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品设计的趋势

产品设计的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品设计的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品设计的趋势

产品设计的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功能设计 形式表现 情感体验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TP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212-01

如今,80,90后新生代正在逐步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群体,由此带来了新的消费习惯。而随着消费力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已经到了另外一个阶段,已不满足仅仅对于产品的功能要求,而是到了重视设计、重视品质、重视个性的层次阶段。

需求在变、市场在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不同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同,经销商需要多样化的产品,在这种背景下,设计怎么办?看来只有趋向于多元化,才能迎合市场的变化,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如果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通常一个产品可以从功能、形式、情感这三方面来体验,因为通过这三方面的体验,对一个产品已经可以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因此设计的多元化不妨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切入,来展开。

1 产品功能的多元化设计

应该说功能是用户体验产品的基础,我们常常抱怨自己的产品不好卖,而没有好好地想一想为什么不好卖?产品不好卖的原因是什么?其实产品不好卖的原因就是缺少卖点,而功能最能体现卖点,往往就是在设计的时候,功能设定上发生了问题,导致产品没有卖点,不好卖,因此功能的设定,一定要聚焦在用户使用的场景中,在使用场景中需要的功能必须都具备。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乏这些多功能产品案例,比如就拿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来讲吧。

洗衣机的出现,使人们从辛劳的手工搓衣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从半自动洗衣机,发展到全自动洗衣机,功能也从洗涤、脱水、增加到了烘干,使得用户不再有等晴天晾晒衣服的忧虑;而自从有了微波炉,给我们的食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为从食品的解冻、加热、蒸、烤等功能样样齐全,是名符其实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现在每个家庭的住房里已经少不了空调,而早期的空调只有单冷的功能,后来变成了冷暖空调,再到现在因考虑到节电省能,又有了变频的功能;而出行的交通工具―― 汽车也越来越注重功能的多元化设计,有公路及越野功能的SUV,有既能加油又能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有带厨房、厕所、卧室的房车;最能体现功能设计多元化趋向的要数手机了,通话、拍照、上网、付款无所不能。所有这些都说明现在设计的产品越来越趋向于功能的多元化设计。

2 产品形式的多元化表现

形式服从功能一直是设计遵循的原则,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力和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新一代的消费群体已不是只对产品的物质层面有所要求,更是对产品的精神层面也有所要求,也就是说作为产品在内容上即功能上要满足实用的需求,但是在形式上包括外观、造型、工艺品质等也提出了不同的需求。著名的意大利孟菲斯小组就认为,在多元化的世界里,产品的形式、功能和材料三者都可以独立存在,具体地说,功能只是产品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之一,形式并不只是为了表现功能,它本身是一种隐喻符号,可以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材料不仅是物质的保证,也是各种情感的载体,因为一个形式与功能相矛盾的产品,只要它表达某种特有的情趣,而令人喜欢,便有存在的价值。

正是由于孟菲斯现象彻底突破了功能主义原则,为设计创立了评判的基准,也为意大利的工业设计确立了超凡脱俗的地位。更使得今天形式多样的多元化产品设计层出不穷。比如:在家具产品中,有设计简约,用材普通的风格形式。也有精雕细刻,用材讲究的风格形式,尽管这些精雕细刻本身并无使用功能,但却有着精神层面的审美价值。再如同样是钟表,有简单、便宜的电子表形式,也有镶嵌宝石的名贵机械表。虽然镶嵌的宝石与计时功能毫无关系,但却突出了带表人的个性,彰显了带表人的档次、地位等精神因素。由此看出产品形式的多元化表现趋向早就存在。

3 产品情感性体验趋向于多元化

情感性体验是消费者体验要素中最高层次的要素,功能和形式要素,主要解决了用户的满意度问题,而情感的多元化,包括了产品的品牌精神,愉悦程度,探索互动等更高层次的内容,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设计师埃德加・考夫曼就首次提及“情势设计”(或称总体设计)其概念是从物品设计向使用物品的状态和处境设计转移。

