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民族意识

现代民族意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民族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民族意识

现代民族意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尾饰;装饰艺术;和谐;设计应用

纵观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异彩纷呈,普遍具有原始艺术的意味,我们不禁感叹先民的伟大智慧和原始思维的光彩。同时,不难发现无论是哪种少数民族服饰整体装饰,还是哪种少数民族服饰部件装饰都蕴含着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审美情感。法国人类文化学家格罗塞在谈到装饰时说过:“当我们开始研究时,文明民族的装饰和野蛮民族的装饰似乎有很大的差异,以致我们很难看见原始装饰的审美价值,但等到我们对原始装饰的研究愈深切,我们就看见它和文明人的装饰的类似之处愈多。就格罗塞所言分析,或多或少原始装饰和现代装饰都蕴含着人类民族历史的文化背景和整体社会审美情感,而少数民族服饰装饰艺术中的尾饰装饰艺术也必然属于这一范畴。

一、少数民族服饰尾饰现象及内涵

通常我们将服装中的胸、肩、腰、臀(腰和臀也并称)等部位的装饰称为特殊部位装饰。尾饰(臀部装饰)在服饰装饰中属于特殊部位装饰,在这种特殊装饰的背后必定蕴含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在云南的大多数少数民族服饰中这种有尾的服饰现象被称为“尾饰之俗”,可见这种装饰是一种民族风貌亦或民族身份认同的外在展示。就这种历史渊源悠久的现象,学者们一致认为这是一种图腾崇拜观念的外在映射,远有《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的“九隆神话”中便有可考的文字记载,近有1973年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墓地发现的一个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陶盆”佐证,这只陶盆有三组相同的舞蹈图案,五人为一组,每人身后都有一条尾饰。瑶族、哈尼族、傣族、彝族、壮族、苗族、白族等女子,尤为重视尾饰装饰。奥地利文化史家施赖贝尔在《羞耻心的文化史》一书中提出:“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见解认为,早期人类早已有了装饰打扮身体的愿望,即希望特意装饰一下最被别人的目光注意的部分。”

哈尼人称尾饰为“批甲”,是一种表示女性已经成熟的标志,一说是哈尼族女子嫁入夫家,穿“批甲”是为了礼仪制度,在公婆面前必须穿戴;另外一种说法是哈尼女子从发育年龄开始就要穿戴“批甲”是为了遮挡日渐丰硕的臀部;三说是民族图腾崇拜的遗现。贵州六盘水市的长角苗族,至今留有像野鸡一样的尾巴在腰后。传说苗人先民以打猎为生,有一次打到了野鸡,看见野鸡很美,特别是它的冠和尾,于是就在女裙的后方模仿了野鸡尾巴。另外有一些少数民族尾饰装饰,现在已经成为不可揭晓的“谜底”,经过一代代妇女的传教、变化和筛选,变成了纯粹的装饰品。有些粗犷、有些稚拙、有些灵巧、有些繁缛,我们可粗略得出结论:少数民族尾饰艺术是一个丰富的有待开发的艺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族民身份认同的外在体现。

二、尾饰的审美

服饰是一个民族审美意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服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约定俗成固定的样式、色彩或形状,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美的服饰和服饰的美。朱光潜先生认为:美的本质是主客观的统一。若用马克思哲学观点来说,我们不妨称这种“主客观的统一”是“和谐”,究竟“尾饰”的和谐美体现在何处?格罗塞曾道:“饰品的发展,固然已经增进了饰品材料的范围,改进了制造饰品的技巧,但人们还从来没有能够在原始的诸形式之外,增加了一种新形式。”

(一)材质和谐

在现代装饰中,装饰手法和装饰材料的选择与配合往往决定着一件艺术品的成败。朴素却又多彩服饰尾饰,大多采用居民们自耕自种的棉麻材料,自纺自织制作完成,这种天然的透气性环保性较强的材质看起来较为粗笨厚重,与现代纺织材料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但正是在这种劣势之下,在特定的民族氛围中,居民们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情态才使得民族服饰的魅力更显珍贵。

