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学科研究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化学 教学方法 优化
所谓“优化”的教学方法,即是指在整体考虑的基础上,经过对数种教学方法进行优选、组合而得到的最优或较优为教学方法。这种优化的观点,是前苏联现代教育家巴斑斯基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提出来的。巴斑斯基曾运用现代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整体的观点、相互联系的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认为教学过程存在着联系的相互影响,在整个活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他指出,教学必须按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条件,来制定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在规定限度的时间内,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而教学过程的优化中,教学方法的优化是主要的方面。由巴斑斯基的理论可以看出,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教学过程的优化――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我国教育界的先辈们也曾提出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也是我们优化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那么,怎样去优化中学化学教学方法呢?
一、考虑化学教学的特点
优化化学教学方法,必须突出化学教学的特点,尤其要突出化学实验教学特点,突出实验教学,一方面,是考虑实验具有鲜明的直观教学的效果,是促进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是考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明确化学教学的理论思想
关于化学教学的理论思想有两个函待解决的大问题,一是如何处理知识学习与智能培养的关系问题;二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对前者,有的老师认识是不清楚的。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太深,他们依然认为双基掌握了,智能自然而然就发展了,不需要单独去培养。因此,教学中只抓双基传授,不讲智能发展。我想有这种思想的老师,应从我们培养的学生存在着高分低能现象的事实中得到启发,有所醒悟。根据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结果,我们知道,掌握的知识多,不一定智能水平高,只有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中刻意培养,智能才能得到发展。反过来,智能的发展,又会促进知识的学习,只有这两方面都注意,学生才能成长为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人才。
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关系问题,同样有一些老师的认识是模糊的,这些教师,在教学时只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得满堂灌、填鸭式现象依然存在,这对教学目的的全而实现是不利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如果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转化,就无所谓认识,更谈不上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在于由教师的“自控”来启发、指导学生达到“自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会知识和技能,自己去发展智能――即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分析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
中学化学教师所接触、了解的教学方法是丰富纷杂而又各有特色的。教师只有分析明了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和弊端,才可择优而取,恰当运用。教师接触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传统课堂教学法中的讲授法
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完全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明显,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影响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这是我们今天化学教学所不足取的。但是,改进的课堂讲授法,如凯洛夫的课堂讲授法,以科学的认识论为指导,通过感知、理解、巩固、掌握四个阶段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这是符合教育的简约性规律的。单以这一方面来讲,是应继承和发展的。
2.发现法
发现法是布鲁纳教育思想的产物,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和探索,得出结论,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自己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能充分发展智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它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但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违背了教学过程的简约性规律及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而且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必须有较好的实验设备,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必须较高等。这些弊端及限制条件,决定了发现法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不可能大面积、经常性地使用。
3.问题解决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应用所学得的知识和材料,通过进行实验、分析、推理、计算等以取得对问题解决的效果的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发现法所具有的所有优点,且费时较短,对设备条件要求不高。但是它同发现法一样,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忽视教师的主导用。
4.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是由教材设计好学生学习为程序(或由计算机没计),学生只按照程序,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学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进步。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各种水平的学生自学,学生学习是稳扎稳打。但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学生学习是被动的、机械的、学生独立地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不易培养和发展。另外,还弱削了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5.属于启发式范畴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不仅包括相关的化学知识科学体系教育,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通过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渗透科学学习方法,落实素质教育,从而为培养科学型、综合性化学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首先,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的建设顺应了新课改的需求.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本质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的建设顺应了新课改的需求,对于推进高中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化学知识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次,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的建设提高了高中化学教学质量.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体现了科学的教学思路和手段,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本质的理解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有利于综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二、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具体分析
1.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之科学事实方法
(1)观察法.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或者是借助相关的机器仪表来观察研究相关的对象.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观察法包括观察化学实验、模型、化学图表等.比如,对于“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的学习,在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实验中,让学生触摸试管壁,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观察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化学反应过程,有利于积累学生的化学经验.
