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环境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环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腔医学技术就业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环境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环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 专科 就业 去向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公立医院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社区口腔医院、口腔诊所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口腔医学人才需要量也增大,但是每年毕业的口腔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数量仍然是供大于求,同等应聘下,用人单位多数会把专科生放在最后,导致很多口腔专科生出现就业难、只能吃“残羹冷炙”的问题。

那么口腔医学专科生难就业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暂时不就业又有哪些去向呢?

一、口腔医学专科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口腔医学专科生基础知识底子薄弱:虽然不能用高考的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但是确实存在多数专科生学习能力弱,基础知识差的问题。而用人单位先入为主,招聘时对应聘者最先了解的多数是学历,认为专科生知识功底较弱,将来在工作中接收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可能也较差。

2、口腔医学专科生的教育时间短、质量差:口腔医学专科生的大学时间为3年,而本科生的大学时间为5年。这就使得原本五年的课程需要专科生在三年的时间内学习完毕,所以专科生的教材内容难度降低、缩短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时间,因而教学的质量相较于本科生有所降低。

3、高校的扩招造成找工作难:高校每年都在扩招,从原来的一部分能上大学到现在基本都能上大学,医学院校也紧跟扩招的步伐,但是这种扩招过快特别是对本科生的扩招,使得人才市场中供大于求,本科生本身学历还高于专科生,因此造成专科生特别难就业

4、口腔医学专科生找工作时心理较自卑:口腔医学专科生由于在学校期间学习时间短、知识底子薄弱,学历不如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学习期间有些学生对未来产生无助感,学习的时候心不在焉、自暴自弃,在找工作的时候难免也会有自卑心理、对自己不自信,因此容易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

5、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过高:虽然口腔医学专科生知道就业困难,但是在找工作时难免会有心理落差,在投简历和应聘时还是希望能去公立医院和高端口腔诊所,而忽视一些起点稍低的社区医院和小规模的口腔诊所,因此容易应聘失败更加有挫败感。

二、解决口腔医学专科生就业难的问题及就业去向

1、提高口腔医学专科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然高考已经过去,在崭新的大学环境中,应该多增加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机会,多开设幕课教学、开展口腔知识竞赛、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己学习为同学讲课,教会学生怎么学习并且能够自己主动学习,发现不会的问题自己主动查阅和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虽然这一过程可能漫长,但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学生必将受益匪浅。

2、提高专科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学习知识量和基础方面,专科生多数拼不过本科生和研究生,因此我们为了解决专科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从动手能力方面入手,提高专科生动手操作的应用实践能力。增加口腔医学专科生来医院课间实习的次数和时间,适当延长最后一年的实习期,使我们培养出的口腔医学专科生能够在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

3、鼓励专科学生升本: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升本考试的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给学生。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应当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争取在升本考试中取得成功,为将来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提高学历后更容易找到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开找工作的高峰。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环境范文第2篇

(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对口程度较低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虽然名称上带有医学两字,但是,其职业走向是口腔技师而不是口腔医生,这与很多最初报这个专业学生的理想是有很大出入的,虽然在入校后,经过专业老师的教育等原因,很多学生留下来读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但毕业后从事口腔医学技术方面的学生不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对口程度较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单位,“A:医院28.9%B:工厂31.3%C:公司19.3%D:其他20.5%”,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你现在的工作与你所学专业是否一致?A:完全一致27.7%B:较一致21.7%C:不一致50.6%”。

(二)人才培养与岗位需要存在脱节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应用性极强,技术要求高,各种先进设备更新快,这对学生的基本功是个巨大的考验,在校期间,若没有掌握较好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能力,到企业是很难立刻胜任工作的。在我们的调研中,毕业后立刻就能过胜任工作的学生很少,有近一半的学生需要在企业培训一段时间才能胜任,有三分之一学生不能胜任公司交给的工作。口腔医学技术,“面对企业的飞速发展,在校所学知识能否胜任现在的工作?A:完全能应对9.6%B:可以胜任12.0%C:不能胜任28.9%D:需在企业培训一段时间才能胜任49.4%”。

