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救的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颅脑外伤是指在外部环境暴力因素间接或者直接施加于患者头部所造成的损伤,在临床创伤性疾病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1]。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不断升高,该病逐渐为临床所关注。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进展较快,且多为危重,因而及时有效的医护措施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基于此,本文对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3.5±2.2)岁。本次入选者均排除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心肾功能不全以及严重器质性病变。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一般资料方面相近,基线均衡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两组患者治疗方案相同,具体包括降低颅内压以及营养神经;及时对颅内存在血肿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患者若存在通气障碍则行气管切开或者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在治疗期间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严密观察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患者在急性期多存在组织坏死、出血以及水肿等临床病理表现,因而在此阶段,医护工作应以患者生命体征维护为中心,患者一旦出现血压低、脉搏弱等情况应积极考虑内脏损伤因素,并给予细致检查和排除;患者若意识不清或处于昏迷状态,首先应确保其呼吸道顺畅无阻,并对其脑病迹象以及瞳孔变化情况予以严密观察,若存在瞳孔散大(一侧)、对光反射消失、针尖样缩小且伴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应警惕其发生脑病。②在患者意识恢复期,临床护理工作应围绕患者意识的恢复来开展,患者越早恢复意识,则提示其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预后更佳。在此期间应提供患者身体所需的肠外营养,定时为患者翻身、擦拭以及按摩等;患者若高热不退,则可用棉球蘸酒精或者红花酒对其全身擦拭;患者若恢复意识且能够自主呼吸,临床则应根据其是否存在咳嗽反射以及吞咽动作将气管插管及时拔除,避免出现感染,此外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事项;提倡患者自主进食,促进其机体功能和意识的逐步恢复。③待患者意识初步恢复,且具备初步的自主活动能力时,临床护理工作应注重训练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一般来说,在伤后3~6个月时患者各项生理机能恢复速度最快,所以应在此期间开展针对性训练,促进其恢复自主活动意识,由家属或者护理工作人员陪同指导进行自主取放物品、行走、蹲下以及站立等简单的动作训练,并逐步过渡到执笔写字、刷牙以及用筷子吃饭等一些较为细微的动作训练。此外,还应耐心指导那些存在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帮助其消除恐惧、紧张以及烦躁等不良情绪。
1.3 效果评定指标 本次针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方式为自设问卷调查,共包括20个问题,答案包括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5个标准,相应分值1~5分,总分为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与非常满意两项指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
3 讨 论
在神经外科各类疾病中,颅脑外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此类患者病情通常多变而复杂,具有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因此,临床必须把握好恰当的时机,实施快速有效的诊治和护理,才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从护理层面分析来看,优质护理服务方案与患者日常生活更为贴近,并密切关联于患者的预后及转归[3~4]。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临床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秉承了人本护理理念,以患者为工作中心,在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也使患者感受到护理工作中所传达出的关爱理念,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谐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方案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心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全方位提高,并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汪小华,景新华,李月琴,等.63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呼吸功能的监护[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80-181.
[2] 赵明仙,高丽仙.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20-21.
