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程类相关专业

建筑工程类相关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程类相关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工程类相关专业

建筑工程类相关专业范文第1篇

本教学实验楼工程位于浙江嘉兴市南湖区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校区,建设用地面积为121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63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477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5层。本工程为高层民用建筑,建筑主要结构类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建筑耐久年限为一级(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是一个教学与实验的综合建筑群。

1.实验楼存在的问题。从实地调研及对师生的问卷中可知,使用者角色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内容也存在差异,因而实验楼存在不少使用问题:①一楼门厅过于空旷,没有充分利用这部分空间。②原本是实验室的房间,部分空置没有利用,且楼层都没有房间指示牌。③三楼的室外休息平台处于荒废状态,天井绿地空间以及屋顶没有充分利用。④南面双廊光线昏暗,采光通风不好。⑤部分实验室的实际利用空间不合理,因为楼层太高或是教室面积过大而导致回声,有的却因教室太小致使难以放置教学实验仪器。

2.对实验楼的改造设计。因而对实验楼进行改造设计成为本次联合毕业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①门厅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一楼大厅进行了休息空间的布置,适当摆放一些绿化等植物景观,增加整体的丰富程度,既避免空间的利用不足,也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空间,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氛围。②对各专业进行调研,将整栋建筑按照各个专业所需进行实验室分层,将没有利用的实验室排布给缺少实验室的专业,作出合理调整。同时增加一些师生的休息空间,例如图书室和咖啡厅等,并在每一个楼层的电梯和楼梯口处布置楼层房间指示牌。③三楼的休息平台增加木质铺地和休息座椅,将天井绿化改造为集雨水收集,气候调节,经空气和水净化,将再生水运送去花坛,循环利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研讨和聚集的场所,使得景观与整栋实验楼相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顶层有良好的阳光雨水等自然环境,加设屋顶的建筑格栅板不全是装饰,有些板是收集并贮存屋顶雨水的储罐,空调冷凝水以及用于灌溉的中水系统,有些板是太阳能板,储存电力为整栋教学楼提供电力减小资源开支,节能环保。④在南部的每一层走廊两边教室都添加窗户,利于更好地采光通风。将乡土藤类爬上走廊栏杆,这些植被高950mm,不仅可以净化室内空气,还模糊了建筑和景观的界限,成为室内的一道风景线。⑤对过小的教室进行扩大,较大的实验室进行分隔,楼层较高的实验室部分加楼板,不仅增加利用面积,同时有效防止教室产生回声。

3.对实验室的改造设计。重点对实验楼二楼的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将原本的物理实验室分别改造为水处理实验室和环境实验室,还将一处风机房改造为配套浴室。改造设计根据使用专业的要求,对水处理实验室的实验台和讲台重新排布,将原本没有水池的教师讲台进行了水池的放置,仪器按其所需的操作空间进行布置。当然由于是改造,一些水管和线路已经预设好,所以只能将实验台的地面抬高,抬高部分进行水管预置。由于环境实验室比较特殊,需要一个单独的原子吸实验室专门进行爆破,实验较危险,所以单独采用厚200mm厚墙体将其隔开,降低最小伤害,门采用防爆门。浴室改造中将淋浴部分进行抬高,避免水渗漏和掩盖排水管。同时对建筑系实验室进行了整体设计,因为建筑学专业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改造中决定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分割,设置公共的交流空间。当然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改造中增加平面和形态实验室,造型及材料实验室,部分实验室内放置学生美术作品和建筑模型作品,既起到美化作用,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建筑物理实验室创造适合使用者要求的声学、光学、热工学的环境,需要使用现代机电设备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所以一些测力测热测风测声光的仪器也将被重新安排放置。

