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管异物的急救

气管异物的急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管异物的急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气管异物的急救

气管异物的急救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气管异物;患儿;急救与护理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气管异物患儿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7/12 岁-6岁,平均年龄1.5岁。异物存留时间:最短2h,最长12M,大多数1-3d。一月内再发异物者1例。异物种类多为:瓜子、花生、黄豆等。单侧气管异物9例,以右侧为主。总气管异物19例,农村25例,城市3例。

1.2手术方式: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异物取出术。

2急救解除呼吸道梗阻,争分夺秒的抢救生命。

2.1院前急救:当孩子发生异物呛入气管时,家长千万别惊慌,首先应清除鼻腔和口腔的呕吐物或食物残渣,然后用下列手法诱导异物排除:

2.1.1推压腹部法:将患儿仰卧于桌子上,抢救者用手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适当加压,另一只手柔和地放在胸壁上,向上和向胸腔内适当加压,以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反复多次,可使异物咯出。

2.1.2拍打背法:立位急救时,抢救者站在儿童侧后方,一手臂置于儿童胸部,围扶儿童,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2.1.3倒立拍背法:适用于婴幼儿,倒提其两腿,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这样可以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2.2急救

2.2.1快速备好吸氧,吸痰装置,气管切开包,心电监护及急救药品。必要时备好光源及支气管镜,直接喉镜。

2.2.2密切观察患儿呼吸,神志变化并给予氧气吸入。

2.2.3指导其家属避免患儿哭闹,以免加重缺氧,促进窒息的发生。

2.2.4如果呼吸困难或突然发生窒息时,立即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进行抢救。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直接喉镜下异物取出术。

2.2.5了解异物的种类、大小、形状和嵌顿部位。询问最后进餐时间,快速做好术前准备,尽早手术。

3术前护理 转贴于

3.1指导其家长保持镇静。哄好孩子避免哭闹,并减少活动,以免因异物移动引起窒息。

3.2指导其父母让患儿暂禁饮食6h,以免术中呕吐,发生误吸。

3.3根据患儿病情,协助其父母完成术前准备(查血常规、PT、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

3.4术前30分钟给予阿托品肌肉注射,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预防术中喉痉擥的发生。

4术后护理

4.1密切观察呼吸变化,给予吸氧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时应用激素,防止喉水肿。

4.2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3指导其父母禁饮食6h后进食温流质饮食,1-2天后进温软食物逐渐过渡到普食。

4.4观察体温变化,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应用。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促进炎症吸收。

4.5指导其父母加强安全看护,防坠床、跌倒。

4.6注意预防感冒,避免加重呼吸道感染。

5出院指导

5.1指导父母在幼儿进食时避免哭闹、嬉笑、惊吓或打骂孩子。防止异物吸入气管。

5.2加强看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把塑料笔帽、小块玩具等小物件放入口和鼻中玩耍,以免误吸入气管,支气管。

气管异物的急救范文第2篇

 

科技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对很多没有本科院校的县一级类型区域来说(以下简称为县域),身处其中的高职院校的科技服务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该县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政校企三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促进县域经济、科技及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科技服务县域的内容包括科技孵化器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移、推进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区域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企业骨干技术人才培训、企业普通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并通过为企业开展成果转化、技术咨询、合作研发、人才培养、科技讲座等各种具体形式来为县域提供科技服务活动。

 

一、相关研究

 

