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物藏品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管理;问题;措施
一、前言
博物馆藏品指的是博物馆依据自身性质、任务和社会需要搜集并经过鉴选符合入藏标准,并完成登记、编目等入藏手续的文物和自然标本,它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本文从博物馆及藏品的概念入手,分析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方法。
二、博物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馆藏藏品数量的增加、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工作面临很多新的问题与挑战。
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的管理工作不规范。博物馆藏品的管理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当前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第一,博物馆藏品管理虽然建立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并未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比如,对于入库的藏品并没有严格按照接收、鉴定、登帐、编目、入库、建档、保管、提用、统计、注销等工作程序对藏品进行登记管理,甚至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突击检查藏品管理工作人员随意地填写编造,出现各种无号、错号、重号的现象,一旦藏品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调动和变迁,没有做好接管工作就会给日后的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没有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的规定来提取藏品,无意间造成人为的损坏。第二,博物馆缺乏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由于人手不够也没有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导致藏品因为缺乏人手专门看管而容易丢失。
二是管理措施不当,保护技术落后,致使藏品损坏严重。当前,博物馆藏品管理措施不当,保护技术落后,致使藏品损坏严重,表现在:一是博物馆藏品的管理与保存条件相对滞后,设备设施简陋,没有结合藏品的质地、级别和种类分别设置符合各种文物藏品的专门库房;二是博物馆藏品的库房环境不好,没有考虑藏品的避光、防火、防水、防潮条件,对所有的藏品都是采用统一的形式,没有分门别类的采取专门的保护和管理的措施,致使藏品受到严重的损坏,博物馆藏品的管理作用没能得到真正的发挥;三是藏品的保护和技术滞后,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潮流,比如我国的博物馆藏品包含很多信息,但是大都是采用手工操作、文字描述,再配合相关的图片进行说明,工作效率较低。
三是管理人员素质有限和思想认识水平不高。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首先,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没有熟练掌握藏品管理或者有关于藏品保护相关的专业知识,知识范围和视野狭隘,不了解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不具备博物馆藏品管理、养护等方面的能力;其次,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人员系统中人才结构不科学合理,由于工作性质和待遇报酬等因素的限制,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人员中具备高学历、高素质、专业性强的人才不多,也难以引进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且专业性强的专门人才,造成人才的断层与资源结构不和谐,真正能够从事博物馆藏品保护的人才寥寥无几,最终制约了博物馆事业的蓬勃与健康发展;再次,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能水平有限,缺乏电脑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无法适应与满足网路信息化时代下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从而阻碍藏品信息资源的开采利用,导致藏品管理的工作效率低和质量不高;最后,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高,缺乏“服务大众”的思想观念,平日里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对策
针对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保护技术落后、人员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健全和完善博物馆藏品的相关管理制度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优化博物馆馆藏结构和特色,实现藏品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提高博物馆藏品管理人员素质和思想水平。
一是完善博物馆藏品的相关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和健全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藏品管理的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接收-鉴定-登帐-编目-入库-建档-保管-提用-统计-注销等工作程序对藏品进行管理,按照规定办事,并且要不定期地检查藏品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地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同时将具体的工作分配落实到每个藏品工作人员的身上,对于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能力突出的工作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于忽视和违反藏品管理规章制度要依法进行处罚,保障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二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藏品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随着现代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博物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管理。藏品信息化管理指的就是坚持利用藏品管理软件完成藏品信息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以网络作为技术平台,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准则实现藏品档案数字化建设,进行博物馆藏品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和应用,优化博物馆藏品的结构和特色,保证博物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提高博物馆藏品管理人员素质和思想水平。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人员中展开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让他们充分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上肩负从事藏品保护与管理的重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认真履行藏品管理办法、遵纪守法、淡泊名利、吃苦耐劳、宁静致远、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促使博物馆藏品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锻造一流的人格品质,使整个博物馆形成良好的氛围环境,切实保障藏品的安全。
