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188-02
挫折在《辞海》的解释为:失利、挫败。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中,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消极的情绪反应、情绪体验。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生活、感情、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交往与闭锁、个人意愿与职业选择诸多矛盾和冲突面前,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挫折感,在情绪和行为上产生紧张、焦虑、沮丧、困惑、失望、抑郁等,这些都困扰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剖析导致大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
1.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弱,抗挫折能力较差。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从家庭走向学校,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年龄较小,虽然生理上基本成熟,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部分大学生几乎没有挫折经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名利得失、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不具备协作精神;部分大学生心理防卫能力较弱,应对外界刺激及其冲击的素质较低,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及耐挫折力。在这种情况下,当他们遇到挫折,往往会茫然失措,失去自我平衡的心理支点。
2.大学生理想期望值过高,不能正视现实。部分“90后”大学生是带着矛盾心态进入大学院校的。一方面,他们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另一方面,为了理想和追求努力拼搏而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应对。他们追求理想、渴求知识,但又不愿付出太多的汗水,希望有一个和谐愉快的人际环境,却又在为人处世时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不会宽容与忍让。同时,他们在遇到这些挫折时,不敢正视现实也不肯改变“自我”,缺乏应对策略,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和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长时间的压抑会使这部分学生精神活动降低并产生生理症状,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大学生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淡漠。心理研究表明,如果集体中的成员缺乏集体意识,彼此之间不能进行良好的了解和沟通,不能相互认同和交往,就容易产生苦闷、孤独和焦虑。大学生虽然是青年群体中思想素质较高的一部分,但彼此间地域不同导致文化、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加之多数大学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所形成的“自我意识”,使得一些如学生会、老乡会等由松散个体组成的学生组织,缺乏广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员之间思想情感交流不畅通,缺乏友爱气氛,缺乏集体凝聚力,这为不良心理障碍的滋生造成可乘之机。
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滞后,缺乏力度和实效。如今的大学生年龄多在17―23岁之间,他们对人生探索与思考的偏差,对道德标准认同的错误以及人生价值取向的偏差,都可能导致种种消极心理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发挥其教育和辅导作用,引导学生朝着高素质的人才成长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挫折教育几乎一片空白。教育思想的片面化,使得学校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训练;重智力、分数比较,轻情感、意志培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偏离了对学生消极心理的引导,管理过程中也缺少科学的判断和切合实际的对策,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内在引发源难以及时消除,直至产生严重心理挫折。
二、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抗挫折的心理素质
1.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和建设。《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立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要把他们的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需求。
2.完善心理辅导机制。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建立和完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适应教育工作机制,通过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一是要尽快把大学生心理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教育纳入高校正常的教学轨道,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系统地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实用的心理学技术和方法,消除其心理挫折所带来的心理危机。二是建立心理活动室,构建以个别或团体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为主要形式的心理适应教育网络,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减少心理挫折带来的压力。三是通过访谈调查、心理测试,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底,建立学生个人心理素质档案。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提高承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二)加强“三位一体”建设,营造大学生抗挫折的良好氛围
1.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消除可能产生挫折的因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第一,要重视倡导一定的文化理念,对本校多年来形成的人文、科学精神进行认真总结、提炼,用适当方法宣传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践行,建设好院校的精神家园;第二,要深入开展文化建设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提高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心理有障碍的同学,教师要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多和他们谈心、交流,鼓励其参加校园文体活动,帮助其克服孤僻、离群的心理。
2.宽容学生受挫后的不良行为,为受挫学生提供情绪宣泄安全机制。一个人处于挫折情境时,往往会以紧张的情绪反应来替智行为,这种紧张的情绪如果不能适时地宣泄出来,就可能被累积而导致病态心理乃至攻击、自杀行为的发生。只有使这种紧张的情绪发泄出来,才能恢复理智状态。因此,在学生受挫折后出现异常情绪和过激行为时,学校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帮助他们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以避免进一步加深他们的挫折感。高校工作者应当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优势,采取个别谈话、意见箱、开展心理咨询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等方式,给受挫者提供各种倾吐受挫情绪的场所和机会,让他们自由地、毫不顾忌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和忧虑,把不满的情绪全部宣泄出来,以达到内心的平衡,使他们能在一个自由宽松、充满关爱的氛围中日渐成熟,茁壮成长。
3.加强“家校”沟通,提倡共同教育,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讲道:“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意识有很大随意性和主观性,因此学校要善于组织、协调、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家长教育影响要趋于一致,力求思想工作的最优效益,从而建立起健全大学生挫折抵抗能力的长效机制。第一,调动班主任的教育力量。班主任是学生工作的具体管理者,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帮助、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去,有的放矢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第二,发挥家庭的教育力量。家庭在学生挫折教育中的作用比智育作用更大,如果把学生的受挫能力比做卫星,那么家庭教育就好比是助推其上天的火箭。因而班主任要建立学生家庭档案,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互通情况,统一要求,帮助父母改变溺爱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及时纠正和解决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和看法,共同发挥教育作用。