关键词:毒蜂螫伤;急救;护理措施;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03-01 蜂属于一种节肢类动物,毒蜂主要包括蜜蜂、黄蜂、大胡蜂及竹蜂。其毒力以蜜蜂最小,黄蜂和大胡蜂较大,竹蜂最强。蜂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会伤人,毒蜂尾端都有螫针与毒腺相通,螫人后将毒液注入体内,引起中毒。毒蜂的毒液中主要包括有组织胺、5-羟色胺、透明质酸酶及磷酸A、磷酸B、蚁酸、神经毒、血液毒等。人体受到毒蜂螫伤后,会出现毒蜂的蜂尾刺或带有毒腺囊的尾刺遗留在体内的情况,带毒腺的腺囊可自行发生节律性收缩,将毒液不停地排出,并可再次伤人,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本文选自我院收治的60例被毒蜂螫伤的病人,并且实行了急救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收治的60例被毒蜂螫伤的病人,男34例,女26例,年龄10~50岁;其中蜜蜂蜇伤36例,黄蜂螫伤24例;所有病人经诊断均是被毒蜂螫伤的患者。最短的治疗时间30 min,最长可达4 h。
1.2 临床表现: 所有被毒蜂螫伤的病人在临床中的表现主要是伴随有局部的烧灼样疼痛、肿胀。轻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热、食欲不振、皮肤瘙痒、起风团等;重者则会出现休克的现象,并且在上嘴唇近人中穴处,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有硬结等症状以及腰酸胀、疲乏无力、皮肤、黏膜中度黄疸。
1.3 急救护理: 根据病人被不同蜂类螫伤,采取不同的急救处理措施,同时为了防止出现过敏性休克和毒素对重要器官的损害等严重的现象,要尽快的输液治疗促进病人毒素的排出[1]。
1.3.1 局部伤口处理,在进行急救护理措施前,要对病人疾病进行相关的询问,了解病人是被何种蜂类所伤,检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静脉通道,观察螫伤的部位,检查是否遗留尾刺或带有毒腺囊的尾刺。如有遗留,要用酒精消毒过后的透明面膜轻轻涂抹,待干后剥离,此法可有效清除尾刺,不挤破毒囊而减轻局部组织中毒。也可借助放大镜寻找和清除尾刺。随后再判断病人的毒液的酸碱性,如毒液呈酸性,可采用肥皂水冲洗,中和毒液中的酸性;如毒液呈碱性,则采用食醋冲洗,中和病人体内毒液的碱性。并且在经过酸碱中和之后,再涂抹无极膏,无极膏是含有薄荷脑、麝香草酚、丙酸倍氯米松、水杨酸甲脂、冰片等成分,具有消炎、镇痛、止痒、抗菌、局部麻醉作用的外用药,可以有效的减轻病人的疼痛,在外涂患处时2~3次/d。
1.3.2 局部反应处理,在被毒蜂螫伤后出现鼻出血的情况时,可采用肾上腺素棉球填塞的急救措施;出现皮肤起风团伙瘙痒的情况,则可采取外擦无极膏、清凉油等措施;严重者可进行葡萄糖静脉注射的紧急护理措施,避免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现象[2]。
1.3.3 过敏性休克护理,过敏性体质的病人,在受到黄蜂螫伤后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随即出现晕厥由于黄蜂毒液中存在有变应原成分的多种磷酸脂、透明质酸和抗原5,还有不具变应原性的肽-蜜剂,这种肽具有毒性和药理活性。在急救护理措施中应迅速的将患者处于平卧的状态,并对病人进行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在病人恢复清醒时,改为低流量给氧,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且鼓励病人多饮水,利于毒素的排出。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无恶劣变化则可以治愈出院。
1.3.4 溶血病人的护理,当被毒蜂螫伤的病人出现皮肤黏膜中度黄疸等严重的情况时,病人会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这时护理人员要与病人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介绍相应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消除疑虑;同时嘱咐病人要平卧休息,减少活动,降低机体能量消耗,避免出现肾血扩张,减少代谢产物及血红素蓄积体内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在治疗过程中要对病人进行有安排的输液,观察病人的碱化尿液、尿量及颜色的变化,将毒液伤害控制到最低[3]。
2 结果
通过对毒蜂螫伤的患者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后,所有的患者均治愈出院。
3 结论
对毒蜂螫伤的病人,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帮助病人进行蜂毒的排出,及时发现威胁病人生命的症状,并且能够及时的采取急救的措施,不断的提高救治蜂伤病人的成功率,使病人尽早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覃伟琼.蜂螫伤致多器官损害患者的护理[J].华夏医学,2006,19(5):950.
