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中心城市成长有关情况的汇报
区项目办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的“一三五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围绕“项目就是生命线”的理念,坚持一个根本,抓住两个关键,强化三项保障,倾心助力我区城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现结合自身职能,现将商和工业城市综合体建设有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项目建设这一根本,做大做强做优项目。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思路,以春蕾3D打印产业园、盛世天成石油机器人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产业;以汽车、红星汽车为依托重点引进推进一批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以德玉泉乳业为重点,以我省振兴奶业为契机,树立优质乳制品品牌,促进乳品加工、饮料加工等产业发展;以德贵纳米新材料、翔九石墨等新材料企业为重点,积极引导企业向高精食品级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生产应用等方向探索发展,大力发展上下游、左右岸相关产业。同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挖掘新的产业集群。
二、抓住商业综合体和城市工业综合体两个关键。
一是强力推进商业综合体建设,提升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已签约联想科技城、吾悦广场、中央厨房综合体、恒泰云商城万豪五星级酒店、金牛创业园、邢台国际医疗康养中心等一批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快13万平方米深圳市实新通科技装饰总部基地项目落地。重点推进君悦豪庭商业二期、金牛阳光苑商业综合体、易融城市商业综合体等一批在建商业综合体建设。
二是充分利用闲置厂房、楼宇和已有的公共设施,推进城市工业综合体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城市工业的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以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工业楼宇等工业综合体为载体,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城市工业,推动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功能升级,为全区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赋能提质,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造血功能”。
三、强化服务、效率、创新三项保障措施。
一要打造投资服务新高地。真正做到解决问题、推进项目。要聚焦制约项目建设的难题,分析原因、找到症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努力建成产城融合新示范,真正成为城市经济综合体集聚地。
摘 要:从我国城市软环境的三个层面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着手,对我国城市软环境的经营建设与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软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14-01
1 何为城市软环境
软环境是相对于硬环境而言的,它是城市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除有形的硬设施之外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具体来说,软环境至少应该包括三个不同层面:一是改进城市物质生产过程效率的经营环境;二是增进城市社会组织能力的文化环境;三是促进城市系统有序运转的创新环境。在这三个层面中,经营环境是最基本的软环境因子,它表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及趋势、经济体制及运行、市场规模大小、增长潜力及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及水平、政策及措施等,因此,它是影响产业投资活动甚至城市经济增长的最直接的因素。
现代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软环境的创造越有科技、文化的高度与潜力,就必须越有知识密集的产业优势和市场的深度。良好的软环境,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商务成本降低的盆地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福地。哪里的软环境好,哪里就会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其经济活动就会出活力、出效益。因此,软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软环境建设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牵动作用和重要的基础作用。软环境不过硬,发展这个硬道理就硬不起来;软环境搞不好,经济建设就难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抓软环境就是抓机遇、就是抓振兴,就是抓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特别是当前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东南沿海,到中西部地区,到处都在谈软环境,比软环境,抓软环境,形成各自竞争优势。所以,讲发展,谈振兴,就要充分认识软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抢抓发展先机。
2 经营城市软环境
创新是软环境资源形成和积累的基本源泉,软环境资源的积累能力和积累机制的建立是实现投资推动向创新推动过渡的必由之路。