(三)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抗挫折的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载体,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的成长同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他们在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互动的过程中,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远离生产生活等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校内教育、实践育人与理论育人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如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到农村或边远贫穷地区锻炼,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感受社会生活的艰辛,在劳动的挫折中树立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的思想,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让大学生适当参加社区挂职锻炼,到相应岗位实习,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能客观看待成败得失,培养屡败屡战的气概和意志力;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培养大学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帮助其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
高校挫折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不断发展挫折教育理论,加强挫折教育实践,从而教会学生如何从容应对挫折,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索、破解、战胜挫折的过程中,培养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现代人格与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旭东,等.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主体性哲学 生态人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新的历史任务。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合格主体?这个问题并不容易简单作答。人是最复杂的生物,“认识你自己”也是最为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需要对“人”进行哲学反思,以便建构能够胜任生态文明建设重任的“新人”。
征服自然的人:生态危机的制造者
文艺复兴以后,近代主体性哲学确立。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将纯粹的思维(即意识)视为人的本质。这种对人的理解确立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思维的“我”是绝对的主体,“我”以外的世界都是客体,并且主体拥有对客体的绝对优先地位。这种思维模式落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表现为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自然成为被人征服、统治、奴役的对象客体。这是一种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这种人将自然当作可以任意索取的客体。近代主体性哲学认为有意识的人只可能对和他一样拥有人类意识的主体负责任,没有为无意识的自然界负责的道德义务,无意识的自然界是人类可以随意支配的客体。笛卡尔说过,“我们在认识了火、水、空气、诸星、诸天和周围一切其他物体的力量和作用以后(正如我们知道我们各行工匠的各种技艺一样清楚),我们就可以在同样方式下把它们应用在它们所适宜的一切用途下,因而使我们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所有者”①于是乎,在自然界中,人类把自己看做可以凌驾一切的暴君。人类可以恣意地驾驭奴役自然中的飞禽走兽、花鸟草虫,非生命体的矿物资源更是可以被人类任意征用。人的眼中只有自然的有用性,生态独立自存的内在价值被完全忽视。
这是一种机关算尽的人。为了精确地把握世界,这种人采取了数学的计算方式,“这种确证性必然是一种计算,因为只有可计算状态才能担保要表象的东西预先并且持续地是确定的。”②精于计算的人将自然界的事物看成纯粹的数量关系,本真的物性被冷冰冰的数字所遮蔽。这样,人就不会对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与无机物产生移情或者通感,只要在计算后承担最小的付出就可以了。在社会领域,这种人被简化为追求个人私利的“经济人”。经济人遵从的是经济理性,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努力使成本最小化。经济理性确实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类财富的急剧增长,但是理性经济人总要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了降低成本把大自然的馈赠视为免费的午餐,试图以零成本或者最小化的人力付出把自然界中的一切都纳入人类的经济系统,然后把生产出的垃圾不经处理就还给不能与他讨价还价的大自然。
这种人欲壑难填。马尔库塞把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需求区分为“真实的”和“虚假的”两种。真实需要是指满足与人的生命紧密相关的需要和有意义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如在一定文化水平上的营养、衣着、住房等。“虚假的需要是指那些在个人的压抑中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这些需求使艰辛、侵略、不幸和不公平长期存在下去。”③在虚假需求的诱惑下,人们过度消费、畸形消费,把消费当做自我满足的手段,把消费当做人生的最高乐趣。所以,再多的财富也不够多、不算多。这种虚假的需求成了当代消费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致使“经济自我扩张”从来就没有上限。这意味着人永远会肆意攫取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人永远不可能与自然“和平共处”。
与自然和谐的人:生态文明的哲学根基
人不是自然之主。帕斯卡尔认为人仅是浩瀚宇宙中的一棵苇草,一滴水也能置他于死地。人完全没有资格把自己看成世界的支配者,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对此,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早有体悟。张载在其名文《西铭》中讲到,“乾称父,坤称母,于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④他的“民胞物与”思想将天地万物与人统一起来,物即为予,予即为物,从而达到天地人的和谐交融。马克思更为直接地论述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⑤确实,人们无时无刻不与大自然保持物质能量的交换。人类呼吸着大自然的氧气,饮用着大自然的清水,吃着大自然的果实,又将人类二氧化碳等所有排泄物交换给大自然。人无法脱离自然生存,人和自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自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当代生态哲学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系统,自然界的每一个单位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其次,自然界整体以及每一个构成部分都是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遵循的是自组织规律,具有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演化的趋向性。在人类存在之前,植物界已经发明了光合作用,把水、阳光和空气等变成有机物质;花朵就聪明地利用蜜蜂在花朵之间搬运花粉,利用生态的系统性为自己服务。
人是万物之灵。墨迪曾经以视角主义的观点质疑过非人类中心主义,“所谓人类中心就是说人类被人评价得比自然界其他事物有更高的价值。根据同样的逻辑,蜘蛛一定会把蜘蛛评价得比自然界其他事物都高。因此人理所当然是以人为中心,而蜘蛛是蜘蛛中心论的。这一点也适用于其物种。”⑥实际上,非人类中心主义在思维方式上还是没有走出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非人类中心主义看似将自然或者生态系统置于世界的中心,但这是一种头脚倒置的人类中心主义,因为它已经把自然界作为整体拟人化了,把人类的权利和道德观念强加给了自然界。现实中,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体是不会为人类承担义务的,也是不可能去帮助人类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是人一手制造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也必须由人来承担。首先,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善待自然归根到底是善待人类自己。其次,只有人才有能力来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我们前面引用过帕斯卡尔的话来表明人类的有限性,但是帕斯卡尔还紧接着有下一句来肯定人的高贵性。“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他,人却仍然要比至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⑦我们应该剔除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沙文主义倾向,但我们应保持其作为行为担当者的含义,“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要评价使我们成为人类的那些因素,保护并强化这些因素,抵制那些反人类的因素,人之外的自然不会采取行动保护人的价值:这只能是我们自己的责任。”⑧再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人来入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仅直接决定了物质财富生产和分配方式,而且也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最终决定了如何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正是人和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才使人类生产的目的偏离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的轨道,才造成了无度的生产和消费,最终导致对自然的戕害。公平正义的社会关系才是生态文明得以建立的关节点。
