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茶室插花的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字幕翻译 文化差异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国际间的人际交往愈加频繁,要想全面、具体、真实、完整的了解国外文化,欣赏其影视文学作品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渠道,因为影视文学作品的一个突出功能是向我们展示世界各民族的生活图景,由此,影视字幕翻译的存在便成为了中外跨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我国每年引进国外影视作品的速度、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能够让观众在没有丝毫文化障碍的情况下,酣畅的欣赏到原作的风采、领略各民族的生活图景。针对影视翻译形式上的短暂性和同步性,内容上的通俗性和融合性,要想翻译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须要熟知国外文化,因为不熟悉国外文化,会对影视字幕翻译产生如下影响:
一、文化差异引起词汇歧义
如在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的一段对白:
Isabella: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r。to introduce his sist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young poets。
Edgar:Oh,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Yes,I do With a fierymustache。
在这段对白中,dragon一词在中西方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西方人认为dragon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恐怖的动物,在英语词典中的释义为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而在汉语言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所以在这段对话中,如果译者不熟悉西方文化,按中方文化将其译为“龙骑兵”,就完全改变了这段对白的真实含义。根据西方文化,试将该对白译为:
依莎贝拉:埃得加,这是当哥哥的义务,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诗人吧。
埃得加:哦?难不成你想找一个粗鲁的人?
依莎贝拉:是,不仅如此,还要长着红棕色的胡子。
如在被青年观众多喜爱的美剧《吸血鬼日记》中的一句话:
But 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在这句话中,lemon的字面意思是柠檬,但在美国俚语中,lemon的意思是次品、令人讨厌的人的意思,若不了解这点,把lemon直译成柠檬,就会造成目标观众的不理解,试将该句翻译成:但是,如果命运真的如此......
二、文化差异引起语言差异
在影视翻译中,不难发现语言差异,如《吸血鬼日记》中:
I suggest you reconsider.我劝你三思而后行。
I make a deal, I keep a deal.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另外,语言差异尤其体现在对电影名的翻译中,如:
Speed译为《生死时速》,Pygmalion译为《窈窕淑女》,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
从上述影片名的翻译中,不难看出,英文电影片名往往比较直白,而中文电影片名比较凝练,这是因为西方人比较重视个体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强调个体性,重形合;而中国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天人合一,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语言上,就表现出一种重视整体和意合,强调整体的和谐感、统一感,在语言表达上倾向于凝练的语句,如四字成语,所以在翻译电影时,用四字成语和中式俚语不仅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三、中西方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在电影《木乃伊归来》中的一句台词“He went out west,” 这句话看着很简单,如果不熟悉西方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很容易将其译为”他去了美国的大西部“,而在西方,went out west是指某人去世的委婉表达方法。
在《老友记》中瑞秋和众人谈及其逃婚原因时说了一句“How much Barry looks like Mr. Potato Head”. Mr. Potato Head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卡通人物,其面孔与笑容滑稽可笑,而中方国家的人一般不了解Mr. Potato Head的样子,文化形象的空缺就阻塞了幽默效果的传递。由此可见,影片对白中可能会出现大量涉及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内容,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在影视翻译中就无法正确、合理地翻译。
综上所述,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影视字幕的翻译存在着很大的影响,针对影视翻译这种特殊的翻译,要想译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译者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1.经常阅读一些有关中西方国家风土人情 、历史地理、政治与文化、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书刊资料,熟悉中西方文化差异,以便完整准确的理解原文语言之外的内容,清晰地判断出语言中的典故、双关语、俚语等,在翻译时,对这些内容进行对等切换,方便目标观众理解。
2.亲身到中西方国家去领略其风土人情,只有具备中西方国家的生活经历,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中西方国家的语言特色和差异,以便翻译时,使译文语言更符合目标观众的日常习惯。
3.经常观看中西方影视作品,并对其做对比,了解中西方影视作品各自的特点,以及中西方人思维方式和审美的区别,针对这些特点进行翻译,使译文更容易被目标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总之,只有不断掌握中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及其差异,才能在影视字幕翻译中尽量缩小文化差异对其的影响。或者说,对中西方文化知识和各个领域的知识掌握的越丰富,对中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越了解,对中西方语言特色越熟悉,对原作品的理解才会越深透。其译文表达才能更符合受众的审美,从而更吸引受众。
参考文献
[1] 胡磊. 影视字幕翻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J]. 电影文学,2012(03).