[关键词]地方文物藏品 档案管理 意义 优化对策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不断增强,推动了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的前进。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主要是指对文物藏品和文物藏品信息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硬件条件落后、资金和人才的缺乏、制度的不完善、信息化不足等相关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关优化对策,来改善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现状,提升其管理水平。
一、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概述
(一) 做好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地方文物藏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物和档案两方面,因此,不仅要对地方文物藏品进行严格的、规范的管理,而且也要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文物藏品自被研究、征集到进入博物馆收藏,确定了其研究、展览等价值,这一系列形成的真实文字记录,体现了文物藏品的内涵和价值,形成了文物藏品档案。
(2)文物藏品不仅是具有价值的文物,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特征,反映了记录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为了规范文物藏品的管理,法律明确规定相关单位必须要设立文物藏品档案,形成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文物藏品的保护管理工作。
(二)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内容
随着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根据文物藏品管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做了以下分类:
1、文物藏品的原始信息
指文物藏品的原始记录,以及经过一系列过程而形成的接收、调拨、提取、注销等信息的单据。
2、文物藏品的特点信息
指记录文物藏品的大小、尺寸、结构、质地的文字材料和照片等信息的相关材料。
3、文物藏品的研究信息
根据对文物藏品的研究,而形成的专著、论文等记录材料信息。
4、文物藏品的鉴定信息
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对文物藏品进行鉴定后,而形成的意见、评语等内容信息。
5、文物藏品的保护和使用信息
首先是对文物藏品进行保护的所有行为,以及用于绘画、摄影、展出等活动的所有功能,从而形成的一系列记录信息。
(三)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环节
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使用等一系列过程,涉及面广、任务重、耗时长,因此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为了将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做好,需要注意以下环节:
(1)要形成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将藏品档案管理落实到人;
(3)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这几个环节,积极发挥地方文物藏品管理工作最大作用。
二、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欠缺先进的硬件条件
先进的硬件条件是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前提条件,但是当前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缺少先进的硬件条件。具体表现在:
1、缺少专业的存储管理场所
当前在文物藏品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存储管理场所面积小、环境差等问题,未能满足管理的要求;
2、管理的设备陈旧。
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存储条件受到防虫、防潮、防震等硬件设备的局限,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空气质量下降,空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增多,也加剧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难度。
(二)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资金短缺
当前对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主要机构是地方博物馆,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资金较为短缺,成为这方面发展的又一阻碍。
(三)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水平较低
首先,在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个别管理人员意识淡薄,认识不到文物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工作较为漠视,只进行常规性工作,没有发挥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四)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科学有效性不足
当前,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有的单位未能将文物藏品清晰登记,登记上架也较为混乱,存档的内容也不齐全。同时,缺少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来操作,使藏品未能保存完整,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五)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技术手段落后
在文物藏品档案管理过程中,管理技术手段落后的原因,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点:
(1)缺乏专业的人才。受到基础工作条件、待遇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从事这方面专业工作的人员减少,流动性大;
(2)在时间不断前进的条件下,文物藏品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破坏加大,而且地方管理的技术水平落后,只能够进行简单的检查和纠正,未能及时对专业问题进行顺利解决。
(六)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未能形成有效的信息化
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十分繁琐,且工作量巨大。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质量,有必要利用专业有效的信息化工具,来更好地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例如,在电脑中录入相关文物信息,可以方便的查询文物藏品的相关资料,提取相关信息。通过加大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不仅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优化对策
(一)优化硬件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优化硬件条件的具体内容包括:设立专门的库房,保证库房地址位置合适、结构合理、设施完善等外在条件,并由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库房的安全性、坚固性等;加大对设施建设的投入,例如增加相关空调设备,保证空气湿度的合理控制对相关照明设备也需要加强控制。
(二)拓展资金来源,缓解资金压力
