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强诚信教育

加强诚信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强诚信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加强诚信教育

加强诚信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教学 诚信 教育

诚信是道德之本,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作为一名会计专业教师,本人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注重加强了对学生诚信人格的培养,把诚信教育的重点放在会计诚信信念、会计诚信文化、会计诚信制度的教育上。

一、充分认识会计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的紧迫性

一个调查小组,针对会计及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开展了一项有关“会计诚信”的座谈讨论和问卷调查,针对一些敏感和尖锐的问题,调查结果很不乐观。例如“在工作中,领导要求做假账,你会怎么办?”只有10%的学生回答:“坚决不做”;而选择“不知怎样办”的占27%;选“愿意做假账的”占63%。而当问到“会计人员应具备品质的重要性”时,有58.95%的同学认为:专业胜任,有22.1l%认为:听话,有9.09%的同学认为:灵活,能应付各种检查组,仪有9.85%的同学认为:诚信。所以,试想如果没有诚信观念,而只有专业知识的学生加入会计行业,那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多数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的内容都是“会计核算、检查、分析”等业务知识,很少涉及到会计的诚信教育。当学生成为会计从业人员后,在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冲突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最终倾向于道德规范。当这种诚信职业道德内化为从业人员的个体道德之后,无论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是什么层次,社会公众的利益都会得到有效保护。会计是向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各个方面提供信息的工作,因此其“诚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行会计专业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局限性

(1)诚信教育重理论传授轻实践联系。

(2) 德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3)专业教学中缺乏诚信教育。

(4)会计诚信教育师资力量单一。

2.高校大学生的诚信评价机制存在不足

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欠缺,没有任何可操作性的制度对诚信行为进行有效的保障。即使有些高校制定了措施、条例,却没有认真去贯彻执行,只是纸上谈兵。这就使得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发展期的大学生无法从“他律”到“自律”实现转变。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大学生诚信行为缺乏了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约束,学生不需要对不守诚信的行为负责。同时,各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评价的过程中常常采用考核评价的途径,对学生的诚信评价同样采用考试的形式而进行,对于学生的诚信情感和诚信行为是无法真正知晓的。

三、会计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措施

1.单独设立会计诚信教育课

我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由此可见,诚信在会计工作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由于诚信缺失后果的严重性 ,必须强调学生进行会计诚信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目前中专学校会计诚信教育课程几乎呈空白状态 ,同时,会计诚信教材内容的欠缺、课程设置重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轻诚信教育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将会计职业道德内容从会计基础课程中单独列出来,在内容上予以充实完善,单设会计诚信教育课。而相关教材的开发则应体现应急性与长远性相结合、借鉴与继承相结合的原则,跟踪会计实践发展动态,反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2.紧密联系社会,增加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我们的学习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实践更贴近生活,让实践服务于生活。我们可以让更专业的人士去讲身边的故事,这比教师的讲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跟我并不遥远,将来在工作中不注意诚信的把握,就会把自己给害了。让学生去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以便对社会上自己看到的本领域里的哪些属于诚信的缺失,通过自己的判断和总结去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可以让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各种诱惑面前都能够牢牢把握住自己,不为所动摇。

3.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在作业、考试、实习中都以诚信为本。如果出现抄作业、考试作弊、实习造假,不管平时成绩怎样,都取消成绩。采取这种以诚信为本的教学方式,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会计实习中几位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认真地填制每一张凭证,逐笔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虽然他们出现了不少错误,但能独立完成一套会计核算过程,也属不易。所以我对他们及时进行表扬,与此同时还向他们表达一位会计教师的由衷希冀:在今后工作中必须要以“诚信”为本!

