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品设计的意义

产品设计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品设计的意义

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影像技术;产品设计传播;应用

转变数字影像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不仅给产品设计师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让用户对产品设计的认识更加深刻,在一定层面上提高用户的设计审美能力。笔者希望通过探析数字影像技术发展给产品设计传播带来的转变以及应用,能够对体验经济时代下的社会大众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1数字影像技术的概念

影像有两个层面的定义,传统狭义层面的影像是我们熟知的一种以静态画面形式呈现的形象,不包括那些通过摄像拍摄的动态活动影像,比如照片、书刊、报纸等。而广义上的影像是指物体通过光学装置,电子装置等成像转换后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的形象。本篇文章所指的影像则是广义层面上的影像。数字影像技术就是一个数字影像的系统构成,数字影像在采集或加工过程中,经过计算机数字语言编码的影像,更多地依赖于计算机、数码相机、摄影机等数字化硬件产品,通过这些硬件对影像进行方便、快捷、高效、多样的加工处理,使人们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就能够快速地得到更好的影像。完整的数字影像系统包括数字影像的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呈现、传播、应用等几方面。数字影像的采集可以通过数码相机拍摄、扫描仪扫描、智能手机拍摄等方式完成。早期的时候数字影像采集主要是用平面扫描仪扫描一些像照片、书籍、包装上的影像。如今数字影像采集则主要通过数码相机或智能相机拍摄简单的平面影像;用3D扫描仪、摄像机等先进设备拍摄立体影像。后期的影像加工处理、呈现则是借助于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软件、影像投影技术等一些现代化先进技术的合成进行的。

2数字影像技术在产品设计传播中的发展应用

工业产品设计从造型层面来说就是一门产品外观造型的视觉艺术,尤其在现代化社会中,功能已不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最求的是那些具有设计审美价值的产品。所以如果没有先进的数字影像技术作为产品传播过程中的支撑,许多产品设计师即使拥有再好的天赋和想象力也无法让消费者去认识他们的产品,去为他们设计的产品买单,而数字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传统产品设计提供许多实现产品设计师想法的应用途径。

2.1数字影像技术早期阶段

数字影像技术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在那个不成熟的早期阶段,数字影像技术在产品设计传播中的应用很少。在产品设计阶段,主要的应用就是通过扫描仪获得简单的产品图像的采集。设计公司沿用的是传统的产品设计流程,如手绘草图,简单的电脑工程制图,团队成员之间也是通过大量的纸质媒介进行产品设计理念的传播。更多的应用则主要在产品的后期生产和推广阶段,在这个阶段,为了能够让产品被消费者所知道会借助于报纸、杂志等静态书刊影像,也会有电视广告等动态影像。

2.2数字影像技术现阶段

进入了21世纪后,随着数字影像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发展,许多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众手中必需品,专业的设计公司也有了专业的计算机、摄像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数字影像设备。智能手机让设计师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进行设计灵感的抓拍,而且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将设计的产品草图、效果图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浏览,让设计师的产品被更多人欣赏、评论,进而给设计工作上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供参考的建议。甚至许多不会手绘的人员通过一些计算机图形软件也可实现自己的设计师之梦。在后期的产品推广上有的公司更是用到了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影像等最新的影像技术,让整个产品的在宣传中能够被更多人认识。正是因为相机、摄像机、智能手机等组成数字影像系统的各个应用的发展,才让传统的产品设计传播流程拥有更多变化。一款产品从需求、设计、生产到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产品调研阶段、中期产品设计阶段、后期产品生产及推广阶段。有些产品可能因为因为资金、人员、设备等因素而在时间、工作量上有所区别,但依旧遵循这样的三个阶段顺序。下面以智能手机设计为例,列出具体的产品设计传播流程及每个阶段所涉及的数字影像技术的应用(见图1)。

3数字影像技术给产品设计传播带来的转变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数字影像技术在产品设计传播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机、手机、计算机等硬件已成为产品设计传播中的主要载体,另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影像等先进技术也在不断地深入到产品设计中来。正是这些数字影像技术的应用使得产品设计传播的内容、方式、模式及受众接受程度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3.1产品设计传播内容更具真实性

在上个世纪的时候,设计师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时,为了能够在同事之间以及和客户之间很好地传达设计的理念,主要采用手绘草图和一些实物模型等表现形式。在后期的产品市场推广中,为了能够向普通大众传达产品设计理念主要以书刊杂志、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简单的传播方式。正是由于这些落后的数字影像技术使得传播的内容不够生动形象,使得最终到达用户手中的产品与宣传的内容存在较大的偏差。如今随着各种先进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给产品的设计带来了福音。在一些企业内部设计和产品推广展览中,通过借助像那些3D扫描、虚拟现实、5D电影等新的数字影像技术,使得产品设计理念更加具体形象。比如在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仿真、模型创建和交互模块制作等使设计表现具体化。用户界面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能够对数字媒体产品的造型、功能、用户环境、人机交互模式、交互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模拟,通过人机交互模拟演示,使得产品设计传播内容更具真实性,从而提前预知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前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决策和优化方案,从而避免设计缺陷,提高数字媒体产品的成功率,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开发成本,降低制造风险。