今天我们评价一个好的产品往往会说,“哇塞,好酷,是什么品牌!”这是一个很主观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会在用户心理建立起来一种情绪,拥有者愉悦、满足,旁观者惊讶、羡慕。用户使用产品时的体验,应当与其产品的品牌精神一致。例如:苹果公司的品牌口号是:“THINK DIFFERENT”,所以苹果公司的产品总是开创性的,就像他开发的第一部不需要手写笔的智能手机,第一个有软件商店的平台等等。这些产品带给用户的体验都与它的品牌精神高度一致,用户使用完这些产品后,还能够在心里惦记着它。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所面对的科技产品,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理产品和虚拟产品,物理产品包括电子电器,行业设备等,而虚拟产品一般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桌面”软件等。如今,各种论坛网站都为用户推出了用户积分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积极地使用论坛,获得积分,从而提升自身等级,在等级得到提升后还能获得更多关于论坛的特殊功能,这种互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用户得到了实惠,用得不亦乐乎,网站也从中获得了用户的参与度,提升了地位。可以说这些都是由于多元化设计带来的结果。

4 结语

产品设计应当考虑到不同的消费群体,同时还要考虑到一些特殊类型的人群,包括文盲、肢体残疾人士、老人儿童,以及其它对新产品的使用不擅长的人群。对于产品的使用,一个好的产品,一定要降低用户初次使用的门槛,让用户感到容易上手,尤其是那些新手用户,要让他们感到易于学习,而不是望而却步。

鉴于上述因素,产品设计无论从经济效益来讲,还是社会效益来讲,产品的多元化设计都是很有必要的。再从用户趋势来分析,多元化是新生代力量的客观需求,现在的青少年热衷于各种各样的新“玩艺”产品,当这一代独立成家后,他们对待整个世界的观点以及在家里的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改变,与上一代人的生活模式完全不同,产品设计的多元化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产品设计的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多媒体;人机交互;产品设计;网络虚拟;多通道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185-031 概述

人机交互技术,又称为人机互动技术(Interaction Design),它为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开辟了一条新的沟通渠道,从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到今天数字媒体技术普及盛行。人机交互技术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尽管仍在广泛使用的图形图像用户界面,在操作直观性上有了显著提升,但用户仍是在外部观察和操作。以计算机为中心,让用户适应计算机的这种传统的交互模式并没有改变。多媒体技术被认为是在智能用户界面和自然交互技术取得突破之前的一种过渡技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多媒体的强大主要体现在它能提高用户对信息表现形式的选择和控制能力,同时,在表现形式与人的逻辑创造能力上高度结合。因此,多媒体人机交互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的完美结合,传达信息的多样化和通过多种输出、输入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是多媒体人机交互技术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早在多媒体人机交互设计这个概念被提出之前,产品设计在企业品牌争夺产品市场的竞争中已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市场上的产品也越来越智能化、复杂化,功能不断的累加和集成,消费者因此产生了很多认知上不必要的错误,当人们感觉到简单的界面不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的时候,多媒体人机交互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阶段出现。早期的多媒体人机界面主要是通过丰富的信息表现形式拓宽计算机到用户的通信带宽,在此之后,人机交互设计开始备受关注。人机交互技术既可以理解为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也可以理解为人与包含计算机的产品之间的交互。现在,视线跟踪、语音识别、手势输入、感觉反馈等新的交互技术直接影响着产品和用户的交互方式,有助于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和用户友好性,将产品设计和产品展示引向更高的境界。

2 产品设计领域中人机交互的主要方式

多媒体人机交互的过程是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向计算机输入指令,计算机经过处理后再把结果反馈给用户的过程。为了使人机交互变得更方便,更快捷,更人性化,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输出、输入形式,这也大大地丰富了人机交互的方式。从早期的面板开关、显示灯和穿孔纸袋等交互装置,到今天的视线跟踪、语音识别、手势输入、感觉反馈等具有多种感知能力的交互装置,从发展史的角度上来说,多媒体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种交互方式,它们分别是:手工操作、命令语言、图形用户界面、网络虚拟的人机交互、多媒体(多通道)的智能人机交互,但从介入产品设计的领域来说,在其中起着辅助设计和产品展示作用的是网络虚拟的人机交互方式和多媒体(多通道)的智能人机交互方式。

2.1 网络虚拟的交互方式 目前,在网络上广泛应用的虚拟交互方式就是广告和网上购物,通过网络上提品信息,可花费很少的额外投资,加强现有广告的功效。向在线的产品目录和产品介绍中添加一些多媒体内容,可以使用户对产品产生兴趣,从而增加销售量和产品知名度。[1]

