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NET框架 C# 程序设计 教学研究
引言
C#是一门全新的程序设计语言,随着.NET的而诞生,是.NET平台下程序设计的主要语言之一。许多院校开设了C#程序设计的课程,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的深入,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比如由于版本升级所导致的问题,学时分配问题,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等等。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C#课程教学面临的一大挑战。
1. NET的版本升级的应对
从.NET诞生至今,微软已经了7个版本的框架(Framework),分别是1.0,1.1,2.0,3.0,3.5,4.0和4.5。伴随着这些版本的,一般都会同时发行相应的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缩写为VS,下同)。随着.NET版本的不断升级,在每一次的更新中,C#用户必须学习三个方面的新特性,分别是:.NET框架的新特性、集成开发环境的新特性和C#语言的新特性。
首先,版本升级使得学习和备课压力增大,这是毫无疑问的。为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程序设计能力。其次,版本升级带来的程序设计技术演进对教师思维能力形成了挑战。.NET的每次重大升级都有其背景和动因,体现了微软对技术演进趋势的理解,而每个有志于从事.NET开发的人都应该努力把握这种趋势,这对按固定方法教学的教师是一种挑战。最后,增加了在教学中把握基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的难度。由于.NET版本的不断升级,许多新的特性被加入进来,面对越来越多的知识点,如何取舍,如何区别重点难点等问题需要重新思考。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必须不断学习,并参加一些实际项目的开发,在实践中掌握.NET的新特性,把握其发展趋势;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点的更新,在讲授旧方法的同时增加对新方法的介绍,以便让学生在掌握旧方法的同时了解新方法,通过对比认识到新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应用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入对新特性的介绍。
2. C#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把握
.NET不但在内容上包罗万象,而且在技术上也不断推陈出新,而C#作为.NET的原生语言,更是与.NET框架、工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几乎每一次.NET的升级都伴随着C#语言的改进和升级。事实上最新版的C#4.0已经和1.0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说C#完成了从静态程序设计语言到动态程序设计语言的转变。面对C#的改变,教师的教学自然也应该做出应对和调整。笔者认为,不但要调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更应该把握好教学的指导思想,因为这直接涉及教学的方向性问题。对于教学指导思想,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C#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的院校和不同的专业对本课程的定位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有两种定位。一种是把本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和核心课程,在此课程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另一种是将本课程作为一门供学生拓展知识面的选修课程。如果定位为前者,那么本课程的作用就是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上应当注重夯实基础,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掌握一定的编程技巧;如果定位在后者的话,那么本课程在教学上应当尽量拓宽视野,尽量多介绍最新的技术,以便于使学生能了解.NET的全貌。
(2)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应该时刻不离培养目标,C#课程也不例外,也要结合专业与就业方向有所侧重。比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应该更多地讲授数据库编程方面的内容,而对于像绘图、多线程方面的内容则应该略作介绍即可。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就业,还应该结合企业的需求进行有关知识的补充。
(3)合理分配学时。针对C#语法和高级应用方面的学时,要合理分配,不能像C++一样花大部分时间讲授语法,而应当以应用为导向,通过案例的方式多介绍其高级应用。
(4)既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基本概念的掌握。学习这样一门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动手能力自然非常重要,但不能因此而忽视“理论”教学。因为“理论”是基础,理论不扎实的程序员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无法解决,也无法走得更远。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基本概念等理论问题,还是要给学生解释清楚,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然后辅助以案例,让学生有进一步理解和领会。
结语
C#是一门全新的程序设计语言,从其诞生至今不到10年的时间,却随着.NET平台经历了大规模的升级,许多新的特性被加入进来,这既使得C#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又给相应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朱永光Framework升级的挑战[J].软件世界,2007(18):36-38.
[2]http:///zh-cn/library/aa139615.aspx,2011.3.27.
