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数十年的发展中日臻成熟,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种类日益增多、金融业务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强、金融交易渠道愈加活跃。金融业态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同时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多样化。

(1)金融机构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与此相伴的是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非银行的金融部门的出现和不断壮大冲击了传统的大一统银行体制,并逐步成为和银行业作用相当甚至更为重要的金融业的组成部分。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如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法人机构数量近年来 变化不大,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则呈现出一个显著上升的趋势。五大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人机构数量也不断上升。(2)金融产品的种类日趋多样化。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金融产品多样化的外部条件已经较为成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竞争白热化、金融脱媒化、利率市场化、需求多样化、城乡一体化、资金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的增加以及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意味着金融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据智联招聘统计,2013年新增职位中来自银行、保险以及证券机构的金融业职位需求增长最快,比2012年增加了91%。前程无忧201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的500家雇主所在的16个行业中,金融/证券/投资成为亮点,金融投资人才在2013年炙手可热。在四季度金融/证券/投资行业增加社会招聘的雇主高达88.8%,而2012年四季度的调查结果为51.6%。

2.市场化。

2014年我国金融改革路线图已逐步清晰,即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层次多元的金融体系。伴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发展与深化,我国金融发展的总趋势逐步呈现出市场化的特点。目前我国正在努力推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进程,这在为金融系统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必然带来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管理难度的增大。除了因利率、汇率市场化等引起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易便捷度的提高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间的风险相互传导,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具备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财务金融知识和拥有较强数理基础的金融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能力的人才将成为金融市场最为缺乏的人才类型。

3.网络化。

至2013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余额宝、淘宝基金店、微信支付、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以“短、平、快”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被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从技术、政策、需求角度而言,互联网金融的长期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在未来的金融企业中,“电子虚拟网点”将大幅替代现有的“物理网点”,“信息流”将最大限度地替代“物流”和“现金流”。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情况,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业发展的网络化趋势。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加大了对金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截至2013年10月,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过55%。在这一新背景下,市场对既拥有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又掌握一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

4.国际化。

伴随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正逐渐融入到世界金融市场中。截至2013年12月,已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40家子行、190多家的分行。保险业方面,目前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机构在我国设立了55家外商独资、合资保险公司,占我国保险公司总数的31%。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之后,中国金融人才的国际化将进一步提高,包括国际化的眼光、全球化的资本运作意识、全球化金融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下的运作能力等。

5.复杂化。

伴随金融创新的需要,金融产品由于衍生品的产生而变得越加复杂化。自1992年我国金融衍生品首次在沪深股市交易以来,以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为基本形态而衍生出的各类杠杆性的信用交易产品应运而生,至今我国已涌现了大量以商品期货、外汇掉期与人民币利率互换为主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随之,金融市场对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高学历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2002年至2011年,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的金融从业人员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金融行业中高学历人才占比位于所有行业的第三位,前两位分别为科学研究和教育业。

二、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需求的悖逆和矛盾

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这一核心任务,围绕这一核心,高校的目标即是为各行业输送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基于以上对行业变迁和人才需求新趋势的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金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不足。

目前,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出现劳动力供给结构性过剩。由于金融业逐渐向多样化、混业经营方向发展,越来越需要通晓金融游戏规则和能够运作全球市场的复合型人才。用人单位对金融学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从业人员提高分析市场行情、从事金融产品定价的数理能力,又要求他们拥有防范金融风险的管理能力,还要求他们增强对金融法律法规的运用能力。然而,从目前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现状看,高校对学生数理基础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足,直接导致毕业生素质难以达到金融市场和企业的要求。另外,学生的主干课程中缺少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课程,使金融学科未能很好地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也使得学生的能力难以驾驭未来金融市场中面临的实际金融问题。

2.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一方面,金融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更是智力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金融企业规模、资金实力的不断壮大,当务之急是挖掘具备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从而促进这些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竞争优势地位的形成。然而,目前高校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金融学教学方式以授课为主,一味灌输,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不足。另一方面,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金融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工作力度,对原有金融实践教学方法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改革效果不够显著,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高校的实践教学理念还没能突破传统金融教学模式的框架。金融实践教学理念、内容、形式、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金融实践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陈旧,师资条件有限,学生素质不能满足企业要求。

