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一、充分认识科学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一)科学研究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

科学研究是一种实践性创造活动,不仅有利于形成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也是激发教师创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独立思考、科学洞察、逻辑推理与决策力形成的桥梁。这些科学创造的关键要素,正是成为创新型高水平教师的重要条件。此外,随着全国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已经出现了生源竞争、就职岗位竞争的严峻局面。高校在新形势下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悠久的办学历史、抢手的学科专业和优越的教学环境固然重要,但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更为重要,而拥有一批较高学术造诣的名师至关重要。通过研究、开发不断拓展学术视野,深化专业领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术,提高学术水平,同时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强化基础、锻炼能力、磨炼意志、提高技能、培养兴趣、激发创造欲望的过程。所以,广泛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不断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应该是新时代高校造就创新型师资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自觉把教学工作纳入研究轨道,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并选择具有前瞻性、创造性的课题及方法进行探索,在发现问题、创造新知的同时强化研究意识,进而形成科学智慧和创造能力,造就一支高质量创新型师资队伍。

(二)科学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师通过教学工作来完成,所以,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精通教法和育人技巧,研究教学手段。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只靠“纸上谈兵”,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细心摸索、潜心体会、勤于总结才能使之不断提高、升华和发展。从事人才培养的教师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经常有新的发现和科研假说,便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现有书本知识进行审视,对现存的实际问题引发思考,对即将到来的科学变革有所预见。同时在学生中间树立具体的学术榜样,提出独到的学术观点,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加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科学研究是激励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教学能力的形成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在反复的科学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来实现。

(三)科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只有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上体现创新。因此,作为高校教师首先应自觉融入国家创新工程和创新环境之中,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实践。而大学时代是青年人事业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将初步奠定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科学思维方式。在大学期间,学生与教师经常接触,教师通过各类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起着示范、熏陶作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观点。所以高等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去,变书本知识为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参加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可以形成最基本的科研感知认识,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厚积勃发,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科学研究与教学结合的具体形式

(一)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在相关的理论课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研究成果和研究体会,特别是介绍研究者具体的一些理论成果和学术观点,可缩短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培养学生科研分析能力与创新精神。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理论教学,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而且通过与学生交流,形成新的灵感和论点,促进科研纵向发展,通过指导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形成新的科研选题。科研与教学相互推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教学又推动科研,教学科研相长,共同发展。

(二)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教学有其特殊的意义,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和学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学术地位和所能开展的实验课水平的高低;科研成果的水平高低也离不开实验的具体验证。除实验安排常规内容之外,增加新的实验教学项目,尤其是与教师科研相关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具体实践,并将自己在科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应对办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采用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实验形式,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的积极性,并具有敏锐的科学预见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又可提高学生对科研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改变以往实验只走简单操作过程的验证性实验形式,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

(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介绍了科研型研究生的医学实验教育存在的各种客观问题,并通过调查了解我校科研型研究生对医学实验教学方式改革的真实需求,进一步阐明虚拟实验室教学的重要性及在医学高等院校建立虚拟实验室的必要性。

1 医学实验教育的现状

(1)课时减少、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随着课改的进行,提倡减少上课时间以学生能动性学习为主,各门课的课时数都在减少,然而,在减少理论课课时的同时实验课的课时同样相应的减少,那么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减少的实验课的内容得不到学习,或者内容不减但匆匆了事学得不精。

(2)医学实验涉及的内容大都难于理解,比较抽象,例如ELISA、PCR等现代医学常用技术,学生都是从微观水平理解其原理以进行分析,而学生在实验课中操作及观察结果则是宏观水平,即使得到实验结果,却不能深刻体会其反应原理,对于实验意义、适用范围的理解更是不充分。

(3)现有的教学模式:现有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用有限的课时匆匆讲完所学的很多内容,上实验课时也是老师先讲解实验步骤,自己再一步一步做,与其说自己做实验不如说体会实验过程,学生在其中很少能够得到思考,只是机械地完成课程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更不会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学以致用。

(4)课堂实验开展的仅仅只是一部分有代表性、易操作、经济、常用的简单实验,对于那些需要昂贵仪器、比较耗时的实验大多并不开展。尤其是有些实验可能学生本身会很有兴趣,希望亲自感受而学校却并未开展的,这无疑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会起到消极作用。

