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研究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马克思 人学视域 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A16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人学理论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它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把工匠精神放在它的视域下,有利于我们正确的看待新形势下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有利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推动“为了人、解放人、实现人”而进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1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和确证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是一种人对自我本质力量展示、确定的内在要求和需要,也是人在对象化活动中寻求超越,把意义赋予对象的精神活动。
首先,工匠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和确证。工匠精神是一种人的精神,工匠的活动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而不是一种被迫的异化活动。工匠精神不是在异化劳动下的一种活动,这区别于在科学管理与技术控制的现代管理与生产系统。在技术理性主导的生产世界,人变成了被精心人为设计的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被弱化为技术操控系统中被动的生产活动片段。工匠精神体现的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而不是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指导下的被动操作活动。
其次,工匠精神是对人和他的世界的一种超越。工匠精神表达是人的个性感性活动的创造性,而不是一种类本质活动,是一种情怀,是对人自身的创造和超越。工匠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也是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的确定,工匠精神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商品交换活动中,不应该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工具理性,而更应该表现为一种对现存状态的创造和超越,产品不仅仅是为了交换,更是一种表达工匠价值观和创造能力的活动。
2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人的自由与解放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在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就有了为他人创造和超越,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意义,就不单单是个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解放活动,而是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意义上实现自由和解放。
3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民族振兴
(1)为谁培养人与工匠精神。我们要区分作为手工作坊中工匠精神与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的区别,也要把西方现代管理和技术科学背景下的工匠精神与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分开。工匠精神也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就需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视角下去看待和发扬,这样工匠精神就有了“为谁培养人”的意义和内涵,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也就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工匠精神在视域下就成立为人民、为人的自由和解放服务的精神。
(2)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工匠精神。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大趋势,竞争市场的全球化要求我们在看待工匠精神的时候,要把工匠精神放到全球化的现实中去。在全球化的竞争中需要用艺术家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去培养适合时展要求的复合型、高精尖人才。从马克思人学视域来看,现代工匠精神即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要求我们放眼世界,立足全球竞争去培养具有世界竞争能力的“新型红专人才”。
(3)怎样培养人与工匠精神。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去培养人,培养具有全球事业和竞争能力的新型红专人才,要让人明白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不同于西方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精致利己主义,它有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和为了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崇高目标。其次,要有进益求精的精神去培养人,在培养的过程中要突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既要强调价值培育,也要重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放眼全球,立足现实,着力打造又红又专的新型人才。
总之,马克思人学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理论,科学和价值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人学的视域去解读工匠精神是理论结合实践的需要,也是如何看待工匠精神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张力的必然要求,更是立足于人的实践,为了人、发展人、解放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可以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问题等问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寿斌.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J].江苏教育,2016.(5):28 29 .
[2]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11)06-10
关键词:示范建设 医学高职高专 体育课程 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10
1 政策导向
体育作为医学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基于学校示范建设的需要,有必要在政策解读中寻求某种与课程改革的契合,进而提升本课程的内涵。笔者对示范院校建设政策进行了解读,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进行了归纳(见表1):
[[导向\&1:基于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方向\&2:基于专业及课程建设方向\&3:基于素质教育和具体专业及课程建设方向\&政策来源\&教高[2006]14号[1]\&渝教高〔2008〕27号[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3]\&具体描述\&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全市内重点建成30个特色专业群,100门优质核心课程,100种特色教材和课件\&1、突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医学职业道德、医学责任感的培养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群,《中医养生与保健》列为重点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
表1
]
2 基于政策导向对我校体育课程内涵建设的审视
2.1 基于导向1的审视:在研制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应当体现体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体育具有教育、经济、文化、政治、保健、体育法制等多项功能。其中,体育的保健功能与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契合,隶属于社会服务功能范畴。