从文献脉络来看,关于高校科技服务的现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特点一:分析现状中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存在问题的研究较多。吴毅在分析非中心城区地方大学的科技服务工作时提出办学观念陈旧狭隘、科技体制的脱节、科技创新渠道单一、缺乏政策经费保障是大学科技服务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因此形成科技成果少、成熟度低、成果市场适应性差、转化率低等突出现象[1]。杨凤菊认为高校科技管理机制滞后、公共信息服务不畅、综合实验平台建设失衡、创新团队缺失是高校科技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2]。特点二:现有研究立足学校的视角分析高校服务内容、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存在的问题较多,立足顾客(企业)分析相应问题的研究较少。王杭州从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调查了浙江省部分高校的产学研科技服务工作,认为高校存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方式落后等问题。特点三:研究解决科技服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时,多立足学校的视角,没能从顾客(企业)满意的视角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胡守忠提出高校学科链与地方产业链相对接、牵手地方龙头企业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学校科技平台。黄美忠等学者认为应该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培养地方急需人才、苦练内功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健全社会服务机制等方面改进高校的科技服务工作。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中,不难发现,目前高校产学研科技服务工作主要存在大学科技服务意识差、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不佳、科技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问题。但这些研究没能从顾客(企业)角度来进行思考,容易导致高校决策机构即使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科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但也只能模糊地没有轻重地没有针对性地去有效解决问题,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科技服务社会能力的提高。

 

二、调查分析

 

为企业对高职院校科技服务工作的真实看法,课题组选取了XX技术学院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所在县域内80家与其有合作经历的企业进行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76份。调查内容如下表1所示:

 

表1 高职院校科技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课题组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在“企业对高职院校在科技服务管理方面的满意度”这一维度中,学校科研实力、科技服务主动性是被调查企业认为满意程度最低的两个选项。对“学校科研实力”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分别占14.5%和30.3%,对“科技服务主动性”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分别占11.8%和27.6%。从问卷调查后的进行的当面访谈中,企业人士认为高职院校缺乏市场意识、缺乏主动向企业宣传科技实力的意识和行动。在这种现状下,很多企业在看待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时带着有色眼镜,总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不如本科院校。根据笔者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分析调查,总整体科研实力来比较,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相对较弱,但是在个别专业上,也有一些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较本科院校强。而且一些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本身就来之于企业,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和解决实际科研难题的能力,带给企业的帮助反而会比本科院校的科技人员更大。但由于高职院校缺乏系统性的科研实力宣传和推广工作,致使企业们普遍性地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不能认可。

 

在“企业对校方具体实施技术服务的人员的满意度”这一维度中,被调查企业认为“沟通能力”和“技术服务响应速度”是满意度最低的两个指标,前者被认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为15.8%和25.0%,后者被认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为14.5%和30.3%。在随后的当面访谈中,企业表示,高职院校派出的技术人员在解决技术难题中,相对来说,对成本的控制、对科研服务的时限等问题没有企业那样高度敏感,致使合作中经常发生沟通问题。企业还表示,校方的技术人员存在不能及时到岗、不能及时解决问题的情况,致使企业们普遍感觉有种“叫不应”的现象。针对企业们反映的两个问题,课题组随后访谈了部分参加过科技服务的校方技术人员。他们认为,前者是由于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概念过于苛刻,省钱了还想着更省;后者是因为作为校方人员,自身还承担着教学和其他的科研任务,不可能像企业自身工作人员那样可以随叫随到。但校方的技术人员普遍认为,他们是严格按照校企双方签订的科技服务合同开展工作,企业提出的成本控制和响应速度等问题,他们虽然可以理解企业的想法,但恐怕非常难地完全按照企业要求那样去做。

 

三、对策和建议

 

(一)改变观念,创新服务机制。要先要从观念上,逐步建立企业是顾客,顾客是上帝的服务理念。传统习惯上,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定位要求并不强调科技服务,但在缺乏本科院校的县域中,高职院校已是当地人才和科技的高地,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动承担相应的科技服务责任。其次,在科技服务工作的保障机制上,要积极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建立独立于高校科研管理行政部门之外的市场化的技术转化中心或科研服务管理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与当地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更好地在管理机制、管理思维上与企业保持高度一致,提升服务企业的主动性。

 

(二)内引外联,提高服务能力。首先,高职院校要紧密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积极设置对应专业,并据此大力引进各类高级技术人才,依次来提高服务县域的科研实力。其次,高职院校要以搭建科研服务平台的方式,利用自身和国内各高校联系紧密的情况,积极帮助企业介绍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知名专家,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内联当地企业外联全国专家的桥梁,以此来弥补自身科研实力薄弱问题,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

 

