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吞咽障碍康复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卒中后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约为30%~65%,据卒中病灶分布构成比从高至低分别为脑干、双侧大脑半球、左侧大脑半球、右侧大脑半球,提示该病与神经功能缺损有关。吞咽障碍是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气道堵塞等多种并发症高危因素,还因进食困难,易损害患者心理健康。我国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普及率较低,因吞咽障碍所致并发屡见不鲜,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吞咽训练是一种机械式康复方法,但部分患者难获满意疗效,探索一条廉价、高效的康复治疗方案已成为医学界与人民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肌电生物反馈逐渐兴起,技术理论飞速发展,我院尝试将其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脑卒中患者60例,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56~81岁,平均(67.3±4.9)岁;病程5~23d,平均(9.2±3.9)d;卒中发病次数:初次48例、二次9例、三次3例;有脑干损伤45例,无脑干损伤15例。纳入标准:①经CT/MRI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②参照苏格兰吞咽困难诊断标准诊断吞咽障碍[1];③意识正常,处于康复期,智力尚可,可配合治疗;④自愿参与;⑤依从性良好;⑥未合并有严重器质性、系统性疾病;⑦其它原因所致吞咽障碍,如先天性吞咽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脑卒中发病与治疗情况、吞咽障碍特点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①接受疾病疾病对症治疗,如高血压、糖尿病;②进行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如舌咽肌功能训练、感觉刺激训练。
治疗组:①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法治疗;②仪器选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参数设置为频率40Hz、电流15~23mA,选择对称双向方波,波宽1ms,颏下放置表面电极,首次治疗详细问询患者感受,观察患者肌肉反应,据此调节强度,同时进行热刺激、声带内收练习,30min/次,1次/周。8周/疗程。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行吞咽功能评分(SSA)与饮水实验。
1.4疗效判定
临床疗效:①痊愈,吞咽障碍消失,吞咽功能6级,正常饮食,饮水试验1级;②显效:吞咽功能5级或上升3级,饮食实验1-2级,无并发症;③有效:吞咽功能3-4级或上升1-2级,饮食实验增加1级;④无效:吞咽功能无明显改善,饮水实验无明显变化,或>3级[3]。
吞咽功能:据可安全吞咽食物的稠度,分为0-6级,级别越高,吞咽功能越健全[3]。
饮水实验:②1分,一饮而尽无呛咳,5s以上饮尽可疑;②2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③3分,一次喝完呛咳;④4分,两次以上喝完,呛咳;⑤5分,呛咳多次,无法正常饮完[3]。
1.5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处理资料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
2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痊愈+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痊愈+显效
对照组
30
11(36.67)
9(30.00)
7(23.33)
3(10.00)
20(66.67)
治疗组
30
18(60.00)*
10(33.33)
2(6.67)
0(0.00)
28(93.33)*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讨论
吞咽是一种神经肌肉相互协调完成的生理过程,多数人认为吞咽神经控制具有多维性,涉及神经皮层区域与机制较复杂,给吞咽神经功能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脑干是控制吞咽的主要器官,正常情况下皮层信号经通路传递至脑干,脑输送反馈信息完成吞咽过程,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与其病灶损伤区域有关,病灶位于脑干、弥漫性病灶、多发卒中,吞咽障碍病情可能较重[2]。为减少疾病对结果的影响,两组患者脑卒中病情、病史差异不显著。
尽管吞咽障碍可致多种并发,但遗憾的是我国卒中后吞咽障碍接受相关治疗率较低,医师与患者更关注肢体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康复,当然这也与吞咽障碍康复尚无确切体系、开展难度较大有关。本次研究所采用的吞咽训练、肌电生物反馈法,操作均较简单,廉价易于推广。
现代医学治疗吞咽障碍主要包括三个方式:①间接治疗,包括舌咽肌功能训练、感觉刺激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②直接策略,饮食控制,包括改变量、性质、位置、餐具、环境等;③补偿策略,采用声门吞咽训练、交替吞咽或空吞咽等。开展难易程度各不同相同,不同医院采取的策略也存在较大差异,直接策略、补偿策略开展最易,但要达到高标准训练较困难,缺乏量化标准,疗效也难以让人满意[3]。间接治疗难度稍大,多数医院普遍采用功能训练,但不同患者间疗效差异较大,痊愈率较低。本次研究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结合吞咽训练,疗效较好,且患者不无不适,值得临床推广。但应注意的是,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该疗法不会影响长远预后,疗程、刺激程度也无明确标准,在使用前需详细告知患者,争取患者同意。
【参考文献】
[1]刘玲玲,冯珍,等.肌电生物反馈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3):289-290
1.1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两方面,一般资料及专业技能需求。一般资料包括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及医院级别等条目。专业技能需求设置了为4个方面,25个条目,主要为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包括言语康复及吞咽障碍的康复(7个);物理疗法(6个);认知障碍的康复(6个)及康复评定(6个)。每个条目均为单项选择题,选项分别为非常需求、需求、一般、不需求,分别计4、3、2、1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需求越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4份,剔除信息不全的问卷,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00份。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共100名,年龄24~25岁,平均年龄(26.85±7.13);其中护师及其以上职称43名,护士57名;本科及其以上学历32名,大专或中专68名;平均从事神经内科的工作年限为(4.13±2.08)年。