3.2产品设计传播方式更具互动性

早期时候,设计人员只有在产品样机做出来之后,才会深入地对产品进行更深入体验,并对有损于用户体验效果的地方做出了的修改。而用户只有在产品正式面向市场时,才会亲身接触产品、体验产品。如今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一些设计公司为了促进企业内部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为了更好地向用户传达产品的设计理念,以及为了更好地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公司通过与一些虚拟现实技术公司合作将一些未来概念产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一些管理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用户实现产品设计阶段的角色的虚拟互动体验。比如在2014年,福特汽车公司将OculusRift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产生了新的应用:借助于OculusRift可以来预览新车的三维立体模型,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福特公司又将OculusRift和Autodesk的3D虚拟样机软件结合在一起(见图2)。这样的3D虚拟样机软件可以将设计图转化成三维模型。只要工作人员在借助于虚拟现实眼镜,就可实现逼真的仿真观察,设计师可以事先进行体验进而对有损于用户体验的地方进行修改,工程师也可以借此身临其境地观察新车的内外部环境,对这款刚设计出来的新车有直观的认识,并为车的制造提供参考意见。当然最终的用户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设备预先对新车的整体外观、性能进行了解,而不需要等到真车上市才能体验。在产品设计传播过程中,虚拟现实的应用不仅在时间的进程上将人与产品的互动环节提前,同时也在传播的形式上更具互动性,让产品体验的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3.3产品设计传播模式更具开放性

在过去,消费者一般都是在产品投入市场后才会接触到,如果产品前期调研充实,设计师对用户的需求抓得准,那么产品获得成功的概率就会越大;如果调研不实、设计不好,就很有可能影响到该产品下一代的迭代。因为在产品投向市场之前,很少有消费者知道该产品的研发设计信息,更别说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去,所以这也会导致设计师没有抓住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而花费更多精力在没用的设计中,这无形中就会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再加上一些其他不确定因素,很容易导致产品设计的失败。如今通过相机、手机、数字影像处理软件等一些数字媒体技术,借助于通信网络平台,设计师可以在产品的前期设计阶段就可以很好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通过网络大数据的分析,获得更加真实的消费者需求。在一些科技网络平台上经常有新产品的专业测评视频或文字评论,还有一些网友通过计算机图形软件制作的概念产品在平台上,更重要的是许多产品的粉丝还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消费者通过这样的形式参与到产品设计中去,打破原有封闭设计模式。比如国内著名的手机制造商小米手机的设计,设计师通过与各大社交平台“米粉”群的深入互动,吸取“米粉”意见,再根据市场情况,设计出让大多数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这样的设计创新模式可以说是极具开放性。许多产品在还没有量产之前就已经面向大众,借助一些数字影像技术将这些产品的设计理念在大众中传播,如果已经得到用户的认可,用户也能够接受这样的设计,然后再投入生产,避免产品设计的失败率,减少公司的经济损失。

3.4产品设计传播受众更具差异性

虽然新的数字影像技术已经在产品设计中得到应用,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这些新的数字影像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应用远远落后于在后期产品的市场推广环节。许多新的数字影像技术往往最先应用于产品的宣传推广中并大放异彩,使得产品获得更多用户的信赖,而在公司内部的应用却显得滞后。在许多设计公司内部产品设计传播的方式依然没有太多的变化;虽然计算机已经诞生了好多年,也衍生出许多新的数字产品,像iPadPro、数位板、3D扫描仪、各种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等,但依然有很多设计师依旧沿用传统的设计方式,比如传统纸质手绘、实物模型。通过实地访谈,总结以下三点原因:首先、设计人员与用户之间存在认知上的差异,专业的设计师对产品的一些主要功能、设计理念、产品品牌等都有较深的认识,而普通用户关注的却大多是产品所能带给他的切身利益相关的部分,对于产品的设计思想、生产流程都不是很了解;但是产品的购买者却是这些普通大众,所以要想让这些消费者能够很好地了解产品,仅仅通过静态画面展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想把产品的设计理念很好地灌输给消费者,只有借助那些数字影像技术让产品设计理念显得更直观形象,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其次、由于设计师长期地依赖于手绘和固定的设计软件,对这些都使用得很顺手,足以能够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这也是许多老一辈设计师感情的寄托,就好像古老手工艺一样具有某种情愫。另外,那些先进的数字影像技术虽然能够很好地展现产品,但需要设计师花费更多的学习成本。最后、数字影像技术的设备成本高。一些小的设计公司根本无力购买那些正版的设计软件及硬件设备,就更别说实用那些新的3D虚拟技术、全息影像技术的设备了,而且即使在大的企业使用这些设备的成本也是可观的,所以一些能够通过简单的设计手段就能解决的产品设计就没有必要使用那些设备,所以也只有在最终的产品演示中会使用这些大型的数字影像设备。

4小结

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品造型;意义;发展

在我国经济的日益增长的过程中,各项工业产品的稳定发展也为其贡献出了一份重要的力量。工业产品的造型创设计可以说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是识别企业统一的产品的具体形象体现,它代表着企业的良好形象,体现的是企业的个性创造,有利于企业在产品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追求物质水平的提高,工业产品的设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创新设计方案,以实现工业产品造型的创新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功能与形式、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产品。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强调实用性与美观的高度统一,重视物与人的完美结合,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广泛的社会需求作为设计风格的基础,其主导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着重研究人与物之间的协调关系。更广泛的意义上,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把技术,艺术、经济三者在产品上统一起来,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其设计根本观念不是从产品出发,而是从人出发,即从人的实用和审美双重需要出发,从人的生理舒适,心理协调、审美追求的静态素质结构和动态递进过程出发。