(二)图纹和谐

尾饰图纹是民族工艺美术中的一门特殊语言。在民族服饰中有许许多多的图纹蕴含了多多少少的民族情感。先民们将智慧和技艺融入情感和思想,来表达憧憬和意愿。这些图纹折射出了时代背景、社会生产力水平、、民族喜好和审美情趣等,远远超过了图纹本身的历史价值。它们根植于居民的生活环境中,创作于劳动人民的审美智慧中,传承于后代的深入挖掘中,敬仰于万民的不禁赞叹声中。

(三)色彩和谐

少数民族的女子们喜欢用各种彩色丝线或小色块的布制作成各种图案,装饰在腰部或臀部,故有了“花腰彝”、“花腰傣”、“花屁股彝”等不同的称呼。在哈尼族“批甲”的色彩布局中,我们发现有两种现象一种是素雅低调的配色,黑、蓝或青色的布为底,白丝线起花,图案也较为简单明了;另一种则是艳丽高调的置色,同样以黑、蓝或青色的布打底,多种彩色丝线起花,图案复杂绚烂。两种现象是出自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而这两种支系在服饰类型上就有很大的差异,故前一种配色手法是与素雅的整体服饰风格相和谐的,而后一种置色手法是与艳丽的整体服饰风格相统一的。

三、尾饰在现代服饰中的借鉴

设计应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少数民族服饰尾饰作为一种特殊符号,具有特别的艺术魅力,少数民族服饰土壤作为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不竭资源宝库,被广大设计师所青睐。当下流行一种“前长后短”的女裙,裙尾由原来的单层变为多层,由原来的圆顺弧线变为几何锯齿折线;另一种流行是挎包的状态“欧美范儿”,是将包的手提带的长短调整在人体的臀部位置,这样此时的包则作为一种装饰品出现。究其文化背景,我们不难看出设计师和体验师都选择了人类的文明成果来借鉴设计。

再如前几年流行的蝙蝠袖女式休闲衬衣,有的衬衣故意将衬衣后片加长到臀部以下,以轻柔流动的材质制成,在活动时犹如燕子的双尾般轻巧,这样更加展现女性柔美的身体姿态。还如,现在很热的设计现象是将民族图案提炼再设计应用到男士服饰中,这样一来可以丰富男款服饰的种类,二来也将男款服饰与国际服饰风尚接轨。很多国外设计师也倾向于来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来汲取设计灵感和素材。这些再图案中就有一部分是从尾饰中提炼而来的,而再设计的这些服饰在国际服饰舞台上大放异彩。在上海美特斯邦威旗舰店中,笔者目睹到一双具有民族风的男款人字拖,当向店员询问销售情况时,店员的回答是此商品临近脱销。由此可见民族风尚的服饰产品在现代服饰市场上广受消费者青睐并占有自己独特的。

四、结论

“衣皆著尾”的这种服饰文化现象不仅仅是对“龙”和“凤”的始祖图腾的崇拜,也是对《物种起源》中人由动物演化而来的综合展示。服饰在满足了人们基本的信仰需求之后便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追求这种精神层面的理想时,也便有了美丑之分。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我们迫切需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固有的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一是外来的影响究竟有几分可以接受”。在民族风服饰白炽化的国际服装舞台中,我们应该如何去“沿袭”,如何去“接受”将会是我们每一位服装工作者的不朽使命。

参考文献:

[1](法)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4:78-79.

[2](奥)施赖贝尔.羞耻心的文化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3.

[3]冯玉柱.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373.

[4]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刷管,1984:79.

