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第1篇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带动了经济型酒店行业的飞速发展,其作为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廉价、连锁加盟、服务局限性、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因此,经济型酒店成为来外出旅游和出差中低层人员的首选消费方式。消费者对经济型酒店的选择不仅仅与其廉价实惠性,能够让很多的消费者负担得起有着很大关系,而且与其设备的简洁完善以及交通的便利息相关。所以,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做好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管理对于酒店的长远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型酒店发展的现状

经济型酒店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率先出现的,其主要是以“b&b”的服务模式,即早餐+住宿。自出现以来一直受到广大的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在欧美地区极为的流行。而我国的经济型酒店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上海地区,且起初品牌单一,到目前发展为止已有众多的品牌,比如汉庭、如家、速8、7天、尚客优、锦江之星等等,经济型酒店目前已经遍布全国各大地区城市,其从最初的汽车旅馆到现今的各种服务集一体的经济型酒店模式,发生来巨大的改变。当前经济型酒店相对于其它小型的旅店、青年旅社、家庭旅馆等住宿来讲虽然在价格方面可能会有点儿高,其基本都是在300元以内,但是在服务质量和住宿的环境清洁以及设备的完善性方面,经济型酒店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也是广大消费者选择经济型酒店作为出行住宿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型酒店相对于一些高档的星级酒店来讲,其虽然在装饰和设备环境方面不能与其相比,但是经济型酒店能够满足市场90%的人的需求,并且在消费价格方面也比较合理,因此,在此经济形势下,经济型酒店在酒店行业中占有重大比例,其之间竞争环境也日益激烈。

三、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酒店市场的快速发展,经济型酒店无论是在数量还是经营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自我国第一家经济型酒店的开张——锦江之星,经济型酒店以低投资、运营成本低和回收期短的经营特点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的投资,当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外出旅游、出差,入住酒店成为了一种消费热潮,其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根据《2011-2015年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的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经济型酒店的增长速度在各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仍然在继续增长,在2011年全年的酒店开业新增40%,2012年同比增长31.7%,2013年同比增长37.4%,2014年同比增长41.2%,而且经济型酒店在增长的过程中品牌集中程度也逐步的有所降低。当然,经济型酒店的增长的同时,地方的房价及物价也有所调整,有其是租房价格,租房的成本平均年增长达到31%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酒店的利润空间,这对于酒店经营来讲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此经济形势下保证酒店的正常经营和利润最大化是极其重要,因此,这也凸显经济型酒店在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管理必要性。目前,经济型酒店面对巨大的市场竞争,一方面需要做好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进行规划,另外一方面还应该在服务和质量方面提升自我,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当前经济形势下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的管理方式研究

1、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也称为作业成本计算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作业的多少来确定所需要的费用,从而将酒店成本管理人员的精力集中于引起成本发生的缘由和因素方面,而不仅仅只是关心成本的结果,由作业成本的合理预算和科学的控制,能够很好的避免以往的成本法中由于相互之间的责任模糊而造成的成本不清晰的问题发生,同时也使得将经营中某些不可控的费用转化为ABC系统中可控费用。所以,ABC相比较于传统的成本控制方式,其存在很大的优势,不仅仅是在计算成本控制方面,而且在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意义。在此基础之上开展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的管理工作对于当前经济形势是非常有利的,而且,目前此方法已经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一些欧美国家中,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标准成本控制法

研究所谓的标准成本控制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精确的调查和技术检测分析,制定出一种评价成本与工作效率之间关系的方法。作为一种酒店成本控制方法,其应该在事先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也就是产品的标准成本,然后根据产品应该发生的成本,将其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并且把实际在经营过程中消耗的状况与标准成本相对比,从而分析得出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值,继而通过对差值的原因分析,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产品成本,标准成本控制法作为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方式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现今,国内外的经济学家在结合经济实际状况分析,认为标准成本的合理性以及能否发挥重大的积极作用不仅仅与其制定的标准的合理性有关,而且与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及工作热情有着很大联系。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及工作热情又受企业内部机构建设以及考核、奖惩影响,所以,一个企业在进行标准成本控制方法的开展实施的同时,需要强化对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合理的调整企业内部结构以及实施严明的奖惩规则,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最大化的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为企业贡献自我价值的精神,使得标准成本在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中充分发挥其意义。