3.“经济学院模式”与“商学院模式”往往偏重一方,未能发挥整合优势。

在当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下,主要有两种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部分综合类院校及财经院校更侧重于从宏观经济学视角,进行银行体系、货币政策以及信用等方面的研究,更多地遵循“经济学院模式”。而具有理工科背景的院校则偏重于“商学院模式”,这些院校直接借鉴国外商学院的发展模式,从微观角度出发,以管理学为主,侧重以资本市场和公司财务为研究对象。现代金融的微观化趋势使得传统的以宏观金融为主的教学内容显得很不全面,说服力也就此减弱。目前的现状是高校往往只偏重一方,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产、学、研”优势互补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才能更加有利于提高人才的理论素养和应用能力,在就业方面赋予人才更多的选择权,从而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校企共赢。

4.金融教学视野不够开阔,没有清晰的国际化教学理念与目标。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在各个层面都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中,这对我国金融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虽然部分高校已逐步认识到金融教学与国际并轨的重要性,但其实施过程和条件还有待完善。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国际化程度不高,许多理论和内容较为落后。另外,师资力量与国际化教学目标的要求不相匹配。金融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没能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的局限,对西方国家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践不够重视,引用率不高。对国际化教学的整体路线规划不清,在兼采众长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方法。

三、金融业人才培养联动模式的创新机制

由于业态发展、劳动力需求及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联动的关系,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应该始终适应这一联动模式的要求。以上探讨了我国行业变迁的基本态势以及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给出如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的建议:

1.搭建多学科渗透教学平台,立足培养文理兼修的复合型人才。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可借鉴的国内外经验较多。例如美国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斯坦福大学的实用教育、英国剑桥大学的综合教育以及日本大学中盛行的交叉学科教育等都为我国金融学教学改革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思路。国内高水平大学也开始进行金融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武汉大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实验班”教学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大连理工大学推出的“数学+金融学”教学模式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南开大学从2001年开始进行跨专业经济、管理和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在这些先行者的引领下,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可以在金融专业的基础上设置“2+2”课程,即学科交叉实验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金融学+X”课程,例如“金融学+数学”,“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学+计算机”等。目前,这类“2+2”课程在我国的部分高校内已有开设,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这种模式的推广度和普及度并未达到预期高度,因此促进金融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将成为今后金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次,增加通识教育、平台大课的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中应包括社会学、中西文化概论等课程。平台大课是指学生可以在平台中选择管理类、文学类、法学类、理学类等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从而建立涉及经济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有金融专业特色,又拥有全面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国外高等教育提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辛辛那提大学“工学交替”模式、百森商学院“创业实践”模式、加州大学“个人专业”模式、哈佛大学“校企合作”模式、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培养”模式。与国外具有创造力的培养模式相比,国内高校目前也有了一定的实践,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已建成的金融实验室可实时接收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和上海证交所等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交易数据,供学生实盘演练。然而总体来看,国内高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还限于比较僵化的模式。鉴于此,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和富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是高校金融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方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纯粹的理工科不同,既需要拥有很强的数理功底,又需要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和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本文建议在培养金融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采取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的IP(IInnovation-Practice-Interaction)模式,即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互动模式,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创新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校企合作和实践模拟为主要方式,强化基础课、专业课、国际交流和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为培养具备一定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奠定基础。目前,大连理工大学正努力推进IPI模式的实践,不断实现多元交互式教学方法,搭建学生实践平台,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3.促进“商学院”与“经济学院”培养模式的融合。

孤立地发展任意一种模式在如今金融业大发展、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都是行不通的,两种模式均不能有效解决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走两者融合的道路,实现学术型培养模式与职业型培养模式的有机结合。“商学院”模式起源于美国,并逐步成为世界公认的优秀培养模式。“经济学院”模式以培养博士研究生为目标,更为注重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训练。目前来看,我国在金融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因此,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经验,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符合社会经济需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将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相关课程全部囊括在学生的培养计划内,既要注重宏观金融理论的教学,又要强调以实践为导向的微观金融教学。

4.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文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

高校教育国际化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金融学教育的发展必然要符合这一主流趋势,特别是那些准备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重点大学,更需要尽快地采取积极的措施。首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金融学英语强化班。目前已有高校在此方面进行了尝试,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在2009年成立了金融学(英语强化)班,该班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金融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英语特色课程。如:跨文化交际、批判性阅读与写作、欧美社会与文化、演讲与辩论等。另外,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应该摒弃一些呆板教条化的内容,开设金融专业的双语课程,鼓励学生阅读外国原版教材和读物。其次,建立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参加海外高校交流学习项目,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商务环境,用全球视角看待、理解和解决跨文化的问题。融合中西文化的精华之处,摒弃循规蹈矩的固有模式,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吸取外国经验的基础上,金融人才的培养仍然要立足本土,因为金融人才最终要服务于本土市场。