(1)成立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专项资金,积极投入到专业人才对于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贡献;
(2)加大地方的财政预算,增加地方对于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投入,保证文物藏品的正常管理;
(3)加大各方面力量对于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争取各个方面的支持;
(三)明确责任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1)要提高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分解,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承担起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重任;
(2)转变传统的观念,借助文物藏品自身价值,积极走出去,真正发挥其社会价值;
(3)加强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监督机制,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加大文物藏品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鼓励自我约束,形成一支真正热爱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队伍。
(四)强化人力保证,推进管理发展
在科技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实现文物藏品档案的科学管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是积极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人才。通过对现有人员培训,来端正其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水平;第二方面是提高现有人员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保证当前人员的稳定性;第三方面是积极引进外部专业技术人才。
(五)完善规章制度,确保科学管理
(1)针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有序的管理程序,保证每一步骤能够顺利实施;
(2)健全规章制度,保证有条不紊的开展物藏品档案管理;
(3)要强化全员的法律意识,在各项法律法规指导下,熟练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
(4)借鉴外来的先进管理理论,推动文物藏品档案管理能够更加的标准、有效。
(六)强化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指,借用计算机、摄像机等多媒体设备,将文物藏品档案的文字材料、音频材料、视频材料等方面存储、备份,确保文物藏品档案查阅的效率性、资料真实性、储存的永久性。同时,利用科学技术构建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借助信息系统来整理相关原始数据,查阅相关信息。
结语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满足的阶段,人们将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将进一步深化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此实现文物藏品的价值,推动社会文化的不断前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燕.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1,04:111-112;
[2]王艺宏.浅析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J].兰台世界,2013,03:79-8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 作用
我们应该明白,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内涵的最主要研究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博物馆虽然不是传承人,无法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但博物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参与者,担负着“收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载体”的责任,又掌握着有关遗产的文史资料和专业人才,完全可以通过对遗产内涵进行深入研究,促进遗产的活态传承。通常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传递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研究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并对于今天的科技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深入研究和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信息是博物馆“天然”的使命。而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的遗产载体,拥有丰富的文史资料,同时,博物馆还有大量的学术人才,这都是博物馆开展遗产研究的重要基础,凭借这方面优势,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与学术界合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的研究,是博物馆在“非物保护”工作的天然的义务也是当然的责任,博物馆应当立足于这个角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县级博物馆是文化遗产最有效的载体,在保护当地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遗产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部分,因此,县级博物馆有义务对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行挖掘、整理、保护和弘扬,并在此过程中拓展自身的服务层面。但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县级博物馆在这方面都做的还不够。那么究竟该如何让县级博物馆切实承担起这一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并将此作为自身发展的大好机遇,提升博物馆的水平和影响力呢?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目前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还相对滞后,离人们的要求差距甚远,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加快步伐,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开放一切可开放的文物藏品资料,在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改变工作方法和服务形式,建立多样、开放、灵活的管理制度、工作方法和服务形式,扩大藏品的开放范围,尽可能简化开放手续,变单一的服务系统为多层次综合性的服务系统,扩大服务面,提高服务质量。也就是说要把藏品的利用放在首位,从现在的以藏为主转向以用为主,藏用兼顾,并面向社会,实行积极的开放型管理,并大量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及时便捷地为公众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物藏品的作用,以获取最佳社会效益。