关键词:科研创新;创新方法;科研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074-02
《科研导论课》是高校针对在校本科生开展的科学研究训练项目的先导性课程,是培养本科生作科学研究基本素质能力,使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一项课堂外科学研究训练活动。
一、《科研导论课》的由来
20世纪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造性制定出了“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大学生科研机会计划),该学院大约有70%本科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参加过这个活动[1]。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多数研究类高校,例如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等开始开展“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了加强本科生的科研工作,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1997年还专门成立了本科生科研办公室(OUR)(Office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2]。
在我国,清华大学走在时代前列,参照UROP计划,从20世纪90年代年开始实施“SRT”计划。浙江大学1998年开始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进入21世纪,众多的211高校开始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并开设先导性课程《科研导论课》。
高校必须拥有世界一流的不断拓展知识和较强创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师;给大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从一年级开始就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研究,从合作研究逐步发展为独立研究,同时开设更多提高创新能力的课程,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和提高能力的机会,帮助学生逐渐过渡到可以独立开展研究项目。
“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里面提到此点,走自主道路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本科生培养的目标也悄然发生变化,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转变为有思维有体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除了教授他们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必须经历社会实践、工程实习和科学实验的学习和训练[3]。
二、创新性教学内容
结合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科研导论课》是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针对对象主要是一年级新生,课程主要目的就是使本科生具有科技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加工与使用的能力,使学生拥有基本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研究型的课程或研究型的毕业论文;或者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全面掌握科技文献查阅和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帮助其在将来工作中或者研究生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4]。
根据课程的主要任务,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八部分的教学内容:
1.科学研究概论,包括科学研究的概念、特征、类型及科学研究的过程等内容。科学研究主要特征是研究者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或目的,研究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设计,科学研究应能对逻辑上发展的假设进行测试,以寻求经验数据的支持,研究应能在其他相似的环境下重复,并得到一致的结果,解释数据分析结果所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客观的,研究结论可推广到一定的应用范围,研究框架应注意简单和经济。要进行科学研究,应客观认识世界,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做好基础实验,分析研究数据,得出研究结论。
2.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也没有万无一失的共同模式,但它是讲究方法的。包括科学研究的治学境界、科学研究的途径、科学工作者的治学之道(志向、勤劳、学识、恒心、方法、创新)等;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其中,调查法、文献法、测验法是本科生科研基本训练中需要重点加以考虑的。科学研究分四个阶段:构思冥想的准备阶段,苦苦追求的探索阶段,恍然大悟的收获阶段,实践检验、理论升华的验证阶段。
3.科研项目申请与立项,科研项目包括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纵向项目又分为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个人进行科研选题时一般程序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深化知识,形成假说、确定选题。一份好的申请书使人看了就明白:要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怎样研究,要达到什么结果,现在已经做了什么,能否完成研究任务。要求达到题意新颖,效益明确,研究方向符合,完成可能性大,申请资金适度,手续完善。不能只重视项目申请,还应注意立项后开展项目研究。