2.2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情况
本次调查所得护理人员对专业技能需求总得分为(65.87±12.31)分,其中言语康复及吞咽障碍的康复方向为(21.35±7.68)分;物理疗法方向(11.67±6.35)分;认知障碍的康复(18.76±6.84)分及康复评定方向(14.06±5.19)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群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的续教育需求较大,尤其在言语康复及吞咽障碍的康复方向和认知障碍的康复方向。
2.3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情况相关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医院级别外,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其余因素不同情况的对继续教育需求存在影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小、职称和学历越低、工作年限越短者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度越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是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
3讨论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病情通常较危重,疾病专科性强,因此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护士在医学院校所接受的神经内科知识毕竟有限,临床上迫切需要加强护士特别是新护士的继续教育,以培养一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护理技能的护理团队。由于偏瘫病人生活无法自理,对偏瘫病人的护理专业性更强。有研究称通过配备有经验的护士协助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大大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状况,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见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有研究显示大部分医护人员对现有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均不满意,尤其是护士的满意度更低,而且有相当的医护人员对神经内科护士能否敏锐预见、观察与处理患者病情变化并胜任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持怀疑态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较高。同时可见,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均会影响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年龄越小、职称和学历越低、工作年限越少的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越大。这可能与这些人员临床工作年限短,为偏瘫患者提供的康复护理较少及康复护理相关知识缺乏有一定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
【关键词】吞咽障碍;康复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042-02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on dysphagia after stroke. Methods:The treatment of 50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ho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Swallowing function was assessed by water drinking test and classification of swallowing ability respectly 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rehabitation training included muscle group trainning, matching acupuncture. Results:47 patients withdrew stomach tube and 3 patients failed to withdraw it. No died cases. The time of withdral is 6-28 days, averaged (13.00±6.56) days, the rate of witdral stomach tube was 94%. The swallow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P
【Key words】dysphagi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症状之一。据文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1%,慢性期为16%,脑干卒中发生率为51%[1]。现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门诊以吞咽障碍就诊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其治疗、康复治疗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并带胃管鼻饲患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6~82岁平均73.8±14.5岁。病程5天~90天,评价病程72.5±21.2天。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急性脑血管病34例,脑出血7例,混合型卒中2例。病变部位为脑干6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白质21例,基底节区16例,小脑7例。其中多发性病灶22例,占44 %。均符合1998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2]。入选标准:①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②能理解执行治疗人员的指令。③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④病程在3个月以内。⑤入院予以神经内科治疗病情稳定后结合康复综合治疗。排除标准:意识不清者,真性延髓麻痹者,剔除未规定进行计划训练者及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康复训练:对于吞咽障碍,治疗的目的是促进功能的恢复。