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的基本知识

经济的基本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1、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士礼》《周易》《春秋》五部。

2、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2、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本是六经的《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来源:文章屋网 )

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竞争财务 技术资本 知识资本

一、基于技术资本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模式

(一)技术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应

1.推动效应。企业内部研发的技术成果,对于企业具有一种很强的自催化功能。随着一项技术成果在企业内部的扩散,成长为核心业务,形成企业新的核心业务,以至逐渐形成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模式,这时企业的技术结构趋于相对稳定,能够为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内带来超额利润和规模经济效应。此时由技术资本绩效带来的竞争力超过了具体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单元,竞争升华到企业资源整合和整体实力对抗的层次。

2.扩散效应。技术资本成果在企业内部的扩散是实现技术资本规模经济性、增加创新收益的主要手段。在企业经营中,由技术资本成果构建成的新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技术扩散产生了收益倍增的效应。如佳能公司将微电子、激光、精密仪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应用和扩散到照相机、摄像机、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产品中,可以使同一技术在不同的产品市场上同时获得巨大技术创新收益。

(二)运用技术资本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模式

核心竞争力是将技能、资源和组织运作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就技术资本而言,如何运用技术资本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找到企业战略资本收益流和战略增值环节,是企业家急需处理的问题。

1.依靠自身技术力量构建企业内在资源核心竞争财务模式。核心战略观念不鼓励企业进入与自身优势缺乏较强战略关联的领域,只有建立在现存优势基础上的战略才会引导企业获取或保持持久的战略优势。企业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该技术资本具有充分的顾客价值,能为顾客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2)技术资本具有独特性,竞争对手无法复制或复制的难度和成本很大;(3)技术资本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能够在多个依赖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市场上拥有更多主动权和选择权;(4)对顾客潜在需求的把握能力。预测和辨别顾客需求是中长期现象还是一时行为,是技术项目选择和技术成果形成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提,也是企业财务是否以技术资本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2.实施企业技术资本战略性重组,构建内外资源结合的竞争财务模式。企业技术资本战略性重组是企业对那些掌握企业重大技术资本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企业实施重组。对于运用技术资本开发因为受到企业内部资源的约束,通过内部发展建立核心竞争力难度很大或时间不够的情况,可以以自身内部资源为基础吸收外部资源,则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必要的竞争力要素。加之技术投资属于风险投资,技术投资决策也必须协调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使竞争财务有效的支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二、基于知识资本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模式

(一)知识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应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源于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成长过程是知识转化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资本和竞争力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对企业而言,显性的、大众化的、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或市场交易取得的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却是具有价值优越性、不可仿制性、不可交易性的隐性知识和能力,这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特性(用户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等),这些特性往往是作为辩识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依据。

(二)运用知识资本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模式

1.设立公司知识主管及知识主管制度,并对其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即设立CKO(CKOChiefKnowledgeOfficer)。CKO的绩效评价标准一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立知识管理的目标、任务、政策;二是拟定并提交CEO关于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分配激励机制、人才管理政策等;三是建立和营造一种促进学习、知识共享的企业内部环境;四是加强企业知识集成,以产生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2.努力使智能资本向市场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化,将企业财务作为转化的剂。企业智能资本是知识资本的核心层和基础内容,但是知识资本仅仅停留在智能资本水平上,很难使核心竞争力从技艺型向工艺型、组织型、文化型转化。所以企业财务应该支持强化员工间共享的知识交流制度,建立企业学习库和知识库。

3.设置有效的组织结构,调整财务资源配置。适当的集权与分权,建立合适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智能资本的提高和开发,有利于企业员工从未编码知识向编码知识的转化。企业领导应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企业财务工作要集中于建立学习型组织,不仅促进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学习,获得一种职业资产。

4.从财务上支持企业建立知识团队。加速知识资本向核心竞争力转换,不仅需要正规的组织管理,更需要知识团队的自我管理。在企业组织中,可以形成“T”型管理模式,纵向由正规组织管理实施,横向由众多的知识型团队组成。因为严格的层次管理不利于知识创新,也不利于知识资本向核心竞争力的转换,但“松散”的组织不易形成企业整体的核心能力。知识型团队的成员是由组织内、外的各项专家组成,他们根据组织外部情况和企业战略目标进行自我归类和合适的创新活动。