(三)政策激励,改善服务效果。校方的科技人员承担着学校的科研教学任务,也有些优秀科技人员的纵向项目很多,导致为企业服务的精力有限。为让这些人员更好更快地为企业服务,高职院校应积极出台各项鼓励政策。首先,从工作任务中,探索科研和教学任务的互换工作,对科研能力强的人员,可向本科院校那样,减少其教学工作量;或者以横向课题的贡献大小来评聘职称和职位,鼓励其将更多精力放在为企业服务上,提高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响应速度。其次,为优秀科技人员创造团队服务企业的环境。这个团队服务,既可以是鼓励科技人员成立自身的科技服务公司,也可以鼓励科技人员在学校内组成由商务谈判、法律咨询、技术解决等专业人员的项目团队,减少传统模式中科技人员既要负责沟通交流又要服务技术解决的弊端,以团队化的科技服务来提高和企业沟通交流的有效性。

 

结语:在很多没有本科院校的县域内,高职院校已成为当地最主要的人才和技术高地。高职院校要提高科技服务能力,既要关注科研能力的提高,更要注重服务能力的提升。以顾客为导向,把企业当成自己的顾客,提高企业的满意度,是高职院校提高科技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诚然,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相对较弱,但只要积极改变传统办学观念、创新服务办法、完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同样能满足地解决县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需的各种技术要求,更好地谋求自身发展。

气管异物的急救范文第3篇

一、财务管理中的不足

现阶段,医院财务管理还有很多的问题,也存在很多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和完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医院本身对财务这方面没有重视,管理制度相对松散,医院没有合理健全的财务制度,这导致了医院财务管理没有落到实处;第二,医院的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有待加强,综合能力有必要提高;第三,预算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医院的整体管理有所影响。

二、采取措施提高水平

(一)重视财务,制定制度

医院应该加深对财务制度的管理,对财务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不可掉以轻心。医院的领导者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根据医院的发展,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使财务工作有效开展,对于医院来说,必须成立财务部门,并对部门人员严格要求和把控,做好相应的业务培训,做好其本职工作。医院的领导也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医院的财务管理能推动医院的稳步发展,为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改变经营模式,实现多元化管理。

综上所述,医院需要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首先,加强货币管理,对于医院的每一笔进出,都应该备案记录,严格控制资金,未经授权和审批,不得挪用医院资金;其次,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加强,责任到每一个人员,实行换班制,避免财务流失,还有对药品的出入库做好登记,以免出现差错。医院要对自己的资产进行定期的清算,方便对财务有相应的了解;最后,对医院的收费票据进行严格监控,做好记录,每个收费窗口,都必须有完善的制度。

(二)增进人员培训教育

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升离不开财务人员,因此,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新时代,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支持,如今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而,加强医院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具有较大的责任心和较高的工作热情,并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人员的主观意识,充分提高医院财务的工作质量,必须健全岗位责任,有必要将责任落到个人,设定较为健全的奖励制度,配备较为合理的惩罚机制,做好财务人员绩效制度,使其与他们的工作直接关联。此外,医院还应该加大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考核,使他们能够熟练财务知识,并且能很好地运用计算机,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执行财务调控和监督,使医院各项资源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

(三)做好预算工作

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预算是其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医院必须采用强有力的措施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第一,尽量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遵照价值规律的基本原则,使医院的各项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推动医院的总资产大幅度提高,促进医院的长久发展;第二,对于医院的部分支出的不平衡,可以用医疗服务费用进行弥补,医院的收费,应该秉承合理科学的标准,确保医院的各项工作有秩序的开展;第三,医院对于自己的资金,应该充分有效并且合理的利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水平,开拓医院的资金渠道来源,保证医院的资金的运作速度。