3、目标成本控制法

目标成本控制是以目标成本作为控制对象的一种管理方式,同时其也是目标管理的主要形式,是公司目标管理的关键部分。目标成本控制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将成本目标从企业目标的系统中提取出来,再成本目标的基础之上减少经营活动费用,同时也不影响其它的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其指导控制企业经营活动成本,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日常支出,促进企业利润增值效益的最大化。由目标成本控制目的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减少经营成本,提升企业利润的有效方式,是一种具有科学根据的成本控制经营方法。当然,目标成本和目标成本控制并非一个概念,如果目标成本缺乏目标成本控制就无法提升企业利益,尤其是对于服务业中的经济型酒店,在做好目标成本制定的同时,不可忽视目标成本控制的管理工作。

4、全面预算控制法

全面预算控制法主要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把预算作为成本控制中的核心内容,建立起的一种权、责、利清晰明确关系的机制,其自身也是一个计划、决策和执行过程的完整体系。全面预算从本质上来讲是一整套预算的财务收支报表及其他附表,主要用来规划计划期间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及其成果的事前控制,包括编制生产预算、产品成本预算、各种费用预算、财务收支预算和货币流转预算等。只有从消费者的需要和企业长期利益出发,决定企业的资本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成本的控制才有可靠保证。当然,对于一个现代化经济型酒店,预算控制对在其中能够充分的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经营成本,科学合理的对其进行全面的预算控制,是酒店发展和内部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型酒店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生存就需要强化其内部成本控制的管理,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为企业带来利益。

五、结束语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教学方法;实用型人才

酒店管理是指对酒店的经营和管理,是以管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的一门独特的综合性管理学科。根据酒店管理自身的规律,《酒店管理》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具体的管理工作内容,相比其他课程而言,显得更枯燥,学生更难理解。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更好、更快地适应未来酒店业的工作,教师在讲授时应既注重酒店管理理论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又注重酒店管理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这样才能培养实用型人才。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

(1)结构完善的教学过程。为了保证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确保教学质量,结构完善的教学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在每一章节学习之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基础知识目标和基本技能目标。基础知识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要了解、掌握、理解的知识内容,讲授时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启发教学、对比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基本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酒店管理相关案例折射的系列问题分析、思考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更好、更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除正常的课堂讲授外,要注重相关的知识链接,介绍成功酒店集团的经营管理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要广泛引用相关案例,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管理方面的寓言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小故事中明白大道理。

每章节课程完成时,先让学生进行小结,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同时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业的布置分为两类:一是基础知识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二是基本操作技能题,帮助学生更深一步思考所学知识。这类题目大多是根据所学的管理知识,要求学生结合当地某酒店的管理现状谈谈该酒店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思考一些管理方法的利弊等。最后布置学生应预习的后续内容,同时提出预习要求,为下次课程作准备。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为适应课堂教学需要,专门制作了与课程相配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使学生更快获得最新的知识信息,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保持和有效运用。

(3)技能操作和带薪实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酒店管理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技能操作训练是不可少的。如激发学生创造性的体验式教学,结合酒店管理某些环节让学生模拟服务人员和顾客进行操作演练,其他学生观摩。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的酒店管理知识对演练过程展开讨论、总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课程、对未来职业的热诚和兴趣,甚至还可能引发出一些有价值的、有趣的、具有独造性的提高酒店管理的理念,培养出高品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同时利用假期适当安排学生到当地各大酒店带薪实习,通过实习,学生既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又可以学习、借鉴各大酒店的管理经验。

