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Objective: Emergency simulation exercises discussed ways to improve the medical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ies. Methods :On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medical staff to carry out emergency plans and learn first aid simulation exercise, that is, using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plan, develop training programs, role configuration, on-site simulation of the real emergency, exercise after the end of the analysis, summarized.Results: Simulated emergency exercises i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health care workers, first aid and overall coordination and effective way.
[Keywords]Health care;first aid training;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overall quality
为了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应急综合能力和抢救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危重病人救治流程,我院医务科、护理部组织科主任、护士长学习并参照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1],结合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专科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同时在各临床科室进行预案演练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培训与演练,医护人员的专业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自2009年8月~2011年3月,我院各科室共组织了11次模拟急救演练,每次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以及演练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医护人员全部参加。演练的病例为突发呼吸心跳骤停1例、药物过敏性休克1例、急性食物中毒1例、癫痫大发作1例、咯血并消化道出血1例、腹部外伤致脾破裂1例、颈椎及四肢严重损伤1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1例、产后大出血1例、复合性外伤1例、院内护送检查中突发猝死1例。
2方法
2.1由医务科、护理部统一安排部署,各科室成立应急预案演练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担任正、副组长,组员由科室的责任组长及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科主任及护士长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演练内容、计划,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方案及人员角色配置,最后由科主任、护士长组织实施
2.2应急预案演练实施步骤
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培训。急救方案确定后,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与病例有关的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以及医护人员应急状态下心理素质的培训,以采取及时、准确的应对措施。确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教材,制定应急预案演练流程及考核标准,确保培训有效。第二阶段:演练过程。由科主任与护士长主持演练,整个演练过程、项目、内容、实景与临床抢救尽量一致。由工作人员扮演病人家属,模型人扮演病人。护士接到呼救信号后迅速实施急救程序,通常由2名护士、1名医生参与。方法:急救护士甲接听呼救电话后,通知医生及护士乙迅速准备抢救用物:如抢救车、除颤器等各科急救仪器设备,物品床边定位放置,等待病人。病人入院后,护士甲定位于病人床头右侧,负责维护气道的通畅,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用药,协助医生胸外心脏按压等;护士乙定位于病人床尾左侧,负责心电监护、除颤、药物准备及记录等;医生按照ABCD法则[1]进行急救处理。整个抢救过程按预案演练步骤进行抢救,历时20~30min。在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以及科主任、护士长、科室医护人员全部参与现场观摩,以增加临床体验并查找存在问题。第三阶段:分析总结。演练结束后,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分析、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最后,由医务科长及护理部主任对医疗护理两方面的模拟演练进行总结。第四阶段:再次演练。在总结分析基础上,由护士甲、乙和医生再次演练,强调程序完整、定位配合,展示一个全面、完整、标准的应急预案演练过程。
2.3演练考核: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由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及科主任、护士长根据考核标准对参加急救演练医护人员的基本操作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综合能力进行评分。内容包括:①常用急救技术操作:气道开放、心电监护、静脉穿刺、电击除颤、徒手心肺复苏等技术操作,对其在急救演练过程中的正确程序与操作时间进行考核,以评价单项操作的熟练程度。②综合能力:对分工明确、定位合理、动作迅速、程度准确、医护配合、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进行评分,目的在于不断提升演练水平。
3急救应急预案实施的效果
通过对全院医护人员一年多的培训与演练,使各科室医护人员的专业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拓宽了医护人员的急救知识,进一步规范了危重病人救治流程,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4预案实施后的体会
4.1模拟应急预案演练的作用是对抢救过程进行周密思考、果断应对、默契配合与协调,且依赖于各角色和各种技术整合为一体的行为模型,即ABCD法则行为模型[2],使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得以再现,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急救水平和能力。
4.2应急预案演练全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整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使医护人员能够系统地、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控制性[3]。
4.3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做到:(1)快速:应用应急预案,规范和简化了急救流程,在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反应,缩短了发病至抢救的时间,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4]。(2)沉着:急救应急预案实施后,医护人员在急救状况发生时可以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有效利用能力资源。(3)果断:对病情定性要果断,行动要果断。(4)细致:突出一个细字,抢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看我们的急救应急能力是否经得起考验。抢救时对每个环节都要尽量做到认真细致,确保抢救成功。(5)全面:急救预案的演练是一个统筹安排的过程,需要有一个指导性和全面统一的安排,否则容易使抢救现场混乱,这是急救管理的重要部分[5]。
4.4急救预案的实施,加强了急救现场组织管理,使救护中物资充足,层次分明,任务清晰,有效地维护了急救环境,保证急救的有效进行。通过情景模拟培训,应急预案演练使医护人员系统地、全面地学习应急预案和模拟急救实践操作全过程。通过反复操作,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医护人员在抢救时训练有素,把模拟训练中获得的技巧充分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极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4.5提高了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使护理应急预案得到持续改进
4.6急救预案的制定不论怎么周详,只有反复演练,医护人员才能熟练掌握,在演练中才能发现预案的不足并及时修改,模拟训练的形式多样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反应速度和综合应急能力,保证了急救现场有序和患者抢救及时到位。这是提高急救质量的重要保障[6]。
综上所述,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池金风.临床护理应急预案程序[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57-64.