四、结论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确立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根本指导

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首先应该以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指导。当前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一方面要与初、中级残疾人教育进行衔接,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对象是残疾人,生理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因而残疾人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以一种本性的恻隐之心无意识地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智”的要求。目前,很多接受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其文化基础知识的水平也就是高中甚至不到高中毕业水平。但是我们必须要强调残疾人高等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不能因为他们具有一些生理障碍就过分地实行“人道主义”,放低要求。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现实下,残疾人大学生也必须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一起参与社会竞争,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和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放低对他们的要求,将会使他们处于永远的劣势。并且,残疾人在社会中的发展也同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残疾人和健全人具有受同等教育的权利和能力,如果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其实是就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反倒违背了“人道主义”中“平等地看待残疾人,尊重他们做人的权利,包括受教育、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一原则。

体现残疾人教育的特殊性

残疾人由于其生理障碍导致其认知、思维活动与个性心理具有特殊性。因此,残疾人教育包括残疾人高等教育要施行特殊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根据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要求,残疾人高等教育应该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又要坚持“以人为本”观念,形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尽量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回归主流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的特殊教育理念。另外,还要讲究特殊的教学策略,要针对不同障碍学生的认知思维和个性心理特点,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手段。如对于视障学生首先要综合采取多种感官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其健全的感官功能,把教学与视觉补偿相统一,增加其具体体验和直接经验,重视语言指导的原则,善于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科学的语言讲授知识,指导活动和语言训练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可以弱化残疾人的生理障碍,使其得到某种程度的补偿,为残疾人提供更有效、更便捷的途径。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高科技技术,让多方面的信息接受补偿其生理障碍造成的限制。所以,残疾人高等教育毕竟不是普通的高等教育,我们在确定其培养目标时还必须参照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体现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确立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维度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双重维度:“人”与“人才”

作为教育体系终端的高等教育既要为国家社会培养某种类型的“才”,也要为受教育者的人生负责,让受教育者享受生命的充盈圆满。因而,确立其培养目标更应该遵循双重维度,即“才”的维度和“人”的维度。当然两个维度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割裂开来。关于“才”的维度,一般以为应包括人才规格、能力要求、知识结构等要求。关于“人”的维度,笔者以为,应涵括人生追求的三个层次――提供生存技能、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命境界。(1)提供生存技能:作为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保证受教育者具备生存技能;(2)提高生活质量:高等教育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就在于不仅能培养学生基本的生存技能,养活自己,而且能够保证学生具有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当然生活质量不仅仅指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3)提升生命境界:生命境界是有层次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较深广的人文关怀、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对生命意义的体悟与追求,能够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

残疾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双重要求

残疾人教育作为一种更为强调人性与人本位的教育,其高等教育更应该强调培养目标的双重维度。笔者以为,遵循前文提到的两个指导思想,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从两个维度可以分别表述为:“人”的维度方面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能实现自我生存,且具有提高自己生活质量和提升自己生命境界能力的“人”; “才”的维度方面要使受教育者成为能平等参与社会,为社会贡献力量,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

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

重视基本社会交往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社会交往是多渠道且用各种感官进行的,残疾人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先天具有一定的障碍,因而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人是群居动物,不能离群索居,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对于残疾人来说,如果不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加他们与周围人的交往和交流,容易使残疾人拒斥外在的世界,走向孤立,这将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其次,社会交往能力已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弱势群体,残疾人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当然对于残疾人来说,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具有比健全人大得多的难度,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有人将社会交往能力分解成九项分能力: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陌生人交往、认识自己与他人、情感交流、交往规则、交往策略和自我表现。残疾人高等教育至少应该加强学生基本的交往能力,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加强技术应用型的职业能力,提供其生存及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

人必先活着,其他一切才有所附丽,所以作为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保证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可以实现自我生存,这是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目标,对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尤其是如此。让残疾人“回归主流”,平等地参与社会,是残疾人事业的奋斗目标,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得保证他们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能够自食其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直起腰杆,去争取属于自己应该拥有的一切。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观点,社会的人才类型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应用型又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三种。根据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其培养的人才应是一种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其任务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把工程型人才的工程设计、规划、决策(广义)付诸实施,使其转化为物质形态的产品,为社会谋取直接的利益,不同于技能型人才主要靠体力操作技能进行工作,而是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工作,并常在实施工作中承担领导和组织职责。所以需加强技术应用型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引言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结合地域、行业特点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人才源源不断,提升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分析我国目前高等人才教育模式的弊端,明确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漏洞,有助于坚定我国高等教育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有助于我国构建系统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都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国际上高等人才的教育模式与国内模式有所不同,主要的典型代表有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四个国家。