三、医院管理财务的重要性

市场的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了医疗事业的竞争力,在这个大环境的推动下,医院也必须警醒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医院的快速良好发展,财务管理是医院确保整体运作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良性的竞争就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医院必须要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和利用,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准。医院资源的合理利用离不开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分配;此外,由于民众对医院的医疗水平有了更高的需求,医院必须时刻关注市场经济体制,并关注医院的医疗福利的分配,确保就医人员能够得到很好的医疗保障,所以,财务管理在医院这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合理分配医院各项资源,保障医院的资金能够正常运作,并同时能够使医院资金储备不断加强,保证医院医疗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财务管理是医院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气管异物的急救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 经济管理 财务分析方法 作用

对于基层医疗单位而言,良好的财务分析工作能够有效对单位固定时间段内的各项业务的财务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相关业务作出对应的调整,促进单位财务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基层医疗单位的实际运营情况,其在很多时候需要自负盈亏,因此其必须要财务有效的财务分析措施,通过对自身财务的有效管控来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益。目前很多基层医疗单位在经济管理中的财务分析方法尚不能满足其日常运营的需要,导致其经营的效益不能有效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财务分析方法及其发挥的作用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财务分析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财务分析的落实是医院内部开展相关资金成本活动的必要前提。根据现代社会中财务管控和资本配置的情况来看,只有在全面落实医院财务分析工作的情况下才能有效保证医院的日常经营效益。同时,对于医院日常工作中对内部资金的管理而言,完善对资金管控相关环节及档案资料的分析,是其内部资金管理的必要基础,也是医院经济效益得以提升的根本。医院的财务分析工作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其不仅对医院的经营效益有很大影响,还关系到医院日常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这主要是因为财务管控工作中包含对以往财务资料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研究能够找到医院财务管控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既能让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完善,又能让医院的日常经营效益得到有效提升,是医院的财务管理和整体发展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案有序开展。而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来看,在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对自身财务的有效管理和分析,找到自身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实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立足之地。

二、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分析的方法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财务管理人员是医院日常运行中的关键,其对医院日常运行中的财务信心的准确把握和分析,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因此在医院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其中不仅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让其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开展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培训,让其能够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落实每一项工作,避免因个人原因而导致财务分析工作出现漏洞,从而确保医院的经济管理顺利开展。

(二)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投入

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财务管理工作是所有工作中仅次于治病救人的重点工作,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大投入。其中不仅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人才,让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设备,为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好地物质条件,从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其中医院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资金的分配比例,合理安排人才引进与设备设施的购买,这样才能让二者在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医院提供更大的动力。

(三)加强对资金成本审核管控资料的分析

通过对资金成本的有效管控,能够让医院将所有的资金用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上,从而保证医院的发展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目前的资金成本审核来看,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核算的统计资料不全,导致其在对医院日常成本进行审核的时候缺乏必要的基础资料,导致成本审核无法正常完成。而在开展资金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资金成本的审核是其中的关键,只有明确资金的用途和作用,才能让医院的资金运用更加合理,保证医院资金的正常运转。

(四)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报表制度

对于任何一个单位而言,内部财务报表都十分重要,因为其直接关系到医院领导对医院整体运营情况的判断,并且会影响医院领导的相关决策。因此在医院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报表制度,通过有效的条款完善对财务报表的管理,从而促进医院资金的合理利用。其中尤其要在医院表面账务处于盈利状态时加强对内部财务报表的管理,因为在处于盈利状态时是医院整个资金运行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内对财务报表制度进行有效利用能明显提升医院的资金管理效率,从而提升医院的经营效益。

三、结束语

现代社会中医院的发展环境因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而受到一定影响,医院必须要积极开展自身资金运作的管理,才能让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从而确保自身的发展。因此在医院的日常运行中必须要加强对财务分析方法与其实际应用的研究,从而保证医院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阳.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探讨[J].经济师,2012,02:179-180

[2]张来勇. 加强医院财务分析 加速医疗改革[J].中国市场,2012,18:89-90.