一、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

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丰富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可以反映出现代全新设计理念的设计体系。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各种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经济的综合应用结合为一体,以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为首要出发点,并设计出具有较高的产品质量和较大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业产品。它主要以产品的设计为核心,使人们最大限度的获得需求,并对产品进行认同。它不仅可以改变人们单调的生活方式,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二、产品设计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工业设计是我国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是科学与艺术浑然一体的专业技术,在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树立产品形象、企业形象和创造知名品牌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当今我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技术体系,创造中国自己的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树立中国产品形象的地位,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造型风格,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最先应用于大规模制造业的,是美国的一些大型公司企业:如通用电器(GE)、柯达(KODAK)、福特(FORD)、波音(BOEING)等。到上世纪90年代,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和工业设计教育已形成体系,并为工业制造业和跨国公司竞争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和人才,为此受到各国政府和私人企业的重点资助。由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其技术内涵来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工业产品不仅是工程技术的载体,而且是文化艺术的载体,因此,该设计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与人类生存相关的重要设计内容,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既有独特性又有与其它技术的相关性。因此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与相关技术的配套和协调,从而构成有效的设计体系。

三、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

1、当前需要

影响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的基本因素包括:现代技术条件、现代生产条件、现代经济和市场状况、现代文化艺术风格和现代社会价值标准等。因此,当前对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的需求将取决于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现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市场调节与市场竞争,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则是面向人和面向市场的技术。世界各大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才力物力和世界知名品牌的优势,迫使我国务必要全面提高设计品质,以在全球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为此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发展趋势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发展特别注重设计方法及设计手段的现代化,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术是建立在电脑技术、人机工程、价值工程、技术美学、设计方法学和设计管理等学科基础上的。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将成为该设计不可缺少的工具。CAID的基础是对现代设计技术的深入研究。科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如多元分析)方法将大量应用于设计分析和市场分析,如大众审美模型、舒适性模型、色彩形象尺度模型和用户模型等。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方法的技术对象将从单个产品的造型设计发展为产品的研发策划技术,使产品开发始终围绕市场和人的需求,特别注重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如品牌、形象等。

四、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的发展特点

1、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领域的前沿,这不仅意味着设计手段的改变,同时改变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国际上的一些软件公司推出一批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CAD软件。这些软件大都能完成三维造型、上色、赋予材料质感、三维动画、工程制图、工程分析、CAD/CAM转换等功能等,为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软件平台。在这些工作平台上开发的应用软件,可进行各类机械产品的设计,实现从产品概念、零部件设计、结构设计、机构设计、装配、外观造型及动画演示直到工程制造全部过程计算机化。因此,在此类软件平台上实现CAID/CAE/CAM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产品开发软件环境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

2、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设计周期越来越短,造型风格多样化。因此,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要求更详细的市场定位,更大规模的数据库和更快速的信息传递。

五、结语

工业产品造型创新设计的实质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创新是产品设计的灵魂,是产品设计有其独特风格的主观基础。产品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产品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从而达到企业盈利的目标。所以,在今后的工业发展道路上,要勇于对工业产品进行改革和实践,注重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建立更为完善科学的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体系,从而推动我国的工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品设计;“技”;“艺”;和谐美

设计这一具备文化品质复合性的造物行为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特殊效用。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由设计产生的正面效应十分巨大,而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亦不容忽视。简言之,产品设计“技”与“艺”的失衡除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外,还会对人们的生活与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当代设计者的思考。“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现代人受到机器、仪表、汽车、高楼的重重挤压……审美体验成为了人的不可缺少的、高层次的需求。”①因此,“技”“艺”和谐的产品设计是构建良好生态环境,满足人们身心需要的必然要求。

