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院内急救知识培训

院内急救知识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院内急救知识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院内急救知识培训

院内急救知识培训范文第1篇

 

美国上市公司-----亿元级外企、IT培训领军企业

【北京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8245

一、达内国际集团简介

达内国际集团是中国IT职业教育的品牌,是目前中国IT职业教育集团,2014年4月3日,达内国际集团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中国家在美国上市的IT职业教育集团,同时也是2014年赴美上市股。除中高端IT人才实训外,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同样致力于IT 人才输送、教育平台建设、软件研发等综合服务。目前,已形成包括 人才实训中心、软件研发中心、软件人才中心、IT 教育中心四大人才服务模块达内国际集团逐渐形成以IT培训为主的多元化、综合性的职业教育及人才服务领导品牌。

达内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各个中心由软件专家负责运营,课程设计引进北美先进技术,贴近中国软件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聘请北美海外专家与来自IBM、华为、用友、亚信、东软等国内外名企的一线实战专家担任讲师,以确保高端培训效果。达内在课程设计与培训模式上不断创新,开创“零首付、低押金,就业后付款”的信贷就业模式先河,改革培训模式保持培训规模扩大的同时确保90%以上的就业率,同时高质量就业。

二、达内时代科技集团与高校和企业合作

从创建之初,达内国际集团就非常重视与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专业共建等方面的合作。经过13年辛勤的耕耘,达内国际集团在全国高校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美誉度, 达内先后与全国500多所大学的计算机或软件学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其中20%以上为211重点大学,在100多所院校里建立了达内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并与包括北大软件学院在内的7所院校建立软件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近年来,达内加强了与院校开展深度合作的步伐,在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全方位的高校开展合作,对高校的教学改革、优化高校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实习以及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实战型业务水平的提升都积极的推动作用。

达内发展离不开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达内在全国建立5大软件人才中心,300人才顾问每天不断与全国上万家企业保持联系和沟通。通过13年达内不断地探索与尝试,达内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人才推荐,人才定制培养、人才租赁与外包、校园招聘、IT猎头、企业内训等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和一站式的服务体系。截止到2014年5月底,达内与全国5万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每个月在达内全国中心有近600场的企业双选会,达内还会定期做专场招聘会,正是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达内学员保持行业的学员就业率,2014年实现了95%以上的就业率。

三、达内国际集团主要业绩:

达内国际集团作为中国高端IT培训的翘楚,从创业之初就倡导 “诚信、创新、开放、合作”的企业文化,同时经营战略一直都保持经营模式和产品保持行业的一步:率先在美国上市家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推出“先就业,后付款”IT信贷就业培训的IT职业教育;率先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入选“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由IT技术专家建立和运营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全面开放课堂,随时真课试听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与“211工程”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真实披露学员就业率、就业品质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开辟高端课程,培养IT白领、金领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完全真实公开师资背景的IT职业教育机构。

达内国际集团由于优秀的教学效果、行业的经营模式和倾力公益事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近年来达内荣获了各界机构的颁奖:达内是业界的一家2006、2007、2008、2009连续4年入选德勤评选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公司”、“亚太地区高科技高成长500强公司”,中关村管理委员会指定的“软件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北京市商务委、北京市教委联合评为“首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被《计算机世界》评选的“就业服务杰出贡献奖”、被《中国计算机报》评选的“影响力培训机构奖”、被搜狐评为“中国十大教育集团”、被腾讯评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影响力的IT品牌”, 2010年更是和百度、搜狐、中兴电子等企业被欧美同学会评为中国海外归国人员创业“腾飞奖”中国50强优秀企业、2011年获得中央电视台评选的中国教育行业“领军企业”2012年9月获凤凰网、网易财经、影响力峰会组委会评选的“2012年度信赖企业”大奖、2012、2013年 荣获普华永道和高企协颁发“2011中关村高成长企业100”。2013年荣获智联招聘中国年度雇主“北京30强”企业等大奖。

四、达内国际集团IT培训课程:

1、java培训-----------java工程师;

2、UI培训-----------UI大咖设计师;

3、Android培训-----------安卓工程师;

4、IOS培训-----------IOS软件工程师;

5、Web培训-----------Web前端工程师;

6、HTML5培训-----------前端互联网工程师;

7、会计培训-----------主办会计师;

