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规划思想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伦理思想;实际应用

引 言

城市规划是一种研究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城市合理布局的综合部署,它是在专家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经济社会结构等发展进行的规划,不仅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还是实现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介入,不仅运用伦理道德的约束力来规范城市土地的利用,有利于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而且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由此可见,生态伦理思想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理念及生态伦理思想内涵

规划理念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理念主要有两种。

1、实用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

在实用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城市规划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等一些实际问题,这就是城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眼前短期的经济效益,城市规划中主要以技术标准为主,讲究效率优先,有时甚至为了城市发展需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造成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严重失衡,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人本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

人本主义是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中遵循的一个标准和原则。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城市存在的价值。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以人为本,漠视了大自然系统,不能在人与自然中间做好平衡,有时为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不可避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不利于城市的未来发展。而生态伦理思想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3、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生态伦理学是随着生态危机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在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也会越来受到重视。对于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3.1生态思想价值观

在过去,我们对于大自然都是征服、改造和利用,缺乏对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而生态思想价值观,简单来讲,就是希望人们在了解大自然的基础上,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改变过去对大自然的各种偏差性观点和看法,在对待大自然方面建立一种新的思想价值观念。

3.2生态道义思想

在生态道义思想中,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和人都是平等的,和人一样拥有着道德权利,这种敬畏生命的思想也就要求人们改变过去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与大自然平等和睦相处。总之,无论是生态思想价值观,还是生态道义思想,都体现了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都要求人们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1】。

二、城市规划中应用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化建设中,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城市规划学科建设

从全球范围来看,截止到20世纪初期,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就一直停留在自然科学的一些技术层面上;到二战结束后,城市规划才进入到社会人文层面。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更是十分有限。城市规划学科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水平和质量,不利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在这种学科背景下,面对现实中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伦理学科出现了,它为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对城市规划学科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2、新时期城市发展的要求

在过去,在一些项目投资中,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在信息、人口以及交通等集中的地区,这也使城市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与此同时,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规划,迫使城市规划以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以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城市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所以,生态伦理思想的融入也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需要。

3、促进城市关注“弱势群体”

从生态道义观念来讲,自然系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群之外的一个“弱势群体”。在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依旧是以人为主,对于自然系统这个“弱势群体”缺乏关注。而生态伦理思想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在解决社会矛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关注不仅体现了城市规划的公平性,而且还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生态伦理思想也是促进城市关注“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方法【2】。

三、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应用

生态伦理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转变城市规划思维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我们需要借鉴其他一些学科的成果,从而为城市规划提供学科理论基础和条件。生态伦理学中所涉及的一些观念和思想就拓展了城市规划中原有的学科视野,不仅可以在城市规划中表现伦理道德精神,而且也使城市规划中的学科交叉变得更加广泛,增强了城市规划的多元化。第二,创新城市规划方法,使城市规划更加严谨。在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中,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关注较少。鉴于城市规划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处理方式,生态伦理思想的融入一方面创新了城市的规划方法,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妥善安置,这样就使得城市规划更加严谨和全面化,进而增强了城市布局的合理性,也有利于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3】。

2、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

顺时、节约、保护自然的生态经济思想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不谋而合。孟子主张按照自然的时间规律办事的思想观念,在他的书中有许多体现。孟子把顺应时节的生态观念提到了重要的地位,要求人们在正确的时间里进行农业生产,那样粮食和食物就会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在动物繁衍生长的时节不要进行渔猎,那样在捕鱼打猎的时候不会空手而归。在树木植物生长的时节封山育林,不要砍伐,那样在用到木材的时候才会有充足的资源。孟子还说:“齐人有言日:‘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磁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孟子告诫人们与其有智慧,不如借助时势,正如在农业生产中与其有农具,不如不误农时。孟子的这些观念告诉人们要节制物欲,不能对生态资源有随时索取的恶劣习惯,适时而作才会取得更加丰厚的回报。也就是说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将顺应自然与合理利用自然结合起来,决不能取之无度,用之无节。

结束语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介入,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中心这种单一的思想价值观念,完善了城市规划中的思想价值体系。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城市规划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系统的双赢,也符合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发展理念,也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今后我们要加强对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加强它在城市规划中的推广和应用,使城市更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应云仙;汤坚立;李王鸣.生态伦理思想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初步探讨[J].城市规划.2012(09):134.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核心理论;学科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space into composite theory city planning for future theoretical breakthrough key dire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planning corresponding retur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e of the solid, provide for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city development practice strong theoretical guidance at the same time, also to complete the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ity planning theory of a new round of construction of contribution.