【关键词】高血压;危象;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68-02
高血压危象就是指高血压患者在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如过度疲劳、过度饮酒、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使全身小血管,尤其是脑血管暂时性强烈痉挛,而使血压急剧上升,往往高达200/100 mm Hg以上,患者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烦躁、心悸、恶心呕吐、胸闷多汗、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可以持续数分钟乃至数天,严重的出现抽搐、昏迷。因高血压危象病情凶险,一旦出现,必须立即进行抢救。
1 资料与方法
本院20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并诊断为高血压危象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5~80岁,平均68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22例,继发性高血压18例;多数患者均存在诱发因素,其中,因劳累及气候变化15例,情绪波动10例,不规范服药5例,其余诱因为10例。临床表现患者舒张压大于120mmHg,收缩压大于200mmHg。并多伴有头痛、烦躁、心悸、恶心、呕吐、多汗及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表现。
2护理措施
2.1 急救护理
2.1.1严密观察病情 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心、脑、肾功能变化,观察瞳孔大小、对称性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治疗。
2.1.2 迅速降压
2.1.2.1 降压幅度 降压幅度应取决于临床情况。如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正常、又无脑血管及冠状动脉疾病病史,可把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如降压幅度过大,又有心脑肾损害及继发性高血压,可使心脑肾进一步恶化,所以血压一般控制在160/100 mm Hg左右较为安全。
2.1..2 降压速度 应尽快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否则预后较差,所选用药物应对外周血管有扩张作用,对心肌收缩、窦房结和房室结无明显抑制作用。这类高血压药既适于高血压急症,又适合于慢性高血压病的长期治疗。
2.2 一般护理
2.2.1绝对卧床休息,将床头抬高30°,可以起到所需的性降压作用,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安定患者的情绪,避免患者躁动。
2.2.2吸氧,如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应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2.3做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避免高血压危象诱发因素的发生。
2.3 心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有着病程长、见效慢、多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情绪波动大,身心疲惫,血压恒定性增高,多数患者潜藏着焦虑、紧张、恐惧、忧郁的心理,特别发生在高血压危象时,心理更恐惧不安。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疏导,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与疾病做顽强斗争,同时取得家属和社会的配合,这样对 治疗 才能起到“正效应”的作用。
2.4诊疗护理
2.4.1 急症高血压的护理急症高血压包括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及恶性高血压,病情凶险、变化极快,如不及时有 效的控制血压,常导致脑出血、脑梗塞、心衰、肺水肿甚至心 肌梗塞等并发症。此类患者常需快速降压,如用硝普钠降压 治疗,但此药若降压过快也会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血压、意识状态的变化。例如患者出现头痛加剧、恶心、呕吐、燥动不安、抽搐、意识障碍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即予吸氧、镇静等。加强治疗时护理:①用药期间注意药物浓度、滴注速度、持续血压监测,根据降压疗效 调整硝普钠或其它降压药物的用药剂量。②观察尿量、尿液颜色、血压、意识状态、心率及心律的改变,做好记录,尽早发现可能的并发症,早期对症治疗。③注意硝普钠代谢物的蓄积中毒,静滴6h应更换,并避光,必要时监测硫氰酸盐浓度。 本组患者挽救过程中,未发现药物中毒及其它并发症发生。
2.4.2 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护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病是一代谢疾病,多合并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 糖、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其核心是胰岛素抵抗。对于高血压的诊治、护理有指导意义巧。因此治疗上应该检测血尿酸、血胰岛素、血糖、血脂,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选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制剂,如ACEI,有高血糖者宜用二甲双胍,以上药物都有较好的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护理上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及时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指导患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低过快。强调饮食指导,每日碳水化合物以半斤为宜,减轻体重,适量运动。
2.4.3 降压药物合理给药的护理,正常人血压24h呈动态变化,清晨即刻升高,6~10点为第一高峰,之后渐下降,至下午17~20点出现第二高峰,午夜降至最低。护理上根据血压变化特点及药物降压的T/P比值(谷-峰比)或患者血压测定结果指导用药,说服患者充分合作,定时定量长期服药,更必须按医生定期检查并调整药物的药量。动态血压的应用,家庭电子血压计的广泛应用对于指导服药及给药时问十分重要,应指导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方法,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及调整药物的药量。一般以清晨给药为宜,若清晨血压很高,下午及傍晚不高,则提倡晚上服长效药或者在原服长效制剂的基础上于清晨加服一次短效制剂。部分患者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有益的二、三级心脑血管病预防作用。