气管异物的急救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青年志愿者 短期支教 活动模式 管理策略

支教助学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类别,不仅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体验农村生活、锻炼协作能力、树立人生信念的平台,而且开辟了让农村青少年学习知识、结交朋友、健康成长的新渠道。虽然以青年志愿者队伍为载体的短期支教活动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减少教育歧视,倡导教育公平,帮助留守儿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短期支教问题颇多,效果难以持续。因此,立足短期支教的特点,优化管理策略,是培养高素质青年志愿者,落实农村支教助学的必由之路。

一、青年志愿者短期支教活动的三种模式

高校现行的以青年志愿者队伍为载体的支教与助学活动大多采取短期形式,一般是高校在读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走进农村贫困地区从事支教助学工作,在支教地点不超过一个月。短期支教有三种活动模式,各有优点,在提升志愿者积极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支教地受助学生的参与热情。

1.社会调研式

短期支教源于大学生体验农村生活、关怀农村儿童的意愿,可是由于时间限制和志愿者自身授课能力的制约,很难真正起到学科教学的作用。即便如此,短期支教仍受到青年志愿者的欢迎,原因在于其突出的社会调研作用。在社会调研式短期支教中,高校青年志愿者四人以上自发组队,在听取指导老师意见后,与结对学校沟通相关事宜。志愿者后续的支教活动主要基于结对学校,围绕农村教育现状、农村学校考察、留守儿童心理观察等展开,造成短期支教的“三步法”流程。第一步,通过献爱心、送温暖等方式接触农村儿童;第二步,在几天的磨合中加深情感,取得信任;第三步,有针对性地进行问卷调查、上门走访,从而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上述目的和方式使很多人对短期支教心存质疑,但是本人认为短期支教的重点不仅在“教”,更在于“支”,即支援与帮助,落实在青年志愿者的行动中,便是主动的接触、了解和陪伴。短期支教的志愿者是老师,是研究者,更是受助学生的朋友。这和中长期支教一样,志愿者都寄托了深厚的情感,甚至因为时间短暂,他们会更加珍惜与农村学生的友谊。此外,社会调研式短期支教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支教团体自选领队,协调分工,很好地锻炼团队的协作能力。社会调研任务则要求志愿者控制时间、场地、教学活动,强调组织纪律性,减少不安全的因素,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社会调研模式的反馈结果以直观的数据和文字为主,能清晰地反映农村教育问题,为长期支教活动提供依据。

2.助教基地式

暑假期间,志愿者们主要从事辅导作业、协助文体、开展德育活动等助教工作。为了形成支教的长效机制,部分高校会选择在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或者乡镇社区的公益中心建立基地,每年定时派送青年志愿者队伍参与短期支教活动。助教基地模式以教学为中心,符合教育部提出“大学生扶持农村教育”的要求,并引入素质教育的理念,弥补农村教育的短板,丰富农村孩子的课余生活。

青年志愿者在教授课程时,把自己代入老师这一角色中,发挥出了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同时在教学上勇于突破和创新,让农村学生体验“玩中学”的乐趣。例如,利用留守儿童集体住校的条件,白天排练节目,晚上举办文艺晚会;用比赛讲故事的方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等。这些教学活动迎合了农村学生基础薄弱,好奇心强的特点,符合其学习规律,在短期教学中获得明显的成效。

助教基地模式也存在问题。一方面,大部分志愿者未接受过教学培训,如果在课堂上遇到突发状况,他们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另一方面,支教地点的儿童年龄偏小,志愿者很难让他们都集中注意力,维持理想的上课状态。不过,作为“点对点”可持续的短期支教模式,建立助教基地是大学生建设农村教育的良好方式,不仅省去因不熟悉支教地区环境而损耗过多的人力、物力、经费,还能让志愿者们分享经验,消除疑虑,共同将短期支教转化成一项长期事业。

3.合作夏令营式

某些短期支教的信息来源于民间慈善组织或者公益机构,比较典型的就是合作夏令营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以夏令营的形式实现城乡同龄孩子的“一加一”结对交流,而青年志愿者则以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结对孩子的活动。合作夏令营中,城市少年、儿童组团前往农村,与当地同龄学生结对,开展一系列校内外学习活动,约有50%以上的活动在户外进行,例如素质拓展、田间劳动等。夏令营中,志愿者需要帮助城乡学生尽快消除隔阂,加深了解,更要把全体营员的安全放在着重考虑的位置,因此活动常采用金字塔形层级管理和分组责任到人的方式实现看管任务。