现代民族意识范文第2篇

这种世界主义观念的作品是严肃的,是对当代艺术经济操作的冲撞和鸣钟。艺术的价值升华别无选择,就是当代艺术家创造出具有真正意义的伟大作品。

艺术的观念每时每刻都在颤变和革新,当一批人成为风格和主义的代表,往往标志他们成为符号和过去,而新浪总是会推旧浪成为历史,新的模式只有打碎和突破或者绕过大师的模式才会有自己的路。艺术家黎国兴潜心修行和闭关冥思,用了5年时间寻求新的结构、新的存在形式和新的意义,尽管这个过程几近崩溃和分裂,但穿过历史主义和本质主义的色彩,他找到了世界主义的原色和本形,并把民族的东西放到世界的怀中,把世界的东西还原世界本色;通过相对定型的元素和公众认知的存在,他创作了“十二生肖”和历史人物的“京剧脸谱”系列作品,以“大红花”为范式,这种构图和框架清晰突出,作品完成之后,产生新的艺术进化和飞跃,这种艺术观正是当代艺术价值的新发现,世界主义图式语言在中国当代艺术开始传播。在这个概念的构建和完成,使艺术的空间更为广阔和无垠,并用红色表达绘画的存在的形象和色彩的火焰。黎国兴说:“我感受的世界主义来源于历史观点,又超越于历史观点,无论是逝去的,或者定论的,无论是本民族的,还是他民族的,伟大的或者是渺小的,都在经过时间和空间的突破和过滤,我表现的世界主义是无界的,也是超越一般的观察和定论,真正的民族精粹是不朽的,这种不朽堪称人类经典。”

艺术家黎国兴的世界主义观念作品,从“愈是民族的精粹愈是世界的精粹”进入,选择有民族特色和深处文化个性,从世界的角度看民族,看人类文明的痕迹。这种观念的表达,容易让人误解为传统,其实不然,平面实物表示的主题和人物,在肯定的同时,又留有“时间的裂口”,红色是最热烈、最纯粹的精神显示,这种色彩引导艺术通向失衡的道路。这些历史人物和大人物已经凝固在特定的空间,是民族的精粹,也是世界的精粹。透过红色,尤其是“大红花”的定格,确立了历史人物的世界性,已经保留到对世界深层的沉入和对历史重视。这些空间元素在简洁明快的重塑后,将形象、时间和理念整合起来,形成了史诗般的歌吟和倾诉。

现代民族意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哈萨克族 牧民 市场化 现代化 全球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033-02

我国的哈萨克族居住在新疆北部地区,绝大多数人口从事畜牧业生产。历史上哈萨克人从事的传统游牧业生产方式具有自然经济的性质。解放前,新疆的畜牧业以草原畜牧业为基础,草原畜牧业处于游牧状态。哈萨克人以游牧生产为主,为了满足其游牧生产生活的需要也从事畜牧手工业产品的生产。哈萨克族不仅以肉奶饮食为主,而且还将剩余的畜牧产品用来交换其他商品。

解放后,哈萨克人民的游牧业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最初,我国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封建主义土地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合作社。合作社经济,不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经营规律上,而是在计划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时期,把商品、货币、市场关系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不予认可。

一、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现状

在游牧生产生活中,商品经济的思想观念非常薄弱。过去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认识、观念、价值观及思维方式阻碍着现阶段哈萨克族牧民的市场化、现代化步伐。

牧民定居以后,哈萨克族牧区人民的文化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增加了与外界的密切联系,新的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对哈萨克族牧民青年的影响最为突出。哈萨克族牧区的青年向往和追求着城市的现代生活方式,而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很少,从而导致牧区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尴尬局面。