自我建构的“生态人”:生态文明的现实建设者
当代哲学认为作为主体的先验的“人”只是近代以来的一种发明,是一个意识形态的主观假定。福柯讲过,实际上并不存在一种握有、作为建构者、又到处可以找得到的普遍形式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将被抹去,就像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⑨这就是所谓的“人之死”。“其实,死去的只是“本质先于存在”的“人”。这种“人”的死去并不是一件坏事,他会为“新人”的诞生腾让位置。当代哲学的任务就是在解构先验的“人”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一种适应当下形势的新主体。新主体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存在先于本质。人不像裁纸刀一样,在来到世界之前已经被规定了本质。人没有先验的本质,主体是历史和经验的产物,不同的历史语境和社会经验会造就不同的主体;主体是向外部开放的。这种主体不再将意识以外的世界视为外在的,原来所谓的外部既是解构先验主体的空间,也是建构新的自我的场所。个体与自然环境相关联,与社会存在相关联,也与文化历史相关联,人必须通过与外在的关系来建构自身的身份存在;主体的生成是不断主体化的过程。新的主体关注未来,立足当下情势,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自我创造,在向未来的开放中获得存在的意义与正当性。因此这种主体不是静止不可动摇的,它是始终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作为主体的人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自我建构的路上;主体是实践中的自主创造。创造力是人的最大特质,自我创造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人凭借其创造力可以对自己的处境作出自由反应,有意识地对所处的世界进行探索性实践,在实践中成就自己。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担当,我们暂且把这种自我建构的主体命名为“生态人”。生态人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顺应生态发展的规律,通过自己的积极行动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社会人。首先,生态人突出人的生态属性。生态人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人在内的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各得其所且相依相随。作为生态母系统下的子系统,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通过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来实现。在经济发展上,生态人抛弃经济理性,转而奉行生态理性。“生态学有一种不同的理性,它使我们知道经济活动的效能是有限的,它依赖于经济外部的条件。尤其是,它使我们发现,超出一定的限度之后,试图克服相对匮乏的经济上的努力造成了绝对的、不可克服的匮乏。但结果是消极的,生产造成的破坏比它所创造的更多。”⑩其次,我们不能忘记生态人的社会属性。生态人是一个多层面的复合,生态人不仅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还同时具有政治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等。生态人不仅仅是个体的人,也包括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个体的人和不同层次的集体的人的不同属性综合在一起,构造出生态人的立体面相。我们突出生态人的社会属性主要是为了强调其历史担当性。只有人主动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付诸社会实践,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有可能和谐,也才有可能保证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我们突出生态人的社会属性的目的还是为了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生态人的建构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双向互动的,生态人能够建构合理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也锻造出了新的生态主体。我们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就生态人如何构建做出一些简单的勾勒。第一,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过去我们采取的是一种HE经济发展模式(Hyper-Expansionist“高度扩张主义的”),这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运行模式,虽然达到了高产出,也造成了高排放、高污染,结果是对自然的高掠夺和高破坏。现在我们应该采取SHE模式(Sane理智的,Humane合乎人性的,Ecological合乎生态学的),依靠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达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实现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第二,伦理道德的生态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幸福的境界应该是在物质保障基础上的精神满足。这样,人再也不会以从自然中索取为乐,自然才有可能免于当下人类的贪得无厌,才能得到休养生息。其次,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正义观。生态危机是因为人的欲望膨胀导致的对自然的无度索取。欲望不同于人的合理需要,是为了在人群中以差异的方式进行身份地位的区分,也可以说是为了制造或加剧社会不平等。因此,我们应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实现社会范围内的公平与正义。第三,法律制度的生态化。首先要从制度层面保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对接,如党的十报告所言,“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其次,我们需要完善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重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4年通过,明确将保护环境视为基本国策,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但是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仍然有待制定和完善。另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中国已经加入了三十几项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担当保护环境的义务。但是我们在与国际环保组织方面的合作仍然有待拓展和深化。
小结
作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有着与工业文明不同的特点,生态文明更为直接地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是普罗大众的行为,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每一个人也都应当承担一份责任,每一个人也都会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另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无止境的实践过程,生态人需要践行的是行动哲学,“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自我决定、自我创造、自我型构,在与自然的和谐共融的关系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和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3007、SKZZY2013044)
【注释】
①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名著选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93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20页。
③[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6页。
④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6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2页。
⑥⑧[美]W・H・墨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章建刚译,《哲学译丛》,1999年第2期,第12~13页,第17页。