(5)实验课的资源紧张:无论在哪门实验课中同学们经常会被要求分组,从而多人共做一次实验,而开展的实验大都较为简单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而且有时好不容易可以共同做一次复杂实验,还因为资源紧张而被要求做教学实验,没有锻炼机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对实验的理解。

(6)医学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开展技术实验的落后:理论课上学生经常会了解一些先进的实验技术,充分学习常用的实验技术,可是在实验中我们往往面对的是过时淘汰的机器,甚至有的机器自己并没有上手调试的机会而仅仅是看,这样就会更加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也会使学生自身产生懒惰、依赖心理。

2 科研型研究生的需求

经过调查发现我校科研型研究生对医学实验教学方式改革的需求主要有下列几方面:(1)通过理论课可以让学生初步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其应用范围,然后通过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确定自己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2)学生应该有独立动手的机会,可以体验实验中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积累经验,即使出错也会找到原因进行纠正,这样才会不断的强化、深刻理解、从而可以应用自如。(3)无论是常规还是较先进的技术都可以得到锻炼,并且对于一些耗时较长、不需要观察过程的实验可以忽略其过程而较快的观察结果,省时省力。

3 虚拟实验室教学的重要性

3.1 虚拟实验室(virtual laboratory)的定义

虚拟实验室是由计算机生成的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是由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核心的虚拟实验和用于运行虚拟实验的网络结构等构成的实验室。其核心虚拟实验是指按照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各种虚拟实验环境,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运用各种虚拟实验器械和设备,对建立起来的实验模型进行实时仿真操作,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所取得的学习或训练效果等值于甚至优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虚拟实验的开展符合教学现代化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3.2 虚拟实验室的优点

(1)多感知性:虚拟实验室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除了一般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视觉感知之外,还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理想的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有人所具有的一切感知功能。由于相关技术,特别是传感技术的限制,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感知功能仅限于视觉、听觉、力觉、触觉、运动等几种。

(2)交互性:是指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用人类的自然技能实现对虚拟环境的操作。通过身体运动等自然技能,实现对环境中对象的操作;运用虚拟模拟技术计算机则根据学习者的身体运动等,来实时调整环境中相关对象的状态。这种交互性可以使医学院校在保证办学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办学成本。

(3)现实性:虚拟实验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实验,尽量创造其真实性,可以充分估计到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将试管放入离心机中,若未按要求放置,其可模拟出试管破坏,试剂损失的情景以提醒学生操作中应注意的相关基本问题。

(4)开放性:实验者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虚拟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学生随时可以进行模拟实验,这成为他们预习与复习实验的好帮手。增加了学生的实验有效时数,提高了实验效率,对实现实验内容的远程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虽然,虚拟实验室在各个方面都显现出优越性,但其也有自身的弊端。例如长期处于虚拟环境中难免会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验缺乏实物感,不能预期突发状况;长期处于理想环境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积累经验同样产生影响;对于那些需要观察实验过程的实验也不能很好地体会。尽管如此,这些不足还是可以通过经常进入真正的实验室,切身感受实验过程而弥补。

4 结束语

实验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科学的发展主要依赖实验的发展,虚拟实验室是一项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与许多相关学科领域交叉、集成的产物。虚拟实验快速、方便、简洁,比较真实地模拟了整个实验的过程, 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可以操作实验,为科研型研究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实验学习环境,学生能够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名参与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培养科研型研究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接触现有条件不能开展的实验,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习。建设医学虚拟实验室符合当前高校的发展方向,将为实验教学开辟新天地,应该被各高校广泛应用,以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这个领域的应用潜力是巨大的,应用前景也是很广阔的。

参考文献

[1] 王志荣,黄一虹.诊断学虚拟实验室的创意与建立.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

[2] 陈源红,唐华英等.谈谈建设医学免疫学虚拟实验室的必要性.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

[3] 聂滨,曾照芳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医学实验室的构建研究.西北医学教育,2006.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科 实验课 探究性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7-0141-01

探究实验不是简单告诉学生实验的结果,而是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的探究规程。如何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成为当前生物教师教学的重要课题,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生物学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一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搜集相关信息的能力