例如,通过吞咽肌训练提高吞咽肌的肌力及协调性;代偿的目的是采取一定的头位或吞咽策略减少误吸的发生,促进食物的摄取。一般情况下可同时采取各种层次的康复方法。对于特定的功能紊乱,可选择特定的方法[4]。①口唇闭合不全:指尖叩击或冰块击打唇周;做小口呼吸,吸管吸气运动;抗阻力下紧闭嘴唇;训练用吸管吹泡泡。②流涎:用冰块刺激、按摩患侧口唇及颊部皮肤。③颊肌肌力低下:用冰块或刷子刺激颈部、颊部。④舌肌功能差:舌做水平、后缩、侧方主动运动;用勺子或压舌板在各个方向上给予阻力,使之做抗阻运动。⑤下颌肌痉挛训练方法:牵张训练:小心将软硬适中的撬物插入患者切齿间令其咬住,逐渐牵张下颌关节使其张口,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轻柔按摩咬肌,降低肌紧张;训练下颌运动,如用力咬住臼齿,或开口时给予最大阻力。⑥咽反射差:用冰块刺激、按摩咽喉部;进行假声发声训练;舌控制法:将舌尖放在门齿之间做吞咽动作;空吞咽训练。⑦吞咽延迟、吞咽反射触发障碍:咽部冷刺激,用冰勺柄刺激前咽弓基底部;颈部前屈;促进吞咽反射手法,通过吞咽肌群的感觉诱发吞咽反射,即用手指在甲状软骨至下颌缘之间的皮肤上下摩擦,或按摩口唇肌群;用匙挤压舌体,或匙放入口内将食物倾出并有力下压舌体;患者吸气时闭口、吐气时开口伸舌呈爆破状,增加对咽部肌肉的刺激,利于触发吞咽反射;增加食物黏度;美味可口的食物、视觉刺激及酸性食物均可增加唾液分泌,利于激活吞咽反射。⑧喉上提能力低下:训练关闭声门:a.鼓励患者做清嗓动作;b.练习发元音声母“a”,尽量发长音,重复数次,屏气5 s后咳嗽;c.声门内收练习;d.声门上吞咽练习。牵张和促通舌体上部肌肉:a.伸展头颈部,施阻力于额部持续5 s,以促进低头,利于吞咽;b.舌体背伸低于软腭;c.用假声发声上提喉部;d.吸吮、吸气。门德尔松方法:让患者在吞咽中自己感觉喉的提升,尽量延长喉在最大提升位置的时间。声门上吞咽:患者吸气,屏住呼吸,然后吞咽,吞咽结束后立即自主咳嗽。⑨咽肌无力、咽部食物滞留、咽蠕动减弱、咽吞咽减弱:吞咽动作之后发“Hawk”音,最后的k音加强,即做改良Valsalva动作;改变食物黏度;反复吞咽;咽肌训练。⑩单侧咽肌麻痹:采用头转向患侧的方法能增加环咽肌打开的前后径及食物通过量。每次45 min,每天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
1.2.2 针刺疗法:主穴:双风池、双供血、双翳明。操作:针刺双风池针尖微向下,向喉结方向刺入1.5寸,针刺双供血直刺约1.5寸,针刺双翳明直刺向咽喉部达1.5寸。配穴:双吞咽、廉泉、外金津、外玉液、治呛穴。操作:押手轻向外推开颈总动脉,针刺向内侧3分,捻转5~10 s后出针。针刺廉泉、外金津、外玉液向舌根方向斜刺1.2寸,捻转10 s出针。针刺治呛穴向舌根部刺约0.5寸,捻转5~10 s出针。一般根据病情轻重治疗15~30 d,每天1次或隔日1次[4]。
1.2.3 心理准备[7]:入院后首先要取得家属及患者的配合,讲解治疗的方法、注意事项、如何配合,消除患者恐惧、悲观、消极情绪,鼓励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为患者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整洁的进餐环境。进餐前,至少休息30 min,使其做好餐前准备,如排便、洗手等,并选取舒适的。
1. 3 评测指标:洼田饮水试验[6]:1982年洼田提出的饮水试验是经典的临床评估方法。让患者自己喝下30 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等情况,据此将吞咽功能分为5级。Ⅰ级为5 s内能将30 ml温水顺利地一次咽下;Ⅱ级为5 s以上分两次不呛地将30 ml温水咽下;Ⅲ级为5 s以上能一次咽下但有呛咳;Ⅳ级为5 s以上分两次以上咽下,有呛咳;Ⅴ级为屡屡呛咳,10 s内全量咽下困难。洼田饮水试验能较准确发现口腔期的异常,目前临床应用较普及。
2 结果
50例患者中,撤胃管47,未能撤胃管3例,没有死亡病例。撤胃管时间6~28 d,平均(13.00±6.56) d,撤管率94%。
在吞咽功能训练3个疗程后,对50例入选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训练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见表1。经χ2检验, P< 0.01,说明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吞咽功能训练组比未训练组吞咽功能恢复明显,效果优良。这说明吞咽功能训练对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很有帮助,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由此引起的后遗症及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急性脑卒中患者28%~71%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主要原因为脑卒中后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导致的假性球麻痹,这与卒中后真性球麻痹发病率低有关[5]。
吞咽障碍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延缓原发病的康复,重者可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正常人吞咽运动分为3期:第1期(口腔期)主要有口轮匝肌、咬肌参与,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发出的面神经、三叉神经支配;第2期(咽喉期)主要有舌肌、咽喉肌参与,舌下神经核、疑核发出的舌下神经、吞咽迷走神经支配;第3期为食管期,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障碍主要表现在第1期和第2期。因此,要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必须加强对面部、舌、喉部肌群肌力和协调性的训练。
中医学认为,近部取穴有疏通经络,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之功。现代医学认为,针刺颈部穴位及神经刺激点能够促使被破坏的神经反射弧修复或重建,能够使病变的神经组织功能逐步恢复。本文入选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进食或饮水时出现呛咳,食物推进困难,食物和唾液滞留在口腔。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分析说明,对脑卒中后存在吞咽功能障碍者,只要采用适当的综合性康复训练,绝大部分(94%)患者的吞咽功能可在发病后2~4周内得到完全或基本恢复。
