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哲学的基本观点

工程哲学的基本观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哲学的基本观点

工程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提出技术哲学研究要融入哲学主流和切近社会现实,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在这样的定位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又成为了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内容。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定位:建立一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

中外技术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虽然成果颇丰,但作为一门学科仍未进入“常规科学”阶段,仍处于哲学研究的边缘,仍未产生明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针对这种困境,为了适应当今技术时展的要求,为了促进技术哲学研究的繁荣,中外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哲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譬如:SPT前主席皮特主张加强技术认识论研究,通过科学哲学之门融人哲学主流;拉普建议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伦克和罗波尔主张建立一门“跨学科的实用主义的技术哲学”;费雷建议,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技术文化环境,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米切姆指出,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呼吁技术哲学家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列中来;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

这些建议凸显了两个“问题意识”。其一,技术哲学研究如何融人哲学主流;其二,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切近社会现实。这两个“问题意识”的确应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技术哲学研究的“定向仪”,应是我们思考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定位的根本指针。

技术哲学研究要融人哲学主流,要切近社会现实,主要取决于它选择什么样的学科主题。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是什么,在中外技术哲学界有很大的争论。笔者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技术哲学是“哲学中的自然改造论”。从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观视角看,技术解释有两个基本观点,即“技术是目的的手段”,“技术是人的行动”。这两个基本观点实质上是“一体的”。它们贯穿在雅斯贝尔斯关于技术的界定中,它们也正是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本质时首先“穿过的正确的东西”。技术是人的行动,具体地说,国内学者称:“技术就是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人工过程或活动本身”。国外学者称:技术是“人们借助工具,为人类目的,给自然赋予形式的活动”;技术是“设计一实施”。说到底,“技术是做”,技术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技术的问题是实践的问题。所以,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本应该定位为“自然改造论”,即是研究“关于改造自然这个领域的一般规律”。

更重要的是,这样学科主题的定位,不仅使技术哲学研究在整个现代哲学体系中有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价值,而且也使它真正切近社会现实。一方面,马克思在现代哲学的起始处要求“哲学家不仅要研究如何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改造世界”。_18_马克思提出的这项现代哲学研究任务至今远未完成。可以说,要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大力发展如此定位的技术哲学研究。而且由于在中外哲学史上,“自然改造”或“造物”的主题始终是缺失的,所以技术哲学研究如此定位就更有价值。另一方面,如马克思所说,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所以,以这种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哲学必然能真正切近社会现实。

笔者不赞同,技术哲学研究应“以技术认识论为中心”的主张。这种观点的理论预设是,把技术化约为一种“知识体系”,把技术问题归之于认识问题,把技术哲学归结为“技术认识论”。这种观点,究其实质是那种“重视超然的理论思考,轻视实践活动”的哲学传统在今日技术哲学中的继续。如上所论,现在真正需要的是“自然改造论”。“自然改造论”,首要的是指向“自然改造”活动本身,研究其本质、要素、结构和形态,但并不排斥“技术认识论”。技术实践活动中需要知识,有独特的认识现象,技术认识论问题当然有必要研究,但它不足以构成技术哲学研究的中心。

研究“自然改造论”,应该从更好的哲学开始。在这里,“更好的哲学”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人们通常把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称作“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聚焦于“人的”“实践的”“感性的”“现实世界”,以实践活动作为其世界观的支撑点,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寻求人类解放道路。比较不同的生活世界观,马克思实践哲学突出强调物质生活、实在的对象化活动之于生活世界的基础性,而其他现代哲学则都不同程度地把人的生活归结为日常生活或日常语言交往,都将物质生活、人的对象化活动排除于生活世界之外。所以,只有马克思实践哲学才有一个科学的实践观,才能为“自然改造论”研究提供全面的科学的理论框架。其实,由于其突出的“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内在地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改造论”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自然改造论”研究,不仅能使技术哲学作为一个哲学学科得以成长,而且也会推进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展。如陈昌曙先生所言,“离开自然改造论,实践唯物主义就会被架空。”

综上所述,技术哲学要融入现代哲学的主流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事实上,当前欧美技术哲学的发展已经有走向这一定位的端倪。与经典技术哲学家相比,美国当代技术哲学家伯格曼、伊德和费恩伯格都更加走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伯格曼发现当代生活中存在着“装置范式”(deviceparadigm),伊德揭示了技术制品与人的中介联系(relationsofmediation)、他性联系(alterityrelations)和背景联系(backgroundrelations)。两人都专注于日常生活,但都没有关注产生技术装置或技术制品的技术实践活动。比较而言,费恩伯格更关注技术实践领域,他的“工具化理论”(instrumentalizationtheory)就是描述技术制品成为社会的适用工具的实践过程。当前,这种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在欧美技术哲学界已发展成为一场“经验转向”运动。它主张,技术哲学研究必须立足于对技术“内部”的认识,“必须基于对技术实践本身的理解,即技术制品是如何被设计、开发和生产的。”目前,“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还是初步的,可以预见,其进一步的发展必将指向技术实践论本身,必将使技术实践论研究凸显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技术哲学才能从“关注技术制品使用者阶段(theuserphase)转移到关注其设计、开发和生产阶段”,[]才能真正打开“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也意味着,这场在欧美兴起的“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只有彻底地走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之途,方能实现其目标。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创新哲学研究