5.建立学习型战略联盟,实现以财务资源为依托的知识整合。主要有一是合资企业;二是互相持股投资,典型的做法是联盟成员之间双方相互持有彼此的少量股份,交换少量的关键人员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它通过互相持股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三是功能性协议,是指企业之间决定在一个或两个具体的项目上进行合作,如在研究与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通过这种功能性协议结成一种联盟。成员之间仍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协议本身也主要是研究与开发协议。

三、资本筹集问题

对于技术资本的筹资,可以根据形成发展过程,分阶段采取不同的财务模式进行。前期形成阶段的技术资本筹集,包括研究开发、创新维护的资本需求;后期发展阶段的技术资本筹集,包括技术资本形成产品并投放市场阶段。技术资本前期形成阶段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研究开发和创新维护的风险,以及投放市场风险都较大。因此,此阶段的筹资战略以权益资本为主。到了后期,技术资本凝结成商品、投向市场并形成相应产业,不确定因素减少,资本需求量放大,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另辟途径,比如债务资本。对于知识资本的筹资方面,由于初始的知识资本的主要来源渠道是在于教育、科技发展和知识引进等,如果把知识作为一种产品进行开发、生产和销售,它会变成一种无形资本。知识资本的积累主要是通过智能资本的开发、储备和引进等。因此知识资本筹资问题与其他资本不同,应该由知识管理主管结合企业战略管理要求,合理安排和规划。

参考文献:

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一、对公平与效率价值的认识

法的价值,是指法与人的关系中,法对人有用性。古今中外思想家、法学家提出的法的价值,归纳起来无非是正义与利益两大类。而在经济法中,正义与利益则直接体现为公平与效率,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从时段上讲,公平分为起点、过程与结果公平;从概念上讲,公平又分为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效率包括个体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公平可以给主体激励,成为效率的源泉;对社会整体效率的协调,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如果只顾公平不顾效率,会影响经济发展,使公平停留在低水平上:如果只顾效率不考虑公平,容易产生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引发社会矛盾,最终无法实现效率。经济法是通过提高社会整体效率的方式来实现实质和结果公平的法律。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经济法是内化了公平的体制效率。

二、经济法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我认为关于经济法公平与效率的价值之争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这不是中庸之道看法,而是如今的法律几乎都无一例外的涵盖公平与效率的目标。如民法关于撤销权除斥期间的规定,诉讼法和行政法程序法优于实体法的原则等都体现法的效率价值。只有在法律价值目标发生冲突时,我们才需要作出最终价值目标的选择,也就是所谓的首要价值目标。但是即使明确首要价值目标,也未必所有的法律都会固守首要价值目标而舍弃其他价值目标,如民法关于善意取得和公示公信原则的规定,它选择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商事交易的安全和效率;又如《票据法》关于的票据无因性的规定,其舍弃民商法公平目标而选择效率目标更是显然易见的。这是因为民商法的使命是保证商事交易个体效益,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个体机会平等以及起点和过程的公平,所以民商法主要的价值目标选择是公平,但当法律价值发证冲突时,哪一价值目标最有利于实现其使命,才是其选择的对象。[3]经济法是伴随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出现的,其发展历史就是政府干预经济尺度和方式变更的历史。而干预的目的,无非是在经济发展中追求效率或维护公平。法律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实现公平,但这里的公平不等于法的价值中的公平,法律价值中的公平更多的偏向“平等”,而法律结果的公平则更偏向于“正义”。也就是说经济法追求社会整体效率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社会正义,这也是法律公平的题中之义,但不等于经济法的首要价值目标就是公平,即平等。这也是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区别,民法追求的是形式公平——平等,而经济法追求的是实质公平——正义。许多人认为经济法的首要价值目标是公平也是源于对法律结果公平和法律公平价值的混同。因此我认为经济法首要的价值目标是效率,并且是包含了正义的的效率。[5]

