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科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改变了不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科技伦理危机逐渐引起人们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反思:科技究竟是什么?怎样正确发展自然科学技术?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对于这样的问题与西方文化相比则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出发对科学的实质进剖析,结合现今存在的科技伦理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型科学研究发展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科学技术,传统文化,道家
一、前言
长期以来,科学这个概念被一些西方的科学哲学家弄得极端复杂,甚至玄而又玄。他们按照西方科学走过的道路和现代科学的模式,为怎样才算科学提出了很多条件,声言唯有满足其规定的条件,如必须采用封闭式的实验方法、推演的逻辑方法并能以数学的方式表述,必须建立明晰可靠的因果关系,甚至还要能够“证伪”,等等,才够得上是“科学”。其实,他们是将科学与科学方法、科学与科学形态混淆起来,其结果是以崇尚科学的名义给科学带上枷锁。方法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创造的,是从属的。科学形态则由所用方法、认识水平和所把握的规律的形态来决定。而实际规律的形态与其存在层面的特性相对应,随其存在层面的不同而各异。因此,科学方法和科学形态会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变化,会因认识领域和认识层面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运用某一种方法只能进入世界的某些领域、某个层面,而不能进入所有的领域和层面。世界上没有万能的认识方法和可以包容一切的科学形态,却存在着无限多样的领域和层面。所以,如果以科学方法和科学形态作为科学的标准,必定束缚科学的手脚,拘囿人类认识的视野,也不符合人类(包括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
科学是文化的一个门类,唯有从功能和作用的角度来定义,才能抓住科学的本质。事实上,一切文化门类,无论大小,如语言、哲学、宗教、政治、文学、艺术、法律、饮食、服饰、房屋……都只能用功能和作用来定义,而不能以方法和形态为标准,否则人们(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就无法沟通,同时也会陷入荒唐!那么,科学是什么?科学是认识,是获得正确知识和规律性知识的认识活动,以及经过这样的认识活动形成的知识体系。人类利用这样的认识成果指导实践,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样理解科学,才符合科学的本质涵义。
用“做什么”而不用“怎么做”来定义科学,将科学从处于当今强势地位的方法和形态中解放出来,强调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门类,于是就会顺理成章地承认,世界上各大成熟民族和地区必定有自己的科学认识的历史。因为科学作为认识活动,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特有方式,为各大民族所不可缺少。因此,中国历史上那些揭示了规律的知识体系和技术理论毫无疑问都应当作为科学来对待。但是,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有本质的区别。大家知道,随着西学东渐,西医进入中国而与中医不断碰撞。自上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提倡用西医和西方近现代科学发掘、整理和提高中医,西方的一些科学家也试图用现代科学解释经络等中医理论,令人惊讶的是,至今已逾半个世纪,竟然毫无实质性成果。就是说,用西医和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不能揭示中医学的知识系统。这一情况显然不可小觑,如果站在西方科学发展的立场,它实际可以看作是一场空前巨大的“科学危机”。一方面,中医学有不可否认的举世皆知的临床疗效,而且其中有很多疗效为西医所不能取代;另一方面,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确与西方现代科学格格不入,不能对话。在这种情况下,唯一正确的出路应当是,重新审视和修正现今某些通行的原理、原则,充分考量中国传统思维的特殊性和中国科学曾领先世界千余年这一不可否认的事实,进而从这一“危机”中引申出一个结论:原来科学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中国科学传统与西方科学传统是两个源,两个流。
二、现代科技伦理危机
当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其强势地位已不可动摇,科技每前进一步,人类社会也随之迈进一步。借助科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以往,人类沉浸于征服自然科技的喜悦之中。然而,科技在强大的过程中,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暴露。现代科技对传统伦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科学技术成果的滥用让人们无所适从。科技不仅仅成为“生产性”力量,它也成为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力量,成为造成种种危机力量的源泉。人们也从没象今天这样对科学技术发展充满恐惧和不安,核技术具备彻底摧毁我们赖于生存的星球的巨大破坏力,克隆技术的发展与成果给人类伦理道德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还有诸如军备竞赛,生态危机,资源浪费,失业加剧等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及全球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们。
首先,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科技的进步使得许多具有杀伤力的先进武器不断问世,加大了现代战争的破坏力,这使得人毁灭人自身成为十分现实的威胁。其次,科技发展带来社会伦理的颠覆,引发社会和科学失范行为的频繁发生。科技自身蕴含的巨大物质利益使得某些人明知研究、使用某些科技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机,在物资利益的驱动下,仍以身试法,而置伦理道德于不顾。而某些最新的科技成果极大的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如克隆人、器官再生、转基因食品等,人们无法预料这些科技成果的运用会给人类带来的后果,造成普遍的社会道德困惑。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当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满足了我们对物质财富的欲望;但另一方面又使我们人类所生存于其间的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土地的过度耕种、水资源的过度使用、草原的过度放牧、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温不断变暖、各种资源日益枯竭、耕地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科技在极大地提高人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加大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和毁坏力。