一旦把技术哲学研究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那么在技术哲学研究的众多主题中,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就显得特别关键和紧迫。它不再仅仅是属于“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或“技术方法论研究”领域,而是属于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深入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技术哲学就难以真正确立。从建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实践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实践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揭示技术的内在本质。历史上通常认为,技术是发明家的创造,而创造本身是一种无结构、无过程的心理顿悟,似乎是“来无踪迹”、“带有魔幻色彩”。这种技术创造的“恩赐说”L29J已先行地限制了人们对“技术内部的认识。现在人们则认为,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与技术相适应的社会。这个技术产生的实践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实践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可见,“技术创新”概念本身就意含着使技术创造过程“祛魅”,使其“物质化”而纳入实践范畴的意思,已经内在地向“技术内部”的认识敞开。所以。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切实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实质上,德韶尔早就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技术哲学惟有研究技术创造活动,才能发现“技术是如何可能的”。他正确地指出:“为了遇见技术的本质,我们必须到新形式首次被创造的地方去寻找。大规模工业生产只是类似于诗和音乐作品的复制和再生产,而只有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那里我们才更接近于诗和音乐的本质。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只可惜,他把技术创造活动主要归之于发明家的“内在的作出”(innerworkingout),而未能正确地把它视为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德韶尔这种原本正确的技术哲学研究思想,在后来的技术哲学研究中没有被实行。从整体上看,实际的技术哲学研究“最惊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技术的外部化方法”。目前,在那些打算“认真对待技术”的哲学家那里,德韶尔的这个思想才逐渐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其二,从历史实践来看,技术创新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轴心,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社会发展轴心,才能向现实社会“敞开”,指导和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在古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隐含着的,可以从史前各种先王从事创造的传说中窥其踪迹,如《易·系辞》讲中国先王伏羲作八卦、网罟,神农作耜耒,黄帝尧舜作舟楫、杵臼、弧矢等;在现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显在的,种种事实显示,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的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技术创新正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第一战斗力,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头等关切的主题。从历史深处看,从宏观上说,技术创新的体制化始于19世纪末,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技术创新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创造性本体,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和标志。从微观上说,技术创新恰恰就是一个新的“制作社会”的形成过程。所以,研究技术创新,必将密切技术哲学研究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促进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发展。如果不“下沉”到“技术创新”层面,则技术哲学研究就不可能实现其重在“改造世界”哲学旨趣。譬如,芒福德、马尔库塞、弗洛姆提出的技术人性化的思想,若要真正作用于现实社会的生活,则必须发展出相应的较为具体的人性化技术创新理论。

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以技术发明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忽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由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贯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基础。譬如,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技术创新实践活动至少要包括“实践结构论”和“实践形态论”,而要研究这两方面的内容就必须把“工程的”和“人文的”研究视角结合起来,工程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结构论”必须有人文的透视,而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形态论”必须有工程的基础。

另外,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于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积极面向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我国企业搞活、民族复兴最终要落实到技术创新上来。面对全球化、生态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如何依靠技术创新求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个关键性难题。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供哲学智慧是当代中国技术哲学家的责无旁贷的任务。另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创特色的可能之所在。我国的技术哲学研究不能再走一味的引进一述评的学科跟随战略。鉴于国际上技术哲学研究尚处于前范式时期,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只要立足中国现实,视野开阔,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是有可能创出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理论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作为“晚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国家,面对前述的严峻挑战和国情,我国技术创新涉及因素尤为复杂,进行得尤为艰难,因而构成突出的社会实践问题。牢牢抓住当代中国技术创新实践,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指导,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或许能创出自己的特色。超级秘书网

工程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第2篇

摘 要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通过加强政治教员队伍建设、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盘活各类教育资源等措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工作。

关键词 军队院校 特色理论 三进入

胡主席在一次全军重要会议上指出,必须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军队院校应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在四个坚持上下功夫,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上求实效。

一、坚持教研互动,打牢政治理论教员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政治教员必须坚持在理论灌输上求“深”,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一是练好内功,打牢基础。政治教员要通过教学活动与开展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认真探索、深钻细研、苦练内功,全面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基本要求和内容实质,不断夯实自身理论基础,确保政治理论课教学完整准确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理清思路,以研促教。通过集体攻关和分工合作等方式开展学术研究,将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以研究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到思路清晰,传授无误。三是摸准情况,有的放矢。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学员在理论认识上的盲点和误区,进一步明确教学中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各种思想问题,力求使教学紧贴时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学员思想实际,让学员在理论上的“真服”,在思想上的“真信”。

