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股骨颈老年患者;术后护理要点;术后康复锻炼

股骨颈老年患者的多见病症是股骨颈骨折,其发病率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而上升的。由于我国目前人口结构呈现老年化的趋势,股骨颈老年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加[1]。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中存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以及骨折不愈合的危险病症。对股骨颈老年患者通常采用的是手术治疗,并在术前、术后辅以有效的护理,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有效的R床护理以及康复锻炼对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以82例股骨颈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股骨颈患者的临床护理以及术后康复锻炼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4年15月82例股骨颈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排除标准[3]:①智力或认知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患者;②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③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功能异常者。其中男45例,女37例,患者年龄50~76岁,平均(55.2±3.2)岁,患者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31例,高中及以上51例;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被告知研究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一般护理 在术前做好各项指标的检查工作,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手术相关知识以及进行术前功能锻炼。在术后严格控制患者,谨遵医嘱,保持患者平卧6~8 h,调整平卧姿势[4]。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后注意事项的讲解。术后48 h之内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监护,定时检查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例如意识状态、心率、体温、血压等的变化。

1.2.2管道护理 由于术后患者常规保留术区负压引流管、导尿管、吸氧管等相关管道[5]。在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要注意采取管道护理。导尿管需要在患者术后24 h之内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嘱进行夹闭。锻炼患者的膀胱收缩功能,对患者进行定时,时间间隔为2~3 h。统计患者24 h的尿量,静脉输液量由此决定。为避免患者的肾功能损害以及尿道感染,导尿管需要在72 h内拔除[6]。对术区负压引流管应做好引流器中引流液量以及颜色的记录,保证引流管畅通,每间隔30 min进行一次引流管挤压,方便掌握患者病情。

1.2.3疼痛护理 通常股骨颈老年患者在术后2~6 h会出现较剧烈的疼痛。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此作出及时的反应,依据患者的疼痛状况以及医生的嘱咐进行相应的处理。由于术后疼痛刺激会造成患者的情绪以及血压的波动、进食量减少、术后手术切口愈合变慢、手术效果受影响等,故而对患者进行疼痛处理要及时有效。可依据患者的疼痛状况选择进行肌注或是口服镇静剂、止痛药的给予,疼痛严重患者可以采用镇痛泵,但必须在48 h内进行拔除,以免引起其他并发症状。

1.2.4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对股骨颈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由于老年患者的消化能力较差,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通常提倡术后饮食清淡,进食高蛋白、高钙、高热量、高锌、高铁、低脂、低盐等食物。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食水果、时蔬,进行维生素的补充,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对伴随其它病症的患者应进行特别饮食指导,例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按照糖尿病饮食方式结合术后饮食注意事项进行专门的饮食指导。

1.2.5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护理 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相关的预防,可采取常规性预防药物以及加强上述各个方面的护理工作。对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依据患者的并发症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对深部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对压疮患者进行清洁皮肤、清洁床单、定时翻身的处理。对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床头抬位、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嗽、雾化处理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等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采用Harris评分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7],满分100分,优良:≥90分,较好:80~89分,尚可:70~79分,差: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康复训练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依据患者病情结合医嘱对患者进行床上练习、站立练习以及行走练习[8]。练习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可耐受情况、练习次数以及关节练习的标准姿势。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时间、次数以及训练量的安排,并结合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中的病情发展对最初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适当的改变。

3 结果

对比分析患者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前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率为75.60%明显低于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后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率9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股骨颈老年患者通过手术的方式能够治疗股骨颈骨折,但是在术后由于各种复杂原因会造成并发症以及手术效果不佳的状况,因此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分析患者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前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率为75.60%明显低于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后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率92.70%。

综上所述,对股骨颈老年患者进行术后护理以及康复锻炼能够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媚菊.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0,09(7):24-25.

[2]纪艳芬.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07(34):44-46.

[3]褚彦青,许建发,王进,等.术前及术后康复训练对肿瘤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作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5,07(30):1115-1117.

[4]李佳英.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1(34):122.

[5]谭明玉.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04(34):137-138.