二、各专业间的协作配合

1.联合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所有的建筑工程不管是工业建筑亦或是民用建筑,在其设计及施工的全过程都必不可少地涉及到土建、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间的配合。随着科技含量在现代建筑中的比重愈来愈高,使得工程类相关专业所囊括的内容也相应剧增,如消防、空调、通风、电话、电视、监控、对讲、宽频网等。每个专业都要满足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特定的空间位置和相关的技术要求,因而专业间的协调与配合在整个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互相协调出了问题,比如没能充分全面考虑技术做法,特别是部分交叉部位的细节处,就极易出现误工、返工等情况,不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更会直接损害工程的品质与质量,甚至导致建设投资的浪费,严重的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相关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一个完整的实验楼工程,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之间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尝试在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使用联合毕业设计这一新模式,目的就在于通过本次教学改革尝试,能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科学的建筑工程专设计实践与指导。

2.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协调。建筑与结构专业的协调往往表现在建筑造型、空间与结构的关系。土建专业与给排水专业经常出现给排水管冲撞梁、板的情况,施工后卫生洁具的安放位置与给排水管线预留孔洞位置不对应等。土建专业与暖通专业在进行配合时常常出现通风管道与楼层梁和地梁相冲撞,以及在施工中没有预留出墙预留孔给空调管线,使用后砸墙破坏了墙体的结构等情况也经常出现。土建专业与电气专业经常出现电气进户管冲撞楼层梁和地梁,还有把电气开关设计在自来水管的管后等情况,更有甚者在施工中堵塞电气线管。各个辅助专业间的协调往往存在各种消防和通风管线穿梁时,结构及使用功能的要求是否受楼面净空影响,同时还会有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附件预埋深度,以及控制系统和弱电系统间的互相协调等问题。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类相关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工程 建筑工程 力学课程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c)-0200-01

Abstract:Creation mode of mechanics course in direc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in security engineering specialty was discussed through investigating personnel needs on direc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in security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universities and corporat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mechanics teaching can utilize modular mechanics teaching methods, the three traditional mechanics can be opened into a unified architecture mechanics, divided into theoretical mechanics, mechanics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al mechanics of three modules, while optimizing the mechanics course knowledge, which can make the creation of mechanics course more targeted.

Key words:Security Engineering, Building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Discussion

安全科学技术学科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并与社会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学科[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全技术学科又形成许多分支学科,其中随着近年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分支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部分高校依托建筑行业开设了安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要培养适应建筑安全生产需要的,懂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技术又懂现代安全工程科学技术与管理的新型人才。

力学课程是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及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理论的学 科[2],主要包含工程力学(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内容,是土木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3]。目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数学和力学基础较弱,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在课时量被要求缩减的今天,如果不提高教学针对性,作为专业性基础课程的力学相关教学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4]。安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主要依托建筑行业,因此对力学课程开设的要求要高于安全工程专业其他分支。该文就如何在安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开设力学课程进行探讨。

1 力学课程在建筑工程分支研究方向的作用

建筑工程分支(土木类本科专业)专业除了开设通识课与技术基础课(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外,还开设建筑施工设计、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设计等专业课程。这些专业课的学习和进一步研究总是以力学类课程为基础的,主要涉及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等。如常见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脚手架,其强度和刚度问题都与各部件的可靠安全工作紧密相关。结构设计、工程地质等专业课也都涉及构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问题,这些正是工程力学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力学课程在安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分支开设探讨

在考虑安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分支研究方向的力学类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其专业特征,同时要注意处理好安全学科与土建学科的关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思路,切实做好安全工程与土建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交叉糅合工作,该研究者深入企业和相关高校开展了安全工程专业建筑安全方向人才需求和该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调研。

从调研情况来看,随着安全事业的发展,建筑行业急需安全工程的专业人才。但在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上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包括:

(1)由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紧缺,建筑企业中安全员岗位目前往往不是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担任,可能是建筑工程相关专业毕业生在取得安全行业资格证书后担任。这些安全员安全专业技能缺失,对建筑施工等工程的安全评估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2)从事建筑安全工作的安全工程专业学生,虽是安全工程专业毕业,但缺乏土建类相关专业知识。比如施工和结构设计方面知识的缺乏,对工地现场危险源的判断与工程安全评估处理就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就需要该类学生在从事该方面工作时必须补充施工和结构设计专业知识,但由于安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开设无论从学时还是深度上都少于土建类本科专业,导致在进行施工和结构方面知识补充时出现了极大的困难。此外,安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一般不开设结构力学,而结构力学是土建类专业必开课程之一,这也是结构类专业知识在补充学习时出现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理论课程学时压缩的情况,因此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开设力学课程存在一定困难。

综上所述,该研究者认为在安全工程建筑工程分支人才培养方案中,力学课程的开设应注意针对性,可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具体而言,该方向力学可开成建筑力学(包括理论力学模块、材料力学模块和结构力学模块),学时在72~98之间。

3 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安全方向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必将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题,作为培养建筑安全类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任重而道远。安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分支应加强力学课程的开设力度,鉴于地方本科院校目前理论课程严重压缩的情况,可以对力学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传统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传统力学开设成建筑力学,分为理论力学模块、材料力学模块和结构力学模块三个模块,学时在72~98之间,同时优化力学课程知识点,使其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王国安.力学学科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设置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8):40-42.

[2] 杨永东,张斌伟.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及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4,下旬刊:51-52.

建筑工程类相关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管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TU17-4;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352-01

BIM及建筑信息建模,该技术近年来在工程界已经初步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已经成为了建筑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技术之一,受到了建筑领域人士的广泛推崇。BIM依托于数字技术与可视化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对建筑信息的系统整合,对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BIM技术的产生,为建筑工程传统作业模式的变革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也为高校有建筑工程相关专业课程的改革给以了充分的基础保障。

一、BIM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国外BIM技术应用现状

BIM技术在国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建筑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美国来看,其自从在2003年启动了BIM项目之后,该技术在其军事建筑工程及对应的民用建筑中已经得到了推广应用,并且美国很多高校已经将该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的相关课程中,有效实现了各类课程的开展,并举办了相应的BIM大会。而就英国来看,其政府部门已经拟定了与BIM技术相关的战略发展规划,同时高校也开设了对应的BIM专业课程,例如英国的萨尔福大学已经在其硕士课程中纳入了相应的BIM专业知识。而日本学术界及相关单位也积极主动的开始了对BIM技术的系统研究,同时大力推广其研究成果,政府部门也制定了有关推动BIM技术发展的专项战略方案,所研究的BIM推广应用率极高,已经达到了85%。此外,BIM技术在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中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效果显著。发达国家大多已经将BIM技术融入了与建筑工程相关学科的教学之中,以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的方式,提高了受教育者接受专业技能的效率,有效推动了建筑工程相关课程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

(二)国内BIM技术应用现状

在国内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之下,建筑工程的现代化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越,但受发展时间限制,BIM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相较于发达国家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而伴随着BIM技术普及应用给建筑工程发展带来的全新机遇,国内高校对BIM技术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已经开始了与建筑工程相关专业课程的改革工作。例如深圳大学通过与清华斯维尔公司的合作,已经建立了基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BIM应用程序课程教学模式。此外,如广东番禹职业技术学院、中南大学等都已经加强了对BIM技术的应用,有效实现了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现今国内对BIM技术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设计阶段,并没有充分挖掘出其应用价值,这是亟待业界同仁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BIM技术在国内部分高校中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并总结出了相应的成果。而就工程管理专业来看,由于其设计领域较为广泛,是一门涵盖信息量较大系统学科,所以为进一步提高该专业人才对BIM技术的掌握水平及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进行合理改革。

(一)合理设置培养目标

为提高BIM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实际效果,高校必须合理设置培养目标,以此满足于社会对高校BIM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为此,高校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入手,不断提升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BIM技术的应用能力。另外,为实现传统工程软件与BIM技术应用的平稳过渡,高校应该合理把控好BIM技术的培养方向,应该将其与传统工程软件以期纳入培养方案中,促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传统工程软件的基础之上,了解相应的BIM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技能。