软环境资源在城市资产经营中有较高地位。软环境资源是城市资产经营发展过程中一种“战略性资源”,是构成城市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软环境作为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代表了一种明显的优势。城市发展的“硬环境”基础优势,可由运输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而产生出来,而软环境所带来的城市变化和发展潜力,将为整个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比较优势基础。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制定基于新的优势之上的政策,以便城市在未来发展中找到正确的位置。需要把开发软环境资源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来考虑,对过去发展城市的政策重新评价,以引出更深远意义上的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量。软环境是无形的,它依附于其它要素,又对其他要素的投入和效率发挥着支配性影响,软环境对现代城市的运转来说是必须的。随着城市发展更加以科学为基础、以技术为推动,软环境资源将会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内在潜力。
软环境要变成现实生产力,城市必须形成一个高层次的文化与创新环境。即城市必须有能力培育人才、吸引人才,除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之外,还必须具备一个能与其他城市竞争的高质量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和创新环境是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将会出现一代新人、一系列新概念、一整套新制度。上海、深圳这些年来的发展,就不难理解创新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机会。而所有这些都被溶入城市的文化之中去,它是适宜于城市资产经营和发展所创造的一种环境氛围。不仅如此,文化创新环境还代表着它们比其它城市更能够提供高质量生活。
软环境资源对城市内在潜力发挥“触酶”效应。城市的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软环境因子及其硬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这种综合因素作用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知识创新及其积累。从更高层次来讲,软环境资源中的制度、人力资本、创新等都不过是知识载体而已,因此,知识的积累构成了一个城市资产经营和持续发展的内在潜力。从现实城市经济运行中看,只强调软环境中的经营环境因素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必须重视软环境资源形成的另外一个基本过程,即知识累积及各类创新的进程。实践表明,城市经济和社会持续而稳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本地技术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的创新环境,而技术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创新环境的竞争,成功的产业结构调整总是建立在良好的城市创新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城市都在探索和实践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寻求以技术为导向发展城市经济的战略。
3 城市文化:城市经营的灵魂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精神产品。这包括观念形态文化(或称人文文化)和知识形态文化(或称科学文化),它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人文文化是指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的追求,对善良、诚信、道德的颂扬,体现于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科学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方法及唯实求真的探索精神。这里所论及的就是狭义的文化。所谓城市先进文化,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反映最广大人民利益和要求,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并在与各类思潮较量中日益显示其生命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会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行为规范,通过评价、言论、交往等方式,教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成员,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持社会的认同,制约社会发展的特色和方向,从而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的先进文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某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标志着该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的高度。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和文化的土壤。现代化城市的创生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又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体功能,城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有重要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文化环境作为一种深层次上的软环境,是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文基础和动力源泉,它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一个城市的商业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准则、城市的个性魅力和文明程度。在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凡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结合并弘扬光大的时候,城市则出现昌盛繁荣,反之,则会走向没落衰败。目前,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除了用GDP这个常用指标外,还用了HDR这个人文发展指数作为衡量标准,它包括人均寿命、人均教育和人均收入,也就是把生态质量、文化质量和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重要参数。