三、经济法效率价值的体现

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一、赚钱,是市场经济下的事实与观念

1.我们如今谈论的经济,不是别的经济,而是市场经济传说人类曾经有过所谓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由于没有分工也没有交易,就不可能有赚钱的事实与观念。另外,曾几何时一度被憧憬的未来理想的按需分配的社会,据说是物质极大丰富,各取所需的,当然也不需要交易,无所谓赚钱。笔者认为,人类历史上也许在非常有限的局部时间内存在过自然经济形态,或者在有限的局部时间内可以有所谓各取所需的制度安排,但是就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史来说,特别是如今我们谈论的经济,就不是别的经济,而是市场经济。而且,这种市场经济就是交易经济,就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当是自古以来、以及可预见的将来的人类社会经济常态形态。市场经济秩序是哈耶克表述的自生秩序,本质特征是分工与交易,赚钱是其普遍法则。

2.产权分立是社会的基础秩序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是产权分立的制度。不论你同不同意,事实就是如此:哪怕是当年所谓公有制时期,到别人家,或到公库里拿东西都是犯法的、不道德的,是颠覆人类基础秩序的危险行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民众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都有明晰的产权边界,不可乱来。赚钱行为,是在这个产权分立、界线明晰的制度基础上被认可、保护与鼓励的。如果没有对私有财产的合法保障,是不可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

二、赚钱,是价值增值

1.主观价值论市场经济的一切奥秘(包括赚钱的奥秘)都藏在交易之中。一切交易的本质,或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赚钱,赚钱乃是价值增值,或者说效用增加。我们所说的交易,是所有权(产权)分立的个体之间自由、自愿的交易。只要有一方不情愿,交易就无法达成。强买强卖,不叫交易,而是抢夺。交易之所以能达成,乃是因为交易双方都满意,都觉得划算,也就是都获得了价值增值或效用增加。这里的价值,是指效用,是交易者主观认定的、交易后商品或服务对自己的效用。价值增值与效用增加是同一件事的两个表述而已。这里,特别说说价值(效用)这个概念。说价值是人对商品或服务对其效用的主观评价,并不意味着价值(甚至价格)可以由个人主观臆断,随心所欲。一方面,人是理性的,是对自己负责的,他对商品、服务对自己的效用之评价当然是根据自身需求以及自身资源状况出发,作了他能做的最合理的掂量。由此可以驳斥那种交易骗局说,以及相伴随的交易(市场)恐怖论、市场恐惧症。这种论调宣称交易是一个阴谋、骗局,是一场诈骗、卖拐的零和游戏,一方所赚等于另一方所亏。持这种论调者,偏好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要么老死不相往来,要么让大家都削掉鼻子做平面,剥夺所有人的自由。这种论调不值一驳。另一方面,交易双方个人的主观价值评判,须经过谈判、博弈过程,才得以落实。他的这个主观评价若跟交易对方的意见不相契合,那么交易就无法达成。因此,主导交易过程的个人的主观价值评判受着自身理性与交易对方的博弈双重制约,达成交易的、令交易双方都赚钱(增值)的条件(价格)通过磨合而形成。另外,他所做出(或认可)的价值(效用)评价还得经过交易之后的实际检验、证实。这种主观价值论之“主观”,实质意义不在随心所欲独行其是,而在于“独立自主”,不受交易双方之外,甚至不受交易对方(谈判不成就拉倒)所左右的行为状态。与其说是主观价值论,毋宁说是自由(自主)价值论。