(三)部分口腔医学技术学生不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

在调研中,有部分学生反映不适应企业高强度的工作,对企业工作时间长、工作枯燥、单调、管理较严很不适应。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实习期间,也有部分学生反映此类问题,如何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逐渐熟悉和适应义齿公司的管理模式,是学校必须认真要解决的问题。

(四)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不高

口腔医学技术主要是从事口腔颌面部修复体设计、加工制作和修补等工艺过程的一门学科,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精通口腔工艺制作的专业实用性人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不仅在学习内容上和口腔医学专业有很大的出入,而且在职业方向、晋升的职称系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区别。口腔医学技术学生毕业后参加的是国家卫生部统一组织的口腔技士(或技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技师,晋升的职称是技师系列,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各口腔医院下属的口腔技工室和社会上其他各种私营的义齿制作公司;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参加的是口腔职业医师资格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医生,晋升的职称是卫生系列,毕业去向是各医院的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目前,国内义齿加工业蓬勃发展,各种义齿加工厂、修复体制作公司纷纷崛起,并逐渐规模化、企业化和行业化。但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转行率却很高。很多人对口腔义齿行业满意度不高。口腔医学技术“你对目前的工作感到?A:非常满意12.0%B:较满意25.3%C:一般45.8%D:不满意16.9%”。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可度大学阶段是专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是高校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目标、性质、内容、社会价值及评价、个人意义以及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专业方面因素的心理感知,主要包括对自己将会成为口腔技师这一专业群体成员身份的明确认识;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技师群体的态度和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2]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认同度,高校和企业都必须肩负起责任来。高校在宣传教育方面,要把该行业的广阔前景告知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学生认同感不断提升。同时,口腔医学技术相关企业也要为该专业毕业生提供良好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不能仅仅把学生当成赚钱的工具,让学生最终形成我是口腔医学技术行业人,我自豪骄傲。只有这样,这个专业才能良性发展,口腔义齿行业才能蓬勃发展,毕竟,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大与企业的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要统一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较之普教,更应突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更强调为社会提供“零距离”服务,输送针对性强的各类急需人才。要解决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要存在脱节的问题,就必须选择国内规模大,效益好的义齿加工中心作为我校的长期实习合作伙伴,加强与实习企业联合制订教学内容和实践计划,让教师和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企业的标准和市场的需求。由企业培养学校的教师和实验人员,教学人员再将企业的要求带入课堂。同时,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用人计划,学校按企业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实现“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

(三)加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学生在校期间,把“岗位成才观”播种在学生的心中,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理智、现实、平和的心态走向工作岗位。毕业前,结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和思想的热点组织一系列的讲座和报告会,邀请用人单位和成功就业的校友来我校,从宏观和个人的角度促使即将毕业的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情感—岗位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观。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实习期来锻炼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学校要依照企业的要求制订实习规章,使学生感到工作和实习没什么区别,尽快帮助学生熟悉所从事的职业环境和职业职责。

(四)加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提升该专业的知名度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环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基层;医疗岗位需求;职业能力

我国是口腔疾病的高发国家,而目前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和口腔卫生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基层地区的人们仍得不到正规有效的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因此,高职医学院校为社会基层培养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是解决当前基层口腔卫生需求问题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各种原因,高职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在教学模式上普遍存在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高度模仿五年制本科、口腔基础和专业课程课时不足、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致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岗位适应性差,动手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基层工作岗位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医学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具有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1],如何培养符合现代和未来岗位需求的医学人才是高职医学院校不可回避的问题。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系在深入行业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学生未来就业的基层口腔卫生服务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开展三年制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研究,现就基层口腔医学人才需求调研、职业能力分析、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1基层口腔医疗人才需求调研