美国主张通才教育模式,全面要求人才跨学科培养、跨专业学习、跨课程拓展。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以市场调节和需求为主导的,政府也会适当干预人才培养的方向。美国高等教育提倡以“工学交替”的模式提升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

日本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校企联合,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向培养所需人才。在人才的培养上开展交叉学科、跨学科的研究,强调对人才的身心健康、身体素质的培养。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多为综合性课程,并根据企业需求明确培养的目标、细则。

英国的高等人才教育从人文教育模式向现代复合型人才模式转变,以接近的学科组成综合学科群。但是多部分课程有“哲学课程教育”、“经济学课程教育”两类,这也是英国高等人才教育中培养人才知识结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德国应用类型的高等人才教育体系成熟,应用型、实践性、职业性的高等教育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属于普遍现象。高等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主要应用于现代工业领域,强调专业理论和知识的系统化。高校人才培养还有艺术类型的辅助培养,注重人才的个性和艺术才能。

我国的高等人才教育模式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细化专业,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当时是以西方主要是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蓝本来设计中国的高等教育。21世纪后,高等教育逐渐实行以学术为先、开放民主的特区式运行管理体系:国家部门和学校给予改革试点以充分的教育、研究、管理自主权,通过推荐中心主任和参与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宏观间接管理改革试点。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

加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的教学,既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也是百年涉外、一流涉外的需要。实践教学是通过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由主体、客体、目的、手段和结果五个要素构成。实践教学尽管不完全在课堂外进行,但总体上说,实践教学不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即使是实验课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实践性、“做”和“干”是它的主要特征。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技能训练、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形式必将越来越丰富。

三、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定位有偏差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由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依各自管辖权限而设,学校缺乏独立自主性;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当多的学校不能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在教学目标上,也不能进行准确定位。重视学位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数等纯学术因素,而忽视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因素。高等院校设立的实验课、模拟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理论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如本科高等教育中每两年会要求学生完成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课程强调实地调研并以调查报告的方式呈现课程成果。大学生群体势单力薄、资金力量有限,大多数人无法完成??践课程要求的“实地调研”,上交学校的调查报告多为编造或是参照前人的研究结果,造成实地调研与实际数据不符,学生无法掌握调研的流程和内容。

(二)实践教学计划滞后,市场匹配度低

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带动了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发展。但是实际中,远程教育资源与现行教材匹配程度并不高,能在课堂上直接使用的优秀资源很少,许多资源需要教师经过大量修改才能使用,这对于平时工作任务繁忙、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教师来说无疑增加了资源应用的难度[1]。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会应用到各地方经济和社会管理等领域,实践教学计划滞后、市场匹配度低引发的结果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性差,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就业困难,并造成了教育投资的严重浪费。

(三)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高等教育根据专业的定向培养目标,在学生学业结束前的3―6个月学校与企业合作举办大型招聘会推荐学生实习就业。在实际的合作中,高等院校统计本年度即将毕业的学生人数,按照专业分类,向地方性企业、知名企业等人才信息资源,企业有意向后到高校以举办招聘会的形式选择人才资源。但是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中,表现为合作程度不够深,高等教育院校只是在学生毕业前的阶段提供岗位选择,只是作为中间的枢纽、平台为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做出联系,企业面向高校的人才选择岗位有限,容易出现招聘岗位集中、招聘性别歧视、招聘低地域集中的现象。

四、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确立以应用型为主的实践教学定位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大多会应用到企业中去,确立应用型为主的实践教学定位和培养原则是保证培养后的人才适应企业需求的重要策略。具体的做法是: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制定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聘请资深工程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加强学生在工业界实战能力的培养[2]。高等院校为了增强管理体制客观上的行业背景,应当增强科研管理能力,增强应用型人才的科研能力,争取为地方政府、区域行业企业提供更多的科研成果。地方政府应该增强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国家制度与鼓励政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挥在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企业参与高等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使产、学、研合作教育广泛切实实施,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明确教学计划,重视实践教学创新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教学计划,需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实践教学内容,结合高等教育中地方院校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可以实行3―5年内长期开展的定向培养人才计划,这类的培养面向大型知名企业,如海尔集团、格力集团、阿里巴巴有限公司等人才需求量大的企业。以合作的方式签订人才输送条款,获得企业的信任和投入,也弥补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资金不足等弊端。