⑦[法]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1997年,第158页。
⑨[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506页。
[关键词]就业挫折 原因 表现 原则 措施
[作者简介]陆竹棠(1979- ),女,河南温县人,黄河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河南 郑州 45000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08-02
近年来,受国家就业政策变化、高校扩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遇到的就业挫折日渐增多。为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中的短期挫折,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各种考验,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挫折教育。
一、大学生产生就业挫折的原因
1.国家就业政策调整。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分配制度也相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①,就业政策从以前的国家统包统分发展为现在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运行还不够规范,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2.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跟不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另一方面,高校扩招规模加大,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如2013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为699万,比2012年增加了19万。再加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也加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3.学校就业指导存在偏差。虽大多数高校均已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往往是重说教、重表面的速成辅导,目光短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同时,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不够重视,课时不足,教材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与市场要求严重脱节。
4.家庭对学生期望值过高。为供给学生上学,很多家庭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往往是靠借款或贷款完成学业,所以他们身上都肩负着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使命。再加上这部分家庭往往对当前国家整体的就业形势不甚了解,以为学生毕业就可以“鲤鱼跳龙门”,对学生期望值过高,使其承受了过多的精神与经济压力。
5.个人素质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职业规划不够清晰。而在某个区域或全国范围内,毕业生整体数量呈现供大于求的形势,为保证单位的正常运营,用人单位均对应聘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部分学生因在校期间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就与市场的要求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二、大学生遭受就业挫折的主要表现
由于个人经历、生活态度、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大学生在遭受就业挫折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表现方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负担加重。当毕业生求职失败时,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无颜面对家庭,担心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梦想,无法兑现自己对家庭的承诺,这就给毕业生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心理负担加重。再次求职时,往往会出现紧张烦躁、心神不宁的情况。
2.自卑情绪提升。部分毕业生因对自己综合评价偏低,又有被用人单位拒绝的情况,自卑情绪随之提升,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缺乏求职成功的勇气和信心。在再次求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面红耳赤、语无伦次、音量较小、放不开自己的情况②,无法正常展示自己的优点,造成再次的失败。
3.消极对待人生。当前因就业市场运行尚不够规范,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时可能会遭遇不公平待遇,这会使部分毕业生在认识上产生偏差③,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因为自己无门路、未拉关系。再次求职时,部分毕业生就会将很大的精力用在人情与关系上,而忽视本身就业能力的提升,消极对待人生。
三、高校开展就业挫折教育的原则
1.团体辅导与个案教育相结合。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挫折既有共性原因,也有因个人成长的差异性而形成的个性化特点,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可通过班会、课程、讲座等形式进行共性化挫折的团体辅导,同时也可通过咨询等形式进行个别指导。
2.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挫折教育时,既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应对挫折形成正面认知,也可通过素质拓展等形式的课外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实现学生对挫折的深层次理解与体验。
3.全程培养与分段实施相结合。就业挫折教育应贯穿学生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始终,应根据专业实习、职场体验、就业等不同阶段学生可能产生的受挫心理,注入不同的内容,确立阶段性挫折教育的重点。
4.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挫折教育时,要通过案例的引入,分析不同人的挫折,以及不同人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所产生的不同结果。以正面激励为主,反面警示为辅。
四、高校开展就业挫折教育的主要措施
1.提升学生理性认知就业挫折的能力。要使学生增强抵御就业挫折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直面挫折,做到正确认识挫折。一是高校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让他们清醒地知道,我国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已不再是往日的“天之骄子”,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情况非常普遍。同时,也要让学生知晓,就业制度改革后,国家不再统包统分,需要每个毕业生自己走向市场,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有多人同时竞争一个职位时必然有人落选,就业挫折在所难免。二是高校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等,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对待就业挫折,在思想上要消除对挫折的恐惧感,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自信心,要让学生懂得只有当遇到挫折时不退缩、努力进取,才可能获得成功。三是通过素质拓展训练等方式启发学生加强抗就业挫折的自我锻炼,设定一定的情境,在小游戏中让学生感受到大人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失败与挫折,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不断反思自我,勇于迎接挑战,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四是要教会学生调整心态的方法与技巧,如找好友倾诉、到咨询室咨询、在无人处放声大哭、进行体育锻炼、听音乐或到卡拉ok释放等。
2.提供学生宣泄就业挫折的途径。就业挫折一旦产生,就会对毕业生本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影响,甚至会影响将来的进一步择业,因此,当学生在就业中出现情绪波动时,要及时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化解。一是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学生分析挫折出现的原因,增强学生的挫折调节能力。若目标制定不科学,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制定目标,如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已尽最大努力但依然无法实现,要学会调整目标或降低要求。若因学生一时准备不足而导致求职失败,要引导学生重视所遇到的求职机会,有针对性地去准备,提升求职成功率。若因遭遇不公平对待而导致求职失败,要鼓励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自觉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及就业就竞争力。二是开通“求职体验”QQ群或微博,引导学生将自己求职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在平台上进行分享、交流,一方面可以给求职失败学生提供一个发泄的场所,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一个就业指导的场所,建立“抗挫折”教育的新阵地。但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学校,要注意时刻关注网络信息的变化,随时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三是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其当前的就业形势,告知学生的在校表现及能力状况,使其了解就业挫折感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因素,争得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并鼓励家长主动与学生取得联系,以打消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愧疚感,减轻其精神枷锁和心理负担。