康复训练应尽早实施,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脑卒中后恢复速率在病后3个月,特别是最初4周内最快。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开始时间以入院后2~7 d内为宜,训练持续的时间为6~28 d。患者只要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康复训练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改善程度与康复训练的开始时间呈正相关。早期系统化的康复训练,能有效地减少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改善疾病预后,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吞咽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中医针刺疗法可以作为效果较好的辅助疗法,对吞咽障碍的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是一系统化整体治疗模式,医生、护士、治疗师、患者家属组成治疗小组,互相配合,结合中医针刺,使综合康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Finestone HM, Greene-Finestone LB, Wilson ES, et al. Malnutrition in stroke patients on the rehabilitation service and at follow up: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J].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5,76:310-3161
[2] 王广志.痉挛定量评估的研究进展[J].现代康复,2004,4(5):650
[3] 藤岛一郎,大熊るリほか.假性球麻痹による咽下障害とリハとリテショニ神经内科, 1997, 47(1): 32-39
[4] 徐月花.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8): 1252-1253
[5] 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244-2821
[6] 王茂斌. 脑卒中的康复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0-30
【关键词】整体康复 护理 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242-01
【Abstract】Objectiv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o stroke patient. Methods 200 patient were randomly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ent of HAMD一24 score and Barthel evaluation in each group were detected. Ruslts HAMD一24 sco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decreased and in control group were ascensus after 6 weeks’nursing.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Key words】integr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troke
自2008年12月―2011年3月,我们对在我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实行了整体康复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患者均为在本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经本院CT诊断为脑卒中,女98例,男102例;78例为脑出血,122例为脑梗塞;40―55岁38例,56―65岁90例,65岁以上72例;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6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实行常规病房日常护理,另外,实验组还实施了整体康复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2.1 开展正规西医康复护理。如对急性期患者进行床上摆放的指导、配合康复治疗师进行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吞咽功能训练等治疗。其中吞咽功能训练主要由护士操作,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在三餐前半小时先进行系统吞咽功能训练,再让病人进食。
1.2.2 重视心理护理。①要求护士分摊负责到个人,对所负责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心理变化做到随时关注,基本把握,对待病人态度要亲切,专业素质要过关。用心理暗示,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消除心理障碍,激发对生活的信心,并时时进行语言锻炼。②每日出黑板报,从疾病特点、康复方法、康复作用、日常保健、饮食、运动、娱乐等方面做系列介绍。③每周两次团体心理治疗,团体规模为5~8人/组。每次治疗时间根据患者身体耐受情况决定。平均30~40 min/次。团体治疗由2名具有团体治疗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担任领导者,每名治疗师带领一个团队。治疗时患者家属不参与,由护士提供照料和保证安全。每个团体由1名护士担任助手,担任助手的护士均接受过专业培训。
1.2.3 重视压疮的防治和膀胱、直肠功能训练。我科护士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压疮的经验。另外针对病情,开展了清洁导尿、膀胱冲洗等技术。
1.2.4 科内护士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方面,采取不直接代替患者去完成其必须活动,主要是通过言语提示和鼓励,陪伴患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求患者尽可能自己完成。
1.3 疗效标准
于住院第1天和住院6周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一24项(HAMD一24)[2]和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BI)量表[3]进行抑郁、焦虑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24及Barthel指数评分(x±s,分)
数据显示:①经过整体康复护理6周后的实验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较治疗前明显改善,HAMD-24总分是下降的,对康复治疗的疗效表现出有信心;而对照组在6周后表现出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较治疗前有所加重,对康复治疗的疗效表现出开始失去信心。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大多数脑卒中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功能障碍、失语、心理失衡等。患者的早期康复绝大多数是在医院里进行的。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时应尽早进行整体康复护理,这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有效控制压疮、肺炎、肺不张、关节挛缩、骨质疏松、肌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整体康复护理与常规的病房日常护理是有其不同特色之处的,更适合需要长期系统康复训练的患者。