哈萨克族牧区基础教育的现在村有小学、乡有初中、县有高中的教育教学体制已经形成了。软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牧区实现了从母语教学到双语教学的过渡,但是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因牧民子女成家,原先由一个家庭承包的草场,现由好几个家庭共同使用的。新疆畜牧业的内部结构到目前为止还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并且,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草场由水草丰盛逐渐开始变得枯萎,从而沙漠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由于哈萨克族牧区牧民的身份变得多样化,牧区社会阶层分化现象也日益显著。笔者在农村调查时了解到,由于这几年来牧区的人口、牲畜的增加和草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部分牧民被有组织地迁移到附近新开发的农业区从事种植业,从而脱离了传统的牧业生产,成为农民。留在牧区的牧民基本上也转入了定居,并在定居点附近从事少量的种植业,其身份也有了“半农半牧”的特点。现在有一部分牧民将各家的牲畜都集中起来,以牧群为单位由少数人代为牧羊。与此同时,牧区的大量人口也就成为了富余劳动力;以定居点为核心为他们从事第三产业创造了条件,从而一部分牧民转而成为了商人,出现了经营旅游点的哈萨克人。为了增加牧民收入,乡村党政基层组织一部分牧民劳务输出,外出打工挣钱,于是,出现了靠打工生存的哈萨克族民工。如果再加上牧区各级政府的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各类工作人员,那么哈萨克族牧区目前的社会阶层几乎与整个社会同构,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哈萨克族牧民定居以后,随着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年轻人对放牧的兴趣、积极性日趋下降了。牧民们为了放牧跑四方寻找雇佣牧羊人。与此相应的是哈萨克族在游牧状态下所形成的包括各种风俗习惯在内的哈萨克族独特的草原文化逐渐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某些传统风俗习惯也面临消亡的危险。

新疆经济具有二元结构的特点,而新疆哈萨克族民族经济属于传统农牧业经济。在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下,实行了市场经济,由于城市的信息、交通运输设施和投资环境优越;哈萨克族牧区离城镇较远、信息不灵通、交通不便,没有按时得到各种新的信息。所以,哈萨克族农牧业经济处于被动状态。纯粹从我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看,我区少数民族劳动力,特别是牧区劳动力成了弱势群体。

二、哈萨克族现代化变迁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

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现代化变迁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政府部门主导的以定居为核心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普及,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市场经济的全面渗透,以及信息化条件下各种外界风气和思潮的大量涌入等三个方面。在新疆牧区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

(二)内部因素

(1)哈萨克族牧民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文化的优势和长处,并在日常生活中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掌握和分享现代文化所带来的成果。

(2)哈萨克人中的有识之士,一方面对本民族文化中精华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有充分认识,另一方面对现代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3)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和影响,牧民在实践中努力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习俗加以通,使之适应定居以后的新环境。

三、新疆哈萨克族牧民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几点对策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摆脱计划经济所形成的传统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要在牧民头脑中形成与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有关的新的思想观念。通过民语广播、电视、报刊、讲师团来大力宣传与市场化、现代化有关的典型例子。政府部门组织牧区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挣钱并让他们接触现代生产生活方式。

(二)要从传统畜牧业转变到现代牧业

为此把牧业生产传统的生产方法加以社会化、现代化,从原来的分散经营转变到集约经营。光靠牧民定居点是不能解决牧民现代化问题的,以个体为主的放牧经营也是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要按畜类建立合作组,从而逐步走向合作化道路。不实现牧业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从事牧业生产的民族是永远落在时代后头,是不会脱离贫穷和落后的。

(三)要大力提高牧民子女的文化素质

牧民的后代应该具备适应和迎接这一挑战的素质。提高人的素质,就要通过教育来实现。要摆脱“牧民子女读书开不了飞机,不能走出山沟,上不上大学,他们都不会有工作岗位,放牧人子女还是要放牧,读书无用”的落后观念。在广大农牧民头脑中牢固树立“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就是生产力”的观念。

要真正重视基础教育,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双语教育不仅是提高本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适应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全球化的紧迫要求。哈萨克族基础教育的重点只有放在牧区基础教育上才能可以改变教育事业的落后局面。

我们党和政府所实行的“双语教育”是符合我国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的,也是符合社会化、现代化、全球化需求的最好选择和最有效的措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民族学生采取“双语教育”的第一模式(即文科用民文,理科用汉文的模式),就使他们能够有效地掌握两种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同时也能达到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需求。

职业技术教育在牧民的现代化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灵活调节专业结构。

(四)在牧区要大力发展以牲畜贸易为主的各种贸易市场

如果牧区市场不发达,牧民的素质也得不到提高,只有牧区市场发展,才能让牧民与市场直接联系起来,形成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时间观、价值观、市场观、就业观、效益观、信息观和竞争观。使牧民以自助创业脱贫,走上富裕道路,面向现代化方向。

