忠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马尔科夫.论梅耶荷德戏剧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6]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J].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肖英.论即兴表演在角色创作中的运用[J].上海:戏剧文学,2010.
[8]包峰.即兴表演练习在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0.
【关键词】肢体语言;外部技巧;融合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033-01
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过程中的运用还是会受到了很多特定因素的制约,这样就让肢体语言在传达信息的时候拥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人类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形成了一种很完善的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让艺术表现缺乏具体性的缺点得到了弥补,增加了戏剧表演的色彩,所以现代的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对形体语言进行了充分表现,表演具有丰富性。
一、肢体语言为舞台表演带来的冲击
适当的肢体语言能够让舞台表演更加具有活力,将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的色彩表现出来,也能够在舞台表现力和戏剧的发展上起到强烈的冲击作用。戏剧在现代剧后期的表现方式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出现在表演中的肢体语言,是根据具体生活的内容表现出来的,戏剧表演人员在这一方面都是经过完整的训练的。我国戏剧表演最高学府中央戏剧学院中有专门的课程,进行肢体语言的教学的研究,肢体语言一般是表演系的一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
二、音乐剧表演中对演员应用肢体语言的综合要求
作为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音乐剧是一种能够将戏剧表演、舞蹈、唱歌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这几个元素并不是孤立的,通过剧中的角色戏剧歌唱、舞蹈、表演得到了紧密的而结合、想要成为一个音乐剧演员需要具有舞蹈、歌唱、戏剧这几个基本条件,将他们综合到一起同样是十分困难的。一个音乐剧演员最基本的就是将声音、发声技巧、表情、形体动作综合到一起对剧中人物进行表现,就需要演员长期训练来实现的。音乐剧对于演员的形体以及声音是有着严格要求的,他们一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在音乐剧的表演中,舞蹈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在表演形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舞蹈进行艺术表达,通过不同的节奏和动作、姿态以及表情,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情感进行充分的表达。在音乐剧中人们通过舞蹈来对形体流动美感进行表达,能够准确表达剧情。踢踏舞、欧美民间舞蹈、芭蕾舞、爵士舞、流行舞等是舞台上音乐剧的几个种类。很多芭蕾舞演员出身的舞蹈演员,是经历过严格的技巧训练的,能够展现出轻灵、飘逸,在音乐剧的表演中有时会使用芭蕾舞体现出细腻的感情。现代爵士舞除了几层了传统爵士舞的特点,还将1950年到1980年间流行的舞蹈元素融入其中,时代的发展,与现代舞有相似之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与风貌通过舞蹈进行表现。踢踏舞是英格兰和爱尔兰民间踢踏舞蹈和非洲节奏结合形成的。
三、戏剧与戏曲的完美融合
具有很强表现力的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是来自于生活,但又与生活不同,来自于体验,又不止于体验。表演艺术家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能够将内心深处情感表达出来,能够深刻地体现形体动作的刚柔、娇俏、雄美、虚实。演员的夸张适度、想象力丰富,还经过了严格的唱作念打的训练。《赵氏孤儿》这部典型的将现代戏剧和戏曲手法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在时空转换的处理上比较完美,开场的时候孤儿在梦境中迷茫、徘徊,灯光转换之后,孤儿翻滚之后回到了现实,现实和梦境通过一个动作就转换过来了,戏曲中的假定性被演员体验和展现出来;在向孤儿成熟自己当面的骁勇时,屠岸贾一个转身就将情境变为当年的样子。在象征手法的使用上,屠岸贾在对赵家灭门时,士兵们提着手中红色的包裹在围场行走,杀气满满的将包裹甩在舞台上,充分体现了灭门时血腥的场景。在戏曲动作的运用上,在结尾部分孤儿是通过戏曲的台步完成的,除了美感之外,还表现了孤儿的内心世界,在得知一切之后,又是恩人又是仇人的养父时候,他虽然迷茫,但是仍然要自己面对世界,作为一个男人他的每一步都是坚定又充满不确定性的。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戏剧表演中使用的外部语言,都能够对戏剧的内涵有着一定的表现作用,但是,表演者在进行外部肢体训练的时候是有着严格要求的,舞台上丰富的肢体表演,能够使人在肢体上表现出扮演的人物的内心情感,还能够体现出表演内涵,训练的过程中,演员非常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让舞台上的肢体语言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让戏剧的表演力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司顿斯,冯向红.英国“形体语言”雕塑大师:I・沃特斯(1930~2006)[J].雕塑,2006(06).
