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文物保护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4 文献标识码:A

仙游县从唐圣历二年(699年)设县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灿烂的历史文明造就了“文献之邦,海滨邹鲁”的美誉。文物资源是先人留下的无价之宝,是历史的见证。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物管理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良好环境中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使我县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步入了有序的发展轨道。

1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现状

经过仙游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县至今录入的不可移动文物有554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11处,县级文保单位169处,已公布的重要文物保护点102处。这些被各级人民政府公布或未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古遗址36处、古墓葬65处、古建筑387处、石窟寺及石刻2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8处,类型齐全,历史延续性强。尤其是明清时期古建筑的完好保存,体现了当时的民间传统技艺和时代风格。

多年来,我县通过财政拨款、上级文物部门补助和群众自发集资捐赠等多种途径,筹集了数百万元资金,视各文保单位不同情况,已全面或部分整修了仙游文庙、天中万寿塔、洪桥郑纪祠、城内万寿观、城内林氏宗祠、龙腾玉新书院、麟山保和堂等十余处国、省、县级文保单位和重要文物点。在维护和整修各级文保单位的同时,注重使用单位和专(兼)职管理人员的落实工作,加强定期检查,即时提出保护意见及整改措施,使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得到较为妥然的保护。

2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存在的问题

(1)文物保护单位存在人为破坏情况。目前,我县各级文保单位及文物保护点,在文物保护中存在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如改造、污染、环境破坏等。如县保单位南门桥,桥面用水泥重铺,护栏用蓝色涂料粉刷,严重破坏了原有面貌;霞街吴瑛碑亭,周边摆满摊位,遮雨棚架在石坊上,不仅破坏环境和景观,还存在严重隐患;蔡京墓旁建养鸭场,鸭粪遍地,臭气熏天,严重破坏环境等等。

(2)基层建设工程中文物保护艰难。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基本建设项目日益增多,面广量大。而县又缺少从事考古勘探、发掘的单位,况且许多建设项目开工前文物部门也无从知晓,加之现在的建设工程大多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施工,数日之内土方工程就已完成,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之内,就可以使地下埋藏文物毁于一旦,这都给基层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有些县级文物行政部门只能在项目开工后,在建设工地发现埋藏文物后,接到群众举报赶到现场,这时才与建设单位协商文物保护事项。但此时往往只能进行抢救性发掘,文物保护力度受到一定影响。

2.2原因分析

2.2.1对文物价值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因有些文物受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破损,那些文物保护单位和普通百姓就认为,花钱修补不如重建一座高大宏伟、金碧辉煌的建筑,才能体现文物自身的价值。他们不能充分认识到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沉淀。它不仅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而且文物资源可直接或间接地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2.2.2缺乏文物保护意识

从我县情况来看,全社会普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一些地方领导和干部不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严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情,与当地政府无关,文物保护与否对其政绩无任何关系,缺乏“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普通群众则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随意地破坏文保单位的周边环境风貌。如霞街吴瑛碑亭周边的商贩摊位,环境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2.2.3文物依法行政力度不足

文物保护虽然有《文物保护法》可依,但由于《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执法的主体不是文物部门,而是工商、公安、规划等执法部门,由于没有协调处理好相互之间关系,所以造成文物被破坏情况发生时,往往得不到有效遏制或及时处理。如盖尾石马桥,文物部门无力处理,相关部门由于职责关系,相互推诿。

2.2.4文物部门的保护力量相对薄弱

文物保护是一项既困难又复杂的工作,而文物部门既无权又无人,更缺乏经费,根本无力实施对许多该保护的文物实施保护。

3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坚持有的放矢,加大力度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归纳起来,主要以下几个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光靠业务主管部门的力量还不行,更主要的是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因此要深入开展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文物宣传工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在《莆田晚报》、仙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刊出、播出全面介绍仙游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重要文物保护点的资料,编辑、出版《仙游文物全集》,使全县人民了解仙游文物事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仙游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仙游、建设仙游的热情,为我县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共同努力。

二是要把文物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领导要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党政一二把手,要树立“保护文物,守土有责”的意识,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同时对文物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三是文物管理部门要与城市规划、基本建设等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共同协作,把文物的保护计划纳入新的建设之中。文物管理部门应当把县域内的文物保护单位目录,提交给县规划建设部门,提醒他们在建设规划在能原地保护的划出范围,以便加以保护,如或是无法原地保护的,早做好搬迁或维护加固等措施。