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高度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感受到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自近代科技发展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社会危机:随着现代科技和医疗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存活率提高,人类寿命延长人口数量不断膨胀,而全球耕地的减少,粮食的短缺,使得生态严重失衡,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大大超出了自然的再生能力,近几十年来,煤、石油、淡水、耕地等资源日显紧张;在科技对自然的过度干预下,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森林的毁坏,土地的荒漠化威胁着未来人类的生存;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科技成果的滥用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对这种现象。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已预见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最后,从人自身来看,科技的发展也使得作为主体的人的某些能力的退化,科技为人类日益舒适的条件,人类常常过分依赖科技的成果,导致各种现代病的迸发。人的主体地位在现代机器大生产中被逐步削弱,人成为机器的“奴隶”,科技导致了现代人的异化,全球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现代人的心理压力见证了现代机器对人类的挤压。科技本身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好,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背离这一主旨,而导致人类主体地位的削弱甚至丧失。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背离科学本身的初衷和指向,成为人类自身创造出来却又无法掌控的“魔力”。自近代科学以来,科学科技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飞速增长,与此同时,道德伦理却发展缓慢滞后。没有伦理的科学技术是盲目的,而没有科学的伦理是空白的,现代文明社会应当是科学技术和道德伦理的和谐发展,背离了伦理的科学带给人类的是不可预知的未来和不可控制的恐慌。问题的解决应是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限制有意识科技成果的滥用,即确定“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对科技行为进行伦理约束和对科技运用进行道德限制,增强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关怀。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科技观点
3.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研方法论
【关键词】远程 开放 交叉 综合 渗透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是指一种基于计算机教学系统的教学方式,一般要求能综合传输、处理多媒体信息,这种教育教学趋势被称为“教育信息化”。而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
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学习模式
(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
传统教育教学的主要缺点是学习者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而计算机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丰富的学习资源、信息检索与查询工具、多种通讯工具等,支持学习者独立或合作获取知识。
(二)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学习模式
1. 讲授型模式
讲授型模式可以分为同步讲授和异步讲授两种方式。同步讲授类似于传统的讲授模式,但二者的本质不同,环境也不同。异步讲授是指将学习的内容放在服务器上,让学习者根据要求自学,遇到问题通过E-mail、交流园地、论坛等与教师联系,从而获得帮助,最终解决问题。
2. 协作学习模式
协作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协助的学习方式。凡是有助于学习者的双方或多方互动互助,促使学习者认知能力提高的学习方式都可以视为协作学习。
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第一,科目繁多的学科课程导致总体课程体系臃肿不堪,同时也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第二,学科课程以分门别类的方式组织和编排,而学生的现实生活却是完整的,这种课程上的人为割裂,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的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第三,由于学科划分过细,造成知识面过窄,内容偏深偏难。
第四,各学科相互分离,彼此孤立,造成学习内容相互分离甚至脱节。
第五,具体的某门学科课程对于该学科的一位未来专家或专业工作者来说是必备的,但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也许是多余的,因为它们与日常生活和学生的经验缺乏联系。学科自身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往往有冲突,学科教师面临这种冲突时,往往容易牺牲学生的利益,迫使学生服从学科的要求。
以本人讲授的金融学(原名为货币银行学)为例,金融学课程体系设计中一直以来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要不要建立一门以宽口径金融为对象的《金融学》?应该说,现在我们没有这样一门包罗万象的《金融学》,比较接近的是以金融宏观分析为主的货币银行学。金融的宏观分析构成其核心内容。但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多方面的内容:——与金融有关的经济范畴——金融领域的常识——金融的微观理论——部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基础知识,等等。 这种情况下,学科边界模糊和内容交叉不可避免:金融是一个复杂大系统,金融学科作为金融的理论反映,无疑也必然是一个复杂大系统。在一个这样的系统中,要想按照一个或一组标准清楚无误、毫不含混地分清层次以及逐层的子系统,事实是做不到的。因此,学科边界模糊、内容交叉,应是正常现象。如此,便产生了一个新的名词“边缘科学”。
所谓边缘科学(又称交叉科学)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的边缘交叉领域生成的新学科的统称,是由原有基础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所产生的新学科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运用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另一门学科的对象或交叉领域的对象,使不同学科的方法和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不仅在相互邻接领域,而且在相距甚远的学科领域之间由于交叉和渗透,也不断产生出新的边缘学科,甚至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门类之间,也不断产生出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学科。
