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急救演练案例

护理急救演练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急救演练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急救演练案例

护理急救演练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基层档案管理;互联网思维

1、互联网时代下的档案特点

1.1 资源服务社会化

在互联网体系中,资源管理最主要是为了将信息提供给更多的人,将资源进行共享,推动信息化建设,当前互联网正是基于此开展,所以要想实现资源优势的最大化,就必须对互联网资源服务进行创新和变革,建设具有更加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1.2 数据资源共享化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将杂乱的资源进行了科学有效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取得和分享成为更加方便快捷的模式,网络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人们对资源的利用,所以在网络中建设数据档案或者是把信息档案进行存档和分类成为当前互联网资源利用的主要模式,也带动了数据信息的更高共享。

1.3 信息存取自动化

传统的信息存储往往使用的是纸质的载体,而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存取在根本上出现了转变,那就是信息存取更多是依托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收集和保管不再需要实体的场地或者是实体的书本资料,在搜索信息时也更加方便,这样带动了信息的使用和共享力度加大,大大的提升了对资料管理的工作水平。

1.4 资源开发智能化

在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对于信息的检索和搜寻往往会花费很多时间,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使用模式,管理工作者不再需要从书山中寻找资料,而是在信息检索系统中迅速的将信息展示出来,这样大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让从业人员能够分出身来做一些更加具有效率的工作,比如说对档案进行整理和归类,从而不断提升信息资源系统的层次和水平。由此可见,对资源开发进行智能化设计,可以大大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也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大众服务。

2、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的工作实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而随之而来的是档案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要求,更多的是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这一时期的工作方式,所以我们必须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创新,要更多的依据新技术和新模式,使用具有更高效率的引擎来带动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更好的为社会大众服务。当前我国已经有很多档案馆在互联网同步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纸质档案基本上已经转化为数字信息,为大家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对于档案的利用效率明显提升了。

2.1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的宣传

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档案的宣传是最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2015年“国际档案日”带动了许多区域档案馆在使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档案文化和档案馆工作进行了展示,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所以越来越多的档案馆开始实施档案宣传工作。在2015年,我国国家档案馆为了宣传胜利70周年,在网站上以专题的形式对事件进行了介绍,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段历史,进行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另外网站还对自身的资源和藏书进行了介绍,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宣传。许多档案馆也纷纷开展宣传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并且基本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2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的利用

为了更好的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国家和区域档案馆基本上已经开展与互联网的结合,通过创建具有特色的资源共享系统将信息进行共享,在信息化平台上将档案进行整理与分类,让更多的人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使用信息,没有时间和区域的限制,所以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另外,一些科研机构为了提高信息的效率也将信息在互联网上进行整合。

3、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工作建议

3.1 破除思想藩篱,形成创新思维

传统的档案管理思维模式仍然在制约着我国档案工作工作的开展。我们已经处在新的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不应该严格遵循传统模式,而是从新的方向和新的思路开展自身工作。所以,档案管理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处的区域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档案管理,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等平台,将自身的优势展示出来。另外,档案馆也要将信息资料进行及时的数字化转化,对档案进行科学的整理,使用一些创新性的方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也提高档案服务的水平。而当前的现状是我国许多档案馆没有形成创新的思维模式,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展现出高效。

3.2 加强数字化建设,进行数字资源整合

我国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当前形势出发,不断将纸质的档案转换为数字化信息,进行数字资源的整合。当前信息的不完整性就是因为档案馆在数字整合的力度不够造成的,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数字整合的重要性,所以由政府引导着档案管理机构建设统一的数字化系统,从而将档案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将更多的信息和数据纳入到统一的系统和平台,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大众服务。当前我国已经建设成“国家开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系统”,极大的方便了社会大众的信息搜集,但是因为系统资源还有欠缺,所以后期还是需要不断完善。

3.3 建立用户思维,做好档案服务

在互联网思维中,用户思维是一个关键环节。档案馆只有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平台,用户才能更加高效的使用档案资料,也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参与到档案系统中来。所以,档案服务要注重数据的积累,注重针对的人群特征,这样才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口碑。