二、人性化的教学方法

现在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不高。《酒店管理》更多讲授的是各岗位的的业务范围、工作职责、服务程序、服务质量标准及应该具有的工作技能和知识,内容枯燥,如果教学方法单调,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酒店管理要以人为本,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了让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酒店的工作,做好酒店管理工作,除了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使用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书本之外的、酒店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酒店行业的工作,除培养学生仪容仪表、礼仪礼貌、语言交际能力、应变能力、服务技能和服务技巧等基本服务素质和基础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组织、经营、指挥、培训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具体操作训练中,不仅让学生动手,还要让学生动脑,勇于创新,从实践中找到更好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方法。如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酒店各个部门的岗位设置、设施设备管理及各部门管理要点,我们的实训教室是根据授课内容不断变化的,并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人事部等各部门的特点对实训教室进行装扮、设计,模拟设置工作岗位、人员配备、工作安排、设施设备管理办法等,各小组说明设计的原因及好处,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哪个小组的设计安排最好。或设计某张宾客使用的卡片、表格时,分组完成,各组比较,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或设计方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余世维、易钟等名家讲的酒店管理方面的碟片,尤其是余博士讲的《宾客期望的酒店管理》,站在宾客角度来讲酒店管理,加上他的演讲风格生动、幽默,案例多,学生非常喜欢看。通过观看,学生可以了解各大酒店好的管理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了加深学生印象,看完后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观后感,谈谈印象最深的案例是哪个,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是酒店的管理人员,遇到类似情况会采用哪种方法,选择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教会了学生在不同的管理风格中作选择,明确自己选择的原因。

(3)培养学生酒店行业所需的素质和能力。面对即将从事的酒店业,学生应将酒店员工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在学习、生活中慢慢树立,养成习惯,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①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要求学生应注重自身形象,讲究仪容仪表、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善于微笑,能适时微笑服务。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将服务工作中的“三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动作轻应用在生活中,主动礼让他人。正确使用礼貌七声:即欢迎声、问候声、敬语声、致谢声、道歉声、回答声、送客声。锻炼学生察言观色的能力,做到四勤,即眼勤、口勤、脚勤、手勤。培养学生养成做事用心的态度,做好细小工作,注重细节。为了理论联系实践,教师还应经常组织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学校和校外的各项会议、活动,为参会者做好服务工作,以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②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一方面酒店员工在付出劳动和知识之外还需要付出情感劳动,为客人服务时要保持彬彬有礼、微笑、热情的态度,使客人产生宾至如归感。同时,酒店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决定了员工的情感表现对客人的感知和满意度有重要影响,这要求员工在工作中应随时准备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酒店行业是一个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的职业,酒店基层员工工作大多是重复单调的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如果酒店制度管理缺乏情感色彩,惩罚措施多于奖励激励,员工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紧迫和受管制感。由于客人素质参差不齐,当挑剔的客人对服务员横加指责时,服务员也必须保持温和有礼的态度。随时提供优质服务和巨大工作压力的矛盾要求员工的忍耐性要好。没有良好的承受挫折能力和适应性是很难在酒店行业里大有作为的,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管理干部。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场景锻炼学生的自控能力,更要在学习生活中锻炼学生的自控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酒店业有一个原则:“100-1=0”。在整个服务中,个别员工的不负责任会把全体员工辛勤工作的成果一笔勾销,让客人对酒店的印象大打折扣。同时,员工在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时,需要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作,所以团队协作在服务行业中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应经常开展一些以班组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可成立各种兴趣爱好团体等。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管理能力,可每10名学生为一个班组,管理班级一个月,月末总结管理情况,分享管理经验,使学生将所学管理知识应用在班级管理中。

④在教学中体现情感管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任何人都有被尊重、被肯定的需要,尊重和信任员工是情感管理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学会情感管理,教师要以身作则,尊重和肯定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肯定学生的成绩,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热情,以情感人,用心、用情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并善于与学生沟通,以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总之,通过传统教学法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具备酒店基本服务与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成长为以技能水平为目的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温晓婷.现代酒店知识与管理II管理人员必读[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2]方伟群.酒店与管理公司赢的策略[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第3篇

