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诊医学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急诊医学是一个新兴的综合学科,正确理解其基本概念,对于急诊医学发展十分重要。急诊医学所涵盖的范围在它的名字中已有充分的体现。在英文中急诊医学为Emer-gencyMedicine,直译的概念是与紧急情况有关的医学,也就是说需要紧急看医生的情况都是急诊医学的范畴。日文中与“急诊”相对应的词为“救急救命”,似乎突出了“急”、“危”、“重”的特点[5]。中文中的“急诊医学”和过去曾用过的“急救医学”,很可能是“紧急诊断治疗”和“紧急救治”的简化形式,用于英文名词的翻译,并不能完全体现其内涵。实际上,急诊医学是相对于其他分类方法(年龄划分:老年医学,小儿医学;系统划分:呼吸病学,心血管病学等;功能划分:康复医学,整形医学等),以“时间维度”为标准(“急”与“缓”)的一种医学体系,它只是强调“急”的特性。只要是具备“急”特征的医学现象都是急诊医学的范畴。因此,理解急诊医学应多从时间维度去探讨。还要认识到“急”不一定与病情相平行,“急”可以是很轻的病,甚至是“无病”。只要患者有紧急看医生的需要,就应是急诊的范畴。所以,急诊医学不但是危重病,还应包括慢性病和疑难病等其他方面的所有急诊问题。因此,加强相关专业领域急诊问题的研究必将丰富急诊医学的内涵。
2急诊医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急诊医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诞生的一个年轻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带有浓重的社会进步色彩[6]。从急诊相关名词中就可见到社会发展的烙印。在急诊医学诞生之前,在医院里的急诊部门常常通称为急诊室(EmergencyRoom,ER),表面含义是与急诊有关的“工作室”或“诊室”。强调的是一个“房间”(Room)。它的功能只是为病房的专科医师提供一个紧急诊断和处置的场所。故急诊室一般无专业医师,只有一些专科医师临时派来应诊,并有较多的护理人员协助专科医师的工作。目前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急诊室的模式和功能仍较常见[7]。随着经济发展和急诊医学的壮大,医院里急诊部门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它由提供诊治场所的单一功能,转变为急诊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基地。它一般由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这样,无论从功能,概念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改称为急诊科(Emergen-cydepartment)。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急诊医学与其它医学专业一样,也有向专业化和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故近来在国内外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相继出现一些以急诊医学为主要专业领域的大型急诊中心(Emergencycenter),为社会提供专业化和快速的急救服务[8,9]。因此,急诊医学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平行。
3相对专业化是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
现代医学进展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许多专科医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日益专一化,有的仅是某病的专家,而患者是一个整体,且随着寿命延长,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某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在许多慢性病的基础上又得了新的急性病,这时各个系统的疾病相互交叉发生在一个病体上,决非单一专科医生所能解决,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医生对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期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而这正是急诊科医生应该并有能力完成的[6]。急诊医学是一个综合学科,是对医学以时间维度为标准划分的产物,其涵盖面非常广,非专业化很难提高医疗水平(真正的万金油)。如一个急诊医师同时搞内外科,是很难具备高水平的。所以,急诊医学本身的专业化,既进一步分科化是其发展方向。故在目前阶段,一些较大规模医院的急诊科应设立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专业组,并且每个医师都应该有自己相对较强的专业方向。这样,使急诊医师的知识结构合理化,做到博中有专,争取在某些方面较专科医师有一定的优势。其次,还应拓宽急诊专业领域,如近来出现的胸痛中心,中毒中心,创伤救治中心等。这些领域的拓展,使急诊医学这一综合学科向纵深方向发展,专业化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必将促进急诊医学的整体进步。总之,急诊医学专业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急诊医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专业化,此方面已成共识。另一层是急诊医学本身的专业化,既进一步分科化。综合学科的相对专业化必将会给急诊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快速诊断是急诊医学的关键
由于急诊科具有接受任务的随机性、突发性及执行任务时的应急性、机动性、协作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要求医生在有限时间内迅速确诊,采取措施,所以说,快速诊断是急诊医学的精髓。急诊医学中“急诊”二字的表面含义“快速诊断”似明确了急诊医学的宗旨。在急诊工作中,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是抢救成功的基础。因此,在急诊管理工作中,应重点考虑提高快速诊断的正确率,如①急诊科需固定一批训练有素的急救专业人才,即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熟练操作各种急救设备的高年资医生二十四小时出诊;②加强急诊人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少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③完善合理的、快速的急诊实验室检查系统,以协助诊断;④加强急诊诊断思维的培训和误诊学的研究。急诊误诊和死亡病例讨论可助于提高急诊医师的诊断水平;⑤完善专科会诊和三级检诊制度,提高会诊水平;⑥制定急诊人员工作量标准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
