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科学课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效果维度检测表达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的内涵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是指运用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对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加以变革后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从性质来看.它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从实践关系来看,它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结果之一,既是运用研究成果的产物,又是表明研究成果价值的重要的、直接的证据。
一般地说,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效果具有以下特点:
1.主题聚合性
效果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自然的衍生物,与课题有着天然的联系。它是课题研究假说正确与否、实践价值大小的重要证明。具体地说,研究者对课题的认识与实践是效果产生的基础,是引发效果的根本原因。效果的内容反映的是研究者对课题涉及的核心问题实施教育变革后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并从不同的角度证明课题的价值、意义,反映研究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合理程度。
2.客观有限性
效果是研究所引发的实际变化。这种变化是与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相关的,是有限度的,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它的产生、维持离不开必需的条件。其中,最根本的条件是实践干预。在实践中所采取的措施是相应的结果产生的重要前提,研究措施的科学性、实践性的有限性决定了效果的客观有限性。因此,任何效果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的科学程度、实践程度呈正相关。离开了以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的实践为基础的一切效果是虚假的。
3.具体可测性
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所产生的效果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获得,并运用数据、文字、事例等表达出来的。在实践中,它直接反映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研究措施所作用的学生的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对应素质、参研教师的思想观念与施教能力、学校的管理与风貌等方面,可以通过直接感知或运用工具测量明确相应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维度
明确效果究竟从哪些方面来体现,是全面收集和展示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界定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既包括变化的主体.又包括变化的性质、内容、程度等,其中明白变化的主体是前提,把握变化的性质、内容是核心,测定变化的程度是关键。具体地说,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效果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
1.问题解决的方式与状态
问题解决的方式作为直接促进研究主体、客体发生实际变化的具体思路、手段,是研究假说的实践化。因此,运用研究所得的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产生的与原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之间的差异当属效果的范畴,是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的运行状态、运行结果,体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的成熟程度,是其他效果产生的重要基础。
2.实践对象的变化
实践对象(由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所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或教师,因此,这里通常是指研究措施所作用的学生或教师)发生的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变化是课题研究效果的重要体现。这种变化的实质是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或教师后.学生或教师的素质在特定方向、特定时段内的发展变化状态,它包括学生或教师的认识、情感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力、所达到的结果等。它是效果的主体和核心部分,是研究的实践干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体现。
3.研究主体的变化
研究主体(即研究者)因课题研究而发生的变化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的重要内容。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实状况来看,它常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作为具体实施研究的研究者这一主体.即教师的变化;一方面是指作为研究的组织者的主体,主要是学校的变化。
教师的变化反映的是教师在特定方向、特定时段内的专业成长状态。一般来说,参研教师的与课题相关的思想观念、施教行为和能力、研究行为与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变化是他们在参与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所引起的,是效果的直接反映。这种变化往往能够迅速地转化为改造教育实践的实际生产力,有机地融入教师的职业生活,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的变化反映的是学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内容。其中,主要是因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发展变化后而发生的相应的管理层面的变化、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等。通常,这种效果除了直接表现为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水平的提升及学校文化的发展外,还有可能转化为社会评价,如有关部门对教师、学校的各种肯定、奖励等外在表现。
三、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的检测
效果检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和判断研究实践所产生的实际变化,其核心是鉴别。它是对效果进行客观表达的前提和基础。检测的任务在于对发生变化的全部主体、全部内容及其达到的程度进行客观全面的描述。
(一)原则
1.求证性
课题研究所产生的变化既可能是积极的,亦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变化常常是研究者预先设计的、期望顺利达到的;消极的变化则是研究者希望克服的或者避免的,可能是出乎预料的。检测韵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确认课题所产生的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将检测结果与研究方案中的事先设计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因此,效果检测应当包括证实与证伪两个方面。在检测过程中,应当鉴别这种变化与研究的实践干预特别是研究的具体措施之间存在多大的相关性,是否真正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2.全面性