四是加强文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我县文物机构设置较晚,工作人员从无到有,现有编制两名,而且人员都是中途调入,专业知识相对薄弱,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至今还没有一名考古专业的专职人员和从事文物修补的专业人员。随着当前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更是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尽快建立起一支既有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又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高素质文物工作专业队伍。同时要加强全县文化站人员队伍建设,调整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业余文化站人员素质,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五是要充分做好文物利用工作。在做好文物保护前期下,要加强文物的合理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文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其一是要充分利用文我县现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砺巴寨战争遗址、“工农108团”成立旧址等革命文物,积极发挥革命文物对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以扩大社会影响力,使全社会认识到文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其二是要充分挖掘文物资源,为我县旅游业服务。我县文物资源较为丰富,除了以九鲤湖名胜、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为代表的“仙游四大景”外,还有以济川名胜为代表的济川风景区,以百松古驿道为代表的书峰生态文化体验,以无尘塔为代表的九座南少林文化景区等文物,是我县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较具地方特色,文物部门应积极配合旅游部门充分发掘这些文物资源,把这些文物资源整合起来,为我县旅游业服务,以弥补我县旅游业缺乏文化内涵的弱点,从而发挥文物在我县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也可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文物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 文物保护的目的就是因为它有用,能够为今天和将来所用。文物的作用也就是根据它们本身的价值加以阐发运用,阐发出它们在历史、艺术、科学方面的价值。加强文物工作,合理利用好文物,不但能使广大群众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能使他们陶冶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范文第2篇

陕西申遗有序推进

赵荣说,目前国家文物局和世界遗产中心已经正式确定了陕西第一批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共12处20个遗产点。一年多来,陕西省文物局就申遗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配合国家文物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保护中心于2007年10月在西安举办了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和培训班。

陕西的申遗工作正在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规则和要求,积极有序地进行。近期主要是组织编制申报文本、保护规划、管理规划(管理办法)。

陕西申遗优势明显

陕西的汉长安城遗址、茂陵及霍去病墓、张骞墓、唐长安城遗址(包括大明宫遗址、西市遗址、天坛遗址、明德门遗址、延平门遗址、兴庆宫遗址、含光门遗址、大雁塔、小雁塔)、昭陵、乾陵、鸠摩罗什舍利塔、兴教寺塔、大秦寺塔、法门寺塔地宫、彬县大佛寺石窟以及西安清真寺共12处20个遗产点被列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这个预备名单是经过县、市、省各级文物部门层层提名,由省文物局组织专家会议认真讨论,缜密论证后上报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委派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组现场考察后,提出评估意见,再经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会议讨论论证而最后确定的。

“入选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点首先要符合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概念要求。” 赵荣强调说。根据吐鲁番国际协调会议签署的《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初步行动计划》确定的概念,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时空概念是:年代上限从西汉中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开始,下限至清代中期;地理上从西汉都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为起点,往西经甘肃、新疆至中亚的沙漠路线。据此,入选的遗产点应位于丝绸之路沿线,年代上也要符合上述要求,遗产点的文化内涵要与丝绸之路存在密切关系,是反映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考古遗址、建筑物、著名人物的纪念物、墓地等。另外,遗产点要符合《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规定的标准,具有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其他相关要求和标准。

赵荣说,陕西入选的12处20个遗产点都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符合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要求,从各个层面上反映和代表着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普遍价值。例如,张骞墓是开通丝绸之路第一人张骞的墓葬;汉长安城遗址是开通丝绸之路的西汉王朝的都城遗址,是开通丝绸之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唐长安城遗址的各个遗产点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唐代丝绸之路的发生地;大雁塔是出使西域的另一伟大人物玄奘的译经之地。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时期,而汉长安城遗址、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张骞墓等都在陕西。丝绸之路开通之后,经过多个朝代的经营、发展,隋唐时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鼎盛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朝首都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唐长安城遗址、唐昭陵、唐乾陵、大雁塔等也都位于陕西境内。

“因此,陕西在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历史文化优势。” 赵荣自豪地讲道。陕西能进入预备名单的遗产点都是丝绸之路从开通、发展直至繁荣、鼎盛时期的重要文化遗产,都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和典型代表,对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陕西申遗任重道远

世界遗产是文化遗产认定的最高标准。赵荣说:“目前陕西被列入预备名单的遗产点只是入选了我国申报的预备名单,这个名单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东西方文化遗产的特点各不相同,同时东西方国家对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也有差异,加之目前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规范、要求和评判标准还是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为主,这就对我们的申报过程造成了最不利的影响。”

据了解,世界遗产的申报程序是基层政府逐级申报,中央政府汇总。因此,县、市、省各级人民政府都是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申报工作需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进行。能否申报成功取决于各级政府、各级文物及相关部门能否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世界文化遗产的规范标准和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程序完成各个遗产点的文物保护及环境整治工作,完成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赵荣表示:“陕西省文物局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主管部门,一定会帮助指导市、县政府做好申报工作。”

从文化价值上讲,陕西入选预备名单的遗产点都符合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标准和要求,都应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从申报时间上讲,陕西必须在2008年2月底之前完成编写进入预备名单遗产点的申报文本,完成遗产点“保护规划”、“管理规划管理办法”的编制,并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的程序履行审批手续;2009年2月底之前,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和文物保护准则,参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和要求,完成遗产点文物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因此,陕西的申报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但是我们对此充满信心,也会为此加倍努力工作。” 赵荣乐观地说道。

陕西申遗推动发展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给陕西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众多文物点就是陕西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源对陕西和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都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南朝;萧墓;石刻艺术;保护;文化遗产;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302文献标识码:A