8、网络营销培训-----------网络营销经理师;

9、unity培训-----------Unity3D工程师;

10、大数据培训-----------大数据工程师;

11、PHP培训-----------PHP开发工程师;

12、嵌入式培训-----------嵌入式工程师;

13、软件测试培训-----------软件测试工程师;

14、C++培训-----------C++软件工程师

15、linux培训-----------linux运维工程师

16、Net培训-----------Net开发工程师

五、达内国际集团就业:

1、2016-02-17-------- 中南大学学生参加达内C++培训,成功转型9万年薪入职软通动力;

2、2016-02-16-------小学教师参加达内PHP培训,成功转型薪资翻3倍获10k高薪;

3、2016-01-16-------本科应届生参加达内java培训,成功入职外资软件企业;

4、2016-01-25-------电气工程师参加达内网络营销培训,成功转行获9k月薪入职搜房网;

5、2016-01-08--------公务员不干枯燥工作参加达内培训,转型网络营销师获15K高薪;

6、2016-01-07-------平面设计师遇瓶颈参加达内UI设计培训,薪资飙升2倍多获15k高薪;

7、2015-12-29------大四学员参加达内iOS培训,获10W年薪赢在职场起点;

8、2015-12-28-----中国计量大学大三学员参加达内UI设计培训,获月薪12K入职offer;

9、2015-12-18-----机械专业学员零基础参加达内PHP培训,获7K月薪成功转行;

10、2015-12-25------应届生参加达内java培训获7K月薪入职敦煌网;

 

六、达内国际集团各校区分布及具体地址:

   北京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8245

北京市(海淀区):

1、达内北京中关村中心JAVA: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B座7—8层;

2、达内北京大数据中心才高大数据: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B座7—8层

3、达内北京万寿路中心WEB前端: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文博大厦二层

4、达内北京清华园中心.NET/Unity3D: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小关街120号万盛商务会馆A区三层

5、达内北京魏公村中心UID: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乙12号天作国际大厦三层

6、达内北京海淀园中心PHP: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8号紫金大厦6层

7、达内北京网络营销中心网络营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8号紫金大厦6层

北京市(朝阳区):

1、达内北京潘家园中心安卓/IOS: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松榆北路7号院11号楼建业苑6层

2、达内北京亚运村中心软件测试:

---北京市朝阳区南沙滩66号院1号楼3层达内科技测试学院

3、达内北京会计中心会计: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二层

北京市(东城区):

1、达内北京南锣鼓巷校区UED:

---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15号新华文化大厦3层

2、达内北京天坛中心Linux云计算、Pyhton、红帽认证:

---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6号珍贝大厦西侧三层

3、达内北京广渠门中心C++/嵌入式: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家园25号楼启达大厦1-2层

院内急救知识培训范文第2篇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健康意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院前医疗服务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期望,院前急救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急救专业特殊性和面临的种种问题,加上院前急救模式的不确定性,使院前急救人力资源缺乏和管理面临困境,引发了人才培养的问题。目前,延吉市各大医院没有设置院前急救,而由市急救中心(120)来承担此项任务。如何把院前急救工作做得更好已成为我市急救医疗体系中的重要课题。

1院前急救的特点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急诊医疗服务向社会大众的延伸,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救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和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即伤员尚未达到医院前的救治。

院前急救作为院内急诊科的外沿,肩负着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的责任。它是急诊医疗服务的最前沿,是急诊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以医院急诊科和医院内综合技术支持系统为坚强后盾,并于后两者紧密衔接,形成一体化医疗服务。

2院前急救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延吉市院前急救的现状:

我市只有一个急救中心、10辆急救车,担负着全市50多万人口的救治任务,去年急救3500车次,5000人次,居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一。根据国家卫生部规定和国外院前急救人员配置,按每5万人口配置1辆急救车,每辆急救车配置6名院前急救工作人员来计算,延吉市至少需配置10辆急救车、60名急救工作人员,急救医生不得少于20名。但是我市急救中心急救医师严重不足(仅为10名),制约着急救事业的发展。

2.2急救医务人员不足的原因:

院前急救对职业人员的要求较高。首先是身体素质要求高,经常有体重超过100kg的病人需要从底楼抬到7楼,急救医务人员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无法胜任。其次,急救医师必须是全科,需要对医学各领域熟悉。目前国内急救车没有配置专职护理人员,因此还要求急救医师要掌握必要的护理技能。

