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开放呼吸道的方法

开放呼吸道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开放呼吸道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开放呼吸道的方法

开放呼吸道的方法范文第1篇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满意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满意度为80%,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结论:在食道癌患者开胸手术后的拔管期进行综合的临床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并且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高,可以进行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0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44-02

食道癌开胸手术室是近年来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高端手术,其手术非常复杂,出现的并发症非常多,再加上患者的病情严重,患者情绪不稳定等因素,对患者治疗护理非常重要。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并且要采用呼吸机进行呼吸的供应,患者在恢复意识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器官的拔出。但是部分患者在器官拔出之后存在着很多的并发症,会加重患者对于病情的紧张心理,因此在拔管期要进行综合的护理 [1]。本文研究在食道癌开胸手术后拔管期进行了综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9月收治的食道癌开胸手术患者120例作为本次护理的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的选入标准:患者均患有食道癌并且进行了开胸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均非常成功,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患者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龄在40~75岁之间,患者不患有其他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并且患者的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的研究,可以进行护理的配合。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不纳入本次研究的数据统计中,并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所有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都进行的是全麻的处理,并且在手术之需要进行拔管引流处理。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临床护理,比如病房卫生、饮食、基本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护理 [2],主要有手术后的基本护理,呼吸道的护理,心理的护理等。

1.3 临床效果观察指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并且要进行相关的应对治疗,在患者出院之前让患者对护理工作进行评分,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统计学软甲SPSS15.0进行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的是(n,%)表示,采用的是卡方检验,并且P

2 结果

从研究数据的统计上看,实验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的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详细的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统计(n,%)

注:实验组和对照组,P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统计(n,%)

注:实验组和对照组,P

3 讨论

随着医疗的发展,传统的护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疾病护理需要,除了要对疾病进行护理之外,同时也要进行综合的护理。在食道癌手术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至关重要。开胸手术时非常复杂的,在手术的结束后需要进行气管的拔出,在拔出后很多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在加上患者对于病情的恐惧,使得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很好的恢复。在本次的研究中,在食道癌开胸手术后的拔管期进行综合的临床护理,其护理的工作主要有手术后的基本护理,呼吸道护理和心理护理 [3]。

开放呼吸道的方法范文第2篇

通讯作者:许章华

【摘要】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来本院急诊科的危重患者529例,并对其救治过程中采取的呼吸阶梯性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经分析得知,在呼吸支持方式中,复苏157例,鼻塞鼻导管吸氧139例,开放性气道清除呕吐物110例,气管插管64例,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59例;64例气管插管患者,手术成功55例,困难7例,失败2例。结论 及时对急诊危重患者行呼吸阶梯性治疗,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急危重症; 呼吸阶梯性治疗; 临床分析

急危重症患者在急诊科较为多见,常并发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在临床治疗中应及时给氧,同时采取正确的呼吸道管理措施及机械通气,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方法【sup】[1]【/sup】。现将本院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呼吸阶梯性治疗对急诊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来本院急诊科就诊的危重患者529例,男398例,女131例,年龄17~85岁。所有患者在急诊抢救时,根据呼吸功能不全的不同程度,均对其采取不同的支持方法。

1.2 方法

1.2.1 第一阶段 复苏:患者仰卧位于抢救床上,同时将头、颈及躯干保持在同一轴面内,上肢置于身体两侧。而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可选择半卧位,在其他情况可采取侧卧复苏。开放气道:仰头抬头颏法使气道开放,将患者口中的异物及呕吐物清除干净。胸背按压:对于仰卧位患者胸前按压本身即可以产生一定的胸廓运动,产生一定的气体通气,有利于气体交换。如发现患者假牙松动,应及时取下,以防脱落而阻塞气道。开放气道后有助于患者自主呼吸。

1.2.2 第二阶段 鼻塞、鼻导管吸氧:对于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障碍等患者应给予鼻塞、鼻导管吸氧。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即时给氧等优点。面罩给氧:由于面罩可紧贴于面部,具有减少氧气的耗损量、给氧充分等优点,为临床所常用。