[2]赵晨.体育教师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1998(04).
[3]池婷婷.戏剧表演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J].戏剧之家,2015(20).
[4]钟美琳.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J].戏剧之家,2015(20).
关键词:音乐专业 学科建设 课程改革 艺术实践 人才培养 课程教学
2013年11月7日至9日,由四川省教育学会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高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研讨会”在位于美丽的嘉陵江畔的南充市隆重召开。来自四川省高校、华南师范大学等省外高校和正在承办方进行国培的专家、学者和学员们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为了保证会议主题更加突出,设计了专家讲座、专家院长座谈和教学基地现场教学观摩环节,就入职教育课程建设、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和音乐人才培养模式、艺术实践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各位参会者发言踊跃,充分展示了音乐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过程中勇于开拓、集思广益和积极创新的良好作风。
一、入职教育课程建设任重道远
作为大会的特邀嘉宾,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郭声健教授首先为大家进行了题为《入职教育课程建设及教师担当》专题讲座。郭教授以自身经历现场说法,说明了他近年来探讨和研究这个专题的缘由,分析了入职教育和职前教育的区别及其面临的现状(问题和成因),进而以他给音乐专业本科生上课时的教学互动为例,与参会专家和学者们一起分享了他对入职教育的构想和实践情况。
郭教授认为,入职教育是针对学生未来拟从事职业所进行的教育,其内容包括职业现状和特点、职业意识与角色、职业精神与信仰、职业能力结构等方面;而职前教育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岗前培训,是针对即将买对第一份工作的在校大学生或者初入职场的新人所作的正式入职之前的培训,其主要内容侧重培训自我认知、通用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二者区别明显,后者应该是前者的一个环节。由于社会对音乐专业学生根深蒂固的传统认识,造成了大学扩招以后音乐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不够和个人职业规划的迷茫。现有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专业体系,忽视培养目标定位与学生职业需求,把重在心灵滋养的教育教学活动降低到了技术层面,造成了入职教育课程的缺失。同时,由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缺乏担当,加剧了音乐专业学生对本职业的不认同、不了解和不能胜任职业需求的诸多问题。
郭教授向与会者分享了他给音乐专业本科生上课时师生互动时的信件等资料,活灵活现地呈现了他对于入职教育上的构想思路和采取的具体措施。他认为,入职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致力于让学生了解职业现状与特点;培养职业情感与信仰;明确职业方向与素养;确立学习目标和方向四个方面,其中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重点。他希望入职教育课程在数量上越多越好,但是专门课程不求多少,但是在形式上力求鲜活生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精神引领,教师要勇于担当这个责任。
郭教授特别强调,入职教育并非某门课程老师的责任,所有课程所用老师都应该主动担当。既要将入职教育内容荣誉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又要使自己的教学具有职业榜样和岗位示范作用。
与会学者一致认同开设入职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形成一个共识:音乐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一专多能的音乐人才,入职教育课程的开设构想是对现有音乐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大胆探索和有益补充。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曹安玉认为,高教授对入职教育的思考、探索和实践为四川高校音乐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很有启发意义,认为本次大会各高校齐聚一堂为音乐学科建设献计献策,达到了集思广益,合力推进了该学科理论创新。
二、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