3 体会
高血压是一种 现代 流行病,随着社会 经济 、人口老龄化的 发展 ,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救护,其体会如下:(1)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实现高血压防治的目标,提高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加强健康 教育 ,减少或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始终保持心情愉快,减少精神压力。(3)减少高血压高危因素的发生,避免体重超重,戒烟、酒,禁高糖、高脂、高盐饮食。(4)定期监测血压、定时服药、定时监测心肾功能,以免发生高血压危象及其他并发症。(5)提高护理专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责任心,加强护患关系的沟通,严密观察病情,争取抢救时间,才能提高抢救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张文,罗震 . 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体会 . 中外医疗, 2010年 29卷 第30期
[2] 伏虎,刘国树.高血压病的诊断及治疗新观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9):1178―117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171-02
急性喉炎患儿属于喉黏膜的一类急性炎性反应,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等特征,若不及时进行积极的救治,将会使得疾病发展恶劣,容易使得患儿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2]。为此,本次研究选择102例患儿,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102例,均为我院就诊,时间段为2015.6.10-2017.6.10,所有患儿的疾病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以发热、喉喘鸣、咳嗽、声音嘶哑等作为常见的症状。
分为两组患儿(n=51)。常规组:27例男童,24例女童,年龄4个月最小,5岁最大,(2.32±0.45)岁为平均年龄;病变程度分级:8例1度,12例2度,31例3度;实验组:28例男童,23例女童,年龄5个月最小,5岁最大,(2.41±0.51)岁为平均年龄;病变程度分级:8例1度,13例2度,30例3度。将两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儿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给予急救护理,主要内容为:
A:病情观察: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十分重要,严格观察其口唇、面色、全身皮肤等变化情况,并记录,分析是否存在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发绀等情况,全面评估患儿的基础病情,保持患儿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的状态。
B:用药指导:对于该类患儿多半情况下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爪子了,帮助患儿将水肿症状改善或者消除,将其呼吸道炎性反应减轻,并给予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联合治疗,利于提高抢救的效果。若患儿情绪激动、烦躁不安,可给予适当的镇静类药物,保持患儿情绪稳定,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给药的合理性,包括适应证与禁忌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将药物停止,并上报医生对症处理。
C:氧气雾化吸入:帮助患儿将药物雾化吸入,便于药物直接于患儿的呼吸道黏膜上分布,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挥出良好的药物疗效,值得广泛采纳。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时,应要求医护人员在患儿床头守候,给予亲切的语言进行安慰与关心患儿,将其依从性进一步提高,对其心率水平、血样水平、呼吸频率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每日雾化吸入治疗3次,每次维持15-20min的时间,之后帮助患儿进行拍背,将适当更换,便于及时将痰液排除,呼吸道处于通畅的状态。
1.3 观察项目 将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显效表示明显改善了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效表示有所改善了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效表示未达到上述的标准[3-4]。
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儿的统计学资料记录至SPSS21.0的软件中进行处理,若两组的数据存在差异性,选择P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下表1知晓,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更高,P
2.2 住院时间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分别为(7.23±1.55)d与(9.86±1.69)d,说明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
3 讨论
对于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来说,属于较为多见的小儿疾病,且考虑到小儿存在较小的声门面积与喉腔,存在较为松弛的喉室带与声门下区黏膜下组织,丰富的黏膜淋巴管,且小儿具有十分敏感的喉部神经,较差的机体抵抗能力,一旦出现急性喉炎疾病,若不加强注意,则容易哦造成梗阻现象[5-6]。若不及时进行积极的临床抢救,将容易引发患儿窒息,使得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7]。所有说,加强该类患儿的急救护理工作,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疾病抢救的意义重大。
