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进行幼儿启蒙教育

如何进行幼儿启蒙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进行幼儿启蒙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进行幼儿启蒙教育

如何进行幼儿启蒙教育范文第1篇

1 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操作、探索科学知识

探索是人们获得知识必不可少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探索过程本身要比通过探索而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即学习怎样去获得答案比答案本身更为重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能够学会如何运用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来认识物质的特性,能够学会将探索和发现的知识、概念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加以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进而学会推理和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小毛驴过河》活动中,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毛驴驮了盐袋淌水过河,背上感到变轻了,可是,驮了棉花淌水过河就觉得变重了?带着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用一小袋盐和一小袋棉花浸入水中的实验。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去操作体验,发现了盐溶化于水和棉花吸水的现象,懂得了小毛驴驮不同的东西过河,为什么一次变重,一次变轻的道理。同时启发幼儿联想哪些东西溶解于水,哪些东西吸水,进而达到幼儿思想活跃,联想丰富的效果。更好地发展了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求知欲,幼儿更乐于探索,乐于实验,乐于思考的习惯。

2 注重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学习、探索的条件和机会

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有通过创设环境和正确的引导,使幼儿的好奇心转化为对科学持久的兴趣。

在幼儿园里,可以看到小朋友们在从事各种科学活动。有的在精心照顾着自己种植的大蒜、萝卜;有的在自然角饲养蝌蚪鱼,有的聚精会神地在用三棱镜观看阳光中的七色光;有的用绘画方式记下天气日记或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当你询问他们时,还会煞有介事地向你介绍为什么要植树等科学道理,这些事实说明,环境创设尤为重要,是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始。

2.1 制订合理计划。幼儿园可以将自然角的建设纳入计划并结合当地条件,利用各种途径和机会,收集材料。如利用带幼儿到野外去活动机会共同采集,对收集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归类。自然角内容要按计划更换,以克服单调和长期不变的弊病。

2.2 建设有年龄特点的自然角。每班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应按幼儿的认识水平采用合适的材料。小班年龄小可以安排一些形态大一点的、易认识的事物,大班则可以多安排些养殖和能反映大自然的科学常识的东西,可互换材料,根据条件交换内容。

2.3 加强指导和管理给幼儿更多参与机会。如在幼儿面前,对刚长出的嫩芽、蝌蚪有了后腿等表现惊喜以吸引观察促进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事物。春天到了,蚕豆、花生、土豆等种子都可以放手让幼儿试种,让他们动手操作和实践中获得体验,了解各种种子在什么季节,什么条件下生长,为什么会烂掉等。应让幼儿参与管理,设立兴趣小组、值日生等。在清扫、喂食浇水中加强幼儿的责任心的培养、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品德,使幼儿在参与中,加强对科学的认识。

3 利用简单的科学小制作诱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如何进行幼儿启蒙教育范文第2篇

【摘 要】幼儿作为社会个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的重要构成元素,同时承载着社会与家庭共同的希望。所以幼儿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对幼儿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在提高幼儿教育水平,加大教育投入以及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强化幼儿家园合作教育发展,奠定幼儿更好的教育环境基础,以此引导幼儿教育更上一层楼,最大化的激发幼儿的潜力,发挥幼儿的潜质,满足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因此,发展家园合作的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教育;重要性

家庭和幼儿园及教育对幼儿的整个身心健康发育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并且在家园合作的概念上讲述家园教育对幼儿启蒙的相关建议。而且幼儿处于探索社会的特殊阶段,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是幼儿园,同样也是家庭应该给予共同重视的关键阶段。良好正确的家园协作教育方法,是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

一、幼儿家园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幼儿作为家庭的成员,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很少与陌生人接触。绝大多数的幼儿呈现在家庭的中心位置,围绕着幼儿的成长成为被呵护关注的对象,但是在幼儿园这一社会角色中,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往往较少,就会出现幼儿自身心理的落差,而且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前提下,幼儿容易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当前幼儿教育的过程当中家庭的参与过少,使得幼儿园的教育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家长对于幼儿的启蒙阶段的引导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教育的积极参与度较低,而且配合幼儿开展的活动较少,不能对于幼儿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如幼儿在日常礼仪以及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家庭的正确引导以及参与过少,必然造成幼儿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继而影响幼儿的成长。