[2]邓秋迎.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素质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11):73-75.
[3]李何玲,胡宁娜,冉利.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43-46.
[4]钱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护理管理杂志,2004,4(6):17-19.
[关键词] 灾后; 医护人员; 心肺复苏; 调查
[中图分类号] R605.9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33-01
Disaster Medical Staff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kills Survey
Sun JingsongYang Dingjun*Wu Zhengbing
(Dujiangy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Sichuan,Dujiangyan,611830)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disaster medical staff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mergency ability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system training.Methods By using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random to my city 12 municipal hospitals, township hospitals in 600 medical staff were CPR emergency knowledge, on-site interview survey. Results Survey of medical staff in the work has had CPR for 81.01% municipal hospitals, rural hospitals for 78.95%, nearly two years have receiv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the 96.20% municipal hospitals, rural hospitals was 15.79%, for CPR operation, the pressed part pressing depth, frequency, pressing the ventilation ratio, recovery index, stop CPR index of awareness, the municipal hospital is respectively 98.73%, 88.61%, 92.41%, 93.67%, 68.35%, 75.35%; rural health centers are respectively 78.95%, 42.11%, 42.11%, 39. 47%, 42.11%, 23.68%. Conclusion City medical staff on the CPR master degree of uneven, all medical institutions need to strengthen training, improve staff on-site first aid ability.
[Keywords] Disaster; Medic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vestigation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an,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者所采取的生命抢救技术,方法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快速除颤等,目的是开放气道、重新恢复呼吸(肺复苏)和恢复循环(心复苏)。其中“成人基本生命支持(即复苏初级ABCD)”为现场心肺复苏的重中之重[1]。是医护人员人人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CPR的正确掌握与否直接反映一个医院的急救能力,我市医务人员经历了“5.12”大地震的洗礼,以及震后次生地质灾害的现场急救,更应该迅速提高急救能力。为了解我市医护人员心肺复苏能力,为心肺复苏系统培训提供依据,特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都江堰市市级医院、乡卫生院医护人员共600名,其中市级医院医护人员400名,乡卫生院医护人员200名。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对我市市级医院、乡卫生院医护人员进行CPR急救知识等方面的现场面访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在抢救过程中进行过CPR,近两年是否接受过CPR培训,是否愿意接受培训,以及CPR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问卷中的心肺复苏标准参照《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 结果 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市级医院发放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5份,回收有效率98.75%。乡卫生院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95%。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1都江堰市市级医院CPR问卷调查(%)
表2都江堰市乡卫生院CPR问卷调查(%)
3 讨论
3.1 由表1、表2可见参加调查的市级医院医务人员中,在抢救中进行过CPR的占81.01%,也即多数参加调查人员均在临床工作中实际操作过CPR,而其余18.99%没有进行过CPR实际操作的参加调查人员主要集中在B超、放射、检验等功能检查科室,这一类的医务人员接触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机会和可能性较小;市级医院每年会定期进行CPR的培训,所以参加调查人员培训率达96.20%;参加调查的乡卫生院医务人员中,在抢救中进行过CPR的占78.95%,从未进行过CPR实际操作的占21.05%,这类人员也是集中在功能科室以及药房等,但在调查中发现有12名临床医护人员自工作以来从未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过程中进行过CPR操作,实在不得不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乡卫生院参加调查医务人员近两年的参训率仅为15.79%,主要是各医院的部分急诊科医护人员参加市级医院的讲座或培训,其余84.21%的参加调查人员近两年从未参加过CPR的相关专业培训,这与乡卫生院的领导以及乡卫生院医务人员急救意识不强,对急救工作重视不足,CPR相关知识欠缺,遇见心跳呼吸骤停病例就显得手足无措,救治信心不足,害怕承担医疗风险,往往依赖上级医院驰援,白白浪费宝贵的救治时机,反而会增加医疗争议的可能。在调查中,不论是市级医院还是乡卫生院的参加调查人员均对专业的CPR培训表现出了强烈、浓厚的兴趣,均表示愿意参加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