120急救所接触的都是急重症患者,发病非常紧急,病情严重,患者距离医院的距离不确定,交通条件存在很多的未知因素,这些不仅给紧急救助带来了困难,更给患者的及时接送治疗带来很多的危急情况,也给医患关系非常紧张的当代医疗救治带来各种纠纷。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纠纷困扰着现代120急救机制,影响着医患关系和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幸福。研究120急救护理中的常见纠纷,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生命健康安全,降低各种纠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1.2.0急救护理中出现的纠纷隐患分析
1.没有严格遵守急救护理制度和程序
120急救不同于医院救治,患者的病情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家属对患者病情和病因的认识与陈述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急救设备和医护条件与医院相比存在非常大的差距,造成急救护理不能够像医院救治那样方便全面。同时,都是突发事件,很多患者病情非常危急,不能迅速做出准确诊断和处理,需要快速送入医院进行全面诊断,这些都会给急诊护理带来诸多的挑战。而且,120出诊的医护人员在实际紧急救治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守急救护理制度,或者在操作程序上容易出现问题,不能严格遵循相的规章和程序进行施救,造成病情延误和失去最佳救治机会。另外,120进行院前急救需要和医院急诊科护理做好全面有效交接,这样才能保障接诊和救治迅速衔接。但是,一些急救未能交接到位,是影响救治、造成纠纷事件。还有,呼救接听时非常关键,因为急救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各不相同,且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等特点,如果不能仔细接听呼救者提供的病情、病因、地点、时间、特征、危重程度,也就不能做出最为及时的准备和处理,耽误急救进程。
2.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不强
120急救护理本身具有特殊性,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护理技能。有些急救护理人员不能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或者缺乏相应的沟通心理与技巧,不能充分考虑患者家属的焦急心理和激动情绪,态度生硬,或者病情及安抚语言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患者及家属的误解与不满,激发他们的不良情绪,造成纠纷事件的发生。其次,护理人员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护理技能,如果不能做到熟练迅速有效,也会耽误病情,影响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比如,深静脉穿刺、包扎止血固定、心肺复苏操作不够娴熟,或者在急救过程中不能与专业主治医生做好衔接配合,影响及时诊断和救治的黄金时间,耽误病情或者激怒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引发医患纠纷。
3.急救转运过程路况和路程影响
急救患者的地点不确定,路程和路况都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会给转运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影响患者的病情和救治时间。转运患者是急救工作的重要一环,在转运医院的过程中,因为路况不好或者驾驶员的驾驶技能等因素,造成转运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颠簸问题。很容易给患者造成继发伤,造成输液中断,加重病情,造成医患纠纷。还有患者距离医院路程过远,交通拥堵等原因都会造成转运时间延长,影响患者的病情,加重病情,导致纠纷发生。
二、急救护理纠纷有效的防范措施分析
1.提升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急救能力
医院急救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急救能力关系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造成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减少急救护理纠纷,保障急救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他们的专业护理能力。做好教育宣传培训,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让每个医护人员都能将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聘请专业人培养急救护士的业务素质,让他们掌握过硬的护理能力,各种急救和护理都能做到规范到位,以此组建一支敬岗爱业、医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护士队伍。
2.强化沟通技巧培训,做好非医疗心理安抚
护理人员的沟通方式和交流能力是事关重要,很多的患者和家属心理和情绪波动非常大,情绪自控能力处于最弱状态,需要护理人员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减少纠纷事件的发生。通过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掌握温和的语言,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角度做好解释和安抚,让患者及家属能够平静心理。这样既有利于减少纠纷,更有利于配合急救,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治疗信心。
3.完善并严格落实急救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程序进行护理,对于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散漫等行为,除了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还要做好强化培训,并进行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坚决要调离岗位或者解除聘任关系。做好模拟训练,熟悉相关程序和操作,确保每个护理人员都能依照相关程序准确操作,减少医患纠纷,提升生命救治质量。
总之,120急救关系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一定是一个紧急医疗接送救治体制相对完善的社会,120急救关系每个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承担着救治黄金时间争夺的核心任务。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各种医患纠纷,提升救助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