3.4 做好互联网下档案信息安全防范

互联网虽然带来了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信息安全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一个大问题。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往往是对档案实体和信息的安全进行管理,而在信息化时代,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互联网上信息在保存时的安全问题,因为开放了高效的信息资源使用功能,带来的是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信息泄露或者是盗用成为常见的问题,而要解决此问题,就必须对档案使用者的身份进行更加严格的辨认,并且要对资源使用的权限进行严格的界定,这样才能不断完善信息使用制度,才能提高对信息安全的保障。对于我国来说,最好是将档案信息和身份证结合起来,并且根据公民的信用程度开放相应的权限,这样可能杜绝一些不必要的信息泄露;第二,因为信息的共享而导致的数据重复,这也是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一方面。当前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导致在信息整合过程中会有很多资源是重复的、对立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自己的选择,对于档案事业来说,也要注重自身的特色和具体的产品或者是特色的服务,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才能提高档案馆资料的使用效率,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丽侠,董汉良.互联网+环境下档案工作服务模式探索[J].现代情报.2016(06)

护理急救演练案例范文第2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普通病房临床护士共248人,均为女性。护理部在5个片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各抽取14名护士,按参加工作时间顺序,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人,内、外、妇、儿、骨科片区各7人,年龄19~38岁,平均28岁;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20人;本科学历22人,大专10人,中专3人。观察组35人,内、外、妇、儿、骨科片区各7人,年龄20~40岁,平均27岁;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23人;本科学历23人,大专8人,中专4人。两组护士的年龄、学历、职称构成较均衡。

1.2方法

1.2.1培训准备2011年底对全院248名病房护士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经统计普通病房护士对急救技能的需求排在所有培训需求的第1位,占85.3%。我们依据《2011年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危重症护理学》制定培训考核标准。

1.2.2培训方法2012年1季度,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法,即科室操作示范员在护理示教室统一学习培训后,护士长和操作示范员按心肺复苏考核标准组织护士在护理示教室练习。观察组引入情景模拟培训:① 医院操作示范核心组骨干和护士长分专科片区组织护士一起制定急救情景模拟案例,均穿插心肺复苏环节,报护理部统一考核标准和流程。模拟案例内科片区为上消化道出血救护、外科片区为复合伤抢救、妇产科片区为产后大出血救护、儿科片区为小儿窒息急救、骨科片区为颈髓损伤救护,特殊科室另列。各片区由科护士长和操作示范核心组骨干一起组成训练小组。② 片区科护士长按护理部下达的演练计划,组织本片区护士讨论、分工,对涉及的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抢救技能、急救仪器设备使用等由示范员示教,通过仿真训练后,进行模拟疾病抢救训练,由护士分别扮演患者、医生和护士、家属,定期角色互换,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提高护理急救综合护理能力。③ 片区演练均在医院大会议室进行并组织观摩讨论。

1.2.3评价方法在病房实地用模拟人突击考核心肺复苏,满分为100分,护理部组织院级操作核心组成员统一考核并及时记录,结束后回护士站进行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各片区护士的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3讨论

2011年邵雪晴等[1]的研究显示,骨干护士认为最需要接受的急救操作培训是简易人工呼吸器的使用及心肺复苏术。而基层医院普通病房现在除了骨干护士外,更多的是低年资护士,故更需提高普通病房护士的急救水平。本文结果显示,通过急救情景模拟演练,观察组急救应急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我们创新培训考核方法后,将更多的应急状态展示在护士的实际工作场所,营造紧张气氛[2],锻炼护士实际作战能力,其急需的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在模拟急救流程中得到全面提高。

普通病房临床实际工作中,患者发生心跳骤停等需急救的情况相对不多,个别护士可能从未碰到过实际病例,但突况却又往往无法预料,所以,要求护士除具有良好的急救能力外,还需要有镇定沉着的心理素质。演练实地考核,有时也可在夜间考核,有效培养锻炼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保证其抢救患者时护理技能稳定发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对模拟流程进行病房现场急救考核,没有简单机械执行操作规程,而是在急救操作中,护士独立思考不同的救护措施和如何寻求帮助,科学分工配合,提高临床实际综合急救能力。

通过有计划的定期演练和不定期病房实地考核,普通病房护士可快速识别、应变、抢救处理,在医师到抢救现场前尽早实施心肺复苏等护士可以独立完成的急救操作,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奠定基础。

4参考文献

[1]邵雪晴,李丽,付立,等.临床骨干护士ICU轮转培训需求的调查[J].护理杂志,2011,28(1B):18-20.