[2] 麻争旗. 影视译制概论.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
【关键词】电视主持人 造型设计 差异化
在大众传播媒体中,电视无疑仍是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媒体。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重要的桥梁。因此,针对主持人的特点进行形象塑造,对品牌节目的成功打造意义重大。化妆师要了解主持人,更要理解栏目的定位,使主持人以最佳的形象出镜。本文着重探讨对节目主持人化妆造型设计的差异化。笔者从事电视化妆工作十几年,担任各个栏目、各种大型活动的主持人形象设计工作。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体会到,电视化妆就是使人物在电视镜头这一非生活环境中表现出完美的生活状态。有位哲人曾谈过化妆的三个层面,一是外形的化妆,二是个性的化妆,三是生命的化妆。对我自己来说,十几年的不断探索,第一个层面的初试阶段已然可以驾轻就熟。第二个层面的思考也已逐渐贯穿在我的造型创作中,并努力地为之实现。而我所理解的个性化妆亦正是本文要分享的观点:电视化妆要因人而异、因材而为。当然,生命的化妆应是所有形象设计工作者遵循的最高境界了。化妆师要化出差异化的妆容,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因循化妆,应因人而异
我们知道,循规蹈矩是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作变动。电视化妆虽然也有一定的准则要遵守,但绝对不应墨守成规,要因人而异。谈到化妆,世界著名化妆师凯文・奥库安说道:“我认为它没有任何规则,除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常识,如:不要在飞速行驶的车辆上夹睫毛,不要把唇膏涂在眼睛上等等。这些更多的是常识,并不是规则。一些专家到哪都说出一些严格的规则和原理,害得人们认为只有一种化妆方法才是可接受的和正常的。坦率地说,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随着全世界的交流与融合,我们应该扩大可接受、正常的定义。”我非常赞赏凯文的观点,化妆的规则应建立在人的基础上。记得去年台里为筹备“春晚”,成立了一档综艺节目《我要上春晚》,同台的嘉宾主持是话剧团的一名演员,定妆前我分析了她的个性与外形特点。首先,她给人的印象十分热情,爽朗大方,极具亲和力。《我要上春晚》是以娱乐性、亲民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节目,给她做造型,既要符合她个性的端庄大方,又要符合娱乐节目的修饰性和多变化的风格。所以,在造型设计中,不能做太过于明显的化妆修饰,那样会与她自然的外表和内心格格不入。化妆的时候,我选用和她原有肤色接近的棕、褐色调,而不用不适合她的偏暖肤色的冷调色彩。但在粉底的选择上我们有了分歧,她认为她的肤色比较暗沉,所以底色要明亮一些,而我认为,为了不失个性,粉底的底色更应该接近她本身的肤色,这样会更“贴”,更“真”。因为主持人和演员的造型是有区别的,主持人是在表现她自己,她不扮演角色,她个人的风格就是化妆造型的准确定位。个性化的生命,异于其他的独特风采。
二、不单纯以外形条件做造型,应因材而为
外形的化妆是化妆师具备的基本化妆本领,它包括了五官的妆容设计、发型设计、服装设计等,总之,经过了化妆师的精心打造后,看起来很美。但这只是化妆的“面子”,如何与化妆的“里子”相映生辉、相得益彰,我认为,应结合电视栏目的特征及定位,因材而为,才会产生1+1>2的效果。这里的“因材而为”指的是主持人与栏目的关系定位,“材”可以是新闻节目,可以是综艺节目,也可以是生活节目,所以化妆师的“为”就要符合栏目特征来塑造主持人的形象。我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总结出电视节目主持人造型的三个定位,首先以栏目性质定位,其次以个性特征定位,最后再以外形条件定位,这是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绝对不可以颠倒。如果化妆师单纯以主持人的外形条件来做造型设计,注重个人风格的呈现,很容易造成主持人与栏目性质脱节,那么结果就是主持人的个人风格也丢失了。我台的《鞍山新闻》是一档政论性节目,主持人的化妆造型应定位在职业风格上,任何多余的修饰,都会影响政性节目的严肃、公正和可信度。2010年,《鞍山新闻》新调入一名播音员,台领导要求我给这位播音员做造型设计。第一次试妆时,着实有些为难,这个姑娘脸型很小很上镜,五官比例也较和谐,但是,她的发型让我很不好办。当时,她留着披肩长发,漂亮的长发在生活中很适合她的清秀,可如果出现在电视画面中,很难接近一个新闻类播音员的要求。因为栏目的性质,决定了她应以媒介要求的公众形象作为自己的造型风格。所以,我建议她改变发型,修剪成齐耳短发,这样,才会使她的外形以职业的、端庄的风貌示人。反之,还是以这位播音员为例,如果她是生活类节目的主持人,那么她的长发恰恰契合了栏目的特性,随意、自然并具亲和力。所以,主持人的造型设计,要“因材而为”。
三、不简单复制,应敢于创新