此外,因院前急救业务单纯、狭窄,从事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事业发展上升空间小,影响例医学院毕业生选择从事院前急救的热情和积极性,失去了事业留人的优势。

3培养院前急救医学人才的对策

3.1加强院前急救专业化急救队伍建设:

近年来,院前急救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装备配置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院前急救医师队伍人员紧缺,流失率高,队伍的不稳定已成为制约院前急救事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探索急救医务人员合理定位、提出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培养模式、试行建立独立的院前医疗急救医师的职称晋升考评体系等,以达到调动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稳定急救医师队伍,推进院前急救医学学科的建设发展目的。

3.2加强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素质培养:

院前、院内工作有所不同,不仅体现急,而且病种多样、伤情负责,要求急救人员应有扎实的基本功及全科医学基础知识,熟练的野外、车上操作技能,正确理解院前急救的内涵,端正工作思路方法,忌将院前急救理解为搬运工、护送工。对询问病史、查体应认真执行,切忌不闻不问,把病人一抬就走,或仅凭双眼“透视”诊断,动口而不动手或没经思考、分析,听从家属、群众片言只语就作出诊断,更甚者先有概念,后有结论致使误诊、漏诊,贻误抢救时机。

院外的急救与院内急救所处的环境及条件不同:如光线、、设备等等,院外抢救难度较大,常常不能直视,需要熟练过硬的技术,需平经验盲插。另外医务人员尚须练就一手能在行车颠簸中行气管插管,静脉穿刺等技术。

3.3制定“院前急救岗位轮转办法”:

院内急救知识培训范文第3篇

1存在的问题

1.1没有统一规范的行为准则

在我国院前急救模式各异,没有统一的院前急救的模式,也没有完全统一的院前急救质控体系和评价标准,对院前急救质量的控制有一定的影响

1.2急诊医务人员不是专职从事院前急救,缺乏全面、系统、正规的院前急救教育和培训

1.3对危重病人的评估及风险评估做得不够好

1.4院前急救出诊车组人员配置未做到节省人力资源

1.5交接班时检查急救药品、物品有时不到位影响救治质量,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6院前急救与院内的衔接问题特别我院为二级医院在同一专科同时两趟次出诊时需住院部医师参与时,医师及时到岗的问题存在急诊科护士多次电话催促,不能迅速出诊

1.7工资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因待遇偏低,工作强度大,护理人员流动大,培养一位成熟的急诊科护士不久又会流失,难以保证急救护理质量

1.8医护人员人身安全的威胁易受暴力威胁和病人家属辱骂,受暴力(不法之徒,醉酒,打架斗殴,精神病患者,以及流氓、地痞、犯罪分子)威胁占100%

1.9出诊欠费问题院前急救作为一种有偿的医疗服务,正常收费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欠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困扰了院前急救工作的正常运行。有资料表明,欠费在院前急救中占到10%,甚至30%。许多人认为院前急救应免费,收取车费以外的费用是无道理的。还有的主要是被害者确实经济困难或被救者是受害者而无法缴费

1.10无主病人的救治困难问题也困扰了院前急救工作的正常运行我们经常遇到有些以为是患者但却不是患者或不属于急救对象,大多为乞丐、盲流、缺吃少穿者,在对他们有病无病,病轻病重方面不仅仅是医疗技术问题,还可能涉及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2]

1.11医护配合在急诊急救中急诊病情变化不一致,医生口头医嘱的执行与漏记,存在的相互指责引发矛盾;医护彼此不信任,沟通不良等问题产生矛盾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急救护理质量和带来压力

2干预措施

2.1我国院前急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急救模式各异,目前我国没有统一规范行为准则,这是宏观问题,须国家尽早制订。查有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急救中心管理分会2003年出台有《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院前急救病历书写,院前急救管理制度》3大院前急救运作标准,需购买参照执行。

2.2院前急救队伍问题我市急救模式为指挥型,由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组成,医护人员不是专职从事院前急救的,来自其他学科,主要精力和所学放在了院内急危重病人的临床救治上,常用急救技能掌握率、效率和质量偏低。故需人人参加专业培训。我院每年派有不同医务人员参加120举办的急救培训班,科内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已在解决培训问题。但还需继续努力。