Protecting Xiao Dan's Grave Carvings in Southern Dynasty

HUANG Wen-jing

南朝萧墓石刻是现存不多的南朝陵墓石刻艺术中的一组。分布在南京、丹阳周围的南朝帝王及贵族陵墓石雕刻群,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岁月的流逝,陵墓建筑主体已基本损毁殆尽。依据罗宗真《六朝考古》和曹者社《陵墓石刻艺术》的介绍,均言迄今已经发现六朝石刻33处,南京11处,江宁9处,句容1处,丹阳12处,而通过最近的田野考察,笔者却获悉丹阳现存石刻仅11处,原位于胡桥赵家湾的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石刻已于1968年毁掉。

清同治年间莫友芝撰著《金石笔谈》,首次著录南朝石刻8处。至宣统末年,张璜撰《梁代陵墓考》,录有陵刻14处。近代学者、浙江海盐人朱希祖、朱父子,专门致力于六朝史迹的调查与研究,开启六朝文物古迹探研的一代学风。尽管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朱氏父子的考证不免有错讹和商榷之处,但他们切实的田野调查记录,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纠正了前人沿用旧说的许多错误,为建国后的六朝陵墓及石刻调查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本学者曾布川宽先生在该领域也有著作出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傅江翻译的《六朝帝陵――以石兽和砖画为中心》一书。徐湖平、梁白泉、胡小石、孙洵、王志高等学者都在南朝陵墓石刻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更在南朝萧墓石刻研究方面给予了关注。随着挖掘成果的不断增加,学术界对于南朝艺术的研究将成为美术史研究中一个新的亮点。南朝的千百块碑如今毁散湮没,流传极少,而萧墓石刻中一块墓碑的碑文现在巍然独存,且是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南朝陵墓石碑,研究价值更加突显。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关于南朝萧墓石刻的详细完备的研究目前还相对缺乏。墓主人萧一生经历了齐、梁两代的交替,陵墓神道石刻联系陵墓地下建筑,对研究当时的政治体制、丧葬礼俗、建筑规划、时代风尚等等,均成为真实可信的参考实物,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萧墓石刻的历史地位

据《梁书》中记载,萧字僧达,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西北)人。太祖文皇帝萧顺之后宫吴太妃所生。萧按排行列太祖第十一子。

关于萧的营葬年月,在《梁书武帝本纪》中写道:

普通三年(西历五二二年)十一月甲午,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军将军始兴王薨。墓碑云,普通三年十一月八日薨于位。

由于无法找到更多记载,因此推断萧亡于公元522年11月8日,而他的陵墓神道石刻建造时间基本划定在公元522年之后。

墓前现遗存有石碑一、石三、石兽二。由于周围100米内没有建设高大的建筑,所以从现有的环境还依稀可以看到陵墓石刻当年的气势和雄姿,并且隐含着梁代极盛时博大包容的精神风范。

南朝所遗留下来的雕刻艺术,除了文献资料、陵寝地下建筑、墓葬实物外,能代表这一时期的,最为辉煌的美术遗存当为陵墓神道石刻。南朝陵墓石刻艺术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并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萧恢墓石刻外,距离萧墓石刻群不远还分布着萧景、萧秀、萧、萧融等王侯墓石刻群。

二、萧墓石刻遗存现状调查

有报告表明,近几年来的酸雨侵蚀比以往一千多年来的侵蚀更加严重,南京是六朝古都,地下文物埋藏丰富,但是要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是就地保护还是搬迁?是田野保护还是藏进博物馆?对此学界一直争论不断却始终无法定论。

现今保留下来的南朝石刻既是文物又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受损后再修复是被动性的保护措施,而主动性的对南朝石刻保护是为它创造一个良好的保存环境,即周围洁净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然而现在南朝石刻所处的环境之恶劣让人扼腕痛心,环境污染对石刻内部的损害远比人为破坏更大。与石刻本为一体、密切相关的墓茔在地表上已难以觅见。石刻原本错落于村舍菜圃之间,如今却处于工厂厂房、道路包围之中。墓与神道及神道石像之间的关系受到后来的人为扰动,街道、村庄、厂房与石刻为邻,陵墓昔日的壮观场面已不复存在。