二、坚持统筹兼顾,把主体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机融合,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政治教员要围绕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信仰、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树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一是发挥主体课程的重要作用。立足主体课程,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讲透基本观点、基本要求和实践品质,通过科学理论的感召力、充满激情的感染力来激发学员的兴奋点,来吸引和打动学员,进一步调动他们学理论用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挖掘其他各门课程的优势。其他课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要不断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聚焦。比如,在《基础》中侧重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以及对哲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等观点;在《军队基层文化工作》中侧重阐述军营文化的时代特色,引导学员通过对文学、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的鉴赏,提升审美情趣,增强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动力与活力。三是开设专题讲座。政治教员在课程教学之外开设专题讲座,对学员队干部和全体学员分专题进行辅导,围绕学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疑释惑。

三、坚持突出主体,把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课堂教学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的主渠道、主阵地,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一是更新内容,营造氛围。政治教员要及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补充到教案中去,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要求。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员在参与专题网页制作比赛、演讲比赛和广播稿的撰写等活动中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感知。二是创新方法,确保效果。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不断改进,力求灵活多样。通过大力推广辩论式、案例式、研究式、开放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员开动脑筋创新思维,群策群力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加深学员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把握。三是拓宽渠道,做好辅导。积极拓宽教学渠道,选派一批能力强素质好的优秀政治教员担任学员队兼职辅导员,积极开展送理论下基层活动,让政治教员走进学员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讲辅导,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工程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第3篇

系统法学是将系统科学与法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法学思想、法学流派和法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法或法律就是系统,任何法的现象都是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可以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加以解释和说明。有观点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法学与系统科学“合流”已经面临急需解决的技术性问题,既不仅要在法学研究中运用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和方法”,而且要利用系统技术学、应用学和科技成果来定量表述法律现象,构造法学研究、法制建设的新图景。法学研究引进系统科学的技术性难题,反映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统一合流的普遍性问题,这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某些由来已久的“鸿沟”。这种鸿沟主要表现在:第一,两者研究对象的差别,自然科学以某种相对稳定的自然现象或较为简单的机能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而社会科学则主要以人和人类社会这一复杂的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第二,两者理论体系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两者的理论在可预言方面、可重复方面和清晰性方面的差别。

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区别对待,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存在上述观点所说的“鸿沟”。由于系统科学主要来源于自然科学,而法学又属于社会科学,上述观点无疑隐含着认为系统科学和法学也存在“鸿沟”的观点。这个隐含着的观点无疑构成将系统法学引进到法学领域中的一个重大障碍。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如何认识系统科学与法学的关系的问题,或者说如何加深对系统科学方法的认识的问题。

提出量子论的普朗克(M.Planck)认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存在着由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的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 “系统”、“信息”、“概念”与一切哲学范畴一样具有最广泛、最深刻、最高度的概括性,它们不只是概括物质世界或思维中某一领域或某一比较狭窄的方面,而是概括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切现象和一切过程所共有的东西,解释这些现象和过程的一般规律。“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中心的系统科学,用整体论的、严谨精细的综合分析方法,将填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冲破因专业划分过细而形成的学科间的屏障。”根据这个论断,我们可以认为,那种认为法学研究中,必须在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作出明确的区分,必须在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方法之间化出一条界限的观点是片面的和不成立的。在这里我们可以说,系统科学与法学不是同一层次的知识体系,法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于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之中。因此,那种认为由于系统科学与法学存在研究对象的差别而构成系统法学研究的一个技术性难题的观点,实质上是对系统科学方法以及系统科学与法学的关系的一种错误理解。

但是,我们还必须承认,相比于系统科学,目前的各种法学理论在理论的可预言方面、可重复性方面和清晰性方面是有距离的,有“鸿沟”的。在某种意义上,系统法学正是为了使传统的法学理论在这几方面有所改观而兴起的。如何使系统法学具有某种程度的可预言性、可重复性和清晰性,确实存在一定的技术性难题。如何解决这些技术性难题,我们可以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移植到法学研究中得到初步的启示。经济学和社会学与法学一样同属于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相当程度上和范围内与法学的研究对象是重合的、相同的,而且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与法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在直观的形式上和实质的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亲和性”,这使得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对容易地移植到法学研究中,并建立相应的法学理论。系统法学研究中,也应当参考这种思路。解决这些技术性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一种系统法学理论确立和完善的过程。