由此可见,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一个城市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必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能力,城市文化环境的构建也必然是城市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 开展城市营销,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一般来说,城市形象建设包括两个部分:硬件部分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城市色彩等;软件部分包括城市经济、政府行为、市民素质、干群关系、社会治安等。城市形象建设是一个决策管理过程,是一种意识、一种战略、一种文化。城市形象设计实际是城市内在素质的外向反映,也是城市的发展战略。在创造城市形象过程中,通过城市品牌的创新,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主体要素。一个城市形象塑造的关键是通过“城市文化资本”运作,进行城市形象整体设计和全程、全面的导入。城市形象建设对于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个性,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城市文化,提高城市的整体综合素质,促进城市的对外开放,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城市在全球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城市营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急剧增加。由于城市竞争、经济转型、技术变化和政府权利转移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城市陷入各种发展困境,城市营销为解决城市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城市政府的重视。城市、区域和国家都在频繁地推销自己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地区。在全球化的今天,城市营销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其地理、文化和政策优势来推销自己。许多城市努力将自己包装成“国际大都市”、“文化都市”、“旅游城市”、“冰城”、“花园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等,来提高自己的声望,吸引国内外商业服务投资。许多自然吸引力较弱的传统工业城市,也通过经济结构转换和环境调整来改善自身形象。城市的活动也从区域、国内竞争扩展到国际竞争的新领域。开始以创新的理念拟定城市营销策略,通过城市营销有效整合城市资源,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城市经济增长;人口流动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20-02
在国内城市化进程加快步伐的过程中,这种关系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劳动力市场的逐渐成熟,城市人口大量地流入和流出,形成大型的人口流动潮。广东省在2011年的GDP为52 673.59亿元,高居全国各省区市经济产量的首位,同时广东省在2011年拥有常住人口
10 430万人,是全国各省区市人口集中程度最大的省份,也是全国各省区市中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这种巧合关系让人们对人口流动潮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关系产生各种遐想。
其中,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就曾在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进程的研究中将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相结合,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分别为传统的农业部门和城市的工业部门,其中在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会向城市工业部门流动,为城市工业部门中扩大再生产提供所需要的劳动供给和资本积累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另外,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其人口迁移模型中证明了影响农民做出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决策的是对城乡收入的预期差距,在存在很大城乡差距情况下,即使城市中存在较高的失业率,农民也会具有从农村涌向城市的倾向。
在国内,王德等在研究1985~2000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人口流动的关系中,得出人口流动在1990年前后对我国十几个省的GDP产生平均1.5%的贡献;段平中在其人口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其过程存在一种收敛性。
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都很好地阐述了人口流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统一证据支持了人口流动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这个论点。但这些研究大都专注于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和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忽略了城市之间的平行人口流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也缺乏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但在现实中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结构除了由产业特性导致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之外,还有由政策偏向、机会倾斜等引起的城市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匀。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样,这种城市区间的经济不均匀发展也会引起城市间的人口流动,经济欠发达城市地区的劳动者会产生对经济发达城市地区的高收入差距预期,从而衍生出对经济发达城市地区流动的倾向。这部分人群的流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如今暂未得到论证。本文将以广东省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结合人口流动的心理要素来分析其原因。