研究效果常常可以通过多个层次、多个方面表现出来。全面完整地反映课题所产生的变化是对检测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效果的全面性主要是指变化的内容和主体的全面判断、衡量。从内容来看,它应当覆盖研究课题涉及的核心概念的全部外延。从主体来看,它应当涉及学生、教师、学校等。因此,其检测应当从课题本身的特点与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科学的检测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从各个方面测定其变化。
3.客观性
研究的效果不是凭人们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了解变化是什么及其达到的程度,并将其与研究措施进行归因分析是对效果做出客观判断的重要基础。检测过程中,对于变化是什么及其达到的程度,应当借助于一定的科学工具和方法、手段作用于检测对象,引发其反应,做出初步的内容判断,进而对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判明其真伪,做到去伪存真,从而在内容与程度两个维度完成对效果的实事判断。
(二)方法
从总体上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检测的具体方式主要是听、看、查、测、议等,进一步分析.又可以分为考证类和复现类。
1.考证类
考证,即从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入手,通过对研究资料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其基本原理是“事实一判断”,即通过对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后,对其实践性、真实性、可靠性做出相关判断。考证的关键是判断研究措施与研究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并揭示这种因果关系。一般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听、查、议。
听,主要是听取研究者的汇报,了解研究者的所思、所做,了解研究者的工作与课题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措施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考查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查,主要是通过查阅研究者保存下来的过程性、实践性研究资料,如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在判断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措施与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从而判断效果是否真实可靠。
议,主要是对研究者提供的资料进行讨论与分析,去伪存真,得出相应的结论。即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地考证,将与研究无关或者关联不大的、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的内容剔除,进而判明其实际变化,分析真实的实践干预与实际变化之间的关系。
2.复现类
复现,即在一定的情境中再现实践干预可能引发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其基本原理是“刺激一反应”。即通过在特定情境中呈现事先设计的某些刺激,引起受测者的反应,然后分析这种反应与研究措施的关系。复现的关键是如何设计合理的检测情境。一般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测、看。
测,主要是利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研究所作用的对象进行测查,以了解其变化及其程度。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测量工具的设计。一般地说,测量工具的内容应当以研究者研究的核心问题为出发点,将核心概念所界定的外延具体化。对于内容的表达,要力求尊重受测对象的发展水平,注重检测目的的合理隐藏.以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验对象的实质变化。对于结果的处理,要注重合理运用统计分析。
看,主要是通过对现场活动进行观摩考查,了解研究所作用的对象在特定方向、特定内容上达到的程度。现场活动观察的实质是一种情境检测,它的关键是要将情境自然化,通过自然化的情境考察受检者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以进一步了解受检者在日常活动中的真实反应。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听、看、查、测、议并非截然分开的,而是交织在一起作用于检测对象。因此,要重视不同方式所获得的信息的互相印证,以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四、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表达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泛化
将效果泛化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经常容易出现的_个问题。其实,教育科研是课题承担单位的全部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课题研究仅属于教育科研的一部分。因此,某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仅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部分,其产生的效果必然是有限的。可以估量的,而不是无限扩大的。这种有限表现为它所涉及的主体有限、内容有限、程度有限等。在显示效果时,必须要选择那些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措施与结果变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内容,即与研究内容、研究措施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变化结果。否则,会使研究措施与研究效果之间缺乏必然的因果关系,实践与结果之间牵强附会,留给别人“课题研究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印象。
2.避免夸张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所产生的效果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效果与实践的关系集中表现为因果关系,研究实践是研究效果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对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进行显示时,研究者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效果有所夸张。这种夸张既可能表现为夸大,又可能表现为夸小。其中,夸大更容易出现。它常常源于研究者的功利性目的或“教育科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等观念的影响,带有一定的主观有意性。夸小则常常是由于研究者对效果的承载主体、内容等的认识不足或检测的工具、手段的设计的缺陷而导致对有关效果的忽略。在实践中,避免夸张,一是要防止将其拔高,即将变化的程度、变化的内容无限制地扩大;二是要防止只报喜不报忧,回避甚至于美化研究中出现的消极变化。任何夸张,只会损害研究的真实性。
关键词 初屮学生 体育课 厌学行为 归因
一、前言
