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腔医学的起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的是从事口腔修复工艺设计和矫形制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学校借助与企业合作的平台,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自觉在初级工的岗位实习,在实习期间培养出良好的职业能力;节省企业的招工成本,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从而破解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瓶颈,实现院校、学生与企业“三赢”。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口腔医学技术 校企合作瓶颈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口腔医W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基本操作技能,熟练各种常用修复体设计和制作,从事口腔修复工艺设计和矫形制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口腔医学技术准确含义指的是口腔专业的技工,或者叫做技师。毕业之后不是口腔科医生,不能考取医师资格证。毕业后能在口腔专科、口腔义齿加工企业从事口腔义齿加工工作。而且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因为对口腔专业技工的技术含量要求不高,中专、大专甚至高中毕业的学生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经过简单的培训都能从事所谓的口腔技术工作,所以在目前的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上,简单的教学形式难以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技术,这就需要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真正进工厂,参加校外实习,掌握真正的技术,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竞争的优势。
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已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采用,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但是由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局限性,校企双方的合作往往都是存在于较浅的层面,面临发展的瓶颈,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达不到院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局面。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往往是学校主动寻找企业合作,义齿制造企业考虑到生产运营成本等等一系列因素,合作的积极性总是不高,要改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被动的现状,必须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一、学校借助与企业合作的平台,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材料、口腔技工工艺、口腔医学、口腔美学、口腔工艺技术实训、口腔科见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这其中存在的一个矛盾就是这些课程主要是在校内完成的,与义齿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脱节,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更多是基础理论知识,缺乏真正的实践经验,学生在校内考试后就把理论知识抛诸脑后,用于实际工作的少之又少。这就需要建立适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安排、师资配备、教学方法的等方面与校企合作的模式相适应,提升学生与教师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多与义齿制造企业交流互动,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学过程与义齿制造企业的生产挂钩,做到教师进企业,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并做到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反馈。
二、让学生自觉在初级工的岗位实习,在实习期间培养出良好的职业能力
学生在实习期间在义齿制造企业做初级工,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是非常好的校外实践经验,学生在义齿制造企业实习期间,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并学习了企业员工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的优秀品质,基本实现了从学生到初级工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职业意识;同时,学生经过实习后可以很快的进入工作角色,缩短了义齿制造企业对于初级工的培训成本,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
同时,实现校企合作的模式之后,校企双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要让学生自觉过好初级工这一关,学校应派出专业教师跟随学生到义齿制造企业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企业也应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一线指导,另外,能让实习与学生的就业挂钩,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越来越困难,经过校外实习后,如果义齿制造企业能留下优秀的学生优先录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校外实习的积极性,这就让学生安心在企业初级工的岗位上实习,表现良好争取留在企业。
三、节省企业的招工成本,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模式作为一种良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企业吸纳人才的重要形式,以往,义齿制造企业通过招聘的形式进行人才挑选,这些在人才市场上招聘的熟练工的工资,往往大大高于校企合作模式下从学校招聘的初级工开始培训所花费的成本。有了校企合作相应政策的保障,毕业于正规医学院校,接受了严格培训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更容易产生企业归属感,专心留在企业,使企业的人才需求得到满足,节省了企业的招工成本,调动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能解决企业人才培养的规模问题,还能提升人才培养速度,缩短培训成本,校企合作模式下既拥有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又能到企业顶岗实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基础专业理论,又有与义齿制作岗位相匹配的专业技能。校企合作有助于企业吸纳人才,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企业直接获取新生人才,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把企业的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迅速适应企业工作,减少企业的人才流失,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破解了校企合作的瓶颈。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达到院校满意,学生和家长满意,企业满意,实现“三赢”。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模式,是一项长期的公益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益尝试,能促进校企共同发展。
彭庆星 男,1938年生,现任江西宜春学院美容医学主任、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学分会主任委员,主编医学美学、医学逻辑学、美容医学基础等十多部著作。[摘 要] 本文在界定"生活美容"、"医学美容"、"美容学"和"美容医学"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了目前美容技术人员的两种培养途径的选择;同时还肯定了当代中国在医学基础上综合培养美容医护技术人员作法的方向性。
[关键词] 生活美容 医学美容 美容学 美容医学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00)05-0395-02
THE EXPLORE ABOUT ORIENTATION OF MEDICAL COSMETOLOGY
PENG Qing-xin
(Yigchun College,Jiangxi 336000)
[Abstract] Objective:The paper amounced not only the profess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about medical cosmetology staffs,but also the general conceptions of "life cosmetology","medical cosmetology","cosmetology"and"aesthetic medicene".It showed the choice of two methods about training the specialist cowmetology technical staffs,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affirmed the measures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he aesthetic medicene technidal staffs on the basis of modern medicine.