在上个世纪初,擦胭脂、涂口红是“女郎”和街头女艺人的标志性妆容,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美的定义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样的胭脂、口红,如今却在诠释着不一样的内容,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美”的脚步。纵观现代妆容发展史,淑女妆、新潮妆、偶像妆、裸妆等等遍地开花,美丽亦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充满澎湃感的激情创造与灵感创新,电视化妆亦是如此。电视妆虽说受到栏目定位的限制,但可发挥的空间还是存在的,在我自己的化妆创作理念中,我一直尝试树立“妆”和“人”和“物”天然合一的感觉,从最初单一地将人化得漂亮、美丽,转向去寻找人的“魂”的韵味。我台每年的电视春晚是台里重头之戏,主持人大多是各栏目抽调上来的,有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也有专题节目的主持人,给他们化妆虽然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妆容仍然需要重新定位。舞台变了、灯光变了,风格也要变。面对变化,我觉得应该大胆地去尝试新的创作,这样才可以给观众新奇,给观众带来新意。主持人的面部底妆我果断地采用高光泽感的粉底来修饰,上斜的睫毛线走向配合眼尾的一抹红色,与唇部的色彩遥相呼应,使整个妆容看起来妩媚动人,与春晚舞台的华丽、绚烂浑然一体、相辅相成。工作中,我喜欢与我的同事一起创造新形象,喜欢面对艺术创作上的挑战,乐此不疲。
每个人都是一个美丽的个体,你可能天生没有光滑的肤色、浓密的眉毛、漂亮的红唇,但你可以通过化妆来塑造甚至改变自己的容貌,不论是电视妆还是生活妆,因人而异、因材而为、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还原生命的本真,这种差异化的美才会让人更生动、更绚丽。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关键词:母爱文化产业 核心价值体系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soul of the city and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Development of a culture is conducive not only to our city 's cultural industry chain to build,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city culture strong city strategy, to build the core value system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maternal culture industry; the core value system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深入发展母爱文化不仅有利于我市母爱文化产业链的打造,而且对于推进我市文化强市战略实施、打造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我市母爱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紧紧围绕我市母爱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母爱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立足独特的母爱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弘扬发展母爱文化,自2008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并将每年5月份确定为“母爱文化月”,开展了“十大杰出母亲”和“十大孝星”评选、优秀母爱歌曲演唱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发了以“母爱圣地、幸福乳山”为主题的城市形象专题片、旅游音乐片、广告片,红色母爱题材大型吕剧《乳娘》在我市首次上演,申请注册了与母爱文化相关的商标、网站域名以及通用网址,在城市显要路段、公交车辆设立了母爱文化宣传的高炮广告、车体广告,制作了“母爱圣地、幸福乳山”对外宣传画册,出版了《母爱无疆》、《母爱温情山》等母爱系列丛书,举办了 “欢乐中国行----魅力乳山”、“母爱颂――总政歌舞团赴乳山慰问演出”等文艺晚会,吸引了央视、旅游卫视、新浪、搜狐、《中国妇女报》等5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每年母爱文化节前后有近10万旅客来乳山感受母爱文化,极大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区域形象。特别是借助母爱文化的影响力,先后引进了山滨海旅游度假区、福如东海文化园、东方如意国际城等重点旅游项目,开辟了“母爱文化”旅游路线及景区景点,举办了“东方欢乐节”、“欢乐向前冲、相约山”等一系列旅游互动活动,形成了母爱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旅游综合收入、来乳游客数量均增幅在20%以上,旅游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母爱文化项目落实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我市已聘请专门机构对母爱文化产业进行了规划,并且“十二五”期间确定了27项精品工程,需要进一步落实相关单位责任,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挖掘层次有待加深。目前一些母爱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仍处于零散状态,“母爱圣地”的独特魅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彰显,还没有实现资源优势的价值转化。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珍贵的亲知、亲见、亲闻的当事人、人物照片、历史资料正濒临遗失,如当年胶东育儿所的乳母仅剩肖国英老人一人,亟需进行抢救性挖掘处理。