原有的生物学实验几乎都是前人经典实验的再现,只是简单的机械操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究性实验中,学生通过书本、上网等方式查找相关资料,不仅能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也了解到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搜集、处理、应用知识的能力。

如:(2002年上海卷)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香烟浸入液对水蚤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他们已将香烟和蒸馏水按照1∶1的重量比浸泡24h,过滤后的滤液作为原液。如果你是其中一员,请回答:(1)写出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2)做该实验时必备的实验器材;(3)采用何种测定指标来确定香烟浸出液对水蚤有无影响。

本题涉及的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开放式课题。简要分析如下:(1)首先根据实验目的、原理以及检测方法来确定实验步骤;(2)有了实验步骤,就不难写出实验需要的器材;(3)如何测定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的指标,而这种指标必须是可度量的。活动强度、代谢强度、水蚤体积的变化等都缺少可度量性,必须将其转化为可检测性。实验结果的可度量性,是考虑实验设计时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水蚤而言,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单位时间内死亡的数量等都是可度量的。学生为了完成这一课题研究,需要了解水蚤这种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需要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需要知道香烟浸出液可能含有的化学物质及其对生物体可能造成的影响等。现实教学中,这样的课题要求学生必须去搜集以上相关信息资料,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拓展了相关生物学知识。

二 通过探究性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性学习立足于现实生活,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的教学过程中,小生态瓶的制作这一实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实验中,学生首先要对欲模拟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然后从中挑选较为典型的合适的部分来构建自己的小生态瓶,最后制作出来的小生态瓶也能成为书桌上摆设的“工艺品”。通过该实验,学生经历了从课堂到大自然、从理论学习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的认知过程,这无疑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应用于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求知欲望。多媒体的应用能造成对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从而增强了教学的表演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互动活泼。如:在“动物的繁殖行为”教学中,雌雄两性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孵卵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资料进行视频展播,可以生动地展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 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传统的生物实验课中,教师传授时注重的是实验步骤操作,强调的是唯一正确的实验结果;学生要做的只是简单的重复操作,实验过程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而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方法。

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他告诉学生观察和实验目的,指导学生按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观察、实验,使学生的实验过程有的放矢;他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他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总结,拓展与其相关的生物学问题。探究性实验不是死记课本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知识,而是引出一连串相关问题来拓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根尖结构的观察实验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黄豆根的外形,比较主根、侧根有何区别,想一想根毛的作用是什么,观察根尖由上而下的内部结构有何变化等。因此,探究性实验不是简单的重复式验证,而是去观察、思考、发现、实践,如果学生不去亲身体验,是不能体会到科学发现的真谛与乐趣。

四 通过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拓展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课外拓展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必须将其落实到实处,满足教学体系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具体应用阶段要明确教学原则,适应教学体系的相关规定,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本次研究中将以小学语文课外拓展教学重要性为研究点,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对课外拓展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课外拓展 小学语文 重要性

由于当前处于信息化发展时代,在实践教学中需要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结合课外拓展实践活动和相关教学形式的要求,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课外拓展和延伸,使其适应现有教学形式的种种要求,在后续控制和发展阶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语文教学内容、形式进行分析能在现有的学习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基于实践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差异和学习能力的差距,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最终确定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

一、课外拓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1.扩大阅读范围

小学语文教学涉及到内容比较多,在具体控制阶段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现有课程知识,同时要扩大阅读范围。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由语文、文化、社会形式等构成的,内容比较多,在实践中必须使其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课外拓展教学,使学生对现有学习基础上不断扩展学习领域,进而扩大阅读范围。课外教学应用的是渗透性教学形式,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见闻[1]。

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外拓展类教学包含很多实践性内容,在后续实践教学中必须以固定的教学形式为目标,使其适应教学形式的种种要求,进而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形式的应用意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控制教学中必须了解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各类教学知识,实现教学体系的整体性控制。课外拓展实践教学活动的种类比较多,针对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能在后续学习阶段主动收集材料,或者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2]。

3.突破思维限制

由于教学形式的限制,当前语文教学存在限制学生表达思维的现象,对学习效果造成影响。进行课外拓展教学,按照自主性、实践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教学形式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外拓展教学避免出现重复性教学的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确定合理的教学形式,并在夯实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多个教学内容进行引荐,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外拓展教学