其次,要加强宣传,使各类保护主体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厢情愿。所以,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只是某些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且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懂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我们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另外,基层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第一线,是文物保护的主战场,它为文物的保护、文物效用的发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作为基层博物馆,因受多方面因素制约,藏品保护情况不容乐观。
因此,我们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藏品安全保管工作团队。
藏品安全保管的各种工作都需要专业的保管人员去完成,所以培养好的保管人员至关重要。首先,负责藏品的安全保管人员应该热爱这份工作,对于藏品保管工作有责任感。其次,作为藏品保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素质,熟悉藏品特性,了解藏品安全保管的这项工作。正是由于藏品安全保管工作的专业性强,博物馆应该尽量选用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员来负责。然后,保管人员应具备创新精神,不断研究如何让藏品安全保管工作开展的更有效,提高藏品安全保管的科学性。最后,博物馆应该健全保卫组织机构,对安全保卫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制定安全知识学习日,并开办安全法规知识讲座,进行保护文物安全和的教育。博物馆还要重视对于藏品安全保管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其次,我们要把动态化管理作为藏品管理工作的重点。
在过去,我国藏品管理相对简单,在一般的状况下,藏品仅会存在于库房和展厅两个空间,少有变动,因此只需为每件藏品建立相应的档、账、卡,并做好相关的保护和保管即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改变,各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频繁组织对外展览、临时展览,编辑有关展览、藏品的出版物,举办各类知识讲座等等,藏品进出库房成为常态。处在移动状态下的藏品,遭到损坏的可能性也最大,藏品动态化管理于是就成为博物馆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1、必须制定一个严格的藏品提用制度。在这个制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藏品提用中的安全要素、提借藏品的审批手续、藏品提用凭证的填写要求、发现问题后的应对办法等。这些细碎但却具有实效的条例是藏品在进出库房的动态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2、明确藏品在博物馆中只有一个进出关口。所有相关事宜都应集中在保管部门由专人办理。
3、严格办理、填写相关的藏品进出库房凭证,如提借日期和原因、藏品的名称、总登记号、完残情况等,相关领导和经手的工作人员要分别签字,如此才形成了了一份完整而具有法律效应的藏品进出库房凭证。
4、各种进出凭证要妥善保管,使每一件进出藏品都有账可查,有理可据。
5、藏品进出库房是为了使用,做好动态藏品的年终统计,可以准确反映出各类藏品的利用率和它在宣传教育、科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进而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藏品为社会文化事业服务。
通过上述工作,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藏品管理工作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动态藏品管理的秩序井然。
最后,要注意加强科学技术的引用,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保障藏品的安全。
一、博物馆科学管理方式的意义
博物馆作为记忆、传承、创新人类文明的重要文化场所,对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管理工作作为博物馆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必须得到重视。优化藏品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博物馆可以充分发挥藏品的价值作用,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为社会进步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促进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扩大了藏品收藏的范围,增加了收藏品的种类,为博物馆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促进博物馆走向繁荣。
二、博物馆管理工作的不足
1、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较差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文化素养和知识有限,从事的都是保管、看护藏品这类较为简单的工作,不能对藏品进行专业的讲解介绍,更不能研究藏品的历史,发挥藏品的价值,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博物馆管理工作的发展,而且对博物馆的公众形象产生了影响。1974年6月,广西博物馆文物仓库和书画库出现大面积虫害,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一心只想赶快消灭虫害,在没有专家论证、没有做实验的前提下,“请市粮库有关技术人员喷射消毒除虫药物”,使大批书画文物遭受药物熏染,造成严重的损失。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正确处理好博物馆职业道德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关系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现意义的。
2、藏品展览手段单一多年来,博物馆的藏品展览一直都是延续传统的方式,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加不能满足时代进步对藏品的需求。传统的展览方式与人们数字化的生活渐行渐远,无法吸引人们前来参观。博物馆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的展览手段进行突破创新,以推动博物馆的发展壮大。
3、制度及具体措施不健全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为人们了解历史文化、扩展视野提供了条件和机会,但由于藏品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这一好成坏事。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制度的推行,响应的参观者的人数也会增加,会出现各种突发事故,许多博物馆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人员无法对突发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后果不堪设想。文物藏品如果管理不善,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还会造成被盗、损毁等情况。新疆博物馆的珍贵文物由于管理不善,两次被盗,其文物库房的大量少数民族民俗文物还因长期堆积于潮湿的环境而发霉虫蛀。管理藏品作为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博物馆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发展不全面根据国家的规定,博物馆的大部分场馆是免费开放的,国家为此投入了许多资金,但是往往入不敷出,资金的缺乏使得博物馆的管理机制和设备无法及时的更新和完善,制约了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应针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析,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根据社会的需求,创新展览方式,扩宽资金来源,使博物馆公益性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三、藏品管理工作策划