(二)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师资力量

受政府支持力度及高校自身发展水平限制,各个高校间师资配置不均衡现象极为明显,对此开始工程管理学科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选择具有较强适宜性的方式将BIM技术合理的应用于课程教学之中。而就优化师资来看,一方面可以采用外聘专业从事BIM技术的专业人士来校授课,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公费培训的方式,派遣校内教师参与相关的培训交流活动,并加强学校优势资源的开发。而就师资力量较为欠缺的高校来看,可基于当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主动寻求BIM软件单位进行合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在优化校内师资力量的同时,利用校内生源资源,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实习生产力,另一方面以顶岗实习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BIM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完善既有课程体系

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中的融入主要可分为开设单独课程或融入其他课程两种方式。其中前者能够从基础入手,夯实学生BIM技术的理论基础,但是会让学生过分关注于相关软件本身的操作,容易导致学生忽略BIM技术对管理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的作用。而后者虽然能够让学生形成系统的BIM建筑信息模式思维,促进其对BIM相关软件进行自行学习,但其基础难免不牢固。故,高校可以在大一阶段将其设置为必须课程,主要讲解BIM的基本理论及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其次,再在之后的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钢结构等课程之中,融入BIM技术,以具象化的方式辅助学生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形成以系统眼光看待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思维模式。

(四)构建BIM实验室

为提高学生BIM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可以利用校内计算机实验室,下载相应的BIM软件,同时建立以建成工程项目的信息资源库,以案例导入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验室中以仿真的对相应的专业知识有一个更为系统的认知。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广联达、鲁班等所开发的工程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另外,还可以借助于桌面虚拟化技术,依托于校园内网,为学生创建可于寝室连入虚拟系统的网络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寝室中选择相应的BIM软件进行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已成为了政府重点支持的项目,有助于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此,高校应该将BIM技术合理的应用于工程管理及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以此全面提高课程教学的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建超,张丁元,周静海.BIM技术在建筑类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7,(01):161-164.

[2] 李明,赖小东.BIM技术融入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障碍与解决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6,(29):225-227.

[3] 孟红,喻敬琴,马海兴.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5):167-168.

[4] 周明桂.BIM课程在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的思考[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13-16.

[5] 张雪,陈三波.将BIM技术融入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3,(17):269+280.

建筑工程类相关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建类专业;实训室;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院土木建筑工程系是2009年底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按照“紧跟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实施差异化专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和反复的专家论证,于2010年9月在成功申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大专层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系自成立以来,始终按照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的“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高介入”的要求进行建设和发展。目前已设置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室内设计技术三个专业,涵盖土建施工、管理、设计三个大类。

为了按照基于工作过程 “理实一体”教学环境的理念,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学做合一”的教学要求。2012年5月,我们以建系之初制定的《土建系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为基础,紧密结合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发展理念,按照“系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目标,重新制定了《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实训中心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我系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原则、内容、思路及步骤。为已有实验实训室设备的重组及后续相关实训室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实训中心建设基本原则

1.1 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实训中心的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紧密相关,是实现理实一体教学环境的关键环节。其最主要目标就是满足各专业实验实训、技能培养的需要。实训中心的建设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为基础和依据,在满足正常教学、实验、科研要求的同时达到实训锻炼的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1.2 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

实训中心建设首先要确保实用,满足当前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建筑行业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必然会反映到高校实验实训条件上。如果我土建系相关专业实验实训室所添置的设施设备,只能使用几年就要淘汰的话,那就会造成极大地浪费,所以,此次实训中心的建设应以既能反映当前行业的成熟技术,适当反映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又能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为原则规划实施。

1.3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规划建设的实训中心,在满足当前专业教学和实训需求以及未来其他专业发展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建设用房和财力状况。在实验仪器和实验室建设选择上,在考虑到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同时,还满足高起点、高定位的要求,合理规划,注重内涵,精打细算,避免造成无谓的浪费。