为了使我校开设的口腔医学专业能够更适应行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课程教学适合实际岗位需要,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调研组深入珠三角、粤西地区以及周边市县区,对63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口腔医学专业人才需求、工作任务和流程、职业核心能力、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行业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调查,调查对象主要包括社会用人单位负责人、临床一线工作者、相关行业企业负责人、人才市场上有关企业的招聘人员、我院历届毕业生等,采取了个别访谈、参观交流、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查。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基层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口腔诊疗中心、个体牙科诊所等,主要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基层口腔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需求的重点是熟练掌握口腔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技能、各种义齿的设计和制作技能、各种牙齿的拔除技能等,能与病人进行融洽的沟通,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具备获取专业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等。调研组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基层口腔卫生服务单位的岗位人才需求现状,在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社会岗位群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基于学生未来就业的基层口腔卫生服务岗位工作过程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提出并分析了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2基层口腔医疗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指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从事口腔疾病临床诊疗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笔者将其归纳为专业技术能力、社会综合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3个方面。

2.1专业技术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是岗位职业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内容。

2.2社会综合能力

社会综合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适合其生存环境的公众化言行举止的一系列社会行为能力[2],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毕业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需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处理医患、同事、上下级等各种人际关系时,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毕业生在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社会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工作发展。

2.3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掌握了具体岗位现有专业技能,并且能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进行自我知识更新,使自身潜力不断释放、技能不断提高的能力[3],包括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目前的知识技能“管用、够用、实用”,将来却不一定。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今后如何生存和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向目前某一岗位群输送人才,而要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岗位的不断变化,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其后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基于基层口腔医疗岗位需求的教学改革

为提高口腔医学生的基层口腔医疗岗位职业能力,我校口腔系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探索符合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求的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系与行业专家和社会用人单位代表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质量标准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交流与沟通技巧、社会综合能力、自学能力、人格修养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校企共同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在实训资源整合、课程体系、教材、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技能考核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深入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口腔医学专业与当地产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相适应。

3.2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

我系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基于基层岗位工作和技能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和制订教学计划,打破以学科理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和优化,以实际临床应用为目的,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使课程体系不再是五年制本科的压缩版。

3.3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我系根据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综合运用PBL教学、CBL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把知识点划分为一个个临床工作任务或问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为2~3天)自己翻阅教材、查询资料,进行思考、分析、归纳、解答问题后,上交作业。上课时教师进行提问和互动,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最后教师循序渐进地推导、讲解,归纳知识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自己寻找答案和分析思考,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彻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透彻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了自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4设置模拟临床情景的岗前综合性实训课程,培养专业综合能力

我系依据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基于临床工作过程,将口腔医学专业各门课程中的所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优化整合,构建口腔医学岗前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口腔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疾病鉴别诊断、制订诊疗方案、综合病例分析、综合病历书写、常见病病例汇报、综合性强化实训、医患关系和沟通技能等,包含了与口腔基层卫生服务岗位工作相关的全部专业知识和能力。该课程模拟临床接诊病人的情景,在口腔模拟实训室采用“接诊病人—病史采集—专科检查—病症分析—鉴别诊断—诊疗原则—操作实训—病历书写”的实训教学模式,在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使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实现有机衔接与融通。

3.5医学人文教育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程

我国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口腔医疗卫生服务更多地关注人的心理状态、生存状态和社会因素[4],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口腔科医生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意识、高尚的医德与良好的服务态度[5]。我系将医学人文教育渗透人才培养全程,把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课程内容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地灌输“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强调临床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各种口腔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医患沟通技能。我系积极开展各种医学人文主题活动、口腔社区义诊和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使口腔医学生早早树立人文关怀意识,提高他们的医学人文素养,使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3.6加强学生对医患沟通的学习,树立现代社会医患关系意识