(三)确立专项培养方案,鼓励人才直接接触企业

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是以高校为客体、学生人才为主体的教学培养。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8:2,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是相吻合的,而应用技术大学是这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应用技术大学是基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一起与偏重理论和基础研究的传统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构成了平行并逐渐贯通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善了高等教育结构,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确立专项培养方案,鼓励人才直接接触企业,是将高校人才真正放到企业内部去实践,可以直接、快速地明确企业对人才对的需求及高校培育人才中需要补齐的“短板”。

具体做法是,高等院校以院系各研究领域为划分基础,开设若干前沿领域专题研讨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其中一个或几个研讨班,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为之后的科学研究构筑桥梁,并为申请和开展“政”、“望道”等大学生科研创新研究项目做准备。该平台是《培养方案》内外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方案》外3个平台的基础。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学生人才对于就业、职业、市场需求等数据信息往往缺乏准确判断,高校、企业在进行实践联合教学时,可以鼓励高校人才在进修2―3年后直接进入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以上的“工学并进”实习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流程和职位需求。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可在第三学年下半年到企业内部任职外贸进出口操作、外贸实习生等岗位,锻炼外贸操作中商务英语、商务邮件、进出口流程、LC信用证开具、银行交单等实际应用操作,以及其他的技能,如Excel表格的应用、通知类型应用文的撰写、业务洽谈流程、合同审阅、报关进口安排、与多个部门沟通等,通?^实际的运用,明确商务英语专业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涉及的学科和能力培养方式。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引言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受到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用以反映不同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区域经济发展不但受到区域内以往发展历史、政治经济政策和经济战略的影响,还受到人口素质、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等条件的制约,这带来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点。这种不平衡引发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智能结构、技术能力的多样化,使成人高等教育也具有了鲜明的区域性特点[1]。韩海彬、李全生在《成人高等教育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通过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与成人高等教育投资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成人高等教育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稳定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机制,且东、中、西部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并不相同,其中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2]。因此,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必然引发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需求。

1 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

不同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根据其价值取向可划分为学历型、职业型和学习型成人高等教育[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继续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是社会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因此,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将实现从传统的学历型、职业型向现代学习型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变,这种转变实质上是成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以提升成人素质能力为目标的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理念逐步形成。

2 成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用以弥补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成人教育机构要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供给提出的差异化需求,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规模的成人高等教育。

2.1 满足社会人才再培养需求

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战略而来,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管理模式国际化,均需要培养数量庞大的专业科技人才、高质量的劳动者和高级管理人才,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历教育模式难以满足社会成人的再教育需求,而成人高等教育却能够通过其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快速的满足社会在职人才的再培养需求。

2.2 满足知识快速更新的需求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成人高等教育能够以更快、更新的姿态将所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新思想传递给受教育者,有针对性的快速提高社会再教育对象的行为素质、道德品质、专业技术能力,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2.3 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优化人才结构的需求

普通教育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内不同技术能力岗位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结构优化的要求,面对不同层次的在职人员再培训、再学习需求,只有成人高等教育能够依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开展专项的技能培训和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授,实现区域内不同层次的人才各尽其能,最终实现区域社会人才结构的合理化分配,搭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社会人才结构。

3 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目标

区域划分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基础,中国地区的区域划分要尊重行政区域的完整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要立足于区域、服务于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3.1 明确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定位

成人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之处在于,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社会在职人员,其职业稳定性较强,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提高教育对象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以此来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才能力素质提升需求。面对教育对象流动性较低这一现状,成人高等教育的开展,只有在结合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区域性需求特点时,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应实施区域化发展,这不但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升区域范围内成人群体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还能够使成人高等教育获得更多的认可,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动力。

3.2 明确成人高等教育的责任

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定位要求其必须责任鲜明的服务于区域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其主要责任是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抓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结合自身的优势融入到经济发展中,切实解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面对的特定人才紧缺问题;关注经济发展走向和社会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结合国际成人高等教育成功经验和区域教育环境,有针对性的做好人才储备,以此来推动和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

3.3 形成社会认可的成人高等教育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亦应立足于区域,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切实为社会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可用人才,让社会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的作用和效果,进而转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识,形成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广泛关注、支持和参与的良性发展。