另外,空气污染是加速南朝萧墓石刻腐蚀风化的最重要因素。南朝石刻所选用的石材多属凝灰岩。由于硬度适中,自然状态多数呈淡紫色,少数呈黄褐色,在古代这种凝灰岩可能因为呈现紫色而具有象征着祥瑞的作用,然而这种石材却易受酸性物质腐蚀。如现存尧化门金陵石化二厂厂区内的一尊失名南朝神道石柱,如今风化到用手一触即可摸下一层石粉。无论是古建筑也好,古矿产也罢,现代工业出现后,周边化工厂排放的酸性物质、产生的废气对萧墓石刻的影响越来越大。所幸的是萧墓石刻在民间不间断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考据资料,清末光绪年间的一次修缮后,由于萧墓石碑已经倾斜,又没有扶正的方法,就建了碑亭,让墙挡住石碑阻止其继续倾斜。20世纪30年代拍的照片中,碑还在原亭中。1955年碑亭已经坍塌消失。建国以后南京陆续对南朝石刻开始采取保护措施。当时的南朝石刻由于一直在荒郊野外无人照料,半截身陷地下是普遍存在的情况,还有一些已经倒地破碎多年。1953年,南京市文管会首次采取扶正、接合、箍铁箍的方法,对分布在栖霞、江宁的南朝石刻进行提升和修缮,1956年7月重建萧墓神道碑碑亭,完整保存至今。1992年,萧、萧恢墓前石刻被物理加固,有关部门向国家文物局上报了采用有机硅表面防风化涂料对南朝石刻进行防风化保护方案,由于缺少实验数据未获批准。2005年6月,《南朝陵墓石刻现状及保护方案设想》出台。2005年9月10日,萧神道碑碑亭修缮完成。石刻的保护措施主要采用水泥填缝和石材修补等方法。如今数十年过去了,这些修复工程的缺憾逐渐暴露:当年周围被农田环绕,水多潮湿,因此表面有青苔,颜色颇深,用水泥涂抹裂缝处尚看不出来。如今周围农田改造成公园,环境变得干燥,加上多年来风化严重,石刻表面已被风化呈现浅白色,过去填充的灰色的水泥顿时无所遁形。当年的萧墓石刻全身上下都布满了花纹,而如今想欣赏这些花纹已经不再可能。由于人为和自然的破坏,南朝石刻的艺术价值和生命都正在消失。

在对南朝石刻整体进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笔者还看到,许多南朝石刻的修复甚至还没达到这个水平。例如丹阳齐明帝萧鸾兴安陵前有翼石兽一只,本来四腿和尾巴已亡佚,前几年有关部门用水泥重做了腿和尾巴。工艺拙劣、颜色不一不说,还有一些四腿平直僵硬、尾巴如同一条水管,严重破坏了石刻原有的审美艺术价值。当不久前再次对萧墓石刻进行探访和复核的时候,笔者竟然看到在萧墓石刻区域出现大量疑似被盗掘的痕迹。虽然许多学者曾根据南朝墓葬已多遭盗掘的情况推测萧墓早已被人盗空,但是目前在该墓的研究中还没有像萧融、萧秀墓等墓一样的陪葬墓志铭被发现,至于那些被带入坟墓的宝藏的民间传说更使许多人觊觎。在中国很多书籍中都对盗墓有着明确的记载,唐朝诗人写下的“白骨下纵横”、“荒冢入锄声”等诗句就反映了这一现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历史教训证明盗墓贼对陵墓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他们对陵墓野蛮地盗掘不仅破坏了陵墓建筑本身,许多珍宝更因为他们在盗墓过程中的不慎而遭到不可弥补的破坏。不仅那些带不走的壁画等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受到了摧残,许多陵墓被盗后,还曾出现尸骨暴露、破碎的瓷器碎片撒满陵墓的现象。墓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历史遗迹与文化象征。通过墓葬可以了解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但是,盗墓给中国的文化事业、历史研究等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面对着现代猖獗的盗墓活动,更应该加大对萧墓遗存的保护,挽救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按照《文物法》的规定,像南朝石刻这样的不可移动文物要遵循“就地保护”的原则。但现状表明,就地建设公园式露天保护的效果并不好。现在的南朝石刻之所以能逃脱历史上各种人为的浩劫保存至今,很关键的原因是地处偏远且分散。虽然萧墓石刻所处环境已较公园重建以前得到改善,但从风化严重的程度看来,如今的保护方式并不适宜对萧墓石刻的长久保护。此外,萧之子萧的墓前神道石刻现在也仅存一个残损的神道石柱,据考察看来,萧的墓前神道石刻现在位于董家边村子内部,三面都被民房包围。现在墓地变成了菜地,附近村民不断往周围堆肥淤积提高,小水沟还散发着臭味。石柱柱础及柱身大部埋在土中,西侧残损严重,柱顶宝莲盖、小石兽均荡然无存,柱额残破不堪,就连依稀能辨认出的一个模糊繁体“军”字也快要消失了。与萧墓有着重要联系的萧墓神道石柱现在遍体裂痕,如爬满皱纹风烛残年的老人,即将被埋入这淤泥之中。

三、萧墓石刻保护建言

南朝石刻自身和它依存的原生态正在消失,集中建馆保护南朝石刻才是最好的办法。更何况,陵墓石刻的原生态早已是丧失殆尽,石刻与当地的环境往往显得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原地保护措施不成熟,并存在着不少盲点。这正是南朝石刻保护面临的最大尴尬。近年来一些突发性自然灾害和恶性气候有加剧之势,如台风、地震、雨雪、雷电等,这都会对露天摆放的石刻构成隐患。在古代农业社会的漫长历史时期里,人口相对稀少,自然气候环境也较好,南朝石刻存在的外界条件比较宽松。但是近代工业化兴起,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文物消失的速度与物种灭绝的速度同样加快。特别是今天的苏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都非常高,人口日益密集,自然环境恶化,这给南朝石刻的继续延存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也给石刻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历史性课题。尧化门一带分布着大量的南朝王侯墓神道石刻和六朝古墓,萧墓石刻遗存附近地面与萧秀、萧融墓石刻比起来都更加开阔,且与萧恢墓神道石刻紧邻。如果建设一个六朝文化研究展示中心,不仅能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刻资源,展示瑰丽多彩的六朝文化,而且可以通过定期护理、通风、控温等措施真正有效的对石刻起到保护的作用,更有可能将在深度考察的过程中清理出萧墓的遗址和相关文物,对于该地区梁代王侯群葬的墓葬制度进行全面的研究具有潜在价值。