总体来说,我国的开放教育教学中培养复合型人才,施行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经验和成果不多,正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就现有文献分析,针对多专业渗透的开放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实行学科渗透,加强学科联系,这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
三、现代远程开放大学不同领域学科综合与渗透的策略研究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一定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等一专多能的人才。但如何培养开放教育复合型人才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移植本科院校的做法无疑是一种不合适的做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需要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施行多专业渗透的方式,确立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一)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
1. 专业关联性原则。通过多专业渗透的方式,激励学生掌握部分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知识。而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则比较关注专业的跨度和差异度。2. 兴趣原则。针对开放大学的学员教育层次的多样性及复杂性,以及年龄跨度大等特点,根据学员的学习兴趣以及职业特点,灵活选择不同专业和学科。3. 实用和够用原则。多专业渗透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多专业渗透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用和够用原则。4. 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多专业渗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优先考虑本校的资源,以本校的资源为基础,进行专业间的渗透和组合。这就要求充分发掘本校的资源。如果寄希望于本校目前缺乏或者短期内不可能具有的课程资源,不仅会加大各类成本,同时也很难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当然,通过院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以资源互享的方式拓展课程资源,多专业渗透的面可以拓宽。
(二)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要根据前文提到的基本原则,科学选择可与本专业渗透的其他专业。例如,就文秘专业而言,可以与法律、管理、财会以及网络类专业渗透;英语专业可以与国际贸易、报关等专业渗透;营销类的专业与财会类专业的渗透,等等。其次,重点研究如何进行多专业课程设置。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由此构成相关专业知识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
(三)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1. 调整课程内容
理论课程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的学习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但科学研究实践并不只是理论课程的目的,它也是推动理论课程发展的动力,在课程体系中切实加强科研实践环节。同时做到文理交叉、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切实纠正理科课程中缺少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而文科课程中又缺少自然科学方面内容的倾向。
2. 增加跨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
开放教育教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也应是研究对象。跨学科取向的加强对现有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跨专业甚至跨院系课程。另一方面要加大跨院系、跨专业课程设置的比重,充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把以往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转为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采用学生课堂讨论、自学、教授释疑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专题研讨、实地研究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也是社会生活科学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时代。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科学文化逐步分化,知识变得更加专业化,知识间的差别进一步扩大,分学科授课正是科学文化高度分化的产物。二是科学的发展又超过了学科的界限,各门学科相互渗透,彼此分叉,趋于综合化、整体化。这就需要基础教育在分科教学过程中,对有关学科知识进行选择,按某种逻辑关系及学生的认识规律,加强学科间的渗透。而且,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领域,并非是由单一因素构成的,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往往涉及很多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诸多学科知识的协作。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相关学科的教学渗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实行学科渗透,加强学科联系。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何克抗. 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乌美娜. 教学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何克抗. 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
[5]李志民.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6]张帆. 远程教育中的学习者角色定位.
[7]James L.Bowditch,Anthony F.Buono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7.