4 成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建议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我国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伴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成为社会的热点之一。高等教育质量的“滑坡论“”提升论”的争论持续不断。一些人由于看到高等教育随着数量的扩张,大学生入学门槛降低,生源质量下降;大学投入不足,生均办学资源下降;高等学校的发展途径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等,因此惊呼高等教育质量“滑坡”。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把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地甚至完全地归结为高等教育质量下滑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实际上,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就不能用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应建立多样化的质量标准,高等教育在大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质量问题,但总的来看还是稳中有升。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有利于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监控,更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事实上,滑坡也好,提升也罢,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质量这样一个共同问题,之所以会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像我国这样发展得这么快,这种急剧发展还表现出复杂性和多面性,人们对高等教育观察的角度、深度和侧面不同,对高等教育质量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第二,人们判断高等教育质量是滑坡还是提升所采用的方法、标准、观念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反思,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而不能单凭感觉来判断。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看法。而高等教育质量可理解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高等教育质量观也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建立在对高等教育认识基础上的教育价值选择。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层次需求进一步多样化,评价高等教育质量只能依据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程度。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越高,高等教育满足受教育者个人需要的程度越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就越高;反之,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即使学富五车,但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谈不上有较高的质量。

二、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和特征

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作为评判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那就意味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那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应是什么样的人才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型人才。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人类历史证明,科技创新是奠定国家兴盛的经济基础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2009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凸现了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加快科技进步和产业调整,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的急迫性。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关键又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和总体目标。虽然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有不同的具体要求,高等学校由于层次、类型的差异也会提出这样那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有的提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有的提出“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开拓创新和艰苦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和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无论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亦或是技能型人才,都应当是创新型人才。有人说,只有学术型人才才能称为创新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都不能称为创新型人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难道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就不需要创新?事实上,对技术的吸收、应用与推广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既可以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也可以是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可见,创新要比“首创”“前所未有”的“创造”指称更宽泛。因此,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一定不能狭隘化,也不能觉得高不可攀,难以实现,更不能将其与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相对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很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荒”现象十分突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当然,无论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都必须具有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关于大学应培养什么类型的人的问题,国外有学者归纳了大学教育人才培养应达到10个目标:交流能力、批判思维、环境感受能力、对美的感受性、专业归属感、职业道德、适应能力、领导能力、推进专业发展的学术意识、继续学习的愿望。结合国外对大学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创新型人才,不仅应具有社会责任感、交流能力、适应能力、专业技能、道德判断与推理能力、国际意识,更应具有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具有求是精神、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等。不过,由于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存在差异,不同大学在这些目标的选择上可以有所侧重,在实现的程度上也可以有所差异。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措施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应用型、技能型创新人才?国家和高等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如实施质量工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有效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大学教师的素质,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大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提高专业化水平的过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学术水平、教师职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提高及师德建设。高新技术进入教育领域,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新引进教师的增多,迫切需要大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学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是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在此,许多高校有成功的经验。例如,长江大学每年对当年新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岗前培训,其中,半年开展理论教学与教学技能培训,半年到公司、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培训的目的是培养新教师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具备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专业素养。培训课程从青年教师应知应会和要知要会两方面入手,结合新教师的需要及今后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设置了23门课程。培训形式主要有讲座、报告、专题研讨、教学观摩、微格教学、社会实践等。通过培训,青年教师们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了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技能、方法,培育了教学能力,增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信心,促进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要以课程为载体,通过课程来实现,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必然要对已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改革课程,我们讨论最多的是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师最关心的是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增加专业课学时,增设专业课,意见最大的是减少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压缩专业课学时,增加通识课学时,而对为什么要设置这些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则少有人问津。其实,专业课与通识课对学生的培养所发挥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二者应该保持适当的比例,但在课程体系中二者应占多大的比例,不同类型、层次的大学并不一致。由于我国大学长期比较注重专业教育,因此,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门数及学时应成为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在调整课程结构时,要进一步增强课程开设的广度,不仅要开设多样的选修课,也要开设跨学科课程和探究性、前沿性、创新性、综合性、技能性课程。课程设置要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目标一定要明确,要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教师与学生应充分理解课程目标,并围绕课程目标开展教学。课程的安排顺序要保证内容的难度和深度逐级提升。对于课程内容,不仅要删除课程中陈旧的内容,还要将几门课程中重复的内容进行合并,更要突出有利于学生学习迁移的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在课程中的地位。

3.切实改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