[6]张艳姿.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01(30):28-30.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2篇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利用手术的方法用人工的股骨头代替坏死失去功能的股骨头,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置换术的优点很多,如关节活动好、下床早、并发少,高龄患者由于骨质疏松,骨小梁变脆,同时高龄患者相对反应迟缓,因而当遭受轻微的外力时即可发生股骨颈骨折,大多为生活性损伤,如平地行走时滑倒或绊倒,由床上或坐椅上跌倒致伤等,在我国,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增多,股骨颈骨折虽然创伤不大,却可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出现一系列继发性疾病,因此,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最适合的治疗方法,手术前后护理是此项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所以出院后病人的延续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3] 临床资料:

1.1 患者女,100岁,因“外伤后致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7+小时”于2013年5月30日入院。10+年前患有“高血压病”,5+年前患有“II型糖尿病”,血压一直药物控制,效果佳,也一直给予降压处理,但用药欠规则,饮食控制欠佳。门诊X片示:左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嵌插移位明显,左侧股骨颈嵌插性骨折。门诊以:1、左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2、左侧嵌插性骨折(头下型),3、左侧锁骨骨折,4、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5、股骨颈嵌插性骨折(头下型),6、左侧锁骨骨折,7、II型糖尿病,8、高心病(心功能II-III级),9房颤,收入院。

1.2 入院查体:痛苦面容,左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内收,约0-20°,局部肿胀,叩击痛,呈淡紫色,骨擦感及骨擦音明显,肌力四级,左下肢较对侧无明显短缩畸形,外旋,轻度活动受限,髋部屈伸约0-60°被动活动时疼痛,轴向叩击及滚筒试验阳性,压痛、叩击痛明显,肌力四级,感觉、血运正常,余肢体未见明显异常。

1.3 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全院大会诊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于2013年6月8日在全麻下行左侧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左侧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送入ICU监护治疗,消肿止痛,改善循环,预防血栓形成,预防应急性溃疡,促进骨折愈合,换药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期嘱患者下床行走,功能锻炼,病情好转出院,总共住院29天。

2、护理

2.1:住院期间的护理:术前护理包括:1、心理护理,2、积极治疗和控制合并症,3、饮食护理,4、术区备皮,5、术前准备包括药敏,交叉配血等。术后护理包括:1、心电监护,严密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必要时吸痰,早晚餐测血糖,注射胰岛素。2、观察伤口渗血情况。3、预防人工假体脱位,患者功能位。4、做好生活护理,5、加强康复期功能锻炼,6、出院指导

2.2、延续护理的开展:延续护理综合国内的开展情况结合本例病人的特殊性,展开了计划的制定,参照徐亚英老师的延续护理的模式进行[4],首先成立服务小组人员,又一名主管护师和一名副主任医师组成小组,两名医护人员均具有丰富的骨科护理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两名医护人员均理解延续性护理的内涵,掌握延续性护理的核心,制定延续性护理方案,定期汇总反馈信息,修订护理措施,不断优化延续护理方案。

2.2.1 实施延续护理方案:

第一阶段护理: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前1周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功能锻炼的目的及意义,制定个性化锻炼计划,示范下地方法和如何使用 助行支具等,强调坚持循序渐进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患者认识到正确进行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获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措施,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第二阶段护理: 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前1d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出院前护理评估,重点评估心理生理以及健康行为等方面,并对其所涉及的健康问题进行详细记录。第三阶段护理: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的第1周进行耐心细致的电话随访,全面了解患者健康指导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情况,并再 筛查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对康复训练的执行情况进行考察。在此阶段,随着家庭适应性的不断加强,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康复训练指导和老年患者卫生保健知识指导;其中康复训练指导主要涵盖站立训练的指导、行走训练的指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指导等;卫生保健知识包括合理饮食,保证水分 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防止便秘和泌尿系感染,适当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重,避免不良的姿势,进行正确更衣等。第四阶段护理:责任护士与医生在患者出院后第4周及时进行家庭访视,主要是对第三阶段的护理工作进行巩固,并查漏补缺,选择重点内容进一步加深印象。 3、结果

