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机械科技

农业机械科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机械科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机械科技

农业机械科技范文第1篇

农业机械技术商品使用对象的产出特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广泛性与多样性。一方面,农业机械技术商品涉及到了土壤学、饲料学等有关农业的基本知识和材料与金属工艺学、热力学、电子与计算机科学等相关机械工程的基本知识,以及经济性、系统工程系等有关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涉及面十分广泛;另一方面,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商品的品种和规格具有多样性。②多变性。宏观上,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发展的政策、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给农业机械技术商品的需求带来了双重影响[3];微观上,我国的农业机械科技缺乏稳定飞科技发展规划等,具有很大的随意性。③购买主体多元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使得购买农业机械的主体由单一化转向了国家、农户等合作经济组织的多元化。④载体的双重性。农业机械技术商品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载体也是现代大机器工业社会化商品生产方式的重要载体。⑤价值补偿的特殊性。与一般技术商品价值从转让、销售收入当中获得补偿不同,农业机械技术商品的价值补偿和农产品商品价值补偿间具有间接的交换关系。

2农业机械科技成果价值的实现模式

2.1政府介入模式

农业一体化组织机构主要包括政府组织、私营机构以及合作社组织这三个种类,其中政府介入的组织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加主动的影响力。政府部门利用政策杠杆、财政拨款、行政干预等方式来对科技部门、经济部门的力量进行组织与协调,主要对一些重大农业和农业机械技术成果做好综合转化,例如,免耕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便是借助政府行为来实现的[4]。这一模式具有良好的转化运行环境,能够实现较多资金、物力的集中,将科研机构与农民不能做到的大规模农业机械科技成果与经济相结合,将与近期效益、社会效益和长期效益密切相关的农业机械科技成果和经济相结合,并且有效地促进了带动社会整体利益的农业机械科技成果和经济的有机结合。然而,在这一模式下,计划经济和巨额的政府补贴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效果,在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多头负责和政府负责的最终结果将是产生双轨制式的腐败,在无法保证农业机械科技成果价值有效实现的同时也很容易引起国际贸易的争端。

2.2产业型模式

类似于法国的产业一体化模式,产业型模式将农机科研机构和由经济实力的工业产业主体进行了联合,并由科研机构来负责理论、技术关键问题的解决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由产业主体来对开发研究、中试、规模性商品生产当中的诸多生产要素进行提供,以实现面向国际市场,有效防止在国内市场的低水平重复与竞争,形成了一个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松散型或紧密型的共同体,在这一模式中由组织自己负责推广应用机构。这一模式中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并且承担了市场风险,保证了科技成果和产业发展的融会贯通,实现了双方营销渠道的充分利用,有利于达到双赢的效果。然而同时该模式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较大,必须有国家贸易政策的保护。

3结束语

农业机械科技范文第2篇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1.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助于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以精准耕种、精准浇灌、精准收割来缩短生产作业时间,提高农业作业的效率。其次,专业化的农业收割机械设备有助于提高收割速度,降低收割环节中对农作物的损伤,更好的保障食品的安全。再次,以专业化的农业排水、灌溉、施肥等机械设备,能够快速应对自然灾害,确保农业收获,与此同时,还能够保障土壤肥力。

2.存在问题

(1)发展结构不合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存在着农业机械化结构不均衡的情况。首先,从设备大小而言,大型机械化设备较少,而小型机械化设备偏多;其次,存在着农业机械化配套率较低的状况,农业动力机械较多,农业配套机械较少;再次,设备使用角度而言,用于经济作物生产相关的机械化设备较少,而用于粮食作物生产相关的机械化设备较多;最后,从使用行业,角度而言,大量的机械设备都是针对种植业而产生的,只有少量机器设备是关于养殖业、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另一方面,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业的水平还相对落后,农业自主创新力度不够、新技术新设备较少、农业装备设置不够合理技术含量较低等等这些方面,都严重抑制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2)生产机械化规模较小。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但是占的主要是土地广阔和劳动力低廉的优势,整体的农业发展水平还较低,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机械化规模更低。从我国农民的角度而言,很多农民思维落后、经济拮据,会出现不愿购买或购买不起机械化设备的情况。在小型机械设备购买力都不足的情况下,大型机械设备的购买情况几乎不会出现,严重抑制了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的发展状况。与此同时,生产所需的各项物料、能源消耗等都处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之下,农业生产成本逐渐提高,农民几乎没有余钱进行农业机械化扩容,也是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