【关键词】职业教育 高校教师 敏感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敏感性”,因为只要教师在课堂上细心观察,时时刻刻环顾同学们的听课情况,才能捕捉到每个同学在表情上、动作上、语言上的细微变化,洞悉到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节奏,更好地因材施教。
一、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敏感性的特征
(一)教学敏感的独特性
由于高职教学主体、教学条件及课程特点等与高职教学相关因素的制约,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敏感具有独特性,它主要体现在教学敏感主体的特殊性、复杂性、开放性、导向性以及课堂教育活动的职业性。
(二)教学敏感的媒介性
课堂教学敏感的媒介性是指在高职教育课堂活动中,把教师课堂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连接在一起的一种特殊介质。例如,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每一位同学的个性特征等潜伏于课堂中的各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进行机智灵活的处理,做出有利于课堂持续性的行为。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敏感性可以将一些对课堂有力的,使教学活动引向良性循环的因素,经过整合反思,生成具有反馈性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敏感的能量二重性
课堂教学敏感性的“正能量”是指一切能促进高职课堂教学动力形成的因素,如教师的课程把控意识、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意识、教师对其教学活动中的“社会角色”认同意识等。相反,教学敏感的“负能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一切对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不利的因素。基于教学敏感的二重性,它可以在表征维度上呈现多个层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物学层次的课堂教学敏感、心理学层次的课堂教学敏感和社会学层次的课堂教学敏感[1]。生物学层次的教学敏感重点在于教师的仪表仪态、精神面貌、外在形象等因素;心理学层次的教学敏感是指教师的课堂思维习惯,语言组织方式以及对学生学习氛围的感知能力;社会学层次的课堂教学敏感则关注于教师向学生传递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对当今社会文化的认同感。因此,相对应于教学敏感多层次的表征维度,教学敏感的“正能量”与“负能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呈现出各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如下表所示)
二、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敏感反馈性的价值效应
(一)来源于高职教学课堂实践
教学敏感的形成离不开高职教师的教学课堂,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凸显其本质特征,明确现代高职教育的价值效用。高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的“实践性学识”,是催生教学敏感的直接因素。它具有借鉴性,但不具有可复制性[2]。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既有一般规律的体现,也有个性特色的呈现。一般规律基于教师对课堂程序的把控、知识的掌握,具有普适性和可借鉴性。特殊规律基于不同教师个性特点而形成的授课方法、授课艺术、授课策略等,不具有普适性,但具有可借鉴性。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决定了课堂教学活动不是它的主要教学模式,虽然目前的高职教育仍在沿用这种课堂教学为主的职教模式。“一旦走出课堂,任何完美的课程不经过教师的有效教学为学生所掌握,都只能是一纸空文。”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对现有的职业教育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教师对此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一是要正确理解教材的导向作用,树立对教材知识的批判性意识,并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交叉;第二,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在课堂之上还是在课间之余,要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教师要提高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敏锐的洞察意识和反馈能力,保持高度的课堂教学敏感性,以此为推动教学、改进教学、完善教学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应用于高职课堂教学实践
教学敏感的生命力孕育于课堂教学实践,它的应用价值也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敏感来源于教W实践,存在于教学实践,发展于教学实践,应用于教学实践。
行动研究的方法[3]是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在20世纪40年代研究集团心理学的倡导方法。在教学敏感的行动研究中,我们同样可以使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尤其明确几个重要的环节:一是精心的课前准备,制定详尽的授课计划;二是加强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采取一系列行动;三是对行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经验与不足;通过对比分析、科学论证,形成总结性的研究结论。进而,将研究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逐渐在实践中增添内容和完善成果。如此反复循环,慢慢走向真理、接近真理。在课堂教学实践规律的指导下,高职教师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高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变化,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储备;其次,要注意洞察和挖掘课堂教学活动中敏感的灵动因子,善于因势利导,以教学敏感为契机改进思路、推动教研、完善教改;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教学敏感的问题意识,积极主动探索和解决教学敏感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达到教学敏感研究的理论自觉。现代高职课堂教育过程的复杂性,课堂情境的不确定性,师生交流过程中突发事件的不可预知性,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控制性等,这些因素都高度强调了高职教师主动开展课堂教学敏感性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三、影响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敏感反馈性的因素
(一)高校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指挥官,应当对自己能力以及事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高职教师除应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外,还要求“学高”“技高”“德高”。
(二)高校教师的认知结构
通常说,对“课堂教学敏感”有影响的认知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是高职教师必须储备的内容。教师只有熟练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结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挥洒自如,专业知识也是高职教师本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技能结构是指教师作为社会角色中的职业者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所具备的教学技能。能力结构包括教师在校园生活和社交活动中,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不断反思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保持对课堂教学中人际关系的敏感性。
(三)高校教师的师德自律