二、知识结构与研究方向

一个法学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决定着其对系统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而其对系统科学有怎样的认识和理解,又决定着其如何将系统科学移植到法学,决定着其怎样研究系统法学。系统科学,首先是我国系统科学界的科学研究成果,对于系统科学的具体内容和理论框架,我国系统科学界也有不同的认识。系统科学中包含了很多复杂的数学原理和公式,法学学者是很难到达充分了解和精通的程度的。也许有个别法学学者有这样的能力,但是如果对系统法学不感兴趣,对系统法学研究也没有任何意义。作为法学研究,法学学者也不必对这些数学知识要到达充分了解和精通的程度。只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只要对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和方法”有正确的和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就可以进行富有成果的系统法学研究。至于什么属于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和方法”,目前的系统科学学科本身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作为法学研究者,在进行系统法学研究中,我们既应当尊重目前系统科学研究成果中的“共识”,也很有必要从系统科学研究成果中“各取所需”,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形成我们自己的对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和方法”的理解与认识。任何学科移植性的研究都不可能是简单的生搬硬套,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

每一个法学研究者都是在一定的知识结构背景下产生一些法学理论观点的,这些观点是先于他们的完整的法学理论而在头脑中就形成了的。这些观点可能是研究者们思辨的火花,也可能是受他人理论或观点的激发而形成的灵感。这些观点一旦确定,思维过程以及理论创新就必然受到相应的影响和指引,或者说受到相应的束缚和制约。在那一层次、那一角度形成这些观点,就在相应的层次上、角度上展开思维。比如,将法的现象视为阶级现象,就自然而然形成阶级分析法学。系统法学也同样对法形成了一个基本观点或定义,既法或法律是系统。系统是个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是容易理解的和接受的概念。因此,这种定义或这种思想,对法学研究的制约最小,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如果我们在法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两方面到达相当精通的程度,我们的系统法学就可以在“法哲学”方向、“实证法学”方向和“社会法学”方向取得均衡的丰富的发展,使得系统法学成为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理论体系,我们对系统科学方法的运用,我们的思维过程以及理论创新就会呈现出一种相当美妙的景象,可上,可下,可“软”,可“硬”,可大、可中、可小,可定性描述,可定量描述,可局部描述,可整体描述。目前,在系统法学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在我国法学界整体上知识结构有所缺憾的时候,我国法学界系统法学的研究应当侧重于作为系统法学基础的“法哲学”研究方向和“实证法学”研究方向,在我看来,也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和方法进行系统法学研究。

已有的非属于系统法学倡导者的学者的具有系统法学意义的研究成果,应当属于系统法学的“法哲学”研究方向和“实证法学”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成果,相比一些倡导系统法学的学者的“定量分析”、“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等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显然要具有更高的法学理论层次和法律实践应用价值。这说明,系统法学研究,必须首先重视某种“法哲学”和“实证法学”方向的研究。系统法学长期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理论地位和价值,没有受到我国法学界的相当重视,我认为,那些倡导系统法学的研究者没有在“法哲学”和“实证法学”研究方向上深入下去并取得一定成果,而是过多地侧重“法制建设”、“定量分析”和“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这类问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系统法学倡导者们所进行的很多系统法学研究,由于大量充斥“法制建设”、“定量分析”和“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等内容,并运用一些数学模型来表述这些内容,这构成了我国整个法学界了解和认识系统法学的技术性障碍,实际上也降低了系统法学的理论层次,削弱了系统法学应当呈现的抽象性、概括性和思辨性,容易使我国法学界对系统法学误解为只能研究一些细致末节的法的现象,甚至只是故弄玄虚。我认为,在系统法学研究中,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基本概念解释和说明法的现象,与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或预测立法、司法、执法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是应当区分考虑的。

三、谁会进行系统法学研究

作为一种事实情况,一个受过法学高等教育的人,没有极特殊的情况,是不会继续另一种自然科学方面的高等教育的,也不会去从事一种专业技术工作。目前我国法学界的中坚力量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接受了法学高等教育,而后又直接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其中很少有人具有相当的自然科学的知识,不少人还不能说对哲学以及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我国确实有一些人受过自然科学方面的高等教育后来又接受了法学高等教育,或者从事了法律职业,这些人从事系统法学研究时非常适宜的。不过这一少部分人很少会有进行系统法学研究的动力,这又与我国学术研究的评价和激励体制有关。系统法学研究是一件很辛苦的创造性工作,是一件相当耗费精力、时间和金钱的事情,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即使同时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法学知识结构,也不一定在这一过程中做到实质性突破。”如果按照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传统的阶级分析法学进行改造和完善,对西方法学流派进行探讨,甚至是基本没有思想的抄袭,都能获得一定的学术名声、职称和经济利益,那么一部分有潜力的研究者当然就会认为,没有必要去辛苦地冒险地研究起初看起来注定是有些陌生和粗糙的系统法学。系统法学兴起时,我国的法学理论和法学方法都很“贫困”,科学和科学技术受到国家的鼓励和支持,强调按照科学和客观规律办事,那段时期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都面临很多具体问题,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在这些背景下,系统法学研究主要体现在“法治/法制系统工程”方面,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在今天,系统法学研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我们不得不说与我国法学界的总体上的知识结构和法学研究的评价体制有相当关系。

