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一条主线,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各个方面。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必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对以人为本作了科学的、深刻的阐释。其基本思想,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反映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也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认真品读《读本》的阐释,有助于加深对以人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读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对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作了明确的界定。历史活动首先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读本》阐明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界定,使以人为本含义更加明确,可以避免人们对以人为本产生泛化的理解和抽象的解读。人民群众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个体的联合;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的群体利益,还有个体的要求。对此,《读本》分层次作了阐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的群体利益,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既不是把个人权益置于社会的首位,也不是只重视整体而忽视个人的价值和权益,而体现的是整体、群体和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读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也进一步划清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界限。
《读本》根据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阐明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然要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以人为本反映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规定,也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因此,《读本》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实质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没有这样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就会成为抽象的原则,失去它的现实意义。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和把握,要同对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人居环境时空特性时代性地域性 弹性空间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关于时・空特性的思考
众所周知,建筑的地域性和时代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仅是在建筑领域,其他如:形式、符号、文化等很多领域中都存在时间和空间上演进性和差异性。 空间和环境类科学在这方面就体现的更加明晰。这是由研究对象‘空间’ 本身的时空特性所决定的。
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时间演进和地域差异的特性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发展都在其自身的发展框架上展现出一定的时空差异性。这种时空差异性,以时间演进性差异为主流。地域性差异为次枝和延续,且不断影响和推进着时间性差异的的演进。
同样,人居环境科学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环境’这一课题的前沿,同样具有鲜明的时・空特性。即:人居环境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吴良镛先生曾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对道萨比亚斯的道氏学说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必须指出,道氏的理论主 据西方国家的现象与经验,其对战后第三时间人口稠密、资源进展、发展迅速、经济贫穷的国家,如亚洲发展中国家等,涉及不多。因此,我们在借鉴道氏理论的同时,应该积极从中国实际的问题,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具体道路。此外,道氏理论由于体系庞大,往往难以抓住问题的核心,并留有一些机械的线性思维的痕迹,这种认识上的时代局限可能与道氏的早逝有关。”
吴良镛先生提到的这种学术上和实践上的时代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是空间环境类科学发展(建筑、城市规划、人居环境)必然存在的特性。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不可能是与时・空演进完全同步的,也不可能是永远滞后或者超前的。所以在空间环境类科学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上,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或者创作是永久性先进和绝对完美的。只能说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有限空间内是正确和科学的。
一个科学的学科研究,一定要有时间上(时代性)的继承、发展,也要有空间上(地域性)的继承与发展。才可以更好、更准确的解决问题。而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一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现在我们的人居环境并不是很尽如人意,因为我们的一些片面、不合理的、盲目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何才能做到,尽可能合理、正确的解决现今的人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时・空特性对于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人居环境理论理论概况
第一位系统的提出人类聚居概念的是希腊学者道萨比亚斯,吴良镛先生对道氏理论特点有精炼的总结:
对时代及其所面临的任务的认识。道萨比亚斯所在的那一时・空背景下所面临的时代任务就是指:逐渐加速的城市化革命。
考虑问题的整体观和系统观。道萨比亚斯认为:城市发展问题的错综复杂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人们总是试图把某些部分孤立起来单独考虑,而从未想到从整体入手考虑我的生活系统。”因此,注意到病状,却不研究产生病状的原因。他认为,应该吧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将它作为完整的对象来考虑,否则,就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理解失误的复杂性,从而片面、简单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结果则事与愿违。
3.在建筑与城市科学总,较早的有意识的运用交叉学科的观点,入多学科理论方法,从事城市研究。拓宽了城市规划研究范畴。道萨比亚斯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系统的、综合的加以研究。
4.初步建筑里其理论框架。 这一点十分重要,也对学科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论系统框架的建立,就如同种下了一颗充满活力的种子。是学科发展和延续的种子,当然这颗种子可能结出‘大小’、‘颜色’不相同的新果实,但对整个学科体系和理念的而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后继学者能更清晰和明确学科的研究思维和核心理念,从而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通过对人居环境理论形成过程来看,人类的探索研究并不是总是和时空的演变同步的,这几位先驱的很多观点不仅在当时的规划领域和人居环境的研究和探索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在时・空演进到的今天也给与我们很多启发和研究价值。所有先进的理论思想,是来源于人类智慧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客观因素全面、准确的分析的综合结果。是对时代特征和发展动向敏锐把握。