1.4 资源共享、高效利用

实训中心建设必须本着“资源共享、利用高效”的原则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实验实训室的利用率,提高投资效益。我校工科及工程类专业目前正处在萌芽和起步阶段,与已有的老专业关联度不高。因此,建设的实验平台不但要满足本专业的需求,还要根据学院及土木建筑工程系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在满足我系土建类专业后续建设的基础和研究平台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为学院将来开办的其它工程类专业服务。

1.5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土建系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实训中心的建设必须遵循和依据专业建设和与之相结合的课程现状、发展方向,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建设。因此,土建系实训中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阶段实施。但是先期一定要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总体规划,根据学校财力物力,分步组织实施;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又要做到以客观实际情况为依据对规划进行适时调整。

2.拟建实训中心内容

土建系实训中心计划建成建筑工程基础实验实训室、软件应用实训室、室内设计与工程实训室、以及分部分项工程实训楼(半截楼)。

2.1 建筑工程基础实验实训室

该实验实训室下设水泥实训室、混凝土实训室、材料检测实训室、理实一体土力学教室、理实一体测量教室、工程制图室六个分室。主要承担土建类高职学生手工制图、建筑材料、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教学与科研实验及对外材料、土工检测试验。

2.2 软件应用实训室

通过购置电脑,图形设计、造价以及相关管理软件、将其建设为一个“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主要承担土建类高职学生建筑工程制图、建筑结构、建筑构造等相关课程的上机绘图练习;以及工程造价、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建筑资料管理、工程招投标、室内装饰设计等实验实训任务。该实训室还可用于对外培训与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2.3 室内设计与工程实训室

该实训室主要用于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设室内设计与室内工程两个分室。通过购置图形设计工作站、有害气体检测装置、修边雕刻机、曲线锯等仪器,努力将其建设为一个“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用以承担室内装饰装修效果图设计、室内装饰装修施工、装饰装修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等实验实训任务。该实训室亦可用于对外服务以发挥其社会效益。

2.4 分部分项工程实训楼(半截楼)

该实训楼主要用于土建类专业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要求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实训的主要场所。在承担地基与基础工程实训、主体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实训、砌体工程实训、屋面及楼面工程实训、防水工程实训、装饰装修工程实训的同时,还可进行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相关课程的校内认识实习。

3.建设思路及步骤

我院土建系的建设和发展无疑要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实现。因此,首先从无到有、建设满足该专业开设课程相关实验实训设备和设施是当务之急。土建系实训中心下设各实验实训室必须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设计建设。其建设过程可以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主要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开设主干课程和相关实训教学为基础和依据,建设完成建筑工程基础实验实训室。将其打造成土建类相关专业实践教学的母平台,为后续专业的开设建立一个良好的硬件基础。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通过1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软件应用实训室、室内设计与工程实训室以满足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与实训需求。

第三阶段:深化阶段,用1-2年左右时间,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实训楼(半截楼)建设,进一步深化我院实验实训的层次,进一步提高我系专业实训整体水平以及学生施工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通过3~5年时间的发展,土建系实训中心相关实验实训设备和设施建设将基本达到完善,将充分满足我系目前及未来计划所开设专业的实验实训要求。

4. 师资队伍建设

以上关于实训中心建设和发展的规划能否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与能否建立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实践教师队伍密不可分。因此,在按照实训中心建设方案加快建设各实训室的同时,我们也制定了相关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推动我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步伐。

4.1 鼓励专职教师考取各类行业资格证,直接为本行业服务,以直接实践的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达到到互利双赢的目的。

4.2 积极派遣我系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国家级企业顶岗培训。

4.3 严格要求本系教师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自修和内部培训。

4.4 招聘和引进本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技术水平的行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

5. 结束语

实训室建设是高职院校能否成功培养企业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紧扣土建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所需建设的专业实训室进行准确定位、周密的部署、积极有效地落实才能不断地推进土建类专业以“工学结合”为思想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最终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这一目标与任务。

