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文第1篇

自我认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客观积极的自我认识在个体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健全的自我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各部分和谐一致的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Pajares、Vispoel、Bandalos等研究都发现,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指标。青少年较高水平的自尊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减少面对困难、挫折时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等反应。所以,自我认识失调的确是会严重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自我认知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

大学阶段,是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选拔考上大学,发现周围都是与自己能力水平差不多甚至高于自己的人,发现自己不如以前出类拔萃,以及远离熟悉环境开始独立生活等。如若不适时正确调整自身心态,就会有产生自卑、嫉妒甚至敌对等心理的可能,进而使一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参加活动,对他人漠不关心,认为自己对别人来说可有可无,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阻碍大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自我认知团体模拟实际环境为实际问题解决提供范例

在自我认知团体活动中可以生动模拟还原实际情况中出现的问题,并为案主提供了更为综合的模拟社会现实环境,易于将辅导中收获的效果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在辅导中使案主接受到多方面刺激,来思考、学习、面对自身的现实问题。团体中沟通交流与现实中的相似使得辅导效果更容易巩固与应用。团体辅导中指导与学习正确解决方式的过程也促进了案主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也为案主建构了适合其自身的社会支持体系。需要对自我认知进行团体辅导的成员大多因为社会支持薄弱对自身现状感到无助、无力与悲观。而在自我认知团体中因各个成员的相像性以及建立的平等和团体中的归属感、被认可的社会场境以及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环境,事实上又建构成或改善了成员的社会支持体系。

(二)自我认知团体感染力强、影响广泛

团体成员在团体中找到了共同体归属感。在团体中因成员有着相同的经历或相同的愿望,所以成员间有着平等的感觉,有着强烈的被接纳感受,自己不再被边缘化,感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对团体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可以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成员通过诚实地回应其他成员的成长,表达的是对他人的接纳和肯定。这种接纳和肯定使成员彼此之间愿意和乐于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实现共同成长。

三、自我认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格素质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在这一时期受到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影响,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且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各高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欠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最高的社会亚群体,如果仅仅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18~23岁的青年应该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群体。他们应该朝气蓬勃,有强烈好奇心,具有远大的理想。然而,从科学的健康观出发,特别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强迫、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以及身体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后期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大学生活将会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和充满危机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在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身体的内分泌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身体的各项指标处于非常旺盛的状态,身体的内部平衡被打破了。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大学生逐渐产生了种种不适应,诸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与择业问题等这些问题均摆在了这些心理上还欠成熟的青年人面前。倘若对这些变化调适不当,就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不适,甚至引发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目前,当代大学生心理上所面临的困惑已经引发了各种问题。许多大学生普遍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对周围事物丧失了基本的激情与好奇,整日沉迷于游戏、恋爱等。对现实漠不关心、道德沦丧、信仰丧失等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内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经历以及自我愿望等方面的因素。当代在校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自卑、自负而不愿与他人交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易于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内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在外在条件上,少数大学生因自身长相、身材等方面不太完美或身体患有疾病,而对自己不自信。在内在条件上,有少数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固执多疑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对比中造成心理负担。二是难以把握个人情感。大学生正值情感的敏感期,他们渴望与异性产生友谊甚至发展爱情,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程度不一,当来自情感的压力和矛盾不能及时排解,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类疾病和过激的行为。三是对人际交往力不从心。大学生对于自己言行的控制力有限,往往会因为一些琐事与身边的人发生矛盾或冲突,在自身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时,就会导致交往受阻,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观念因素等。在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物质、金钱的刺激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精神诱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父母本身的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使高校过度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忽略了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势必会加剧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心理上容易出现暂时的迷茫和困惑。外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竞争压力大。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变革,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竞争压力,美好理想与渺茫前途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内心的失落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二是家庭压力大。对于“80后”或“90后”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期望既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是他们的压力来源。同时,对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无疑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无法回避经济上的压力,他们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学习压力大。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文体、社交、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大学生活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原有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会使他们形成极端的自我否定。

三、提高人格素质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

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应是重中之重,这也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博大、高尚、健康的人格素质。

1.培养博大的人格。博大的人格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理想以及观察世界与人生的特殊视角。首先,人格的哲学层面的建设,要解决人生终极归依的问题,它是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构建的内核。另外,哲学层面的人格建设,要为主体提供与众不同的生存空间。哲学为人的创造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理性支撑。有哲学素养的人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自由,这样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创新构建;对于自我,不是沉湎消极现实,而是自我的超越。

2.培养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道德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真诚、善良、正直、容忍、宽容等道德人格素质。在这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青年一代传承和发扬的,例如,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忠、孝、信、义”的人伦规范和“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方式,墨家提出的“兼相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相承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正道直行、见义勇为等传统人格美德。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个体内部的关系,最终达到心理平衡和人格和谐。同时,健康的人格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自我意识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交际品质等。