高职教师师德自律是指高职教师在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的相互作用下,自觉、主动、创造性地把师德的必然性要求内化为师心自律和外化为师行自律,并在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将二者有机融合,和谐发展,不断升华师德的自主境界[4]。高职教师师德自律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实在在的行动,并体现在高职教学课堂中、体现于学校的教研教改,更要体现于学生毕业就职后的职业生涯中。从某种角度上说,高职学生在大学这个人生的过渡阶段,遇到什么样的教师对其今后开启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意义重大。高职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处理好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高职教师才能在教学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生成教学敏感,而教学敏感的形成与发展也将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高职教师的教学敏感来源和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其产生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样充分掌握教学敏感的刺激因素,无疑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敏感意识,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并把教学敏感作为一种必备的课堂教学艺术加以灵活运用,才能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严红丽,林高明.语文教学要增强教师语言敏感力[J].中国教师,2007(7):34-36.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 工业设计; 艺术; 科学
0 引言
作为物资生产第一步的设计,从古代的兵器、乐器、食具到现代的家具、电器、文具、火车、飞机、太空船等等,无不在满足实用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追求其外形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从而形成了人类今天灿烂的物质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空间的扩大及审美领域的延伸,给传统的设计理念注入新的内涵。以现代大工业化为生产方式的“现代设计艺术”———工业设计,在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变奏和融合中,怎样体现自身的时代性质与特征,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将艺术于科学技术相结合作为现代设计的基石,对当今艺术设计定位及未来设计领域的拓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关于工业设计
1. 1 设计定义
工业设计( IndustrialDesign)是近百年来在国际上广泛兴起的一门学科,工业设计这一名词最早是由美国人提出的,不同的国家对此称呼不一,英国称之为设计(Design) 。19 世纪初欧洲工业革命的爆发成为现代设计诞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农业文明时期的设计是以手工业设计为主的个性化设计,称之为“手工艺”、“工艺美术”,设计、生产和消费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工业革命之后,设计不仅获得了技术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获得了适合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蒸汽机、火车等一系列工业机械化成果的引入,使社会由封闭的小生产方式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系列化、批量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工业生产特征由此显现,设计与工业化生产紧密相联。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物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大,促使工业设计迅速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到“包豪斯”时期,工业设计已发展成具有完整的科学体系、教育体系的学科,并明确地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作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 1 ] 。
围绕工业设计的概念及定义,国际上各专业机构和学者一直争论不休。1959 年6 月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国际性工业设计机构———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 ICSID) 。1980年联合会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十一次联会,对工业设计概念作了修改,定义如下“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籍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指的是与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工业化产品设计,以及为这些产品而进行的辅设计———视觉传达广告、包装、装饰等设计。国际现代工业设计运动的短短的一百多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设计的含义及范围也在不断的补充和延伸,事实证明工业设计已成为带动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改善国民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内容,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 2 艺术与设计
人类最初的设计只是一种对物象的摆弄和布局,其目的是满足人们本能的心理和生理需要。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生产资料的增多,设计成为对事物和物象有条理、有计划的安排和设想,达到人们对事物实用和审美的双重要求。条理、计划是人类对事物审美的一次飞跃,也是艺术形式美的最基本法则,设计从其开始就与美的活动紧密相联,每一次艺术的变革都会对当代设计产生影响。现代设计的美学原理,正是以19世纪初艺术运动思想为基础的,充分体现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将设计称之一门艺术,设计的过程自始至终都渗透着艺术的存在,而设计是用艺术的眼光去设计,因此“艺术设计”、“设计艺术”的词语广泛出现在现代生活之中,艺术推动设计、设计演绎艺术[ 2 ] 。
设计的形态能给予人的五感极大的影响,但其中视觉和触觉影响最大,这是直观感受的反映,这个感受的结果应该是美好的、促进身心健康的。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结构与外形、美观与实用的统一。现代科学介入物质,转为某种技术和材质形态、一定的材质与技术的同构,为设计艺术意境创造提供了有利的物化条件。无论从设计或艺术发展的轨迹来看,设计与艺术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相互作用的。
1. 3 科学与设计
了解到设计与艺术难以割舍互相渗透,再注意推动设计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即设计与科学之间深刻的关系。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技术世界,机器时代的到来促使设计最终与制造业分离,成为真正独立的专业, 19世纪印刷术进一步发展,这对于印刷业、设计业、尤其是平面设计、字体设计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1839 年达盖尔发明了摄影,使视觉表现迅速扩大和普及,此外新的能源和动力不断被开发和利用,带来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如: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照明、通信、交通等工具的不断革新换代,都与时代科技发展相伴相随。事实总是这样,科学技术每一进步就创造出与其相应的日常生活的各种工艺设备,接着凭借这些工具和机械设备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方式。设计从初始的简单粗糙发展至今天的实用精美,从蒸汽机火车到当今悬磁高速列车、从人工发报机和电话到现代互联网,每一个时代的设计作品,不仅是那个时代设计师的才智体现,同时是那个时代科技文化创新的标志。 lwkoo.cn 毕业论文
在今天,现代设计具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艺术特性,如全新的材料美、精密的技术美、极限的体量美、新奇的造型美、科幻的意味美等。特别是由于当代多媒体及数码技术迅猛介入现实生活,极大地拓展了未来设计空间,丰富了设计师的艺术灵感与设计元素,深化了设计环境的意蕴显示及空间的表现,为设计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持。