1 实证建模
1.1 样本数据的选取
人们通常由于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学习培训、搬家迁移、婚姻关系、亲友收纳等方式由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而形成人口流动,在此过程中,由于流动人口的户籍变化更能反应其对城市经济建设的长期贡献作用,因此本文采用户籍迁移人口作为标准界定流动人口,并选用广东省2011年统计年鉴中2010年的各市数据进行分析。
2 灰色关联度实证分析
3 结 论
①广东省人口因素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关联。由表1可知,无论是流入、流出还是本地的人口,与广东省城市经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都超过0.7,达到较高的关联水平。就流向而言,流入人口都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提供了廉价的和高质量的劳动力,成为城市各类行业的劳动主体;同时,人口的向外流出也缓解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和降低了福利分享规模,提高了流出城市的边际生产力;本地人口作为城市的源动力,对城市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自然功不可没。
②留在城市内的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高于离开城市的人口的贡献水平。广东省中留在城市中的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7 245、0.8 683和
0.7 214,高于流出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0.7 184。留在城市中的人口通过提供劳动力和带来消费和投资等对城市经济比较直接的贡献,比离开城市人口创造的缓解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和福利分享规模的间接贡献更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推动作用。
③流入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高于本地人口的贡献水平。从表1结果来看,不论是省内其他城市的流入人口还是省外流入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都高于本地人口的贡献水平,这其中的最重要原因莫过于本地人口在进取心和奋斗欲望等心理因素上都差于流入人口。一般来说,本地人口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都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使本地人具有稳定的未来环境期望,且这个优势越明显,其创造能力越差。相反,外来人口本着为了能改变现状和衣锦还乡的淘金理念,迸发出热情与创造力为这个城市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
④省外流入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高于省内其他城市流入人口的贡献水平。表1中,省外流入人口对于广东省城市的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0.8 683,远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流入人口0.7 245的贡献度。本文认为其中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流入人口在心理因素上的冲劲通常会因机会成本的增加而增加,而这种机会成本往往和城市的地理距离及经济差距成正相关关系,即其返回原城市的成本越大,其冲劲越强。其二,广东省作为中国历来的经济大省,其本地人的从商意识很强但是对教育的关注并不高,尤其与山东、江浙等重视教育的省市差距明显,因此,从重教育的外部省份流入的人口在知识积累方面相对本省人口更具有优势,对如今知识化社会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实证结果证明,人口流动尤其是省外流入人口对广东省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重要。本文认为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增长,取消户籍限制制度等人口流动的约束和限制势在必行,才能引导各省区市之间的人口流动以更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 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2] 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我国零售业产业组织的研究,零售产业在区域经济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组织水平低,城市过度竞争,未实现零售业态要素在地域空间配置上的动态均衡。零售产业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环节,直接关系到商品价值的市场实现。零售产业组织优化有利于提高区域零售产业的经营绩效,达到区域市场的有序竞争。本文以安徽为例,分析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及实现途径。
一、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面临的困境
1.分散化、小型化的传统组织形式
现今,区域零售的产业组织规模偏小,以安徽为例,小型的、个体的零售组织在零售业中所占比重较高。特别是在农村,存在大量分散的个体经营的零售主体,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极低。流通作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在现实中交替出现农产品卖难和买难的问题。农产品流通体系滞后,缺乏先进的零售产业组织形式。以安徽为例,安徽农村仍以分散、狭小的个体经营门市及摊点为主,部分地区的农村集贸市场仍以棚户市场、马路市场为主,主要业态是狭小的零售门市及原始零售摊点,基本是小规模的个体经营网点为主,大都分散经营,场地狭小,交易工具落后,而且简单重复建设,以原始的价格手段进行竞争,缺乏必要的演示和售后服务。
2.城市零售产业组织空间布局不合理