近年来医患纠纷日益增多,权威报道称80%的医患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因此,强化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培养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是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而将这一内容的学习提前到医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对医患纠纷的发生更能起到预防作用。所以我系积极举办医疗法规、医疗案例、医患沟通方面的专家讲座和学生演讲比赛,并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讲述某一疾病的同时讲述诊疗该疾病容易发生的一些医患纠纷案例,并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医患沟通技巧,使其懂得预防、避免和处理医患纠纷。

3.7早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职业服务和创业意识

除校内实践教学以外,我系强调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社会、早接触病人,从第一学期开始就开展课间社会实践活动和寒暑假社区见习,如开展社区口腔健康调查、常见病义诊咨询、口腔健康宣教等活动,提高学生口腔岗位工作技能和社区卫生服务意识。另外,我系自2012年开始在口腔医学专业中开展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民营口腔诊所创建与经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周边口腔社区诊所开展行业调研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民营口腔诊所的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经营管理模式,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口腔诊所设计和模拟经营管理训练。创业训练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了创业能力,并有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8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我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和开发精品课程网站、微课学习平台、师生交流平台、校园网习题库等数字化(网络)学习资源,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微课是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课堂内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6]。我系自2014年开始开展微课教学,教师将每个知识点或口腔操作技术制作成5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放在学校微课平台及精品课程网站供学生下载到个人电脑或智能手机上学习,学生可充分利用课余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微课视频可重复观看,是一种不受时间和地点等条件限制的方便高效的教学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3.9重视实践技能考核和过程性考核,使教、学、评有机结合

我系采用过程性考核、期末实践技能考核及期末理论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过程性考核指分阶段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包括每次解决问题的成绩、病例报告成绩和学习态度,占课程总成绩的40%。过程性考核的目的不在于成绩本身,而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渴望评价和积极参与评价[7],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期末实践技能考核参照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方式,采用客观结构化能力多站式考核方式,占课程总成绩的30%。

4结语

我校口腔系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目前与未来口腔基层职业岗位需求的原则,开展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专业,根据专业岗位技能需求设置课程,根据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建设医教结合的“双师型”专任教师队伍和职业氛围浓厚的口腔医学实训基地,校企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求的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自2008年起,委托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构,开展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研,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调整创新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调研数据证明,我系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工作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社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毕业生符合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岗位需求,成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口腔医学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娜,宋锦璘,邓锋,等.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口腔临床医学本科综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92-93.

[2]肖放鸣.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探索,2010(8):32-34.

[3]崔德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5):44-45.

[4]张轩,余占海,殷丽华.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教育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4,19(4):740-741.

[5]赵弼洲,余占海.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0,31(10):72-73.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环境范文第4篇

(一)教材分析

专科教材目前主要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万前程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第2版)。首先,相对口腔本科教材来说,专科教材更新较慢,编写力量稍显薄弱,教材中选用的名称、技术方法和临床实际出现脱节,实际上参考教育部信息中心数据,近十年来口腔医学专科学生数量始终高于本科。其次,针对专科就业情况分析来说,就教材而言,肿瘤、感染、创伤等内容过多,而使用率最高的牙及牙槽外科章节内容又过于简略,细节上描写不够,按篇幅仅占整本书的七分之一,同学们在学习以后感觉仍很迷惑,尤其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微创拔牙技术本就注重细节,专科教材则一笔带过,未能详尽描述,想深入学习却无法开展。最后,职业教育发展之初,国家教育部曾不建议职业院校开展口腔医学教育,提出专科层次只能开展口腔医学技术或者口腔工艺教育,所以教材在编制时就偏重技术而不是临床医学,适合性上就显得有些不足。