吞咽困难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2% ~65% ,康复治疗对吞咽困难者有肯定的效果。吞咽功能训练由护士操作,更能发挥其作用,可以保证在最合适的时间段来进行这一训练,每天三次,对吞咽困难患者的功能恢复大有裨益。
由于该病病程长,恢复慢,预后差,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的心理变化,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而患者能否恢复,能有多大程度恢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信心。住院期间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最频繁,时间最长,彼此间的熟悉度与亲密度也是比较好的。开展心理护理后,能够最及时准确的把握患者心理动态,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辅助,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实验显示:整体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21.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康复护理
脑梗死或称缺血性脑卒中,在脑血管病中最常见,占60%~90%[1]。脑梗死患者起病突然,多伴有一侧肢体瘫痪,早期做好康复护理,减少患者肢体残疾和提高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目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60例,均经临床诊断及CT或MRI检查,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2],入选病例均为首次发病,除偏瘫外,不伴有失语、痴呆等伴随症状,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早期康复护理)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5~73岁,平均(56.4±9.8)岁;左侧偏瘫17例,右侧偏瘫13例。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左侧偏瘫22例,右侧偏瘫8例;年龄48~71岁,平均(56.4±8.2)岁。两组年龄性别、瘫痪例数病变性质和病变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治疗、一般护理及恢复期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康复组除对照组措施外,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
1.2.1心理护理文献报道,急性脑梗死患者66.9%存在有情感障碍,同时发现有情感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在病程的第3~4w神经功能缺损较严重,近期预后差[2]。因此,应早期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针对患者急性期出现的抑郁、焦虑、恐惧、悲观、孤独感、敏感,过度自尊等不良情绪进行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并介绍康复好的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2.2康复训练①良姿摆放,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为保持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在急性期即要良姿的摆放。可取仰卧位、侧卧位,侧卧应取健侧卧位为主,因躺向患侧易使患侧肢体损伤。每隔1~2h变换1次,每次变换时,应注意置患侧关节于功能位置。如患者仰卧位时,肩胛骨应取于前伸位(肩关节下可垫软枕),上臂外旋、稍外展,腕关节伸直,手指伸开,掌心向上,膝关节下放置小软枕,使腿微屈,腿外侧放小枕,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健侧卧位时,患肢应有支撑,肩向前伸,肘伸直,不能垂腕,掌心向健侧。患侧卧位时,患肩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角度
1.3合理的饮食,加强营养
1.3.1饮食 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生。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海带、虾皮等,适当进食鱼肉、鸡肉、蛋及r奶制品,以保证足够蛋白质的摄入。有高血压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
1.3.2吞咽吞咽反射沉闷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时间进食,进食有困难者要喂食或鼻饲。对于意识障碍需行鼻饲饮食的患者,注意鼻饲量及灌注速度、温度,鼻饲前应先抽到胃液后再灌注食物,以防食物误入气管。长期鼻饲者应保持口腔和鼻腔的清洁。不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等,可选用瘦肉、鱼类,禁用动物脂肪。
2结果
通过对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整个医院护理和良好的护患沟通[3],计划通过积极的,正确的功能锻炼,外功能重组和外部促进因素,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从整体护理方面,患者的康复不仅是身体机能的恢复,而且对身体,心理,情感和心理康复。因此,脑偏瘫患者护理不仅为基本功能锻炼,而且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患者满意,使护理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讨论
两组护理方法效果分析:对照组按传统的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一般护理只局限于患者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及在恢复期指导患者功能锻炼[4]。而康复组则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早期实施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每例患者均由康复小组制定个体化综合康复措施及各阶段康复方案。患者因此得到了更加全面、规范的护理,故康复组护理前后的效果比对照组护理前后的效果差异有显著性。康复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以往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从患者病后2~3w开始,目前提倡在患病后即开始早期的康复训练[5]。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1.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81.
[3]何建英,潘光强.急性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