(2)实验法.在实验法的运用上侧重于实验建议、信息提示以及思路启发和技术支持等,增强了学生实验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加了学生合作以及探究的机会.比如,在实验的设计和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巧妙地渗透了科学实验的对比思想和控制变量的思想,如溶液、胶体在光照下的现象对比,溴水在加入四氯化碳溶液前后的现象对比等.
(3)调查法.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记录、整理并分析调查结果.比如,对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咨询、实验等获取感性认识,并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的体验有效转化为经验.
(4)模拟法.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微观世界,从而形象具体地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比如,以动画模拟的方式开展教学,化教材中一些抽象的知识为具体内容,拉近所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2.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之理性思维方法
(1)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各个方面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合,得出一定的经验或者结论,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比如,对于“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速率不同,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知道反应的快慢受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的影响,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得出有效的结论.
(2)归纳演绎法.一般来说,归纳法是从特殊事实到一般理论的具体应用,而演绎法是从一般理论到特殊事实的演化过程,归纳与演绎是完全相关的思维推理方式.比如,对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就是采用的归纳演与绎法.
(3)类比分析法.通过对相似或者同类事物的比较,分析它们的共同之处以及各自特点,找到内在的联系以及本质特征,从而深化对事物的认知.比如,对于“制备乙酸乙酯可能的合成路线”的学习,可以通过对若干个合成路线的类比分析,启发学生从制备原理、方法精简、原料来源、耗能多少等角度去学习工业上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教材蓝本本研究以汪受传主编,2007年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儿科学》(第2版)精编教材为 教材蓝本。教材分总论和各论,总论包括儿科学基础和 儿童保健,各论包括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心肝疾病、 肾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新生儿疾病和其他疾病, 共计50个病种,是目前为止病种最多的《中医儿科学》 教材。
1.2 教学对象五年制中医专业本科生和中医专业骨伤 方向本科生。
1.3研究步骤
1.3..1调查表设计收集近10年关于《中医儿科学》 教学方法的研究论文,设计调查表。从中国知网和万方 期刊数据库共收集相关文献63篇,根据文献报道的教学 方法,分为教具和教学方法两大方面设计调查表,教具 选择了黑板、挂图、多媒体幻灯、CAI课件、视听教材5 种,教学方法选择了讲授教学法(讲课法)、讨论教学 法、图表比较归纳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互动 教学法、专题讲座教学法、指导自学法、基于问题的 (PBL)教学法9种。
1.3.2调查表填写分别请20位《中医儿科学》教师、 40名儿科研究生、40名儿科实习生、200名已经学习过 教学方法的选择人数。根据统计结果确定《中医儿科学》 每一部分内容最佳的教学方法1〜2种。如果该部分内容 所有人均统一认为最佳的教学方法只有一种,该种方法 即可确定为该部分内容最佳的教学方法。如果该部分内 容有2种以上最佳教学方法的意见,根据比率确定2〜3 种最佳的教学方法。
1.3.4教学效果对比对有多种教学方法的每一节内容 在同一年级同一专业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 教学过程。每一部分内容完成后立即进行小测验,确定 其短期教学效果,期末和下学期开始时进行两次测验, 确定其远期教学效果。根据测验成绩分析确定每一节内 容最佳的教学方法。以上教学方法比较连续进行2年, 每年1次,分别为2007级中医本科班和2008级中医本 科班、中医骨伤本科班。
1.3.5教学方法确定根据教学效果确定每一节内容最 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形成优化的《中医儿科学》课程 教学方法。
2 结果
2.1教具对于教具的选择,除总论部分“生理病因病 理特点”外(本节内容多媒体居第2位),其他内容均以 多媒体选择率最高。说明现在多媒体在《中医儿科学》 甚至所有中医临床课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和接受。但对 于多媒体的使用,75%的人选择的最佳比例是在30%〜 70%,说明多数人均认为多媒体的使用仍需要有选择性。 选择人数居第2位的教具绝大部分内容均为黑板,仅总 论部分的“生长发育、诊法概要、儿童保健”三节内容 居第2位的教具为试听教材,说明传统的教具黑板仍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有丰富试听信息的内容,试 听教材也是有益的补充。挂图和CM课件的选择较少, —方面是由于挂图的制作和使用不方便,另外挂图的功 能完全可以被多媒体替代,CM课件由于教师自己制作 难度大,而现有的CM课件难以满足各位教师授课的需 求,因而未能在实际教学中广泛使用。
2.2教学方法总论部分绝大部分内容最佳的教学方 法是讲授法,仅“年龄分期和生长发育”两节内容首 选图表比较归纳法,其次是讲授法,说明总论部分在 教学方法上多数学生和教师都仍青睐传统的讲授法, 这与本部分内容的属于基础理论是相适应的。“生理病 因病理特点、诊法概要、治法概要、儿童保健”四节 内容居于第2位的是案例教学法,各论部分内容绝大 多数均以案例教学法为最佳教学法,仅“寄生虫病、 脐部疾病、奶癣”以指导自学法为最佳教学方法。说 明学生们希望临床课授课中有大量的临床实际案例穿 插,使其能够学到临床上能够实际见到、实际用到的 知识和方法,希望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希望能够 早接触临床知识,教师亦希望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丰 富和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 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寄生虫病、脐部疾病 和奶癣”由于发病率低,课时有限,宜作为自学内容。 23考核结果经过不同班级的考核成绩比较,多媒体组 和黑板组无统计学差异(P>Q05),关键在于灵活和有 效的使用教具。案例教学法组在各论部分短期记忆和长期 记忆均优于传统的讲授法组,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图表比较归纳法较讲授法亦可增强记忆,提 高教学成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 讨论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 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 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 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 于主导地位。