(五)要提高牧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因为“政策制定出来以后,干部起决定性作用”。实践证明,哪个乡、哪个村的领导干部素质高,该地的生产就会发展,经济就会繁荣。因此,要以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来引导牧民脱贫致富,面向现代化。要防止一部分牧区基层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受贿贿赂倾向。

(六)要提高牧区科学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科教兴牧是发展牧区经济文化事业,改善牧民生活的根本出路,而且也是从传统的游牧畜牧业过渡到现代畜牧业的强大动力。为了贯彻科教兴牧战略,要大力培养牧区的科普人员队伍。努力加强牧区的科技服务工程。要鼓励和组织牧业科技人员到牧区去,承包科技推广、技术咨询等工作。

(七)在广大的牧区要把潜在的自然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尤其是在牧区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要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等。要从以个体家庭为主的分散性旅游点过渡到合作性的旅游点。旅游是一种文化体验的审美行为,所以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就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根据旅游市场的需要尽快培养哈萨克民族的旅游业人才及其导游等。利用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不断开发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比如,民族特色的手工业,餐饮业,木制工艺及文化特色的工艺等。

(八)要把牧民的艰苦创业精神和政府部门的扶助结合起来

各级牧区政府努力做好脱贫工作,如期实现牧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如果没有实现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就谈不上牧民的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牧区经济文化事业非常落后的现实要求政府部门解决牧区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邮电通讯、文教卫生、牲畜改良、草原优化等基础设施。

(九)要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政策,同时要及时制定实施该法的有关具体条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解决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利方面遇到的问题。由于该法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所以该法的有些权利无法实施。

总之,只有深入调查研究现阶段哈萨克族牧民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根源,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科学结论,才能哈萨克族牧民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客观要求,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未来。

【参考文献】

[1]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族社会历史调查[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

[2]里甫罕・阿布达里.新疆哈萨克族文化转型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3]K北海.哈萨克文化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

[4]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5]纳比坚.哈萨克历史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8.

[6]贾合甫・米扎汗.哈萨克历史及其民俗概论[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

现代民族意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民族意识;教学;培育;紧迫性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2-0111-04

民族意识是反映属于某个民族或民族联合体的人关于本民族或民族联合体及其与其他民族或民族联合体之间关系的各种情感和观念的社会意识。它包括单一民族意识和民族联合体意识。前者亦即狭义的民族意识,如56个民族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后者亦即广义的民族意识,如中华民族意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形象地唱出了我国的多民族特性。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形成的历史时期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情感和心理特征,一言以蔽之,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的有与无、健康还是狭隘,对民族的自信心与凝聚力、团结与稳定、发展与繁荣、和谐与兴盛都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各民族间、世界各民族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学校中培育民族意识的任务日益艰巨。然而,我们当今的教学,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于民族意识培育的缺失。民族意识淡薄,民族认识模糊,民族意识表达存在非理性化和虚拟化,甚至狭隘、极端。这与全球化、城市化、网络化对民族意识带来的挑战不匹配,与全国各族人民所期盼的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愿不相称。教学要迎接挑战,加强培育民族意识。