3.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排除客观因素和不可抗力的影响,学生遭受就业挫折的频率、程度及应对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就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强,遭受就业挫折的次数就少,程度就浅,负面影响就小,同时对挫折的自我调试和排解能力就越强④;反之,竞争力越弱,则越容易产生挫折感。因此,提升学生的就业抗挫折能力,关键是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一是高校专业设置要符合市场需求。高校要及时注意研究国家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或部分专业的招生人数。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上,要根据社会、学科发展,适时修订培养计划,使教学计划始终保持科学性与合理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注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在课程设置上,高校要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在内容上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专业技能和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工作机制上,要建立教学部门和学工部门的沟通机制,努力构建人才培养双渠道沟通机制,着力在学生职业技能、职业规划、职业素养、职业适应力等就业能力提升方面下功夫,从而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高校可根据学生在专业实习、职场体验等不同环节的表现,适当安排有助于提升学生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安排活动时,要注意参与人员的覆盖面,提升活动效果。
4.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学生产生就业挫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清醒的判断,对自己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因此高校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一是要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认知。要通过专门的测评软件使学生了解自身内在的倾向或隐藏的梦想,通过家庭、同学、老师对学生的现实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最终形成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360度测评,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领域。二是要使学生对有意从事的职业有清晰的判断。要通过课程介绍、专家讲座、校友座谈、自身体验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有意从事的职业领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该领域的入职条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对自己将来是否适合在这个领域发展有一个客观而清醒的判断。三是学校要有督促学生实现职业规划的可操作性方法。在学生进行过360度测评后,学校可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制作自己的职业规划书,条件成熟的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手册》。手册建立后,学校要安排专人对学生的规划目标进行逐一查看,并可根据就业、创业、升学等目标的不同,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自身的行动计划,进行跟踪管理、动态调整。当小组成员遭遇挫折时,鼓励他们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调整,始终朝着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前行。需要指出的是,在小组行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作为观察人员从旁进行提醒、分析、引导,确保其不偏离方向、不为挫折击倒。
[注释]
①李成龙.当前形势下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J].新西部,2010(14):164.
②③李琳,刁文彬.论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抗挫折”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11(3):71,71.
【关键词】学科特点 学生事务角色转变 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51-02
党的十报告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新时期、新特点,要求教育方式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转变。这些都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事务管理也应该结合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
一 新时期研究型大学学生事务管理角色定位的理论思考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大致经历了“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和“学生学习”的演进过程。20世纪90年代,为了应对高等教育出现的质量危机等诸多问题,随着“学生学习(SLI)”理论的兴起,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管理者提出必须加强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合作。在“学生学习”阶段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角色定位是面向学生学习的,他们与学术事务共同分担学生学习的责任,着力营造一个紧密结合课堂内外且具有教育目的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国内有学者从学生参与度的视角,综合分析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近年来大学生发展方面的实证研究和数据,总结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与学生发展的关联性,提出要重新认识高校学生工作的角色定位,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高校学生工作系统。这与美国高校强调加强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学习的理念是一致的。相关的研究还表明,大学生课外活动参与有其适度性,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课外教育及活动需要明确重点,有所规划。
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近十年来汲取美国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学生事务管理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学生工作的特点,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角色定位做了诸多探索。相关文献大多认为学生事务管理角色定位在教育、管理或专业化服务上,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但没有考虑不同类型大学的差别。由于高校学生事务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着学生事务工作体系内容的构建,一定程度上也对机构设置、队伍保障等问题带来影响。因此,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现有运行体系内容繁多、重点纷呈、工作任务重,考虑计划和方法层面的问题较多,但对学生事务管理自身的理论思考不够,尤其缺乏对角色定位、目标理念等更高层面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另外,高质量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这从客观上要求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就自身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尤其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和任务进行必要的反思。