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道的检查方法及标准

呼吸道的检查方法及标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道的检查方法及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道的检查方法及标准

呼吸道的检查方法及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呼吸道感染;对照研究

头孢丙烯( cefprozil) 是口服第二代头孢菌素。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例,如致病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埃及希腊菌的感染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许多研究表明,国外已在其在治疗社区疗效和安全性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临床症状,身体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学诊断为细菌性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被选中,其中年龄在19――64周岁住院或门诊,急诊可以随时探访的。排除怀孕的妇女和对头孢过敏的患者,被感染严重不能够用口服药的患者,严重的原发疾病,如癌症晚期,心脏,肝,肾功能衰竭,其中所述用药物72h后,再结合其他抗微生物剂,或因故中断治疗无法评价疗效者均属提出病例,其中因不良反应而停药者列入安全性评价。下呼吸道感染80例,头孢丙稀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48±14)岁,头孢克洛组40例,男性28 例,女性22例,年龄(47±13)岁,剂量分别为500mg,po,bid 及tid;另用头孢丙烯片500mg,po,qd 开放治疗上呼吸道感染40例,疗程均为7――14d。两组性别、年龄、感染分类及严重程度、基础疾患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均相仿,P>0.05。另设头孢丙烯开放组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40例,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龄(34±8)岁。

1. 2 给药方法与剂量疗程

当呼吸道感染以后,头孢丙烯组病人服用方法500毫克,疗程7?14d的治疗,孢克洛患者组头250毫克,疗程为7?14d。当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头孢丙烯组病人给药方法为500mg, bid, 疗程7~ 14d;头孢克洛组病人为500mg, t id, 疗程7――14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结果判定

1. 3. 1 观察指标

( 1) 用药前后的主要症状和药物使用至少一次每个每个特征都要记录;(2)尿常规和血常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都需要个检验一次(3)血生化肝功能和肾功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之后各检验一遍;(4)X线检查,下呼吸道感染的X线检查,治疗结束后,患者肺炎要进行复X线检查。

1.3.2 疗效判断标准

按4级治疗判断标准来确定标准的评估,恢复,效果明显的的情况作为有效的计算,根据这样来计算效率。

1.5 不良反应判断

按照无关、可能无关、可能有关、很可能有关、肯定有关这五个级别来判断,后3个级别判断跟药物无关。

1.6 资料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经过审核过的实验资料用SAS 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应统计处理分析,看有没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1.1 头孢丙烯与头孢克洛组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治

疗后头孢丙烯组及头孢克洛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29/31)及91%,痊愈率分别为65%及6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头孢丙烯具有抗金腺增生切除革兰氏阳性需氧量的广谱抗微生物活性,但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留下一层薄的前列腺组织,前列腺手术不必切断到前列腺科包膜处,以避免包膜的地方切破并引起无法控制的出血。前列腺尖部的处理是决定手术效果好坏的关键部位,如不能彻底切除,术后排尿仍不通畅。以往多认为精阜是切割终止的标志,但事实上尿道外括约肌在精阜的远端,切割的终止点应是尿道外括约肌,这样才能使后尿道阻力降至最低。

4 结语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头孢丙烯对常见的病原体为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疗效就更好些,细菌清除率非常好,而本产品的半衰期也较长,口服制剂使用方便,不良反应比较温和。在众多感染性疾病的药物里面,头孢丙烯治疗轻度至中度的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参考文献:

呼吸道的检查方法及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穿琥宁注射液;上呼吸道;急性感染

作者单位:463700 河南省泌阳县人民医院呼吸科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冬春季节常见,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引起,常合并细菌感染,易反复发作,主要症状有咳嗽、咽喉肿痛、发热流涕[1]。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药制剂穿琥宁注射液静脉给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共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3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龄5~64岁,平均385岁;对照组61例,男39例,女22例,年龄6~62岁,平均37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2]中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发病急,急性发热(体温≥38℃),起初伴有口渴、鼻塞流浊涕、咽痛、咳嗽等临床症状,西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WBC≥100×109/L),胸片无异常。排除一下患者:①有严重心肝肾及造血系统功能损害者。②哺乳或妊娠期患者。③对本次治疗药物可能过敏患者。④其他不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穿琥宁注射液400 mg,加入到5% 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青霉素、先锋霉素或阿莫西林等静脉滴注。以上治疗均以1周为1疗程。