在11月8日下午的专家院长座谈讨论会上,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成为了探讨的热点之一,省内高校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的领导们分别从本院学科建设实践出发作了专题发言。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汪黎明教授以本院为例以《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索研究》为题,着重讨论了学院分系教学与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问题。他说,随着音乐学院专业建设的拓展,学院下设了声乐系、钢琴系、作曲系和音乐学系,分系教学造成了学生严重偏科和重技巧轻理论的普遍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学校应该构建适合本校的课程教材建设为依托的课程“新”体系,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进而以此引导教师进行更好地课堂教学。所有教师必须亲自指导学生专业实习,了解学情,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定位,为学生服务。
成都大学艺术学院王小军教授也以《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为题,指出专业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他说,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学生,他们文化课基础差,入校前的专业水平也不高,不可能在短短四年大学学习阶段把他们培养成音乐家,发挥他们的特长和兴趣把他们培养成“一专多能”的音乐教师则是可能的。以此为定位,王教授与大家一起分享了成都大学艺术学院人才培养的“四二二”模式。
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刘韧教授以《综合型大学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为题,专门讨论了人才培养相关问题。刘教授首先深入剖析了综合型大学音乐专业面临的窘境和现状以及它们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问题,然后指出综合型大学音乐专业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目标的定位。以此为基础,他提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四个有效途径:(一)综合型大学多学科优势的发挥;(二)建立音乐学科专业核心课制度;(三)网络课程和开放性远程教学体系的引入;(四)积极成为综合性大学专业名片和文化窗口意识建立。
会议承办方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黄志权也与大家分享了该院在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具体方法和实践成果。他在《更新学科建设观念,注重实践,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发言中反复强调艺术实践的重要性,特别是提到了该院“艺术实践教研室”建立对艺术实践的推动作用,引起了大会专家的极大兴趣。
三、音乐学科人才培养重在艺术实践
对于音乐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面临的问题,与会专家一直认为应该突出人才培养,加强艺术实践是人才培养的有效保证。与会的各高校院长在谈到本校学科建设的实践成果时,都或多或少地介绍了他们在学生艺术实践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已经取得成效和成果。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陈林教授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艺术实践和教师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强调应重视实践教育环节。他在《加强音乐学科建设重视实践教育环节》专题发言时说,音乐学科的实践教学可以分为学生的艺术实践和教师教学实践两个环节,学生实践活动与学分挂钩,教师教学实践可以和教师绩效联系。具体地说,学生实践环节可以借助四种形式进行:(一)建立学生艺术实践团,例如合唱团、管乐团、民乐团和舞蹈团等;(二)坚持开展一般为单位的实践晚会;(三)举办专题实践音乐会,例如,文人音乐音乐会、电脑音乐作品音乐会、歌剧片段音乐会等;(四)坚持定期的院级实践活动。教师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可以采用四种形式实现:(一)调整音乐教师教育板块课程;(二)聘请专职实践教师,加强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三)加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定期举行说课比赛和课堂教学比赛;(四)加大见习力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内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卿泽教授在《依托实践平台放飞音乐梦想》发言中提出,通过艺术实践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成长起来,然后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这对良好学风的养成非常有效。有了成熟的艺术实践平台和良好的学风,那么就可以通过各类音乐专业比赛引领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深化,潜移默化地达到学科建设和课程整合之目标。卿教授还分享了该院的“艺术实践周”制度(每学期第十二周全院停课举行),并展示了这项艺术实践相关活动取得的成果。