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仅是依靠心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依靠以育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等同于拥有良好的人格素质,与其单纯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如究其根本,以构建良好的人格为出发点,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目前,各高校都开始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遍给大学生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设立了学生心理服务部门。例如,盐城工学院党委学工部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也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协会,各个二级学院设有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心理部,各个班级设有心理委员。此外,在每一学期都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每年新生入学的“大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中专门安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归到a类,大学四年跟踪了解;问题不大的学生归到b类,请辅导员关注;没有问题的学生归到c类。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优秀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也离不开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和良好校园环境的熏陶。

培养健康的心理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通过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正确的理念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认知体系,使得大学生能够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学会调节和控制情感、自我矫正情感的偏移、有意识地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决不能仅靠说教,而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具体的情景和心理感受,在体验中产生或巩固正确的认知、锻炼意志品质、改变不良行为。因此,按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标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选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体育梭炼知行调查问卷》时24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者应引起关注的状态;在不同群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女生显著低于男生,高三学生显著低于高二学生,农村生源学生显著低于城镇生源学生;2)有66%的高中生时体育梭炼重要性的认知高,但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参加体育课外的徽炼:3)高中生体育梭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3)高中生知行程度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从高到低依次是:运动+认知高组.运动+认知低组、不运动+认知高组、不运动+认知低组。 

1前言 

    高中生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青春期快速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个性成熟度较低,自我认知能力不足,同时还要面临高考压力、学业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容易造成种种心理冲突,从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体育锻炼知行是指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和被试是否为运动群体。本研究旨在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群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特点,并对其体育锻炼知行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和特点,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高中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30份,有效问卷424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8.6%。 

2.2研究工具 

    2.2.1《心理健康诊断量表》 

    本研究根据高中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分类标谁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3类,分别为健康、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可能有心理障碍,并赋予分值。 

    2.2.2《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 

    选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殷恒蝉教授等2006年编制的《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 

3结果与分析 

3.1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3.1.1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分布情况 

    在所调查的高中生中,有31.41%的高中生处于健康状态,有31.89%的高中生处于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状态,有36.70%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状态。 

    3.1.2不同群体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3.1.2.1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 

    对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男生中,共有36.1%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在女生中,共有81.0%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对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女生高,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3.1.2.2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一与特点 

    对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63.5%的高一学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有65.2%的高二学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有76.8%的高三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

 3.1.2.3城镇和农村生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 

    对城镇和农村生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有63.3%的来自城镇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共有76.5%的来自农村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对城镇和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来自城镇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来自农村的高中生高,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3.2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3.2.1高中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程度的分布情况 

    对高中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8%的高中生认知程度非常高,17%的高中生认知程度较高,45.3%的高中生认知程度高,26.9%的高中生认知程度较低,7.1%的高中生认知程度很低。

    3.2.2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分布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运动十认知高的高中生占36.3%;2)运动十认知低的高中生占11 . 8%; 3)不运动+认知高的高中生占29.7%;4)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占22.2%。有66%的高中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高,但有一半的高中生由于各种原因不参加运动。 

    3.2.3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中,将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的4组样本予以赋值,将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表明了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3.2.4不同知行等级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性检验 

    通过对不同知行程度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得分进行ANOVA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知行程度在高中生心理健康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对不同知行程度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运动+认知高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不运动+认知高、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不运动十认知高、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4结论与建议 

    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者应引起关注的状态。学校、家长和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抓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注意创建和拓展维护和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加强必要的情感和思想交流。 

    2)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差,所以在准备高考的同时,学校和家长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注意给他们创造积极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注意劳逸结合,使他们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从而能够更好的应对压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70-02

从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至今,全国各高校都展开了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大学生自杀事件”仍时有发生,据一项针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的学生遇到过心理问题,可见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跃居世界第一位,而高校校园是网络用户最密集的区域,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什么影响,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成为当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对于近代心理健康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中期的西方,最早的概念源于1908年美国学者比尔斯的《一颗找回自我的心》,之后开启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大门。对于心理健康许多学者进行过定义,如著名的心理学家英格里士、英国心理学家麦灵格尔、我国心理学专家肖汉仕等等,但目前普遍认可的是世界心理卫生联会的定义,即“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上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为最佳的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即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众所周知,心理健康对个人、家庭幸福及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由于我国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给“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在观念、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带来不小的冲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为大学生,网络已成为他们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工具,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方面。

1.积极影响。①扩展学生的认知,网络的开放和实时性,可以让大学生通过网络开阔了视野,扩大了他们的信息量,由于网络内容广泛、信息量大,涉及新闻、政治、经济、技术以及社会娱乐等各个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扩展他们的认知。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让很多具有自卑感的学生找到了自信,网络环境下没有现实中的贫富、贵贱之分,人人处于平等的地位,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在网络环境下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③扩宽学生的社会交际,网络的交互性和高效性,让大学生通过网络打破现实中地域或时间的限制,成为交友的载体和工具,大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E-mail)、网上电子公告牌(BBS)、OICQ(ICQ)、游戏室及个人主页等等方式与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交往,扩宽学生的社会交际。