合作夏令营式短期支教的重点是增进城乡学生共情,以思想道德、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除了考验志愿者的助教助学能力,更要求每个志愿者具备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生活背景孩子的领导能力。城市学生的经济条件、受教育水平、家庭环境要优于农村学生,而农村学生对当地的熟悉度、适应性还有身体素质要优于城市学生。这些差异无形中会给志愿者的教学、管理任务带来困难。例如,田间考察时,事先排好的队伍在前进过程中会被拉长,体力好、熟悉路况的农村学生会不自觉地加快速度,而部分城市学生则跟不上行进的队伍。此时,若志愿者缺乏对所负责小组的掌控力,就很容易产生人员走失、成员受伤等突发事故。

作为短期支教的新型模式,合作夏令营结合了多方力量:政府、慈善组织、高校、城市各中小学、支教地区学校。这不仅拓宽了城乡教育互助的途径,而且对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具有借鉴作用。

二、青年志愿者短期支教活动的管理问题

短期支教活动情况多变,很难实现全面有效的活动管理,尤其是安全、教学、情感态度和活动反馈方面,因其不确定性,更难以入手。

1.安全管理问题

短期支教的安全性是志愿者及其家长考虑较多的因素。如果能够做好前期安全培训、中期安全防范、后期安全保障的管理工作,志愿者的积极性将大大提高。安全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忽视专业的安全培训。青年志愿者支教前,大型团队会进行一定课时的安全培训,内容涉及交通、治安、疾病预防、溺水触电急救等。但在短期支教中,小型团队往往因为时间仓促、准备不足忽视专业的安全教育,致使在外支教时安全意识不强,急救能力较弱。

第二,无法掌握支教地的安全隐患。支教地可能存在道路积水、电线等安全隐患,而志愿者事前难以察觉。支教地区学生虽熟悉环境,却缺乏安全知识教育,没有对这些隐患产生足够的重视。志愿者即使发现当地学生做出危险行为,也会疏忽大意,采取跟随而非阻止的态度。

第三,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前期准备时,志愿者要签署安全责任书,保证在支教期间遵守各项规定,这种明确划分义务的做法能有效减少因志愿者自身不当行为产生的安全事故。但除此以外,安全保障措施仍缺乏相对具体的标准。系统的安保措施应至少包含四个方面:首先,为支教队伍配备随行指导教师,负责监督和处理突发事件;其次,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建立家、校、志愿者的沟通平台,及时将支教情况通知外部;再次,强调两人以上团体外出,保证所有成员之间联系通畅;最后,为参与短期支教的志愿者购买正规的意外伤害保险。

2.教学管理问题

教学是志愿者支教的主要任务,短期支教在教学管理上更具挑战性。在内容的选择上,短期支教多以辅导学科知识点为主,由于大部分志愿者非师范专业,容易使教学流于形式。另一种选择是实行开放度高、趣味性强的素质课程,这能有效提高支教地学生的参与度,却不容易维持较好的课堂纪律。教学方法上,除了讲授法外,更符合短期支教的方式是活动式,将知识寓于各种日常活动中,引导支教地学生自我探索和发现。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课堂活动方式会带来秩序混乱的问题,有时志愿者设计活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兼顾所有学生。性格外向、年龄较大、理解力较强的学生能与志愿者互动,完成活动,反之则无法迅速融入团体,需要特殊关注。如果志愿者人力不足,素质拓展等课程便很难展开,这是短期支教的教学局限。

3.情感态度问题

支教地区很多是留守儿童聚集的乡村,受帮助的孩子在年龄上正处于感情脆弱,情绪多变的时期。在与他们接触时,若不能进行正确的情感管理,容易出现对峙和依赖两种极端,前者表现在一些性格叛逆的孩子身上,后者则出现在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身上,无论是哪种,志愿者的离开都会给他们留下心灵上的伤害。究其原因,一是志愿者没有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支教活动中,志愿者充当许多角色,却无法取代他们的父母,过度的责备和放任都不是合理的相处方式。二是支教地学生自尊心强,同时也有自卑的一面。志愿者能与他们和平相处,却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