实施护理措施6个月后对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患者依从性、出院后患者恢复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患者依从性包括按时服药按时复诊按时锻炼和健康饮食,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没有并发症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等。患者1年后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可以满足,行走无不良。

4、讨论

手术治疗髋部骨折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成功后只有结合完善的康复训练才能获得理想效果,[5]因受到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部分患者出于经济和人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达到长期住院康复的条件[6]本名患者在术后4周出院,如出院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和保障,容易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更无法满足髋关节骨折患者的健康需求,延续性护理模式是整体护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住院护理的一个继续和延伸,能够使患者在住院治疗结束后的恢复过程中得到持续性保健知识和康复指导,从而有效巩固和保证患者整个 康复治疗持续有效,对于降低患者再次入院率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和卫生服务成本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7]。

参考文献

[1]、Chen ZT,Lin YC,Dai YT.The problems of family caregiving a- mong discharged patients in first month[J].Nursing Research (Taiwan Nurses Asociation),1997,7(5):423-434.

[2]、Coleman EA,Boult CE.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itional care for persons with complex care ned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03,51(4):556-557.

[3]、游汝,胡姑长,梁美荣,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4,35(2)374-375

[4]、徐亚英,延续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40):71-72

[5]、陈伟建,马丽凤,康复指导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48-49)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80 岁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由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动作迟钝等因素,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股骨颈骨折。我科从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治疗了36 例80 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其中30 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 例,男9 例,女21 例;年龄80~94 岁,平均86 岁;80~89 岁27 例,90 岁以上3 例。

1.2 致伤原因 走路滑倒23 例,自行车、机动车撞伤7 例。

1.3 骨折分类 头下型18 例,经颈型8 例,基底型4 例。

1.4 术前检查 所有病例均合并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存症。各种并存症中高血压26 例,冠心病19 例,呼吸系统疾病11 例,糖尿病9 例,脑血管疾病4 例。

1.5 伤前情况 受伤前能在户外活动者22 例,室内活动者6 例,有2 例须扶手杖才能行走。

1.6 手术方法 选用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27 例,全髋置换3 例。均采用髋后外侧切口,平均手术时间70 min(50~120 min)。术中或术后输血400 mL(0~800 mL)。术后创口置负压引流48 h。平均住院26 d(18~40 d)。

2 结

30 例均在术后1~3周恢复下地行走,无一例死亡,所有病例均获得1.5年以上随访。按Harris评分标准[1],疼痛占44分,功能占47分,畸形占4分,关节活动占5分,总分100分。以91~100分为优,81~90分为良,71~80分为可,小于等于70分为差。本组随访结果为优23 例,良6 例,可1 例,优良率96.67%(29/30)。术后髋痛率23.33%(7/30)。

3 讨

半髋或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康复水平和老年生活质量。非手术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引起肺炎、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是造成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采用半髋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避免了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问题,在短时间内获得一个无痛的髋关节,可早期下床扶双拐行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并发症的预防。

仔细、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高龄患者手术安全的有效保障。因此,术前应做详细的全身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从入院起即对并存症进行积极治疗,特别是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心律失常等疾病,可请内科和麻醉科共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控制血压、血糖接近正常水平,术中术后加强监护。本组病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根据本组经验,大多数老年人,如在伤前生活自理并有户外活动者,完全可以承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和手术创伤。

3.3 假体的选择。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或半髋置换尚有争论。本组病例均为高龄老年(80 岁以上)患者,身体条件相对较差,运动量相对小,预计寿命不易估计,故优先考虑选择使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我们认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有以下优点:a)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风险小,费用较低廉[2]。b)双极人工股骨头由于小范围运动时是以内关节运动为主,大范围运动时发生外关节运动,而明显降低对髋臼的磨损。有研究表明,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臼磨损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活动情况相关。高龄患者活动大大减少,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可较长时间不至于使髋臼磨损[3],假体最佳使用期可满足患者的功能需要。