4.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

学生的诚信档案是客观记载大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的诚信情况:包括经济情况,如每年所获奖学金、助学金、补助等;包括品行记录,可以涉及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考试成绩、违规行为等。这也是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核心部分,记录入学前后的每笔借款时间、种类、金额、催款记录、利息回收等。高校应把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使其能全面真实、系统、连续地反映出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情况,既可用来对学生约束和激励,也可作为学生就业及招聘单位对其考察的依据。

“诚信兴企,失信败企”。任何一个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帮助他们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薛长顺.关于会计诚信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2;12

[2]卢振基.诚信建设是会 计工作的永久主题[J].会计之友,2003;02

加强诚信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学风建设;诚信教育

一、学风的内涵

“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是“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方案》评估指标体系中,学风是一项重要的一级指标,包含三个二级指标: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学术文化氛围,其中学习风气为重要指标。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讲的学风是指“狭义的学风”,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学风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要素。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在不同的学风环境里,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会发生变化,并对自己的成长成才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优良的学风不仅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而且还能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

二、当前大学学风现状分析

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点,目前高校学生的学风在总体上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学生认真学习,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少数的学生虚度光阴,缺乏奋斗目标,存在\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

与高中管理相比,大学的环境是比较宽松自由的,由于没有了以前那种严格的管理,有些学生进入大学生,自制力差,,学习的积极性不够,缺乏明确的目标,学习动力不足,不能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2.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不佳。

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上课迟到、早退或缺课现象比较严重,学习纪律涣散。还有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完整地了解和把握大学的学习规律,没能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3.部分学生作业抄袭考试舞弊,诚信缺失。

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内在的道德修养,诚信缺失,平时学习不认真刻苦,完成作业的时候从网上抄袭资料或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敷衍了事,考试的时候存在舞弊的行为。有部分学生在助学贷款和求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诚信问题。

三、诚信教育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优良学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既是静态的常量又是动态的变量。在优良学风形成的过程中,文化和价值对学风具有约束作用。[1]诚信是一种文化,诚信教育与学风建设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认同诚信价值,端正学习态度。

学风建设的重点是解决怎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目的是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的学风问题是大学生如何看待学习的价值问题,也就是对学习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因此,高校的学风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诚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可以让他们在内心形成对诚信价值的正确判断。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就不会被名利遮瑕双眼、冲昏头脑、混淆视听,千方百计想着法儿请假、铤而走险请代考、殚精竭虑找论文抄袭。[2]因为有了对诚信的价值认同,所以学生会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树立诚信意识,规范自身行为。

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你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人的行为都是在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所进行的,思想观念的内容决定了行为的内容与方式。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每一所高校都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自觉遵守这些制度和规定,比如上课迟到、作业抄袭、考试舞弊等行为是学校明令禁止的,但这些现象在高校里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在思想和价值观上缺乏诚信的内容,没有充分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从而不能有效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行诚信教育,使学生有了诚实守信的思想,从而产生了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规范着自己的行为,让学生能自觉自愿地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好的学风和校风。

3.形成诚信团队,发挥示范作用。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由于对于诚信的认同,个体学生会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有着良好的诚实守信氛围的团体,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学习风气。大学生的价值观还不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有着良好学习氛围的团体必定会对周边的同学产生榜样和示范作用,吸引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诚信团队,形成越来越浓厚的诚信氛围,从而推动学校学风建设的进行。

四、加强诚信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理论教育,提高诚信认知

1.完善诚信教育体系。

诚信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第一,丰富诚信教育的内容。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本身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也没有专门的教材,这就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搜集和整理有关诚信教育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第二,革新教育手段。诚信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不断地改革教学方式。根据当今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大的情况,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把诚信教育的内容以图片、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拉近现实与大学生诚信认知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第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诚信教育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诚信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教师一方面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为学生树立典型的榜样。

2.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中有关诚信教育的内容,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在讲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部分内容时,应该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同时要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专业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应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应该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起来,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有目的的将诚信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二)开展实践活动,增强诚信意识

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而且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与深化。

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开展各种以诚信为主题的、内容丰富的活动,如演讲、辩论、征文等,让学生持续关注诚信问题,提高学生讲诚信的自觉性。同时利用校园广播、校刊、宣传栏等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典型,对学生起示范和榜样的作用。二是利用国际诚信节、诚信中国节等节日举办一些主题活动,如发放传单、图片展示等,提升学生的诚信觉悟和意识。三是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一些社会调研,深入工厂、企业了解因诚信成功和不诚信失败的事例,让学生在亲身体会中充分感受诚信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内心形成诚信的思想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诚信监督

诚信是一种优良品质,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它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3]诚信品质的形成,既需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也需要加强制度的约束。

从学生一入校起,就为其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应该公平、客观,实行动态管理,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各方面的诚信的表现。同时为了发挥“诚信档案”的真正的约束作用,需要建立诚信考核评价机制。由相关部门根据“诚信档案”记录的内容对学生的诚信度进行综合测评,并将其作为竞选、评奖评优的一个重要依据,将个人的诚信表现与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促进其诚信意识的增强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践行诚信行为。

参考文献:

[1]杨妙春,王宏.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6).