建馆保护势在必行。

首先,六朝文物目前没有集中陈列展示的场所,仅在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有专门陈列,这对于系统地研究六朝文化和南朝特殊的地域文明发展也是一大障碍。由于馆内区域限制,南朝石刻的原生态更是无从寻觅。

其次,“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曾经在这里开创了300年璀璨的六朝文化。但由于历史久远,六朝文物古迹遗存已经消失殆尽,只有南朝陵墓石刻成为六朝不多的见证。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符号,萧墓石兽与萧墓碑共同组成了萧墓石刻艺术体系,体现了南朝繁盛时期的时代精神与风貌。石刻虽不完整,但有完整的石碑存世,数量和雕刻工艺甚至超过一般南朝王侯墓的规格,凛然之风不减当年。

有鉴于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是不可移动文物。”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南朝陵墓石刻,因此无法进行迁移保护,在原地兴建博物馆时也要考虑附近南朝石刻的安全,以免因为保护而对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造成二次损害。目前国内外均已有成功在原址兴建博物馆进行保护的成功经验,例如国内对汉代霍去病墓石雕保护、国外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的保护等,可以供博物馆的设计参考和学习。对于已经被风化侵蚀了一千多年的萧墓石刻来说,住进博物馆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对于未来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研究非常重要。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有可能解决保留神道和人工模拟石刻当年所处环境的问题,让南京的文化遗产能骄傲地展示于世人眼前。

(上接第168页)善的图式思维能力,则很容易将调查研究当作创造性的发现过程,当他找到一条有用的信息或者一个完美的视觉素材时,设计创意如闪电一样击中目标,设计项目的总体格调和基本方向即告形成。此外,调查和分析设计项目信息是设计师由具体设计要求走向抽象图形的设计思想源泉,设计师的抽象能力在此表现得极为重要。设计创意阶段包括寻找创意、分析文案找概念、画草图、整理草图等工作,可见更需要设计师通过表现、抽象、手法等图式思维的运用来形成设计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设计组成员间不仅畅所欲言发表个人意见,更借助设计草图甚至随手的涂鸦使创意思路迅速打开。设计师进一步通过设计草图整理设计思路,草图质量取决于设计师跟人的手绘能力,但质量并非草图的关键因素,草图要能保证设计师的思路流畅,并能够与设计组成员交流。在随后的整体排版与提交以及设计制作与交付过程中,设计师与客户的沟通极为重要。设计师需要通过极具感染力的画面和语言技巧阐述并辩护其设计创意,使客户能够理解进而接收设计方案,最终圆满地完成整个设计任务。

四、图式思维的培养

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目的并非只是培养具有图形设计能力的设计师,视觉传达设计师需要具备对设计项目进行调查、组织、协调、构思创意、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图式思维的培养无疑是形成这一能力的基础。目前国内多数开设视觉传达专业的院校的教学课程彼此孤立,条块分割的现象严重,如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课程仅仅训练学生的图形组织能力,却并未实现引导学生理解图形的意义,进而习惯以图形表达思想,从而使学生在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中往往丢弃了前面学习的内容,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因此如果以图式思维培养作为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基础,以促进学生图式思维能力为目的组织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则利于打通各门课程之间的壁垒,形成贯通的课程群。此外,加强对学生速写能力的培养,在教师与学生间以及学生彼此间倡导以图交流等,均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图式思维的完善和设计思想图式表达的流畅。

五、结语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既有建筑;改造;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用分析,对确保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既有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意义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针对人们的这一需求,日新月异的新型建筑随之出现,同样,相对应的一系列问题也会出现,比如城市旧建筑的存在。例如,开发商对于旧建筑的处理办法则是拆除,其后再建筑新的楼房。因为旧建筑都是保温隔热性能差,技术设备落后,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降温季节能源浪费严重,浪费空间的高耗能建筑。对于遭到严重破坏的文物建筑采取在遗址上重建,努力恢复其原貌。这种建设性的破坏,已经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旧建筑,由于年代的久远,旧建筑本身已经无法承受风雨的洗礼,而旧建筑重建则会破坏其珍贵的历史文化原貌,所以在旧建筑原址对旧建筑进行改造翻新,既保留了旧建筑,也坚固了旧建筑本身,延长了旧建筑的寿命。对于有利用价值的旧建筑,在不破坏城市文脉和环境肌理的条件下,进行改造更新,可以有效地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发展历史的厚重感。