当前我国旅游住宿业迅猛发展,旅游业人才需求的数量与质量也日益凸显。旅游院校作为旅游类专门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进行着分析职业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匹配相应课程、研究教学方法并付诸教学实践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随着住宿业发展进入新常态,住宿业态在范围及边界上不断延伸,广义的住宿概念正在形成,我校培养酒店管理专门人才的目标也在适时调整:培养国际品牌酒店集团的服务精英和基层管理者、培养精品酒店和民宿的策划者、培养“酒店+”新业态中的经营管理者三个方向。目的是打造适应产业新需求、突显云南特色、具有中西文化服务理念特质的、酒店产业“高起点、高技能、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酒店管理专业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知行合一的过程,知识和技能的累积也是由初级到高级的进阶。从结构上,本课程是对酒店管理R等年所学课程的总体归纳。在职业教育三年中,我们为学生规划了三大类课程:基本素质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能力课。基本素质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每一位大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类课程,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毛概》、《思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业基础课的内容是对酒店行业的基本了解及在酒店行业学习工作所必备的语言、形象等要求,如《饭店业概论》、《普通话》、《职业英语》、《职业形象塑造》等课程,而专业能力课则要学习酒店中各部门工作内容及服务技能,如《前厅运营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管理》、《酒店信息系统运营》、《酒店网络营销》,以及为提升职业兴趣、延伸学习内容而创新性开设的模块课程。从2016级入学的学生开始,《酒店经营与管理》这门课被安排在了第六个学期,也就是大专学习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四个学期上述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有关酒店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业务操作,并且完成了顶岗实习,第六学期再学习本课程,会对前期所学的全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回顾及系统的联系。

从知识上,本课程是从服务技能学习到基层管理方法学习的提升。在第二、第三学期,学生进行的专业能力课学习是针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基础知识及工作任务的基本操作流程的学习,而《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的知识则提升到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的高度,学习的重点不再是具体任务的操作步骤,而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站在经营管理目标下安排工作。

从技能上,是从操作具体工作任务到组织策划管理的进阶。前期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某岗位基本的服务技能,能够解决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具备一线服务员的工作能力及职业素质。经过第五学期及假期总和至少半年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酒店某岗位已有较熟练的基层服务经验,对酒店的工作性质、部门的运营过程也有切实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第六学期《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的开设能够融会贯通酒店管理的理论与实际,提升学习的高度,配合《酒店督导》课程等学习,培养学生能站在基层管理者的视角,运用基础管理工具及方法安排工作流程、组织工作、策划活动、提升工作效率。

二、《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授课现状

很多安排到《酒店经营与管理》这门课的老师都表示该门课的教学很有难度,分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学校教师的酒店经营管理实际经验缺乏。学校教师由于工作时间及内容的关系,鲜有机会能参与到真实的酒店运营过程中,缺乏实际的经验和工作体会,只能通过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源等间接的方式获得《酒店经营与管理》知识点的阐述和案例,很难将一些书面的理论讲解得通俗易懂,表现方式也难以生动。备课过程参考同行已有的教学资料,难以补充新鲜的信息,导致信息落后。

理论课程授课过程单调乏味。由于上述原因,很多授课老师只能照教材、参考书或者按照已有 PPT 内容逐一讲解,理论的内容枯燥乏味,讲解的不透彻,学生依然听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授课教师的教学环节也没有精心设计,理论课程的授课将很有可能成为教师的单向输出,学生一旦对课程失去兴趣,则不会继续接收信息。一个课堂如果没有师生的互动,只有老师在照书讲,学生无心听,教学当然难以进行。

教学辅助资源不足,没有真实的运营数据做支撑。《酒店经营与管理》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课程,由于教师的实际运营经验缺乏,授课需要依靠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实际运营数据,而这些资料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取的,市面上的案例等资源已是多年以前编写的,无法跟上酒店实际运营的变化。

学习成果检验方式单一,无法真实评价学习效果。虽然《酒店经营与管理》被定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但教学效果和成果的检验还是过于单一,课程学习之后,只是被作为一门考试课被安排进行笔试卷面考试,而考试的内容大多围绕教材或授课的知识点进行,考试的内容只做到了一些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察,并不能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提高《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解决思路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第4篇