一个受过自然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适当的观察与分析,就会发现法学研究本身、法律推理、人类设计的法律制度、法的实际运行、法律制度的演变等许多法的现象都体现了系统科学的原理,这些法的现象都可以进行系统科学的解释。他会认为一些法的现象可以成为系统科学的很好的素材和例证。逻辑上如此,事实上也是如此,几十年来,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方面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系统科学,他们的很多关于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都论及了法和法律,只不过他们基本上是点到而止,一代而过,没有展开论述。当然,系统科学的合理性与正确性也无需法学的参与和贡献。法学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对所有学科的学者都开放,绝不仅仅是受过法学高等教育的人们的领地,其他学科的学者对法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重要的贡献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是常有的。如果我国法学界长期忽视和漠视系统法学,那么有一天,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搞出了一个系统法学研究成果,也是很正常的。

作者email:lijingju@public.tpt.tj.cn

参考文献

《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许国志主编,2000年9月第1版。

《系统科学论著选(2)》,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法治系统科学研究会编。

工程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第4篇

Abstract: Project management is a scientific theory, but also a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Marxist philosophy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system, is about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It's human recognizing and reforming nature of general method and scientific theoretical system. The system method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from the whole system, inspects an object to the best handling problems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The system method is the essence of project management tools.

关键词:项目管理;自然辩证法;系统方法;SWOT分析工具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natural dialectics;system method;the SWOT analysis tool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080-02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管理理论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需要应用管理理论作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地管理。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在项目管理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1.1 自然辩证法简介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根本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吸取了历史上自然观的精华,摒弃了旧自然观的糟粕,研究和认识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科学图景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并研究和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人类是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的。科学技术观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某个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疑难问题,或者是不解现象被先进的科学技术破解。所以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用科学的方式处理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成果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马克思指出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即科学是精神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

1.2 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中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具有深刻的实践指导意义,一是它所描绘的自然界的发展、演化图景,是以19世纪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基础,系统自然观为发展,进一步升华到生态自然观,它们一脉相承,它们共同酿成了20世纪自然科学的系统观、整体观;另一是它所强调的思辨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延袭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路子,曾经造成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分裂,以致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在我国一再被提出来讨论。恩格斯指出:“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理论,要求我们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项目管理中的自然辩证法

2.1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基于现代管理学基础之上的新兴的管理学科,它把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沟通管理、采购供应管理和风险管理九大知识领域和五大管理阶段有效的进行整合,以达到高效、高质、低成本的完成项目内部各项工作以期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

项目管理的理论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其父系是系统工程,母系是优选法,项目管理便是在这两大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诞生的。自曼哈顿工程成功以后,美国政府财政支出项目便开始遵循项目管理的范围进行操作,如航天飞机的开发计划、高速公路工程、以及人口普查工程等等。这样也反过来大大丰富了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进入中国的第一个成功案例是20世纪70年代末亚洲开发银行援建我国的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工程由日本大成公司以低于预算价中标,该公司是一个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其功能只是制定计划、协调关系、配置资源、督促实施,具体建筑工程仍旧是分包给中国的建筑施工队完成,日本公司仅以三十多人的队伍,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上万人的建设大军,协调着上亿元的资源和资金,最后工程严格按照预算成本和质量标准提前完成。鲁布革水电站工程成功之后也推进了我国项目管理的实施进程。

2.2 系统方法是项目管理工具的精髓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领域很广,其中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当前研究较深的一个部分。系统观是自然辩证法中一种较为常用的观点,自然世界中一个池塘生态可以看成是系统;物质世界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看成是系统;人类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可以看成是系统;科学研究中学科之间的千丝万缕可以看成是系统。项目管理是一门系统科学,其研究的方法就是系统方法,在项目管理理论发展至今其形成了很多研究方法在该领域中俗称项目管理工具,后面将会就其SWOT分析管理工具来详细阐明系统方法在其工具中的应用。

系统方法有其研究的一般步骤:首先提出问题制定目标,对系统进行分析,选择实施的系统方案进行决策,实施具体计划。由于项目管理本真就是一个系统作业,系统方法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并将给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2.3 系统的基本特性

2.3.1 开放性。系统具有物质、能量、信息“三要素”。依据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将其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现代项目管理具有物质需求量大、信息传输频繁的特点,而从项目管理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中可以看得出现代的项目时时刻刻都在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项目管理可以应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各个领域各个阶段的管理。沟通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是在项目管理中却是一大知识领域,系统的开发性体现了项目管理的一大特点。

2.3.2 动态性。任何系统都有一个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系统的这种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系统的动态性。项目管理的过程也逃不脱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任何一个项目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开始,经历了发展成熟的变化后必然会走向衰败。由于项目管理具有开放性,也就使得项目管理是个动态的过程,无论项目目标如何的明确,计划如何的周密,人力资源如何的配置完善等等,项目都无法摆脱内部和外部不定因素的影响,项目管理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