一个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必然会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消极逃避行为,此现象的症结何在呢?通过对惠安县初中学生体育课厌学行为的归因研究,分析引起初中生体育课厌学行为的成因,探求解决初中学生体育课厌学行为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二、研究对象方法
1.对象选择
本次研究以惠安县五所中学在籍初屮生作为研究对象,共313人,发出问卷313份,收回问卷313份,有效问卷304份,有效率达标97.1%。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归因方法,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情况,为研究方向的确立提供参考。
(2)问卷调查法。为了对厌学体育课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特点研究,于是对惠安部分学校学生进行走访,深入了解学生厌恶体育课行为的原因。收集整理成四项厌学体育课原因,作为归因分析问卷,对选定的313名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
(3)数理统计法。通过对采集的资料及数据进行数理分析,运用统计学相关知识对相关资料及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相关基本数据及统计结果,为论文的撰写提供良好的数据。
(4)归因分析法。运用归因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惠安县初屮学生体育课厌学行为进行归因分析,以得到研究结果,为解决初屮学生体育课厌学提供理论依据。
2.结果与分析
1.惠安县初中学生体育课厌学行为的调查结果
通过对304份初一学生调查表的统计,分析其厌学体育课的原因(不计外因〕,对表现出来的差的情况进行排序(见表1)
表1惠安县五所屮学初一学生厌学体育课行为的四种主观原因
(1)具有厌学体育课行为的初中学生普遍心理因素差。从表1可以看出,心理素质差占调查比例的96.3%,是造成初中学生厌学体育课最主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学生对体育目的不明确,对体育失去兴趣,所以厌学症对青少年的心理, 生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2)具有厌学体育课行为的初中学生普遍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低。根据304人的调查中有280人认为运动能力差占92.1%。由于现在的中学生锻炼时间少,在一些家长和老师中,认为“孩子锻炼身体就是耽误时间”的观念误区还存在,尤其是在初三年级。再者,现代化的生活过方式让孩子们更热衷于那些高档的、冒险的、电子的游戏等。从而不喜欢上体育课,是造成初中生厌学体育课行为的主要原因。
2.影响初中生厌学体育行为的客观因索
从表2中可以看出,79.47%的学生是因为体育课中的项目太单调、太枯燥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因体育场地设施太差,器材器具太少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占74.3%,因学校领导、班主任不重视体育课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占 67.4%。
表2影响学生体育课行为的客观因素
三、结论4.1结论
(1)体育课教学内容单调是初中学生产生体育课厌学行为的主要原因。内容单调阻碍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了给学生拥有锻炼的场所器材,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学校的生活环境。
(2)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低是导致初中学生体育课厌学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所以觉得教材难学。今后在教学屮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个别对待既要注意学生的公点,又要注意其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兴趣。
(3)心理因素差是导致初中学生体育课厌学行为的直接原因。了解并指导学生心理活动的因果关系,可以推断出他们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切实解决好他们的体育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能够顺利走完成长的历程。
五、建议
1.能力归因
当学生倾向于能力归因时,成功总认为是自己的头脑聪明,骄傲自满的情绪便滋生暗长;失败就会认为自己脑子笨,能力差。教师必须努力消除这种归因方式给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
在对技术动作较难讲解时,教师应先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加以指点,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消极的自卑心理。
关键词:新课程;“问题导学法”;主导作用;主体地位
一、引 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教育,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传授者转化为提高的学生素质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二、研究的内容
1.对问题和课堂教学情景的研究
“问题导学法”的问题旨在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问题情景,利于主体的合作交流。加强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及情感目标。
2.对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
(1)教师主导作用的认识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行为角色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自始至终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营造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气氛。作为教师的教学方式一定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从提出有答案的问题开始到提出无答案的问题结束。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生活、社会、自然。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2)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环境中的主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应当是自主探究、交流合作,通过自己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去认知、去概括、去亲自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他们自身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的交流、合作,更能激发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内在潜力发挥到最佳程度。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充当着主人的角色,使他们把教学看作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教师的事情。