1.2.3 下呼吸道支持疗法 气管插管:对于心脏骤停、呼吸衰竭、呼吸抑制者临床应给予气管插管。行气管插管的优点是可确保通气顺畅,给氧浓度较高,有利于患者的呼吸通畅、给药方便,防止误吸。其前提是患者需有自主呼吸,医务操作人员具有熟练的技能和经验。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呼吸衰竭等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行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sup】[2]【/sup】。具有先进、可单人操作、出血少、损伤小等优点。环甲膜穿刺:临床对诊断明确的急性喉梗阻,尤其声门阻塞、喉痉挛等导致严重呼吸困难,来不及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而又危及生命者,可作为临时抢救措施。

1.2.4 呼吸机给氧 对于呼吸较浅、不规则、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患者应使用呼吸机及时给氧。呼吸机有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方式,可检测多项呼吸参数。在危急抢救过程中,往往使用于面罩或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阶段后。而呼吸机的应用,取决于医生护士对患者病情、呼吸生理、疾病病理生理的认识,以及对呼吸机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患者的配合。应根据病情做出相应调整。呼吸机在改善通气、换气功能及抢救呼吸衰竭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疗功效。

2 结果

经分析得知,在呼吸支持方式中,复苏157例,鼻塞鼻导管吸氧139例,开放性气道清除呕吐物110例,气管插管64例,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59例;64例气管插管患者,手术成功55例,困难7例,失败2例。进一步分析失败原因,可能是由于发生感染、烧伤、神经系统创伤等原因所致。见表1。

表1 急危重症患者呼吸支持方法(n)

3 讨论

3.1 不同疾病的诊断 在发病早期,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疗法对患者的病情诊治具有积极的作用。临床可通过常规呼吸频率、节律变化、血氧饱和度检测和动脉血气分析对其进行判断。对于内科疾病,诊断时,原发疾病可作为选择不同呼吸支持方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医师的临床经验及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测压可对早期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衰竭做出正确鉴别,避免部分患者盲目使用有创呼吸支持而发生危险。对外科患者进行诊断时,患者的损伤部位,如严重颅脑伤、颈中枢脊髓损伤、胸部开放伤、严重肺挫伤、气道损伤、口腔颌面严重损伤等可以直接行气管切开【sup】[3]【/sup】。医护人员应及时发现创伤患者的颈髓损伤,以确定最佳呼吸道管理模式及符合规范的合理操作。对任何需行呼吸阶梯管理的危重患者,应在复苏开始、呼吸支持开始即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取出义齿后依次给予鼻导管吸氧、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等不同阶梯的治疗措施。由于烧伤患者大多无呼吸道损伤,可不插管。但出现呼吸道烧伤、呼吸道水肿、声门水肿,插管困难时,应及早进行气管切开,以免影响抢救效果。

3.2 行呼吸阶梯治疗的原则 行呼吸阶梯治疗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徒手到机器和机械的过程,多适用于病情由轻到重的急危重症患者。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尽可能采取低阶梯内的上呼吸道支持方法,同时要做好病情加重的上一阶梯准备措施。可根据部分内科疾病所致呼吸功能不全阶梯升级原则。影响升级的因素包括原发疾病性质、是否达到呼吸衰竭标准、疾病发展趋势等方面;原发疾病的性质决定了一些特殊疾病又需要进行跨阶梯组合使用方法。

综上所述,临床在对重症患者的呼吸道进行阶梯性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分段实施,对症治疗,尽量缩短重症患者在急诊室内停留时间,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sup】[4]【/sup】。

参 考 文 献

[1] 何忠杰,彭国球,张宪,等.急诊呼吸支持抢救流程指南-呼吸阶梯化管理.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8):491-495.

[2] 金世红,吕传柱,黄航,等.综合性医院院内急救体系建设和运作模式.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6):663-665.

[3] 赵天斌,唐涛,李丽,等.2440例急危重症病例急救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5,12(9B): 2609-2610.