参考文献

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周晖,程忠国,鄢维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广州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17-19

姜大源,熊熙,尹洪等.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建筑工程类相关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防雷装置;建筑工程;配合

0.引言

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电涌保护器等部分组成,由外部装置和内部装置组成。防雷装置的安装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强电、弱电的分项工程。利用构造柱、框架柱、剪力墙等部位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以及部分电气管线的预埋和穿管设置,与土建项目的施工紧密相关,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施工同其他专业作业存在着交叉流水施工的地方。如果交叉流水施工处理不好或者处理不当,会发生剔凿、甚至拆除返工,对整个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影响工期和施工质量,增加了建设成本。本文就对在实际建筑工程中施工防雷装置安装如何与建筑工程施工相互协调配合进行了研讨。

1.建筑工程前期的配合

防雷装置与建筑工程前期的配合,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招投标阶段;图纸会审阶段;开工前准备阶段。

1.1招投标阶段

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明确防雷装置的各项技术参数,如防雷引下线所利用的柱筋位置及直径、避雷带(杆)的直径、电涌保护器(SPD)的技术参数等,以及安装此SPD所需的配电箱(柜)截面尺寸等。

1.2图纸会审阶段

建设项目正式施工前,防雷装置设计人员要会同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对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电气施工图进行图纸会审,找出设计图纸的错误和漏洞,并以设计变更图纸或设计变更单等设计文件进行记录,以此作为设计施工图纸的补充资料。

1.3开工前准备阶段

防雷装置设计人员应与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等相关专业设计人员做好沟通,提出防雷装置安装的要求。如安装SPD的配电箱(柜)的安装位置及预埋,SPD相线、PE线的连接导线长度,电源线路(含PE线)预埋PVC或钢管以及各类电气布线槽构架的预埋等。建筑施工平、立面图,电气设计平、立面图,电气系统图应如实具体的反映出防雷装置设计的要求。防雷装置安装的技术人员应读懂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设计图,掌握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要点。

技术人员应做好包括防雷装置等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确定建筑工程和防雷装置安装工程施工中的交叉点并记录,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期的安排,确定合理的施工交叉时间。防雷工程技术人员及时校正防雷装置施工方法,避免因防雷装置施工方法或尺寸不当,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出现问题。防雷装置施工人员应充分了解相关专业施工工艺,了解建设项目的楼板、屋面、墙体所采用的材料以及梁、柱、基础等结构形式和做法。

开工前,防雷装置施工人员应做好防雷装置材料准备工作,进入交叉作业时段后,迅速进行安装,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减少与其他工种施工的相互影响。

2.各施工阶段的配合

土建工程施工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基础部分;主体结构部分;装饰装修部分。

2.1基础部分的配合

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包括土石方工程、地基工程、基础工程、以及用作人防工程或地下储藏使用的地下室等几部分的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具有工期周期长、占用资金多、施工复杂(一个工程一种情况)、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基础结构部分属隐蔽工程,对于桩基础如出现检测不合格,无法拆除返工,只能采取其他补救的办法,比如采用补桩的补救措施,对于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工程一旦出现返工或返修,需要重新做防水处理,但延误工期,增加工程成本。在基础施工阶段,防雷装置安装人员应该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做好以下协作:一是做好桩基础、阀板、基础圈梁钢筋之间的连接,更好的利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极使用,形成电气通路,利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极的金属导体应符合现行结构规范和防雷规范的要求。二是电气线路的预埋工作,如辅助接地极以及电话、照明等线路PVC或金属管的预埋。三是对于接地要求较高的、有特殊要求需做专用接地极的电气设备,接地极位置以及所预留的空洞以及预埋钢管的各项指标都符合设计图的要求。