产品设计的趋势范文第3篇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给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无疑高科技使人的物质生活中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如电脑已经广泛进入生活空间,实现了家庭生活自动化、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为人们带来方便快捷。同时又使人类生活远离了自然,人与自然物的接触越来越少,对自然的体验也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网络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对情感因素的忽略。使人之间变得疏远,人的行为变得懒惰。最为重要的是有学者提出,在高科技发展的同时,必须用情感的力量取得平衡,即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正如奈斯比特所说“:无论何处都需要有补偿性的高情感。人类社会里高技术越多,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人们渴望获得高科技与内心情感的平衡、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如今,多数日用陶瓷产品采用机械化、批量化生产。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具有严格、理性、秩序、规整、刻板、科技、精确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种冷漠感,与传统工艺制作的器物相比较,缺少亲和力和人情味。因而这种所谓高情感的平衡,在陶瓷产品设计中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是很难做到的。

只有采用手工造物,因为手工艺浓缩着制作者的情感,手工造物与大机器产品不同,它是人情感的造物,在造物中流露了人间真情。在高科技的设计和生产中,吸取传统手工艺造物的优秀经验和方式,将高科技的工业生产、设计和手工艺结合起来,走一条所谓的中间道路,即在技术上介于手工技术和现代大工业技术之间的技术。这是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提出的“中间技术”的生产方法,这种生产方式更灵捷、更智能,是适应小批量化、个性化产品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对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蕴含着产品设计和生产的一种艺术化趋势,是“一种具有人性化的技术,这种生产方式不会使人的双手和大脑成为多余,二是使人的大脑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的生产能力都大得多。”对信息时代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与生产而言,传统手工艺不仅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形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中,而且作为高技术结构强有力的一个互补机制,平衡着人的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手工艺积聚着人的情感,促进了人与物之间互融互助的交流。传统陶瓷器物的工艺制作不同于纯粹的机械物件的加工生产,制瓷者从制泥—拉坯—修坯—装饰—吹釉—烧制—包装,整个制瓷过程都要手工制作,在制瓷过程中,手工艺人不仅把对生活的体察、人文的关照、人间的真情都不自觉地融入到了器物之中,而且制瓷过程周密严谨,严格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因而有的工艺本身就是艺术表现,制作技术和艺术一体化,实现了真善美的统一。从某种程度上讲,“技”即是“艺”,“艺”是“技”的体现,到达了“技近乎艺”的境界。因而有些手工艺做出来的作品象“梓庆削木为鐻,见者惊犹鬼神”那样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例如,纯手工制作而成的茶具、杯子、盘子。

制作者融入了一些“陶艺”表现元素,产品上刻意流露出“手工”的痕迹,在造型上运用压、拉、扭、刻、堆等多种手段进行变形夸张,它不完全遵守造型的规整有序、比例的对称,而努力发掘各种空间形态,甚至造成扭曲、变形和透空的形体,使造型产生丰富的变化。同时,在装饰上,陶瓷肌理的丰富性潜能在现代陶瓷产品中被充分地显露展示出来,它们或追求自然材质的质朴与纯真,或追求釉色的华丽效果,或追求雅致清淡的恬淡之美。总之,手工造物不仅比机械化生产更具情感化、艺术化、个性化、自由化、人性化,还改变了以往机械化大生产产品给人的僵化呆板的感觉,使产品极具个性,富有活力,使产品既纯朴又具有人情味,使产品获得丰富的艺术性。此外,手工艺的生产方式更能够挖掘人的创造潜力与创作激情。

2关注用户的交互设计

信息时代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为设计师尽情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了物质保障,设计师的创作才能在信息时代被不断放大。以电脑和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时代,使设计师的创作手段变得灵活而快捷。传统的创作方法完全是由手绘完成,如今,设计师已经运用数字化工具制作设计效果图。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科技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乃至娱乐,都因为网络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相当部分的体验与感受从虚拟的世界跨度到真实生活,网络不再是一个虚拟的存在状态,而是实用的有形的并不断创造人们新型生活模式的技术。因此,交互设计的部分理念对现代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数字技术的确对人类现实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道:“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互联网络将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全球最大的美术馆,同时也是直接把艺术作品传播给人的最佳工具。”传统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是由陶瓷工艺师制作模具后经过注浆、挤压等方法批量成形,这种方式生产出的产品缺乏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