(二)实验实训效果不佳

卫生职业教育要求实训课要达到50%以上,实验实训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目前专科教育对实验重视程度均不足,开设实验课质量达标难,另外为了节约一部分成本,开展实验又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实际上实验开出率会低一些。首先,专科教育设备更新慢,很多均为本科院校淘汰以后的实验器械,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其次,人员配备也比较少,专业培训的实验员太少,大部分的实验员不参与教学,仅做做收发器械,开关门的简单工作,这也导致即使有好的设备到位,使用起来也较困难,维护保养不到位,新设备老化快。最后,仿真设备使用太少,目前外科教学的传统方法为:理论课学习——教师示教——临床实习。但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当前医患关系又尤其紧张,临床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示教非常困难,学生不具备行医资格,根本没有动手实际操作的机会,只能借助大量仿真设备来弥补,进行模拟操作,所以必须加大仿真操作的投入。

(三)就业率、资格证通过率不理想

目前来说卫生职业教育就业不容乐观,首先存在盲目招生情况,招生量超过社会需求量,当前口腔专业也存在这个问题,口腔专业的招生量过多甚至超过临床医学招生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就导致了就业困难。其次当前县级以上医院招聘门槛普遍过高,从事临床工作均要本科学历以上,出现了基层医疗缺人却又招不到人尴尬场景,而私立和个体的医疗机构大多需要有一定经验的医师,同时,由于毕业初期没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存在医疗风险大的情况,这都导致了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差。另外,专科毕业的学生相对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差,均导致了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通过率过低,通过我们调研以及对往届毕业生回访得知,大家均反映颌面外科得分率低,在通过资格考试时成为拦路虎。

二、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首先解决教材问题

我国颌面外科教材问题实际涉及到口腔医学教育体制问题,欧美牙医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分属两个不同专业,欧美的牙医学仅学习牙槽外科知识,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的并非牙医,欧美的牙医学相对研究更深,但范围狭窄。而我国的口腔医学专科教育毕业生工作性质和欧美牙医接近,根据就业进行统计主要有三个方向:公立县级及乡镇卫生院、私营口腔医院和诊所、自主创业开办诊所,这些医疗场所均无进行大中型手术的条件,因此专科层次口腔医学培养的目标应该定位为能处理所有门诊手术的医师,门诊手术实际就是牙及牙槽外科手术。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之更加适应临床工作。首先增加牙槽外科学时,由原来的16学时增加至36学时,提升至整个学时的25%,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同时增加,同时将于之相关的章节,例如麻醉、基本操作等,也稍微增加学时。其次教研室自行编制了专门针对牙槽外科的补充教材,细化充实了内容,并且增加了一下近年来的新技术新知识,尤其增加了大篇幅的微创拔牙知识,弥补了教材本章节粗糙和内容更新慢的缺陷。最后,也不是一味的将其他章节内容大删特删,其他章节疾病主要就放在诊断和预防上,比如说肿瘤,专科毕业的学生需要做的是能判断良恶性肿瘤,给出患者适当的建议即可,当今社会肿瘤高发,因此专科的毕业生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三级预防上也需要尽力,所以如何预防也需详细讲解,为国家的卫生事业作出相应的贡献。

(二)其次针对实训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也是逐年加大,我院也是抓紧这个机遇,申请到国家的支持,将实验设备进行了更新,引进足够数量的实验员,同时对实验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要求对每一个实验都要会做,每一个新设备都要会用,另外组织力量编写了适合高职高专的的实验手册,尤其加大了牙及牙槽外科实训项目,并且与我市多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有重点、典型的病例,及时与学校联系,组织学生分组、分批去观摩,由医院带教医生进行操作和讲解,加深理解,最后回到学校进行讨论式教学,由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巩固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将我院的仿真头颅设备数量和种类都进行了增加,首先从数量上满了学生,使实验课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能使用仿真头颅设备,还配备了数码互动设备,方便同学学习交流,并且针对性的增加了一部分适合专科实验的仿真头颅设备,比如针对颌面外科麻醉和拔牙操作,配备了阻滞麻醉仿真头颅模型和专用拔牙模型,使得牙及牙槽外科实训更接近临床,同学掌握的更好,实习医院带教医生普遍反映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掌握的更熟练