2.3.3 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有机集合而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地机械加和,系统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不同于它的各个组成元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即系统具有各个组成元素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另一方面,处于系统整体中的组成要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也异于它们在孤立状态的性质、功能和规律。项目管理的最终使命是实现项目的目标,但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又始终受到时间约束、成本约束和质量约束。项目管理理论的精髓,不在于目标的实现而是在于对“三约束”的控制。达到目标不是难事,难的是在不突破约束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前面已经知道项目管理是随项目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如果单纯的只从一个约束来说,项目的时间被拖延了,就意味着项目必须加大时间的投入,比如加班等手段,实际可不是这样的,由于项目具有系统的整体性,当项目的时间被拖延了,意味着项目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要成本和质量的约束也要有所松动,必须加大成本的投入或降低质量标准(通常这是一个刚性约束不可变动),随之而来的是项目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增加,项目沟通和项目风险的增加等一系列的变化。

2.3.4 层次性。层次性是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系统不同层次之间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是部分与整体、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系统与层次结构上的对立,引起了两者在功能上质与量的根本差异。系统与层次的统一性表现在:系统与层次相互依存、彼此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项目管理中的层次性不难理解,多个项目(project)可以组成一个项目集(program),多个项目可以组成一个集项目组合(Portfolio);而单个项目可分解为子项目(sub-project),子项目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任务(task),任务继续分解为活动(activity)……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化,而简化一件事情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分解。

3项目管理工具中自然辩证法实例

系统不仅是有开放的、动态的,也是整体的、具有层次的。系统的内外部环境也会影响到管理者对项目的管理。如何处理项目管理的问题,项目管理学中有诸如SWOT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工具,其哲学依据就是系统原理。SWOT是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最常见的对项目优劣进行分析的方法。即自身优势(Strength);自身劣势(Weakness);外部机会(Opportunity);外部威胁(Threat)。

SWOT方法就是如何利用内部的变化去适应外部环境。项目目标要想实现,就必须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避免威胁。

现实中,无论优势还是劣势都是相对的,都需要有参照物作为评估标准,这个参照物的水平,就构成了坐标系的圆心,一般情况下,SWOT分析都是以本项目所处的行业的平均水平作为圆心的,但有时也可以以项目团队的现状,或者竞争对手的现状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优势和劣势的判断,这也正是系统开放性在SWOT分析工具中的体现。

而任何一个项目都具有周期性,它都有一个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的过程,今天在项目管理内因分析得到的优势或者在明天就不再具有任何优势,甚至会因为竞争对手的发展而转化为劣势,外部因素的变动哪就更不用说,那是政治、经济、法律和环境因素所引发的变动,是项目无法左右的,SWOT分析工具只能跟随系统动态的步伐不断的调整自身因素,争取优势的扩大与发展。

SWOT分析工具的系统整体性也是非常明确的,如表,是战略分析的关键,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放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项目的优势和机会,优势和威胁,劣势和机会以及劣势和威胁四方面的战略。倘若我们只分析优势和机会便会得到一个很乐观积极的项目战略;又倘若我们只分析劣势和威胁的话,我们得到的战略必定是一个谨慎消极的项目战略,任何只分析一个面的片面战略都会使项目偏移正态发展造成失败的恶果。任何一个项目的战略决策都是结合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的综合整体战略。

SWOT分析法同样也具有层次性,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HP),1977年发表了“无结构决策问题的建模-层次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典范,整个过程体现了人在决策思维活动中分析、判断、综合等的基本特征。AHP的优点在于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在做SWOT分析时我们有必要运用AHP方法,目的在于系统评估SWOT各个要素,用同样标准来测量这些要素的优先权数。把SWOT要素两两比较,并且应用特征值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增强SWOT分析在战略决策应用中的能力。经过这些比较,决策者会掌握一些新的关于决策环境的定量信息,例如,公司是否存在某个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优势或弱势。从而提高SWOT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结语

项目管理的发展需要更加专业化、准确化、系统化,如何更加高效的管理,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理论依据。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项目管理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的处理问题以及正确的思考问题。自然辩证法贯穿在整个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中,我们所使用的项目管理工具也是自然辩证方法的具体展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

[2][美]项目管理协会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M].第四版.王勇,张斌,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邓可蓉.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自然辩证法[J].经济研究导刊,2009(9).

[4]许劲,黄明聪.项目管理的哲学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6).