1、打造专业管理团队打造具有专业素养的管理团队,方法很多。例如,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领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精神,不断地经过学习和经验积累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满足大众化的需求。定期请专家来博物馆,对管理人员进行文物鉴赏、鉴定,及专业知识的培训。面对市场的需求,要求博物馆的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对现有的不对应的政策进行调整,实行奖励优秀员工政策,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高了,审美标准、欣赏水平日益提高,若博物馆不适应市场需求,及时创新,就会使参观者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博物馆的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在藏品陈列展览方面着重考虑,充实其内容,将知识交流、审美情趣有机结合,打造适应社会的精品展览。例如,将地方文化特色与展品结合起来,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吸引参观者的参观欲望,增进地方文化的交流。广西博物馆建馆以来,在展览方面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建有铜鼓群雕,有壮、瑶、苗、侗等民族的民居和代表性建筑,辅以生产、生活用品原状陈列和民族风味小吃,节假日还组织传统工艺和民族民间文艺表演。除了在本馆举办陈列展览外,还多次赴国外以及国内的一些城市举办专题展览,或引进国外及国内的展览到本馆展出,以此促进文化交流。随着文物院文化主体概念的创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博物馆馆藏品资源的有效利用,扩展了博物馆的发展空间,推进了博物馆的的可持续发展。
3、健全制度与措施对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要求其管理工作更加到位,对于突发事故能及时反应并制定解决措施,合理的控制参观人流量,一定程度上确保参观者及藏品的安全性。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藏品的特性,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分工,加强管理观念和残品保护意识,是管理人员及参观者能充分认识到藏品的价值及历史意义。
4、坚持“本性”走向产业化贯彻博物馆公益性事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强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资源利用化。对于经费不足等情况,应找准根源,制定相应的策略,推动现有的文化发展,引进市场机制,形成多元投入机制。青海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简称青,省会为西宁。青海省博物馆,是青海省文化厅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建于1986年9月26日,是青海省最具有价值的博物馆之一。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藏品有1万多件,而且充满青海民族文化特色。由收藏品的种类和价值就可以看出,青海省博物馆的实力还是相当雄厚的,能够很多文化遗产,文物完美的保留下来,收藏更多有价值的东西。2015年4月27日,青海省少数民族知名书画家向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捐赠了4幅书画作品,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代表博物馆接收了这些作品,并颁发了收藏证书。这些作品入藏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不仅丰富了馆藏资源,今后也将在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展览中发挥更大的文化传播和宣传教育作用。
四、藏品展览策划对博物馆的意义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以收藏、保管、科研、展示文物及服务功能为主的博物馆,想要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不断坚强文化竞争力。而提升文化竞争力可以通过文物展览实现,展览藏品可以使参观者充分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并产生情感共鸣,成为保证博物馆文化竞争力的关键。通过藏品展览策划,可以将藏品的历史性内涵直观的展现在参观者眼前,充分的挖掘文化的共性,使其产生共鸣,更能推动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历史文化的进步。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这对博物馆藏品的展览陈列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既要全面展示藏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要将科学思想和欣赏水平融合一致。因此,陈列展览策划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藏品展览策划
1、空间布局博物馆的陈列艺术与空间展示密不可分,陈列艺术就是对充分利用空间的艺术,设计人员巧妙的对空间进行个性化创造,将展示空间与藏品进行艺术的结合,提升参观者的审美情趣,吸引其前来参观。
2、明确定位博物馆的定位决定着博物馆展览体系的走向,而科学、严谨的体系构造,必须经过全面的分析思考,针对博物馆各方面的条件,从而得出定位方向。例如上海博物馆是艺术型的展览体系,各展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并且从历史的角度展现了我国古代历史的辉煌,给世界各国展现了中国文化,发挥了展览特色,促进了文化交流。
3、营造氛围一座博物馆的成功与否,不仅体现在统计数据上,更重要的是将历史文化传递给社会,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营造展览氛围至关重要。在藏品展览过程中,营造历史文化氛围,使参观者感觉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某
城市属于红色旅游区,该市博物馆利用这一特点,将旅游与藏品展览结合起来,分区域设计展馆,让参观者既能了解到该藏品的历史价值,又进行了文化交流与传播。4、创意展览博物馆在产列展览的创意、设计、制作等方面,应不断的引进新理念,走环保低碳路线。例如位于慕尼黑的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其馆内所有展示材料都采用白墙和橡木地板,为藏品的展览提供了最纯粹的背景,让参观者获得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最大程度的感受到藏品的价值。
六、结语
【关键词】县级博物馆;问题;发展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aterial life level, people pursuit of spirit is also increasing, contains the rich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color art museum is also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museum under the opportunity and the challenge of free open, also increasingly highlight its inadaptability, can't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development. How to enrich and improve the county level of the museum'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function, develop the county museum to become a new generation of wenbo people thinking about?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museum,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further development in detail.