因此,研究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是 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形成《中医儿科学》课程内容教 学方法的最佳匹配体系。对每一节教学内容的最佳教具 选择和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明确的界定。有利于青年教师 尽快掌握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同 时,对讲授本门课程的所有老师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利于提高《中医儿科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科学方式;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61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科学方法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早在1989年,国家教委就提出过:“在化学教学中,必须要重视科学方式的教育。”由此可知,初中化W中实施科学方式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不断发展初中生的化学素养。以下便是笔者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的一些科学方式:
一、利用化学史感悟科学教学方法
自然科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是在科学家们长期的科学实践中,逐步摸索、积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他们的思想方式、研究方式和创新思维,具体表现在他们探寻自然世界的足迹之中,使化学的发展史可以完整地呈现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给化学科学方式教学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和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可以更好、更系统地领悟科学方式。
初中化学课本中有许多化学家,如拉瓦斯、道尔顿、凯库勒、门捷列夫、阿伏伽德罗、卢瑟福等,他们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式和奇妙的实验构思,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教学方式的素材。比如,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便体现出了粒子散射实验,使人类对原子结构又有了新的认识。而卢瑟福所运用的实验、模型的科学方式便会使初中生记忆犹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化学史感悟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中模仿和运用,用化学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中汲取自身所需的营养,逐渐发展自身的化学思维,掌握化学方法的精髓之处。
二、依据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进行科学方式的教学
初中化学是学生初步接触化学的阶段。教师要从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式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必须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宏观到微观、定性描述到定量表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呈现出科学方式自身的层次性。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不单要让学生理解科学的知识体系,还要让学生深刻感知其研究的过程。这样理解了科学知识过程之后,才可以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化学素养。此外,教师必须注意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以对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标准要求学生,否则便会起到相反的负效果。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过程可以说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教学引导,也就是潜移默化的教学影响进行渗透。特别是在学生刚接触化学阶段,如果将科学方式直接传授给学生,便成为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很难达到理解的程度,逐渐会使学生觉得化学科目难以学习,会失去原有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依据所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营造情境,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习到科学方式,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运用科学方式,真实地掌握到科学方式的精髓之处。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入科学方式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到科学方式。在学习化学概念和理论时,掌握其各个知识点的关联之处,达到通过知识教学渗透科学方法教学。
三、透过实验探究加强科学方式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渗入是科学方式教学的重要途径,实验中经常会用到多元化的科学方式,进行实验的过程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实验探究会使科学探究更加具体化,也是化学教学中较为常见和重要的探究方式。
比如,在学氧化碳和水的实验时,可以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索、紫色的石蕊小花为何会变成红的进行探索,实验探索便呈现了实验条件控制的方式。因此,科学方式的培育必须在详细的实验活动中进行,这样学生才可以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和感悟,进而对科学方式的认识可以从原来的不知到了如指掌,引导学生将这些科学方式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式,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四、总结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可以有效地在课堂中实施科学方式进行教学,便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式,进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科学方式作为思维和行为的方向,其中蕴藏了巨大的知识价值,它可以将科学知识内化为能力,使化学教学和社会发展速度相符合,达到了教师可以科学地教学,学生可以科学地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英锋,翁志青,张有来.在化学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6).