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构建与实现的方式上有自己特色。新时期培养众多的精英人才客观上需要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事务管理者积极转变角色定位,加强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合作,强调以质量为本。学生事务通过紧密联系第一课堂,整体规划课外学习和课余活动等教育、管理及专业化服务活动,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 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推动学生事务管理角色定位的转变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在教育现状问卷调查、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特色,对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事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认为现阶段学生事务管理者应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当更重要的教育伙伴角色,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方面承担比以往更大的责任,在教育、管理、专业化服务角色的基础上凸显质量意识。通过构建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主动配合的工作机制,紧密联系第一课堂整体规划所有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推动学生事务管理者角色定位的转变。
1.调整工作定位,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工作目标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质量是必须保障的,提升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能以牺牲培养质量为代价。把提高培养质量当成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院系的学生事务管理和学术事务管理工作也就有了紧密配合的坚实基础。当学生事务管理主动配合学术事务管理一起着力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的人才时,学生事务管理对院系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也就体现了出来。这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融入院系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工作定位的调整必然带来工作重点的转变。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特点要求是有一定差别的,如学生的钻研精神、思维活跃、表达能力、逻辑分析、吃苦耐劳等素质均十分重要,但不同学科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院系学生事务管理要考虑各个学科的背景,要有差异性,通过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屏蔽掉外部过多的影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工作重点放在与学术事务主动配合,共同培养本专业需要的学生基本学科素养上。
2.转变工作方式,推动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深度融合
学生事务管理与学术事务管理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在现实中是普遍存在的,不利于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应转变现有学工教务各自为政的理念,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紧密配合的机制和体制,以此作为营造的全员育人氛围的着力点,从而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这一工作方式要求建立一个质量导向的运行模式。新的学生事务体系一定要紧密联系第一课堂展开,切实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促进作用,不能自行一套理念,让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成为两条平行线。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与教务部门一起整体规划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将思想教育、课余活动与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切实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促进作用。
3.扩充工作队伍,建设职业化与专业化结合的学工队伍
推行职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学工队伍,以弥补大多高校现有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不足的弱点,以便更好地推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的院系学生事务管理新体系的实现。职业化是指辅导员以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帮助学生应对成长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专业化是指本专业的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方面的良好引导。
辅导员在落实各项教育管理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应积极搭建各种交流平台,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积极推动聘任有影响力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年级导师和班主任,利用学术优势与辅导员一起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机制;在与学生交心谈心的过程中开展专业引导,让学生对专业充满兴趣。
三 以理科为例,推行紧密联系第一课堂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围绕“打造培养科学家摇篮”的人才培养目标,从研究型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的角色定位出发,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构建了一个有物理特色、紧密联系第一课堂的学生事务管理新模式并予以实施,现已初见成效。这一新模式着力营造培养科学家苗子的有利环境,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就有限的活动做出亮点。
整个工作体系以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紧密配合做为构建大德育体系的着力点和出发点,重在强调责任感教育、专业兴趣培养和学习主动性激发。通过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参与度、调整学生对课余活动的参与量,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质量,使学生打好本科阶段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励其立志投身科研事业。现阶段我国十分需要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人才为振兴国力贡献力量。就理科而言,培育学生对民族振兴大业的社会责任感十分必要。学生事务管理者要强调重视专业语境中的科学精神、价值观、科学态度的宣传,激励学生树立投身基础学科科研事业信念。
第二,密切关注课内学习效果,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育良好的学习风貌。定期开展本科生教育现状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学状况、对学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关联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实施适度的严格管理,如鼓励认真遵守学习纪律的学生和班级,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注意加强沟通赢得学生对管理制度的理解。营造高品位的物理学术文化熏陶师生,如在教学楼建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事迹墙、在宿舍张贴物理学家画像等。
第三,整体规划课外学术活动,立足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课外学分的实施,整体规划第二课堂的学术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第一课堂学习质量的提高。包括:学术交流定期化,如开设博学讲堂,定期邀请物理学大师和杰出的青年学者为新生做报告,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研究机会大众化,鼓励本科生早进科研团队,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让有潜力且对物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得到名师的悉心指导和言传身教;专业导航深入化,面向中年级学生开展定期的“专业导航”活动,为学生保研、考研、出国、就业做专业方向上的导航,加强对学生继续深造的引导力度。