【Key words】The county museum;The problem;Development
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型博物馆特别是县级博物馆发展迅速,数量众多。长期以来,县级博物馆在发展地方文化事业,对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等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功能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县级博物馆在适应当前形势,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发展途径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下面本文就县级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博物馆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1.县级博物馆的发展瓶颈
1.1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随着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专业人才数量稀少,专业性不强,优秀的管理人才短缺等。一方面,由于县级博物馆级别较低,大学毕业生分配较少,选择对口专业人才比较被动,因而造成专业人才“进不来”。加之文物保护的专业性较强,要求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文物进行维护、研究与开发。另一方面,馆内工作人员少,专门从事文博工作的人员就更少。特别是在一些县级博物馆,分管领导或馆长不懂业务或更换频繁,使得文物保护工作难以有序、稳定地开展。此外,县级博物馆队伍建设中还多少存在着编制、专业、知识结构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级博物馆的人才队伍建设。
1.2基础设施建设力量薄弱
随着县级博物馆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加之地方政府对县级博物馆发展重视不足,投入资金少,造成县级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很大问题,具体表现在博物馆选址不准、文物库房不达标、展厅陈列不规范、安全技术装备及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不完善等,一定程度上造成县级博物馆发展滞后。
1.3博物馆藏品征集停滞不前
我国博物馆诞生较晚,尤其是县级博物馆起步较晚,由于受落后体制和陈旧观念等的影响,十几年来,大部分县级博物馆藏品征集处于停滞状态。藏品保持十几年不变,造成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单一和数量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县级博物馆的生存发展。
1.4公共服务及社会教育职能欠缺
从经营理念和手段方面看,我国县级博物馆存在经营理念落后、手段方法简单的问题。大多数博物馆仍被视为文物珍品的保管和研究机构,其工作重心和经营目标仍然是收藏、保管和研究。展示内容未能与时俱进,紧跟不断变化的观众需求。对文化资源的发掘、研究不深;展示手段雷同,缺乏富有创意的展示手法,都将难以吸引广大观众的眼球。
从政策和机制方面看,我国县级博物馆普遍缺乏绩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尚不能充分调动博物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博物馆依赖财政拨款生存,事业经费多寡,主要取决于博物馆的规模和人头,而不是看博物馆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的经营绩效。
2.县级博物馆的发展对策
2.1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县级博物馆要通过改革来实现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增强队伍活力;积极协调争取扩大文博专业人才的招生规模,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和培养力度,从而提高博物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而改善博物馆队伍结构。另外,要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博物馆事业。
2.2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工作和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博物馆的各项业务工作水平。县级博物馆要争取财政和社会的支持,落实文物征集经费,加大社会文物征集工作力度。要集中人力、拟定计划、落实责任,认真抓好馆藏文物的登记、建档、备案等基础工作,健全、完善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确保馆藏文物安全;要加强文物科技保护工作,重视馆藏濒危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努力改善保管、保存条件;同时要加强藏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馆藏文物的保护利用水平。
2.3创新文物征集观念,拓宽藏品征集范围
我们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扩大文物外延,赋予文物以新的内涵。出台奖励政策,广泛征集珍贵文物,尤其要加大对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展览中所缺文物的征集力度,不断充实馆藏文物。
2.4借助“乡村记忆”工程,大力发展民办博物馆
“乡村记忆”工程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工程引入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和乡村博物馆等新概念,弥补了目前博物馆工作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覆盖不足的缺点,将民办博物馆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措施,出台有助于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政策和管理办法,支持、鼓励和引导民办博物馆的健康发展。
2.5满足公众需求,着力提升教育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机制,开展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绩效。创建博物馆展陈内容、形式和手段,拓展博物馆教育、保护、传承和体验休闲等功能,提供免费开放博物馆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指导文博衍生产品开发,举办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促进文物关联产业,创意产业发展。
2.6打造文物精品展,促进博物馆走向“大千世界”
充分发挥县域博物馆的突出资源优势,在打破地域和级别限制的基础上,统一调度、统一组织,通过借展、联展,打造几条各具特色的展览品牌,如孔子文化展等;打造几个文物对外展览品牌,让县域文化更多地走出家门,走向“大千世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