2.3对危重病人的评估及风险评估方面须加强内涵建设,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急救医学应做到预见性观察和评价。病情评估主要采用传统的三项指标评估法(血压,脉搏,呼吸)是不够的。应采用八项指标评估,除前三项外加体温,血氧饱和度,意识,心电图,血糖指标的评估,以便更完整,实用。得出的诊断和急救处理更准确,更规范「3。

2.4院前急救出诊车组人员及职责分工上,我院运作模式为“一医一护一司二担”,二担存在人力资源偏多。分工上司机只起到驾驶,负责车况方面,在现场急救中未发挥作用。存在急救成本高,人力资源浪费。比较好的是“一医一护一司一担”模式,职责分工上,驾驶员,担架工经过培训后能够协助急救,驾驶员参与搬运。如:遇有现场CPR时,医护人员先做一个循环CPR时,他们迅速把除颤、监护仪,气管插管等急救器材到位。待CPR5个周期后,迅速角色换位,担架工做CPR,驾驶员操作呼吸球囊,医生快速除颤,插管。护士开通静脉通路,核对医嘱,抢救用药,记录。这样合理分工,相互协作。节约抢救成本「4。

2.5注意交接班制度的落实情况,特别对抢救室,救护车实行班班交接,随时检查补充抢救药品,物品齐全,及时补充氧气;监护仪等仪器的轮流充电。心电图纸,电极片,液体等有备份。真正做到“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加强医务人员责任心。

2.6院前院内衔接是一个以管理为要素为主的问题,注重相互协调,加强认识,做好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在遇到特殊抢救的超级衔接(把需刻不容缓的创伤者直接送到手术室甚至手术台)。和非常态下群体的超级衔接(严重的集体食物中毒、群伤、灾难等)时,医护,医技,科际,多科要配合协调好「5,并有规章制度。

2.7医护配合好才能保证急救医疗护理质量建立协调医护关系:相互学习,体力互补;相互补台,加强协作;互相帮助,调整心态;相互尊重、互相支持;护士和医生双方要充分认识对方的作用,承认对方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支持对方的工作。护士应尊重医生,主动协助医生,认真执行医嘱;医生要体贴护士的辛勤劳动,尊重护士,重视护士提供的患者情况,及时修改医疗方案。医护双方要积极为对方排忧解难,对于差错要善意地批评帮助,而不是互相责难,护士和医生要互相制约和监督,共同把维护患者利益、促进患者康复作为自己工作的最基本信条和原则。

2.8出诊欠费及无主病人的处理对策出诊欠费社会环境不改变欠费问题难以消除,其中原因之一有病员的认知问题,以为等同于110,119。误以为是无偿服务,我们医务人员要做好解释工作和全方位服务工作,通过感动患者及家属使之主动情愿交费,加强内部学习和交流,提高收缴能力「6,无主病员在正常对待,充分体现人情人性情况下求助于行政部门,与公安民政局或单位反映共同解决。

2.9护理队伍,待遇以及医护人员人身安全的保障和建设是每个医院,每位医务人员的共性问题,这需要各 医院根据自己情况出政策,多关心和重视急诊科。

众所周知,院前急救是院内抢救的前奏,院内抢救是院前急救的继续。院前急救要为院内抢救奠定基础,院内抢救要充分利用院前急救所创造的有利条件继往开来,尽管我们在院前急救中还存在着这些问题,但我们将在急诊急救中克服困难,不断改进,加强学习,把质量,时间,效率放在首位,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以不断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丽.急救护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闫波.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链接151例研究报告[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4):370

「3孙邦旭.关于我市院前急救出诊车组人员职责分工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4):374

院内急救知识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抢救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2(a)-0186-03

Comparison the application of optimization emergency nursing and routine nursing in rescu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DENG Ying-mei LI Yu-we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Shunde District Longjiang Hospital of Fo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52831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optimization emergency nursing mode in rescu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Methods 96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April 2015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n=47) and optimization group (n=49) by different emergency care nursing mode.Patients in routine group were used routine nursing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patients in optimization group were used optimization emergency nursing.Rescue effects and rescue tim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scue effects rat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optimization group was 48.9%,obvious higher than that was 17.0% in routin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11.0256,P

[Key words] Optimization emergency nursing;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scue