2.2主体结构阶段的配合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作为防雷引下线、起到防侧击雷作用的框架梁主筋施工以及PVC管或金属管的暗敷是此阶段的关键和重点。它们的施工需要同土建部分施工紧密结合,随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而进行。在这个阶段,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防雷引下线、起到防侧击雷作用框架梁钢筋的施工协作。防雷装置设计一般是利用框架柱、剪力墙的非角部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引下线所利用的钢筋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并做好电气通路。起到防侧击雷作用的框架梁钢筋一般采用框架梁的腹筋或者剪力墙水平钢筋作为防侧击雷用筋。此处所采用钢筋应自基础开始一直到屋顶做好标记,自下而上采用同一钢筋,使电气通路更加畅通。此处应注意利用的钢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做好防雷装置安装与建筑工程施工在楼地面施工协作。在混凝土地面或楼面板结构钢筋绑扎完毕、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在地面中敷设好所有PVC管或金属管管道及各种线盒的预埋工作,例如各种接地所采用的PE线穿管、安装电涌保护器的配电柜(箱)、地脚螺栓等。

(3)做好防雷装置安装与建筑工程施工在梁、柱结构施工中的协作。在施工现场进行梁、柱的浇筑作业时,其内部所需进行的电气工程通过预埋PVC管或金属管的方式实现,此处施工应和楼地面同时考虑。在混凝土梁、柱结构钢筋绑扎完毕、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在梁、柱结构中敷设好所有PVC管或金属管管道及各种线盒的预埋工作,安装好所需开关暗盒以及配电箱等。

(4)对于砌体结构或者其他结构的填充墙,应做好防雷装置安装与墙体砌筑中的协作。在进行配管的时候,电气管线可以进行垂直布置,但承重墙开水平槽一般不允许超过0.5m,按照柱体上标高线确定电器设备的具体安装位置,应做到科学合理。

2.3装饰装修阶段的配合

装饰装修是建筑工程精神面貌的完美体现,包括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室外装饰主要是外挂石材、玻璃幕墙的施工,外墙以金属龙骨构造为基准装饰工程的防雷,应配合装修工作进行。室外装修首先应固定金属龙骨,金属龙骨应与防雷接地引下线做好每层等电位连接;其次,对于有外墙装饰照明的灯光工程,应在离主龙骨最近的直线距离敷设钢管,钢管应做好等电位连接;第三,次金属龙骨以及墙面装饰材料的安装,次主金属龙骨应做好跨接。整个室外装饰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有的纵、横金属主骨架应利用金属导线与每层防雷装置引下线做好连接,形成良好的电气通路。对于室内装饰工程装修时,室内防雷装置应在室内装饰竣工之后进行,如安装过程工作中存在有可能损害墙面装饰面层的工序,则应该在墙面施工完成前进行。在墙面装饰装修工作开始时,应核实有安装防雷装置的电气设计图纸和建筑工程施工图纸。

3.弱电工程阶段的配合

弱电工程一般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消防系统、智能对讲系统、整体机房系统、门禁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与对于普通的防雷装置安装相比,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交叉协作要求很高。弱电工程一般在建筑工程、装修工程施工完毕后才进行安装,且弱电工程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相当长的调试工作,方可投入使用,防雷装置的参数也是属于弱电工程调试范围之内。建筑工程施工时技术人员应预先考虑到这类智能电气设备安装的需要,做好预留,同时电气设备供应商应在相应位置考虑防雷装置安装的预留位置。电梯是高层建筑物中一项重要的电气设备,电梯配电间一般位于建筑物的最高端,属易遭受雷击的区域。建筑工程设计时应尽量把建筑物顶部的电气配电箱(柜)的位置设计在LPZ1区中央,施工时,应该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并做好电梯电气配电箱(柜)等设备位置的预留,预留尺寸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电梯电气配电箱(柜)等设备供应商在制作相关设备时在保证电梯符合设计安装标准的同时,要考虑SPD的预留位置或将SPD安装在准确位置,选用的电涌保护器技术参数以及连接导线的线径和连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