一、全球化与多元化对民族意识培育的挑战

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带来的总是资本、商品不断寻找市场,县界、省界、国界不断被超越,跨国公司铺天盖地,人才流动的范围和数量迅速扩大,“全球的竞技场变平了,世界变平了。……平坦的竞争平台不会仅仅吸引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给他们激情和力量,同样,愤怒、失意的人们甚至是人类的败类同样会更容易集结起来。”全经济体的发展速度、密切合作的程度及其复杂性令人惊奇,强势经济挤占弱势经济的现实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的民族经济无形中受到打压,民族产业的发展受到冲击和不同程度的遏制。其次,表现为文化的多元化。几乎与经济的全球化同时相伴的乃是多元文化的出现。地球上的各个知识中心统一到了一个单一的全球网络中,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展示,并“以其文化特异性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全球化使得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碰撞日益激烈。这既为华夏民族的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发展和创新民族精神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对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再加之近代以来,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文化所处的弱势地位,“弱势文化加上全球化,如果再缺乏应有的文化自觉和清醒的民族意识,就会出现难以预计的后果。”第三,全球化还表现为信息化。世界变平是科技、是电脑、是Windows和Google搜索引擎、是因特网、是光纤“高速公路”带来的。正是电脑、电子邮件、网络、远程会议和各种新软件将各类人才联系在一起。信息化以及与之相伴的网络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使人不出家门即可获得铺天盖地的大量信息,又能缩短人们交往沟通的时空距离,使得交流更方便、搜索更快捷、影响更深入。但是,经济和文化较为强势的民族和国家也通过信息的强势,对发展中国家和民族进行政治理想、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文化渗透。同时,信息化还使得一个国家、民族处在一个信息透明、开放的环境中,各种各样的观念、思潮、商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感官和心灵,很多影响温情脉脉、不露声色,但却让人毫无戒心和不加防备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世界在变,人们使用的技术手段在变,生活方式、思维方法也在变。但是,几十年来变化缓慢的却是学校和教学。我们的教学几十年如一日地信奉着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育个性的任务,事实上是专注于应考需要的“知识”。教学作用和任务的窄化、细化和具体化,极大地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教学的任务和作用也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更新、改造和拓展,民族意识的培育、民族精神的弘扬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识到了当前教学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矛盾和差距,提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根本任务,特别重视“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即使这样,在具体教学中,无论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无论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仍然普遍地存在着严重的应试倾向。只重视升学所需知识的死记硬背,至于学生的民族身份是什么、各民族的心理特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怎样,很多缺乏责任心的教师很少在教学中真正关心和了解。有的教师甚至自身也缺少正确的民族知识和健康的民族意识。对民族精神的培育,理论和口头上说重要,实则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致使国内各民族以及世界各主要民族间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彼此不了解,缺乏必要的相互关心,民族文化的安全问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殊不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就是衰弱,一打就垮,受人宰割;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文化,就会空虚,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为人奴役。”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作为单一民族的民族意识要加强,超越单一民族的“国族”意识更待加强。

二、城市化与市场化对民族意识培育的挑战

城市化是社会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变迁与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必要途径,城市化的过程必然带来市场的繁荣,而市场的繁荣又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和市场化相互交织又必然会带来城市居民成份的变化,多民族交融、多元文化并存、具有不同风俗习惯和的民族共同生活和生存于同一个人口密集的城镇,交流、交往日益便捷,但世界性的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问题难以避免。随着我国解放思想、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迅速发展,公路、铁路、民航、船运等立体运输网络逐渐形成,座机、手机、网邮、快递等多渠道通讯工具日益建立,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国内各民族间经济、生活、交往日益频繁,同一个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聚居现象受到一定的冲击,以汉族为族体的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更加典型和突出。如维吾尔族、藏族以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特产和特色文化在内地颇有市场。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汽车,韩国的服饰和化装品也都在我国有一定的人气。从利弊而言,这本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国各民族间的 大团结。但由于彼此间长期形成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民族文化的不同,产生磨擦和矛盾的可能性也逐渐加大,“多民族人口的生产生活纳入到一个共同的有限的时空中,既有利于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但在民族关系与民族交往上也面临着众多的考验和变数。”同时,本已长期居住在城市中的民族或汉民族或少数民族,由于缺乏一定的民族意识或民族意识模糊、淡薄,彼此的生活习惯相差较大,又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误会和冲突也时有发生,因相互缺乏尊重而闹出矛盾的事情屡见不鲜。由于市场的普及化,商品经济的繁荣,此种现象又关涉到各个层次、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如买羊肉串的小朋友看到穿着民族服装的新疆生意人,会好奇地问东问西;在做生意的内地商家,必须有一定的藏民族知识。因此,城市化和市场化迫切要求各民族的所有民众具备一定的民族意识,对民族和民族问题有正确的观点和看法,既要有对自己所归属的单一民族的认识,又要能够站在大民族观即中华民族的境界上认识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不败之林需要各族人民肩负起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同时,还要有世界民族意识,力所能及地了解、关心和维护不同民族的生存、发展、权利、得失、安危和利害,在“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理念的引导下,贡献每一族群应尽的义务。然而,这些正确的民族意识和健康的民族理念对每一个体来说,不是遗传得来的,也不是顿悟的,而是教育得来的,而占主导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教学作为学校长期的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担负着培育民族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神圣职责。