体育的保健功能具有多方面的针对性,体育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多方面兴趣爱好,形成性格开朗的个性特征,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体育能有效缓解中青年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保持他们旺盛的精力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高效率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育对老年人来说,能丰富闲暇生活,防止疾病,是他们重要的社交活动。
如果我们培养的医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体育的保健知识来指导他们的医护实践,那么将来他们的受众(患者)必将受益,因此我们在研制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标准时务必要强化体育的保健功能。
2.2 基于导向2的审视:体医结合是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体医结合内容应当纳入课程规划
我校尚不具备申报体育专业的条件,因此只能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服务,但是可以将优质核心课程或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作为努力的方向。前提是能够充分支撑起某个重点医学专业的建设,因此,在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到“医体结合”在某个专业建设中的高度契合,所以,我们在审视的过程中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体医结合”是指集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健康评估、医学营养、运动处方等众多知识体系于一身的一门学科,知识面几乎涵盖了所有与运动有关的一切医学内容。“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体育与医学两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能力聚合而成的智能结构的人才。
2.3 基于导向3的审视
2.3.1 审视一:在体育课程规划中对医学人文素养的渗透需要加强
“医学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内化为人的高贵品质,在医患关系中的具体体现。体育作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灌输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必修课程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全面贯彻医学人文教育的过程中理应首当其冲。
2.3.2 审视二:我校体育课程建设与中医学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存在契合
我校中医系开设有《运动学》、《中医养生与保健》课程,其中《中医养生与保健》属于我校示范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
《运动学》涵盖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方向,尽管体育师资在培养过程中也曾做过系统的学习,但是基于培养的侧重点有别,以及自身文化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本门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以纯理论的形态存在,体育教师在担当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还是有些吃力的,同样专业课教师在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运动实践环节,同样会面临尴尬,因此,我们在构建这门课程时应该把握两个基本点:第一,《运动学》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必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体育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专业课教师应当注重运动实践。
《中医养生与保健》课程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①饮食营养;②睡眠起居;③精神调摄;④休闲娱乐;⑤药物针灸;⑥运动锻炼;⑦武术气功;⑧按摩导引;⑨个人卫生;⑩两性生活。其中,体育运动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养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武术和传统功法是我校体育课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我校体育课程中的“传统保健体育”内容与《中医养生与保健》这门课程的内容本身就存在从属,而且我校具备武术专业的体育师资条件;指导运动锻炼则属于体育师资的基本功范畴,所以,体育有责任和义务介入这门课程的构建。
3 结语
“体医结合”已成为当下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体育科学和医学之间正进行着跨学科、跨专业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为此,众多医学院校开始利用自身专业学科优势,积极申报体育(康复保健方向等)专业,培养体医结合综合型人才,这将极大的鼓舞我校朝着这个方向拓展专业办学口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06.
[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实施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Z].2008.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191-02
在世纪交替之际,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扩招、升格为重点的快速发展时期,一批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升格为本科院校。目前,升格后的新建本科院校已达百余所,正面临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层次的提升是机遇、也是挑战,实现内涵升本更加剧了这种挑战的严峻性。实现内涵升本的建设方略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新建本科院校工作的重点。
1 专本教育内涵及其分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各层次学历的学业标准中,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从学业标准可以看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方面,对专业理论基本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能力方面,明确提出了研究能力要求。因此,本科教育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专科教育的放大与拓展,而是一种内涵上“质”的变化。通过教育要素的比较,可管窃这种实质性的变化。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广大农村的实用性技术人才。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者,是研究性与应用性统一的人才。
知识培养掌握针对性、适应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成熟、新颖的技术和规范,理论知识在量上以必需、够用为度,不必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除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与岗位工作有关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科技开发、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现场指挥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具备获取知识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科研能力,技术思想表达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师资结构学士学位为主体。教师主要担任教学任务,对教师评价主要是教学效果。硕士、博士学位占较高比例。教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从事科研工作。对教师评价既要考核教学,又要考核科研。
实验室满足专科教学实验室满足本科教育所需的科研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教育特征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性系统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创业性。
显然,专本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新升格为本科院校要实现内涵升本,首先要办学形式、培养目标、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师资结构、实验室六个方面实现由专科向本科提升的转变。但是,在注重专本教育差异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他们的趋同特性:都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实用性与应用性人才的共同要求;都重视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他们对社会的任何一点贡献都离不开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本科教育不应对专科教育的全盘否定,其积累起来的众多办学经验,本科教育同样可以借鉴。