护理急救演练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心肺复苏 社区护士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185-02

目前社区卫生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社区护士存在“三低现象”,即年资低、学历低、职称低。廖全全等对深圳市社区护士进行调查,有95%的护理人员未参加过正规的急救技能培训。如何对社区护士进行规范、有效的急救技术培训是社区护理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情景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创设情景,有计划地让学生处于类似真实活动的情境中,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加深护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为使社区护士能准确、及时的运用心肺复苏术对心脏骤停病人进行救治,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性,笔者对参加2011年12月参加护士培训的社区护士运用情景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1年6月和12月参加社区护士培训班的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6月参加培训的80名学员作为对照组,12月培训的101名学员作为实验组,两组学生一般资料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学员均为同一双师型教师授课。

1.2 方法

(1)对照组在心肺复苏的教学中采用教师讲解、示教-学生练习-教师辅导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运用情景教学法。实验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1)编写案例和考评标准。课程组教师共同编写情景案例,案例能反映多样化,典型化的心脏骤停情景,符合社区工作实际情况。考评标准注重考核学员在急救情景中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包括病人评估、用物准备、技术操作和护患沟通等工作流程。2)学员准备。教师在教学前1周向学员说明情景教学法的目的,将3-5名学员编为1组,随机抽取情景案例,随后学员查阅资料,角色分配,任务安排,情景模拟,教师指导。3)实施和评价。在课堂中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在事先模拟好的心脏骤停情景中扮演案例,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救护措施。任务结束后,全体学员讨论,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指导。

(2)效果评价方法。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考试。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验组学员对情景教学法的满意度。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当场发放101份,收回101份,有效问卷101份,有效率100%。

(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F适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m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组间对比用两独立丫t检验,对教学满意度评价的问卷调查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所有应用SPSS 17.0 软件包处理。

2 结果

2.1 实验组学员对情景教学法教学满意度调查(如表1)

表1显示,实验组学员认为情景教学法对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及团结协作能力的满意度较高,情景教学法中的情景案例演练对今后的工作有帮助。

表1 实验组学员对情景教学法教学满意度 ()n=101

2.2 两组学员心肺复苏考核成绩比较(如表2)

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心肺复苏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学员心肺复苏成绩n=181

3 讨论

(1)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社区护士具备基础护理知识、技能,并有有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单纯的技能训练已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法创设具有一定的真实感和感染力的情景,符合社区实际工作特点,容易引起学员的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2)提高学员心肺复苏技能。在情景教学法需要学员在课前反复练习单人和双人心肺复苏技术和其他的抢救技术,在病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交互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有效性。

(3)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情景教学法根据不同的心脏骤停情况编制了多种案例,不同案例情景要求学员对人员、物品和技术的管理重点不同,同时注重学员的综合的处理能力和抢救效果的考核。通过多种情景案例的演练,学员评估病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护理能力逐步提升,提高了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多数学员在模拟情景中的亲身体会了心肺复苏的实际应用,能准确判断危险场景,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另外,在情景教学法中学员以一个抢救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工,相互配合,共同解决患者问题,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既能展示学生个人的独立见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模拟病人抢救成功率。

(4)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直接影响情景案例的质量和情景演练的顺利性和有效性。教师必须大量查阅资料,拓展知识,与学员一起反复实践,起到了教师和学员共同进步的作用。情景教学过程中人员、物资等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还必须要有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采用情景教学法可调动教师备课的积极性,有利于做到“以教带学,教学相长”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4 结论

心肺复苏术是社区护士培训大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救治心脏骤停病人时采取的一项时间、知识、技能要求较高的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术的掌握不同于其他护理操作,护理人员不能在真人身上实践,故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情景教学法在以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能使学员切身体验心肺复苏的情景,符合社区实际工作实际,满足学员学习需要,适合在社区护士培训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廖全全,张文武,姚似鸿.社区护理人员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33-35.