城市零售产业组织的空间布局,主要是城市网点的比例和配置。科学的城市网点空间结构应和城市的人口规模、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相一致。先进区域城市零售产业组织空间布局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在商业布局不能和城市规模和人口分布状况相适应,零售超市企业大多以连锁形式的迅速扩张来占领区域市场,然而缺乏有效的统筹的市场规划,未带来整体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政策的目标
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政策的目标应遵循以下的指导思想和设置原则。
第一,要有利于搞活市场,实行多渠道流通,发挥各种经济形式、经营方式的特点,合理分工、综合配套,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购买。
第二,要根据“有力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网点设置灵活多样,结构合理。做到专业和综合相结合,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各种类型的商业网点合理配套。
第三,要根据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和消费水平,设置合理的网点层次。在主要街道和居民区内,应分散设置各种必要的商业网点。
第四,要根据方便群众和经济核算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置县、乡商业网点。
零售产业组织区域结构优化是决定零售产业组织经济绩效、零售产业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具体包括城市区域产业区位结构优化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零售产业资源配置的动态均衡。
三、城市零售产业组织区位布局优化
据统计,2004年安徽的人均消费水平由1990年的670元提高到3707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增长超过18%,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消费层次、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节奏的日益加快,大部分都市人口主要在市内或近郊消费和娱乐,顾客希望在某一销售点内采购齐自己所需的物品,这就使百货商场、超级市场、购物中心都趋向涵盖顾客所需的所有物品。这使得不同零售业态都向消费者偏好集中的某一商圈内集中,从而使该商圈容易形成不同零售业态的过度竞争的状况。
城市零售产业优化的目标应根据城市的规模发展态势、人口集中与分散态势、交通网络构建态势等因素,由政府主管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其程序,合理规划和决定零售产业区位结构及其空间分布,以防止、控制各种零售商盲目、无序的进入,规范竞争秩序,提高零售产业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具体而言,应将区域内城市按规模和功能进行一定的划分,安徽作为中部地区,有省会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从安徽的城市规模看,大部分城市属于中小城市,而中小城市,中心城区和市郊地价差别不大,但城区和郊区人口密度却差别巨大,因此在中等城市的大中型零售业布局应集中在中心城区,接近商业中心和交通干道,这样就能截留较多的随机型消费顾客,大型超市的连锁店不宜过多。在中等城市,由于城市区域面积的制约,只需几个大型的超市就可满足市民的购物需求,以安徽蚌埠为例,城市居民日常购物的超市主要集中百货大楼、华运、华联、家乐福等几家超市的地区总店,连锁店过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加大企业运营成本,而效益却不容乐观。
对于省会城市,由于居民的居住人数较多,且收入在区域中较高,加上区域高教育程度的人群多在此生活和就业,消费观念比较开放,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可以发展消费水平较高的商业街,建立超市连锁店网络。该商业街满足区域高收入者的在时尚、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起到区域消费潮流的作用。业态选择以大型百货商场为主,集聚区域内大型的零售商,并配以餐饮、文化、娱乐等设施。由于省会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流动人口的速度,超市可以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合理界定商圈,科学选址,避免重复布点,利用区域的一个配送中心对单店进行配送,获得供应或采购上的规模经济,提高整个超市连锁店网络的经营效益。
四、区域农村零售产业组织优化
在农村农产品的零售市场的问题是特殊的,它实际上需要实现农产品出售和工业产品购进的两个市场的统一。而实现这两个市场的统一需要实现区域农村零售产业组织优化。
区域农村零售产业组织不合理使得农村的消费存在很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此时农民面临着逆向选择的问题。在整个市场上对于高质量或低质量的产品都只能以平均化对待,同时也支付平均化的价格。因此高质量产品的价值被低估就逐渐退出。低质量和伪劣产品则逐渐充斥农村市场。农民作为市场的弱者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进行的博弈。很容易使其丧失对市场的信心,弱化其购买能力。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就需要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利用广告、公共宣传等对农村消费群体散发出各种信息,建立和完善农村商贸市场。零售商可以通过价格、信息、展销、和各种宣传活动,对农村消费者进行演示,向消费者传授消费知识和技术。通过市场的信息扩散和聚集机制,使供需双方的信息都得到有效扩散,信息不对称现象得到极大改善,这有助于高质量产品在农村的扩散,也有助于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农民对于生产者的产品需求在P[,1]被给定,生产者生产成本(假设为不变单位成本)MC[,M],零售商有P[,0]的单位销售成本,均衡价格在OP[,1],产生零经济利润。假设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均衡价格在OP[,2],现在零售差额增加的P[,2]P[,1]将是零售商花费更多的服务,包括向农民通过广告、公共宣传等对农村消费群体发出各种信息。在销售价格位于OP[,2]时,产量将近似在OQ[,2]、P[,1]ABP[,0]的面