开放呼吸道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封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效果

吸痰是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畅通的一种治疗手段。随着临床需求的不断增加,吸痰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我科自2010年开始采用封闭式吸痰管,通过对患者使用封闭式吸痰的临床观察,在其管理中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效果明显,封闭式吸痰较传统开放式吸痰已具有较高的使用性。为了寻求更好的吸痰方式,提高吸痰操作质量,特针对两种吸痰方法进行比较,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我院为“三甲”医院,我科为综合ICU,主要病源来自全院各临床科室的急危重症及大手术、高龄手术病人,设置床位17张。筛选2013年1-8月,使用呼吸机病人共157例次。使用开放式吸痰管61例,占39%。使用封闭式吸痰管96例,占61 %。

2 操作方法:

2.1开放式吸痰:吸痰时先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在患者胸前铺治疗巾,准备好一次性吸痰管,脱开呼吸机,打开一次性吸痰管包装带手套连接负压吸引器,进行吸痰,吸痰之后重新连接好呼吸机,再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摘掉手套丢弃一次性吸痰管,撤除治疗巾。

2.2封闭式吸痰:封闭式吸痰器由透明三通、注液口、吸痰管、负压控制阀、薄膜防护套和连接管等部件组成,透明三通分别与气管导管、呼吸机管道、具有防护薄膜的吸痰管相连接,透明三通上方有注液口,吸痰管尾端的鸭嘴形阀与负压吸引器相连。吸痰时打开吸引器鸭嘴形阀将吸引管插入气道深部,拇指按住阀门,即可形成负压进行吸痰操作,痰液粘稠者可从注液口推注湿化液,吸痰完毕拇指松开负压即消失。停止吸痰时将吸引管完全退回到无菌薄膜内。

3结果 封闭式吸痰患者低氧血症、肺不张、心肌缺氧、心律失常、心搏骤停 、不良心理反应及交叉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开发式吸痰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4讨论

4.1密闭式吸痰的管理更科学:①冲洗液保持无菌、标明有效日期时间 :吸痰前先用冲洗液冲洗吸痰管,以检查吸引负压,吸痰管是否通畅,同时可湿润吸痰管,降低吸痰管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之间的摩擦,以利于吸痰管插入;吸痰后及时冲洗吸痰管,防止痰液黏附管腔内壁阻塞吸痰管【1】。 ②湿化管理:湿化器需用无菌液,使用前将适量无菌蒸馏水倒入湿化器内,并及时添加至有效范围内,湿化液量根据痰液性质决定。③封闭式吸痰系统更换的时间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使用封闭式吸痰系统对费用的影响,众多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WIP(荷兰感染预防联会)建议在考虑使用封闭式吸痰吸痰时,每48小时更换吸痰管,在机械故障或吸痰系统污染时,应随时、频繁更换。④注意事项:选择型号合适的封闭式吸痰管,正确设定吸痰机的负压值。每次更换导管时,贴上标签,以便提示下次更换时间。薄膜护套破损时,严禁使用。吸痰后,充分冲洗吸痰管。冲洗完毕后,确认负压控制阀已处于关闭位置。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4.2 密闭式吸痰能有效预防各种不良反应:

4.2.1有效预防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2】。开放式吸痰停止了机械通气,带走了部分肺泡内的气体发生肺不张、低氧血症。如果吸痰前未能有效充分给氧、使用的吸痰管太粗、负压过高、吸痰时间太长、太频繁就更容易引起低氧血症。封闭式吸痰管在不中断通气供氧的情况下,特别是对缺氧耐受力差的危重患者极大地减少了低氧血症的发生。

4.2.2有效预防心肌缺氧、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的发生。开放式吸痰中断了通气供氧后引起低氧血症、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尤其是用PEEP的患者压力突然骤降,影响血液循环,致心肌供血减少、心肌缺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封闭式吸痰管可减少这方面的并发症。

4.2.3有效预防外源性感染的发生【3】 开放式吸痰步骤繁琐复杂,任何一步无菌操作技术不严、物品消毒不严等均可直接引起下呼吸道继发感染,也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封闭式吸痰管操作步骤简单。阻断了来自外界的细菌,每次吸痰负压均匀,痰液能充分吸出,减少了感染的几率。

4.2.4有效预防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开放式吸痰使患者出现面红、憋气等不适反应,长期吸痰会使患者对其产生恐惧心理,在吸痰前就会出现惊恐、紧张甚至拒绝抵抗。封闭式吸痰时由于不中断送气,患者憋气、胸闷症状减轻,再适当的解释会主动配合护士吸痰。

4.2.5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4】 。开放式吸痰断开呼吸机,加之患者刺激性咳嗽,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喷出,污染周围环境和护士,更可造成同病室患者的交叉感染。封闭式吸痰是在密闭的情况下进行,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几率,保证了他人的安全。