康复训练是获得良好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术后当天即开始对髋外展肌群、股四头肌进行力量训练,住院期间必须教会患者锻炼的方法和各种正确姿势。出院后坚持锻炼,定期随访,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正确评估手术耐受性,认真调整重要器官功能和营养状况,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选择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减少和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正确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手术,且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减少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92-02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股骨颈骨折发生率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晚年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股骨颈骨折占全部骨折总数的3.58%,随人的寿命延长,发病率日渐增高。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骼衰老的表现,骨质疏松使骨质逐步丧失,对压力和张力的承受能力明显降低,以致骨质脆弱,只要有轻微外力就能引起骨折。股骨中股骨颈较细,承受的力量最大,所以随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发展,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0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100例,其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65~98岁,平均78.5岁。手术方式: 手术整复后骨牵引3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6例,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25例。骨折类型: 头下型35例, 颈中型40例,基底型25例。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19例,跌伤81例。

1.2 术后康复护理方法

1.2.1 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正确的功能锻炼能预防并发症和促进骨折愈合,应该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和运动方法,术后待麻醉消失后,应该指导患者做长收缩运动,如股四头肌和踝关节主被动屈伸等。术后第2天对患者复查X线片,假置良好,指导患者进行旋转练习、膝关节屈伸练习、髋关节练习;术后1周之后应该指导患者进行活动患侧髋关节的联系,膝关节可完全屈曲,允许屈曲<90°。术后2周开始让患者进行外展练习,避免左右摇动,可双腿下垂,在床边坐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坐位时间不能太长。术后3周开始医护人员应该帮助患者练习在患肢不负重状态下行走,用健腿和双拐支持站立,底端配防滑装置,顶端用软垫包裹,注意拐杖高度适合, 2~3个月不弃拐,负重锻炼,循序渐进,直至肌力恢复正常。此外,还要训练走斜坡,上下楼梯等,进一步增强肌力和ROM,加强平衡力和协调力。

1.2.2 在术后对患者的个体特殊性进行个性护理:每一个个体都有着他的特殊性,因此可以看出,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巨大的。医护人员应该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在术后对患者的个体特殊性进行个性护理,全面地掌握每个患者社会、心理、生理的特点,因人施护。如有些幼儿患者和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会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医护人员应经常陪伴或者加强巡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高龄患者、尤其是牵引卧床时间长的患者患脑血栓的几率最高,因此适当应用如肠溶阿司匹林之类的血管扩张剂,50mg口服,每天1次。同时还可以鼓励患者借助骨科床的拉手来练习床上翻身、坐起,预防血栓形成,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1.2.3 饮食营养护理: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差,易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贫血等造成手术后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低下,至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患者的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为原则,给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术后组织修复,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要给予糖尿病饮食,低脂低盐饮食。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肠蠕动减慢,易引起便秘,鼓励患者多食水果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1.2.4 健全护理工作制度,规范护理管理。修订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等各项规范,要求医护人员要人人掌握,使工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医院护理部以抽查、提高、考核的形式检查各项制度、职责、规范落实情况,使护理工作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多渠道收集反馈意见,完善护理工作。病区设意见本、意见箱,每月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征求患者意见,同时可以组织一次家属和患者的座谈会,及时总结反馈意见,将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和家属的反馈意见作为骨科改进自身服务的突破口,根据整改意见来有的放矢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改善不合理服务环节。

2 结果

3 讨论

3.1 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上诉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76例(76%),有效(症状有所减轻)20例(20%),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4例(4%),护理总有效率96%。

3.2 加强出院指导: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即将康复出院的时候,医护人员应该给患者及其家属给予相应的出院指导。建议患者康复后定期到医院复诊,避免任何会增加髋关节负荷的运动,避免长时间的站与坐,建议不做或少做跑步、爬山等有损关节的活动或者剧烈运动。同时,老年人应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设法增进食欲。必要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防止由于维生素D和钙的缺乏而引起的骨质疏松。生活中,老年人要注意不要抬、提重物,避免意外损伤,切忌跌跤,以防止股骨颈骨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樊春亮, 黄亚生.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21例临床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 2011,(04) :409-410