4.大学生创新训练,教授大学生项目的特点、科研训练任务、选题原则等,还介绍一系列大学生可参与的创新性强的竞赛项目;科学研究评价标准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能否有所突破和进展。这是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新的结果可能是新发现、新理论,或是新方法、新工艺;也可能是新材料或新器件等。科研训练由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文献查阅能力、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训练,既可以结合即将进行的设计(论文)工作开展,也可以独立地完成一个训练的题目。
5.科技论文写作,介绍科技论文的基本知识、论文的基本结构、论文每部分的撰写要点等。科技论文写作报告包括以下内容:收集查阅相关文献,选择性阅读、快速分析,系统性地领悟参考文献的内容,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按照逻辑关系撰写提纲,有层次地展开;确定研究内容的二级及三级标题,每一标题都有相关论点,逐步细化提纲;根据细化提纲的顺序,对每个论点进行论述,利用文献资料佐证,表明作者的观点得出相应结论,基本完成初稿;逐步完成内容和对格式进行修改,完成最终论文。
6.论文的图表制作,介绍图表的重要性、图表制作要点,还介绍了Excel、Origin等制图软件的应用。图表具有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优点,而且便于比较和分析。同样的事实,用文字叙述可能需要进行长篇大论的解释,而且还受语言不同的限制,而用图表则可一目了然,因此在论文写作中应用很普遍。
7.创新方法,引进创新方法课程,介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方法,打破思维定式,创新思维的规律化总结为思维流动性、思维操作性、思维程序性的创新方法。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败,工具决定实效”,创新方法以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和工具创新为主要内容,创新方法上的突破是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
8.介绍工程实例分析,讲授从工程中寻找问题、提炼科学问题、制定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首先研究课题的已有研究进展,已经取得的成就,研究基础是什么,其他学者的研究贡献。寻找该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不符合科学研究标准的情况。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使之系统化,按照科学研究的研究方法,把这一研究内容继续深入推进,具有创新性,为这一领域的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程教学的体会
通过《科研导论课》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文献资料查阅的知识、信息资料的处理技能,熟练地利用图书馆传统文献的检索工具和网络资源各类学术数据库来获取科学研究中需要的文献信息,基本掌握科研研究的基本素质与创新意识。通过《科研导论课》的教学,有几点体会:
1.学习的主动性是关键,学习主动性强的同学,积极要求进步,针对研究课题主动思考,翻阅大量文献资料;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终于问题;科学研究的过程,实际是不断产生科学思维的过程。
2.须掌握快速学习能力,项目选题确定后,面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要学会快速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快速达到前人的水平,要学会分类归纳总结。
3.创新能力须不断提高,本科生选题太大不聚焦,不会提炼创新点,应加强多个科研项目过程的训练;搞科学研究颇像搞侦破,都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去推论。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创造性智慧”,要有“思想(创意、点子)”。创新就是要做第一流的工作,要有志气去超越前人,去洞彻探求客观世界之奥秘。
4.勤奋是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每一位成功者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要勤奋,科研工作就是从不断失败中前进,只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工作,才有可能在科研工作中有所建树。
5.严谨的治学态度,做学问上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要有三严精神: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严肃的态度。
6.科学的研究方法,学习是讲究方法的,只有循序渐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思敏.论MIT的UROP方案在我国高校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5):82-83.
[2]巴素英.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教学与趋势[J].现代教育教学,2004,179(2):108-110.
[3]项建斌.基于项目驱动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前沿,2013(4):176-177.
[4]张金磊.研究性学习及其在研究型大学实践[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5]吴玉峰.国际视野中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和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6]张伟.从“师本”到“生本”[D].河北大学,2009.
[关键词]西方公共行政理论 范式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 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009-02
自从1887年威尔逊开创公共行政学以来,对于公共行政理论的变迁,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当我们仔细回顾不同学者划分方式的时候,不难发现,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有其合理和不足之处。如何找到一种工具去验证公共行政发生的实质性改变,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变迁的既有研究