5 结论:

综上所述,封闭式吸痰管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低氧血症、肺不张、心肌缺氧、心律失常、心搏骤停和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及交叉感染等的发生。同时还避免了医护人员的感染,并使护理综合质量等到了不断的提高。所以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开放呼吸道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婴幼儿 颅脑损伤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77

资料与方法

2005~2008年5月收治婴幼儿颅脑外伤病例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11个月~3岁,平均1.9岁。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其中高处跌伤23例;车祸致伤8例;头部挤压伤5例。所有患儿入院时均行CT检查,就诊时间均

损伤类型:本组中闭合性颅脑损伤24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2例。其中硬膜外血肿20例,硬膜下血肿8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点状出血3例,颅骨开放凹陷骨折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例。伤后24小时以上出现基底节区或半卵圆中心脑梗死23例。

临床表现:婴幼儿颅脑外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伤后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生命体征的变化、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以及因开放性损伤失血所造成的休克表现。

治疗方法:本组36例,其中手术治疗19例,保守治疗17例。手术方法包括颅内血肿清除、挫伤坏死脑组织清除、凹陷骨折复位及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等。保守治疗包括控制颅压、止血、脱水、抗感染、抗癫痫、促神经功能康复等常规治疗方法。同时针对不同的情况应用尼莫地平、脑蛋白水解物、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治疗,预防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恢复期予以高压氧、针灸、专项肢体功能训练,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结 果

本组经过系统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除1例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患儿最终因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外,痊愈28例,轻残4例,中残3例。

护 理

婴幼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等均与成人有所不同,网状上行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因而其颅脑损伤也有别于成人,有着自己的特点[1]。

密切观察瞳孔、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瞳孔变化和眼球活动情况是评价颅脑损伤程度及病情的重要指标[2],应随时观察。患儿伤后短时间出现脉搏微弱快、血压低、呼吸深慢,多在短时间内恢复,如不能及时恢复,则提示有严重损伤。意识是颅脑外伤最要的观察指标之一[3],可通过对话、呼吸、角膜反射手捏皮肤等方法,观察对深、浅刺激的反应,观察有无自发性,咳嗽、吞咽动作,来测定意识水平。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患儿采取侧卧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有舌后坠者应放置口咽通气以改善呼吸道通气情况。

维持有效血液循环,严格控制输液量:必须及时有效进行扩容治疗,补液要严格按患儿年龄、体重及失液量计算,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和总类,一般滴数为20~40滴/分,尤其对进行脱水治疗而又缺钠者,应防止急性水中毒的发生。

头痛,呕吐的护理:若呕吐物呈咖啡色、有腥臭,可能并发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危重的表现。意识障碍不太深的患儿,可因头痛而烦躁不安,应注意防止坠床和意外发生。

高热的护理:应给予及时有效的物理降温措施,尽量避免过多的应用药物,不恰当的医疗干预反而会加重自身的调节的紊乱,严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必要时使用冬眠疗法,在使用度冷丁时剂量不宜过大,防止呼吸受抑制。严密观察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及时有效的给氧,尤其对有抽搐的患儿应早期给氧,同时给予镇静或抗癫痫药物。

做好患儿心理护理,取得家属配合。

康复期患儿要重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对留有后遗症的患儿向家属说明哪些症状是器质性的、哪些是功能性的,对出院后的恢复提出可行性建议,使患儿及家属消除恐惧和担忧,树立康复信心。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199-200.

开放呼吸道的方法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31日-2013年1月1日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并行气管切开术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9例,女61例,年龄20~86岁,脑血管意外患者67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6例,颈椎骨折所致高位截瘫患者6例,其他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1例;气管切开时间3~30 d。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A和试验组B,每组各50例。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气管切开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气管切开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灭菌注射用水,试验组A在常规气管切开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沐舒坦混合溶液(将60 mg沐舒坦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和灭菌注射用水的250 mL混合溶液中),试验组B在常规气管切开护理的基础上使用1.4%的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呼吸道湿化液。每组都使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用微量泵进行24 h持续呼吸道湿化。具体操作方法为:使用50 mL一次性注射器连延长管固定在微量输液泵上,将延长管末端放入气管套管内3~5 cm,用胶布固定[3]。24 h持续、无间断、均匀地将呼吸道湿化液注入气管套管内,速度6~10 mL/h,保证湿化液的总量为200~240 mL/d,湿化液用量具体根据痰液黏稠度确定[4-5]。