三、既有建筑改造研究的策略

1、着眼全局,统筹安排

城市老建筑改造工作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市政、道路、交通、环保、文化等诸多部门以及周边居民,相邻建筑物乃至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相关单位,因此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首先是要把握信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老建筑的相关信息资料无疑是城市的重要信息。但是在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既有建筑及其相关信息不够畅通,而信息的闭塞肯定会对老建筑改造工作决策的制定形成不利影响。因此,做好现代城市的老建筑改造工作,首要就要建立起当地既有建筑的全部资料信息网络,这样才能把握住城市老建筑改造工作运行的脉搏。城市既有建筑的资料信息是制定老建筑改造决策的依据,没有信息就没有决策。目前许多城市存在的问题不仅是信息闭塞,信息的拥有者缺乏沟通,更为严重的是信息不全,资料残缺,以至于有的地方在维修老建筑时,用铲车一铲下去,不是挖断自来水管就是挖断地下电缆,甚至有时国家的光缆也难逃厄运。其次,在把握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目前在我国,尤其是中东部城市都面临情况不一的既有建筑改造任务,城市建设规划的制定者,需要通盘考虑,合理布局,有针对性地制定长、中、短期既有建筑包括老建筑的改造计划。这种计划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到老建筑的使用功能、行业特点。比如要把老建筑改造成商业空间,在制定规划方案时就要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作为商业空间,要符合市场规律和商业规律,要符合人们的生活需要和使用规律。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一是商业空间的灵活性。要满足未来商业调整的需要。二是商业空间的连接性。保持改造后空间内的各部分空间区域要保持联系,方便到达。三是人行流线的明确性。旨在顾客的购买路径和员工通道要清晰。四是商业空间的愉悦性。营造轻松愉快的购物环境。五是商业空间的可更新性。倡导在改造中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的使用功能,还要顾及未来商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2、制定规范,科学施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建筑改造工作的规范,就是保障其成方圆的规矩。老建筑的改造,涉及到结构的调整、功能的提升、建材的使用、历史文化的渗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等等。内容繁多,技术复杂,这就使我们规范的制定者必须认识到肩负责任之重大。显然,一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规范,不可能完全涵盖所有地区的既有建筑改造内容,这也就要求各地在制定本地区既有建筑改造计划的时候,必须结合自身情况,细化规范内容,方案切合实际,便于执行。与此同时,还要制定一套从立项,招投标,确定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审定施工用料供货商资格以及技术监督,工程验收,效果评估的操作规范。总的说来,就是要让老建筑改造工程纳入规范化、标准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改变长期以来的无序状态。进入施工程序后,更要严格对于施工队伍的管理,坚持科学施工,合理改造。施工者要树立品牌意识,争取把每一项既有建筑改造工程都打造成精品工程,使改造后的老建筑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景观。

3、加强监督,严格标准

相对于新建筑物的修建来说,老建筑的保护性改造,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我国江南地区的民居,屋顶的防漏性能差,墙体多数没有勾缝。在改造中就要先对屋顶做防漏处理,但这种处置只是在局部进行,施工者若不严格的按要求操作,降低标准,验收时也不一定能被完全发现,至于墙体注浆的砂浆强度和灰例的检测更不易全部得到准确的检测。这种改造工程中的隐性缺陷在各种不同规范的施工中多有发生。因此,加强对老建筑改造工程的技术监管,严格质量标准,是保障改造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要求自检、互检、专检三检结合,尤其是对于专业检查人员必须实行问责任制,明确责任,严格奖惩,现实把好工程质量关。其次,就是改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水平。引进先进的建筑工程检测仪器,改变传统的只靠眼看手摸的落后检测方法。再次,为严把工程验收和质量评估关,决不能让不合格的改造工程交付使用。改造后的建筑质量是改造工程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把好工程质量关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对老建筑改造工程的监督管理,当然不仅仅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应当是全程、全方位的监管。项目确定后,监督人员应当从设计图纸、施工队伍资质、建筑材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预期改造目标等多方面着手,保障改造项目达到最佳效果。

4、全面协调,通力合作

老建筑改造工程其实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不能也不可能在孤立的状态下完成,无论在改造前期、改造中期还是改造后期,都会对当地周边建筑、四邻居民乃至功能释放区域内的社会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有时反过来又会成为建筑改造工作中的阻力,而有效协调阻力亦可变成动力。因此,要做好城市老建筑的改造工作,便需要全面组织协调各方力量来协作完成。

四、既有建筑的再利用

1、再利用建筑类型的多样化

(一)、公共类建筑的再利用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历史建筑因为其不能满足当代的功能要求而被荒废,实现功能转换是延续其生命的有效方法。在实现功能置换过程中,技术的运用往往根据建筑的历史价值来决定,因此改造的前提是对原有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在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得到有效保障是,在根据功能要求布置灯光、通风等设备。

(二)、产业类遗产的再利用

在我国对于产业遗产再利用的实践要早很多,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大

批的工业建筑向城市边缘地带迁移,原有工业厂房面临着拆除和再利用的境地,而实现工业建筑的功能置换成为节约投资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早期对于工业遗产再利用过程中,人们多关注的是既有建筑的物质基础,空旷的厂房空间、安全系数很高的结构体系,工业建筑自身的历史价值往往被忽视,设计过程中建筑师根据新的功能需求对原有的体系进行分割、重组,在改造结束后,建筑已是面貌全非,建筑的历史信息荡然无存,保留部分也只是为了服务于新的功能。而在当代对于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强调历史信息的完整性,在功能转换过程中避免历史信息的丧失,对工业建筑遗产的态度由原来的“改造性再利用”转变为“保护性再利用”。