但人居环境理论的发展是多元的,在同一大时代背景下,理论和实践在时・空的维度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的。理论指导实践,但理论的产生,由于研究条件和范围的限制,以及研究者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理论的发展在具有先进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时空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对优秀学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时要综合考虑时・空演进的差异性。
3.研究环境‘时空特性’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以及关于‘弹性空间’理论的提出
时间的演进性是客观存在,不可逆转的。但空间的差异性虽然是客观存在,但却因为有时间和人类活动的演进性,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现在空间维度上的多样性和调节性已经因为我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发展和改造遭到了破坏,有些破坏是连锁性的,且短时间内无法修复和改变。所以保护空间的差异性是研究和建设人居环境所必须遵从的前提。然而空间的多样性(差异性)是要在空间的演进过程中进行保护和发展的。而空间的演进性的动力主要是是源于时间演进中的人类活动。所以传承和发展时代价值,保护和优化地域特色。 就成了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
而地域特色本身就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时代特征在特定的空间地域范围内的消化与沉淀。是每个时代中最优价值、最符合当地人居环境发展的精华的积淀。继承是肯定的,发展也是肯定的。而且在注重地域特色的同时,人居环境的发展在空间维度上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关于弹性空间和资源可持续问题的考虑。
也就是说,在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在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
尽量不犯不易于修复的错误,给子孙后代留有充足的空间资源和生存资源。这就是弹性空间设置和资源可持续工作的必要性。
弹性空间是指在人居环境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要预留具有可塑性强,可更新再生的,易于生态恢复的空间领域。对这一领域要有意识的保护和‘留空’。以适应人居环境发展的需要,以及空间和生态的再生。
资源可持续这一论题,我们已经早有觉醒,但迄今为止,我们还没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是需要我们在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综合的,系统考虑和分析资源紧张与可持续的问题。
当今人居环境已经发展成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有机系统。其存在的问题是综合性的;,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综合性的和复杂性的;其问题形成的过程也具有时・空演进性,存在是时间上和地域上的差异性。所以,面对综合、复杂、具有时・空特性的问题,我们就要用历史和发展的的眼光去探求人居环境发展演进的时代脉搏和发展动向。用综合,有机,系统,弹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才能够避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付出巨大的实践代价,甚至难以挽回的自然和资源的代价。
时代性和地域性对人居环境发展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注重人居环境发展的时・空特性,才可以更准确、更优化的处理人居环境现存的问题,以及更加合理和有机的引导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柯尔伯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人物。柯尔伯格在大量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论证了道德的发展,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论、“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道德教育方法、“学生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以及提倡注重“隐性课程”道德教育内容。其理论在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学校道德教育的时间中产生了极为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在我国现阶段,道德教育不断地发展和得到完善,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借鉴作用和意义。
一、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论
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道德认知发展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柯尔伯格等人把皮亚杰的经典对偶故事发展为两难故事法,以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进行讨论,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以此判断儿童道德发展水平与阶段。
根据对典型的“海因茨偷药”故事的回答,对儿童的所表现出来的年龄特征和个别水平,具体可将儿童的年龄特征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1)第一水平:前世俗水平,主要特征是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利害。这一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阶段二,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阶段,以自己的利益为根据来评价行为的好坏。(2)第二水平:世俗水平,满足社会的期望,较多地关心他人的需要。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三,人际协调取向阶段;阶段四,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取向阶段。(3)第三水平:后世俗水平。这一水平也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五,社会契约的取向阶段;阶段六,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阶段。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阶段需要经过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发展过程中遵循着它的特征:“发展是向上的,按照顺序进行,没有跳跃。当然发展速度不完全一致,可能有时既属于这个阶段又属于那个阶段。有的人也可能在某年龄时停滞在某特定阶段上,但如果他继续发展,其发展路径仍是遵循这些阶段的。世俗性的道德推理如第三、四阶段,从来不会发生在前世俗阶段,即一、二阶段之前。没有一个处于第四阶段的人已经经历过第五阶段了。反之,所有第五阶段的人仍然是从第四阶段发展而来的。”①发展阶段具有向上、按序、无逆转、无跳跃的特征。前一阶段在本质上不同于下一阶段,每一个阶段代表一个阶段的更综合的心理组织系统,上一阶段为下一阶段打基础、做准备,下一阶段是上一阶段的发展和深化。
2.“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道德教育方法