[2]宋赛南.浅谈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学风建设[J].今日南国,2009(6).

[3]陈军向.和谐校园视域下的学生诚信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7).

加强诚信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生;诚信;诚信教育

新时期,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下,使诚信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学生是面向未来的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诚信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如何正确把握新时期我国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很多基础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就中学生诚信缺失的状况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作简要分析。

一、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的影响

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衣食住行,忽视或缺失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还有少数的家长全然不管孩子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甚至把“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等错误思想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孩子涉世之初,父母往往教育他们说:“社会复杂啊!老实人要吃亏的!”,从而使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萌发了一个理念——不做老实人!也有的家长自己不讲诚信,给孩子起“模范带头”作用,例如,家长本来在家干私活,却给单位打电话请病假;甚至有的家长“教”孩子撒谎,帮孩子编理由蒙骗老师等。

2.学校因素

我国一直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长期以来,德育在实践中过于简单化、缺乏实效性。如在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以学习成绩的好坏评价学生的优劣,造成学生诚信的忽视。在德育内容上,把德育简单地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内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空洞化,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这一最基础、最简单的道德教育,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诚信作为道德准则的重要性;在德育方式上,重灌输轻启发,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学生不知道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另外,学校的许多行为也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造成了不良影响。首先,学校由于应试制度的惯性,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难以付诸实践,给学生留下了对诚信的疑惑与矛盾。其次,学校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考核,要求各班主任统一学生口径,体现了学校不诚信的一面。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诚实守信的美德都被个人利益所取代。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企业恶意逃避债务和税收,做假账等现象层出不穷;虚假广告、虚假新闻屡禁不止;价格欺诈随处可见;人才市场的假文凭、假招聘也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都对中学生的诚信造成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又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时期,他们会把从社会上看到、听到的用到自己的言行中。

4.学生自身素质的缺失

学生自身素质的缺失是导致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当代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成长在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过度保护、过度溺爱,导致他们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心理脆弱,承受压力的能力比较差,而且存在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自私自利的思想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会为获利而舍弃诚信。

二、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1.家庭方面,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榜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单单是经常性的诚信理念教育,更应是表里如一的示范作用。从家庭教育来说,一方面,要发扬中国家庭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自古就有家庭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对现在的诚信教育也有现实的借鉴价值;另一方面,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要树立德育为先的观念。在“成龙成凤”价值理念中,要把培养孩子的诚信、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各种非智力因素与开发孩子的智力相提并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适应目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2.教师方面,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中国古代教育中提倡为人师表,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教师各个方面都应该为学生作出表率,只有教师自己做好了,才能要求学生做好,才能教育学生做好。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躬自厚而薄于人”的品格,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其“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

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的为人师表。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书籍,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伟大人物诚信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开阔他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他们培养“诚信”品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外,班级制订的班规班纪,一定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班级内建立适当的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者因诚信得到益处,使失信者因失信而付出必要的代价。

3.学校方面,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学校责无旁贷。学校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诚信教育实施方案;举办《诚实守信承诺书》签字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校遵守行为准则;要以各科教学为主渠道,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让他们做到:第一,说话要算数;第二,做人要正直,不袒护包庇别人错误,不揽功诿过。另外学校的教育也要讲诚信,学校要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各项管理要常抓不懈,切不可忽松忽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的点滴小事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学校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都认识到树立诚信道德的重要性,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将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作为学生的一张“名片”,促使学生珍惜和维护自己的诚信形象。

4.社会方面,要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到对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营造一个诚信社会。使还处在“清醒的认识,模糊的行为”阶段的学生诚信意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的道理,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诚信原则,将讲诚信贯穿于生活学习之中,提高在面临个人利益与诚信行为矛盾时的道德水平。