目前,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色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构建虚拟陶瓷产品设计的VR(虚拟现实)展示平台。在这个虚拟现实系统中存在着与产品设计有关的大量信息和模型,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与消费者进行相互联结。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利用陶瓷产品的VR(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平台,在该平台上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定该项产品的造型、装饰纹样、花色、肌理、材料等,并把这些定制信息反馈给厂家,使其按照定单进行生产。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师将消费者的设计理念做成三维模型,并利用视频、动画等手段进行动态展示,模拟现实的使用情况,使消费者在十分逼真的状态下,体验自己的设计理念和产品的使用状况,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方法不仅使消费者参与到日用瓷的设计中,而且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适应了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还解决了传统日用瓷的造型单调、花色老套、品种少、材质单纯、功能格式化的问题。这就是利用交互设计的性质特点,在保证陶瓷产品可用性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陶瓷产品的一致性与可识别性。

3追求创新的个性化设计

日用陶瓷产品由于传统设计观念的根深蒂固和设计思维的惯性,一直处于设计观念滞后、产品更新缓慢的状态,日用陶瓷无法摆脱实用功能对设计的制约,在造型样式上缺少突破,一味套用固有形式,导致日用陶瓷产品缺乏时代精神和现代气息,设计与时代的进程脱节。这种设计观念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审美需求。不同于工业化时代下的产品强调规模化、标准化、低成本的经营方式,个性化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个性化是被抑制的需求。而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人们的需求变得“一切皆有可能”。人的个性化需求也被不断地激发出来。需要认识到,如今进行陶瓷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不仅仅是设计师借助技术和发挥想象力的过程,还是设计师与使用者不断沟通表达消费者需求的过程。设计师要充分考虑产品使用群体的审美心理,满足用户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并在此前提下将个性和风格融入其中,为产品创新设计起到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产品吸引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信息时代,个性设计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首先,互联网的运用,使人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泛滥、信息爆炸、信息开放的环境中,人们在浏览网页时,就会被大量的广告信息包围着,只要在网页上使用搜索引擎,网络广告无时不在。如此丰富的广告信息使人们在工业时代被压抑的个性化需求被放大和满足,人们通过互联网寻找更能彰显个性的事物。另外,互联网的使用,使产品的商业模式网络化、集中化,如淘宝商城、京东商城、当当网等,电商企业运用互联网平台将成千上万的商品,以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更便宜的价格出售。这种商业模式无疑大大促进了人们的购买欲望,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其次,信息时代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计算机的使用是“三维打印”的物质保障,“三维打印”技术无需机械加工或制作任何模具,直接运用计算机图型数据生成任意形状的产品或零件。与传统的制造工艺相比,“三维打印”技术成型快,生产周期短,生产方式灵活而快速,适合小批量化、多样化、个性化生产。因而,这种柔性的生产方式为日用陶瓷产品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了物质保障。

4结语

产品设计的趋势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区域经济,路径策略

宁波拥有“品牌之都”称号,企业品牌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宁波产业集群的现状看,还缺乏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在全球分工的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已经到了亟待转型发展的时候。如何打造品牌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品牌创新发展,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已成为目前宁波经济如何转型、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产业集群培育创建区域品牌的必要性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而区域品牌则可以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企业集群的发展能够提升区域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成为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而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企业集群品质和信誉的标志,有力地推动区域市场扩张和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以块状特色经济为依托培育创建区域品牌,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所谓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区域范围所形成的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具有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或产品的品牌。[1]它象征着该产业集群的历史与现状,是区域产业集群的代表;同时,区域品牌也是一个识别系统,这个识别系统是由区域(地名)和产业(产品)名称为核心构成的;它在法律上表现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2]作为产业集群的品牌,区域品牌在性质上既具有产业集群的属性,又具有品牌的属性。其构成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区域特性、产业基础和品牌内涵。[3]

二、宁波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发展特点

2009年是宁波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宁波市以品牌大市建设作为抓手,积极推进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品牌建设成效明显。