陈振明认为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在发展与演变历程中出现了三次“范式”转换,即从传统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这一观点是陈振明在1999年提出的。张国庆的《公共行政的典范革命及其启示》中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公共行政研究领域亦相应开始了质疑传统公共行政典则的进程。他认为公共行政领域经历了三次典范革命,依次是:①60年代的新公共行政运动,这一时期理论最主要的观点是社会公平;②70年代到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③90年代的重塑政府运动。杨宏山提出主义、管理主义与政策主义三种公共行政范式。主义以民主、公民参与和分权为原则,强调正义、自由和责任等价值目标。管理主义以管理效率为取向, 关注组织结构、科学管理和组织效率等问题。政策主义强调政策产出和质量。政策主义能否作为一个和主义、管理主义相并列的阶段,这也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由以上不同学者划分观点可以看出,其实每一种划分都有它的可行之处,但同时也不能否认的是,或多或少,这些划分方法并不能让人完全信服。如何找到一种标准,让所有人都能够接受,什么样的“大事件”才能作为公共行政的节点,将是以下内容着重探讨的部分。
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理论的基本内容、研究架构及其适用性
(一)科学研究纲领方法的基本内容
拉卡托斯的哲学思想主要有1963―1964年出版的《证明与反驳》和1970年出版的《证伪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拉卡托斯吸取波普尔和库恩学说中的合理成分,从而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拉卡托斯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称为“朴素证伪主义”而提出精致证伪主义,即:原始假说――证实与证伪――改进了假说。库恩认为范式的取舍主要是由社会的、历史的、心理的等非理性因素确定,拉卡托斯反对库恩的科学发展的非理性。拉卡托斯认为研究纲领包括硬核、保护带和启发法三部分。拉卡托斯认为不同学科理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硬核,硬核是科学研究纲领的基础理论部分或者是核心部分,是“不容反驳的”。保护带是由一系列的理论假说构成,其任务和功能是保护“硬核”,它是研究纲领可反驳的弹性地带。当出现一些反例,我们首先是修正它的保护带,改变保护带的一些假说,从而保护硬核。保护带的调整可以将反例消化,从而消除对内核的否证。这就是内核和保护带的关系。
(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在公共行政理论变迁中应用的适应性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特征与公共行政理论变迁的特征相符合。⑴科学研究纲领是一个理论群而不是单一的理论。公共行政理论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是由多种不同理论构成的有机整体,不可能从任何单一的理论主观性地认为是公共行政理论的范式。所以,以范式为分析单位难免众口难调。以科学研究纲领研究为分析单位,比较符合公共行政理论的实际。而且任何一门学科都存在反例,波普尔的朴素证伪法则是单一反例就可以将理论,不符合公共行政理论渐进演进的趋势。⑵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承认多种科学研究纲领并存。相对于库恩强调主导范式,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承认多种研究纲领同时存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符合公共行政理论的反复性的特点,也符合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⑶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认为理论的发展不是不断舍弃的过程,而是科学研究纲领之间不断竞争、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研究纲领是通过不断修正保护带,不断吸收新理论来支持内核的,这与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过程性相符。
三、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应用于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研究
(一)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的硬核与保护带分析
1.科学研究纲领中的硬核与保护带
硬核是一个研究纲领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组理论的集合,是基本假设和基本理论,如果硬核遭到反驳或否定,整个研究纲领就会被新的研究纲领所取代,这也是科学发展的途径。验证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变迁,必然要找到公共行政理论的硬核。结合公共行政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笔者认为公共行政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对公共行政人员的人性假设。这一假设和公共行政理论的价值取向共同构成公共行政理论的内核。科学研究纲领认为如果一组理论有相同的内核,那么它们属于同一研究纲领。否则,内核不同,研究纲领不同。公共行政理论的保护带则包括政府职能、政府的管理方法、管理范围、管理过程等相关的理论。
2.确定公共行政理论的硬核
人性假设是任何一门社会学科的逻辑起点,从而构建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公共行政理论的前提假设和理论基础,如果人性假设不同,那么公共行政理论的推导和构建必然不同。因此,作为公共行政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必然是公共行政理论的硬核。目前,在公共行政理论中一共有三种较为流行的人性假设:行政人、经济人和公共人。行政人是履行国家行政职能,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在我国,最常见的行政人就是公务员。行政人是介于理性经济人和公共人之间的,有许多学者认为成为行政人是美好的愿望,而行政人是经济人则是现实,希望每一个行政人都能成为公共人。经济人则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这一思想来源于当・斯密的《国富论》,是由帕累托提出的。简而言之,经济人在市场上,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面对不同的决策前,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公共人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公仆”,他是指运用公共权力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承担公共责任,受到公众监督的一种角色。这一直是行政道德和行政伦理学所追求的“理想人”。