(一)行政、制度、经济的管理方法

行政管理法在中外酒店管理模式中常见的管理方法之一,在管理中根据酒店的行政组织的命令、指示与相关的规定、制度等具有约束性的手段来对酒店实施管理。这样能使酒店在统一的制度下进行,但同时这种管理方法对管理者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酒店业的发展是在国家相关的制度、法律、条例等要求下进行的,这就是酒店业的制度管理法。根据国家制度来确定酒店业发展中所要遵循和应用的规章制度,使酒店经营活动能够有序进行,但是此方法存在缺乏灵活性等缺点。经济管理方法主要是在收入、薪资制度等方面对酒店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引导和约束的方法。经济管理法可以使酒店有限的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现场管理、情感管理的方法

现场管理法与情感管理法都是对员工情感方面的进行的,管理者对酒店进行现场的检查、巡视等加强了与员工的互动,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对员工的思想情绪、爱好、需求等进行了解,同时在实际上给予员工切实利益的满足。能更好的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教育管理的方法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技能和创造性,同时对员工进行引导启发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

(四)均衡管理的方法

均衡管理法是从顾客着手,在对顾客的需求方面进行有效的预测,将酒店现有产品与顾客进行适配,达到对顾客提供服务供给时的有效与平衡。这种方法可以节约酒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收益最大化。

二、中外酒店管理模式的对比

国外酒店业管理中,管理组织责权分明,把明确的管理权力和相关的利益关系作为管理组织的纽带,以经济效益作为管理的动力。计划、组织等方面较为明确;而我国的酒店业管理较多的是注重情感管理方法,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有效个工作,同时建立奖罚机制,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对于酒店管理的本身缺乏经验,多种情况下管理较为混乱,效率低下。

(一)中外酒店管理中经营方式的不同

1、在经营思想方面

国外酒店经过长期的发展在经营思想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国外的酒店基本立足与把顾客、员工、企业的利息相互统一,酒店的一切活动坚持顾客至上原则,把企业经营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此次追求企业的经营效益。而国内酒店业对顾客服务方面不够重视,把企业的经营效益放在首位。

2、在经营风格上

国外酒店在推出服务产品时,注意差异化,用独特的方式推销自己,抓住顾客的心理,并在顾客中形成一定元素的定位,即当顾客用到产品时便能想到相关的酒店。而我国酒店一般是通过产品价格进行竞争,根据产品在不同季节需求的不同来提高或者降低价格以吸引顾客。定位较为模糊,没有形成品牌在顾客心中的定位。我国酒店业应转变为质量竞争,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中外酒店管理模式在运行机制方面的差异

受到国家制度与传统习惯的影响,中外酒店管理模式在运行机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外酒店在运行机制方面采用健全的管理方法,产权清晰、法制结构合理、组织结构健全同时管理较为严密、谨慎,这样管理的效率也较高。中国酒店业受到见过初期经济模式的影响,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合理,外聘费用较高、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等,在运行机制上的缺陷直接带来了管理方面的问题,机制不健全导致效率低下,致使中国整个酒店业竞争力低下,效益较低。

(三)中外酒店管理模式在服务方面的差异

现代产业结构的转变,服务在各行各业中已经成为了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酒店业行业较国外相比在服务方面差距较大。国外酒店更倾向于个性化服务,而我国酒店业仍然处于低级的情绪化服务模式。对国外酒店业经营模式对比的主要目的主要在于提高我国酒店业的管理。对我国酒店业管理必须进行标准化,达到管理方面的标准化与服务的标准化,从而使管理内容更加明确,服务更加人性化;同时要抛开传统的酒店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库,根据每个人发展情况的不同与自身特长,提供相关的职位,使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都能发挥较大的作用,让每个员工都能看到提高的空间和未来的职业前景;强化流程建设,让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有章可循,使工作更加精确化、标准化;健全组织机构,从上到下完善管理组织机构对于管理的及时有效性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结语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第5篇