一、现代产品设计“技”“艺”和谐理念概述

和谐理念在中西方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西方,“和谐”一词源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理理论,该学派将“和谐”视为核心概念。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的比例与构成构建了万物的和谐秩序,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美是和谐”的理念。毕达哥拉斯首次发现音乐是建立在数的比例与关系上的艺术,之后他又将这种和谐理论应用于建筑、雕塑与绘画艺术之中,从数理角度探究艺术中的和谐关系。而在中国,带有浓厚哲学与美学意味的“和谐”概念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讲求宇宙万物的秩序,社会法则与自然法则相济相通,因此,自然的和谐秩序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中国文化中的“和”有别于西方从数理角度阐释的“和”,它是从主观感性的视角来理解万物有序协调的状态。关于现代产品设计,其本质是协调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力争达到和谐状态。中国现代产品设计作为西方的“舶来品”,在某种程度上亦秉持着西方艺术中的数理精神。因此,现代产品设计不仅要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和谐观,还要从科学的数理视角出发,在功能与审美、内容与形式、材质与工艺等诸方面达到和谐统一,即产品设计“技”与“艺”的和谐。将这种设计理念最早付诸实践的是包豪斯。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理念的开拓者,更是推动现代工业设计的主流力量,对世界文明与现代设计的影响非常深远,其所建立的“实用、经济与美观”的设计审美标准一直以来都被奉为非常重要的设计准则。包豪斯设计理论基本观点中的第二条明确提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②可见,包豪斯学派有着明确的人本思想,这一设计理念的提出是包豪斯学派由理想向现实的过渡,也是产品设计实用与审美理念的最早结合,即“技”与“艺”的圆融,标志着现代设计理念的转型。相较过去的产品设计,当今生活中出现的许多产品已经突破实用层面,而更加关注情感、体验和感知的审美层面,即关注产品的人文情怀。不可否认,这是人们审美境界提升的一种最好反映。总之,现代设计的核心语境是构建人、物、境三者的和谐,而现代设计的和谐之美也由这三大要素构成。那么,产品设计“技”与“艺”的和谐之美都有哪些视知觉层面上的表现?这值得深入研究。关于产品设计,“技”与“艺”的和谐构建乃是完成人、物、境和谐共处,实现和谐之美的关键。

二、现代产品设计形式与内容的细节和谐统一

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技”与“艺”其实就是产品的内容与形式,即“形”与“用”的关系。产品的“形”是为满足特定之“用”的需求,反过来,“用”的方式也影响着外在“形”的设计。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形”与“用”关联统一、相互依存。(一)外部形式构建产品造型之美。作为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点、线、面、肌理及色彩共同制约并影响着产品的功能、结构与材质等。因此,当通过点、线、面等基本设计构成元素来构建产品的形式美感时,还应充分考虑产品的工艺、功能和材质等现实问题。设计与造型密不可分。设计以造型作为基本任务,而“形”则是基本语言。设计之“形”既指产品自身的结构,又包含其表面的“饰”。李砚祖曾指出:“形的建构是美的建构,设计师的造型之所以不同于工程师的结构造型,区别的关键就在于前者是美的造型,艺术的造型。这种造型既包括表面装饰性的形如纹样、符号、表面色彩等,也包括依据合理的功能结构而设计的外形。”③比如珠宝设计大师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于1900年设计的“洋葱花瓶”,整个设计就基于洋葱的造型而具有抒情美感,材质和色泽增添了它的唯美气质,作为花瓶又不失插花装饰的实用价值。由此可见,建构产品设计外部之“形”,需做到外部形式与表面装饰的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既具有外在的造型美、装饰美、又不会影响其实用功能。(二)细节内容营构产品实用之道。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对产品设计,人们一般关注其使用层面的和谐,换言之,即产品设计中所包含的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既然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那么产品设计在营构和谐的人与物关系时,还应考虑人在使用产品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审美感受。一般而言,生理感受是指视、听、嗅、味、触等感官刺激,心理感受是指设计情感,而审美感受则是指使用者对产品艺术表现形式的把握。当下设计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皆可归为设计中人与产品的和谐问题。徐恒醇在《设计美学》中就曾指出:“产品是供人使用的,因此造型尺度的选择必须以人为依据。”④例如某些鞋子的设计就以人为尺度,按照人体要求、活动特征以及审美感知等在细微层面精心营构产品形态,从而使其成为人们的喜爱之物。

三、现代产品设计材质与工艺的料工和谐统一

在产品设计中,设计者除取材各种物质材料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工艺手段。某种程度而言,产品设计“技”与“艺”的和谐构建其实就由材质与工艺相互交织而成。(一)物质材料建构产品实际效用。历史上,人类为解决衣食住行,从大自然中取材制成各种器物以满足生活之需,陶器就是人类成功改变物质材料性质而制成的生活器物。人类社会生活与生产的基础就是物质材料,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地位尤为重要。目前,人类可用的材料种类繁多,既包括自然界的石头、木材、动物皮毛等,也包括通过人工技术合成的陶瓷、金属、玻璃、纤维、塑胶等。但无论是自然材质,还是合成之物,创作中全部的物质材料都受限于设计形态。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需充分考虑不同物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保设计构成要素相互关联,共同发挥作用。就产品设计而言,和谐美并非强调材料的单一或缩减,而是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并调动感官实现创意,这是从材质方面对产品设计和谐美的另一种诠释。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的设计作品《凤凰》就是集多种奇异材质于一体的装置艺术:电钻制成的头部,层层叠放的铲子构成的翅膀,身体则由建筑残骸如钳子、螺丝刀、电锯、软管等制成。从鸟喙至尾羽,每一处设计都有着精心的考量。该作品由一堆废弃的建筑材料构成“凤凰”形象,独具特色,利用材质的关联性创造冲突,打破传统表现形式,从而使艺术作品充满活力。(二)工艺技术体现产品艺术效用。对产品设计而言,有绝佳的材质而无适宜的工艺技术,也难以创造出理想之物。由此可知,造物活动除所需物质材料外,还需与之匹配的工艺手段。技术与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两者互相依存,构成现代文明的特殊标志。就艺术而言,技术的进步可促进粗放工艺向精细化方向迈进,进而使产品偏向艺术化。比如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就利用失蜡法使器物变得更加晶莹透亮。由此可知,自人类造物以来,技术始终贯穿其中,并针对设计之物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当今,科技发展空前繁荣,在设计领域表现为:“工业设计是从技术的设计到艺术的设计,为其塑造完美的形象。”⑤当下,工艺技术通常依据产品功能为其实现艺术效用,因为适宜的工艺技术可以为产品的审美设计作最完美的诠释。古人曾将“合此四者”作为造物的准则,“四者”即天时、地利、材美、工巧,既包含了自然条件,又囊括了人工技艺,还强调了物质材料的选择与工艺技巧的发挥。今天,“材美工巧”“因材制艺”的造物规律在现代产品设计“技”与“艺”和谐构建中依然具有实际意义。