1、商标品牌发展迅速,区域品牌经济效益日趋显现

品牌,是宁波城市发展的重要元素。自1993年正式全面启动实施品牌战略以来,通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宁波市拥有国家级品牌总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和全省首位区域经济,全市工业名牌产品实现销售产值占规模以上销售产值34%左右。截止2009年底,全市累计拥有注册商标52495件,其中,农产品商标4438件、服务商标4721件、境外商标6176件。截止2009年底,宁波已累计成功培育了297个中国驰名商标、61个中国名牌产品、20 个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331个浙江著名商标、75个浙江省出口名牌、254个浙江名牌产品、783个宁波知名商标、482个宁波名牌产品,涌现出了雅戈尔、奥克斯、杉杉、维科、方太、贝发、海天等一大批强势品牌企业,崛起了纺织、服装、家电、文具、模具等众多品牌产业,成为了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品牌城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宁波连续三次荣获“中国品牌之都”称号,并先后获得了“中国五金制品生产基地”、“中国家电基地”、“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水表之都”、“中国厨具之都”等数十项国家级行业品牌称号,实现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宁海县荣获2009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宁波还拥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三个纺织产业基地市、特色名镇:宁波——中国著名服装城;浙江省象山县——中国针织名城;浙江省慈溪市——中国毛绒名城。宁波已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城市、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首批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2、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发展相互促进,特色产业形成区域品牌

凭借一家或几家品牌企业的带动和溢出效应,宁波逐步形成了服装、家电、塑机、模具、文具、灯具等主要块状产业集群。截至2008年,宁波共形成块状经济近150块,年产值超过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近90个,经济规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0%以上,多年居浙江省第一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公布的“2008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名单中,宁波市共有5大产业集群榜上有名,分别是塑料机械产业集群(北仑)、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宁波)、中国模具产业集群(宁波)、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慈溪)、中国文具产业集群(宁海)。其中,宁波有四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余姚“浙江省榨菜专业商标品牌基地”、 鄞州“浙江省服装商标品牌基地”、宁海“浙江省文具商标品牌基地”、余姚“浙江省工量具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其中鄞州“浙江省服装商标品牌基地”、宁海“浙江省文具商标品牌基地”为浙江省十大商标品牌基地。专业商标品牌基地是以驰名、著名商标为龙头,以区域产业为依托,通过商标品牌,引领专业化生产经营活动和区域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升级的载体。这些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的建设,对宁波产业发展和全市品牌经济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农产品区域品牌不断涌现,品牌价值得以提升

商标是品牌的标志和名片,而农产品商标尤其是地理标志,由于承载着特有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特征,其经济价值的提升更是无法估量。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即是区域品牌,是区域特色产品。近年来,宁波市工商局从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出发,积极开发地理标志产品资源,引导相关部门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取得可喜成果。截止2009年底,宁波市注册商标累计数已达52495件,其中农产品商标4438件,占注册商标总量的8.5%,并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件,集体商标2件。其中,余姚瀑布仙茗是我市第一个证明商标,2002年获准注册至今,已先后获得“浙江省农副产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浙江省证明商标创牌先锋企业”、“中国鼎尖名茶”、“浙江省优质名茶”等称号。200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中,“余姚榨菜”位列第五位,是浙江省唯一进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前十名的农产品。据了解,“余姚榨菜”、“余姚杨梅”、“余姚瀑布仙茗”的品牌价值分别为54.04亿元、4.06亿元和3.41亿元。随着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不断深入,宁波农民越来越感受到品牌带给他们的巨大效益。

4、激励政策先后出台,创牌氛围日益浓厚

为鼓励企业创牌建设,宁波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品牌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确定了品牌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措施,建立了商标创牌的奖励政策,营造了全市品牌建设的格调与氛围。此外,《宁波市中央品牌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确定品牌企业品牌建设项目的资助内容;《出口品牌奖励办法》区域经济,对企业新增境外注册商标予以资助。各县(市、区)政府也相继制定奖励政策也纷纷出台。根据宁波市“品牌之都”建设的意见,宁波市工商局制定了《宁波市商标发展五年规划(2006-2010年)》,确定并完成了商标品牌发展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7月,宁波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名牌培育工作的意见》,以推动宁波市服务业名牌培育和创建工作,同时出台《关于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三年宁波市实施商标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了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重点、阶段性任务及保障措施。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的推行,推进了宁波品牌建设的快速发展。

5、品牌保护力度加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创造良好的商标发展环境,是品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宁波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责任区监管模式,上下联动,内外联手,由此强化商标专用权保护和侵权行为的查处工作。2009年,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958起,其中商标侵权案件604起,假冒商标案件226起,商标一般违法案件128起,案值6118万元,罚没款1791万元,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2起3人。在商标专用权保护上,宁波市工商局的监管机制不断创新。首先建立商标专用权立体保护体系,采用“议题管理”模式,实现了事先防范、有效锁定危机的目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次,实施商标品牌市场准入制度,达到了既增强经营者的品牌意识和创牌水平,又通过提升市场的经营档次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取得了共赢局面。再次,以责任区监管为依托,建立健全局、科、所三级商标监管体系,积极开展行政指导工作,使商标监管工作在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此外,还注重对商标机构的规范管理。目前宁波全市经营范围含有商标、咨询的企业共95家,在国家总局商标局备案的共45家。