志愿者对短期支教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的抱着功利性的目的,有的对教学敷衍了事,甚至采用不当的语言和行为。情感和态度属于细节上的管理问题,在短期支教中更重要,因为在有限相处的时间内,志愿者给支教地学生留下的印象主要来源于此。

4.活动反馈问题

青年志愿者短期支教在后期反馈上向来较为薄弱,不及时、不深刻、不到位的活动反馈致使短期支教难以成为优秀的社会实践传统。具体来说,短期支教常选在寒暑假,反馈往往不及时,要到开学后才进行。反馈内容也缺乏实质性的内涵,大多从志愿者个人成长出发进行总结,缺少对农村教育问题的透彻思考。反馈形式上,某些支教团队会利用媒体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关注度,而大多数团队则因缺少经费忽视了后续的成果展示,所以即使在校内,短期支教活动的知晓度也不高。

三、青年志愿者短期支教活动的管理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需要从志愿者培训与筛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成果展示入手,系统地解决青年志愿者短期支教活动管理中的疏漏。

1.重视培训筛选工作

做好前期培训是高校短期支教活动管理的关键。对于初次参与支教活动的青年志愿者来说,他们在如何教学、如何行动、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与支教地学生相处等问题上没有确切的认识。培训能让其在活动之前调整好心态,认清自身的责任,并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所需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教育、专业急救、教学技巧、活动策划、志愿者精神等,可以邀请专业教师授课,也可以是志愿者前辈分享经验、小组讨论、模拟教学等形式。培训结束后,适当的筛选有利于考察志愿者的思想水平、教学功底、心理素质,挑选出更符合短期支教需求的志愿者。

2.建立分工责任制度

团队管理理论提出,打造配合默契、凝聚力强的队伍,必须建立明确的分工责任制度。各成员应划分责任范围,并承当相应的后果,避免因权责不明产生的混乱和问题推诿。短期支教中建立分工责任制度,将人员清点、经费预算、后勤补给等活动细节分摊到每个成员身上,可以有效强化志愿者的责任意识,实现合理的人才组合,也便于带队老师指导,提高整个团队的支教水平。

3.健全支教长效机制

为了增强短期支教的效果,健全其长效机制是不可缺少的。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建立助教基地的方式延续短期支教的作用。一方面,高校全面了解结对学校和学生的情况,从而制订计划,每年定期向基地派遣支教队伍。这种长期派遣相对安全,能培养出更多具备支教经验的志愿者,为宣传短期支教活动,传授支教经验提供便捷。另一方面,支教地的受助学生可以轮流接受帮助,并同志愿者保持长期联系,获得更多学习知识的机会。将高校短期支教从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转变为持续的农村助教事业将是青年志愿者们努力的方向。

4.拓宽成果展示渠道

健全短期支教长效机制的有力措施是拓宽活动成果的展示渠道,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成为支教活动的后备军。成果展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反馈环节,更是良好的宣传和动员平台。通过青年志愿者的分享、展板陈列或者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短期支教的现实意义将更好地为社会所接受。

青年志愿者短期支教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社会调研式、助教基地式还是合作夏令营式,都提供了了解农村教育现状的良好途径。当然,短期支教也存在弊端,尤其是因为缺乏全面的组织管理产生的安全事故、教学效果不佳、资源浪费等问题。对此只有加强志愿者的培训与引导,优化团队构建,制定分工规则,推行长效机制,拓宽反馈渠道,延伸短期支教活动的教育意义,才能促进青年志愿者短期支教朝着规范、科学、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将城乡教育的公平公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高福霞,万小煌,陈丽娟,王晓春.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其对策[J].职业时空,2014(9).

[2]孙燕琨.在校大学生的短期支教效果与发展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4(1).

相关期刊更多

上海煤气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中国实用内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天然气与石油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