二、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教师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

幼儿在接受家庭影响的基础上,以及家长足够重视幼儿启蒙教育等多种模式,家长在收集足够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应用到实际教育中,从文化以及知识的角度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和熏陶,从而提高幼儿的价值观,了解更多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等,让教师能够更好的针对幼儿因材施教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增加幼儿教师的教育经验等。教师通过家园合作教学,向家长及时的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具体表现,掌握幼儿形成陋习的原因所在,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及时的纠正,帮助幼儿构建优良的品质。如教师了解幼儿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时,与幼儿的父母、祖父母等进行全面的沟通,并给予其一定的指导,在家长掌握一定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培养注意力,提高专注力,为幼儿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2.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通过家园合作协作教育的模式,可以使得幼儿在学校学习更多的基础文化,并且与家庭的成员进行交流,巩固文化知识,在学校以及家庭得到鼓励和支持,并且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使得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社会的认可,助力幼儿的成长以及培养良好的性格,从而帮助幼儿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幼儿在家园合作教育模式中,可以为幼儿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身心、智力的全面发展。如家园合作教育模式中,家长可以与教师沟通,共同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教育,包括礼貌待人等。因此,家园合作教育模式发展,引导幼儿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尽快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幼儿的沟通交流以及学习的积极性等,从而帮助幼儿加快实现社会化的进程,形成以幼儿健康发展为核心的家园写作教育机制。

3.家长全面的了解幼儿发展

通过家园合作教学,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的成长环境,并及时纠正其在家庭教育中的错误观念和方法等,伴随幼儿的健康成长。如帮助家长正确的引导幼儿的成长教育。如幼儿园定期为家长提供培训,反馈幼儿在幼儿园的诸多表现的来源,以及不良行为习惯如何纠正等,针对家长教育幼儿过程中存在的盲目、缺乏方法的情形给予指导,继而使得家长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幼儿的发展,使得幼儿成为家庭核心的同时,发展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认知观等。

三、结论

家园合作教育幼儿的模式具有时展的趋势,且说明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不断的发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法的转变,针对幼儿教育的家园合作教学越来越密切,相应的呈现的教育效果更好。因此,针对家园合作的幼儿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认可的教育模式,不仅需要家庭成员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同时幼儿教师需要不断的强化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共同完善幼儿教育方法,提高幼儿教学的效果,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⒖嘉南祝

[1]乔莹莹.服务和利用意识指导下家园互动的有效途径研究[J].神州,2013年06期.

如何进行幼儿启蒙教育范文第3篇

1.有缺陷的美术观

在家长的潜意识中,美术就等同于绘画,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只要教会幼儿如何进行绘画就可以。其实,这是一种有缺陷的美术观,是片面的、不完全的。事实上,进行美术教育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责任,美术教育包括许多方面,绘画只是其中之一。同时,一些教师和家长存在一些功利化的想法,认为孩子学习美术就是为了得到各类奖项,并将这种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这种观点的存在更加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师资力量欠缺

现今的幼儿美术教师大多不是毕业于专业的美术院校,对于幼儿美术教育缺乏一定的研究,因此他们只能以大众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美术作品,无法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从根本上无法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美术教育,更加无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二、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面对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我们务必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来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1.理念的更新改变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美术教育都有一定的不了解,认识不够完全。所以对待美术教育没有正确的态度,因此,家长和教师在现今的幼儿美术教育中应该将原有的较为功利化的思想转变为更加成熟的一种思想。美术教育是一种针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幼儿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如何绘画,更多的是为了激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培养,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2.教学方法的更新

现今的幼儿美术教学应该摆脱固有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多角度地看待幼儿的美术作品。因为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幼儿美术教育应该以幼儿为中心,以孩子的特性为切入点,多方面地加强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将孩子能接受的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同时,我们还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多对幼儿进行肯定和激励,使幼儿对自身充满信心,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3.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教师是进行幼儿美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教育主体,如果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不够,则无法满足幼儿美术教育中对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无法真正传授给幼儿正确的知识。这样便会直接影响到对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而培养良好的教师,对社会、对学校、对孩子都是一种财富。因此,我们务必要加强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素质和专业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进一步提升幼儿美术教育的质量。