2.不是“等价交换”而是“超值交易”价格不同于价值。价格仅仅是交易双方或一方对商品或服务之转让而开出的货币数量要约条件。从表面看,一旦交易的价格达成,出价3元的面包,需要支付同等的3元货币(或者3元的别的物品)去交换。交换之后,双方得到的价格表面上也只是3元(3元面包与3元货币)。从价格上看,的确是“等价交换”,交易前后,似乎谁都不吃亏,也没占便宜——谁也没赚。如果对交易的理解仅仅停留于此,那么市场经济就等于左手跟右手交易、左口袋跟右口袋换位而已,毫无意义而不能存在。唯有当交易之前与之后,隐藏在交易价格背后的价值(效用)发生了变化(增加),交易才有意义,才合乎理性,可以解释,也才合乎实际。在上述“等价交易”的背后,实际上,面包师获得的3元,里面有10%的利润,他实实在在赚了3毛,更为重要的是面包师通过这场交易,弃掉了原本对他低效用甚至无效用的面包,而获得了较高效用的货币,他喜滋滋地拿着这通货去办他想要办的事(去买鞋子或给子女支付学费等)。持有货币的饿汉恢复了他的劳动力,可以继续干完他的活儿,或者可在劳务市场上“奇货可居”、待价而沽了;或者他不是饿汉而是中间商,将面包倒卖给了对面包效用评价更高的饿汉,转手倒卖了3元3毛,也赚了3毛。无论如何,交易之后,而且经过实际的检验,双方在交易之前就判断、评估好的效用增加,的确实现了。这就是赚钱的真义。说市场经济的原则、规律是“等价交换”,是肤浅之论,更准确的表述是“超值(增效)交易”。每一桩交易,都是超值、增效的,双方都赚钱的买卖。俗话说:没有不赚钱的买卖。故此,市场经济,交易,本质上是双赢的,是大家赚钱的。市场经济是否景气,表现在市场交易量的变化上。

3.市场风险与市场恐惧症对此,某些人会反驳说,如果交易都赚钱,大家皆赢,市场经济就都是成功者,没有破产也没有失业没有贫困了。当然不是。交易有风险,市场经济也会出现破产失业贫困现象,那是因为人的有限性,使得某些主观价值落了空。但这并不能否定交易整体上是价值增值这一普遍规律。市场的风险可以来自信息不对称,来自主观评价的不适当等。市场瞬息万变,再加上人固有的惰性、依赖性,人在市场上的失误免不了。但是一人的失误就是他人的机会。李嘉图证明了绝对优势方与绝对劣势方之间的交易最终结果是双方得益,都赚了。一般来说交易从整体上看是增值的,这个结论是合宜的。我们应当将交易双方都赚钱的情况视为是常态。如果交易的常态是大鱼吃小鱼,市场经济早就歇菜了。市场有风险,理性有不足,这是那种市场恐惧症的根源。患这种恐惧症的人,情况可能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市场经济的失意者,他们之中有一种人企图寻找一种一劳永逸、永绝后患的“妙方”:除私有制、废除市场经济,一切公有,大家平均。我的依然是我的,你的也要归我!这种模糊产权、混淆边界的做法必将严重损害人的劳动积极性,事实也证明这种做法是难以为继的。

三、企业不赚钱,政府赚钱,都是不道德的

这里须先阐明“道德”,它不是指高尚行为,而是指维系社会关系、秩序的正常的法则,可以把它理解为哈耶克所谓的“自生秩序”。例如,守信,是道德的,并不是因为守信这行为是高尚的,而是因为守信这行为合乎公众认可的、社会活动得以维系的法则。不偷盗、不伤害人,之所以是道德要求,同样不是因为这是出于人特别高尚的追求,而是人类社会得以正常运作所依赖的基础规则。赚钱(价值增值)就是市场经济存在、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法则。不赚钱,等于交易不使交易双方价值增值、效用增加,这本身就违背了交易的本质,也违背人性(自利本性——人的行为都是为了增进自己的利益,或最大化个人利益)。不赚钱的买卖没人做。个人如此,作为一个资源配置的局部单位的企业同样如此。唯有当市场主体(个人或企业)在市场上成功达成交易,交易双方都赚了,市场主体的事业、营生才能得以维系、发展。如果交易失败,市场主体不赚钱,个人和企业都不能生存发展,市场经济或者说经济也就死了。反对、取缔私人赚钱的经济,将进入死胡同。我们曾经为此支付过高昂的学费。这里特别要谈谈市场经济下“政府”这一特殊的角色。有人说政府也是市场主体,因为它也参与市场交易,例如,所谓的“政府采购”、公共投资等,所以也要享受赚钱的待遇。但这个说法有逻辑硬伤。