其他高校的领导也分享了他们学院在艺术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汪黎明教授详细讲述了该院实行的专任教师必须参与学生见习和专业实习的制度;西华大学音乐学院则着重强调了该院“艺术实践教研室”的建立对学生校外艺术实践的引领和服务工作。黄志权副院长还列举了该院在艺术实践方面的其他举措,例如,第二学位课程修读制度;田野采风和暑期实践活动、音乐会体系建立等“以赛促学”和“以赛促建”的有益尝试。
四、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探索有待提高
高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离不开具体课程的改革和深化,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甘霖教授和阿坝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副主任郑毅峰分别针对声乐学生自弹自唱能力培养和钢琴教学谈了他们的教学体会。
甘霖教授在《提高声乐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发言时首先强调了该专题探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说,钢琴伴奏能力弱是制约声乐学生发展的瓶颈,如果学生钢琴伴奏能力弱会造成他们对声乐作品学习的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分析声乐乐谱,最终造成过分依赖教师示范和音像资料,自弹自唱时顾此失彼。他认为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社会选择音乐人才的一个条件,而且有助于规范学生音准节奏和深入分析作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练声质量和形成学生的演唱个性。在此基础上,甘教授提出了他对于自弹唱教学模式的构想:(一)整合现有声乐课和钢琴课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在声乐技能课中自弹自唱环节的教学实践;一方面在钢琴技能课中增加声乐作品钢琴正谱弹奏内容。(二)在曲式学课程中加大对声乐作品的分析份额,同时增加在曲式分析教学中加大对和声的分析比重,使学生能够在分析中增加对自弹自唱能力的理论认识。甘教授认为,自弹自唱能力是一个集合了各种音乐知识和弹唱技能的综合能力,如果可以发挥各个学科的理论优势和技能优势,以自弹自唱能力培养为契机,必然可以对不同的音乐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整合。
郑毅峰的发言则注重对民族地区钢琴教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他在《四川藏羌民族地区钢琴教学的几点体会》中把其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把握学生的情况,严格教学管理。他说,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首先应该重视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四川藏羌地区的学生钢琴能力非常差,有的学生在入校之前甚至没有见过钢琴,鉴于这种情况,培养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同时应该依靠严格的考勤和考试制度进行教学管理,保证学生钢琴学习的时间和效度。(二)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该系的现有做法是让学生先学习一年的钢琴基本技法,然后在接下来的两个学年里加强学生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同时配套《自弹唱》课程。对于却是优秀的钢琴学生则采用按比例培优的方法进入钢琴主修(10%)。(三)积极参加各种比赛,以赛促教。(四)把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打造本地音乐文化名片。
在大会的最后阶段,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曹安玉和绵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的陈林教授还在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阆中实习基地(阆中中等师范学校)现场为各位专家和该实习基地师生做了“钢琴即兴伴奏”和“歌曲教学”现场教学。这次教学活动紧促而精彩的教学互动使得现场气氛空前高涨,堪称本次大会的一个完美的注解。总体来说,这次学术活动加强了四川省高校之间和省内外高校之间的理论交流,明确了音乐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同时也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音乐人才培养模式、艺术实践平台搭建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进行了一次集中展示。
项目名称:
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Rl19582120)。
音乐的发展趋势是
经典与民族相融合
3月的中国之行令德国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爱珀斯坦教授感触颇深,这次访问不仅充满了兴奋与新鲜感,带给他诸多思考,也促成了爱珀斯坦教授的再次访问,并通过斯图加特音乐预科班专门针对中国学生进行招生。