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极高的一类急症,我国患有不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约有2.3亿人,其中AMI患者约有200万[1]。AMI患者的诊断与救治就显得尤为重要,尽早接受治疗是决定患者心肌能否再灌注、降低病死率的关键[2],AMI救治延迟分为院前延迟与院内延迟,作为急诊救护人员,有效缩短院内延迟时间对缩短AMI患者治疗“时间窗”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通过建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提高了心肌梗死救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6例,按照急诊救治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47)与优化组(n=49)。纳入与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ST段抬高AMI(STAMI)的相关诊断[4];②存在心电图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动态改变;③排除陈旧性心肌梗死;④排除有慢性心力衰竭、扩心病、瓣膜病等心脏基础疾病者;⑤排除合并肾、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常规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32±8.45)岁,发病自送入院平均时间(2.78±0.46)h,优化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49±9.42)岁,发病自入院平均时间(2.65±0.37)h。两组患者性别比、平均年龄、发病自入院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心肌梗死护理,患者由“120”救护车或自行入院治疗者,护理人员迅速评估患者一般生命体征,要求时间在2 min内,依据医嘱进行相关抢救治疗,指导患者卧床、办理入院、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及完善相关检查与检验,同时与上级医院联系,待安排PCI手术,迅速转院。优化组患者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模式。①优化接诊顺序: 急诊科人员接到“120”中心报有疑似AMI患者后,迅速出车将患者接回医院,在送院途中行相关紧急救治,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根据其生命体征及主诉作出初步诊断,同时与急诊科医务人员联系,准备接诊,并准备急救药物及器械,从而缩短从来诊到接诊时间。②优化病情评估:患者如为自行送院的,具体可通过边看、边问、边分诊的流程进行评估,到诊后开启绿色通道,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2 min内迅速评估患者一般生命体征,迅速连接心电监护,同时做出患者心电图,通知专科会诊。③优化救护流程:待病情评估完毕后,按照美国心脏学会(AHA)中关于急救的程序实施“四定”,即定时、定人、定责、定位,要求患者5 min内完成吸氧、静脉输液、血液标本采集、心电图等,指定专人进行AMI患者救护,并且责任具体到个人,对疼痛剧烈患者实施镇痛处理,考虑到PCI手术操作特点,选择患者左上肢静脉输液,必要时实施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等紧急措施。④优化转运流程:指定严格的AMI患者转运流程制度,若患者病情需要行PCI,向患者及其家交代病情,告知其手术的重要性,迅速与上级医院联系,取得家属同意后迅速转院,若患者病情无需要行PCI,及时送行专科治疗,转运前护士应准确交接护理记录单,并转运前再次评估病情,转运途中携带急救器械、药品。⑤优化人员配置:采用责任制,科室定期实施AMI救护知识与技巧培训,同时要求不同班次有专人负责AMI救治,对不同层次人员分层培训,制定明确的救治指南、分诊流程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救护后AMI抢救效果与急诊救护时间,急诊救护效果采用分级制[5]。①显效:患者AMI症状或体征完全消失,心肌酶谱等检查显示正常,心电图恢复正常;②好转:患者AMI症状、体征消失,但实验室检查存在异常;③无效:患者AMI症状或体征无缓解,实验室检查提示病情加重,或患者出现死亡。急诊救护时间包括病情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及急救总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效果的比较

优化组显效24例,好转16例,无效9例,显效率为48.9%,明显高于常规组显效率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效果的比较[n(%)]

与常规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时间的比较

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时间包括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及急救总时间,优化组急诊救护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时间的比较(min,x±s)