2、当代国际保护思想的引入

在1999年举办的国际建筑师协会上颁布的《北京》中指出人类在20世纪经历的大发展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自身的生存,在广义建筑学得概念基础上提出建筑学的循环体系,即“新陈代谢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筑单体及环境经历一个规划、设计、建设、维修、保护、整治、更新的过程。将建筑循环过程的各个阶段统筹规划,将新区规划设计、旧城整治、更新与重建

等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之中,在时空因素的作用下,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在《北京》的影响下,我国开始关注对于普通建筑的再利用,大批建筑师介入到既有建筑再利用的实践中,进入21世纪之后一系列国际会议被召开,并颁布了相关的建筑遗产保护文

献,这些文献不仅包括保护思想,同时还涉及到具体的技术策略和技术措施,这

对我国既有建筑再利用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政策法规的丰富

我国的传统古建筑是世界建筑中的奇葩,作为中国特有历史文化的独特载体,对其的保护修缮一直受到建筑界的关注,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老一辈的建筑师就开始对中国古建筑进行积极的保护,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对传统古建筑的修复和再利用行为,首先是1980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4条规定“故意破坏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名胜古迹,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和拘役。”而在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文物保护法》中对文物建筑的划分、保护原则、文物管理做了详细的规定,作

为我国第一部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它的颁布对我国古建筑保护、文化遗产保护

具有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在1986年颁布了《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修

缮工程管理办法》,其中对建筑保护工程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提

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并且对参与文物保护单位的设计和施工资质以及方案的评

审、工程验收做了规定,作为行业性法规,其对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实践起

到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4、参与人员与技术策略的多样化

(一)、保护技术的复合化发展

虽然保护技术强调传统技术的运用,在我国的保护领域内并不排斥新技术的

运用。早在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先生就针对中国古建筑修缮提出了“整旧如旧”的思想,他认为“古建筑修复不是返老还童,而是延年益寿,即修复之后仍是一幢老建筑,而不是新建筑;修复过程中必须尊重古建筑原貌,不可轻易改动,尽量保留建筑的历史信息。”尽管强调在外观和形制上古建筑修缮应尽量恢复历面貌,但是在技术应用上,梁先生并不反对当代技术的应用,在具体的修缮方法上“在露明的部分,改用极不同的材料,(例如用小方块水泥砖以代大方砖铺地),以致使参诣孔庙的人,得着与原用材料所给予极不同的印象者,也是我所需极力避免的。但在不露明的地方,凡有需要之处,必尽量的用新方法新材料,如钢梁,螺丝销子,防腐剂,隔潮油毡,水泥钢筋等等;以补救旧材料古方法之不足;但是我们非万万不得已,绝不让这些东西改换了各殿宇原来的外形。

(二)、对技术逻辑和技术表现的重视

技术逻辑是指在建造过程中尽量地遵循力学原理和建造次序,技术运用的合理性是实现建筑耐久性和经济性的保障,同时当代技术构件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也成为建筑表现的重要元素,如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外露的结构构件编织而成建筑的形态。在既有建筑再利用中技术的运用受到既有结构体系的限制,在改扩建中技术的合理性就显得更为重要,而在此基础上运用技术构件来表达建筑的延续性和历时性也成为建筑师常用的手法。

(三)、综合技术的应用

在设计中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材料、设备和手段,以实现在不影响文物建筑的前提下加设恒温、恒湿展厅的目的。展厅结构采用子封闭钢框架结构,荷载直接传到原午门台面上,未对午门原有结构作任何扰动,结构外采用玻璃围护,以实现新建部分对原有部分的最小遮挡。玻璃结构不仅实现了恒湿恒温的目的,而且保证了展品的安全,同时玻璃与原有木结构之间的过渡空间能够有效的减少能耗浪费。在午门展厅的加建过程中,综合技术的运用在实现当代展示空间的功能转换同时,达到了对原有建筑“最小干预”的保护目的。

五、结束语

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后续发展中,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重视,严格施工体系,促进改造与再利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宇.《建筑归来》[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陆地.《建筑的生与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最具活力的副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新型服务业,优化调整服务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我区服务业全面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区生产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生活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业空间布局明显优化,服务业品质全面提升。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左右,占GDP比重达到34%,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28%以上。

三、重点任务及责任部门

(一)建设以秦、唐文化为内涵的文化产业板块。

以秦、唐文化为内涵,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通过编制文物保护规划,策划包装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实施,创造性的利用和开发文化产业,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体。同时,大力弘扬现代文化,着力发展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文娱演出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型文化产业。构建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壮大一批名牌文化企业,积极培育唐乐舞系列现代文化品牌,建设具有秦唐文化特色的商业街区。

1、积极开展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努力创作、繁荣和发展文化艺术事业,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精心创造一批文化艺术作品,力求在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方面推出一批把握时代精神、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重点做好区剧团在2015年前每年创作上演一台新节目的工作,做到年年有作品,三年出精品。(责任单位:文体广电局)