[2] 刘守友, 齐建明, 董浩军. 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 2011,(14) :2810-2811

[3] 吴景冬. 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05) :36-37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髋假体;髋关节;关节置换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t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ANG Yong,gui,TANG Ben,shen.Department of Joint Families,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yang Medical College,Guiyang 550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RA),and then research the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Operative efficacy and reducing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Methods Twenty,one patients(38 hips)with RA were performed with THA from September 2005 to December 2010 in our hospital.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24 months after operation.Results The function of hip joints was improved greatly.Pain was relieved significantly.No complication such as dislocation or infection happened.The average Harris hip score increased from (20.65±5.6) points before operation to (86.56±7.4) points after operation.According to Harris hip score,24 hips got excellent results,12 hips got good results,1 hips got fair results and 1 hips got poor results.The good and excellent

rate was 82.1%.No dislocation and infection etc complications after postoperative happend.Conclusion The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of THA can be acquir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RA).

【Key words】 Hip prosthesis;Hip joint;Arthroplasty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进行性、对称性炎症损害为特征,进行性及侵蚀性的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致残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经常累及髋关节,最终导致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关节功能丧失[1]。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作为目前公认的疗效肯定的改善关节功能的方法,已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重要的治疗手段。自2005年9月至2010年12月对我院21例(38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1例(38髋),其中男8例(15髋),女13例(23髋),单侧4例(4髋),双侧17例(34髋),年龄34~65(43.5±4.2)岁,病程3~8(5.5±2.5)年。所有病例均被确诊为类风湿性髋关节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持续性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挛缩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经半年以上严格内科治疗无效;患者的日常活动生活能力明显受到影响;部分患者日常活动已经完全丧失,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沉明显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骨盆X线片显示股骨、髋臼、骨盆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内陷等关节破坏征象,术前Harris评分(20.65±5.6)分。

1.2 术前准备 术前正确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感染病灶、甾体类或非甾体类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用史;术前两周应停用NSAIDS、免疫抑制剂;检查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情况,了解患髋有无畸形、肌肉张力和肌力,拍摄骨盆、股骨全长X线片,充分了解骨骼质量、骨骼有无畸形及髋关节破坏情况,以确定麻醉方式、假体的类型、手术顺序及术中假体安装的位置;术前必须处理潜在的感染性疾病,如牙眼炎,脚癣,嵌甲,皮肤疖肿等,这一点非常重要,术前治愈这些感染性疾病可大大降低手术感染的机会。

1.3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髋关节外侧切口入路,麻醉生效后,患者平卧位,患侧臀下垫高20°~30°,取患侧髋关节外侧弧形切口,从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肌间隙显露关节囊,“T”型切开并切除前、外侧关节囊,显露股骨头和股骨颈;同时行髋关节前方软组织松解,切断内收肌群、缝匠肌、骨膜下剥离髂腰肌,边松解边复位髋关节,直至髋关节到伸直位为止,然后进行股骨近端截骨和髋臼重建,屈膝90,保持患髋极度内收、外旋位,选择安装合适的假体试摸,检查下肢长度、臀中肌张力、髋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达到要求后,内收、外旋脱出并取出试摸假体,植入股骨侧假体及髋臼杯,复位后,屈髋90°、内收45°无脱位,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放置负压管引流,缝合固定被剥离的臀中肌,并逐层缝合伤口。

1.4 术后处理 术后8 h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7 d后改为口服利法沙班5周预防深静脉血栓;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麻醉完全消失后嘱患者积极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的屈伸的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吲哚美辛等)预防异位骨化及适度镇痛,术后第3天开始应用下肢关节康复器进行被动骨关节屈伸功能训练。术前30 min及术后3 d连续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伤口引流24~48 h 后拔除引流管,常规行患侧下肢外展中立位皮牵引,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患肢皮牵引3~7 d后可在助步器辅助下进行下地行走练习,生物型和杂交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牵引2周后可部分负重下地行走,1个月后逐步弃拐完全负重行走,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