公共行政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因为公共行政独特的学科属性。公共行政与私人管理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的价值目标不同。同时,公共行政也不同于政治学。管理主义认为“管理就是管理”,排斥或者是忽视了公共行政的价值,将公共行政简单等同于一般管理,完全忽视了公共行政理论的公共性价值,这样会改变公共行政的研究范畴。主义认为,由于公共行政拥有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具有垄断性、不对称性和强制性,公共行政人员拥有大量的自由裁量权,权力与责任相对应,因此,公共行政必须承担公共责任。公共性是公共行政理论的价值基石,而效率并不是公共行政理论最重要的价值,只是公共行政的手段性价值,这也是管理主义和主义的核心差异。对于公共行政这门学科,或许正是它不断变化的价值取向才是这门学科研究的存在意义。公共行政理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行政理论最核心、最本质的要点。
(二)对四种公共行政理论范式的重新审视
1.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对公共行政人员的基本假设是行政人
这一时期公共行政理论的价值取向是效率。威尔逊认为要采用集权方式来提高效率,泰勒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效率,包括采用一流的工人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等都是为了提高效率。韦伯的机械式官僚制组织,通过完全程序化和模式化组织以及法约尔的一般管理论,作出明确的分工等等,他们的价值取向或者说是目的都是效率。
2.新公共行政理论对公共行政人员的基本假设是公共人
此处公共人的概念并不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而是相对于“经济人”而言的。该理论认为作为一种不同于社会上其他职业的公共人,它要求公共行政人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一时期公共行政理论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公平、社会责任、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等。弗雷得里克森在《新公共行政学》中倡导公共行政的社会公平不仅是表面上的一视同仁,更是运用政治权力对那些缺乏资源支持的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更多的帮助。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到新公共行政理论,内核发生了变化,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内核是效率,而新公共行政理论的内核是公平。因此,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纲领。也就是这一时期公共行政理论发生了实质性的变迁。
3.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行政人员的基本假设是理性经济人
这在布坎南的政府失败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一理论的前提假设就是经济人假设,将政府和市场纳入同一假设。这一时期公共行政理论的价值取向是经济和效率。相对于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认为集权有利于提高效率,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授权更能提高效率。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多元主体,认为应将部分政府承担的职能转移到私人企业,从而提高效率。“新公共管理运动”运用多种私人部门的方法,其本质就是为了改变政府低效的现状。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基本假设和价值取向同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基本相同。公共行政理论更多地引入了管理方法。标杆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这些威尔逊行政集权的变化是保护带的内容。透过这些保护带的改变,我们应该看到实质还是效率。
4.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公共行政人员的基本假设是公共人
登哈特认为公共行政应该以公民为中心,构建一个有回应力,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政府,从这些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公共行政理论的价值取向是民主、公平等。这一时期不仅要求政府工作人员是公共人,而且要求所有的公民也是利他主义者,超越个人的利益,去关注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它要求服务对象发生改变,从而政府职能也发生改变,要求政府更加关注与公民之间的对话协商,更加关注公民的公共利益。但是,这也是改变之后的保护带的内容。从本质而言,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属于同一个研究纲领,因为它们的基本假设和价值取向相同。
【参考文献】
[1]陈振明.从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范式”变化[J].政治学研究,1999(01).
[2]张国庆.公共行政的典范革命及其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2005(05).
[3]唐兴霖.公共行政学: 历史与思想[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4]杨宏山.主义、管理主义和政策主义――公共行政研究的几种不同理论范式[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01).
[5][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
[7]张润书.行政学[M].台北三民书局,1986.