工程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乔姆斯基 认知语言学 演进 思考

一、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综述

在语言学的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多种研究流派、研究学说,而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占据了语言学领域的特殊地位。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于20世纪50年代问世,标志着生成语法的创立。自此,生成语法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语言研究领域中的垄断地位,引起了语言学界的一场大变革。语言学从一门分类科学变成了如化学、物理学一样的自然科学。语言研究的方法从以观察归纳法为主,变革为以演绎推导法为主。语言从只被当作交际的手段,发展到也被看作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并且被看作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虽然经历了许多发展阶段,并且在各个阶段都有一些修改完善,但是基本上围绕着三大假设:1.人的语法知识是天赋的;2.所有的人类语言都是一个演绎的形式系统,即普遍语法;3.大脑有专门的语言机制――语言官能。

为了验证这三大基本假设,乔姆斯基语言理论在采用基本观察归纳法的同时,还进一步使用了演绎推导法。演绎推导法能够使语言学研究人员充分解释语言的知识系统。乔姆斯基认为科学的任务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本质和规律是人的感官所不能直接感受到的,人的感官必然会形成经验主义。转换生成语法沿用了“假设-求证-再假设-再求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主要经历了第一语言模式阶段、标准理论阶段、修正扩充标准理论阶段、管辖和约束理论阶段、最简方案阶段。

(一)第一语言模式阶段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中的许多事实都是无法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式和方法来解释的,并且人类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不能够通过经验性的归纳来进行验证的。他特别强调句法的生成性,认为一种语言的语法能够生成并且只能生成这种语言的无限的句子。他提出每个人都内在具有语言习得的能力,这种内在的能力在人们适当发展时期某一次听到语言时开始被激活并且被运用。

(二)标准理论阶段

在标准理论阶段,乔姆斯基对第一理论阶段的观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他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等进行了区分,强调每个句子都有一个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标准理论阶段的理论模型与第一理论阶段观点不同,标准理论阶段模型含有三个部分:句法部分、语音部分和语义部分。其中句法部分包括基础和转换两部分。基础部分包括短语结构规则、词库和词汇插入规则,从而生成深层结构。

(三)修正扩充标准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乔姆斯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原有规则,并提出了一些新概念,例如:短语规则中的X-bar,表示在转换规则中引入“treace”,最大的变化是把部分语义解释移到了表层结构中。乔姆斯基确定由词库构成基础部分,由词库插入规则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可以由语义说明规则直接生成语义,也可以通过转换生成带有“treace”的表层结构,再由语义说明规则成为语义。

(四)管辖和约束理论阶段

在这一阶段,乔姆斯基着力摆脱标准理论繁琐的转换规则系统,将语义解释完全放到了表层结构中。他假设语法层面有D-结构,D-结构通过位移到S-结构,S-结构通过语音式和逻辑式为句子提供语音解释和语义解释。他还进一步提出了空范畴,以表示有某些特征但没有实际语音的范畴。同时还引入了原则和参数的概念,并认为参数的值是有限的,提出了人类语言只有一种的假设。

接着,乔姆斯基了原来的框架,取消了D-结构和S-结构两个分析层次,用万能的移动-α取代了所有转换规则,提出了原则参数的架构,对转换过程的限制被对转换结构的筛选所取代,使句法w系的规模得以缩小,代之以音系式(PF)和逻辑式(LF)的推导模式。乔姆斯基这一原则和参数理论的提出,使语言学家有了合适的工具回答人类语言为什么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表现形式却如此不同。但是随着研究的拓展,如同标准理论后期一样,整个管辖和约束理论体系开始变得繁琐。

(五)最简方案阶段

在这一阶段,语言被看作是储存信息的认知系统和使用信息的使用系统。乔姆斯基着力构建“既高度概括,又极为简明”的普遍语法理论体系,对原则与参数理论中的解耦和转换作了进一步的简化和抽象化,取消了D-结构和S-结构,保留了语音式和逻辑式。乔姆斯基认为句法操作以省力节约为宗旨,句子的表征式和推导过程应尽可能经济,语言运算工程中位移、合并交替,生成的表达式需满足接口层面的要求才是合乎语法的。最简方案试图证明人类语言官能作为一个计算系统,以最优化的方式联结概念系统和感觉运动系统。总之,转换生成语法的发展历程是由简明到精密再到简明的过程。最简方案还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只是一个方案,但是这一方案仍旧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认知语言学的演进

认知语言学主要是在认知科学的理论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语言学分支,同时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同步发展、相辅相成。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由认知科学的发展而推动,认知科学的理论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认知语言学成为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一般将认知语言学视为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的边缘学科。我们现在所提到的认知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并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了较大发展。

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接受了乔姆斯基从心智角度研究语言的主张,但坚决反对乔姆斯基所主张的“天赋观、普遍观、自治观、模块观、形式观”。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不具有自治性。因此,我们必须从人类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的角度来解释语言的来源。

王寅(2011)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x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型的跨领域的学科。”根据这一定义,王寅(2011)将这一定义概括为“现实―认知―语言”。其中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从左向右是决定关系,即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语言是使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其二,从右向左是影响关系,即语言影响认知,认知影响语言。

所以,认知语言学应该着力探讨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进而研究语言象似于认知方式的机制,因此,象似性也就成为认知语言学一项重要内容。