关键词:优化;中医内科;教学设计;方法
就中医内科学来说,属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利用中医理论客观阐述常见内科病症的病因、病机等方面问题的临床课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时展的客观要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导致中医内科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入手优化其教学设计,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好地学习中医内科课程知识与技能,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
一、借助课堂导入,讲解病证概念与主症
就内科病证来数,其命名方法与规律大都根据主要症明确病名,客观分析其病症类型。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章节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优化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充分利用其集图片、动画、音像等于一体的特点,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图片,使其对新课题知识留下直观印象,巧妙导入新课题,促使他们迅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病证概念以及主症。以“心悸”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短片,让他们探讨这属于哪类病证,巧妙引出新课题―“心悸”,准确理解这一概念,即由于气血阴阳亏虚或者痰浊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出现心脉不畅问题,临床上主症为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以“虚劳”为例,大都是因为在多种疾病作用下,导致患者脏腑亏损,出现气血阴阳不足现象。在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之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治疗方案,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借助系统小结,类证比较
在讲完某系统病证之后,教师要结合学生对新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系统化地归纳总结,在对比分析易混淆症证中,让学生发现其异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以“泄泻、痢疾”为例,很多学生都知道这是夏秋季节中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大便次数较多,腹痛是其显著特征,但极易混淆,混为一谈,前者的病变在胃,后者病变在肠,诊断依据也各不相同。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采用系统小结方法,进行必要的类证比较,引导学生更好地区分二者在临床方面的关键性特点,能够正确判断这两种疾病,避免形成错误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借助列表图示,掌握辩证规律,准确理解病机
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列表图示方法,促使抽象、乏味地知识点更加形象、生动,降低相关知识难度,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水肿病证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列表图示法,让学生全面、客观了解其发病机理,清楚病理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因素,知道水肿的形成过程,发展与演变方面的规律,准确理解病机,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以鼓胀病证为例,其病因复杂化,和多种因素相关,其病机是因为患者的肝、脾、肾功能无法处于平衡状态,气滞、瘀血等相互融合,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如果采用口述的方法,学生将很难理解相关知识点,无法准确理解病机,可以借助列表图示法,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示意图,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巧设问题情景,结合课程内容,准确理解相关内容,加深对其的应用,准确掌握病机演变、证候证型,让学生意识到中医理论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等特点,学会自主制作各类图表,理解对应知识点,为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做好铺垫。
四、借助中医基本理论,推演证型
就中医内科来说,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建立在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多种学科基础上,各病证、症状都是人体脏腑、经络循环部分乃至解剖部位病理的真实写照。以“脏腑气血”为例,在中医内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化利用相关理论,客观分析其生理病理,借助中医临床上脏腑病变多样化类型,从不同角度入手推导出相关疾病的关键性症状,以心脾两虚证为例,气血两虚是其显著特点,比如,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失眠,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课程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辩证规律,掌握各类判断证型的技巧,便于更加准确、客观地判断疾病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将类似疾病混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教学理念,优化设计课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促使学生借助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临床辩证能力等,培养他们更多优秀的品质,提高自身综合水平,成为“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成为新时期社会市场所需的实用型中医技术型人才,有效填补社会市场空缺。以此,改变新时期中医内科教学现状,提高其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肖永华,王世东,任传云,赵进喜,储真真,王继东.以知识点为导向的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思路探析[J].中医教育,2013(06):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