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或者说基本秩序、法则)是政企分开、政经分开。市场与政府(这里的政府指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系统在内的公共部门)不可混为一谈。政府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公共部门;经济基础即市场是由私人、或私人自愿结合的私营机构组成;市场是价值创造、初次分配的场所,政府靠拆东墙补西墙的再次分配而存在的机构。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生产性的,政府提供非生产;市场交易是令交易双方产生价值增殖的,政府在市场上参与的交易目的只是维护这个非盈利机构的物质需要(或者提升其非生产质量),不是为了这个非盈利机构的“价值增殖”,不是为了“利润”,不为了赚钱。两种交易有本质的差异。政府乃是市场的“看门狗”,或者说是“裁判”。

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环境成本;价值链重构

一、循环经济及其资源观与生产观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线性经济模式,造成了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濒于枯竭的恶果。为了扼制环境危机的日益发展,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人们提出了发展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思路,企业开始逐步地实施循环经济模式,力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持续的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其可被定义为一种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通过长时间运行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是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其实质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其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循环经济利用清洁生产和废物综合利用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反馈流程,通过企业层次和区域层次的清洁生产实践,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物质和能源的有效、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与传统的线形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它体现了一种新的、非线性的物质流动循环观。同时又把循环经济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看成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系统,通过模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程,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循环经济摒弃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彻底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和获取利润的做法,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体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的资源观。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又体现了一种以生态效率理念推行清洁生产的新型生产观。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和加强管理,节约和循环使用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最少的物质投入换取最大的生产效率。它要求企业在确定经营方针和从事经济活动时,不但要考虑生产成本,还要考虑生态成本和环境成本,兼顾经济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逐步实现“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二、循环经济与价值链的统一性

循环经济思想是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与环境财产的损耗,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良性循环的思想。循环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经济模式根本性变革的模式,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封闭反馈流程,在物质流的循环流动中创造着价值链的不断增值。

循环经济模式中行为主体包括资源开采者、物质处理者、消费者和废料处理者等,在循环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组织的“废物”可能是另一个经济单位的“营养物”和投入要素,在每个行为主体物质流入和流出的节点上都存在着与之相应的价值。循环经济与价值链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循环经济作为一种闭路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与价值链构成一个高度整合、相互依赖的系统。价值链一旦形成就意味着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整合。循环经济和价值链两者相辅相成,脱离循环经济的价值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没有价值链的循环经济又无法满足企业生存发展的本质要求。二者的统一性表现为:

(一)价值增值目的的统一

循环经济的实施是一个价值发现与价值增值相结合的过程。它要求企业从废弃物中发现资源的残留价值,通过对副产品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资源残值在另一企业或产业中的转移。这种经济模式在资源价值的充分转化方面实现了对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价值链的本质是增值链。价值链上每一环节增值与否、增值的大小都会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价值链分析的过程是一个辨认企业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的过程。增值活动可以弥补所耗费的成本,使企业实现利润,最终就形成企业的价值。企业要对价值链进行分析和管理,剔除非增值作业,以增加企业价值。只有当价值链处于增值状态时,循环经济才得以持续发展,从而以此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经济效益,为实行循环经济提供物质保障。也只有当循环经济顺利开展,并获得增值时,才能促进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巩固企业在价值链中的有利地位。

(二)运行功能方式的统一性

循环经济要求企业按照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新资源”的封闭的物质能量反馈流程,在生产、流通、消费和废物处理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循环经济本身就是要建立循环的、可持续的价值链。企业推行价值链管理活动,突破了企业内部管理的视角,将目光延伸到供应商、购买商,直至最终客户,更好地协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主动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得长期的战略发展。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有价值链的支持,价值链是循环经济形成的基础,这里所说的价值链可以看作是一个闭环的网状循环系统。其中不仅包括由上游的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经销商、最终用户和回收处理单位的正向交付过程,也包括其逆行的回收再利用过程。