三、宁波区域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宁波区域品牌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但是它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制约着区域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培育意识不强

企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培育是集合了企业的整体力量而形成一种合力,培育一个良好的区域品牌可以迅速缩短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但是,目前宁波现有集群中的企业培育区域品牌的意识不强,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上下游和配套企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企业间存在低层次价格竞争,未能很好地发挥集群的效应。这是由于现实中,企业在竞争中主要依赖于价格竞争,而不是在更新观念、改进管理、提高技术水平上下功夫。许多企业领导者工作重点立足于眼前利益的实现,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区域品牌的内涵和潜在价值,缺少对区域品牌培育长远利益的筹划,致使区域品牌缺乏长久的生命力。

2、区域品牌建设滞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虽然宁波的产业集群已形成一定规模,但由于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区域品牌建设滞后区域经济,就整体而言,宁波块状经济中的名牌产品还较少,龙头企业不多,市场知名度不高,贴牌生产比较普遍,近1/3产业集群还没有创出国际知名品牌,在品牌创新能力、品牌国际化、品牌资产运作、品牌危机管理等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创新上,宁波大部分“块状经济”还不是创新型的产业集群,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不够,产品质量档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宁波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也不够,2009年宁波百强企业的研发费用只占销售收入的0.8%,达不到2009中国企业500强平均研发费用水平(占销售收入比例1.34%),与世界500强大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平均为3%-5%的水平更是差距甚远。

3、区域品牌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其难以保护

区域品牌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区域品牌业已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的情况下,区域内部企业可以自由地享受品牌带来的好处。导致一些集群外企业可能利用区域品牌的良好形象进行掠夺性经营,大肆生产、贩卖假冒伪劣产品,致使一些知名地域品牌的使用者鱼龙混杂,产品质量下降,区域品牌形象遭到破坏,广大消费者对这些本来享有很高声誉的商品产生了信任危机。2009年2月,市场上非宁波产“宁波汤圆”泛滥的现象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目前市场上,“宁波汤圆”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只是作为汤圆的一种通用名称在被使用,而其中7成以上却产自外地。如果此前“宁波汤圆”注册申请成为原产地保护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则非原产地企业就不能随意作为商品标识使用。直到2010年6月,由宁波三雪食品有限公司牵头成立汤圆行业协会,并着手以行业协会名义申请“宁波汤圆”集体商标,才让不少宁波汤圆企业看到了新希望。

4、服务供给存在瓶颈,行业和中介组织作用不强

行业协会和中介作为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理应在区域品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的经济管理体系中,这一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宁波产业集群大多地处乡镇,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无论是在研发服务、培训服务、检验检测服务,还是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许多行业缺乏完整的统计,行业协会不能定期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专业分析和建议;行业协会对企业缺乏一定的规范和相应的职能授权,使其与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相互依存关系;行业协会对国内外的行业发展动态和市场信息无法全面地收集和系统分析,企业没有这些参考信息就不能了解国内外的市场动态,结果处于盲目的生产和竞争状态;虽然块状经济大都成立了行业协会或商会,但大多数行业协会或商会成立时间都不长,工作人员兼职较多,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中介组织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发展,专业化协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对完善的网络化生产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四、基于产业集群的宁波区域品牌建设路径

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是外部化了的区域形象,需要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由区域政府、中介协会和企业群体等主体共同建设与推动。

(一)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政府作为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推动者,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为区域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根据区域产业特色科学规划区域品牌战略

政府要找准本区域的特色经济定位,将区域品牌建设归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地方产业优势,逐渐发挥名牌产品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区域经济,实现以名牌产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以名牌规划引导资源配置和产业集聚,利用产业集聚的聚合效应形成区域品牌;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通过研究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总体战略思路、培育的方向和重点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最终形成以“依托特色产业,培育名牌产品,明确区域定位,做响区域品牌,抓好质量工程,维护区域形象”为思路,共同打造区域品牌。