3.2 对于CPR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市级医院的医务人员知晓率为96.20%、69.62%,乡卫生院的医务人员知晓率为15.79%、84.21%。要想正确进行的CPR,必须先学会判断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或不能进行CPR,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发现有医务人员将抽搐、癫痫、高热惊厥误判为心跳呼吸骤停而进行CPR的病案,盲目的进行CPR不但不能挽救病人生命,反而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害,更有可能给医院和个人带来医疗纠纷的隐患。
3.3 由表中可见,对于CPR操作中按压部位、按压深度、频率、按压通气比例、复苏有效指标、停止CPR指标的知晓率,市级医院分别为98.73%、88.61%、92.41%、93.67%、68.35%、75.35%;乡卫生院分别为78.95%、42.11%、42.11%、39.47%、42.11%、23.68%。近年来,随着病人及家属的医学知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加强,抢救现场录像取证成为经常现象,因为CPR引发的医疗司法案例也是屡见不鲜。正确规范的CPR操作,一方面可以保障复苏的有效性,提高复苏成功的可能,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医务人员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不至于因为救人而陷入医疗争议中,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惑,这也是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成就感和自豪感缺失的原因之一。
4 结论 尽早发现猝死病人和尽快进行CPR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医务人员尽快达到现场和有效干预是重要因素;对人民群众普及CPR技术对复苏成功至关重要[2];对公众普及心肺复苏术技能,可提高院前猝死急救的成功率[3]。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接受CPR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国民达5000万人(即人口中每4人中有1人)。在英国因CPR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救治时间的延误,已导致生存率接近50%。许多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将CPR知识与技能培训放入全民教育中进行,并定期进行必要的复训。CPR知识与技能的普及,使这些国家的国民生存能力明显的提高[4]。我国国民接受CPR知识与技能培训率没有官方的数据,但从相关文献看相当的低。CPR是临床医学中的基本技能。医务人员作为CPR行为的主体,并且也应该是CPR知识与技能培训人员的重要成员。我国有关资料报道在对71名基层医务人员的CPR知识和技能掌握调查项目中,胸外心脏按压技能掌握情况最差[5]。医务人员对CPR的掌握参差不齐,现状难以令人满意,只有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加以重视,不断培训,才能掌握标准的心肺复苏。另外上级医院还有义务对下级医院的心肺复苏进行规范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在医院内外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才能真正的提高医院的急救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晓松,等.现场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1).
[2] 常春丽,刘少东,李晓云.院前猝死321例临床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11,26(3):240-242.
[3] 曾毓,叶泽兵,丁振苗.院前猝死255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1,16(2):127-128.
一、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强化培训的认识。
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担任科室培训、考核小组长,具体负责科室培训考核工作。经常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培训覆盖率100%,三基考核合格率≥90%。
二、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营养、热量供应以及护理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节、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等。
(5)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
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技术;
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三、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两结合的方式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利用一切工体,班余及空闲时间学习医学及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记录在案。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周业务学习时进行新理论知识讲解讲座,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四、具体培训考核计划:
一月份:
内容:针对冬季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增多及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特点,安排医护人员对呼吸机及CO中毒知识进行学习培训。
方法:由科主任主办讲座1次,然后选高年资医师一名讲座一次。每名医护人员在ICU室操作呼吸机并进行现场考核。
二月份:
春节前配合急救换服装后的崭新面貌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院外急救演练,演练前先进行心肺复苏强化训练,并复习相关知识,最后考核打分记录在案。
三月份:
安排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医疗文书规范书写专题讲座。同时结合本科特点及医院要求,对各种申请单、知情同意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等医疗文书规范书写进行强化学习。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举办讲座一次,并在3月底由科室质控小组对本季度医疗文书进行检查,进行综合评分并记录在案。