1研究急诊医学教学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急诊医学科作为医院窗口科室,直接关乎现代化城市的形象以及所在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人们对急诊的需求量逐渐放大,对急诊诊疗水平的要求愈来愈高,培养一支未来可能从事急诊医学的卫生人员队伍已是社会需要。鉴于急诊医学是多学科交叉专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精神异常、创伤和中毒以及感染性疾病等复杂性问题,正日益困扰从事急诊医学医、教、研者[2],迫切要求急诊医学教学顺应形势,与时俱进。教学医院理应主动成为急诊医学常态化教学培训机制的排头兵,只有建立这样的机制,才能在所属医院形成一支平急结合、反应迅速的卫生应急队伍,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急诊医学是一个有确定功能定位的临床科室,有确定的生命支持、急病诊治、医患沟通、医学伦理等学科理论,有进行各种脏器功能支持和监护的急诊专科操作。执行着从病人来诊到专科治疗之间的病情判断、疾病分诊、危重抢救、病情观察、确定诊断和初步治疗等系列医疗活动。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对病情判断、危重抢救和病情观察、初步治疗的中心内容。要求教学对象具备鉴别和处理各种疾病和创伤的能力,具有应对大型灾害事件的能力,还要有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2对急诊医学教学独特性的思考
2.1急诊医学诊治对象独特急诊医学科作为独立学科,其诸多特点决定了教学有别于传统临床教学。独特性之一是它的整体性。现代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但人毕竟是一个整体。不同的专科以解剖学脏器为划分基础,它们的研究对象是单一的“树木”,而急诊面对的则是“森林”。众多树种和树木聚集在一起时,就发生了超越单种树木自身规律特点以外的新规律和新特点。也即传统专科诊治疾病从脏器深入到器官、组织,再深入到到细胞乃至基因水平,急诊医学则是针对众多脏器和功能的聚集体,需要探索当多种脏器功能聚集体异常时所发生的新现象及规律。
2.2急诊医学的临床切入点独特传统专科通常以解剖学的脏器为基础,侧重病理解剖学,如肿瘤、炎症及栓塞等,治疗因而也相应是切除、引流、抗生素、血管再通。急诊医学是将人的整体活力分解为若干功能组成部分,这些功能部分既可能与解剖学脏器相关,也可能超越解剖学。因为单纯的解剖异常并不直接致命,只有功能衰竭才死人。基于对功能的研究,急诊医学拓展了一系列临床新理论,如大血管内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理论、大血管内循环与微循环关联的理论、氧输送与组织氧消耗的理论等。
2.3急诊医学的诊治思维独特传统专科临床遇到患者是通常思考有无疾病,发生疾病的可能部位以及性质,至于何种性质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危及生命,恰好是急诊医学思考问题的顺序。急诊医学只有采用这样的逆向思维,面对急症病人就诊时所表现出千变万化的面貌,能够迅速识别其中真正危及生命的部分,立即加以干预及抢救。
2.4急诊医学诊治过程紧迫性由于是急危重病,变化快,如能早期控制病情,可能取得较好预后。因此在实践中,急诊医学引入了“时间窗”、以及在时间窗内实行目标治疗的概念。争取在机体发挥代偿的短时间内实施对最不稳定因素的迅速纠正,实现保全生命的目标,为后续专科治疗搭建平台。
3对急诊医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3.1急诊科的教学对象目前教学医院急诊医学科教学对象主要为轮转的专科医师、受训的住院医师、各级实习医师以及进修医师。他们教育背景、既往工作或实习的环境不同,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技能水平均参差不齐,实习医师和部分研究生虽完成医学基础课,并经历临床见习课程,求新欲望强,动手热情高,自信心强,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训练;与之相反,全科医师和部分研究生具备一定的医学实践经验,但不规范的陋习、对所学医学知识更新的相对滞后,导致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力不从心。要达到良好的均齐化效果,需设立专职带教老师,并且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也十分重要。
3.2急诊医学教学的阻力就诊患者轻重缓急不同,临床表现各异,诊断鉴别诊断困难,有时甚至需要先行抢救,再酌情设法明确诊断,所谓先“射击”,后“瞄准”。不仅要求带教老师学科相关理论基础好,而且临床诊治及综合判断能力强。
3.3急诊医学的教学及人文关怀急诊患者大多由于罹患病症的痛苦而表现出恐惧、紧张、焦虑甚至精神明显异常,陪同的亲友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急躁甚至言行失控,对待这样的特殊教学氛围,如何既做好教学,又充分将人文关怀不着痕迹地渗透至教学当中,是培养合格的从业人员重要环节。将重视急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尤为重要[4]。
3.4急诊科的床边教学利用教学医院病源丰富,病种复杂的教学优势,让学员调动自己的眼、耳、手、鼻,通过视、触、闻亲身感受有意义的临床表现,获得书本以外的亲历经验。教师教学过程重视床边教学,不只是引导学员看,还要引导他们亲自操作,言传身教。
3.5急诊科的“反馈”教学由于经急诊医学科初步鉴诊和稳定性处理,不少患者随即被收入专科予进一步目标性诊治,如何印证初步诊断及处理的正确性,同时加强教学效果,需要引导学员到所收治的专科随访病人,不断勘误,加深印象。
3.6模型以及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急救技能培训是急诊医学教学的重轴戏。理论及技能教学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但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难题日益突显:一是急救技能多为救命技术,无法在患者身体上实施的;二是由于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病例一般多为急危重症患者,在临床中没有时间和机会应用于教学;三是急诊病人具有特殊性,在最短时间内需要进行抢救生命的处理。近年来我院逐步使用了急诊医学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装置,如模拟气道管理技术训练、急救技术训练、创伤学技能训练、血管穿刺技术训练等功能单位。更好地对各层次学员进行相关训练,尤其夯实对抢救生命的心肺复苏技能及相关技能的教学。
4教学医院急诊医学教学实践