(三)针对学生就业率和资格证通过率低问题

首先通过加强宣传与多地基层医疗机构和个体民营诊所建立合作关系,其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增加学生就业率。针对专科毕业生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低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与毕业学生面对面谈话调研,发现普遍反映口腔颌面外科类考题难度较大,得分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实际工作环境难以接触到牙及牙槽外科范围之外的患者,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导致对其他章节知识点理解不够,遗忘太多,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从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出发,对牙及牙槽外科之外章节进行分析,除了讲解诊断和与方法外,对易考考点进行强化,同时建立了题库,采用了形成性考核的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对近几届学生的回访发现,采用了这些改革方法,本校毕业生资格证通过率比改革前显著提高。

三、结语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环境范文第5篇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真实项目实训。我院将校企双方的优势人力资源、物质环境及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义齿加工企业的实践功能和高职的教学优势,既解决学院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具体临床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又解决企业生产中碰到的人才缺乏问题。现已初步探索出一种校企双向参与、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良性互动、合作双赢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学生真正掌握了口腔医学技术,了解了企业的技术需求,企业也在合作中发现了人才,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实践表明,校企合作不仅能较快地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具备职业素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经费、设施不足,条件简陋,学生就业及师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4]。

2校企合作提高了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学科的认识和定位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了双方在专业领域的信息交流。学校通过设立由行业、企业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把专家请进校园,讲解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发展规划,介绍生产、科研成果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以后工作中不仅要会制作义齿,还要掌握经营管理等社会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学科的认识,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了条件。这样培养的人才能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岗位工作。

3校企合作促进了口腔医学技术教学改革

(1)我院围绕一线岗位对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开设了市场营销学、口腔工艺技术概论、素描等课程,使得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2)专业课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行课程综合化。为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根据口腔技师的职业要求,授课教师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与合作企业的专家商讨确定教学提纲与教学内容,共同设置以任务为驱动、以工序为载体的课程内容。另外,我们还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学生能力情况重组教材,如固定义齿修复技术课程,以各类固定修复体的制作流程为主线,设计4个典型工作任务,即铸造金属嵌体制作、铸造金属桩核制作、烤瓷熔附金属冠制作以及后牙金属烤瓷固定桥制作,分别按模型制作、熔模制作、包埋与铸造、研磨抛光等工序组织教学。根据工序化教学需要来编写实训教材,将典型工作任务、企业流程与标准教给学生,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企业技能的同时,形成质量意识与效益意识。学生通过完成工序来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相关知识,在做中学,使学与做融为一体,实现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了适应岗位需求的目的。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实训(如口腔固定义齿修复技术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达到1∶5)和顶岗实习。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加强实训、顶岗实习的过程性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3)改革传统的两段式教学模式,采用工序化教学模式。即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安排相应课时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一入校就开始接触专业知识。聘请企业专家进行职业教育,带领学生参观义齿加工厂,使学生尽早树立未来口腔专业技师的角色观念。将企业的实际生产工序完整地引入教学中,将基于教材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序化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拆分为实现工作中的任务和工序,把每一道工序的完成程度作为评判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标准。在实际操作时,挑选与此工作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使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一致,强化学生技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4)改革教学方法,实现一体化教学。在口腔医学技术教学中,为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将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具体内容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每一堂课均精心设计,先引入案例让学生思考,然后利用多媒体讲解,再利用模型示教,甚至带学生直接上生产线观摩,之后再让学生自行操作练习,最后教师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纠正及讲解,倡导“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同时按照企业要求,加强牙体雕刻技能培训,以义齿为载体、以义齿制作流程为模块,利用临床病例模型积极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项目,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校企合作对口腔医学技术教学考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确保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了实践技能考核的权重,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结合口腔修复工职业考试标准制订考核标准,除了理论考核外,还增加了操作过程考核及参加顶岗实习表现考核。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实践考核,项目包括随机提问理论知识、操作手法以及对实验作品分步骤评分等。以上这些措施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

5校企合作对口腔医学技术教学师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