3.加强问题意识及主导作用的体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会不断地解答问题。但是教师应该注意到:教师的问题怎样才能为学生所关注?“问题导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时学生能够自主的提出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一愿望并非都能实现,因为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需要有一个过程以及有些事物与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差距较大,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确有困难。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探究的问题也可由教师提出,但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为学生所关注、接纳和认同,最终能够成为学生自己的问题。
三、“问题导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结合科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环节实施课堂教学的优化。师生双边活动的教学流程具体可表示如下:
1.指导课前预习
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必定和以前旧的知识有必然的联系。教师课前应将教学目标分化,布置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及突破难点、重点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更有趣、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应策略:(1)合理解剖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区分难易。(2)正确处理课堂内外的学习,让学生课外独立探究思考,课内教师引导探究学习,教学目标难易全面得到内化。
2.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施开放性思维。通过演示、分组实验(尽可能多的分组实验)让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实现探究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相应策略:教师问题的提出要针对学生实际;问题的引入力求趣味、新奇、有针对性,能够诱导、启发、激活学生头脑中潜在的知识,使之服务于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但在“列举、演示事例”活动中,就本层次教学目标讲,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因而举例必须贴近生活,生动形象,易于表象;但从整体教学考虑,举例的根本目的是要能让学生从中分析、抽象出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就这一要求讲,列举的材料又必须突出事物的相似本质,即应选择那些能最直接反映问题本质特征的例子,避免使用那些看起来生动有趣,但非本质涉及过多的例子,避免因素过于隐蔽,增加分析抽象的难度。另外,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学习目标达成的有力保证。
3.点拨导学
“问题导学法”的精髓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更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训练。教师导学是学习的前提。教师的导学可多样化,如:启发、讲授、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
相应策略:教师的导学应该从导思、导议、导练入手,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提出的启发性问题不宜过于简单又不能超过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的结论的得出是用“它的意义是什么”,还是用“它说明了什么”或“这是为什么”都值得我们反复推敲。导议的过程中应创造一种民主、合作、主动的教学关系,创设和谐、愉悦、共振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及时指导点拨,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并给予激励。
【参考文献】
[1]《物理教师》.2000,(2):1~2.
关键词:初中科学;试卷讲评;有效性;教学策略
一、试卷讲评课中的低效现象
初中《科学》学科教学中,试卷讲评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和教学环节。高效的试题讲评课能帮助学生纠正知识理解上的误区,形成对科学规律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但笔者注意到,一些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效率偏低,表现为课堂气氛沉闷,缺少学生参与,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课;以后遇到评讲过的试题,仍会出现同样的错误。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教师课前准备不足,没有深入分析和提炼试题中较深层次的科学规律;二是忽视对学生认知行为的分析和研究,试题讲评缺少策略,只重视试题的结论,轻视解题过程的分析,导致没有突出试题间的联系,更缺少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二、应对策略
高效的试卷讲评课应该从下面三点着手:首先,要熟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这是讲评试卷的尺度;其次,要有科学的教学程序,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最后,要利用多种策略来分类讲评试题,引导学生领会科学知识间的联系,同时达到提升科学能力,这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1.实行科学的教学操作程序
科学的教学操作程序能提高试题评讲效率。科学的程序能让教师在试卷讲评前有充分的准备,讲评试卷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在教学时就不能突出试题间的联系,更谈不上深化提高。优化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讲评试卷前一定要再一次研究教材,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对照试卷考查的范围,了解试卷试题是否有效覆盖了教学重点,试卷中是否有偏离教学目标的试题。
第二步:将试卷上的试题解答一遍,亲自体验解题过程,从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再结合日常教学评估学生的易错点,大致推断出现错误的原因。
第三步:为了充分发挥试卷的反馈功能,按照试卷题号顺序制一张统计各题错误人数的表格,错误人数越多的试题就是要重点讲评的试题。这个步骤虽然费时,但很重要,通过统计表格能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在哪个知识环节上存在问题。
第四步:结合统计表格反思课时教学,理清课时教学中的疏漏和缺失,思考解决的方法。
第五步:把试卷上的错误归类,设计讲评方法和策略,然后分类讲评。
2.让学习小组合作参与试卷讲评
小组合作讲评能发挥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在群体活动中,个体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的能力会有较大提高。为了同一个目标,各个体间展开相互的提醒和讨论,能有效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基于这种认识,在试卷讲评中引入小组合作讲评的形式。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习水准情况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按前后桌围坐,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人员民主发言,针对自己试卷中的错题,相互寻求帮助,被请求者则将自己对试题的理解表达出来,其他人员参与聆听或讨论,直至组内成员都能明白为止。小组合作讲评试卷的优点是,经过组内民主讨论和相互学习,基本上解决了基础性的试题,节省了教学时间。另外,当一个同学给另一个同学讲解试题时,他对试题的理解会更深入,思维会变得更加缜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不了的一些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的试题,则上升到班级层面,由教师协助解决。