3 讨论

AMI是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的坏死,快速打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对挽救濒死的心肌有重要意义。资料显示,及时溶栓或PCI可将AMI患者病死率由5%~6%降至1.2%[6-8],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时间对于尽早行PCI手术影响较大,AHA指南提出,患者送至医院至实施球囊扩张或PCI时间应控制在90 min内,同时每增加10 min,患者对PCI的获益就减少0.94%~1.17%[9],故有效缩短患者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时间对患者AMI的治疗与预后赢得了时间,本研究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及时缩短了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及静脉采血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做到优化接诊流程,有效避免了患者在办理挂号、住院的时间,同时优化病情评估模式,对AMI患者病情发展、严重程度有大概的评估,及时缩短了急诊急救护理的时间[10-11]。优化护理流程通过“四定”,通过责任具体到人,使救治程序明确,通过分工合作,医生诊治的同时开展急诊救护护理,避免了救护程序的繁琐,对救护时间实行量化,优化了救治流程,同时优化人员配置,保证了急诊救护实施的规范化[12],本研究规定AMI救护组长为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保证了救护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临床经验丰富,能较快速地判断心电图的异常,同时安排具有临床气管插管、电除颤技能的责任护士,也保证了救护过程中出现紧急状况时可以有效应对,同时优化接诊顺序,严格交接护理记录单,转运过程中携带急救器械与药品,保证了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我国2011年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中提出[13],AMI患者院内急救至手术时间在60 min内为优秀,本研究急救总时间为(38.97±5.64)min,达到了优秀水平,同时提高了PCI手术预后的效果。我国现有医疗体制条件下,要想进一步提高AMI救治效果,在加强医疗技术水平条件下,也应该加强社会整体的健康教育水平。研究表明,院前急救时间也是缩短AMI治疗时间的关键部分,院内急救中开设绿色急救通道在于优化就诊流程,如先进行急诊手术抢救治疗,后缴纳费用或补办入院程序等,优化急诊护理缩短了患者院内急救时间,进一步增加了PCI手术的成功率,研究表明,急诊PCI时间至发病不超过6 h,可以使患者死亡率降低5%~6%,若院前急救加院内急救时间不超过1 h,急诊PCI抢救成功率会提高12%以上,可见优化院内急救时间对于AMI患者至关重要。建立一套优化急诊AMI护理通道与模式,可以有效缩短院内救治中诊断、救护、转运的时间,为受损心肌赢得充分的治疗前时间[14-16]。

综上所述,对疑似AMI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可以有效缩短院内急救的时间,为保证患者PCI手术成功及抢救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优化护理模式,提高了急诊救护AMI患者的效率,规范了救治流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璇,许海燕,杨跃进.国内外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4,35(3):286-290.

[2] 苏懿,王磊,张敏州.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4):467-469.

[3] 李宪凯,徐亚伟.2013ACCF及AHA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更新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 33(4):289-292,295.

[4] 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9-24.

[5] 韩雅玲.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5(3):169-180.

[6] 王曼,李蓉,辜丽梅,等.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9-11.

[7] 顾晓龙.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4.

[8] 梁峰,胡大一,沈珠军.2013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指南[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38-40.

[9] 朱秀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6):13-15.

[10] 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1.

[11] 李然.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时间影响的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4.

[12] 唐勤熔.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应用探析[J].现代养生,2015,10(20):79.

[13] 刘红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155-157.

[14] 苏小妹,贺珊,吴志红,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0):130-131.

[15] 刘红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36-237.

院内急救知识培训范文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01

急诊危重患者经过急诊科抢救后,因各种因素的需要,常需转至检查科室,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时间,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对患者病情不利的情况,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发生意外明显高于其他科[1]。因此,做好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的观察和护理有着积极的意义。院内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是救治过程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决定患者能否转运的基本条件是在搬动及运送途中,患者不会因此而危及生命和使病情急剧恶化,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2007年8月~2009年8月对109例危重患者实施安全转运,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09例,男63例,女46例,年龄3~76岁,颅脑损伤患者22例,脑血管意外18例,呼吸衰竭18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胸腹部外伤11例,心力衰竭10例,异位妊娠合并休克8例,急性中毒6例,刀砍伤4例,其中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26例,11例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院内转运需要机械通气支持3例,1例在转运过程中突发呼吸心搏骤停。

转运的要求

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转运前向患者或家属作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取得配合。对于有潜在危险性的患者,如重症颅脑外伤、大面积脑出血等患者,应尽量祛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包括转运前吸净痰液、控制躁动,转运中抬高头部、妥善约束等,并带上便携式吸痰器;对于昏迷患者应备口咽通气管及人工呼吸皮囊、气管插管等用物,对于有气管切开,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固,防插管脱落或移位。检查各引流管、胃管、胸管等、不要夹闭,并妥善固定,防止脱出。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处连接是否紧密,最好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确保转送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根据不同的病种及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最好以整床转运,避免因搬运造成管道脱出,甚至加重病情。对于昏迷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要向患者公布统一的院前急 救电话,派专人进行急救呼叫受理、指挥调度、现场救护、转运监护等特色服务;对重症患者,医院须进行有效的现场急救,转运至医院的途中要监护及时、操作规范;患者运送到院内急诊后,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要成立必要预案,并建立相关制度,保障特殊情况下患者能先接受救治后付费。