4.1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教学急诊医学跨学科的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及时准确并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专业要求则将更为突出。提倡向学生灌输换一个视角;换一种思维,具体体现为:诊疗活动围绕急危重症,以临床表现为切入点,以病理生理为主线,以胸痛这一急诊常见症状为例,冠心病、肺栓塞、胃食管反流病、肋骨骨折和惊恐发作都可能造成胸痛,却分属心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胸外科和心理医学五个专科,如不引导教学对象从病史,尤其是症状和体征着手,则不但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负担,更可能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面对急症患者,常要求采用独特的反向思维,即该患者目前有提示危及生命的变化吗?可能的病因有哪些?可能的病灶等等。概括起来即是快速鉴别诊断,快速评估伤(病)情,快速干预,快速支持,为后续治疗成功赢得时机。
4.2强化技能操作讲解及实地练习对急诊医学临床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强化他们的诊疗技术和操作的规范性,熟练程度和应变能力。做到理论及技能教学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我们主要应用三种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一是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专项操作的指导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主要教学对象为完成阶段培训医师以及轮转住院医师;二是跟随教学秘书及科室住院总医师,随时得到一对一的操作指导,主要针对实习医师;三是依据培训大纲要求,培训或轮转医师对自己所管辖的患者、手术、技术操作的数量做好相应记录和登记,最后交医院教学主管部门进行量化审核。这三种模式使不同层次医师均能得到最直观、最简便、最快速的技能培养。
4.3建全教学保障与考量体系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考核来度量教学对象的临床理论和技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采取有区分的考量方式,对于我院对无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用标准化多站式考试,对有资证的医师则直接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考试。建立健全保障体系是急诊医学教学和培训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5],为此近年来医院制定了一系列以培养住院医师临床能力为核心的制度,如:《住院医师“三基”培训及考核方法》、《住院医师轮转培养方案》、《住院医师晋升、任聘有关规定》等,力求以制度确保急诊医学专科培训、教学工作保质保量的可持续发展。
1.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要,各种急救手段和设施不断涌入临床,急诊医学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如何培养大量能够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新型急救医师队伍是急诊医学发展的一个紧迫任务。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难题日益突显:一是急救技能多为救命技术,在无法在患者身体上实施的;二是由于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病例一般多为急危重症患者,在临床中没有时间和机会应用于教学,因此不能满足临床教学需要;三是急诊病人具有特殊性,在最短时间内需要进行抢救生命的处理。在抢救过程中教师没有时间进行详细的示教和讲解,学生动手的机会很少。由此可见以上诸多因素减少了学生进入实际临床的技能训练机会,从而制约临床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医学模拟教学因此产生,医学模拟教学是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为前提,同时以高科技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个体化教学和情景教学为特征,其优点是具有医疗环境无医疗风险,因此必将在医学教学方法上掀起一场革命[1]。
2.高端模拟系统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08年我院投入使用了麻醉学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设置了模拟ICU、模拟手术室、气道管理技术训练室、急救技术训练室、创伤学技能训练室、血管穿刺技术训练室、体外循环技能训练室、多媒体教室以及中央监控室等功能单位。为了更好的发展急救技术,我院建立了急救技能培训室,从而使医学院校临床各专业高年级学生、住院医师、以及专业急救医护人员都可以进行相关训练。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具体的急救抢救训练项目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训练、各种模型和抢救器材的急救训练、ECS院内模拟培训系统。首先院前急救一般是以创伤急救为主,因此可以进行基础心肺复苏、急救五大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以及气管插管、电击除颤等内容的训练。所有的专业医护人员特别是医生、医学生、护士在院内急救技能的理论学习是以ECS院内模拟培训系统软件为基础,通过以计算机为本的自我学习系统进行相关的训练。急诊医学教研室对急诊医学的学生开设了急救技能实验课程,内容包括徒手心肺复苏、电除颤及起搏术、气道开放技术、急救呼吸机的应用、创伤急救、深静脉置管等五大技术,可以使学生得到基本的技能训练,同时设计模拟病人,并且通过模拟病人组织学生参加急救工作的演练。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模拟演练,现场亲身体验,观看我院附属医院急救中心抢救室、急诊ICU的抢救录像资料并对急救案例进行分析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讨论
1美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1.1教育过程
美国对急诊医学教育主要有本科教育和毕业后教育2个阶段。医学生经过4年医学院本科教育毕业后,才能进入住院医师培养体系,这是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AccreditationCouncilofGraduateMedicalEducation,ACGME)认证的[3]。在此之前,需要通过美国医师执照测验(UnitedStatesMedicalLicensingExamination,USMLE)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急诊医学在美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学科,它是申请难度排名第三的专科,整个住院医师的培训时间大致为3~4年,如能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就可获得专科执业医师协会认证,成为一名能独立执业的主治医师,可以选择教学医院或者社区医院进行执业。另外有一部分医师则可以继续选择专科医师的培训,专科医师的培训是住院医师培训后的亚专科教育,一般为1年或2年,在此期间还能通常同时获得额外的硕士学位(如公共卫生硕士)。