3.对试题分类讲评
针对小组讨论后上升到班级层面来解决的试题,或是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升的试题,教师应重点分析评讲。讲评时,根据试题的功能采取相对应的方法策略,如多题归一、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实验演示、建立科学模型等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多题归一,集中纠正同类错题
有些试题虽然研究对象不同,但问题的实质相同,如果能把这些同质问题归类到一起,抓住共同特征,就能总结出解答类似问题的普遍规律,从而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就摆脱了“题海战术”。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收敛性、发散性和创新性。单元测试中类似的同质问题比较常见,在同一份试卷中常会有几个不同类型的试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同一个知识点,这种情况下采用多题归一的方法讲评。例如,下面是出现在同一张试卷上的三道题:
例1:(简答题)用如图1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m2。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2kg。大气压的测量值约为______Pa。
例2:(实验探究)如图2,在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放在桌子上,用吸盘贴在玻璃板上面,用弹簧测力计将吸盘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问:实验原理是什么?
例3:(分析计算题)如图3,一只高压锅的压力阀的质量为84g,出气孔横截面12mm2。通过计算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锅内最高气压是多少?
■
分析:例1、例2是估算大气压强值的试题。以吸盘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吸盘受大气的压力,压力方向垂直横截面向里。吸盘内没有空气,没有反向的压力。作用在吸盘上与大气压力反向的力是沙桶或人的拉力。当拉力逐渐增大到刚好能将吸盘拉开时,可认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沙桶的重力G或弹簧秤的拉力。再根据压强的计算原理P=■算出气压值。在例3中未加热前高压锅内气压和外界都是一个大气压,升温后气压增大,当质量为84g的限压阀被顶起时锅内气压达到最大,等于在一个大气压的基础上加上由限压阀压在小孔上产生的压强,即P=P0+■=P0+■,以此看来,这三道试题的形式虽然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归结到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利用压强公式求算压强值的范畴来。在讲评试卷时,将这几题集中到一起分析,抓住共性得出普遍规律,课堂的效率自然会提高。
(2)设计一题多解,促进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在试卷中会有一些曾经学过,但又会做错的试题,这主要因为学生平时对这类试题没有真正的理解,缺乏思维的灵活性与变通性。根据试卷具体情况,可选择这类试题进行一题多解的教学,适当地进行演变和拓广,引导学生多向思维。这样能让学生把所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进一步形成知识网,既能有效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高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例:把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物体挂在弹簧上,在空气中,弹簧秤示数为10牛,将它浸没水中,弹簧秤读数为0,求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解法一:称重法
F浮=G-F=10N-0N=10N
解法二:利用阿基米德公式
V=10cm×10cm×10cm=1000cm3=1000×10-6m3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000×10-6m3=10N
解法三:利用力的平衡原理
因为物体浸没水中时,弹簧秤拉力为0,物体悬浮静止,受平衡力作用。所以,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就等于其受到的重力。
F浮=G=10N=10N
分析:在《科学》教材中,有三种方法能求算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即称重法、利用阿基米德公式法和平衡状态的受力分析方法。选择这个试题进行一题多解教学,则全面涉及了求算浮力大小的方法。如果将这个试题利用得好,学生就能将这部分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后碰到类似问题,思维就会开阔得多,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自然也就容易了。值得注意的是,一题多解的题目要具有代表性,且能包容较多的知识点,在形式上不能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过于复杂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于简单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很重要。
(3)运用一题多变,提升理解的深度
在试卷讲评课中,还可以选择一些典型试题设计一题多变的教学。针对具体的试题,适当改变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能够设计成多个变式的问题。实行一题多变的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纵向的理解和横向的沟通,扩大思考的范围和深度;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根据变化的条件调整思维方法和方向,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提高了学生思维变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一题多变教学一直处在对知识的探索状态中,因而也使学生保持了较高的学习热情。
例: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在不断加入硝酸钾的过程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先上升,后保持不变
B.溶液的质量先上升,后保持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先上升,后保持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先上升,后保持不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溶液组成、溶解度相关的知识点。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固体先溶解一部分,但受到溶解度的制约不能无限溶解,溶液的质量分数将先变大后不变,故选择D项。考虑到很多实验操作都能改变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可将本题设计成一题多变的教学,将试题的条件和问题的对象都做改变,形成多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最终将影响溶液组成的因素综合到一起来,从而全面认识各项实验操作对溶液组成的产生影响。所做的变式如下:
变式1:现有半杯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对其采用恒温蒸发的操作,操作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五个量如何变化?