三、终身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培育民族意识的挑战

现代民族意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世界文化;世界文学;比较文学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正在向世界文化发展,各个民族在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发生融合,形成了具有统一性的世界文化。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世界文学也逐渐从民族主义文学的壁垒中走出,形成了更加广阔的文学意识,而比较文学也应运而生。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发展促进了比较文学观的建立,并成为了比较文学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文学观的建立,为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与手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一、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1、文化形态呈多元化并存融合状态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越来越频繁,使世界文化形态出现多元化融合并存的特征。从目前世界文化现状可以看出,现代东方文化已经与传统东方文化发生了很多变化,融合了西方文化中的诸多元素;而现代西方文化与古典西方文化也大有不同,其中渗透了大量的东方文化元素。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受古代东方技术的启发而发展,同时东方国家现代化发展又反过来借鉴了西方的先进文明。西方现代诗从我国汤匙中得到启发,改变了英式诗歌的句法与诗法,开创了西方意象派诗篇,而我国的现代诗歌又受西方影响。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世界文化一直处于多元化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2、民族文化意识加强并建立起全球文化意识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逐渐从欧洲中心逐渐向世界多中心发展,建立起了全球文化意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各民族逐渐融为一体。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3、文化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

世界文化的多元并存特点以及全球化意识的建立,使得东西方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交流与碰撞,使世界文化向着新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化研究逐渐与历史研究相结合,人类的历史文化研究开始向着宏观总和的方向发展。

二、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

世界文学的发展表现在从民族文学主义的狭隘观念逐渐转向了更加广阔、宏观的世界文学观念。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1、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发展

当前世界文学的发展正处于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转型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文学交流活动逐渐向世界性发展,国际性文学组织、团体陆续出现,对于文学创作的视野扩大与思想激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的交流与渗透中不断发展,各国对外来文化、文学的接收使得民族文学的圈子得到了扩展。

2、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兴盛与世界诗学的产生

现代文学批评的兴盛是世界文学发展的另一特点。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经历了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批评、历史主义―实证主义批评以及文学―美学批评三个阶段,批评的对象逐渐从作品向读者发生了转变,开始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读者的反应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批评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促进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以及“平行研究”以及“接收研究”的发展,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同时还促进了世界诗学的产生。世界诗学的萌生以及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对比较文学观的建立有促进作用。

3、世界文化与文学联系加深

文学的产生受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从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中的各个学科与文学相互影响渗透,使得文学在内容以及形式上都出现了变化,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比较文学观建立

1、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

比较文学研究者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并用世界性的眼光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要树立起世界意识,并具有全球性文学观念,倡导比较文学中的世界精神,使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方向发展。在建立世界意识的同时,要加强民族意识,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首先要立足于民族文学,以民族文学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同时民族文学吸收外来文学中的精华,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比较文学观。

2、文化意识与文学意识相结合

从比较文学的命名可以看出,其研究对象是文学。所以,比较文学观的建立应该以文学为基础,以文学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使得文学的研究与其他文化学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多。因此比较文学的研究要求文学意识与文化意识相结合,以文学意识为主,以文化意识为辅,突出文学性。

3、比较意识与诗学意识相结合

比较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比较,因此有比较并不一定可以称为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以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法对文学进行研究,比较文学观的建立需要建立在比较意识之上,而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仅仅作为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同时需要具备诗学意识,总结分析文学发展的规律,更好地建立起比较文学观。在比较文学观众,比较意识是基础,而诗学意识则是主导思想。

总之,在如今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不断向全球性发展的背景下,比较文学观的建立需要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文学意识与文化意识、比较意识与诗学意识之间相结合,才能建立起适应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发展的比较文学观。

参考文献:

[1] 张德明.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论一种比较文学观的建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0(4):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