在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困扰着世界,诚信的呼唤遍及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诚信建设,人人有责”,当代中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目前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把自己培养成为诚信的人。

参考文献:

[1]寇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教育.思想政治教学,1998(7/8):89

加强诚信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教育 校园风气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 ,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一、高校诚信缺失的现状

1、言行缺乏诚信。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48%。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有些人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诚信随之变得匮乏,到大学阶段达到了不诚实最低点。

2、信贷缺乏诚信。1999年,国家推行助学贷款,但是此项活动却遭遇了“诚信危机”的重棒。有媒体报道,各高校在5~10 年内的贷款平均归还率不超过80 %。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有29. 71 %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听说过“个人资信制度”,近两成的学生甚至没有考虑过还款的问题,7 %的学生表示“是否还款还很难说”。

3、考试缺乏诚信。各高校为严肃考场纪律,制定了严格的考场纪律。许多学校要求学生考试时必须凭三证:身份证、学生证、考试证参加考试。对监考老师学校也明确规定监考时严禁看书、玩手机。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笔者经过调查还发现,在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一系列考试中存在严重的答案买卖和聘请“”等现象。

4、就业缺乏诚信。近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在就业中脱颖而出,部分学生利用各种手段“修饰”求职简历上,如修改成绩、制造虚假荣誉证书、虚构社会实践经历等。有用人单位很无奈的说,一场招聘会下来可以同时接触到同一学校几名校学生会主席。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紧迫性

1、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现实要求。我国于2002年1月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必须成为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经济,即"法制经济"或"诚信经济"。经过多年的经贸合作,我们发现"诚信"便是赢得合作伙伴,赢得国际市场的重要条件。对即将入世的大学生来说,肩负着建立健全全社会信用制度的重任,他们的诚信品质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

2、诚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更是诚信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缺乏针对性的诚信教育,就可能导致人格缺陷或偏离,甚至可能使其误入歧途。近年来,犯罪的年轻化、高学历化从其根本上来探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接受良好系统的诚信教育。

3、诚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人才是有德之人,而高校培养人才必须以诚信这个做人的基本行为要求为准则。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1、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和校园基础文明建设以及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相结合。把“诚”和“信”作为学校行为的基本准则,通过开展校园基础文明建设,逐渐培养大学生文明意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例如开展“说实话、办实事”主题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在校园内形成讲诚信的气氛,让大学生感觉任何事都可以也应该依赖诚信来办。另一方面,大学生应该走出校门,积极宣传和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使助人者受到表扬,受助者受到感染和鼓舞,形成一种明礼诚信、友爱互助的良好气氛,为形成一个守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而服务。

2、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和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相结合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文修养的形成具有很好的熏陶作用。华中理工大学的涂又光先生提出“泡菜理论”,他认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所浸泡的萝卜、白菜的味道。学校的文化氛围也影响熏陶着学生的品质。学校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德的重要场所,利用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先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最后高校还应建设具有本校特点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和建立合理的整体评价体系相结合。为学生建立诚信档案。记录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包括曾获得荣誉和处分、学习成绩、助学贷款以及各类素质表现。部分学校也可进行信息化管理,以增加诚信教育的透明度和实效性。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将诚信的状况与大学生素质拓展、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将其纳入奖学金评定、升学考试、年度评优、助学贷款等相关评优推荐活动的重要指标,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暂缓贷款等措施,对诚信的先进典型进行通报表扬,真正起到制约作用,帮助大学生建立诚信意识。

总之,高校的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繁荣发展的大事。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运用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积极探索适合各大高校的诚信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为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共创新时期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加强诚信教育范文第5篇

一、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目前大学生中道德滑坡仍然十分明显,表现在诚信缺失上有以下几个突出表现:

(一)学习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中的诚信却十分严重。尽管各大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要求,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规定。但是学生作弊的形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有的还制定了一套详密周到的计划,偷盗试卷,手机、传呼机遥传信息,“”代考,真是无所不及。而抄袭作业、抄袭论文更是在许多大学生中习以为常了。