四月份:
主要是血液净化技术培训。科主任主持,复习灌流相关知识及适应症、禁忌证。必要时采用幻灯教学进行讲座。然后由每位医护人员上机操作。进行考核。
五月份:
学习培训各种农药中毒治疗基础知识及相关进展专题学习。参加全院性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强化训练。
六月份:
主要是卫生法规,法律学习月。由科主任主持在晨会交班及科行政会议上系统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七月份:
组织全科参加医院临床医师基本技能操作的理论辅导培训。科内举办医生查体训练,使所有医生过关,并进行考核记分。
八月份:
结合夏季游泳者增多特点,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淹溺、中毒及电击伤的专题学习。
九月份:
主要是意外伤害常见处理技术的培训。包括创伤的包扎、止血、固定、搬运。要人人动手,个个过关。严格考核。
十月份:
进行医疗安全及医疗法规,法律知识学习。除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活动外。科室要举办相关学习2~3次,并安排考核记录。
十一月份:
呼吸道急救管理技术培训。重要放在气管插管方面。利用模具或尸体进行训练,人人过关。
十二月份:
【摘要】探讨护理人员出诊120急救的常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继而提高急救水平。
【关键词】出诊;问题;方案
120急救即院前急救,它对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20又是医院的窗口科室,所肩负的责任也相对重大。120急救包括对急救病人的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和安全转运。由于院外呼救病人具有突发性、病情的复杂性和病情变化的不可预测性,病人及家属往往渴望立即得到救治、希望被关注、导致易产生恐惧和易怒等心理[1]。因此,出诊护士在出诊工作中遇到常见的问题时该如何处置,成为出诊工作的重点。下面就出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 常见问题
1.1 出诊前的问题
1.1.1 呼救电话接听问题 接线员接听急救呼叫电话时,没有掌握呼救病人的详细信息:如呼救地点、联系电话、病人病情,导致出诊地点错误或延时到达,错过救治病人的最佳时间。甚至由于个别急救电话接线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急救意识、私自换班、连续工作24小时甚至48小时,导致身体太疲倦,以致于夜间急救电话接后没通知相关人员出诊便睡觉;或者听错呼救地点;或者调错出诊医护人员。以上种种原因都延误了院外呼救病人的抢救时机,易引起医患纠纷。
1.1.2 出诊抢救物资准备不齐全 出诊护士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未认真检查急救箱内的物品,使用后未及时补充,导致急救箱内药品、急救器材准备不充分或缺失,如无口咽通气管、无氧气,无颈托,无注射器等。急救车内设备简陋,缺乏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高端急救设备。
1.1.3 急救反应迟缓 按卫生部的要求,急救反应的时间为5-10min内做好准备迅速出诊[1]。但个别出诊护士工作懒散,急救意识不强,没有时间紧迫感;同时多人次呼救,二线、三线班护士出诊不及时,致出诊迟缓;急救车辆车况差,地处山区,路途遥远且路况颠簸,未能在短时间内或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导致病人延时救治。
1.2 出诊后的问题
1.2.1 护士急救能力欠佳 表现在急救技术不熟练,专业技术不过硬,急救药品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导致急救动作迟缓,直接影响“120”急救的水平。
1.2.2 护士专科护理知识欠缺 出诊护士在临床工作时间短,未进行规范化专业培训,无临床经验,对病人的病情危重程度不能正确识别,预后、转归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毫无预见性,未能对病人及家属交代详细;未能正确指导某些危、重症病人的搬运,如:不能正确指导家属搬运脊椎骨折的病人,导致脊柱损伤,病情进一步加重。
1.2.3 护士沟通、交流能力欠缺 表现在主动关心病人不够,不注意说话方式、语气,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回答得过于简单、态度生硬;或缺乏耐心,未把疾病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病人及家属;或护士超越职责范围告知病人病情,与医生所述病情不相符。
1.2.4 忽视病例的书写和相关签字 病人的病例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医患之间的凭证,病例无论对病人还是对医护人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但个别医护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抢救后的病人没有病情变化及用药的详细记录;或记录不准确,医生与护士记录时间不一致;或者因抢救病人未及时书写记录:记录不详细,关键体征遗漏,语言描述不确切,抢救记录书写不规范,过于简单等;对有生命危险的病人及执行各项侵袭性操作没履行相关签字手续,为以后的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
1.2.5 出诊人员责任心不强 表现在医生忽视对病人行体格检查,导致病情判断失误,错失抢救良机;出诊返回途中,医护人员坐驾驶室,对病人的痛苦视而不见,忽视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一旦病人的病情加重,就不能及时发现,也不能及时处理,容易引发纠纷。
1.2.6 转运途中的问题 出诊返回途中未对病人妥善固定,途中颠簸导致病人摔出担架,造成继发性损伤,加重病情。
1.2.7 救护车辆途中出故障,滞留院外,延误病人的抢救时机。
1.2.8 医护人员晕车,对病人的病情观察不仔细,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动作缓慢,导致病情恶化。
2 针对以上出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本文作者根据自身体验,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2.1 加强呼救电话接线员的管理
增强接线员的急救意识,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严禁接线员私自调班连续值班48小时或以上;接听电话要详细询问,记录好呼救地点,仔细到门牌号或村、组,以及所在地附近有无明显的建筑或自然标志性特征,呼救人的联系电话、病人病情;建立“120”急救登记本、做好医护人员未到现场前的救护指导,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出诊。