1.5 疗效评定 主要观察指标:髋关节改良的Harris评分、髋关节稳定程度、复查髋关节正侧位片、有无副反应。

1.5.1 临床评定 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前后的临床评定采用改良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该标准由四部分组成:①疼痛,占44分。②关节功能,占18分;包括能否自行穿袜子或鞋子,搭乘交通工具,能否坐在不同高度的椅子上,能否上楼梯,腿部畸形等。③关节活动度,共5分,包括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④行走能力共33分,包括行走距离,行走的时间,行走时需不需要支撑比如拐杖等。这四项总分为100分,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可,小于70分差。术后Harris评分系统各项指标的改善率=(术后分,术前分)/单项满分×100%。

1.5.2 影像学评价 X线检查观察假体周围有无松动、下沉及异位骨化,骨,假体界面存在>2 mm的透亮带为假体松动;异位骨化采用Brooker分级法:一级,软组织内有骨岛形成;二级,在骨盆及股骨近端各有骨化块形成,两者之间间距至少有1 cm;三级,在骨盆及股骨近端各有骨化块形成,两者之间间距小于1 cm;四级,有明显骨桥形成。

1.6 统计学方法 分别对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疼痛、活动度、关节功能和行走能力进行比较,所有数据以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顺利,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是142~190 min,平均每侧手术时间84 min。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40 ml,平均输血320 ml。所有患者均采用外侧入路完成,未行大粗隆截骨,20例(36髋)采用生物固定型臼杯及生物固定型股骨假体;1例(2髋)患者因髋关节X片显示双侧髋臼及股骨近端明显骨质疏松,股骨髓腔大,皮质薄,有如“烟囱”,故采用骨水泥型假体。术中、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骨折、脱位、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1例患者进行了12个月~4年的随访,平均24个月,术前21例(38髋)髋关节疼痛患者,13例(24髋)患者术后髋部疼痛症状基本消失,7例(12髋)活动后轻微疼痛,无需口服止痛药物;1例(2髋)患者术前卧床时髋部也有明显的疼痛,术后仅在行走时感到明显的髋部疼痛,日常活动受限,口服非类固醇抗炎药后疼痛可缓解;所有患者髋关节屈曲畸形均消失消失,髋关节活动范围达到前屈70~105°,平均84.4°,后伸5~15°,平均8.6°;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20.65士5.6)分,术后为(86.56±7.4)分,其中优24髋,良12髋,中1髋,差1髋,优良率为82.1%。

影像学观察结果 末次复查X线片见假置良好,未发现假体有松动移位征象,异位骨化2例,按Brooker分级,Ⅰ级1髋,Ⅱ级1髋,未见Brooker Ⅲ、Ⅳ级异位骨化出现,对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后效果按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及行走功能四项分别统计,结果见表1。

3 讨论

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晚期常常因疼痛、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度降低而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全髋关节置换对缓解髋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有很好帮助,从而成为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首选治疗方法[2,3]。但由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病程较长,髋关节正常的解剖结构破坏严重,关节囊挛缩,同时伴有骨质疏松,故临床在置换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常规置换前准备,髋臼破坏程度的初步判断及其深度测量,制定一个详细周全的计划。

3.1 术中操作的几点手术技巧和心得体会 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关节间隙狭窄,股骨头坏死,髋臼内陷,关节囊挛缩,髋关节常存在外旋屈曲畸形,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我们术中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3.1.1 术中最佳的软组织平衡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软组织平衡是决定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的术前计划及精细的术中操作是获得软组织平衡必要手段。软组织平衡的主要问题是髋关节旋转中心、外展肌功能结构及其他方向上肌肉功能结构的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的重建是髋关节周围的动力和静力性结构恢复适宜的张力从而发挥良好的功能的先决条件,是软组织平衡以及均衡的肢体长度的基础。我们在术中采取以下方法保持软组织平衡:术中需作髋关节前方软组织松解,切除前外侧关节囊,切断内收肌群、缝匠肌、骨膜下剥离髂腰肌,边松解边复位髋关节,直至髋关节到伸直位为止。对于术前严重畸形的患者(髋屈曲畸形超过60°),术中对关节囊及肌肉软组织的松解应该是充分而有度,将上述组织松解后小心拉伸患髋,不必完全伸直,以免引起股动、静脉及神经的牵拉伤,待麻醉恢复后,根据患者受牵拉的感觉逐渐将髋关节伸直,这样可以避免股动、静脉及神经因受牵拉而造成损伤。待安好试模复位后,活动髋关节查看髋周软组织张力情况,若过紧或复位困难,则需进一步松解髋周软组织,松解时也应逐渐松解,边检查边松解,对于有肢体短缩及软组织挛缩的患者术中松解更应注意,术后要仔细修复髋周软组织。