4.适当调整课堂内容

从美术的意义上来看,美术并不仅仅是绘画而已,其包括各种动手操作的内容,例如,剪纸、沙画、写真等。在幼儿美术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更加有趣的教学方法,例如废物改造、或者是用毛线做花之类的美术创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认识到美术不仅仅是绘画这一现实,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对美术的兴趣。

5.改善评价体系

如何进行幼儿启蒙教育范文第4篇

----- 西南大学理论研修篇

随着时间飞逝,为期四十五天的西南大学理论研修阶段的培训已经结束。能参加这样高规格培训,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从心里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因此,在培训期间我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回眸四十几天的培训学习,既是观念上的洗礼,也是理论上的充电,既是知识上的积淀,也是教学技能的提高。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找准定位、做好规划。

在培训期间,多位专家教授先后提到,处在一线的教师太多时候埋头苦干,缺乏独立思考,只会“熟练地搬运”,教育效果难以体现。只有反思型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结果,不断改进才能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本次培训中杨晓萍教授从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内涵出发,围绕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着重介绍了美国HIGH/SCOPE学前课程模式和意大利瑞吉欧;艾米里亚学前课程模式。通过对比西方和中国的学前教育模式,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用翔实的案例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学前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自己多年研究的解决策略。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让我能站上一个新高度去看世界看教育看自己,使我努力的目标更清晰,动力更强大,但同时也感到了学习压力更大了。

牟映雪教授的“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动向”的讲座,使我明白,在实践中,从单一到多样化转变,以异学互动为主要特征,从单纯职业化向专业化发展,把从简单外在塑造提升到内在高层次,才是真正专业成长的境界。兰英教师的“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主讲了关于如何进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专题课,课后我运用其所教的SWOT分析法、对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找出自身与名师的差距,找准自身定位。并且明确了自身努力方向,制定了三年的个人发展规划,对教育教学常态工作、专题研究、经典阅读、学习、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目标设计、措施安排。

二、储备知识,锤炼技能,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有对新时代教师角色改变与专业素质结构的探讨,有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解读,还有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等内容,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给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李静教授的《幼儿生理发展特点与教育》,首先结合图片为学员们分析了儿童的手掌、大腿及脊椎等部位的骨骼发展过程及特点,让我们从专业角度进一步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并由此提出要分外关注幼儿园桌椅设施的规范性问题,以确保孩子拥有健康的成长环境。随后,李静教授分析了幼儿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发展的特点和幼儿生理发展特有的规律,最后,李静教授深刻指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不是父母炫耀的工具”、“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不在于内容的深浅,而在于方法的不同。学前教育应侧重于儿童的感知与体验,让儿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这些旨在告诫我们,要根据儿童的生理发展与变化,选择和制定合适的教学课程,并依据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重庆市教科院徐宇老师的“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讲座,让我真正体会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明确了当前幼儿教育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以幼儿为本、终身学习、建构性的教学观。不断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胥兴春副教授通过具体生动的案列阐述了学习观的演变,学习的相关概念,学习、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幼儿学习”,他们主要的学习与活动方式是游戏,主要任务不是知识技能的获得,而是生活习惯及人格的养成。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教育的目标是保护而不是扼杀”,时时警醒和考评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不能把学前教育作为培养“器”的手段,而是要把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

三、厚实自我、提升素养,和乐和美、绽放精彩。

如何进行幼儿启蒙教育范文第5篇

一、对幼儿进行听觉和乐感训练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在人的一生中,听觉能力很早就发展了。幼儿时期正是发展这种能力的关键时期。成年人与幼儿一同学习与音乐有关的内容,如固定音高感,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学习效果远高于成人。因此,在幼儿园,我们应当非常重视幼儿的听觉能力的培养,因为3到7岁正是幼儿可以通过训练学习就能形成固定听觉能力的关键时期,而此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这种能力将不断退化。良好的教育将为幼儿的音乐能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如对声音的辨别力,对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等的感觉,这些是进一步学习和欣赏音乐所需的基本功。那么,如何进行这种训练呢?