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突出表现在星级酒店宾馆、大型演出场馆等要素在数量、档次等方面还满足不了母爱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深入发展母爱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要加强领导,推进落实。建议探索设立母爱文化发展办公室,充实策划、组织、宣传、规划等方面专业人才,统一负责母爱文化建设工作,在已完成母爱文化产业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工作举措,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母爱文化发展,将母爱文化发展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单位,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依据,调动各级各部门发展母爱文化的积极性。
二要宣传推介,打造品牌。充分利用高端平台在母爱文化方面的号召力和权威性,使母爱文化节成为我国东部沿海文化产品和我市综合发展实力展示的重要平台。建议与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等单位合作,深入挖掘胶东育儿所的有关史料,开展大规模的当事人包括工作人员、乳母、见证人、革命后代的大型电视寻访活动,解开时期胶东育儿所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与全国妇联、团中央、中国妇女报社、中国少年儿童报社、中华母亲节促进会等高端机构合作,联合举办诸如全国中学生“感恩母爱”演讲大赛、全国十大杰出“敬母”好少年评选启动或颁奖仪式、知心姐姐少年夏令营等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让更多的人通过母爱文化了解乳山、体验乳山、感知乳山、宣传乳山。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法;校企深度融合;双赢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44-01
项目式教学法从儿童教育中诞生,后逐渐运用至各应用领域的教育中,结合各个国家和领域的特性,发生着不同的变化。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的模式是指,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将真实工作中的项目任务作为学习的目标资源,要求学生用员工的心态,去实践体验和操作完成一个项目任务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的整个过程是以一个真实的项目任务作为学习目标,交给一个或一组学生共同完成,涉及到市场调查、资料收集整理、方案构思设计与实施,以及最后方案的执行和评估。通过项目的具体实施,学生能整体掌握一个真实项目的市场基本要求,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引导、启发作用,而不是照本宣科式地进行教育。
现代高职教育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法,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商业插画这门课程为例,传统教学方式以专业教师为主,采用传统的专业教材,讲授的是课本上的案例,有的案例还没能及时更新。学生较少主动思考,学习积极性不高。采用真实项目任务作为学习目标任务后,因为项目都是真实的,与市场紧密接轨,因此学生必须去市场调查第一手的最新资料,根据当前最新的市场要求决定项目的实施方案和策略。项目任务的真实性带来了教学过程的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式教学法特别适合现代职业学校的学生,强调亲自操作,实践教学环节偏多,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作为辅助教学环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升,学习效果明显不同。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聘请了插画公司的管理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同时派出专职教师到项目挂职、实践锻炼,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同时,通过建立校内企业实训基地,引入真实企业项目,解决项目教学的源头问题,推行项目实操教学,在为项目输送人才和创造效益的同时,也为学院带来了良好的人才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通过此种项目式教学法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学到的都是实际工作中的专业能力,还学到了团队合作和公司基本的管理程序演练,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毕业的职业学生,广受企业欢迎,因为企业再不用担心刚毕业的学生无法尽快适应工作。