14 评价标准[3] 痊愈:体温在24~48 h内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西医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体温在48~72 h内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或好转,西医实验室检查指标接近正常;有效:体温下降,但有反复,临床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西医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体温未下降,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剧,西医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好转。以痊愈、显效、有效之和为总有效数。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大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占原发感染85%以上,少部分可由细菌引起[4]。现在临床上耐药现象越来越明显,某些抗生素的临床疗效收到很大的限制,且不良反应较多,对血液、消化及循环系统都有一定影响。为合理用药,纠正滥用抗生素,开拓中医中药解表,现在研究重点在于开拓有效的中药制剂。穿琥宁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临床应用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穿琥宁注射液自199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中医院急诊科必备中药之一后,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为清热解毒中药穿心莲的提取物,主要成分含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5],具有清热、解毒、抗炎、镇静等作用。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二萜类双环母核及其五元内酯环为其解热、抗炎的基本作用,促进中性核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6],是临床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从药理作用研究看,穿琥宁注射液对呼吸道常见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和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均有灭活作用[7]。此外该药还有增强机体对感染的应激力,能通过血脑屏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性兴奋[8],使体温快速恢复正常。

本研究结果表明,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临床症状和体征、西医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综上所述,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周莉娣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48例分析. 青海医药杂志, 2005, 35(12):30.

[2] 戴自英 实用内科学.第九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2026.

[3] 俸世林 穿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50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6):150151.

[4] 蒋栓儒 穿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68例临床观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5(8): 封3.

[5] 苗榕生, 周炜, 金美凤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例疗效观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23(1):6869.

[6] 孙盛芬, 张瑞娟, 关桂香 穿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30例观察. 黑龙江医学,2000,(3):4243.

呼吸道的检查方法及标准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 采用中药复感康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两虚、肌表不固证临床研究。方法 将60例门诊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中药复感康颗粒,对照组口服转移因子胶囊。并在治疗前后做免疫球蛋白的对比检测和疗效观察。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的免疫球蛋白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中药复感康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关键词】 复感康; 呼吸道疾病/中医药疗法; 药物疗法,临床; 儿童

小儿呼吸道感染,又称复感儿,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凡小儿1年内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频繁,超过了一定范围,即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科门诊中70%的患儿为呼吸道感染,其中30%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其临床特点常年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1]。

本院儿科采用中药复感康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两虚、肌表不固证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儿科200610~200806门诊患儿60例。均符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两虚,肌表不固证。

1.2 方法 将60例患儿采用单盲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观察组2~4岁4例,5~10岁26例;对照组2~4岁2例,5~10岁28例。

1.3 诊断标准

1.3.1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西医诊断标准及肺脾两虚肌表不固中医诊断标准,并未有急性期发作的缓解期患儿;(2)年龄为2~10岁(较为高发)的患儿[2]。

1.3.2 排除病例标准 (1)合并有心血管、肝、肾、脑和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儿;(2)确诊为呼吸道解剖异常、呼吸道异物、先天性喉哮喘、结核病咳嗽变异性哮喘,呼吸道寄生虫病;(3)其他中医证型;(4)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2]。

1.3.3 西医诊断标准 执行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选择病例[3]。

1.3.4 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全国《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儿科学》中有关肺脾两虚、肌表不固证的分型标准选择病例。肺脾两虚、肌表不固型主要症状:反复呼吸道感染,平素多汗怕风、咳嗽迁延日久痰多、面色无华、体乏无力、食少纳呆、肌肉松弛、舌淡胖、苔薄白稍腻、脉细属虚证[3]。

1.3.5 计分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0分:无症状;1分:症状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2分:有症状,但可以忍受;3分:症状较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4]。

1.4 治疗方法

1.4.1 观察组 口服中药复感康免煎颗粒,此剂型为广东一方制药厂生产(补充药准字号:08051002011.04)。药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各10 g,桂枝5 g,山药15 g,玄参、煅龙骨、牡蛎、牛蒡各10 g,鸡内金15 g。按上剂量混后2~4岁分6份,每日3次,饭后0.5 h温开水冲服;5~10岁分3份,每日3次,饭后0.5 h温开水冲服。

1.4.2 对照组 口服转移因子胶囊。2~4岁转移因子胶囊,每次1.5 mg,每日2次口服;5~10岁转移因子胶囊,每次3 mg,每日2次口服。两组给药时间均为1个疗程(15 d)。

1.5 疗效分析

1.5.1 疗效评定观测 首先对纳入病例按设计要求制定统一表格,于治疗前后按照临床观察表中所列的项目进行检查,如实记录检查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对比观察,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1次,进行疗效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5.2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观察在目前暂没有统一标准,故自拟如下:(1)显效:①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呼吸道感染无或不超过1次。②复感2次之间超过1.5个月;(2)好转:①疗程结束后3个月内呼吸道感染2次。②2次间隔时间超过1个月;(3)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化验检查结果无改善者。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比较 见表2。治疗前部分患儿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低,治疗3个月后复查观察组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国内中医儿科同道正在努力探求和发挥中药治疗本病的特色优势,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中医古籍中虽然有该病名的论述,但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见于感冒、咳嗽、及“虚人感冒”,“体虚感冒”相接近。各代医家对其论述颇多,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机关键多为于肺脾两虚,肌表不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尤其是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腠理,开窍于鼻,能布卫气于体表,而肺气依赖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充养,张锡纯《衷中参西录》“肺司呼吸人之所共也,而谓肺之所以能呼吸者,实赖胸中大气”,“是大气也,原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可见,肺脾不足,卫外功能薄弱,对外邪的抵抗能力就弱,正如《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由于该病病机在于肺脾不足,外邪入侵,肌卫不固,故治疗关键不仅要调理肺脾,而在固护机表,在此指导思想下并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运用,增食颗粒治疗该病肺脾两虚,肌表不固证疗效确切[5]。