四、现代产品设计认知与情感的审美和谐统一

所谓审美经验,即审美主体对形象语言产生的直观感受与体验,其以形象语言和情感作为媒介,以想象力作为体验结果。在现代产品设计中,使用者(人)与使用物(产品)之间也有这种审美关系。事实上,产品设计“技”与“艺”的和谐建构乃是人们在使用产品时认知与审美交互体验的过程。(一)语言符号表现产品现实作用。产品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形象语言,用来向人们表述其现实作用与审美价值,此类语言就是以造型为手段表现出来的符号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产品人们一眼就能通过其造型语言而获知其现实功能,正是因为产品的造型语言已明确表明它的种类、现实价值和使用方法等,使人了然于心,甚至对该产品的价值、品质、性能及安全度等都有一定的认知。人们对产品的认知是通过其造型语言而获得的,产品设计将其材料、结构、形态及功能转化为人们易于认知的信息,于是便能传达出其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与审美意义。(二)审美情感凸显产品功能价值。“设计审美情感是人们在对产品的观照与使用活动中的情感,是设计作品在人们心理所产生的情感体验。”⑥由此可知,设计审美情感是使用者对设计产品的一种直觉感受。甚至有观点认为,设计中的情感成分远远比实用成分更能吸引消费者。从生活中可知,情感体验与情感内容稀薄的产品难以被人们接受,而具有深厚情感内涵并可调动人们审美体验的产品不仅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而且也可以在乐趣体验中加强对产品功能的认知。比如设计大师乔治•尼尔森专为孩童设计的动物造型钟,其独具魅力之处就是在产品设计中加入了人文关怀,使之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并契合儿童对产品设计的心理诉求。正是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此类情感互动,才使产品具备了与人交流的品质,在彰显产品审美情感价值的同时,也凸显出其现实功能。设计物与普通物品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蕴含情感且供人们使用的产品。如果将设计物当成一种语言符号,那么它不仅承载着特殊的语言,而且还具有无法取代的情感功能。现代产品设计既包含着对设计语言的认知,又蕴藉着丰富的审美情感,通过“技”与“艺”的和谐构建,使语言符号与审美情感处于协调状态,才能凸显产品的现实功能。

作者:徐楠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

注释:

童庆炳:《童庆炳谈审美心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页。

孔德明:《形象设计艺术导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208页。

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徐恒醇:《设计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品形象;艺术创意;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品设计作为人类“造物”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基本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美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强调“视觉文化”的今天,形象就是视觉消费的资本,就是新的有效竞争力。当下消费者在关注产品实用功能的同时,更关注产品的审美功能。产品形象作为一个综合概念,也是审美经济中兴起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对于我们超越产品实用的观念,通过系统的创意设计过程来形成产品风格、品牌,以及企业的竞争力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当我们在深入探讨产品形象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形象”。

一、产品形象的定义及其构成

“形象”的概念本身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深奥和复杂,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形象”。从广义来讲,一切外在的事物都会在人的大脑中留下一些印象,这些印象其实就是一种“形象”,只不过有些形象我们很快忘却,有些形象我们却牢牢的记在了脑海里。形象既是一种抽象物,又是一种综合感觉,而且还是动态感觉。在心理学上,形象是认知或感觉的再生。关于“形象”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理解:

广义的“形象”主要是指外界的个人、组织和事物的外在表现、内在意义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征,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综合、立体的认识和印象。

狭义的“形象”,指能够引起人的思想和情感活动的生动具体的外在表征。因为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感官所获得的,而且视觉形象也是最直观最容易被认知的形象。

由于现代设计所涉及的大多是产品、包装等人工领域,可接触的形态更多地集中于“狭义”形象(即视觉形象),因此,狭义形象就成了我们探讨的前提和基础。众多二维和三维的视觉形象设计,其实都是人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后重新塑造的形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常根据外界已有的视觉形象,有选择地汲取存在的视觉经验来丰富自己的感性知识,从而激发出再造想象力,设计出新颖的形象,甚至是从未感知的形象。

综上所述,产品的形象一般是指:(1)产品在人们心目中印象的总和;(2)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3)产品能使人从功能和情感上获得效用。