3.1.2 术中正确的股骨颈截骨及髋臼重建 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关节间隙狭窄,股骨头坏死,髋臼内陷,关节囊挛缩,髋关节存在外旋屈曲畸形,正常的解剖结构完全变形,给髋臼重建和股骨颈截骨带来了很大的难度[4]。若髋臼处理不当会有很大的潜在危险。一是误将髋臼假体置入到残留的股骨头骨质上,术后不久即出现置入物连同骨股头骨质松动。二是术中未判明髋臼的实在位置,引致植入假置过高,出现下肢短缩。我们在术中采用先截骨后做髋臼重建。对于股骨颈截骨我们采取两步截骨法,首先在股骨头颈交界处外展45°截断股骨颈,脱位后再截除股骨颈多余的部分,保证截骨面外侧在股骨颈基底部,内侧在小转子上方1.5 cm。髋臼的重建是先确定髂前下棘位置,其下方1.5 cm处即为髋臼上缘,参照髋臼上缘位置用髋臼凿或电动骨锯沿截骨面清除股骨头,充分清除股骨头在髋臼内的残余部分,仔细寻找髋臼软骨面及软骨下骨,尽量去除髋臼软骨面,保留软骨下骨。髋臼内软骨下骨是固定髋臼假体的基础,起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髋臼重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软骨下骨被过多的切除,术后极易发生假体松动及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3.1.3 术中如何保持假体的稳定 ①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在股骨颈周围有明显增生,股骨头坏死,小粗隆上移的情况下,应将股骨距及小粗隆周围的增生骨质切除,否则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当股骨内收时,这些增生的骨质与髋臼下缘相接触,形成支点,而使人工股骨头由人工髋臼内向外移动,造成脱位。②保持前倾角:当垂直股骨颈冠状面截断股骨颈(保留股骨距)后沿股骨颈椭圆形截断面的长轴插人人工股骨头,使人工股骨头柄的长轴与骨截面相一致,即可保持正常的前倾角,但对股骨颈周围骨质增生或以往曾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例,便失去正常的骨性标志,则不易保持正常的前倾角。③注意股骨距长度与臀中肌张力的关系:股骨距皮质较厚,保留股骨距可防止假体下沉,在一些股骨头颈短缩、小粗隆到髋臼的距离变短的病例中,安放人工关节假体困难时,应选用短颈假体,而不应过多地切除股骨距,这样既可保持臀中肌的张力,也可避免假体下沉。

3.2 术后康复训练 及时而有效的康复训练对改善髋关节术后功能、活动度以及畸形的矫正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获得满意功能的重要保证。术后鼓励患者行股四头肌舒缩,关节屈伸主动功能锻炼,增强下肢肌肉力量,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2周后助步器辅助负重行走,恢复性训练.术后半年以内避免引起髋关节脱位的动作。

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病情复杂,只有加深对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理解,术中仔细操作,同时注重围术期的治疗和处理,才能使全髋关节置换取得满意。总之,只要把握良好的手术时机,术前对患者准确评估,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手术切口,术中处理措施得当、人工假体选择合适,同时术中尽量恢复正常髋关节的生物力学,严格执行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对取得手术的最后成功及获得理想的关节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丁悦,许杰,马若凡,等.Harris评分和X线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中的作用.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09,3(5):594,598.

[2] Konyves A, Bannister GC. The importance of length discrepancy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J Bone Joint Surg(Br),2005,87:155.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关节外科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实用骨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医正骨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