【摘要】2004年开始,《超级女声》掀起了中国音乐选秀节目的风暴,该节目收视率最高达到15%,①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的奇迹。随后,此类节目红极一时,在各大卫视轮番上演。然而,大多引进国外模式的音乐选秀类节目在经历几年辉煌后,开始陷入发展困境,就如尹鸿教授所言:“周而复始的创新、同质、低俗、衰落使中国的电视节目好似朝生暮死的蚍蜉一般,任何节目的红火之时就是这类节目的衰落之时”,同类型境外模式的大量引进必将引起同质化。广西卫视倾全台之力打造的节目如何在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大放异彩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音乐选秀 同质化 差异化
广西卫视在2007 年和2009 年度曾获得“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省级卫星频道”和“中国十大卫视”的称号。但是近年来其收视排名却徘徊不前,一直处于全国卫视20 名左右。
始于《超级女声》的音乐选秀类节目在盛极一时后,出现了衰落的现象。广西卫视在2012 倾全台之力,出资3500 万元购买瑞士最受欢迎的音乐节目True Talent(《舍我其谁》)的版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民族化”改造,保留了“盲听转盘” 的核心创意,同时突出了“民歌”的概念,这一点与海外原版有区别。广西卫视将“民族”特征融于这档节目,将该节目定位为“新民歌音乐季”。从2012年8 月开始,《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在广西卫视陆续播出,“央视索福瑞全国35 城市同时段收视率远高于广西卫视整体收视的平均排位。②
一、音乐选秀节目出现同质化的原因
我国对国外优秀电视节目的追捧逐渐升温,从简单的“模仿”到如今的版权引进。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源于荷兰的真人秀节目“The Voice”。节目模式的引进引起了同质化问题。
同质化原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是指同一类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等方面相互模仿,以致逐渐趋同的现象。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是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出现的,这也是电视媒体发展历程中的必经阶段,电视产业较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
在商品市场中,人们认为自由竞争优于垄断竞争,因为垄断使产品高度同质化,在相当程度上损害社会福利。而在电视产业,电视广播公司之间的竞争会促使它们盲目模仿别人的节目而生产出雷同的节目。电视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之处在于传媒产品自身的属性。
首先,传媒产品具有二元属性。作为精神产品的传媒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传媒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即一旦传媒产品被生产出来,社会上的所有人都能够消费。
其次,传媒产业的规模经济性。传媒产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传媒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加之传媒产品是创意产品,其价值不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因此初始成本极高。然而,传媒产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再生产所耗费的成本即边际成本很低。低边际成本的特征决定了规模经济是传媒业的普遍经济形式。
第三,我国电视产业的市场结构。我国电视产业的市场结构在“四级办电视”政策下形成,有别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电视产业。如尹鸿教授所言:“广电行业的市场是一个主体缺位的市场,这从根本上导致了我国电视产业成为一个封闭的行业”。在一个封闭的地域内,几十个竞争主体分食有限的受众,加之电视节目高初始成本和低复制成本的激励,对红极一时的电视节目进行复制以争取有限的受众资源成为众多电视台的共识。