2 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时期,由于历史欠帐较多,人们在高等教育竞争当中表现出的心态浮燥、功利较重、短期行为较多等原因,使升格后的院校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育观问题。专升本是一个跨越式、上层次的质的变化,本科教育观念与专科教育观念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教育观念、理念的更新与确立是至为关键的问题。当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存在“本科教育专科化”的现象。部分干部与教师,没有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意识,凭借自己具有多年从事专科教育的经验与突出表现,认为虽然学校升格,但自己作用不变,角色不变,职能不变,在实际工作中以在专科教育中早已形成的思维定势、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照搬到本科教育中。
(2)办学条件与任务问题。在升格前,大部分院校办学条件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专升本”后,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教学与科研设施不完备,已经影响到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办学任务方面,大学本科强调两个中心,既教学与科研,大专只强调一个中心,即以教学为中心,而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仍然格守“以教育为中心”,对教师的考察只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价,而对科研工作缺少硬性要求,从而导致科研意识得不到强化,科研工作的随意性较强。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任务上尚未跟上专升本的变化。
(3)师资结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遇到的共性问题之一是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相对本科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高职称、高学历比例较低。同时,科研与技术开发薄弱,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导致在多数升格后的院校难以形成科研队伍和学术梯队,也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4)课程建设问题。新建院校课程体系都面临一个转型的问题。由于时间仓促、观念模糊、特色还未确定的情况下,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课程设置显得比较随意。当前,许多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是在专科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学时数,或者照搬现有的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前者不符合本科教育质量要求,难以培养出真正的本科人才;后者重复老牌名校教学模式,不易形成新建本科的特色,定位不准,难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5)科研与技术开发问题。由于专科教育强调教学,本科教育强调教学和科研,因此多数升格后的本科院校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缺少学术带头人、科研队伍薄弱、尚未形成良好的、高层次的学术环境。由于历史原因,在升格转型期,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机制尚未健全之时,仍有许多教师缺乏科研与技术开发意识,开展科研工作的压力不大,随意性较强,在省级以上课题立项中,仍然是教研课题较多,科研课题较少。
3 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的建设方略
3.1 专升本后的战略转移
(1)目标定位的转移。
新建本科专业教育没有实力、也没有必要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而应该为地方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既有厚基础、宽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本科人才的一般要求,又突出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且职业及岗位的适应性广,后续发展能力足,明显区别于高职高专人才。
(2)办学中心转移。
专科教育只强调一个中心,即以教学为中心,本科教育强调两个中心,即教学与科研。正是由于这个差异导致专科在科研实力上与本科有很大不同,也是专升本后,专业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3)教学内容的转移。
在知识面、知识结构上,基础课应由专科的“必需、够用”为度转为基础扎实、增强后劲;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由实用型、岗位针对型转变为应用型、适应型,强化实践以创新能力;在素质教育上,低年级实施通识教务,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3.2 内涵升本的应对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前题。
新建本科院校要以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开展本科教育观念大讨论,育思想,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本科教育观念中,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应当受到重视:
①提倡素质教育。加强和提倡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观念上具有时代特征的一个大突破。素质教育培养的高质量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高度和谐完美的统一。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不同,素质教育与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某个领域的系统知识和相应能力,但基础能力弱,心理素质差,自我开拓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弱。在本科素质教育中,注重学生可再开发能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研究事物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能力。
②注重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许多本科院校所提倡的本科教育观念。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与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会归纳、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而专门化教育则围绕着能力培养进行深度教育。因此,大学本科教育以打好基础为主,在课程设置上以宽基础,重方法为基本思路,强化通识教育。
③加强科研与技术开发意识。改变传统的办学理念,充分认识科研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新升本科院校在以教学为主的同时,需要不失时机地大力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提升专业学术水平与学术声誉、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业务能力。教师既从事教学,又进行科学研究,一方面用科研成果的源充实、更新教学内容的“流”;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中开发自己创造性的同时,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反过来,教学也能够使教师的基本理论更加严密和系统化,从而促进科研。
(2)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关键。
新建本科院校,首要的任务是建设一支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为实现“内涵升本”提供切实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坚持培养与引进同时并举的方针,“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发展潜在的可塑人才”、“引进外在的优秀人才”,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一支能适应本科教育的教师队伍。重视现有教师培训,整合教师资源,增加教师的凝聚力,是搞好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加快引进人才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与学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3)科学研究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动力。