2、发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主阵地作用。巩固建设好区文化馆、街办文化站、村文化室,完善区、街、村三级文化网络,结合我区文化资源优势,塑造鲜明的女娲文化、秦汉系列饮食文化、石榴文化、王老九诗歌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支持全区文化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以城区中心广场及街办文化站、村社文化室为活动平台,以区文化馆和城乡各类业余文艺团体及文艺骨干为依托,以街办社区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军(警)营文化、老年文化和农村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节庆文化、生态文化为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重点抓好区文化馆综合楼、数字电影院、全民健身中心、电视台地面数字电视前端、街办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农村书屋)、社区文化室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文体广电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3、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总体目标要求,在已建成的区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技术平台基础上,于2015年前,在全区大部分的社区、农村街办和部分村组建设基层站点,使我区的信息网络和服务网点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力明显增强,文化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责任单位:文体广电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4、加强对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进文化兴区发展战略,认真做好抢救、整理、编撰、出版工作,继续出版集口头文学、传承制作工艺、女娲文化研究等文化丛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确定国家级、省级和市、区级保护重点,形成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立区、街办、村保护工作网络。通过建章立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纳入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重要日程,建立非遗资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形成非遗资源整理宣传和开发利用的网络管理平台,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搞好文物征集工作;搞好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做好文物库房、女娲文化博物馆及秦东陵遗址等重点文物的维修保护工作。重点抓好博物苑、鸿门宴二期改造提升、姜寨遗址博物院、扁鹊中医药文化等项目的实施。(责任单位:文体广电局,配合单位:各有关街道办事处)

5、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着力抓好民间艺术产品经销市场建设,于2015年前,在秦俑村建设一个集民间艺术产品、特产小吃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产品经销市场。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剪纸、皮影、草编竹编、泥塑、刺绣、面勺、烫画、木雕、陶瓷、面花、石刻、魔术、文物复仿制品、木偶、三宝展销、书画展销、道情表演、马踏青器山、铁炉油馍等。(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配合单位:旅游局、文体广电局、市场中心)

(二)实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升工程,打造秦文化核心旅游景区。

1、活化历史人文资源,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人文旅游和文化旅游精品。坚持文化开发和旅游协同发展,充分挖掘秦风唐韵文化内涵,加快实施秦陵博物院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秦陵博物院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积极做好骊山温泉酒店、秦皇大剧院、大秦文化等系列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及实施工作。(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协调指挥部办公室,配合单位:旅游局、文体广电局)

2、加强前期重点项目的准备工作,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找准热点、积极谋划,全力做好前期重点项目的准备工作,储备项目资料库。一是做好大秦景观休闲度假村、骊山生态景观带等项目前期的征地拆迁工作,促进项目尽早开工;二是依托秦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做好策划和项目包装,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更大、更强的企业和项目入区;三是启动热气球观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配合单位:旅游局)

3、强化区域基础建设,建立发展网络格局。一是进一步完善秦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根据总体规划,编制区域基础设施详细性控制规划;二是大力实施大秦景观休闲度假村、骊山生态景观带、骊山温泉酒店等项目建设;三是开工建设一批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配合单位:旅游局)

4、创新思维,强化招商引资。围绕发展大旅游、服务大旅游的工作思路,积极宣传推广,精心策划包装,做强秦文化旅游区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以肯德基、德克士、赛百味等知名品牌为起点,力争为商业服务区引进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入区,使商业区的招商率达到90%,并逐步淘汰商业区内部分经营项目;二是加强对外合作,搞好旅游产品的研发、制作、投产使用,做精、做细旅游产品;三是坚持走出去战略,以诚感商,以情动商,吸引世界五百强企业入区发展旅游第三产业项目。(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配合单位:旅游局)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推进机制

建立“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多方联动”的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机制。成立由区长为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政府办、发改、财政、科技、经贸、文体广电、统计、旅游、编办、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唐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骊山森林公园管理处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区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和协调落实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各项工作,研究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做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任务分解和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区发改委主任同志兼任。各单位也要设立相应机构,负责落实本单位承担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我区服务业发展的大力支持,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各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规划审批、用地审批、用水用电、财税支持等方面,对服务业要坚持“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全力支持服务业快速发展。适当放宽注册资本、企业冠名、经营场所、股权投入等市场准入条件,支持服务业创新发展。

(三)实施项目带动

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措资金,策划引进并集中实施一批带动力大、支撑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服务业重大建设项目。2011—2015年期间,重点抓好27个服务业建设项目(见附表),总投资1009.7亿元,其中2011-2015年投资999.1亿元,支撑并带动全区服务业快速发展。

五、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

(一)实施步骤

1、全面启动阶段(2012年)。由区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方案》,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职责落实到位。

2、深入推进阶段(2013—2014年)。推进《方案》的各项任务在旅游、文化等重点区域加快实施。区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项目推动和监督考核,建成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

3、初见成效阶段(2015年)。以秦、唐文化为内涵的文化产业板块基本建成,以秦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在规模、服务功能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区生产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生活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业空间布局明显优化,服务业品质全面提升。

(二)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落实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重要性,以推进试点为契机,切实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作为全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