转运人员的要求: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若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转运途中至少需2名陪同人员,要求主管医生同往。以保证转运途中患者病情突然变化时,就地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比如:北京各区市都将完善现有医疗梯队和专家组,增加重症医学、感染、呼吸、心血管、神经内科、血液科、儿科、妇产科等专业人员,改造或增加重症监护病房设施,储备成人、儿童呼吸机、监护仪等必要抢救设备,全面做好人员、物资、设备、药品的储备工作。

转运前充分准备和预处理:对严重创伤的病员窒息、呼吸道阻塞如不迅速解除将是致命的,此外要给予畅通气道。胸部创伤后窒息是现场和转送途中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紧急人工气道建立是解除窒息的关键一步,对呼吸心跳骤停、呼吸衰竭的患者首先气管插管畅通气道;对颈椎骨折头不能后仰,应行气管切开术,对无法插管口咽部梗阻者可行环甲膜切开穿刺术。检查各种转运中应用仪器运转正常,蓄电量充足。对高风险的危重患者进行预处理,是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措施,如清除患者呼吸道道分泌物。保证运送途中有足够的备药,另外需备抢救药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携带不同的急救药物。在转运时采用便携式氧气瓶给氧,并检查氧气装置是否通畅。尽量避免使用氧枕供氧,因氧枕的氧浓度与流量难以估计与调节。如颅脑外伤患者,脑细胞缺氧是造成创伤后脑继发性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早期发现和治疗脑缺血缺氧,维持脑供需氧的平衡可能减轻颅脑外伤的继发性损害有骨折者给予简单而有效的固定,以减少骨折断端活动,防止血管神经进一步损伤和减轻疼痛,有利于防止休克的发生和加重。迅速补充血容量是抢救外伤性休克的重要措施,创伤性休克的患者是创伤与失血并存,因此,在初步止血的同时,应建立静脉通道。综合考虑院前的时间限制,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边抗休克边转运的准备。必要时指导家属或陪员协助完成,疑有颈椎损伤者使用颈托。

转运途中的护理:转运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与呼吸形态,同时应记录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转运途中抢救和治疗经过等。如脑外伤患者应加强瞳孔、对光反射、意识的观察和有无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外伤及骨折出血的患者要注意伤口敷料渗透情况;骨折固定肢体的注意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内出血患者观察皮肤湿度、神志状况,有无休克发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冬天注意保暖。日前北京急救中心在执行1次长途转运任务中,率先使用新引进的无创呼吸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患者成功转运。此次任务是将患者从北京某医院重症监护室转送到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进行肺移植手术。在完成此次任务中,该呼吸机的优点体现明显,体积小、重量轻、更方便;双侧圆润的把手设计具有人性化,不易摔落,可以很简便地和院内呼吸机相替换;呼吸机底座有吸附功能,在车辆行进时受颠簸影响不大,比较稳定。比如某某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专科护士小组全体成员在第1报告厅举办了1次主题为“院内急救工作坊”的培训班。主要内容包括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吸氧装置、各种高级人工气道的建立、配合以及除颤仪的使用等等。形式包括理论授课、现场演示、分组练习等,向大家展示了临床使用的最新急救护理用物,讲解最新护理知识,形式生动、直观,并发放相关护理操作流程。此次学习班的培训对象主要针对各临床科室的带教老师,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现场气氛轻松而有序,学员的每一项操作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一过关。通过这次培训,使学员们更直观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将课堂所学知识带回科室传授,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医院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甚至生命体征的改变等。因此,重症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认真评估院内转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充分估计意外;应规范患者转运制度;转运前与接收部门联系。确保患者转运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延长患者生命,将是每一名急诊医护人员的职责,才能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患纠纷及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卢勇,苏磊,奏传毅,等.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6):457.

2 何梦乔,钟后德,毛任忠.实用急救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305.

3 卢宏丽.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1):63-64.

相关期刊更多

医院管理论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医院感染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临床儿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