(3)服务体系不甚健全。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呈现跨区域的特点,农业市场进一步扩大化,相关农业服务的范围逐渐向后延伸,重点由原先的种植业逐步转向产后加工业。总体而言,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服务体系不是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提升较为缓慢。这样缓慢的发展速度很难跟得上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甚相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情况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均衡性,这也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1.提高农民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购买力。农业机械设备是提高农业水平的重要设施。提高农民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购买力,应当立足于我国农村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衡量农民经济收入与农业机械设备价格之间的关系。首先,可以由政府牵头推行农业机械设备的合资购买、共同使用,有助于降低单个农民对于机械设备的承受压力,提高购买力。其次,可以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机制,相应提高政府补贴,侧面降低农业机械的购买价格。

另一方面,提高农民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购买力,还应当需要提升农民对于机械设备的认知程度。通过组织宣讲活动、体验活动等,让农民能够更好的了解农业机械设备,发现这些设备能为自己的日常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助力,充分了解购买相应农业机械设备后所需要的日常养护、后期维护内容。以此提高农民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农民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购买力。

2.推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当充分发挥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主导、农业机械化服务为主要手段的新型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将农业机械转变成为农业相关生产、?营人员共同用的农机具。其次,应当结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科技为载体,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最后,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还应当参照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机械服务工作。

3.构建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助力。积极运用新兴科技,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工作,完成农业机械化出水平综合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创新应当是依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不断推进的。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时应当注重农业大型机械化设备、农业配套机械设备、经济作物生产相关设备和综合农业设备技术的提高。与此同时,还应当根据不同区域条件,研发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设备,以促进不同区域的同步发展。加快构建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体系,有助于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科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信息化

0.前言

我国正处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结合我国具体的发展情况,选择最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自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的各项事业发展均以其作为发展的衡量,农业发展同样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以农业发展为主,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自动化作业能力,所以,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及重要力量。

1.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农业资源丰富,人口多,但是人均占有率不足,粮食产量提高无法解决我国面临的粮食危机,安全问题严重。

其次,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农业环境问题严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再次,我国农业用水不足,尤其是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突出,同时,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对淡水利用率差,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最后,农副产品加工安全问题突出,我国农产品加工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1/4,农产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影响长远发展。

2.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2.1是合理充分利用淡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有效措施

首先,发展农业机械需要淡水资源为依托。

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资源占有量仅23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水平的25%,人口与水资源矛盾日益紧张,淡水利用量过多,导致北方地区一些河流出现断流现象,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影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水平,因此,节水灌溉技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尤其是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北方地区更是迫在眉睫。

节水灌溉机械的发展使实现农业淡水资源保护的必经之路,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来看,机械化灌溉面积在逐年提升,从我国相关技术手段来看,以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为主的节水技术快速发展,提升了淡水资源利用效率,但是相比之下,我国的节水资源成本较高,有待改进与完善。

2.2农业机械化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技术

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的现代科技成果应用中导致的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等,对人的健康与可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我国则主要是农药、地膜与焚烧秸秆导致的环境问题加剧,同时,长期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 引起化肥、农药大量流失到空气、土壤、水中。农业环境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解决农业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些遏制农业环境污染的技术应运而生, 农业机械就是其中之一。