变式2:现有半杯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对其采用降温的方法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五个量如何变化?
变式3:现有半杯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对其采用增加溶质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五个量如何变化?
(4)建立科学模型,突出科学本质
试卷中常会有由实际问题设计成的试题,需要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具体而现实的问题,现实中影响问题的因素较多,会产生干扰,解决这类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类试题的讲评宜采用建立科学模型的策略。模型就是一种在大脑里产生并形成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建模的思想解决问题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虽然实际问题涉及多个环境因素,但建模过程只抓主要的因素,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科学本质,再转化成常见的科学模型,然后再利用我们熟悉的科学知识去分析,这就比较容易解决问题。同时,模型化的方法既能引导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试题所体现的、深层次的科学规律。
例1:放在竖直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而它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
A.它受到了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摩擦力
C.它对磁性黑板有吸引力
D.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例2:用手握住一个重力为2牛的瓶子,手对瓶子的压力为10牛,现在手对瓶子的压力增大到20牛,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________(填增大、不变)。
例3:如图4所示,图甲重为10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4N,0~2秒内拉力F值为________,2~6秒内拉力F值为________。
■
分析:这三道题都是考查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解题的难点是对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在平衡状态时的受力分析。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属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根据以上原理建立一个基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分析模型,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的平衡状态,向上的力和向下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利用平衡力的等大反向的特点即可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模型分析,例1中黑板擦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重力向下,所以摩擦力是向上的;例2中瓶子受方向向上大小为2牛的摩擦力,即使手对瓶子的压力增大但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大小没有变,根据模型分析摩擦力大小仍为2牛;例3中,在2~6秒阶段,物体处于匀速直线的受力平衡状态,运动方向向上,摩擦力方向向下,根据受力分析模型,向上的拉力等于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的和。建立了平衡力的模型后,作为学习难点的摩擦力内容就会不再令人畏惧。
(5)运用实验演示,便于学生理解
利用实验的直观再现性去解决问题,在试题讲评课中也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方法。对于初中生而言,形象思维占主导,凭空思考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情景问题有一定难度。常会在理解上有偏差,对事物变化过程的认识不清晰。对于这些试题,可设计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对不同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究,抽象的道理自然能直观地表现出来。这既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正确地分析变化过程,巩固所学科学知识,又能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右图,某同学在测定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将电压表、电流表接入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基本上没有变化,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其原因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B.开关接触不良
C.灯泡短路
D.灯泡的灯丝断了
分析:本题为电路故障题,较抽象。滑动变阻器和开关的接触不良都能使灯和电源断开,电压表就不会有示数。灯泡短路时灯泡没有电阻,两端也没有电压,这样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当灯丝断了,电路中虽然没有电流,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能和电源的正负极有效连接,电压表测得实际上是电源电压,自然有电压值显示。如果这样直接去分析的话,还是有一些晦涩难懂,但结合实验就比较直观。教师边讲解变实际操作滑动变阻器和开关的接触不良,观察电压和电流表的示数;然后短路灯泡观察电压和电流表的示数情况;再断路灯泡,观察两个电表的示数。通过实验演示,配合讲解,抽象难懂的问题自然变得形象,眼见为实,学生自然易于明白。
三、小结
高效的试卷讲评课不是讲答案,而是讲思路与方法,讲科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创新。科学的教学操作是提高试卷评讲效率的基础。模型法、多题归一法的分析能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发掘科学知识的本质内涵。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试题分析,能帮助学生整体性领悟科学知识,能从一道题学会解决一类题,能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整个知识网。
还有实验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通过老师精心地讲评,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陈志伟,陈秉初.中学科学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2.