作为德国著名钢琴家,他是凯默林大师的学生;作为一名艺术总监和指挥家,他担任过许多音乐节的组织者;而作为斯图加特音乐学院的教授,他培养了众多优秀的音乐人才。走遍欧洲的爱珀斯坦教授此次是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近年来,中国经济势不可挡的崛起,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中国热”在欧洲成为热门话题,这一切都令爱珀斯坦向往着能够亲身领略这个神秘古老的东方古国散发出的现代魅力。作为德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大学的教授考试委员,他此行的目的是了解中国的音乐教育,发现更多的音乐人才以及探索如何将中国音乐同世界音乐结合起来。
爱珀斯坦教授所在的音乐学院――斯图加特音乐学院是德国最古老的音乐学院之一,该校一直以教授传统的古典音乐和教堂音乐见长。孕育出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等多位古典音乐大师的德国有着“古典音乐的故乡”的美誉,德国的音乐教育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上帝也喜欢音乐”,这是德国人的一句口头禅。作为德国最优秀的音乐学院,斯图加特音乐大学在培养人才上始终与时俱进,学校不仅注重传统音乐专业的教育,还紧跟时代潮流,开设了现代音乐课,进行新型音乐探索。斯图加特音乐大学的教学成果是值得骄傲的,在各种国际大赛上,斯图加特的学生频频获奖、成绩斐然。
爱珀斯坦身为一名音乐教授也从未停止自己在音乐艺术领域的探索,他对中国学生说:“要走出国门,要从世界看世界。”音乐要发展,就不能停滞在效仿经典的阶段,本着这一理念,爱珀斯坦注重培养学生把民族音乐的要素与创作相融合,他认为:“未来音乐的趋势是经典与民族的结合”。中国音乐以其玲珑优美的独特的韵律吸引着爱珀斯坦,他十分欢迎中国学生到德国去学音乐,期待着中国音乐融入世界音乐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
在高超技巧的基础上
“更上层楼”
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师班授课回来的路上,爱珀斯坦和同行的双簧管演奏家尼古拉・施陶尔茨先生、女高音歌唱家尼娜女士都很兴奋。他们滔滔不绝地谈论着中国学生,他们精湛的演奏技巧和对作品出色的领悟力让教授十分欣喜。这次交流虽然短暂但是十分愉快,并且在教授和学生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默契,临别时,大家都感到依依不舍。在同中国的音乐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爱珀斯坦教授发现中国学生的率真和质朴,以及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很困难的乐章到了这些还充满稚气的少年手里都显得娴熟自如。对于教学也是一点就透,但美中不足的是:中国学生技巧高超,但是他们对于音乐本身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也许是由于文化差异,中国音乐学生普遍存在对作品的理解不够。音乐是情感的表达,不去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不能充分地把握和诠释作品。中国音乐教育的固定模式使得老师和学生往往将重点放在技巧训练而忽视了探讨和交流。错误的理解会导致学生在演奏方法和处理音乐情绪上的错误。
令爱珀斯坦感叹不已的是,有这么好条件的学生,中国应该出更多国际水准的音乐家。这恰恰也反映出中国音乐教育的遗憾。中国的音乐普及率仍然很低,但这不仅是音乐教育的原因,学生自己也应该花更大的力气去了解音乐史,了解作者,只有也样才能使演奏水平更上一层楼。
从爱珀斯坦接触的学生来看,器乐学生比声乐学生条件要好,很多美声唱法的学生存在着方法上的错误。存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基于交流匮乏,接触了中国的音乐学生,爱珀斯坦教授更加希望他们能来德国深入学习音乐,好让这些学生成为中德交流的使者,让中国的音乐人才在国际乐坛上大展风采。
音乐圣殿的大门已经敞开
送行晚宴上,爱珀斯坦教授发出了诚挚邀请:希望更多的中国学生到德国,并表示他也要亲自带中国留学生。晚宴的气氛热烈而融洽,搭建音乐艺术交流的桥梁成了当晚的主要话题。
为了让更多怀有音乐梦想的学子进入德国、奥地利等古典音乐圣殿学习,爱珀斯坦教授回到德国,马上促成了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与德国哈尔博格学院(EHI)一同开办针对中国学生的音乐预科班的合作。预科班的德语课程在哈尔博格学院完成,在3个月的强化德语课后,学生每周到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学习音乐理论和音乐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均由德国著名音乐学院教授和专业音乐教师教授。这为预科班学生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条件。斯图加特音乐预科班为该大学与哈尔博格学院共同举办。预科班的音乐专业课和音乐理论课全部由斯图加特音乐学院专业教授/教师授课,专业课为一对一单独授课。预备班学员德语学习在哈尔博格学院完成,哈尔博格学院为学员提供学习、生活等全方位服务。预科班学员持有斯图加特音乐学院学生证,在使用教学设施(如琴房、图书馆等)以及其他享有条件与正式注册大学生相同。
在哈尔博格学院,学生除了得到德语强化培训及大学专业预备课程的学习外,还通过全寄宿制的生活服务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使自己进入德国大学学习前在生活,文化,心理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与适应。这一点对未成年的艺术申请人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