关键词:软科学研究 智能行政 政府
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实施智能行政管理,所谓智能行政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政府及其它社会组织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策划、项目可行性论证、人力资源管理等,建立起一个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准确、高效的区域经济管理系统。
软科学研究的内涵及功能
软科学是以人与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解决政策和决策问题为目的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软科学在研究社会经济这一巨系统的过程中,有可能把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基于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建立起包括大量参数的模型,经过计算机的仿真模拟,对经验性假设的真实性进行检测;再由专家们共同分析、综合和判断,从而使研究结论更贴近经济发展实际。软科学研究具有以下功能:
引导硬技术的发展。重大科技开发和工程建设无不依赖于事先的周密筹划和实时的动态调整。认识、利用和创造物质世界的硬科学活动,涉及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等诸多方面,必须通过软科学研究选择目标和重点,制定战略和计划,确定技术方法和路线。
提供决策依据。以决策研究为核心、以系统集成为主要手段的软科学,广泛应用系统学、行为学、决策学、思维学、战略学、预测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对现代复杂社会的决策问题提出科学的咨询意见。
系统诊断且深化认识。软科学研究能帮助人们对所遇到的决策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系统诊断,从而揭示事物发展规律和特点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背景,使人们认识事物发展的内部机制。
优化方案且提供依据。软科学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案和措施,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
仿真模拟。软科学研究可把现代化的软科学理论、方法与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各种决策和管理仿真系统。
动态跟踪且及时预警。软科学研究能对已经做出的决策进行动态跟踪,实施评估,为调整决策、避免失误提供保证。
利用软科学研究促进智能行政的策略
针对不同的信息源和决策内容,行政管理部门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利于更充分的发挥软科学研究的职能。
(一)利用dss决策支持系统等进行动态跟踪研究
利用近代决策分析方法,并应用人工智能和行为科学、心理学等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分析对话,为决策服务的系统。建立诸如水资源的dss决策支持系统、企业dss决策支持系统、城市交通dss决策支持系统、住房改革dss决策支持系统等,并通过更新信息和维护系统实现对上述各子系统的跟踪管理。
(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空间模拟研究
gis目前在国内外的决策咨询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把gis作为规划管理和分析决策的有效辅助工具;美国政府对gis的投入经费居世界之首,其84%的政府部门采用了gis,约有7万个政府机关实现了gis服务。这个系统主要是处理动态变化的空间数据等,研究成果可视性强,将成为未来区域经济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支撑系统。
如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宗旨是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服务,其中的管理类似于“空间型市长”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可作为市长等高层决策的重要手段。政府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具有办公自动化与gis相融合的特点,对统计信息和政务信息的空间检索和查询;是一个广域网支持下的分布式空间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和所属部门的信息;是社会性的技术工程,利用多源数据和相对统一的软件平台支持,建立各产业部门联合服务的协调机构、运行模式;利用权威的地理空间数据作支持,以实现专业统计信息和政务信息的实时加载。
(三)增加研发投入且组织专门的软科学研究
尽管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认识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信息也已经成为比能源和原材料更重要的资源。但在具体实施中,人们对有形资产的评价准确,也肯投入财力和物力;对具体应用技术的投入也在加大,但大多不重视软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导致对软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应重视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充分发挥咨询公司的作用,组织多学科专家对一些重大发展战略进行专题研究。
(四)实施超级领导
领导工作越努力,自己负担的责任越多,其下属部门往往越软弱,形成恶性循环。这就要求管理者发挥下级自我管理的能力,即实施超级领导。
(五)追求高技术产业的范围效益
在短缺的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比较接近,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集中的、单一标准化的群体行为。制造业是追求效率的大规模生产,产品是标准化、大批量的,因为当产品生产数量达到一定界限后,由于固定成本为相当数量的同类产品而分摊,则形成明显规模经济效益。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经营管理者,还是区域规划的专家们,都不可能对具体创新产品的生产提出计划。至于发展哪类产品的生产主要是依靠敏锐的企业经营者根据对市场的预测来确定,如何生产的问题则由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来解决,这就要求政府管理部门改具体的高技术产业规划为生产领域规划。在目前能力还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可取的战略只能是重点突破。围绕几个重点产业精心组织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连续的滚动研究和技术转化,追求高技术产业的范围效益。所谓范围效益,是指在进行高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如果仅仅进行一、二项技术开发,成本一定很高。但如果在相关的方向上进行连续研究与开发,把研发经费分摊到相当种类的相关而不同的产品中去,每项研究与开发的成本降低是必然的,这就得到了范围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柳卸林等译.澳大利亚与知识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柳卸林等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3.成思危.努力提高软科学研究水平,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中国软科学,1997.2
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8-0001-03
Build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SportSocial Science
CAI Youzhi,WANG Huizhai,CHEN Li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Evaluat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sport social science has a practic 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anage ment of China’s sport social science and to enable it to have a better referenc e function to the decision-making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ponents of the eva luation system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the sport social science and the rela tions among them. It proposes a r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ubjec t, object, standard, objectives and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evaluation.