Keywords: city planning; the core theory; disciplin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

提出这些规划学科和教育面临的问题,并非是为了让大家对学科交流提高警惕, 严防门户,而是为了让我们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局面面前保持必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中国的城市规划学科要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还需要利用学科交叉的有利条件,填补理论的空白,创造更多的“ 硬件”支撑。

1.1 学科核心理论的向空间化回归

当前西方城市规划学科的衰弱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城市规划社会后现代社会的思潮相联系的。在这个否定权威、强化多元, 呼吁个体价值观的时代中, 城市规划的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论调是城市规划专业形成了“话语霸权”(wilem Salet ,Adreas Faludi,1999),认为以前的规划是利用一系列的术语将非专业人士隔绝在门外,形成了规划专家自己的沙龙。在这样的思想路线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进人沟通、交流和对话的规划方法研究中。城市规划的霸权主义消除了,同样消饵的还有城市规划的理性自信和生长空间。

我们并不否认这种自我批判的意义, 但这种批判一旦被错误地引申为城市规划不需要自己的权威领域,不需要构建一个城市规划具有主导地位(而不是服务地位) 的“理论场”,城市规划学科能否名副其实就大成疑问了。

对于现代城市规划的支撑体系有四元论: 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梁鹤年2004 );或三元论: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实用主义(仇保兴2005) 等不同的认识;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空间和城市设施是各种思想的共同目标脱离了城市空间的城市规划无法成为一种职业,城市规划学科也难以立足。

随着对城市规划本质问题认识的不断升华,我们从艺术角度处理空间的观念逐步过度到从经济、生态、社会、政治等各个角度来认识城市空间形成的原因、研究分布城市空间的技术、完善管理城市空间的手段。在从巨大的理论思想宝库中汲取营养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学科拓展应该立足于巩固“空间问题”这个基石,对周边学科的空间属性进行挖掘, 将城市空间的多重属性与相关学科的空间化指导意义相融合,形成不断扩大的城市规划核心理论圈。

图1 概念性地表达了城市规划核心理论的构筑模式,其中心思想,是通过相关学科空间化的研究,将“放出去”的城市规划理论视野,在经过吸收—创新的过程后, 形成独立的多元空间或区位理论, 并以此形成城市规划学科具有权威话语权的思想和实践领域,应对我们所实际操作的工作对象。

图1城市规划学科核心理论的概念性框图

(本图并不全面, 仅做示意性说明)

在这个圈层中, 仍然有巨大的理论空白点等待规划工作者来弥补, 如表2

以上各种理论空白点仅仅是管中窥豹,它们都是今天的城市规划必须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随着这些研究领域的推进,城市规划的技术权威性和实施可能性都可以得到根本上的提高。

今天的城市建设已经出现了环境保护的一票否决,公共参与的一票否决, 城市规划何时能够提出自己的“一票否决”技术要求,也才真正能够确立本学科不可动摇的理论地位。

1.2 根植于中国实践的应用研究

成功的经验是学习的榜样, 但并非成功的保证。步人城市世纪,我国城镇快速增长, 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1.7%,按照世界城市化规律曲线,已处于城镇化加速起翘期的中期。

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经验, 伴随城镇化的深人,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国民的收人水平和生活质量持续得到改善, 逐渐走向发达和富裕。但同样也存在反面的案例,拉美国家的经验同样表明, 如果没有适合本国国情的城市发展思路, 城镇化发展也可走向过度城镇化和城市贫困化的反面极端。

探索和研究根植于本土, 顺应自身发展需求、适应地区发展规律的城市规划理论、技术, 既是学科自强自立的要求, 也是今日城市规划学科的历史责任。

从国际学界的发展看, 区域研究也同样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对“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全球区域(Global Region )”的研究已经成为城市乃至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共同选择(Roger Simonds,Gary Haek ,2000)。

进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来,市场理论对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空间规划实践缺乏宏观引导,人口和资源的流动依赖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市场杠杆调节,缺乏应对国际竞争的布局企图。同时具有法定地位和实施强制力的区域空间规划的缺位,使国家宏观的战略构想难以实现。

通过建立有效完整的全国城乡空间规划体系,尽快结束没有战略性空间布局与时间发展计划的盲目城镇化,推进中国区域科学有序地发展, 对国家已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从中国的现状出发,我们的学科至少在两个方面的研究是具有关键性意义的:

(1)回归“人的尺度”的城市规划研究

城市设计规划的发展是与人的发展不可分割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理论的奠基者Howard,Sitte 等人都是从人的视角来观察城市和环境,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建成环境的和谐和友好做出了启迪性的贡献。