产品形象是为实现企业的总体形象目标的细化,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系统形象设计。产品形象把产品作为载体,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色彩、材质、人机界面以及依附在产品上的标志、图形、文字等进行设计,能客观、准确地传达出企业的精神和理念。围绕着人对产品的需求,更大限度地迎合消费者个体与社会的需求从而获得普遍的认同感。商品+形象=美,这个公式似乎道出了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真谛。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曾以“景观社会”一词揭示出这一社会特性,他认为“景观(形象)即商品”的时代已经深刻改变了马克思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它突出地表现在从商品的“占有”法则向商品的“展示”法则的转变。当世界经由“奇观”而变得显著可见时,它一定是由商品控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与其说是在消费商品,不如说首先是在消费商品的形象价值或象征价值。因为较之于使用价值,商品形象价值或象征价值变得更加重要。一些国际知名的商品品牌,从可口可乐饮料到好莱坞电影,从麦当劳快餐到耐克运动鞋,从宝马汽车到香奈儿化妆品,这些知名的世界品牌的形象价值远胜过其使用价值。于是,商品和服务的魅力日益转化为吸引眼球的奇观之“注意力法则”。

产品形象是由产品的视觉形象、产品的品质形象和产品的社会形象三方面构成的。产品的视觉形象是人们对形象认知部分,通过视觉能直接了解到产品形象诸如产品外观、色彩、材质等;产品的品质形象是通过产品的功能、服务等本质质量体现的;产品的社会形象是前两者的综合。我们这里着重探讨以下产品的视觉形象。

产品的视觉形象并不是指设计一般的漂亮包装或装饰,它应该表现为产品功能美与形式美的统一;科技美与艺术美的统一;易用性与体验性的统一;材质美与生态美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产品设计创新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形式创新以及人-机-环境的创新。

二、艺术创意作为一种风格构造元素

风格,英文译作style,除了“风格”之外,还有“样式、格调、趣味”等含义。在艺术领域,风格作为一个美学和艺术学概念,是谈论艺术的总体性和差异性的一种方式。

在总体性方面,风格具有一定的聚合性和向心性。这里我们关注的不是个别,而是一般,不聚焦个体,而聚焦某一整体或某类群体,如亚文化风格群体等。沃尔夫林认为,从个体艺术家来说,每一位都独特而富有鲜明个性特征;但是,当把个别艺术家同不同流派、不同民族或不同时代的艺术家比较时,就会发现,在整体上,这个艺术家与其同一时代、同一地域、同一流派的艺术家在整体风格上还是比较一致的。

匈牙利艺术史家阿诺德・豪塞尔(A Hauser)在所著《艺术史的哲学》一书中也认为一些艺术作品的风格在一定文化领域或时期中具有某种一致性,这种共性有相当广泛的传播,并且在审美标准上运用着一种共同的形式语言。

黑格尔将风格概念区分为“作风”和“风格”两种。他认为作风“只是艺术家个别的因而也是偶然的特点,这些特点并不是主题本身及其理想的表现所要求的,而是在创作过程中流露出来的。”他将风格看作是“服从所用材料的各种条件的一种表现方式,而且它还要适应一定艺术种类的要求和从主题概念生出的规律。”因此,黑格尔的风格概念是倾向于不同风格类型的总体性特性的。

在差异性方面,法国博物学家布封(Buffon)认为“风格就是人本身”(Le style est I’homme meme),叔本华的解释更为贴切,他说“风格就是心灵的颜容”(the physiognomy of the mind),是内在复杂心灵的外在显现。因为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一种差别性,也可以说,风格即个性,艺术风格在与他人的区别和差异中,成就着自己。以服饰为例,外在服装表达着着装者内在心性。旗袍作为一种表情,准确地反射出了穿衣者内在的韵味。张爱玲说:“女人爱衣服,衣服其实就是女人的袖珍戏剧,走到哪儿就上演到哪儿。”旗袍所显示出来的东方女子的体态:削肩、纤腰,骨感一点的人穿出纤细动人的韵致,肉感一点的人则是丰腴盈润。即使是年纪略大、略显发胖的女性穿着,依然一派优雅福泰。旗袍的内敛、沉静,旗袍所表现的女人那种含蓄婉约的风韵,正是衣着在人身上反映出的精神风韵的最好体现。

研究物质文化的当代人类学家丹尼尔・米勒(Daniel Miller)认为,“风格在当代工业社会中获得了某种自主性。它超越了自身所具有的分类能力,其本身成为受关注的焦点。……在这个新世界里,所有建筑、装饰、服装和行为都力图以某种可见的融贯的方式相互关联。这使得所有框架都被分解为一种好设计的普适原则。”如米勒所说,对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风格化的特点。风格不是对象的固定的或普遍具有的属性,而是特定文化中对象相互联系的方式所造成的后果。风格来源于对事物进行比较的过程,即考察它们是否并在哪些方面与其他对象相同或不同。这种比较在一个对象系统内部造成了区分,这种区分即风格。

艺术创意作为一种风格构造元素在产品形象设计中的视觉表现主要体现在产品色彩、形态和材质三个方面。

色彩方面,产品的色彩、形状、材质在人们视觉心理上的比重依次降低。人们对于色彩的感知可能先于形态,因为色彩具有其他文字和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对视觉的传达不受限制,人们一目了然。在21世纪的“感性时代”中,色彩是最具高附加值的软件之一。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它投资少见效快,也是最具实效的营销手段。在产品功能和外形日益趋同的今天,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产品面临色彩选择。苹果革命性的i系列产品、立邦多彩涂料、MINI cooper、贝纳通服饰、博洛尼主题家居等众多著名品牌都将色彩作为自己的产品形象、品牌识别甚至是企业形象中最具标志性的元素来看,色彩正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