[2] SIMMONS G.Basic Community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training to augment medical infrastructure preparedness[J].Am J Disaster Med,2007,2(2):59-63.

[3] 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6):56-57.

[4] 邓丽莹,徐海萍.浅析情景式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0):109-110.

护理急救演练案例范文第4篇

1、工作量:急诊 人次。参加抢救 人次。配合急诊手术例。护理留观病人人次。出车车次。处理突发事件次。2、工作达标情况:急救物品完好率达。无菌物品合格率。病历书写合格率。护理综合满意度。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

二 、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1、 强化服务理念

全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优质服务培训班活动,不断进行礼仪行为培训、规范常用礼貌用语及操作过程中的交流用语,并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就沟通技巧方面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护理人员对纠纷苗头的预见性,有效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分歧,共同构建护患之间互相信任感,全年实现0投诉,综合满意度达99.1%。

2、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病人的就诊需求

不断改善输液大厅的环境,安装电视等设施,提供纸巾、水杯、无陪人患者床头一杯水等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及时进行分诊,对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诊优先服务卡优先缴费取药等措施,减少候诊取药的时间。并通过环境的卫生督促、护理巡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来提高服务质量。重视三无人员的病情处理、基础护理和三餐饮食、及时了解其情况、帮忙联系家属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类病人达人,通过身份证联系省外家属人。此举措受到了患者家属及其他病人的赞许。对患者的意见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形象

三、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1、通过分组区域管理,进行分组连续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通过高年资护士的动态质控,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减少护理隐患,保证各班的护理质量。

2、对质控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区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讨论修订,保证各区域的护理质量。切实履行绩效考评制度,如实反馈人员层级能力,使护理质控落实到位。

3、通过一年时间调整,护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急诊区域划分,基本上按个人工作能力定岗,基本实现护士层级管理,达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使用。

4、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对于各种急、危、重症病人就诊时,合理利用绿色通道的措施,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5、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6、制定各区域详细工作指引及各区域工作告知事项,新入科人员工作注意要点等,系统引导新入人员和年轻护士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四、急诊专业护士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

1.全年科室组织业务学习次,病历讨论次,操作培训项。

2.第二季度组织全科人员按要求完成了急诊岗位技能培训,操作考核人人过关,全科护士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全院考核毕业三年内护士急救药品知识,全部合格,达标率为。新毕业生考核岗位技能操作,全部达标。成绩良好。

4.基本完成全年护士进修培训计划,安排了护士到icu进修学习危重病人护理,安排年轻护士到儿科注射室进行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水平。外派多名护士外出短期学习,并将新的护理理念带回科室。全年完成了名轮科护士的急诊培训工作。

5.每季度进行三人、两人配合抢救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加强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反复加强急救技能的训练。

6.根据护理部要求进行微型培训,培训年轻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度及急救仪器的使用能力,要求每组人员利用班上空闲时段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及护理查房。效果良好。

7.制定急诊岗位培训小本子,组织人员对科室人员层级能力评定,指定辅导老师,实施一对一辅导教育。要求每人每季度完成护理病例个案分析一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五、护理实习生带教

学生带教工作进一步规范,小讲课、操作示范、教学查房、抢救配合演练等教学工作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是抢救配合演练的教学方法收到全体实习生的一致好评。今年顺利完成人次的实习带教任务六、配合医疗开展专科发展

调整原办公室建简易监护病房,留观病人逐渐增多,护理方面加强落实留观病人的病历书写、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同时安排人员到icu进修危重病人护理,腰穿配合、胸腔闭式引流等管道护理。

xx年护理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未能顺利完成护理研究课题,个别人员在培训中存在消极、被动的态度。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个别人员语气较冷淡、生硬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等。