目前,物理学院近几届毕业生在入校之初第一志愿率不高的情况下,读研比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学生们不断受到北大、科大、中科院物理所等校内外深造机构的好评,在研究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储祖旺、蒋洪池.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演变与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9(2):86
[2]丰蓓.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的新发展――加强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合作[J].复旦教育论坛,2006(2):81
[3]朱红、李雪凝.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与学生发展的关联性――实证研究发现了什么[J].高等教育研究,2011(8):79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大学生创业 问题 创业教育模式 创新对策
开展创业教育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更是积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工科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实施创业教育制度不健全,创业教育学术研究氛围不浓。
许多地方院校没有树立创业教育全程化、全员化的理念,没有构建创业教育运转协调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缺乏专门学术研究队伍,学术研究还很薄弱,对概念进行界定及学术研究,还是近几年创业实践的兴起才从国外引入的,总体上处于萌芽阶段,正规的创业学课程教育几乎空白。由于我国大多高校未设置相应专业和课程,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大都是来自其它领域的研究人员。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氛围不浓,突出表现在:一是研究主题与内容处于介绍和引进阶段。研究者主要还是对现状和意义进行描述,仍在讨论需不需要创业教育,只是呼吁和倡导,且大多停留在表层的分析和阐述。国际研究比较表明,尽管我国创业教育很多理论与实践问题要素的研究脉络基本清晰,但迄今并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与理论框架。二是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概念、意义、内容等方面,涉及实施途径则只是谈谈学校应大力支持、社会应提供保障等,未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地实现和开展创业教育,以及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理论。三是缺少研究平台。专业期刊杂志是创业与创业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观点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对学术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平台的作用。美国有关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刊物达40多种,公认权威的刊物就有5种。四是研究方法单一。除少数用问卷调查法和简单描述统计分析之外,大多是定性研究,极少用定量方法,缺少实证研究。
(二)缺乏创业成功的专家型师资力量。
大学生创业活动普遍停留在创新实践活动层面上,没有系统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作支撑。一些高校虽然专门聘请了―些实业家、企业老总为大学生创业导师,但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导致创业教育课程成了空洞的说教课。
(三)地方院校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缺少实践园地。
学校支持力度不够、社会提供的保障有限等,直接导致许多高校创业经费总投入不足。相当一部分高校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没有设立单列的创业教育专项基金作专项经费;二是没有开辟专门的足够自基地用于教育、培训和创业实践,无法为创业教育提供十分宽松的环境,不能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条件,创业陷入“纸上谈兵”尴尬;三是没有成熟的教学手段和评估标准。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采用成熟的教学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而目前大多高校教学手段不成熟、教学评估比较模糊,不能科学全面地评价、考核学生在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的发展状况,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斗志。
(四)对大学生创业的思想还不统一,认识严重不足。
近几年高校正逐步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学分,但少数高校只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有些高校即使将创业教育引入校园,大多也只停留在第二课堂活动层面,只是借鉴国外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热情、创业意识的培养等进行探索,缺乏本土化的切合各类不同层次不同地域高校实际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在实践中推广运用并取得成功的案例非常少见,也极少注重学生创业计划设计能力的训练,忽视培养和引导学生发现市场商机、筹措创业资金、寻找合作伙伴和创办公司企业的能力,更缺少适当的评价体系。简言之,创业教育的广度、深度不够。
二、地方院校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和实施途径的创新对策
从变革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入手,以创业教育理论为指导,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依托,地方院校工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与途径,注重培养地方院校工科大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
(一)组教学研究团队,建创业教育氛围。
国际研究比较表明,尽管我国创业教育很多理论与实践问题要素的研究脉络基本清晰,但迄今并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与理论框架。因此必须根据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尽快采用成熟的教学手段,建立科学系统、合理完善的教学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价考核学生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发展和积累提高的具体情况,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志。二是组建专门教学研究队伍。由于我国大多高校未设置相应专业和课程,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大都来自其它领域的研究人员。相比而言,国外从事创业与创业教育队伍庞大得多。应从概念、意义、内容等方面出发,扩大研究领域,改变研究方法,除少数用描述性的定性研究之外,还应广泛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描述统计分析,用定量方法来开展实证研究,广泛涉及如何有效地实现和开展创业教育及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和实施途径方面的理论。三是地方政府和学校都应大力支持、提供保障搭建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平台。专业期刊杂志是创业与创业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观点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对学术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平台的作用,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专业刊物。
(二)改革实践课教学,架构教育新模式。
积极改革实践课教学,包括各实践课课程内容与操作的整合及课时分配,强化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见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把技能型课程直接安排进入车间具体岗位学习,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习单位接受全面的实际锻炼,培养学生在实际岗位上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时,能消除或缩短适应期,真正达到“毕业即能创业,创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顶岗”的目标。
1.把教育实习与学生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面向创业抓实习,在实习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讲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进入单位实习,对一个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来说,这一实践经历就显得相当珍贵。因此,无论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还是从学校自身利益出发,都应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协商,主动和对口行业挂钩,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和学生创业相结合的实习基地,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实习求职牵线搭桥,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创造更多的创业空间,确保学生通过实习实现创业的连贯性和专业性。