除色彩之外,产品的形态是给人以视觉映像的实体方面。产品的形态其实是产品语义传达的一个载体。语义的传达涵盖释意(signification)和传达(communication)两个方面。同样一件产品可能传达出不同的语义出来,这说明了每个人会根据自身的阅历和喜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丰富了产品的语义。再者,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产品形象有明显的区别。诸如美国设计的大气、日本设计的精细、德国设计的严谨、意大利设计的浪漫、丹麦设计的自然,都表明了设计文化的地域特征。说到民族化,比如中国的唐装,日本的和服等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就材料而言,一切产品的形态塑造都源于材料的发展。在科技发展史中,往往是先有新材料的出现,才会有一系列的产品造型构想的诞生,这些设计构想也只有建立在材料的自身属性上才能转变为设计实体。这一点在建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建筑也是一种宏大的人造物。“纵观建筑历史的发展长河,我们可看到正是由于意大利盛产优秀的石材,由此而产生了梁板结构的特定形式,因而才建造出如日中天的无比辉煌的古希腊建筑。火山灰的运用产生了原始的混凝土结构,新的结构创造出大跨度的穹顶建筑,所以宏伟的罗马建筑便诞生了。”通过艺术创意手段并合理的运用材料,借助材料自身的质感,可以为产品创造出有意味的视觉形式,丰富产品的视觉形象。

三、艺术创意的文化整合作用

艺术创意在产品的形态、色彩和材质中的运用所创造的产品形象不仅是一个表面的、外在的东西,更是人类活动中文化因素的产物。通过一系列设计的语义传达,可以反映出产品的文化象征意义,创造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在《文化肌肤》(The Skin of Culture)一书中,德克霍夫(Kerckhove)认为,由于产品形象是文化意义上的人造物的可看、可听和有肌理质感的外在形式,所以艺术创意表现出来的产品形象被称为“文化的肌肤”。

从某种意义而言,艺术创意在产品形象设计中的运用其实是一种文化整合过程。因为设计是以观念的构思形成产品的表象,作为物质生产的前提,使生产活动可以依据人的自觉目的来进行。产品形象设计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恰当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语言表达恰当的意义。而这意义更多地源于文化和商业的文脉而不是功能的文脉,这种理解恰恰符合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点。消费作为对商品价值的认同,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它表现为人们对价值客体的态度。在产品的艺术创意与形象设计中,设计师如何满足人们的实用、认知和审美等需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消费社会中,物品首先不以功能为基础,它只有在符号系统中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后,才谈得上对物品功能意义的消费。而物品之所以能成为社会意义和身份、地位的载体,正是在于通过产品形象表现出来的结构、形式、质料、色彩、品牌、空间排列等。正如鲍德里亚所说:“通过物品,每个人与每个集团都寻找着他/她在秩序中的位置,所有的人都根据个人的轨道来尽力贴近这个秩序。通过物品,一个分层的社会言说着,就像大众媒介那样,物品似乎在对每个人言说,但是那是为了让每个人都保持在特定的位置上。”

在企业的组织中,艺术创意在创造产品形象和品牌风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贝恩特・施密特(Bernd Schmit)认为,风格不仅能够帮助消费者建立品牌意识,产生认知和情感上的联想,而且还有助于消费者区分产品和服务,帮助他们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分类,以及确定产品系列中的差异子类。企业艺术创意就是要将组织及品牌与某种风格联系起来。

产品设计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镂空艺术;产品设计;绿色设计

引言

镂空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制作技法之一,又称打孔、开窗等,在民间服装、园艺、首饰、陶瓷、园林景观等方面中有着诸多应用[1,2]。伴随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现代产品设计的方法和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典型的表现在传统产品设计的外观表现形式变成功能性深化和拓展的设计。镂空艺术作为传统工艺的外观表现形式,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利用镂空工艺的特点,把镂空艺术从视觉效果中解放出来,从材料节约、功能优化方面考虑镂空艺术的应用。在传统产品设计中,镂空艺术具备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在制作与设计没有分离的手工艺时期,镂空手法多以装饰为主要目的,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二是满足人在生活中的使用需求。融合了镂空艺术的传统器具包含了艺术、宗教、哲学、民俗等人文因素,是自然与情感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寓意。随着产品设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新产品设计中将会有新的意义。

一、镂空艺术的形式与特点

(一)镂空艺术的表现形式

最初的镂空形式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利用石块并以粗糙的镂空穿孔制成手斧,相比捆绑式石斧更牢固、方便。随着文明的步伐不断前进,工具的使用让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萌发了对美的追求。大约在8000年前,山顶洞人使用的石器出现了穿孔、打磨、刻纹等装饰行为,这是镂空形式最初的表现。当生活用品改良与装饰行为同时并存发展时,艺术的特性就会丰富多彩。伴随人类文明进程的镂空艺术,可以是装饰的,也可以是功能的,或者两者兼顾。例如散热孔的镂空,主要作用是散热,在不影响功能前提下,其形式千变万化。孔的大小、疏密、排列、图案,均体现了镂空形式的丰富性。由于美观的装饰和实用的功能使镂空艺术在传统器具和现代产品广泛存在,这体现了镂空艺术的适应性,在未来绿色产品设计中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镂空艺术的特征