但直到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和随后欧美国家的工业化之后,管理理论才得到系统的研究,不断产生一些管理理论家和形成多种管理理论学派,并在全球经济生活中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中国酒店企业微利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以服务、价格竞争为重心的企业竞争模式正在悄悄地向致力于提高整体竞争力的竞争模式转变。中国酒店管理化已经初见成效。

1 中国酒店管理的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在中国加人WTO,酒店业对外进一步开放,以及酒店业市场竞争激烈等环境下,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酒店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在竞争中日趋成熟,无论在国内面对外来跨国酒店集团还是预备走出去参加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都差距最大,这成为中国酒店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瓶颈。

1.1 对其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总体上,中国酒店的经营竞争多数停留在价格和服务竞争层次,尤其把压价竞争作为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由于体制和资金实力等原因,无论国有还是民营的酒店均急功近利,不谋求长期发展和长远利益。对这种具有战略性不能使经营效益立竿见影的东西兴趣不大。

(1)过分自信于自身的软件和硬件条件,不注重与顾客的深度沟通和酒店的创建和推广;

(2)认为酒店经营靠广告宣传,而忽视了服务质量,结果广告效应好景不长;

(3)对酒店基本概念一知半解,总局限于店标、店徽和CIS、CS等名词范围。没有品牌资产、品牌核心价值、品牌识别、品牌推广、品牌价值评估、品牌结构等新概念。

1.2 集团化进展的缓慢,制约了酒店的发展

管理是集团化的发展维度,管理化依赖于集团化,但同时管理化又能加强集团化。单体酒店可以创好管理,但由于酒店服务范围的地域性,决定了单体酒店的局限性,即只能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产生影响,充其量也就是地方品牌。中国缺少强势酒店管理部分原因在于集团化进展缓慢,由于体制、酒店产权交易和民营资本参与等原因,中国酒店企业存在分散化现象。

1.3 酒店战略性管理和规划的相对缺乏

时下关于酒店管理的文献和文件多见管理经营、管理营销等名词。管理营销味浓,未从战略高度将管理作为酒店服务对象进行管理,更谈不上制定一个管理战略规划。所谓管理战略规划就是制定以管理核心价值为中心的管理识别系统,然后以管理识别系统统率和整合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同时优选管理化战略和管理结构,不断推进管理资产的增值并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管理资产。

1.4 以管理打天下为主,管理结构不清

中国酒店管理管理目前仍然是一个管理打天下且企业管理和联号管理不分的单一管理策略,应该深化延伸管理策略。由于酒店联号管理和企业管理形势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日益激烈,如何选择管理延伸策略,如何协调新旧管理关系,如何协调企业总管理和酒店总管理的关系已成为目前的难题。

1.5 对管理价值的跟踪评估

国内目前还没有权威的酒店管理评价机构,也没有酒店管理价值排行榜,甚至以酒店数和房间数为指标的排行榜都没有。这样一方面造成酒店企业对自身管理创值能力不清;另一方面随着酒店集团和管理的并购交易的进行,作为无形资产的管理也无法建立衡量标准。

2 中国酒店管理的未来发展对策

2.1 酒店管理的创新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顾客需求也在变,一切都在变化中。作为一个企业,它同样需要变化创新,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我们讲,企业的标准、流程和制度应该保持稳定,但那只是在特定的某段时间内相对固定,正如哲学里讲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所以,对于酒店来讲,进行动态管理是必需的,创新是一个酒店生存发展的不二之选。组织机构创新是管理创新,要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管理创新能够做到位,它所产生的价值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它后续能产生源源不断的价值,最终的价值可能会更大。而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是多式多样的。

(1)要善于否定自己,要自以为非,不要自以为是。现有的东西也要善于否定,并且要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反复否定。

(2)要反复地收集信息,信息一定要足,千万不能闭门造车,坐在那里苦思冥想。要查阅一些资料,通过信息来启发自己,使自己有灵感。特别是酒店这个行业,区域性比较强,别的地方有好的东西,我们得到了信息,找到了来源,就要从源头上下功夫,信息量一定要大。