二、《一生所爱·大地飞歌》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竞争战略之父”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差异化竞争战略”,所谓差异化竞争是指企业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企业在全行业范围中独特性的东西,以此获得相对竞争优势。
纵观各大卫视的节目编排,音乐选秀类节目榜上有名,对观众来说,审美疲劳再所难免。《一生所爱·大地飞歌》在模式引进的基础上进行了差异化编排,使其成功落地,其成功之道主要有如下几点:
1、节目内容立足本土、突出民族特色广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壮族的聚居地。《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在节目内容上提炼“民歌”、“民族”,抓住了广西区域内的特色受众,实质上进行了受众细分,是差异化竞争的体现。同时,“民族”的突出与区域资源相呼应,吸收了边缘受众。英国著名学者吉莉安·道儿在其著作《理解传媒经济学》中提到:一档畅销节目的收视率,只有在被众多电视媒介分食到只开辟一档新的节目也能获取的时候,其他电视媒介才会对边缘受众感兴趣。纵观我国各大卫视的节目编排,音乐选秀类节目几乎成了卫视台柱,观众开始对此类节目审美疲劳。广西卫视此时举全台之力,达成了对节目的强势推动。
2、借力打力———模式机制上的灵活性《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的版权引进中介方是世熙传媒,世熙传媒的艺术总监汪炳文是原湖南电视台的副台长,作为《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的联合制作方,这样的阵容不仅保证了制作方的丰富经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广西卫视传统思维。汪炳文在原模式基础上,把舞台改为包围式的大舞台,突出主体想象力与行动能力,并不是为了单纯就各部分功能进行观察,而在于从机制内部寻求和理解做内容的社会情境,为其他后进梯队提供一个诊断问题的角度。③
3、节目细节推陈出新
《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的推陈出新首先表现在主持人、导师和选手的有机结合。在主持人选择上,利用名嘴郭德纲的诙谐幽默,使节目变得更为活泼,郭德纲在主持中调侃不断,给选手营造了轻松的参赛环境。该节目的评委阵容也别具匠心,除了专业评委,还有300 名大众评审,不仅使比赛更具悬念性,也使草根一族直接参与到比赛中。评委点评时寓教于乐,不再教条、刻板的让观众难以听懂。其次是灯光舞美等细节上的提升。该节目投入巨资搭建灯光舞美,无论是制作水准还是视觉效果都完全超越了原版的舞台效果。
4、南宁民歌艺术节的巨大诱惑
《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的获奖选手将有机会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节的舞台。南宁国际民歌节是国内最大也是最具声势的国际性民歌节日,不仅在国内甚至全球都有一定的影响力,登上这个舞台是选手们梦寐以求的,这个巨大的诱惑使更多的选手来参加比赛,丰富了参赛选手,同时也给节目提供了巨大的后盾。
结语
国内电视综艺节目,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各大省级卫视,都能在节目单上找到相对应的国外引进模式。《中国好声音》的热播,使得该类节目收视率提升、节目广告价格不断上涨。一时间,国外节目模式引进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境外模式引进有其优势,如提高国内节目质量,丰富受众精神生活、学习国外的创新等。虽然在节目模式引进后,不少电视台获得了不俗的收视份额和广告收入,但是并非长久之计。如何在引进后立足本土,获得更好的发展,是电视台人应当关注的问题。广西卫视在这方面做得较为出色,其成功之道主要是在原节目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定位和改编。但是仅靠一档节目是不能改变卫视整体实力的,有学者说:如果说广西卫视是一列火车,那么《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就是火车头,火车头拉动车厢前行。因此,广西卫视应在《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的带动下,不断创新实践,为广西卫视实力上升和迈向更高主流影响平台打下基础。
【项目基金:本文系2013 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选秀类节目去同质化的理论解析与实证研究———以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的突围为例》(项目编号:YCSZ201302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万佳欢,《“超级女声”:关于民主的解读盛宴》[J].《中国新闻周刊》,2013(6)
②朱剑飞,《〈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的坚守与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1):49
③俞虹、金晓聚,《公共服务与省级卫视媒介本体功能的认知———广西卫视“使命!影响力”诉求下的再思考》[J].《现代传播》,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