该方药不仅能调理肺脾,使卫气充足,腠理致密,营卫调和,则外邪难以侵入,更重要的是该药能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故治疗前于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检测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对改善复感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复感率方面取得满意疗效,是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肺脾两虚,肌表不固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11.

[2] 张梓荆.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88,29(1):40.

[3] 梁建卫.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拾萃[C].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6:82.

呼吸道的检查方法及标准范文第4篇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要点 发病年龄小(<2岁),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喘憋,体检两肺闻及喘鸣音及细湿音;胸片提示明显肺气肿及小片状阴影。

病史 多见于<2岁,尤其以6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

症状 初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表现为低热、流涕、鼻塞、咳嗽,部分可有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2~3天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咳嗽明显加重,并有喘息发作,重者出现发作性喘憋及紫绀。

体征 大多数婴儿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喘憋发作时呼吸加速,并伴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喘憋。胸部检查可见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当喘憋缓解时,可有细湿音、中湿音。部分患儿可有明显呼吸困难,出现烦燥不安、鼻翼扇动、三凹征及口唇发绀。

外周血象 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

胸部X线 表现不均一,大部分病例表现为全肺程度不等的阻塞性肺气肿,约半数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可出现小点片阴影,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肺功能 患儿急性期小气道存在阻塞,在恢复期,小气道阻塞缓解。

呼吸道病原学检测 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显示PaO2 不同程度下降,PaCO2正常或增高,pH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

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吸氧 喘憋明显患儿应当给予鼻导管吸氧等方式。

加强呼吸道护理 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合理应用雾化吸入,雾化后及时予以拍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喘憋的治疗 喘憋较重者,根据病情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如沙丁胺醇、博利康尼、溴化异丙托品等)和糖皮质激素。喘憋严重者可短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烦躁明显者可酌情镇静。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干扰素等;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相应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

对症治疗 脱水的治疗:可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如有代谢性酸中毒,可予碳酸氢钠补碱。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按相应危重症治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21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编码。

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不存在下列情况:①年龄<3个月;②胎龄<34周的早产儿;③伴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免疫功能缺陷。

入院后第1~2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①血常规与CRP、尿常规、粪常规;②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③呼吸道病毒检测;④呼吸道细菌培养及药敏;⑤血支原体、衣原体检测;⑥胸片检查;⑦心电图;⑧血气分析检测。

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

入院后第3~5天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①血气分析检测;②肺功能测定;③心电图复查;④血清过敏原检查;⑤超声心动图;⑥复查血支原体、衣原体;⑦支气管镜检查。

必要的告知 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时应当及时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出院标准 ①喘息消失,咳嗽明显减轻。②连续3天腋温<37.5℃。③肺部体征明显改善。

变异及原因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经综合治疗10天,仍有反复咳、喘发作,迁延难愈,称为难治性毛细支气管炎,应当及时退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表单

呼吸道的检查方法及标准范文第5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文的观察对象均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排除急性眼结膜炎、中耳炎、鼻窦炎、脓胸、心包炎、脑膜炎及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15岁,平均4.5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3岁,平均4.8岁。

1.2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治疗组使用双黄连注射液60mg/kg,溶于5%葡萄糖150ml静脉滴注,再加一组青霉素。每日观察并记录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对照组使用病毒唑、青霉素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24~48h内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②好转:体温在48~72h内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体征消失或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③无效:仍有发热,其他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体征及血象比较(表1),疗效比较(表2)。

3 讨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以发热为主诉,因此尽快使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是家长最为关心的,也成为医务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治疗组中观察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加青霉素静点,其退热效果优于病毒唑加青霉素静点。有资料表明,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占90%以上[1],因此治疗上以抗病毒为主。临床上常用的病毒唑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但是病毒的种类较多且变异快,尽快开发新的药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相差甚远,因此尽快开发新的抗病毒药物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双黄连属清热类中草药,性辛温寒,有清热、解毒、消痈肿的作用。用于风湿邪在肺卫或风热闭肺证,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气促、咯痰色黄、咽红肿痛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现代药学表明,它具有抗病毒、抗炎、止咳的功效,对金黄色葡萄菌和肺炎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可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增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役反应及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2]。本文对比了双黄连注射液加青霉素与病毒唑加青霉素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结果差异有显著性,而且在症状、体征及缩短病程方面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雅美,江载芳,主编.第6版.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