(3)要注意借鉴。美国某企业有句话“:综合就是创新”。他的创新,大部分就是借鉴别人,是综合,他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稍微一变,就是新东西。比如说,当时做的录像带长度45分钟,一个企业发现长度2.3小时为好,就改成了2.3小时,结果销路大增,这就叫综合创新。我们以后创新,一定要注意借鉴。有些事,不一定非得自己去做,要学习借力,这个力在创新上效率非常高。我们走出去,多参观,多学习;我们请进来,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然后结合我们的实际来进行改良,这就是综合创新了,所以一定要注意借鉴别人的东西。

(4)要集思广益。大家可以坐在一起探讨,各述己见,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些点子都说出来。有人可能说的不对路,但别人听了可能会产生灵感。创新产品,要善于利用几个人的长处,特别是烹调这一块,有的在灶上功夫比较好,有的在墩上功夫比较好,有的在糊浆上功夫比较好,有的在调味方面掌握得比较好,有人在美观上掌握得比较好,几个人综合起来,不就完美了。那么为什么非得一个人去创新一个菜呢?为什么不能把大家的优势集中在一块呢?

(5)创造发明。创造发明即是人无我有,这是创新中最难的。几年前,北京某酒店有个饮料叫鲜榨玉米汁,味道非常好,带有非常浓郁的玉米香,而当时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它的玉米汁价格198元一扎,外加20%的服务费。而最后我们发现其成本是3块7,还包括劳务费。这就是发明创造,他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6)研发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我们的研发工作,一定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脱离实际一切都毫无意义。

2.2 树立管理的资产观和战略观

2.2.1 酒店管理的资产观

对管理资产的完全理解,存在三个层次。

(1)管理资产是由消费者确定的资产的理解。酒店管理资产具体定义为与管理名称和符号相联系的附加在产品或者服务上的管理价值,由“四度”构成,即知名度、美誉度、联想度和忠诚度。本质上,酒店管理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管理资产是由消费者确定的。在管理概念的认识上普遍存在一种误区,即把管理看成是企业自己的东西,一种商标权,一种与竞争者相区别的标识,而轻视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忽视消费者在其中的地位。酒店管理创建的任务就是如何将管理牢牢地占据消费者的心理空间,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牢固的地位。

(2)管理资产实质是“关系”。它包括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个体企业与同行企业、酒店企业与消费者等方面的关系。

(3)管理资产作为无形资产是一项战略资产。管理资产是战略性的问题,无形资产的基础是建立竞争优势和未来赢利“,创值能力”才是管理的真正价值。实现低成本风险扩张可以通过短期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方式,长期在资本市场上与资本运作结合获得信贷、融资和股票价格或在企业并购中实现溢价。其中管理资产评估是创值能力的量化。

2.2.2 战略性

酒店管理是一项战略资产,酒店管理就必须由企业高层亲自作出对管理的战略性决策,这也是中国酒店管理管现状的迫切要求。在理论领域,21世纪新兴的管理模式是管理战略管理,用战略性管理的理论指导企业管理管理是它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管理模式的特点,在设计维护管理形象的同时更聚焦于管理资产。酒店管理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酒店企业一切管理应以管理资产最大化为指导思想。以管理资产为核心统帅和整合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

2.2.3 服务质量是塑造管理的基础

服务质量是酒店企业的生命,酒店的管理归根究底要以服务质量和信誉为保证,服务质量始终贯穿于管理的过程。

强化服务质量是管理的基础和永恒的主题。树立酒店管理已经逐步成为酒店业界的共识,许多酒店企业都认识到服务质量在字酒店管理经营中的重要性。服务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服务质量管理、服务的个性化、特色化等。

具有创新精神的优良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在顾客心中树立优良形象并保持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地位,优质、有特色和个性化的服务是赢得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主要因子,是酒店管理成功的基础。

例如万豪酒店集团制定的长达200页的《万豪管理维护计划》,把酒店每一个服务点的标准要求都详细规定,组织培训,并建立检查和评估体系。

2.2.4 建立管理的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