1.教学目标的拓展

语文学科的课外拓展必须围绕语文教学的目标进行设定,要立足课本。教材是依托,课文是原点,任何背离教学目标、背离课本的课外拓展都是海市蜃楼。在实践教学阶段,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满足当前教学形式的相关要求。课前演讲活动适应当前教学形式的发展趋势,教学可以提前规定教学课题,让学生课下积极收集资料,并结合主题规定,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在上课前进行演讲,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演讲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公平的点评。实践活动能不断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教师必须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课外拓展活动对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对语文教学有更深入的认识,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2. 教学内容的拓展

学生的学习和外在的客观条件是课外拓展延伸的基础,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拓展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时间、场地、条件是否允许达到要求。很多课外拓展活动比较复杂,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很难自主完成,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不断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学到《拔苗助长》,在实践中需要让学生对寓言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自主翻译课文,并明确此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从拔苗助长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欲速则不达,无论做什么都应该循序渐进。在课外延伸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举例子说明该寓言故事的案例。让学学生根据自身周围见闻对知识进行探究,能发挥自身主观意识,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3.学习方法的拓展

在实践教学过程的中,基于学习方法的特殊性,在具体控制阶段,必须教学方法进行详细的管理,不断扩展教学目标。课外拓展实践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提前对目标进行设定,立足于课本实际教学模式。教材是基础性依托材料,所有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教材为媒介,适应学生当前学习要求。例如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学到《公仪休拒收礼物》,在扩展教学阶段可以让学生对剧本文体形式有一定的了解,明确教学目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进行自主创作。学生可以上网收集材料,将自身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或者其他内容改成小剧本,并进行表演。

【结 语】

课外拓展教学符合当前教学形式的种种要求,在后续设计和控制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性作用,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指导性教学。扩展内容和形式本身比较复杂,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兴趣及教学进度的要求,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语文学习是无限的,必须将课堂知识延伸到生活和社会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表达能力。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以自身实际行动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瑜伽 必要性

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主要是一系列修身养性方法。瑜伽是一个通过强化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开发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达到身心合一。通过瑜伽教学,不仅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还可以改善学生的亚健康状态,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瑜伽课程更具有现实社会意义。

1.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瑜伽的现实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养。“瑜伽”并非只是一套流行或时髦的健身运动这么简单,它对培养高校学生文明礼貌、待人接物、形体姿态、陶冶性情、提高综合素质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瑜伽所运用的各种坐姿、前弯姿势、转等动作,有利于培养人体的正确姿态,具有促进体型协调发展、防止和矫正不正缺体型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养。

1.2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欣赏情操。瑜伽有个体和双人相结合的练习形式,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参加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瑜伽的某些动作。瑜伽练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美、创造美和实现美的过程,参加者在练习中可以表现美、欣赏美,获得美的享受。在瑜伽教学过程中,教师动作示范一定要注意姿态优美,以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教学活动中自觉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体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个性的陶冶。

1.3有利于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瑜伽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可以完善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坚持性、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等优良的思想品质;使学生以积极乐观、健康情绪了解自我。在完成瑜伽的过程中有时需要两人培养动作的配合具备协调一致性。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会形成与他人合作实现集体目标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正处于发展或逐渐成熟阶段,他们除了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外,更需要充分交流言语和肢体。由于瑜伽本身具有的特性,学生通过有效参与瑜伽课堂可以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2.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瑜伽的重要性

2.1瑜伽的教育宣传作用。作为教育手段,瑜伽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身体,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提高动作的准确性,而且是一个通过强化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开发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增强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与天合一,以不同的瑜伽修炼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动作、稳定的头脑、宗教性的责任、无欲无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和创造。

2.2瑜伽的健身强体作用。瑜伽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强身与舒心的双重性,具有丰厚的内涵。练习时学生的心肌收缩加强,血流加快,对心肺机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它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瑜伽动作,以人体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刺激内脏器官,促进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机能的增强,满足肌肉负荷后的需要,维持机体在新的情况下的平衡。练习瑜伽时,老师总是强调挺直脊椎,才能扬眉吐气地做人。瑜伽能够增强自信的原因是:任何年龄,任何职业,只要是地球人就可以练,当然有些动作对于罹犯某种疾病的人是禁忌。瑜伽动作很多,只要能够坚持,一天做点,带着愉悦的心情做,就一定会发现,也许别的事情做不好,但瑜伽只要坚持,就会有进步。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不能学会放松宣泄,就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病变,如心血管病、高血压、颈椎病、骨刺等疾病也会悄然来到身边。不仅如此,人体在脑部疲劳时,很多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使人陷入疲惫、无精打采的状态。瑜伽正是一种有意识调整呼吸,以身体姿势达到全身平衡,并恢复身体自愈能力的训练。瑜伽的深呼吸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完整均衡的收缩、伸展动作,训练全身肌肉与关节的弹性,这是走路或骑脚踏车等单一运动无法达到的,是大学生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之一。