在城市规划学科不断扩展的今天,我们却发现脑海中人的影响不断地模糊, 电缆、厂房和银行中流动着的许多数字成为我们思维中的单元,今天城市规划经常站在市民的对立面,难道与这种思想立场的差异没有关系吗? 换一个角度思考, 即使是城市规划政策具有超越个人利益的经济理性或技术理性,这种选择如果能够通过人的尺度描述出来,城市规划也将获得更多的公众支持。

回归“人的尺度”的城市规划要求学科从多个方面同时推进: 在空间维度上, 要求规划研究关注人的心理和生理要求,转变自己目前的“直升机”似的视角,进行大量的基础性实验和实证性研究;在社会维度上,关注社会各个阶层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从农村转移过来的“新市民”门的生存状态,不能继续用“城市人口”的同质化称谓抹杀多样的社会需求;在地理维度上,将“全球转移”、“全球选址”等时髦术语更多地与人在数量与质量上的转移和分布结合起来,与这种转移对人的生活方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联系起来,真正从社会和谐,也就是人的和谐的角度进行我们的研究。

(2)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研究

土地和能源资源的紧缺是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首要难题。但规划研究的缺位造成的损失更加剧了资源矛盾的紧张程度。

在1991~2000年间,我国设市城市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增长1022km2,2002年城市建设用地增加2460km2,征用土地2880km2,建设用地增加值是前10年平均值的2 倍多,征用土地是前10年平均值的3倍以上(陈秉钊,2004)。

同时,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共闲置土地720km2,空土地562km2 , 批而未供土地1356km2,三类土地总量为2638km2,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 。

当前的城市建设模式和人居模式相对与中国的资源状况已经达到了一个危险的极限,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地球已经不可能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新型能源,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研究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也日益凸显。

人居环境研究是一个多层面的知识体系,从宏观的城市化模式、城市空间形态到微观的社区自组织系统、绿色建筑技术,从面上的生态环境研究到点上的建筑生命循环周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显见的经济效益。城市规划长期将自己定位为一个“龙头学科”,在这样一个与人类生存密切关联的群体性科学领域中, 城市规划没有理由不用“领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结束语

在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体系依然很不完善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学科发展中值得讨论.值得改进的问题还很多,例如,仍然没有完全转型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问题,规划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的问题, 也有大量的相关知识需要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实践应用. 例如复杂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等。这些方面的内容同样在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梁鹤年.西方规划思路对修改中国规划法的参考.城市规划2004[7]37~4 2,63.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 低碳城市规划

相关研究

1.低碳城市概念由来

低碳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发展领域。英国政府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日本于2007年开始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能源消耗和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和集中地。因此,城市应该成为低碳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人类验证“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理论,实现低碳发展的首要区域。国际社会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Low Carbon City)的概念。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融合,既强调低碳生产又强调低碳消费;既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经济发展,也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社会发展。因此,低碳城市可定义为:城市经济以低碳经济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城市规划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城市。

2.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也是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1]城市规划有着强烈的公共政策属性,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长期的结构性作用。城市的物质环境一旦建立起来就很难改变,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技术革新可以减少在生产、生活与消费领域的能源消耗与CO2的排放,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改变由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所带来的交通出行及其相应的能耗与排放,一旦城市规划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得以确立,则对其引起的交通出行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尤为重要。

低碳城市规划探索

1.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目前,有关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方伟坚(Fong,2007)等认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结构存在着一定关系,提倡紧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2];格莱泽和卡恩(Glaeser Kahn,2008)研究了碳排放量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认为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和约束越严格,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水平越低。例如高密度中心区的人均碳排放量要比低密度郊区的少[3];克劳福德和弗伦奇(Crawford, French,2008)探讨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是转变规划管理人员和规划师的观念,在空间规划中重视低碳城市理念和加强低碳技术的运用。[4]张泉、叶兴平和陈国伟(2010)提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5]董琦,甄峰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保障,重点从城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和产业规划三方面阐述建设低碳城市对于城市规划政策的引导要求。[6]同济大学的潘海啸等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探索了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3个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在区域层面提出以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倡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实现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在详细规划层面主要以居住区规划为例,建议限定居住小区规模,避免大街区空间,来促进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7]

2.低碳城市规划研究

张兵先生认为“城市规划是一种服务于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长远目标,提供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并借助合法权威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及其变化的控制,来调整和解决城市发展复杂背景中的特定问题的职业的社会活动过程,是城市管理的一种形式”。[8]

低碳城市规划的实现主要在于低碳理念深入到传统城市规划,同时低碳城市规划应该是低碳理念和城市规划理论的融合,是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实现低碳城市发展。低碳城市规划主要通过控制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土地使用变化及其空间发展政策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施加某些影响。

低碳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的关系

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三者的建设理念和核心内涵密切相关。首先,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其次,三个概念存在着差异性,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构建城市。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的理论构建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则和低碳经济理论的融合,也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