[8][英]伊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9][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高校教育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方法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直接服务于高校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未来的科学研究”[3]。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宜完全理论化,而要考虑实践运用。具体来说,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了解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术语、基本概念以及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第二,具备选题、撰写研究设计、查阅文献、撰写学术论文等方面的能力;第三,熟悉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及行动研究法,学会恰当选择研究方法;第四,学会对研究结果从定性或者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撰写研究报告;第五,在整个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在选题以及各种具体研究方法的讲解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参加观察、调查、访谈等实践活动,使其克服教育研究的害怕心理,让其热爱教育科研活动。
二、课程实施:课题实训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教学训练的针对性,可以考虑将学生的课堂训练作业与其以后的毕业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改变本科毕业论文粗制滥造的现状,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提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训练的积极性,以提高科研训练的质量。而课题就是联系课堂训练作业与毕业论文之间的桥梁。从可行性分析上看,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课题的研究非常相似。因此,应采用“作业——课题——论文”一体化的课题实训模式。
(一)准备阶段:问题导向,组建课题小组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通过设计一个研究情境:“假如你现在需要申报一个课题项目,你会怎么选择课题,撰写研究设计,开展你的研究过程呢?”接着,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举出具体的课题项目,通过对此课题项目的分析,引出构建教育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并向学生讲解这几个关键步骤的知识点。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又切实可行的研究课题,这样就可以将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去,为学生从事正式的科研活动奠定基础。
(二)实施阶段:探究导向,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同化与顺应,利用自己原有知识建构新知识。从课题的选定、研究框架的设计到课题的结题,整个过程都体现了课题的探究性。学生在前一阶段只是对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有了一些了解,接着就需要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进行课题可行性的论证,撰写文献综述、理清研究思路和内容,明确所用研究方法。小组成员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共同负责,合理分工,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课堂训练、研究设计以及课题成果的展示。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倡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建构起对新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能力[4]。
(三)评价阶段:发展导向,多元化评价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应有别于纯理论知识学习效果的考察,要侧重对学生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的考察。因此,它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选题能力与水平、课题设计能力与水平、课题研究实践能力与水平、资料分析与数据处理能力及水平、论文写作能力与水平作为评价的重点,分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评价方法是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以及课程实施环节确定的重要依据。如前所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而它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评价方法的选择也应注重发展性评价,注重在各个实践阶段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地说,选题、课题设计、文献调查、问卷或访谈调查实践、资料分析与处理、论文写作等都应纳入到评价信息收集的范畴。不但要注重行为目标的评价,而且还要注重生成目标的评价;不仅要重视实践的结果,而且还要重视实践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素养,逐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课程成效:不断反思
(一)学习方式从消极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任务明确多样,从最初的选题到最后论文的形成,使学生成了发现学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激发学生教育科研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课程目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到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程序,而且还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发现教育现象和问题背后的规律,从而增强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很好胜任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学生从片面发展的人转化为全面发展的人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和奴隶,不再是学知识的机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师生关系不再是单向关系,而是互动交往、情感交流的关系。学生从片面接受知识的人成了多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无论是知识、情感、态度还是技能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三)学生从实践弱者转化为实践巨人
传统教学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强调理论知识的作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在理论知识学习之后,并没有对其同化或者顺应,而在没有及时复习的情况下遗忘。如杜威所强调的“从做中学”一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要具有实效性,必须加强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所以,在上述课程实施步骤下学生能够较好掌握教育科研的一些基本原理,学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正确的选题,从而,使学生从实践弱者转化为实践巨人。
当代哲学家对科学发展的两种回应