护理急救演练案例范文第5篇

1.对象:广东药学院2010级护理本科生共247名学生,男生54人,女生193人,年龄20~24岁,平均(21.45±1.39)岁,均为全国高考统招学生,学制4年。教材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张波主编的《急危重症护理学(第3版)》。将247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2人和对照组125人。两组年龄、入校成绩、教育背景及专业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以演示教学为主。教师按照教学进程,对每一项急救护理实训项目先讲解示教,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最后学生回示、老师点评纠错。学生13~16人一组,每组1个指导老师。(1)实验组:采用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方法,对急救护理单项实训项目进行综合性模拟多人配合训练。学生4~5人1组,每3组1个指导老师。①设置情景:教师团队编写急救情景,情景包含心肺复苏术、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吸氧、吸痰、口咽通气管的使用、呼吸气囊的使用、静脉输液、生命体征监测等12项实训项目中3~4项抢救技术。②分组讨论:上课前一周将案例发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案例构思剧情,编写剧本,自己设置场景,组内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护生、家属、病人等,自行在课外进行演练。③多人情景表演:实验课时,各组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案例在模拟病房进行病人、护士、家属的扮演,进行综合性模拟多人配合训练,各小组演习时间20~30min,演习过程要求体现“急病人之所急”、“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强调各小组成员间的协调配合,最后各组间进行互评,教师进行点评、纠错。

3.评价方法:(1)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InventoryforRegisteredNurse,CIRN),由刘明等[3]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质性研究框架基础上编制而成。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实践、专业发展能力、教育与咨询能力),58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0=没有能力;1=有一点能力;2=有一些能力;3=有足够的能力;4=很有能力),总分为0~232分,分数越高,表示能力越强。量表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的范围分布在0.79~0.86,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9,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维度条目均分>3分,或总分>174分,可认为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各维度条目均分在2~3分之间,或总分在116~173分之间,可认为处于中等能力水平;而维度条目均分<2分,或总分<116分,可认为处于较低能力水平。(2)期末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课程结束后,两组均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理论考试采取出题小组组卷,闭卷考试,操作技能考试均考核徒手心肺复苏和外伤急救技术。每项操作按百分制计分,将2项操作考核的成绩计算平均分作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两组学生核心能力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学生核心能力的比较:两组学生核心能力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实验组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实践、教育与咨询及核心能力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专业发展方面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的比较:学生考核成绩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有利于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理本科生的核心能力总分(160.26±5.35)分,对照组的核心能力总分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实验组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实践、教育与咨询及核心能力总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在急救护理实验教学中运用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教师根据不同的急救项目,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情境,并提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在实施急救之前,首先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明确患者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然后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可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护理能力。在模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模拟假想的急救情景,并配合画面和声音的刺激,为学生营造一种紧张的急救氛围,学生成员之间需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同时在模拟练习过程中还引入患者家属的角色,对医护人员进行刁难与质疑,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法律与伦理意识及教育咨询能力。最后教师根据不同病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掌握同一急救项目在不同患者身上实施的异同之处,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掌握和融会贯通,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保持和迁移。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有利于护理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来看,实验组学生在理论考核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和总评成绩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这说明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方式灵活,为了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需要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应用不同学科知识,对答案进行归纳、整理;对于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和合作,寻找问题的答案,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情景模拟练习时,由于每个案例的具体情况不同,学生需根据案例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以及应采取哪些急救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以技能训练为主的传统急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缩短了教学与临床之间的差距。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将急救护理的实践学习设置到临床真实情景中去。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教师设置相应的模拟参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根据教师所提供的病例及数据,学生需要快速地评估患者,确定患者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综合应用既往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了教学与临床之间的差距。同时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急救的场景,学生在接近临床真实场景中进行急救综合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就更容易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进行运用。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将课堂搬到了医院,与临床护理工作无缝接轨,让学生提前认识医院的医疗环境、工作流程和患者需求,为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从而缩短临床培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