总之,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和低碳生态城市都是寻求城市和谐发展过程中的理念,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道路上的思想结晶。

2.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

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完善相关的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低碳经济、低碳城市是理念,只有将其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才能体现低碳城市规划的作用,也是低碳城市历年进程中第一环节。低碳理念融入现有的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设置低碳目标、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城市总体布局、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布局、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相关工程规划建设中。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理念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是现有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不断完善的体现,也是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所应具备的与时俱进的特点。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范文第4篇

田园城市,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花园城市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提出的。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田园城市是十九世纪四大城市设计理念之一。

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来源:文章屋网 )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范文第5篇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科技的大发展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挑战,本文将就当前社会条件下,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

城市规划;以人为本;科技;文化

城市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最早的城市建筑大多是适应人的居住生活需求所建造。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开始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总体谋划和预期建设目标的总体控制,产生了城市规划的思想。当代社会,各领域的大发展使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人文保护等都成为了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如何在新的社会条件正确认识城市规划的中的人文内涵成为了一个重要命题,本文将从“以人为本”、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平衡、城市文化三个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的人文内涵进行分析探讨。

一、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

强调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这种思想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末期,霍华德在他的田园城市理论中就体现出了很强烈的人本主义的思想。1933年8月,国际建筑协会在雅典会议上制定了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被称为“雅典”,在雅典中明确提出城市规划应该以人类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活动为基础进行规划,这反映了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思想。1978年,在秘鲁的利马,一群著名的建筑师对《雅典》的实践进行了评价,会后发表了“马丘比丘宣言”,提出城市规划应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注重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

“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活动的关照。城市规划作为一门规划居住环境、建筑艺术,联系建筑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的科学,关系到了每一位城市居住者的生存环境,城市规划中必须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伦理学、美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多学科渗透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规划。

今天,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规划已经得到了城市规划规划工作者的普遍认可,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广泛渗透到各级各类城市的规划活动中。

二、城市规划应注重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平衡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征。同样,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规划发展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引发了城市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也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城市规划规划中科学精神的探讨。

在某种程度上,城市的出现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人类环境的革命,也可以说,城市是科技革命引发的人居环境的变化。因此,当城市规划产生人文主义思想的同时,对城市规划规划科学精神的关注也从未停止。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科学精神的支配下,很多城市规划者和城市建设者开始试图用“严密的经验实证和逻辑推理方法来科学地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决策理论和优选方法来管理、控制城市的发展”,这是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发展。目前,一些数理分析和数据统计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必不可少的科学数据支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又使图像处理技术和基于计算机的数学方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了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技术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又使人们过分夸大和看着城市规划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出现了唯科学技术论的声音。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手段,以人为本是内涵。科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为人服务。城市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在城市发展中,我们崇尚的是充满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是充满科学意识的人文关怀,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科学技术和以人为本的平衡,注重科技和人文的互补,让科技和人文共同为城市发展服务。

三、现代城市规划应注重对文化的保护、保持和传承

在世界范围内,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往往是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北京作为中国的历朝古都,故宫、胡同、四合院构成了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乌镇、丽江也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而佛罗伦萨、海得堡、罗马、威尼斯、科隆、慕尼黑、维也纳这些城市也都以悠久的城市历史文化而著称。在城市的文化因素中,有一个城市历时久远形成的历史文化;有因地域特征所形成的地域文化,如乌镇;也有社会风俗所形成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和现代城市规划进行着交融和碰撞。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即应该注重对城市现有文化特征的传承、对现有特色文化建筑的保护,也应该注重对城市文化发展的规划和传承,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形成城市的文化特色。

对于一些历史积淀下来的城市文化,像欧洲的古镇、教堂、街道等历史性建筑,欧洲各国普遍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了对这些古建筑的保护。并且政府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以文本的形式规定下来。这是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中的欠缺之处,也是应该学习和借鉴之处。我国也在加强历史性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在城市规划和相关法律条文上对古建筑的保护、利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城市的重建和区域范围的扩展,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城市的整体规划,将城市空间同已有城市空间有机地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从而体现城市文脉的连续性。

一个城市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各种建筑理念碰撞、建筑文化不断积累的过程。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内涵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在城市规划中要关注城市的文化持续性和传承性。在规划中注重新文化和现有文化的融合,注重城市文化的长期累积。累积过程越久远,城市的文化意味就越深远,城市也更具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朱软,郭建国.城市规划中的文化因素刍议.热带地理,1998(12)

[2]欧阳胜,吴越.“和谐社会”背景下城市规划的人文内涵.中外建筑,2007(04)

[3]戴东华.城市规划中城市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民营科技,2011(0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