2、建立和完善区域品牌培育机制

建立市区域品牌宣传培育机制、全程服务机制、跟踪专访机制、信息交流机制,为区域品牌培育提供有力的支撑;完善对商标注册,特别是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商标国际注册的奖励或补贴制度;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品牌建设梯队,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品牌培育,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争创驰名、省著名商标;扶持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推进以制造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域商标品牌基地,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效应,实现由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向区域品牌的跨越。

3、加强区域品牌龙头企业的培育

积极培育和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构筑以名牌企业为龙头、以品牌辐射带动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壮大品牌经济规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整合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发挥龙头企业的集群带动效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龙头企业竞争优势;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吸引专业化生产的中小企业为龙头企业配套,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区域品牌建设;政府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龙头企业打响区域品牌的活动给予重点补助。

4、构筑区域品牌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要支持在发展基础较好的产业集群搭建区域品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政府各部门应在技术创新、质量检测、人才培训、标准认证、专利申请、信息咨询、电子商务、境外注册、出口补助、政府优先采购等各方面为广大集群企业提供服务,并积极探索创建具有特色优势和产业规模的区域品牌;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加强专业市场建设,实现生产和流通的融合协调发展;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博览会、展示会等会展活动,展示宁波制造的形象和品质,提升区域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5、建立行业或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以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建立专利、标准、品牌信息数据库,提高运用效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联合、政府推动扶持的行业或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把科研活动与宁波经济转型升级、企业创新活动相结合;完善其在研发设计、标准制定、质量检测、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为区域内特色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供技术支撑,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水平。

6、统一管理区域品牌加大保护力度

地方政府应设立区域品牌管理机构,由政府赋予一定的管理和制定标准的权力,在政府和企业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产业集群企业服务;申请注册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保护区域品牌知识产权;提高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认证、监督体系,以产品质量保证集群品牌信誉;积极探索保护商标的长效机制,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形成企业、行政和司法三位一体的保护体系;加强与其他省市的协调合作,完善知名品牌数据库,建立共同保护名牌的省内执法联动机制和维权网络;深化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7、塑造与宣传区域品牌

由于政府部门具有公信力,政府出面进行区域品牌的宣传,容易获得公众的信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因此,政府部门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区域经济,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国内外的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等,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公关赞助、节日公益等活动,来加强区域品牌的宣传工作,扩大区域品牌的知名度,树立区域品牌的良好形象。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开展文化营销,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元素与产品之间的联系,开展文化营销活动。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中介服务作用

区域品牌具体的管理与营销可由行业协会来承担,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分析行业或区域品牌的发展状况,制定行业或区域品牌的管理与营销计划,承担行业自律、维权、组展、服务、协调、管理等任务。

1、区域品牌的推广和营销工作

行业协会要组织企业积极用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注册区域品牌,以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提高区域经济的内在品牌价值;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专业生产基地的命名,积极引导区域内的龙头骨干企业使用区域品牌,逐步扩大区域品牌知名度;要进一步规范区域品牌的商标、印制、广告、宣传等,以便树立统一的区域品牌形象;行业协会还要积极组织、引导、协调和管理企业的促销行为,开展网络营销,充分展示和推介区域品牌,从而营销区域品牌。

2、为区域内相关企业提供服务

行业协会应加强区域品牌的服务工作,注重市场信息收集,开展市场调查、技术培训、交流市场信息,提供商务、技术等多方面的咨询服务;打破各种市场壁垒,维护行业利益,同时要加强企业与政府和外界的协调与沟通,以扩大地区知名度,获得有利于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专业服务机构可通过提供信用担保、市场开拓等服务来加快企业的成长,通过提供筹融资服务、创业辅导来培育区域品牌。

3、区域品牌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行业协会要开展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积极引导会员通过论证提高行业的质量水平;与质检部门或科研单位合作,分别建立各自的质量检测中心对会员企业提供质检服务;制定一整套行业技术标准,为生产者提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建立良好的行业发展秩序,保证区域品牌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同时建立质量反馈追踪系统,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利用区域品牌产品的编码可追溯制来进行追踪管理,可区分不同的企业,从而有效克服株连危机。