2.3瑜伽的心理健康作用。瑜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联络感情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一项全身性娱乐的运动项目。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参加瑜伽锻炼时,优美动听的音乐、宁静氛围、美妙动人的姿态会使学生忘掉生活中的忧愁、学习中的烦恼和困难,使人的身心在娱乐中得到放松。大学生在学习瑜伽的过程中,一方面对技术的掌握从不会到会,对理论从不理解到理解,享受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运动的愉悦感,从而引发他们健康积极向上的情绪。另一方面,学生会因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而主动查找自身的不足。该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客观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瑜伽课的这种双重功效,对于现代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样重要。同时,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思路清晰、理解深刻、推理严谨、记忆力强;而心情沮丧、抑郁寡欢时,则思路阻滞、动作迟缓、错误百出;长期郁闷,过度忧思和情绪不安,还会增加心理负担,最终导致精神与肉体上的疾患。瑜伽对女性而言,表现在改变了急脾气,多做深呼吸,自然就学会放松。瑜伽不是单纯的扭麻花,竞技动作的难度,而是在一呼一吸间找到宁静;对男士而言,由于瑜伽动作比较舒缓,节奏较慢,对柔韧性要求相对较高。同时,瑜伽更强调的是呼吸的方法和让身体进入平静状态。一般来说,男性的柔韧度没有女性好,所以入门时不能很快。可是随着练习的深入就会发现,由于身体韧性增强,男性从瑜伽中获得的好处可能更多,体力更好,心态更平和,以便促进大学生心理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4瑜伽课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瑜伽作为一种古老的能量修炼形式,必然有很高的促进人体健康的价值,它以自身特有的魅力满足大学生对健康的追求和形体美的需要。通过瑜伽课的完整教学过程,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强化健康意识,提升水平。因为,瑜伽课程本身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有的特性。

2.4.1瑜伽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智情绪。由于瑜伽使包括脑部在内的腺体神经系统达到回春效果,心智情绪自然会呈现积极状态。它使人更自信,更热诚,而且比较乐观。学生每天的生活会变得更有创意。

2.4.2瑜伽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外观与心情的年轻:瑜伽减少面部皱纹,达到天然的“拉皮”效果。这主要归功于倒立。通常的直立,促使地心引力将肌肉下拉。假以时日,面部肌肉逐出现下塌现象。每日倒立数分钟,我们得以扭转地心引力的作用,使其成为我们回春的助力,令面部肌肉不致松弛。它使皱纹减少,皮肤自然拉平。瑜伽倒立经常能使灰发恢复原来色泽,并延缓灰发现象。这是因为倒立使得流向头皮内发囊的血液数量增加。这个令颈部弹性增加,除去了颈部血管与神经的压力,使得更多血液流向头皮肌肉。也就是说,发囊得到更多营养,产生更丰富的健康头发,满足学生对身体健康美的需求。

2.4.3瑜伽练习可以改善视力与听力。正常的视力与听力主要是靠眼睛与耳朵得到良好的血液循环与神经传送。供应眼睛与耳朵的神经与血管必须通过颈部。年岁增长时,颈部正如脊柱其他部分一样失去弹性,神经与血管经过颈部时就有可能遇到滞疑难行的状况。如此变妨碍神经与血液对眼睛与耳朵的供应,因而影响他们的运作。瑜伽与瑜伽颈部运动能改善颈部状况,进而增强视力与听力,改善学生视力与听力。

总而言之,当今科技信息社会,瑜伽以独特的运动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受大学生的喜欢。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瑜伽课程势在必行,对实现我国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印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瑜伽的基础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建欣.印度古典瑜伽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