积将是农村原有销售商提供的服务成本。P[,2]HAP[,1]的面积将是高端零售商提供的服务成本。产品零售价格从OP[,1]增加到OP[,2],农村消费群体得到更多关于产品的信息,高质量产品售后服务也使得农村消费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增加,产生了更大的需求,需求曲线平行移动到D[,2],以至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以后,产量OQ[,2]高于以前OQ[,1],现在因为产量的增加,生产商利润增加了,由交叉阴影面积MLNM表示。因此,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市场,有利于向农民提供更多的服务,刺激了农村消费者需求,导致更多数量的销售和生产者利润的增加。
另外,由于零售商提供的有价值的零售服务,农村消费需求的移动几何上增加了交叉阴影四边形RGHJ的消费者剩余。然而,价格的增加导致消费者减少由水平交叉四边形的剩余P[,2]HAP[,1],这被转化成增加的销售成本。比较这两个四边形,剩余RGHJ超过了损失P[,2]HAP[,1],因此存在一个净消费者剩余所得。另外,还存在生产者剩余的长方形面积BLNM,这样,消费者剩余变大,生产者剩余变大。在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以后,消费者剩余加生产者剩余大于农村原有销售商条件下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因此,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以后整个社会福利提高了。
城市配送中的很多活动如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等必然会导致尾气、噪音等污染,以及资源的消耗和交通压力增大等。但是,配送企业不想为这些附加的损失负责,因为这样会扩大其成本,因此,转嫁到其他主体成为必然,普通消费者或者市民成为这些成本的分担者,和社会损失的受害者。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
图1中,MR为边际收益,MPC1为边际成本,MSC是社会边际成本,企业不会去注重,不想产生外部成本,他们会选择T(P1,C1),当Ps
配送企业最理想的状况是企业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C1MPC1,这样就会出现社会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入,即MSC>MR,增加单位产量会导致社会成本超过了企业所得效益。很明显,宏观角度去分析,这是不能接受的。而MSC与MPC1的差额值MEC1就是外部成本。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针对MEC1,把各主体的成本综合分析,并把外部成本内部化。企业应该负责承担部分外部成本,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减少对外部成本的负担。为了实施城市配送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技术要求增高了,成本也比传统的配送方式高一些,导致企业的边际成本线MPC1上移到MPC2,与MR相交于O2点,这时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收益变为P2。此时的配送虽然没达到帕累托最优,但外部成本已经大幅度减少了。所以说,协调外部成本与企业收益,使外部不经济性降低甚至为零,即O≤MEC2
本文将通过各个主体间的博弈分析,来探讨实施进程中,企业收益与社会成本协调化以及其中的障碍因素和作用机理,找出问题根本原因,以便寻求解决措施。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配送主体与利益相关者
城市配送中的主体远不止企业和社会或者环境,可以把社会的各个角色进行划分,企业、政府、客户和居民,都有各自的利益和相应的行为。
企业,目的是收益最大化。主要行为是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来增加业务量;客户,目的和企业一样。为实现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就要使机会成本、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尽量减小。行为是选择高质量的服务;居民,居民目的是较好的城市环境和高质量的配送服务。居民之间的博弈行为可分为以下三种:“自我”和“超我”、当代人与后代人以及现实消费者;政府,目的标是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之间存在管制和合谋两种博弈形式。各主体的关系如图2所示。
外部不经济性产生的外部成本,即环境污染或者交通压力等危害不会直接让企业承担内部成本,而是由社会各主体承担,出现了“谁污染谁受益”现象。可持续发展这种概念能够抑制一些外部不经济性,但企业由于利益的原因可能影响积极性。本文通过分析各个主体的利益博弈来说明各自的行为与作用,以及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进行。
政府与配送企业间博弈分析
(一)符号解释
a=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成本;b=政府补贴;c=政府对企业的管制成本;f=政府对企业的罚款;θ=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概率;γ=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概率;W0=不实施可持续发展和不产生寻租行为时,企业的利润;Q=企业寻租时给政府的支出;w=企业寻租的利润;m=罚款参数;k=利润参数。
(二)条件假设
各主体以各自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企业寻租行为产生的利润W大于平时的利润W0,即(W>=Wo);寻租行为虽然扩大了企业的收益,但是让企业不经济性的一系列行为会让政府进行罚款,罚款与企业的寻租利润平方成比例关系,设为;寻租行为带给政府官员的损失与他们从中所获租金成正比。
(三)政府对配送企业的管制行为博弈模型
政府的参与是科斯定理中外部成本内部化的一种方法,但管制是需要成本的,所以未必会有管制行为,它是有一定概率的。政府管制会产生的另外一种成本就是对企业的罚款。政府管制的博弈分析模型如表1所示。
给定γ,政府实施管制(θ=1)和政府不实施管制(θ=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πG(1,r)=(-c-b)*r+(f-c)
(1-r)=F(1-r)-C-br
πG(0,r)=-br
解πG(1,r)=πG(0,r)得。即: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概率大于时,最好的办法是不管制;而如果概率小于时,是管制;如果概率等于时,政府可以以随机的选择管制或不管制。给定θ,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πP(θ,1)=-a+b
πP(θ,0)=-F*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