1.3 观察指标 (1)呼吸道湿化效果;(2)并发症:①刺激性咳嗽(指呼吸道湿化过程中连续性发生咳嗽或呛咳);②气道阻塞次数(指痰栓形成,吸痰时吸出较黏稠、干燥的痰液,或吸出痰痂或痰痂堵塞吸痰管);③呼吸道黏膜损伤和出血;④呼吸道感染。

1.4 评价标准 呼吸道湿化效果评价标准如下:(1)良好:痰液稀薄,能顺利通过吸痰管,套管内没有结痂,患者安静,呼吸道通畅;(2)不佳:痰液黏稠,患者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严重;(3)过度:痰液过度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进行吸痰,患者烦躁不安,发绀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呼吸道湿化效果比较 试验A组呼吸道湿化效果良好率明显高于试验B组和对照组,而不佳率明显低于试验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沐舒坦混合溶液在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湿化中的效果明显优于灭菌注射用水或1.4%的碳酸氢钠溶液,见表1。

2.2 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A组患者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和出血、气道阻塞次数、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B组患者气道阻塞次数、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呼吸道湿化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来说相当重要。因为气管切开,鼻腔黏膜失去了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和湿化作用,加上气道开放,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呼吸道黏膜干燥、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痰液黏稠或结痂等,会导致患者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和出血、气道阻塞、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而呼吸道(尤其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肺部)感染率随着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6]。研究发现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可达800 mL/d[7]。因此,气管切开患者给予充分呼吸道湿化护理尤为重要。

合理的湿化液可有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湿润和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作用。传统的生理盐水因其进入呼吸道后随着呼吸时水分的丢失,氯化钠浓度逐渐升高,在呼吸道内形成高渗状态,导致痰液脱水变稠而不易咳出,甚至阻塞气道,目前临床已经很少将其单独用作呼吸道湿化液[8]。而国外也有许多研究报道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或用等量灭菌注射用水稀释的盐水、NaHCO3溶液更符合生理需要,所以本研究选取了灭菌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沐舒坦混合溶液、1.4%的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呼吸道湿化液。

3.1 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沐舒坦混合溶液对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湿化的效果 本研究发现试验A组呼吸道湿化效果良好率明显高于试验B组和对照组(P<0.05),而不佳率明显低于试验B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A组患者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和出血、气道阻塞次数、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这些均提示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沐舒坦混合溶液具有很好的湿化效果。

此混合溶液之所以具有很好的湿化效果,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等量的灭菌注射用水稀释的盐水为低渗溶液,水分蒸发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液体变为等渗溶液,更符合生理需要。一是稀释了痰液,二是保持了气管内纤毛运动的活跃,有利于痰液排除,减少重复吸痰造成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和出血,对呼吸道的刺激也小。(2)沐舒坦是一种痰液促排剂,可使气管内纤毛摆动能力增强,促进排痰。此外它还具有协同抗生素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的作用,可使抗生素在呼吸道内的浓度比值上升,从而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3.2 碳酸氢钠溶液对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湿化的效果 本研究发现试验B组呼吸道湿化效果良好率低于试验A组(P<0.05),而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气道阻塞次数、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均提示碳酸 氢钠溶液比灭菌注射用水对呼吸道湿化效果较好,但不及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沐舒坦混合溶液。

碳酸氢钠为碱性溶液,痰液在碱性溶液中吸附能力下降。此外它还可加强内源性蛋白酶活性、增强气管内纤毛运动、取代黏蛋白中的钙离子、促进黏蛋白降解,从而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除。同时碳酸氢钠溶液可在呼吸道内形成碱性环境,抑制真菌生长,减少真菌定植,使呼吸道真菌感染率降低[9]。

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沐舒坦混合溶液在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湿化中效果明显,优于灭菌注射用水或1.4%的碳酸氢钠溶液,有必要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加以使用。

参考文献

[1]丁颖颖.两种湿化液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的效果评价[J].亚太传统医学,2011,7(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