1.2培训项目
为了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美国要求所有的医师都要上过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课程[4],同时还规定了全职型的急诊医师不仅需要大量的急诊知识,还需掌握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知识。为此,美国急诊医学委员会(ABEM)、美国急诊内科医师学院(ACEP)、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导师理事会(CORD)、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联合会(EMRA)、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评议委员会(RRC-EM)、学院急诊医学协会(SAEM)联合制订了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模式。急诊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包括内科、外科、创伤、心血管病、骨科学和产科学,以及对药物中毒和家庭暴力的识别和干预技能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其他非专业技术的培训,如计算机技术、客户服务、商业管理、咨询技巧等。美国每年有950名住院医师通过这项培训。美国急诊医学会还为住院医师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同样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而全美急诊专科医师获得批准的培训项目共有467个。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临床法医学、临床药学、科研、重症医学、灾难医学、院前急救系统(EMS)、环境卫生、老年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等等。绝大多数急诊医学专科培训项目属于以下几类:院前急救系统(EMS)、超声、儿科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科研、毒理学、重症医学、医学模拟、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灾难医学和运动医学。
1.3资金保障
专科医师在急诊培训期间的工资大致与住院医师相似,约为每年6万美金,而这部分的培训项目基金一般不来源于联邦政府,而是由接受培训医师所在的急诊室工作盈利部分提供,另外,大多数受训医师都会参与科研工作,以获取一部分的劳务报酬。
2中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虽然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但我们充分认识到急诊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学科。近10多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迅速发展,已形成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和一支由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急诊专业人员队伍。但全国现有专职急诊医师仅约5万人,其中80%~90%为其他专科医师[5],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急诊医学教育,尤其要做好毕业后教育工作。
2.1教育过程
与美国不同,我国是从2010年才开始在上海先行试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将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6]。根据其学历和培训医院的不同,开展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的培训。培训结束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证书,当然在此之前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时有部分优秀医师还能获得硕士学位。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4年上海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增了急诊专科培训基地。通过2~3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医师将获得更专业的亚专科教育,同时优秀的医师还将通过自身努力获得额外的博士学位。
2.2培训项目
与美国众多的培训项目不同,我国专科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院外急救(包含灾害紧急救援等)、院内急救(包含创伤、中毒等)和急危重病救治(ICU)三大类[7]。通过培训,希望达到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掌握常见急症的症状鉴别诊断,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急救诊治;熟悉和初步掌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另外在科研方面,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并了解临床科研方法,结合实践,写出病案报道和综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专科医师培训将有2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血液净化,呼吸支持,有创血液动力学,急诊B超,营养支持,监测等)、灾害医学、急诊沟通技巧等等,为培养动手能力强、应变能力快的合格急诊科医师做努力。
2.3资金保障