三、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环境成本及其信息价值

(一)循环经济模式的环境成本内涵与分类

循环经济下的环境成本可以定义为:某一会计主体在其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因履行环保责任、降低环境负荷,在一定时期进行旨在取得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的一系列环保活动或其他经济活动,为此而发生的可货币化或非货币化计量的,包括资源耗减成本、资源降级成本、资源回收利用成本、减量化成本等在内的预防、管理成本,由于企业不规范的经济行为而承担的各种损失,以及由各项活动形成的机会成本。

根据本文对循环经济下环境成本的定义,可将环境成本进行如下分类:一是减量化成本,即为了减少企业生产对资源的消耗、对废料进行再利用和再循环及对生产废料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成本,其中新技术的研发成本将构成其主要内容。二是资源降级成本,包括企业由于生产产生污染而需要承担的政府罚款和罚金、为恢复环境所发生的治理费用等。三是资源回收利用成本,主要包括报废产品的收集和运输、拆解和再造、回收处理和填埋的成本。四是环境管理成本,指企业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经费支出,以及包括环境监测支出、污染清理支出、购置污染治理设备、污染治理成本、为进行清洁生产和申请绿色标志而发生的费用等在内的一系列成本。五是环境机会成本,指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本可获得而实际未获得的各种收益,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各种机会损失,如企业因违反环保法规而缴纳的罚款、由于环境保护而勒令停产造成的损失、损失的社区信任成本、损失的企业形象成本等。

(二)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环境成本信息价值

环境成本是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成本,是一种具有价值的信息,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决策、生产经营决策、投资决策以及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运用环境成本还可以丰富企业业绩评价的内容,为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和评价提供有力支持,是企业进行基于生态经济系统决策的风向标。循环经济下环境成本的信息价值,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在为循环经济价值链重构以及价值链管理及价值创造、再创造上。这主要是由于环境成本信息具有下面两个方面的重要价值:转贴于

1.环境成本信息有利于企业的环境保护及其管理决策

由于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逐渐加强,企业在进行循环经济实践的过程中用于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成本也随之增加。而且由于我国对于环境污染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则将许多以前没有被企业关注的成本融入到成本计量当中,对企业的某些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环境成本这个被忽视的因素,在现代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逐渐受到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环境成本已经可以左右企业的某些决策,循环经济价值链以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反复利用为宗旨,利用环境成本信息正确地制定支持企业的环境保护及其管理决策,是价值链重构的基本前提。

2.环境成本信息支持企业的战略管理

环境成本信息还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循环经济下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采取措施在保证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尤其是环境成本,以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这也是循环经济价值链的价值创造的基本思路。通过运用环境成本信息可以从战略视角进行价值链整合与优化,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发现削减成本、增加利润、进行价值创造的机会,有效地实现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同时也可大大地改善企业的生态经济效率。

四、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价值链重构

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有价值链的支持,价值链是循环经济形成的基础。但是循环经济的价值链与传统经济模式的开环、线性价值链有根本的区别。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即“3R”原则)为基本行动原则,尽力将物质和能量保留在经济系统内使其循环流动,通过循环往复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所谓循环经济模式的价值链,是指通过价值生产活动将资源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价值——再生资源——派生价值”的反馈式流程,实现资源利用率和资源价值增值的最大化的动态长链。该价值链将要最大程度地挖掘废弃资源的价值,实现废弃资源的价值增值,即通过废弃资源流动形成的产业链带动价值创造链条的延伸。循环经济价值链是对传统价值链的延续与改造,它不仅能够保持传统价值链价值增值的优势,而且可以通过循环经济的连接,实现企业价值链在产业、区域上的连通,使价值链成为“点——链——域”的环网状价值体系,大大提升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能力。

基于循环经济的价值链是对传统价值链的重构,应体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实现社会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链重构不仅涉及价值链主要活动的重构,也涉及价值链辅助活动的重构。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价值链的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都会受到来自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约束,均应贯穿循环经济的思想和运作方式。循环经济以其特有的要求影响企业价值链,改变企业价值链分析的结果。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