Key words: sport social science; evaluation system; building
在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要实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高效化、奖励的合理化、管理 的科学化,必须以建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科学评价体系为前提条件和基本依据。可以说 ,体育社会科学评价活动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奖励、管理活动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评价是 保障体育社会科学系统有效运行及推动体育社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1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实践与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数量激增,成果质量良莠不齐。如何科学、客观 、公正地评价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何在体育学科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建立与完善我国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 展中刻不容缓、必须要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开展体育社会科学 研究成果的评价无疑对提高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以及促进体育社会 科学更好地为决策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调动体育科研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体育社会 科学人才成长的重要措施。对于科研人员而言,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在于对其首创精神和创 新成果的认同。体育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大小与其研究工作和成果能否得到承认、 相应待遇和荣誉有关。只有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才能造就一个公正竞 争的环境,才能充分调动体育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体育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通过建立 相对公平的成果评价标准,有利于增加科研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可实施性,并对项目承担者 、申报者产生激励效应;另一方面,在评价指标体系可衡量和可公开的条件下,会对体育科 研项目承担者产生直接约束效应,从而达到提高科研项目完成质量,实现科研项目研究目标 的目的。
再次,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可以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规范提 供导向。当前体育学学术界存在着一些学术失范问题,而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的 实施必将有助于改变这一现状。
最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能为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只有通过 全面系统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掌握当代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发现不 同研究人员、机构和地区的体育社会科学能力、水平、优势和不足,才能依据评价结论制定 出相应的政策和规划,以引导或指导体育社会科学活动,减少决策的主观性与盲目性,实现 体育社会科学管理的科学化。可见,加强体育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建立完善的 体育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对于优化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管理、推动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发 展尤其重要。
2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评价的主 体、评价的对象、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目标体系等等。
2.1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构成要素及基本结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项目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有机的评价体系。对评价体系的组成及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分 析,是评价设计阶段的核心内容,也关系到评价活动能否顺利实施以及能否取得准确、科学 ,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研究意义的评价结果[1]。
体育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标准、目标、方法和技术。其 中评价目标是由决策主体和评价主体所确定的,在评价过程中所希望做出判断的主观价值或 客观价值的类型;评价标准是评价活动做出价值判断的基准,可以是历次评价活动结论的总 结,也可以是评价主体价值观或主观效用的体现;评价目标经过与评价客体属性和评价客体 外部环境属性相结合,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而评价主体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客体的属 性和对评价客体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特性进行分析,形成评价结论。成果评价系统基本结构 如图1所示。
从认识论的视野出发,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需要由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属性或 特征进行认识,并与事先选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和判断。评价对象的属性是否能够被评价 主体认识,不仅取决于评价对象属性的隐蔽性,还取决于评价主体的认识能力。评价主体进 行评价时依据其主观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标准,即从评价对象属性中选择部分属性判断其是否 符合客观价值标准和主观价值标准。
2.2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主体评价是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认识活动。按照价值论观点,价值是客观的,但评价不同于对 客体的认识,而是对主体需要及其与客观属性关系的反映[2]。因此在评价中,评 价主体及其需求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的目的及对客体属性的认识和判断。
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隐含着一个基本的假设,即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能 够满足一定主体的需求,即在主体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关系。在这 种价值关系中,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活动成为价值客体,而与其对应的主体就是价值主体。在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评价的内容是判断价值客体符合主观规律和客观规律的程度 ,因此评价主体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特点与关系,还要考虑对价值客体 符合规律的认识需求。
2.3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客体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属性的认识和对客体属性满足价值主 体需求程度的判断过程。评价的客体是体育社会科学成果及体育社会科学成果与价值主体之 间的价值关系。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特征被描述为:创造性的认识结果;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的;用科学方法产生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界定为:科研人员运用科学方法,收集 、加工、研究与体育社会科学有关的信息而生产出的具有新的价值的认识结果[3] 。