2 艺术与科学融合是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
由于设计与艺术、设计与科学相辅相存的关系,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并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无尽的福音,产品设计成功与否的审美标准、人体工程学程度的体现均在于艺术化的水平。
2. 1 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意义
古希腊人把能够凭专门知识学会的技能都叫“艺术”,音乐、雕刻、绘画、诗歌是艺术,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也叫艺术。这种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统一的“艺术”观念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顶峰,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等不但是艺术具匠,也是科学家、工程设计师,他们创造了卓越的艺术作品,同时在科学发展、技术发明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中国古代“六艺”之内涵,还是古希腊的“艺术”概念,都深刻体现出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曾经非常密切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最佳体现。正如法国19世纪文学家福楼拜所说:“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在山顶重逢”。
随着网络科学、信息科学的发展,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则更加密切。当今许多科学家认识到,科学的创造发明,离不开艺术的情感和艺术的思维,离不开人文关怀的精神,所以又回过头来呼唤艺术与科学的互动和融合。1999年1月8日美国《纽约时报》曾发表过《网络艺术流派方兴未艾》一文,提出“缪斯也需要科学的翅膀”,揭示艺术与科学融合将带来各种艺术流派和手法的百花齐放,对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和完善将起推动作用,对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3 ] 。
[关键词]中职;服装设计;现代学徒制;研究
一、现代学徒制的解读
现代学徒制是相比较于传统学徒制而言的。德国、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模式早在20世纪就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这为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传统的学徒制中,学徒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某一个特定的技能与工作,他与师傅之间的关系只是学徒与个体经营者或者企业之间的协议关系,既没有政府介入也没有法律保障。现代学徒制度是传统学徒制度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创新、自我实现和终身学习等教育理念,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教育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如果要实施,必须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合作来实现。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中等职业院校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重视。因此,完善现代学徒制成为我国现阶段教育部门以及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实行现代学徒制的时间比较早,发展也比较完善,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有利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对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分析,可以总结出两条经验,首先,应该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障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其次,学校应该制定学徒属性的管理方式,合理安排学生的理论学习时间和企业工作时间,使学生在学好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到企业进行实习。
三、我国中职服装设计教学模式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服装设计专业采用的人才培养还是以比较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来进行的,教学缺乏创意,并且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围绕教材进行,教师在讲台上照搬课本,学生在课上或者课下在作业本上进行练习,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知识面比较狭窄,缺乏创新思想。另外,学校的教师虽然拥有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在仅有的一点点实践的机会中得不到专业的实践指导,使实践教学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应有的比重和地位被削弱,学生的动手能力都比较差,只会纸上谈兵。而且,在校学生缺乏直接参与服装设计实践的机会。虽然中职学校已经很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了,但是由于各方面工作的缺失,导致学生的实习工作不到位,实习时间少,并且企业考虑到商业利益问题,并不会让实习学生亲自参加到工作中,学生只能够在旁边看着,这都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上岗就业能力的提高。
四、服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中国特色的设想
现代学徒制度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同时提高,但是如何使之发挥其最大的效果最重要的就是探索出符合我国社会制度和经济社会的实施方法。
1.更新理念。我国职业教育一直以来的观念都是,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负主要责任,企业只需要进学校进行招聘就可以,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阻碍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因此,要想使现代学徒制有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更新理念,认识到职业教育中企业实践才是命门的事实,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真正获得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2.依托校企合作平台进行教学。带领学生进入企业现场观摩学习,采用师带徒的模式,邀请企业专业技师人员指导学生学习,有利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同样,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带领学生进入企业也可以促进学生设计水平的提高。学生亲自到企业,由专业人员带领、指导,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例如:在进行面料认知的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面料市场,由专业的面料辨别人员给学生介绍,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的方式可以增加他们对面料知识的认知。总之,现阶段我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比较缓慢,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系统的、符合我国中职院校实际情况的教学理论。因此,教育各界以及中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研究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努力进行实践探索,提出符合我国服装设计专业和服装企业特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晓刚.服装设计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