柯尔伯格的德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发展,可知其德育方法侧重于:早期培养儿童个体的道德思维,后期培养健康的公民。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主张尊重学生主体性,重在促进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自主意识的塑造和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其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民主特色。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方法具体表现为“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
道德讨论法,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在实施整个道德讨论法时,教师与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对话,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以“道德两难问题”为背景引起认知冲突,以道德讨论为主要形式为学生提供社会角色参与的条件,在问题的情境中去探索与价值问题有关的社会事实。
柯尔伯格在极力主张并钻研公正群体理论,因为在具体实施两难问题讨论法时很少有教师坚持使用它,并且取得研究者期望的效果。实践中教师面临的大问题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尽管从智力水平看,教师同意道德推理结构的发展是有意义的教育目标,但是这个目标与实际繁重的教学科目联系着。同时,在实施的具体环境中,可能还存在着不公正的传统常规,其影响着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具体实施,影响其公正性。同时,道德讨论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自主性、能动性,违背了其初衷。因而,柯尔伯格提出了“公正团体法”以弥补道德讨论法的不足。
公正团体法,是指将学生置于一个充满民主道德气氛、成员间相互平等、共同管理和相互协作的集体中,通过参与集体事务,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在师生共同建立的公正生活共同体中,需要营造出一种民主参与、良好的团体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中,团体成员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平和形成道德行为。这是一种试图利用团体的公正机制来培养学生的公正意识,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水平,以影响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发展的德育方法。
3.“学生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他坚决反对传统的无视学生的自由意志、不顾学生自身发展水平和自主活动的灌输式道德教育法。柯尔伯格“学生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柯尔伯格的观点,其认为,道德教育是否产生效果和影响,关键在于主体是否自觉地依照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和原则,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道德原则的能力,并非遵从他人的能力做出相应地判断。二是尊重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了“三水平六个阶段”,道德发展阶段是向上的,按照顺序进行,没有跳跃。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按照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三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柯尔伯格提出的“团体公正”道德教育方法,要求学生参与到具体的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到集体的具体事务中,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4.“隐性课程”道德教育内容
柯尔伯格通过对隐性课程和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明确提出了运用隐形课程和学校的道德气氛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其认为,虽然我们确实认为道德教育不应该限于学校的正规课程,同时还应该通过开发隐性课程所提供的资料最有效地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因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它任何正规课程都更有影响的课程。在柯尔伯格看来,其强调隐形课程具有的德育价值,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他认为,道德行为并非完全由主体的内部心理因素决定,儿童所做的道德判断,采取的道德行为受特定的具体情境制约。学生所获得的道德影响并非完全来自学校的显性课程,而是来自隐性课程。
二、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几点启示
在我国多年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传统的道德教育体系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新的社会时期,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人们思想的不断变化,传统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与现实的实际中存在着矛盾,传统的道德教育受到了挑战。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借鉴的意义。
1.提倡民主化的道德教育
柯尔伯格倡导的“公正团体法”,其体现的是一种公正、民主的原则。在人类社会中根本或者普遍的原则,它与强加于儿童的那种来自外部的规则相反,公正是社会关系中固有的关系。社会中不同的社会角色,参与相互间的关系,必须了解相互间的观点,在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中体现出一种公正、民主的氛围。在进行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也应该体现出一种民主化的教育氛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教育对象相互之间都应该充分地体现出一种民主,彼此间自由、平等、互惠和信任,承认人们之间具有同等的、普遍的、基本的价值,互相尊重彼此,改变传统的具有高低地位区别的道德教育模式。
2.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
柯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将道德发展的阶段划分为三个水平和六个水平,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反映来的是个体认知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趋势。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都各具特点,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应该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按照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道德教育,不能盲目的进行。在新时期,随着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我国的学生道德发展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确实地把握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情况,制定出确实可行的道德教育措施。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道德发展水平不一样,心理特征也各具特征,只有抓住其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向更高的道德水平发展。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活动中,多采用地是传统的灌输法,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道德教育者不断地依照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在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柯尔伯格为道德教育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柯尔伯格十分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在此他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公正团体法”中体现出来这一点。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平等的进行交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方法进行改变,不断地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强调道德教育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地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分享、合作,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其工作的有效性。