首先,提高机械深施肥技术。

我国农业施肥十分不合理,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大量施肥,导致化肥的极大浪费,这不仅造成了农业资料花消的增加,农民单位土地收入的减少,而且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实施机械深施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增加他们的收入,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也有好处,所以,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深施肥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采取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

国外的植保机械已大量采用静电喷雾、低量喷雾、控滴喷雾等技术, 药液在植物叶片上的有效沉积高达90% 以上。我国已达到国际80 年代水平的低量喷雾、喷雾防滴漏技术、弥雾喷粉、热烟雾机和常温烟雾机等技术, 可较落后的手动植保机具降低农药用量20% , 降低用水量50%。但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植保机械还比较落后, 农药在作物叶片上的沉积率只有40%。因此, 今后应致力于开展对低毒高效农药、精密喷洒技术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 研究 , 以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所以说,发展机械精密喷施农药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投入,还会减轻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机械精密喷施农药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后,利用机械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和水分蒸发, 提高土壤养分, 抑制杂草滋长。有关专家研究证明, 秸秆还田一公顷耕地相当于增加255 公斤磷、255 公斤氮、285 公斤钾, 一般增产效果在5%~ 12% 之间, 具有肥田和防治污染的双重效果。秸秆还田一般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或带有切碎装置的收获机械直接还田。

2.3农业机械化可以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每年都会有很多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2006年,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发生了罕见的自然灾害,西南四川、重庆地区发生了五十年不遇的旱灾。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农业机械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沿海地区的农民转移还是四川、重庆地区的饮用水的运输都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帮助。再有就是,我国积极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农业灌溉机械,农业运输机械等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农业机械在抵御农业自然灾害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当前形势下,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结合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随着我国 工业 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 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一条符合 中国 国情的道路,是在当今国际 社会 环境下提出来的,是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条有效的道路。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比单纯的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加有效,更加彻底。我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能再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完全可以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以信息化带动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促进农业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机制造业、流通业,全面提升农产品和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新型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要以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投入,促进知识积累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利用方便的信息化 网络 实现所有农业信息的共享,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农业专家决策系统、GPS、RS、GIS(3S系统),对农业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最优方案,进行决策,得到既合理有方便的措施。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相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水资源利用,耕地资源的保护,自然灾害等都起到了跨时代的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有了新的认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农业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改善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当前情况,保障农业可展的各项农业技术革命的开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加强农业机械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蒋志强,张春梅.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7(06).

农业机械科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管理,现状,原因,解决办法

作者:何东东

一、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是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合理组织、策划各项农业技术活动,在最合理、最有效的经济和时间范围内达到预定的农业技术发展目标,进而实现农业经济功效最大化。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传统的农业技术管理手段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建国初期,为了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实行的是以农促工的策略,大力促进工业化生产,完成大量工业化积累,在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以来农业发展不受重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规范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交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但是因为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尚待改进。

二、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

1.农业科技管理主体不明确。现代农业就是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的老路子,依靠科技、人才、资金、管理走新型农业发展的路子。我国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都是各级政府,但是管理主体地位一直没有有效实施。与此同时,部分科技投资主体、收益地位不明确,就很容易导致管理上出现问题,制约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农业的长远发展。

2.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缺乏。国家政府在新时期虽然不断重视农业的投入和发展,都会将农业发展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下面各级政府也会加大农业专项资金投入。但是我国依然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地方的主动权不是很大,用于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并不多,因此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管理的投入效果就不明显,现代高新农业发展就会因为缺乏资金错过良好的机遇。

3.农业科技宣传不到位,农民采用新科技的热情不高。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要素,科技的具体实施还是要靠农民的支持和推动。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管理依然是政府主导,政府并没有加大农业新科技的宣传,这样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农业科技难以转化成实际生产力。同时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规模化农业发展程度不够,也使得农业科技难以推广。

4.农业资金匮乏,总体机械化水平较低。资金匮乏严重制约农业科技的研发,也影响了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程度不高就难以发挥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三、现代农业科技管理的对策