总体而言,当代哲学研究对科学发展的回应,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哲学界,都存在正反两种不同观点,我将它们分别称作“科学万能论”和“哲学特色论”,前者声称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用自然科学加以说明,后者则强调哲学的不可替代作用。这两种观点都是哲学家们对当代科学发展的极端反应。根据“科学万能论”的观点,科学发展已经为人类提供了所有可能解释的现实方案,并对人类未来发展提供了可以预期的解决方案。这使得哲学家们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哲学扩展抱有极大希望,表现为以某一种自然科学研究为模板推进哲学领域的问题研究,或者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重建哲学研究的基本模式。20世纪初期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而当代英美分析哲学中的自然主义进路也充分反映了哲学家们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推崇,无论是在语言哲学、心灵哲学还是在认知科学哲学和实验哲学研究中,我们都可以强烈感受到科学主义传统的深刻影响。从当代哲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看,科学主义传统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倡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哲学研究,这也带来了当代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无论我们是否承认科学主义的这种历史作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路径为当代哲学研究的确带来了不可否认的影响。然而,这种“科学万能论”的观点明显夸大了科学研究对当代哲学发展的作用,因而存在用科学取代哲学的潜在危险。由于哲学研究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而无法重复等性质,一些哲学家就认为,这些性质保证了哲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无法取代的特色,因而我们不能用科学研究代替哲学研究。这就是“哲学特色论”的主要观点。这种观点的最初捍卫者来自19世纪后半叶的新康德主义哲学家狄尔泰、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等人,他们坚持严格区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并认为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了精神现象的优先性和特殊性,而后者仅仅是精神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他们还认为,自然科学研究对普遍性的追求与精神科学对特殊性的要求,使得两者之间无法相互取代。“哲学特色论”在现代哲学中是以实证主义传统的对立面出现的,这表现为晚年胡塞尔对欧洲科学危机的忧虑、海德格尔对现代实证科学的批判以及后期维特根斯坦对现代科学文明的反思。虽然胡塞尔、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对科学的性质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在对待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上的态度却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都把哲学研究看作是一种与现代科学研究完全不同的事业,在胡塞尔那里是一种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在海德格尔那里是一种追问科学意义的形而上学,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则是一种反思性的理智活动。因此,哲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无法取代的特殊性质。这种“哲学特色论”的观点不仅直接反对把哲学研究混同于科学技术,或者用科学研究方法从事哲学研究,而且试图用哲学的特殊性质反对科学技术的成就,反对哲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倾向。从积极的意义上看,这种反对意见对于提醒我们注意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在当代哲学中的泛滥的确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更需要看到,这种“哲学特色论”的结果是把哲学研究完全排除于科学发展的视野之外,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哲学自身的发展。
当代哲学对科学技术研究的介入
从当代科学发展的基本图景中可以看到,当代哲学始终在以各种不同形式介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并试图用哲学的方式说明当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这首先表现在科学哲学研究领域,其次表现在以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可以说,科学哲学研究是哲学家们深入科学研究领域的主战场。早期科学哲学家们,如逻辑实证主义者石里克、卡尔·波普等,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模板,以科学主义精神贯穿于哲学研究的全过程。虽然后来的哲学发展逐渐表明维也纳学派“统一科学”纲领的失败,但这一纲领体现的科学精神,即以经验为向导、以逻辑为手段、以效果为目的,却在后来的科学哲学研究中保留了下来,特别体现在具体科学哲学的研究领域中。当前科学哲学研究通常被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是“一般科学哲学”,主要关心的是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科学哲学研究的一般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具体科学哲学”,主要涉及不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哲学问题,从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讨论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问题。“一般科学哲学”处理确证、语义和科学理论的哲学解释,其中包括了科学概念的操作性特征、认知意义的经验标准、理论的相互融合、科学革命、科学实在论的演变、因果解释、还原论与科学的统一,等等。“具体科学哲学”则包括了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等等。此外,在当代分析哲学传统中,还有逻辑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等,它们不仅与自然科学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已经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独立分支领域。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已经充分意识到哲学研究对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介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介入在以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为代表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今,认知科学研究已经被公认为具有多学科交叉研究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其中,哲学与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语言学与人类学等都被视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主体学科,共同构成了认知科学研究的基础部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比,认知科学研究是对人类认知获得的性质、范围、形式和表征方式的基础研究,因而应当属于传统科学研究的理论部分。这些研究通常包括了两个主要部分:其一是与人类认知和心灵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容研究,其二是与认知活动特征描述密切相关的表征研究。内容研究部分主要涉及意识的性质和内容、动物认知、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等。这些与当代心灵哲学研究的主题和内容有实质性的交叉,因而说明认知科学与哲学研究的交叉性质。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活跃的今天,人们对这种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提出了更多的担忧和思考。应当说,人工智能技术的每一项突破都是在更新人类对自身的认知,不断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相对于人类主体,人工智能构建了一个巨大的“他者”,挑战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这个他者不是被人类奴役的客观对象,而是与人类地位平等的另类主体,甚至就是人类自身。难以想象的是,当人类大脑的所有神经元逐个被硅基芯片或其他人工智能技术所替换,我们在自我审视或审视他人的时候,我们究竟是在审视什么样的对象。因此,在现有的人类社会条件下,人工智能技术自然就会引发大量伦理关切,人工智能技术的利用就会威胁到人类伦理的一些基本信念。这些都迫使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重新思考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
未来哲学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