2.2 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医德建设 加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如急诊工作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岗位职责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列等,以加强医护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服务态度得到改善[1]。履行疾病风险告知义务、签字手续,认真书写医疗文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以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2.3 加强急救车中急救药品、器材的管理 急救车中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位置固定,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消毒、更新,确保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并由专人管理登记在册,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保障院外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提高、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
医护人员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服务理念,加强护患沟通,及时履行告知义务,交待病情做到实事求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医疗急救活动中,护士要善于观察和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多了解病人的需求,遇事能换位思考;在病人产生疑问或有过激言行时,应心平气和地解释并予以谅解;不属于护士解释的范围不要随意解释;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严守“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急救用药过程中,应复述医嘱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尽可能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2.5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培养护士综合处理问题能力
对急救人员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演练,对常用的急救仪器操作每月进行抽查[1]。出诊护士必须在临床工作5年以上,经规范化专业培训并持续不断地学习、掌握与急救护理相关的业务技术知识、操作规程及护理技能,掌握急救药品的用药途径,药理作用、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医院应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并激发每个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通过一系列的在职培训,提高护士的急救能力、对病情的判断能力以及与病人、家属的沟通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1]。
2.6 加强急救车辆管理 医院管理者应重视车辆管理,专人专车,定时保养,出现故障及时维修,随时保持车辆处于良好备用状态;更新车辆及设备。
2.7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应重视院前急救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实行岗位责任制。
2.8 出诊返回途中,医护人员与病人同行并妥善固定病人,仔细检查,确保安全。
2.9 护士长弹性排班 护士长掌握弹性排班方法,除保证正常出诊班次外,设置二、三线出诊人员,通讯工具保持24h联络,以便同时多人次呼救时,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出诊。
【关键词】 无偿献血;献血反应;急救药品;管理探讨
在无偿献血活动中, 采血场所急救药品是关系到无偿献血者生命健康的特殊物品, 药品保存的质量直接影响献血反应的抢救效果。为了保障献血者生命安全, 献血场所每位医护人员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急救知识培训, 同时在每个采血点都配备了相应的急救药品, 做到专人管理、定期核对, 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1 本站急救药品配备情况
本站由总务科对全站6个采血场所统一配备急救箱, 摆放在明显位置, 箱外贴有明显标识, 箱内共有16种急救药品, 所有急救箱内药品数量和品种统一。
2 相关人员业务培训
由献血站业务科组织体采科全体医护人员, 在本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进行为期1个月急救培训, 规范学习急救措施、药品急救管理、使用方法等内容, 并经过统一考核, 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掌握, 提高负责管理急救药品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强急救药品的保存管理。
3 实行表格化、动态科学管理
建立《急救药品清单》、《急救药品日常检查、更换记录》、《急救药品使用记录》。3种表格简洁明了, 能直观、动态反应出药品各种信息及使用情况, 便于核对和管理。
3. 1 急救药品清单, 见表1。
3. 2 急救药品日常检查、更换记录, 见表2。
3. 3 急救药品使用记录, 见表3。
4 急救药品管理和使用原则
责任人将所有急救药品归类编号放置, 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贮存, 使用时应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即先使用近期内失效的药品, 这样可以避免因使用不当造成药品过期浪费, 药品一经使用要及时申领补充。另外急救药品为专项使用, 非抢救情况不得随意取用。
5 实行急救药品日检查、周核对、月考核长效机制
指定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负责急救药品的管理, 每日对照急救药品清单检查药品种类及数量, 齐全者并在日常检查、更换记录表签字, 不齐全在备注处写出实际种类、数量并立即报总务科申购补齐。每周一全面核对药品情况, 具体包括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缺失、有效期、生产批号, 对即将失效的药品提前1个月用红色中性笔在备注处标注, 并及时上报, 要求更换时在备注处注明更换日期、批号及有效期并签字, 把更换下来的药品交由总务科统一按规定处理, 同时在急救药品清单上更新相应项目。每月考核信息科不定期进行考核, 检查结果在站内安全生产分析会上进行通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书面写出整改意见, 确保急救药品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规范的管理制度, 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 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管理意识, 由被动变主动管理[1], 使本站的急救药品管理得到了很大改善。经过近5年实际工作经验, 急救药品核查中没有发生差错事故, 完好率始终达100%, 保障了献血者生命安全, 同时也促进了本市无偿献血事业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