2.消极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方面,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①易造成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在短的时间内接收海量信息,而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等还没有得到确认,常常误导大学生。加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认知仅仅依靠文字的表述,这样就容易造成认知偏差。②网络越轨行为增加,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地“放纵”自己,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大学生道德规范逐渐被弱化,加上我国现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就给网络散布传播谣言、破坏公共网络安全等犯罪提供了条件,使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增加。③现实情感冷漠,据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患上网络依赖、网络孤独、网络成瘾的比例逐渐上升,这些学生每天沉醉在血腥和暴力的游戏中、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而无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面对现实变得很麻木,情感冷漠。

三、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只有心理健康才能适应高度开放、多元价值取向、多元文化交融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面对网络要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1.遵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①主体性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主体,需要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参与,让学生通过生动、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果。②发展性原则。大学生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受着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影响,社会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不能一成不变,也要紧跟时代,要随时与出现的新问题、新动态紧密联系,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才能促进全体大学生心理健康。③灵活性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这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不同阶段也有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一刀切”,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灵活地开展教育,网络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赋予了灵活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工作。网络是基于数字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建立的没有地域限制的全球计算机通信系统,在技术上具有数字化、技术性、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和高效性等特征,所以网络具有强大功能,所以在实践中要充分运用网络的优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两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要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是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延伸,通过网络的海量的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教师编制的小游戏、动画、微电影等到达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目的,通过网络和现实的穿插有效地避免了网络带给学生的情感冷漠,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3.健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信息库。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信息库,从新生入校开始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心理测验及诊断结果、心理特点、身体状况等信息进行建档,并不断完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动态,就可以根据心理变化轨迹,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这种动态监控体系加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预防为主”、“个性化服务”,减少学生的网络越轨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大学生为何频出“心理健康”问题[EB/OL].2013-01-23.

http://.

[2]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91亿人[EB/OL].2013-08-20.

http://.

[3]钱焕琦,刘启珍.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17.

[4]张晓伟.探讨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6):88-89.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安全

一、引言

从整体角度而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但当前的社会环境角度而言,当代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当大,因此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且表现出隐蔽性强、影响持久、涉及面广及难操控的特点。如若不及时加以疏导,定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严重的恶性事件。为此,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2002年4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可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非常必要。

二、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的重要意义

从理论角度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心理认知偏差,且若受到某些特殊诱因的影响,此类心理认知偏差定会引起个人行为失范或做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例如,2013年,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事件便很大程度上由林森浩的心理问题及诱导因素所致。可见,若大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且未得到及时的纠正,定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引起系列不良的行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具体表现为:(1)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即某些学生的个人心理较为阴暗,一遇到事情便往坏处想,且生活及学习中也不善与人交往;某些学生性格孤僻且自闭,对待问题的心态较为消极,如此情况皆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2)家庭环境因素,即某些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或家暴家庭成长的学生心理负担往往较重,因此不愿与人交往或不愿让同学知晓自己的家庭状况。(3)学校环境因素。知识教育过程,学校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或在处理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件时所采取的手段欠公平等皆会激发学生的过激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本章节笔者试图从下列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1)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乎到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方务必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若大学生具有优异的专业成绩,但心里不健康,则定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可见,学校方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优化,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此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防范提供条件。

(2)加强文化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由大学阶段的目标不明确所致,因此大学教育过程,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个性培养及潜质开发。换而言之,我国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潜质的开发尚待加强,具体从下列方面进行把握:1.传统的教育知识论仅把教育过程看作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如此直接忽略对人的智慧的开发及人的道德的培养。此外,应试教育仅把学生看作知识容器及纯粹客体,且获取的目标结果具有某种狭隘性,而非智慧的吸取过程。2.教育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因此功利化与工具化价值的实现过程,教育的重点应为适应性教育,但同时也要兼顾到超越性教育。

(3)重视生命与心灵的教育,即强化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使之了解生命的本质及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当今社会环境充斥着更多的压力及竞争,因此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兼顾到对学生生命与心灵的教育,由此让当代大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及培养更强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4)整合资源及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学生的教育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组成,且学校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我国高等院校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因此学校有必要与专业的心理医院联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就心理疾患进行防控合作,同时开设24小时心理咨询与辅导援助热线。此外,大学的心理教育顾问由心理专家及医院医生担任,以便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之,面对当前的社会环境,高等院校务必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的防范,具体从上述四方面进行把握,由此为国家及社会培养出专业知识过硬及心理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永红,王效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2: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