此外,认知语言学有两个关键词,分别为“认知方式”和“统一解释”。“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些认识世界的策略,也叫“认知策略”。基本的认知方式有:互动式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和概念化、认知模型、隐喻转喻、识解、激活关联、象似原则等。“统一解释”是指要用这些基本原则来解释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言、词汇、语法、句法、语篇等。以往的语言学派在分析语言不同层面时通常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采用词法来分析词汇,采用语法来分析句子,采用组合原则来分析语义,采用会话含义、简介言语行为来分析话语等等。而认知语言学则尽量简化和统一分析方法,尝试寻找适合分析语言所有层面的集中的基本认知方式,这是与其他学派本质不同的地方。

四、认知语言学与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关系

乔姆斯基于1957年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被称为语言学领域的一场革命。这一理论一反只对语言做结构性描写的行为主义方法,大力提倡从心智角度阐述语言来自何处这个根本性理论问题。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归结为“天赋观、普遍观、自治观、模块观、形式观”五点。认知语言学提出了与其完全相反的立场,并称是继乔姆斯基革命之后的又一场革命。

(一)语言的非天赋性。乔姆斯基的“天赋观”认为人们的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在出生时在大脑中就嵌入了一种先天性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是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的,这就是乔姆斯基理论中的“普遍语法”或“语言习得机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不是天赋的,主要是后天习得和建构的,是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

(二)语言的非普遍性。由于乔姆斯基坚持“天赋观”,即人类生来就拥有“普遍语法”或“语言习得机制”,所以人类具有生成各种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是普遍性的原则系统,可以使用数学式的“生成”思想来进行描写和组织。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这仅仅是一个美妙的假设,无法找到真凭实据,而且通过认真比对研究发现,语言中的差异性是大于共通性的。

(三)语言的非自治性。乔姆斯基假设的自治观包括两层内容:语言自治、句法自治。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们总体认知能力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人们头脑中没有一套专门掌管语言的器官,对语言知识的表征和对其他概念结构的表征是相同的。并且句法同样也不能自治,它必须参照语义和语用才能对其作出合理地描述以及恰当地解释。

(四)语言的非模块性。乔姆斯基将语言能力从模块细分为三个子模块:音位、句法、语义。每个子模块都包括高度概括的规则和限制,它们各自仅描写了句子某一维度的特征。乔姆斯基认为只要通过深入地研究语言的句法形式,而不需要考虑语义和语用因素,就能将语言的本质揭示出来。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知识不能被确切地分割为独立的模块,并且词素、词汇、词法和句法是一个连续体。

(五)语言的形式化。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可用数学式的“生成”思想来描写和组织,其生成原理类似于数学演算,可用一套形式符号来表示。某一语言全部合乎语法的句子,就是基于这样一套形式符号,通过一套规则对其进行形式操作而生成。而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相当复杂,例外情况非常多,不可能用一套形式化符号将其框定。必须对具体语言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并且应将研究重点放在概念系统和语义结构上。

五、结语

语言学理论主要经历了传统语文学、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乔姆斯基转换生成学派和认知语言学等阶段。语言学理论的每一次发展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一步步向前推进。人类不能缺少语言,没有语言这一特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区分度将会被减弱。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语言是人类生存的家园,没有语言这个家园,我们就是流浪汉。正如Gadamer所说,语言中蕴藏着人类无穷的奥妙。我们可以通过解读语言和分析话语来发现人类心智的若干奥妙之处。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将为人类进一步了解自己提供最直接的手段和资料。而无论是传统语言学,还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理论对语言学的革命,还是认知语言学对乔姆斯基理论的再革命,均是对语言学理论的一次次发展,也是对人类自身的进一步认识。

(本文受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维吾尔语移动学习平台与资源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4CYY041]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4年双语教育研究课题“维吾尔语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Y20141057]资助。)

参考文献:

[1]赵美娟.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2007.

[2]曹妙丽.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

(11).

[3]王寅.认知语言学之我见[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9).

[4]王寅.认知构式语法[J].外语学刊,2011,(3).

[5]王寅.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语言研究和新观[J].英语研究,

2012,(3).

[6]王蕾.21世纪以来英汉新词的认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0.

[7]继文.概念化的主观性:认知视点的日语语义研究[J].外语研

究,2014,(10).

[8]王艳滨.《历史认知语言学》述评――认知语言学发展新观[J].

中国外语,2012,(11).

[9]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10]徐烈炯.生成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11]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12]生.西方认识论史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13]彭越,陈立胜.西方哲学初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

[14]乔姆斯基.句法结构[M].邢公豌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79.

[15]乔姆斯基.句法理论的若千问题[M].黄长著等译.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6.

[16]徐烈炯等译.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17]尹大贻.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语言哲学・乔姆斯基:第

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18]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8.

[19]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8.

[2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1]束定芳.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回顾与反思[J].现代外

语,2009,(3).

[22]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

[J].国外语言学,1990,(4).

[23]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下),

[J].国外语言学,1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