1.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农业科技发展长期规划的制定,进行科技管理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国家、地方农业科技管理部门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为农业科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首先要明确科技管理主体,打破原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科技管理的法律制度管理体系,有效保护农业知识产权;其次还要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将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效结合起来,加强成果转化,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最后还要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将科研投入作为农业发展持久的内在动力

2.进一步贯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转化。科技转化现实生产力需要经过一段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和机制,所以要建立健全良好的科技转化体系,加强各类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和农民必须建立良好的利益关系,有效发挥科研成果的推动作用。农业科研机构与农民、企业的有效联系,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避免中间资源丢失,信息误差。

3.不断促进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农兴国的根本在于高素质的农业人才。现代社会,人才是竞争、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同各级人才机构的联系,加强科技转化力度,实现“政、企、校、研、资”良性互动。政府还需要建立人才储备库,在这种长效机制下建立一支文化、技术、管理兼备的现代化农业队伍,同时还要加强各种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加大对农技推广人员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良好的农业人才发展机制,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4.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推广体系。现代农业体制改革的成败关键就在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程度。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即使有一些农技站,也早已变成了空壳子或者变成单纯的营利性机构。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建立基层农业推广站,有效解决三农问题。那么首先就需要不断深化农业改革,建立适应市场发展的农业推广体系,积极应对加入世贸后对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冲击;其次还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追求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尽力挖掘各地农业发展潜力,建立健全良好的农业风险抵御机制,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5.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信息平台。现代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农业的发展也必须依托于现代信息平台,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各县市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还要转变政府的观念,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科技科技管理机制;最后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高水准的农业情报信息体系和有效的农业预警机制。

农业机械科技范文第5篇

在农业机械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计划的安排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比如说,在讲授“内燃机”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先向同学们提问:大家每天可以看见很多车辆在马路上驰骋,那大家知道它们的动力是来自哪吗?然后给同学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讨论,再通过自由发言或分组辩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们发言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和总结。进而引进内燃机的理论知识、基础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内容。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课堂上所讨论的话题应该是能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材内容。通过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学习教材内容的积极性,而且对于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生动、深刻的认识。

2、模型、挂图、想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以及学习目标不明确等现象,导致在课堂上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没有兴趣,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而农业机械化课程作为农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们一开学就要接触,肯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使用模型、挂图、想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多动脑、做思考。比如在讲授“内燃机的结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挂图先给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内燃机的结构,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黑板上,教师可以一遍引导学生们看图片,一边讲解内燃机结构的相关理论知识。最后,再让学生们自己在脑海里想象内燃机的模型,并结合图挂画出来。结合模型或者图挂来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的更具体、生动,一方面利于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一方面也提高了农业机械化课程的实效性。

3、实物教学法

传统的农业机械化的教学只能依靠图片、模型结合教材内容来教学。而这门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实际农业生产中的机械设备操作具有很大的关联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的图片或模型很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且不能全面展示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利用实物教学法,让同学们在观察和操作实物中学习教材知识,避免了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的学习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和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实物来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们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学生们通过在课堂上对实物的观察,将抽象的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转化成具体的实物,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利用实物教学法来讲授农业机械化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们观察、触摸、体感实物。比如说,在讲授“二冲程内燃机”这部分知识时,由于二冲程内燃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比较抽象,如果紧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们的想象,教师很难清除的表达教学内容,学生们也很难完全掌握教学知识,而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如果教师不结合实物在讲授这节课时,只有30%的学生能听懂教师讲的内容,其中还不乏似懂非懂的学生。因此,教师应该首先给同学们展示实物,让同学们对二冲程内燃机有一个系统的感性认识,然后在讲解有关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等理论性的知识,这样学生们通过对二冲程内燃机的实物观察和体验,就能比较容易的理解相关理论了。数据表明,利用实物教学法来讲课,70%的学生基本能掌握教学内容。

4、多媒体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