2.把教育实习与推荐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架起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是成功实现大学生顺利创业的高速绿色通道。学生通过创业实习实训,可以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独自处理难题、如何化解工作压力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既提高创业本领,又积累创业经验。
(三)依照专业布基地,校企合作拓渠道。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一支适应地方院校工科专业教学科研的“双师型”高学历教师队伍,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创建产学研示范基地,探索地方院校工科学生参与产、学、研的途径。并在办学实践中,把加大四方面的力度以落到实处。
1.加大组织机构建设力度和创业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领导坚强,组织周密。为适应创业领导工作的需要,学校在“毕业生创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珠江三角洲一带、长江三角洲一带和中西部及渤海湾等地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非常明确地提出,建立实习基地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让实习单位更多地留用毕业生,以求通过实习来扩大创业。在做出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后,积极加大建设资金投入,确保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2.动员力量,主动出击,依照专业建基地。学校通过师生及其亲友或校友或上网查询等各种关系网广泛联系,抓住每个机遇,深入企业实地考察创业市场,根据专业特点和具体要求,科学布局,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有计划有目的地物色合作伙伴,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同相关的行业、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共同开展职业培训。甚至利用产品交易会,结识厂商,组建基地,努力确保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3.立足本区,辐射全国,依照规划布基地,架构教育实习与推荐创业桥梁。在实际操作中,学校把教育实习规划为“生产见习在区内,创业实习在区外”。在区内,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了江西联创光电有限公司、中国国电公司万安水电站等规模相当、专业性强、有影响力的企业开展生产见习,让学生对生产单位产生感性认识,为毕业实习积累经验,打下基础。在区外,结合毕业生都热衷往大城市寻找创业机会的情结特点,选择有行业特点、有地域优势和规模效益相当的企业或集团公司,根据专业要求安排到相应公司开展为期6个月的毕业实习,如机械制造专业,选择了中国一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选择了北京万东医疗器械和普朗集团;电子通讯专业,选择了深圳安泰信等企业作为实习基地。
(四)“三全工程”搭平台,抓好实训搭平台。
建立健全地方院校工科大学生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体系,尝试工学结合的“3+1”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培养地方院校工科类复合应用型大学生。为加强学校和厂商的沟通,做好基地实训学生的管理和调控,必须对学生实施全程指导、全员参与、全心服务的“三全”工程,努力找到用人单位、学校和实习学生之间实现“三赢”的最佳平衡点,并着重解决好五个问题。
1.要加大专业思想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对实习实训的认识,做到思想工作先行。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帮助并引导他们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确保学生准确定位,树立“先创业后择业”的创业观和发展观。目前学校建立的创业实习基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习基地,在那里,学生的实习过程实际上也是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追热门随大流,过于强调地域区位和薪酬差别,工作求轻松图兴趣,缺乏事业心,狭隘理解专业对口,出现个人期望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个人理想与市场制约的矛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就会形成创业观念上的许多误区。对此,学校不仅要积极为学生作报告开讲座,开展关于实习意义、要求和注意事项的培训,而且要请优秀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教育学生如何通过创业前的实习全面提高自己的创业竞争力,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实习时间寻找创业机会,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教育实习和投身创业浪潮,主动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搏击,有意识地给学生打“预防针”,让学生认识到:实习既是竞争,更是挑战和机遇,必须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
2.要做到计划先行,强化管理。面向创业抓实习,进入单位实习,对一个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来说,这一实践经历对不断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显得相当重要。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努力为学生积极投身教育实习和创业做好前期准备,为适应教学实习实践需要陆续制订了一系列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每学期末就将下学期学生教育实习计划提前告知基地,让厂家提前作出生产安排,确保学生走出校园就有岗可选。另一方面要派出骨干教师带队或选定实习实训基地临时负责人,负责做好实习实训大学生的食宿等日常管理和其他安全保障工作等事项,定期和学校保持联系(如遇特殊情况则可随时向学校反馈),督促实习单位落实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岗位安排和实习指导,同时还重点抓好实习纪律、毕业论文撰写和设计、实习鉴定等工作,确保学生不仅可以在稳定的环境下完成实习实训任务,而且可以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有意向地寻找创业机会,从而有效地弥补学生专业实践经验不足、创业心理准备不够的缺陷,做到教育实习与推荐创业两不误。
3.要积极维系好学校与基地单位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随着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实习单位和学生之间也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实践证明,在联系实习单位时一定要摆正位置,明确双方权益,尤其是实习期间学生薪酬、实习时间等权益。应该让实习单位充分认识到,接受实习生是一个双赢的经济社会行为过程。所以,学校一方面要用感情与厂商联姻,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共同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以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等为主要内容,组织教授博士团为企业提供智力服务。另一方面要不断注重寻找有一定规模、各方面条件较好且能持续提供较多见习岗位的合作单位,双方签署共建协议,主动邀请长期合作单位负责人来校考察,聘请该公司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为基地指导教师,零距离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4.要始终保持学校与基地学生的联系。学生实习实训期间,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理都更加需要母校的关爱和老师的关怀,尤其是刚到企业头几个月的适应期和实习结束毕业前夕,这是验证他们实习成果的阶段,也是决定他们人生或自信或惶恐,或成功或失败的重要阶段。因此,一定要坚持人性化管理,通过检查实习、调查情况或电话问候等一系列的关爱和交流,加强与实习生的联系,而不是坐等学生反映和汇报,更不能对实习生放任自流。必须千方百计,加倍努力,不断深入,力使教学实习实训更加适应专业特点,更加符合教学规律与学生心理预期,更加紧密地同创业推荐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工科大学毕业生的创业。
参考文献:
[1]黄春英,彭光良等.工科专业毕业实习与创业结合模式与途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0).
[2]郭必裕,沈世德.对普通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分析[J].南通工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3]傅亚军,彭光良.浅论大学生创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7,(24).
[4]郭永强,肖蕙蕙等.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青年科技,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