(二)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教育改革后国家规定大学生实行缴费上学,但是国家又强调不允许一个大学生因为贫困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学校面对大量的农村学生和众多的父母为城市下岗职工的学生,不容易弄清谁是最困难的,加之学生开出家庭困难的证明非常容易,这就给有意欠费者可乘之机。学校虽然实行了奖、贷、缓、助、免等一系列的政策,但是面对众多困难学生,学校并没有摆脱困境。不少学生恶意拖欠学费,不按时缴还助学贷款利息及本金、借钱不还、借多还少,甚至赖账等。尽管有的学校实行了“三证扣押”等措施,但仍有不少毕业生就是不还款。这样的局面长期下去,又会给学校办学、银行借贷,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信誉带来不良影响。

(三)情感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在人们的印象中,校园里的友谊是最纯洁的。然而,当前不少大学生在交往中缺乏诚信,同学之间的交往动机不纯,甚至有些人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裸的利益关系之上。另外,在大学里,大学生谈恋爱很普遍,但不少大学生对待恋爱不真心,谈恋爱不是为了结婚。在大学生恋爱的动机系统中,性满足的动机、情感亲密的动机、自我确认、自我证明的动机,比结婚的动机占有更大的比例。而且,当代大学生对恋爱呈现非责任化,不少大学生对恋爱态度不严肃,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恋爱不成,轻生自杀、伤害对方,几乎每个高校都有经历,这其中,女大学生受到的伤害尤为严重。

(四)求职中的诚信缺失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大学生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惜制造虚假材料。诸如涂改成绩、伪造证书证明、虚构经历等。许多学生多家签约,有的甚至撕毁就业协议。有的学校也在帮助学生造假,为了帮助学生就业,学校也参与了包装学生的行动中,假证书、假成绩单、实验假数据、假实习有的竟然出自学校或老师之手。这种趋势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甚至学校的社会信誉度。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因素有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教育者的诚信缺失

教育者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他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标准也必然会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相对而言,教育者的整体素质还是较高的,但这并不能排除少数人行为上的偏差。试想,如果一位大学教师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他怎能要求自己的学生考试不要作弊;如果一位教育者或管理人员帮助学生在入党、评优中弄虚作假,又怎能让学生相信他的正直与诚实;甚至学校本身在招生、毕业生就业、各类评估中都存在虚假行为。虽然这些现象只是大学中少数教育者的行为,但这些行为所引起的社会负面效应及对学生的心灵震撼却是大而长远的。所谓“德高者师,行为正范”,如果教育者为人师表尚且不讲诚信,那么大学生的诚信更无法保障了。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缺失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为人之道,诚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的育人工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特别是在青年成长时期要帮助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自私、欺诈及各种虚伪现象造成的后果和危害,正确地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学会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然而,在高校中,思想道德课程教材大部分以“两课”为纲,其内容虽多,但诚信教育内容却没有体现。某些学生虽学习了一些知识,却因缺乏诚信意识,不相信世界和真实的生活而误入歧途。

三、诚信为本,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一)以“两课”为依托,把诚信教育引入课堂

把诚信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开设专门的《诚信教育》课,是系统学习、

全面认识诚信的良好途径。而且,诚信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充实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主动适应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不至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自己,言而无信。同时,校系党团组织和宣传部门要认真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校报、校园网、广播、宣传栏舆论阵地广泛宣传“诚信”;通过举办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范围,使全体学生积极投身到高校诚信建设中去,自觉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争当诚信文明的大学生。

(二)倡导大学生的“自律”精神,变诚信思想的灌输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针对大学生诚信确实严重的情况,要积极倡导“自律”精神,让学生认识到,面对诚信的缺失,不能过分强调社会原因,推卸自身的责任,而是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认识,努力改造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控能力。同时,对于因不诚信行为受到处罚的学生,要教育其铭记教训,振作精神,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学校各部门要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在教学中增强感染力和渗透力,加强宣传,形成争做诚信的合格人才的大气候,让学生们把诚信行为发展成为自觉的行动。

(三)加强诚信制度建设,规范诚信行为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单靠课堂教学和舆论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辅以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