(三)充分发挥集群企业在区域品牌创建中的主体作用

1、强化区域品牌的意识

区域品牌的创建是项富于创新性的工作,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区域品牌的正外部性,持久协同效应以及利益共享性。它的构建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同样,区域品牌需要区域内的企业共同去维护去管理。怍为集群内的每一个企业都应该以区域品牌为根本出发点,将区域品牌看作是自身发展的关键要素,深刻认识区域品牌的特点,以便将企业自身品牌的塑造,建立在区域品牌的基础上,从而使区域品牌能够更好地为自己服务,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和协调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分工协作,加快薄弱环节的研发和创新,建立企业创新战略联盟,推动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整体突破;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实力企业在宁波集群内设立研发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加快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从OEM到ODM区域经济,并最终实现OBM;深入实施以品牌、专利、技术标准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战略,坚持“质量一创新一标准一品牌”四位一体发展方针,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品牌集群化,促进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集群内企业整合

为了打造区域品牌,发挥品牌的集聚效应,提升集群的竞争力,就必须对集群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产业链为指导,实施集群内优势资源的整合,展示区域品牌的丰富个性。不同的企业定位于不同的市场和顾客,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深化企业的分工,延长产品的价值链,使集群成为一个垂直一体化的产业网络;实行共同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从而使得集群真正成为一个产业的集中地,使集群品牌具有丰富的品牌个性,成为一种区域竞争的名片。

4、加强品牌经营人才和组织建设

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企业家、品牌策划人才和企业营销人才的理论与实务培训,全面提升品牌经营理念,提高品牌经营艺术,把品牌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积极引进品牌经营专业人才,引进先进的品牌经营理念和手段,切实指导提升宁波的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经营发展工作;探索建立区域品牌策划推广机构,成立由企业、行业协会参加的区域品牌经营推广机构,对区域内企业的品牌经营进行具体的帮助指导,组织区域品牌经营推广系列活动,提升区域品牌。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速,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宁波产业集群只有有效构建和利用区域品牌,才能树立健康的企业形象,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尹静.以区域品牌为导向发展地方产业集群[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2-75.

产品设计的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安全示范区 探讨

根据质检总局的工作部署,全面开展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发挥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拓展了加强从源头开始的全过程监管的有效平台,是深入贯彻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我们在广东江门台山市国家级出口鳗鱼质量安全示范区(以下简称台山出口鳗鱼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围绕《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考核实施办法》(国质检食〔2014〕216号),对示范区建设的相关工作进行探讨和研究。

1.发挥政府主体责任是关键

按照示范区建设“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的工作机制,示范区建设的全部工作必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尤其要取得当地政府党政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分管领导职务或岗位变动,如果相关工作涵接不好,可能短时间出现示范区建设工作群龙无首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向新任领导汇报的工作,最好的办法是争取把示范区建设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避免由于分管领导的工作变动而影响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开展。2016年,台山出口鳗鱼示范区建设工作得到分管副市长的高度,把示范区建设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多次召集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围绕年度考核逐项督促落实,市府办每季度通过地方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对相关部门的示范区建设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倒迫督办,确保示范区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明确示范区建设办公室的责任部门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由于示范区建设的倡导和考核部门为质检总局,检验检疫部门在示范区创建中做了大量的工作,顺其自然就把示范区建设办公室设在检验检疫部门,但这样的设置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地方政府的部门比检验检疫更熟悉其他部门职责与运作,与地方政府分管领导是上下级关系,沟通方便,还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的办公室自动化系统进行相关工作的请示汇报,方便快捷,而且这样的设置更能体现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避免出现检验检疫部门大包大揽的情况。台山出口鳗鱼示范区在2014年质检总局组织的示范区年度现场考核工作中,得到考核组的建议,把示范区办公室转置台山市海洋渔业局,自此,示范区办公室的各项工作比以前更加顺畅,更加高效。

3.行业协会在示范区建设中大有作为

业协会在团结会员单位,加强信息沟通,统一对外贸易措施,督促企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等方面,有着政府部门无法替代的作用,在示范区建设中发挥好行业协会的作用至关重要。广东省鳗鱼业协会、台山市鳗鱼业协会积极支持台山出口鳗鱼示范区建设,发挥其作为我国最好行业协会之一的资源优势,主动沟通政府职能部门,协助做好培训和宣传,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工作部署,为示范区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得到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4.示范区建设办公室常设机构的概念应接地气

根据《考核记录表》的要求,示范区建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而且相关工作人员为有专门编制的专职人员。在目前地方政府部门要求不断精简人员编制的大形势下,实施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必须切合当地机构编制的实际,能否通过聘任相关人员兼任职务的方式解决这一困难,有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