[Key words] Life cosmetology Medical cosmetology Cosmetology Aesthetic medicene
近十多年来,经我国美容医学界的学术探讨,关于"美容"、"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等名词的概念已基本明确。本文仅就此作一简要述评。
1 "生活美容"概念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经许多专家考证,现在所用"生活美容"(life cosmetology)一词,是由18世纪的英国学者赫尼首先提出的。其本意是指美容化妆、美容美发和服装修饰等美化人的容貌的一类美容手段。但是,我国民间近年来将"生活美容"的实施项目不断增加,有意或无意地扩大了"生活美容"概念的外延。一些直接触及人体肌肤和血液、波及人体健康,具有明显医学性质的美容手段,如某些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与护理、文饰技术等也被误纳入生活美容范围内去了。近年来,国内有两百多篇揭示这一问题的临床或基础的文章。确切地说,生活美容与医学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既有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联系之处在于两者的基本目的地均为增进人体美。其主要区别在于:①前者主要是修饰性美容,仅以担心饰面部瘕疵为目的,而后者多为修复和再造性美容;②医学美容多使用手术、药物和物理等医学手段来达到美容效果,技术复杂、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而生活美容则主要使用化妆,或一般护理保养方法,操作比较简易;③医学美容实施者是经政府卫生部门认定的医学技术人员,技术能力强,而生活美容技术则多由短期培训的非医务人员来操作。由于"生活美容"概念外延的扩大化及某些历史的原因,当前社会美容从业者和医学美容工作者,这两者实施的项目仍存在着部分交叉状态。这种状态直接影响到医学美容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第四军医大学林茂昌教授等最近主编出版了《现代眉眼唇美容文饰学》一书,进一步澄清了这一概念,博得了美容医学界的广泛的赞誉。我国民间的"生活美容"概念外延被扩大化的现实,可以暂且承认它。然而,被扩大化的那些操作技术(如各种文饰术等),将会像"拔牙","开刀"等操作技术那样,源于民间,而发展完善于医学领域。正如我国老一辈著名外科学家吴英恺等翻译的鲁凡诺夫著《外科学总论》中指出的:"在医学的发展中,许多医疗技术开始并非属于医学而是来自民间。在中世纪外科学主要是战伤外科,多落于匠人和理发师之手。其后由理发师及澡堂侍者的行业中分出单独的外科行业,但他们并非真正的外科医生,只不过是一种手艺人而已。"然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才逐渐形成近现代的外科学。各种美容文饰术的起源和发展也将受到这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制约,它源于民间,兴起于生活美容,最后的完善和提高将有赖于医学的规范。这将是人类健美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
2 "美容学"与"美容医学"的关系"美容学",作为一个当代学科名称来说,无疑有它一定的客观基础,但它的学科对象、基本范畴及体系结构等,至今尚未见明确的界定。只是一般地把化妆、修饰、服饰、文饰技术等列入"美容学"的范围:有的为了经济效益的需要,甚至将皮肤护理及某些皮肤疾患的诊治等也列入其中;有的还十分勉强地把"医疗"、"整形"这两个从属关系的医学名词并列使用于"美容学"的框架之中,这自然是令人费解的。从"理想"的角度来说,"美容学"也许可能囊括医学美容和非医学美容两大部分。但是,这种"可能"还要进一步论证如下几个问题才会令人信服。
2.1 这里的"非医学美容"是否就是泛指民间语汇中的那个被扩大化了的"生活美容"的概念?目前尚未见明确的解释和论证(如果是,这显然理由不充足)。
2.2 这里的"非医学美容"一词,的确是在"美容学"这个大背景中自然产生的一个词,但它只是为了严格区别于"非医学美容"而存在的一个十分模糊的定性的词。关于这个词的最权威的论证者,理应首推医学界专家。
2.3 事实上,关于"医学美容"的理论概念、学科对象、体系结构、基础研究、临床技艺实施、专业机构建制、专业教育学制规范等问题,已由我国当代美容医学界的专家们一一研究明确的,并出版了在国内外医学界有重大影响的大量专著。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已从"医学"(而不是"美容学")这个古老而又坚实的学科背景下,进一步将"医学美容"订正为"美容医学",如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医学学科一样成为了"医学"大家庭中的一员。这是"美容学"这个一般性概念暂时无法包容和取代的。
3 社会美容业商业化过程中务必接受医学的科学指导和监督美容医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医学,其学科对象是人,它自然处处饱含着医学的内涵。但因当今社会美容业中的许多正从事的操作技术的对象也同样美容医学及各门医学学科一样,面对着的也是活生生的人。它不接受医学的科学指导和监督是没有任务理由的。众所周知,食品行业和饮食行业,由于直接波及人的健康而必须接受医学的和卫生的监督。同理,上述某些直接触及人体肌肤和血液、波及人体健康,并被误认为"非医学美容"的项目,无疑要接受更为严格的医学的指导和监督。一旦出现纠纷,应按有关法规的原则和要求加以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