2.颜伟云.科学教学新探索――课堂活动课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7.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程;预设;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180-01
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处于初中的学生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好奇,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善于通过巧妙的方法来提升和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预设问题情境则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一、保证学生主体性,预设问题情境
教育首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并引导学生解决其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在课堂上,通过预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变成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理解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为主体变为学生的学为主体。
例如:在讲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在学习之前,可以先用一根火柴使其在集气瓶中燃烧,然后提出问题:集气瓶中的氧气怎样通过实验室的方法得到呢?通过这样的预设问题来引出讲授的内容。教师在介绍黑色二氧化锰粉末和白色的氯酸钾晶体时,可以带出问题,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可以生成氧气吗?再给学生布置三个实验:1.将氯酸钾放到试管里加热,直到溶化为止,在刚刚沸腾的时候,用带火星的火柴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2.给试管中的二氧化锰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火柴进行检验,看火柴是否可以燃烧。3.将氯酸钾方在试管里,溶化之后,放入二氧化锰粉末,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是否可以燃烧。当学生动手将这些实验做完之后,教师再顺势提出问题:为什么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后产生的氧气比加热氯酸钾得到的氧气要多?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结果,对其可能性进行研究。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总结经验,完善问题情境预设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没有谁是一学就懂,就算在理论上明白了,在实验时,也难免会出现失败,这个时候,教师如果可以巧妙的运用失败,然后预设问题情境,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此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就可能会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点,达到以往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关于铝的化合物知识时,当在做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时,有的学生通过氨水、氢氧化钠、氯化铝也难以做出白色沉淀,没有达到实验的目的。这时候学生容易产生失落情绪,如果教师可以适时的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做出实验的效果?学生就会回忆并分析实验的过程,通过细致、认真的思考,很容易就找出了氢氧化铝的两性问题。实验成功的同学就会很自豪,而失败的学生则会在找出问题所在之后,从新找到学习的热情。
三、联系生活,关注社会,预设问题情境
有些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可能会产生化学与自身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错误认识,教师通过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生活中找到化学,从化学中体现生活。这样一来,则可以很好的让学生理解到生活与化学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氨气的内容学习时,可以播放录像:新华社报道2006年11月1日7时50分,位于湖北大悟县城的黄麦岭氮肥厂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学生在观看录像时,会很自然的将自己代入到事发现场中,分析事故的原因,并找出合理的处理措施。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预设问题情境: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去做?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并让学生以小组展开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得到很多结果,如:马上拨打110、120,将沾湿的毛巾放在口上,逃跑等等,通过列举这种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不但可以很好的树立化学就在身边的观念,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前面在氨气教学中所学习到的知识。
四、怎样更好的预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在预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进行细致、认真的了解,提出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定。最好是在那些新旧知识衔接时,进行预设问题情境,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矛盾,使得学生主动的寻求答案;第二,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留心身边多发生的事,通过对电视、报纸、书籍中列举的实例进行归类和划分,找出那些在当前学习内容中有典型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思考的实例。这样不但学生学习兴趣高了,化学课堂也会更加活跃起来;第三,在预设问题情境时,要在注重细节的基础上,大胆提出问题。这首先要求教师将教材吃透,将知识点的细节重点融入到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解决、探索就可以很好的掌握所要求的知识点;第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更加重视实验教学,不但要亲身示范实验,还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因为老师做实验永远没有学生自己动手来的直观和深刻;第五,善于捕捉教学中的亮点。教师要多于学生进行互动,在这些互动中很容易的就会产生一些亮点,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敏锐力,通过对这些亮点的放大,找出重点,及时的调整预设问题情境,使得教学的效果更上一层楼。
总而言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学好化学的必要条件,而预设问题情境也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效果。预设一个合理的、典型的、有针对意义的问题情境就十分有助于师生共同学习的,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良好运用,学生学的愉快,教师也教的轻松。
参考文献
[1]刘洪波.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长春医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