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是一种高度对象化的活动。体育社会科学成果不同于体育自然 科学成果的形式、性质和特点,在于它既作为对象性前提,也作为评价主体赖以生存和活动 的文化背景,而规定、制约和影响着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活动。从价值论和评价论的高 度来把握体育社会科学成果基本对象性特征,对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具有关键性意义。2.4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标准问题是评价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前提和基础。评价标准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 果评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实现科研成果评价客观性与公正性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对成 果的评价、对科研人员及其机构的科研活动以及对学科的发展具有“引导和定向功能”。为 了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价成果价值,必须厘清标准问题,从而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本评价标准涉及价值标准和验证标准。其中价值标准是体育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依据价值标准评价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现实的或可 能的意义或功能,就能对成果中所包含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合理的评判,这是体育社会科学成 果评价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它通常通过评价主体对成果的一定态度表现出来,表达着评 价主体对于成果的肯定或否定、赞赏或厌恶的情感和思想倾向。总体上讲,价值标准包含着 理论价值标准和社会价值标准。
科学的社会科学理论应是对于社会存在及其本质的科学反映。因此,体育社会科学成果 评价必须坚持真理性评价这一原则。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也是检验体育社 会科学成果的真理性的根本标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存在着一定的客观性基础,由此可 以得出,其验证标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以事实作为验证的根本依据;以逻辑作为验证的 重要准则。
2.5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目标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目标的确定是评价设计的关键内容,根据评价目标确立评价 问题,并进而设置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基础工作。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活动中,首先 就应有明确的评价目标,清楚地认识为什么而评,评什么。然后再以此为依据选用可行的科 研评价方法、制定合理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目标是整个评价活 动中最关键的因素,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总目标展开。
2.6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评价体系总体目标的具体标志。要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必须 确定对各个组成要素和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衡量的统一尺度,即构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 价指标体系。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应当深植于评价指标体系之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应是全面、系统、明确,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评价依据和评价标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 果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和依据,它通过一系列科学、完整、系 统的指标衡量成果的实际情况,对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有很大影响,是体育社会科学 研究成果评价体系中最受关注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部分。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它一般要包括信 息搜集、目标分析、指标体系结构的确定、指标的分析与筛选、指标的内涵与标度设计、指 标权重分析、指标体系的确定等步骤。特别指出的是,确定的指标体系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方能在实际评价活动中运用。本项目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为将繁杂的指标概化为少数关 键性指标,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尝试应用因子分析方法,根据各因子载荷,抽取特征根大 于1的公因子,共抽取出五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社会价值、学术价值、检索、社会认同 、文献参考因子。各因子含义分别为:
因子1:在该因子中,成果转引率、成果影响广度、资料收集处理难度等指标的载荷较大, 这几项指标的共同特点是:他们是对科研项目的客观评价,能够收集到具体的数字作为论据 ,通过他们可以间接而客观地验证科研项目的重要程度,因而将因子1定义为检索因子。
因子2:该因子中,研究成果获奖等级、项目研究的社会价值、等级、项目来 源等载荷较大,这些指标的共性是:他们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是映本项目对对该成果认可度, 因而定义为社会认同因子。
因子3:该因子中,文献引证规范性、资料收集处理难度、项目研究的惟一性的载荷较 大,定义为文献参考因子。
因子4:该因子中,项目的社会价值等指标的载荷较大,定义为社会价值因子。
因子5:该因子中,项目的学术价值等指标的载荷较大,定义为学术价值因子。
2.7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方法与技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是同行评议方法,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是计量评价方法。此外,在评价过 程中还需要结合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其他评价方法。但需要强调的是,每一种评价方 法,包括量化方法,都有其方法所限定的内在目标,只有充分认识了这些内在目标才能更好 的建构评价体系。下面主要分析同行评价方法和计量评价方法。
2.7.1 同行评价方法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描述性、模糊性等特点使得它难以通过精确的计算、反复的科学实 验加以验证,也无法用某些数据或指标作简单的测定。同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体育事业 发展具有长期或者间接的作用和影响,因此,目前对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大多采用同行 评价的方法来进行。
2.7.2 计量评价方法为了使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结论尽可能地符合客观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些 体育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借助科学计量分析指标来评价体育社会科学成果 。计量评价方法是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是把体育社会科学评价中的一些内容指标化、 数量化、数值化,然后根据一定的权重计算出分值,通过分值的比较来衡量体育社会科学的 价值。
3 结 语
一个成熟的评价体系不是理论思辨的结果,而是在实践的互动中诞生的,其中评价主体 、评价对象、评价目标与评价方法的互动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事实上,方法的局限就是评价 的局限,不深入分析所采用方法的不足,就很难确实了解评价的真正内涵和指向[4] 。因 此,本文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方面的探索只是一次尝试,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 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
参考文献:
[1] 连燕华,马晓光.评价要素系统结构分析及模型的建立[J].研究与发展 管理,2000,12(4):17-20.
[2] 李连科.哲学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83.
[3] 蔡有志,等.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30(12).
[4] 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若干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
[5] 吴平.社会科学评价程序与方法运用[J].情报科学, 2006(6): 814-818.
[6] 陈力丹.关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的几点意见[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院学报,2003(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