首先,要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幼儿偏爱自己动手而不是看着别人做或仅听从别人的要求,因此,笔者将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小鼓等乐器带进了课堂,让孩子们可以在获得打鼓的乐趣的同时训练听觉和乐感。第一次将小鼓拿进课堂时,我只带了一个小鼓,发现孩子们都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趁热打铁,对孩子们说如果这节课他们学会了如何用鼓棒在桌子上敲出对的节奏,下一节课就让他们用真正的小鼓练习,孩子们为了能打上真正的小鼓都鼓足了干劲,效果特别好。

其次,要有效掌握课堂,不能让孩子仅仅是玩闹,而忽略了最初的教学目的。例如小鼓,如果最后仅仅是教会幼儿打出几首歌曲的节拍,那么教学目的就没有达到。我们应该将主要注意力放在教会幼儿如何去辨别音乐中的节奏。也许有人觉得这个要求难度太高,实际上,一些简单的乐曲如《两只老虎》孩子们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样可以使得孩子们在听音乐时不仅仅是收获一种愉悦,而学会注意到一些音乐本身的内容。在这个注意的过程中,孩子们无形之中就获得了听力的训练。

二、提高艺术认知和修养

在关于幼儿的音乐教育功能的讨论上,一直有两派分歧:一派认为应注重音乐本身的能力培养,如相关知识和技能;而另一派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而与智力发展和技能提高关系不大。笔者却认为二者兼而有之且相辅相成。

音乐是一种特有的艺术,其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还有培养高尚的情操的作用自然是不容忽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只能具备提高审美能力的作用,音乐对审美能力和音乐能力的提高并不矛盾。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我有一只小毛驴》、《丁丁说他是小画家》等音乐,这些音乐节奏欢快,与幼儿的生活连接紧密,不少幼儿在学会之后会自己跟随节奏跳舞,还有家长反映,有一次给孩子买了新的画笔时,孩子一边抱着画笔一边唱《丁丁说他是小画家》走着回家。这些都是幼儿在聆听和感受音乐时对音乐产生的表演欲以及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一种表现。

音乐欣赏是一个抽象的活动,除了这些有具体歌词的音乐,我们还要引导幼儿体会单纯的音乐。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先让幼儿感受具体的事物,随之播放相应的音乐,让幼儿将抽象事物与具象事物联系起来。不少著名动画片中的配乐就是很好的教材,如《狮子王》,在播放到辽阔的草原上各种动物的活动时,我们可以随之听到相应的音乐,还有在俯瞰辽阔的草原时的雄壮的音乐,以及在观察身边细小事物时的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幼儿们在看动画片的同时注意感受配乐的不同。在幼儿能将一些常见的事物与音乐联系起来之后,试着让幼儿直接聆听一段音乐,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一段鸟叫声构成的音乐,孩子们不仅要听出是鸟儿的叫声,还要体会鸟的心情,想象鸟在做什么。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用心来体会音乐,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对艺术的认知和修养。

三、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学期教育中的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于无形之中。举一个最简答的例子,就是合唱。几乎每节音乐课上孩子们都会学习一首新歌,最后都要在老师的伴奏下一齐唱出来。这时候,任何一个与团队不和谐的声音就能马上突显出来,那个发出“不和谐之音”的孩子不用任何人提点,就会自己改正,这就是最初步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形成。

但是这种协作精神是比较粗糙的,更具体更高级的团队精神通常需要良好的沟通,而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如在教到《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女孩扮洋娃娃,男孩扮小熊,“小熊”要邀请“洋娃娃”跳舞,要礼貌而真诚,“洋娃娃”才会愿意和“小熊”跳舞;而要想跳出和谐优美的舞姿,就要两个人的配合,一起蹲下,一起起立,一起前进和一起后退。当我发现有学生舞姿不协调时,就会提示“洋娃娃”和“小熊”要商量一下,怎么样配合才能跳得好,不少孩子能互相迁就,还有的孩子会教会对方一些诀窍,当然也有因此而吵闹的孩子,这时我会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而不是过多的由老师来调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