镂空展现形式丰富[3],其本质是“通透”。“通透”中的“透”至薄、至细、朦胧、透明,“通”是实在的贯穿式,是自然界普遍的物理性质——通透性。这种朦胧与实在与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中的“虚”与“实”相对应。“透”是折衷的“通透”,具有朦胧的特点却没有实在的渗透,重复叠加的“通透”具有朦胧效果。如果把“透”看作中式造物思想,那镂空艺术中的“通透”是中外兼并,既有虚的内涵又有实的形态,这是镂空艺术特征不同于其他艺术特征的突出表现。镂空艺术的“通透”性的本质在于空间的运用,器物的创造需要与自然和谐。《考工记》里强调“天时地利”、“材美工巧”,镂空充当连接的媒介,器物与自然物交融互补,器物里镂空空间,空气、水、其他有形或无形的自然物便可从此通过。交融实则虚实相生,实者通透、强化功能,虚者天人合一、表达情感与情怀。镂空艺术还具有“开”的符号寓意,例如古代窗户采用镂空工艺,具有透风、望景的作用,风水学中称“一宅之大门,谓之气口,窗谓之眼。”认为窗户是眼睛,是纳气、招财之处,一个屋子窗户“开”的方位需仔细考究,不者会运势不佳、财气外泄。这里“开”由向内和向外两部分组成,人总是想让好的向内、坏的向外,镂空空间相比封闭更使人感觉豁达,打开屋子的同时也打开了视野、感受。例如产品黑箱化,虽遮蔽了丑陋的机械内部,而人总想弄懂不了解的事物,对于直接得出的结果,人们更想知道过程。现代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镂空设计体现了关怀人性的一面,满足人的好奇欲望,同时镂空机械倒成了装饰,散发着复古主义的情怀,镂空机芯的手表设计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镂空虚实相生、“开”、可视化等特点都源于其自然的“通透”。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设计总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镂空发展也将如此。伴随科技与人文发展,镂空新功能、新形式与新的意识形态将不断革新,未来镂空产品势必会以新的姿态面世。

二、镂空艺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的产品设计,不难发现产品上或多或少存在镂空,这些镂空除了在外观上展现“通透”外,更多是强化产品功能的需要。镂空产品的功能性体现在透光、透气、散热、减轻重量、节省材料等方面,下面通过两个实例来说明:第一,现代交通工具的车轮设计。据《考工记•轮人为轮》记载,车轮制作需要三个部件:毂,指轴;辐,指辐条;牙,指轮圈,这三部分铆接就成为轮。现代交通工具的车轮制作与古代不同,不仅是材料上使用铝合金代替木头,在制作工艺上也从木头铆接改变成整体铸造镂空,这种镂空弥补了现代汽车使用功能上的一些缺陷:首先,由于物理摩擦的原因,长时间的驾驶汽车,使车轮产生大量的热,紧挨着车轮的刹车系统温度也会随之变高。如果高热量没能及时散发,便会埋下刹车失灵、甚至爆胎的安全隐患。而镂空使车轮增加了空气与辐条的接触面积,表面积的增加便于车轮热量的散发。其次,镂空大大降低车轮质量,减轻了轮毂质量,而轮毂质量越轻,汽车的加速、操作和稳定等性能便会越好,并且更加省油,节约用材、降低成本。外观上,镂空赐予车轮更善于变化的造型,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利于消费。(如图1)为BWM公司采用镂空艺术设计的车轮,不论从性能上还是外观上都完美地展现了镂空艺术。第二,绿色产品设计。生活中充斥着各类工业化产品,这类产品的出现使得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社会需要发展,人类需要生存,在这样的矛盾面前,对于产品设计师而言,减少工业化导致的缓解污染问题就是优化产品设计,以节约能源作为可持续产品开发的出发点。近二三十年,国内外在优化产品设计上的突出表现就是绿色设计[4,5]。绿色产品设计的出发点是反对工业现代化造成的环境破坏,设计可循环利用的产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由于镂空艺术在节省材料、减少资源浪费方面有巨大优势,因此把镂空艺术应用到产品开发中且不影响产品的性能是现代产品设计理念的主流所趋。例(如图2)中所示的鸡蛋包装盒,它以“通透”形式作为支撑结构,巧妙地降低了包装材料成本,在商品不影响售卖的情况下,同时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而是一款绿色设计产品,同时又是镂空艺术在绿色设计中的显著体现。镂空艺术具有精简结构、节约材料的优势,因而成为绿色设计的首选[6,7]。作为反例,20世纪初美国,厄尔和通用汽车公司同时提出“有计划废止制度”,在产品更新换代中迎合商业经济,迫使消费者购买新的产品。这一制度下产生大量的经济回报,但造成生产浪费、环境污染等巨大问题,这非常不可取。因此,绿色设计将是未来产品设计的主流方向[8]。镂空艺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还有很多[9],除前面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外,还表现在镂空垃圾桶、透气性蒸煮、熏香灯、透气鞋等现代产品设计中,这有效地说明镂空艺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价值。

三、镂空艺术在未来数字产品设计中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