4.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规范不会自动地作用于人,它必须在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同伴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合作的活动中,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得到传递。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不顾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水平的道德理论灌输方法,可能并不能达到教育的预期的效果,同时还会产生学生的抵触情绪。在实践道德理论活动中,单一的教育方式会显得教育的单调性,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倡导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丰富教育的形式,如现今我们所提倡的引导法、参与法、讨论法、咨询法等等教育方式,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采用多样化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应注重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将多种教学方式灵活地融合在一起,同时结合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和开展,启发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通过这次的认真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重新认识档案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对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并为科学发展服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重新认识”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
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以最先进理论为指导,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不断重新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工作要抓住机遇,实现科学发展并为科学发展服务,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刻地总结档案事业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重新认识档案工作。
十七大以后,各地档案部门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泛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大讨论”,把建设“两个体系”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为档案工作开拓了新的服务领域。尢其是卞峰煜同志“创新、为民、忘我”新时期档案人精神得到了弘扬,激励广大档案工作者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并为科学发展服务而努力工作。
二、“重新认识”是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纪念党的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信息革命催发了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跃式发展周期——科学发展新时期。档案事业也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重要转型期。在这新一轮的发展周期中,档案事业要赢得发展机遇,顺利实现转型,既要对档案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在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树立档案工作从“三线”到“一线”,从“夕阳”变“朝阳”的信心和决心;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客观地分析档案工作,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消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难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档案工作新局面;还要适应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纳入档案工作的体系中,加速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两个体系”建设。
三、“重新认识”才能服务科学发展
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按照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已基本结束,现转入第二阶段。下面,我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学习调研工作情况作一个小结。
一是开展宣传、动员工作。我校根据市委的要求,在我校召开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动员会、报告会、查摆会和教职工代表座谈会等;把专门制作的宣传简报张贴于学校宣传栏,并在校园网“第一视线”和学校信息周刊及时报道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情况。通过各种宣传,我校的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进一步认识到学习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二是以支部学习带动部门学习,让全体党员参与学习。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校领导班子积极参与市委学习实践办、市教育局学习实践办组织的报告会;校内要求总支成员带头学习和党员干部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的形式参与学习;各部门利用教研会议、业务工作会议时间,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学习从上而下,营造了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浓厚氛围。
三是校领导班子召开了查摆会,对于不适宜学校科学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查摆会,我们从思想认识到实际工作中,对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同时,召开了教职工代表座谈会,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11方面的建议,这对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和今后的学校的发展方向具有积极意义。
四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进行综合考试。
五是完成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惠州教育科学发展大讨论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