与美国不同,上海是建立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于全科以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的财政补助力度。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探索社保基金增加划拨基地医院经费的长效投入机制。另外,为保障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上海市多部委决定设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项经费,对于委派医院、培训医院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经费支持,使急诊医师毕业后教育能顺利贯彻进行。
3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3.1加强政策导向
虽然我们的毕业后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4年实践下来,我们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急诊临床医师。目前,急诊医学还属于紧缺专业学科,据统计,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急诊和ICU医护人员共有6022人,医师占29.5%,其中医师硕博高学历的仅占25.9%。上海市100所二、三级医院急诊年工作量达到914.27万,实际抢救和留观均超编制。工作强度高,人员配备不足,医护高学历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所以更需要我们加强政策导向,加快政策扶持、加大毕业后教育培训的力度与强度,培养出更多学历高、医术精、医德高的优秀急诊医师。虽然政策的推行与执行过程中有些许障碍,但我们会贯彻始终,为培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医师、为促进临床医师培训和管理法制化与规范化,为提升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而做出积极的作用。
3.2加强培训监督
虽然在不同的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但我们希望结果是同质化的。所以对于基地的标准、培训的标准、考核的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范度量。如:急诊科相对独立的布局合理的急诊区域;科室设置与人员配置;医疗设备;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以及师资条件都做了细致的规范。在培训标准里对于相关科室轮转计划,要求达到的培训目标都做了一一规范。在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但好的培训计划还需要有力的监督机制,以求达到从“进”到“出”都规范同质的结果。对基地的督导、对师资的培训、对考试过程的全程录音……都是我们加强培训监督的保障。为使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越来越完善,我们一定会把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绝不走过场。
3.3加强急诊建设
上海作为国际性特大型城市,老龄化突出,以交通工伤事故、化学事故和中毒意外伤害,以及群体性突发事件、气象灾害等引起的急危重症已成为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积极应对人民群众对急诊医学发展需求、提高急诊急救的防治管理和综合救治能力是政府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迫切任务。目前我们已经完善了全市院前急救系统网络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另外,经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建立5个创伤急救中心、2个烧伤急救中心、3个儿科急救中心、2个心脏急救中心、2个核化救治中心和1个脑外科急救中心。例如,上海市东方医院形成了创伤急救院前、院内“一体化”的优良模式。考虑到地域分布和伤病分类,结合5+3+1规划实施,我们已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市覆盖,医疗救护基本实现“就近急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开展分类救护模式、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和应用,转运服务可实行预约或排队的服务制度以及加强救护车和急救装备配置,按每万服务人口不少于0.25辆的配置标准,确保救护车道路优先权,完善应急联动协作机制,确保急救专业队伍的建设和院前院内的序贯救治。
3.4加强人员保障
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是应社会需要和医学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种急性疾病、各种疾病的急危重阶段的临床医学,它涵盖了各临床科室的急症、危重病、危重症监护、院外各种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护、灾害和灾难医学、创伤及中毒医学、急诊医学管理等。急诊医学具有全科医学的性质,涵盖临床各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技能要求较高,专长于急、危、重症以及应急能力方面[2]。一个合格的急诊医生不但要有广博的医学知识和扎实的急救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关系学、心理学和法律知识。因此,急诊医学教育必须适应急诊医学的发展,突出急、危、全的特点,着重培养急救理念,同时兼顾人文、社会心理学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急诊医学科不但要承担繁重的临床救治工作,还肩负着教学与科研的重要任务。教学的对象主要包括轮转的临床各专科医师、急诊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以及各级实习医师。由于他们知识水平不一,临床经验及社会背景不同,以致在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方面均表现出参差不齐。刚进临床的医师求之欲望强,动手积极性高,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足够训练;而部分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则因知识更新滞后,陋习缠身,临床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均齐化的急诊临床医师,就必须设立专职的带教老师因材施教,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既往的教学常注重临床技能与操作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关怀方面的引导。由于急诊患者大多罹患病症而表现出痛苦、焦虑、不安、恐惧甚至精神异常,家属也有不同程度的焦躁甚至言行失控;此外,急诊医学科还常面对患者的“生、伤、死”,患者、家属甚至部分医护人员面对“生死抉择”、“生离死别”时,往往情绪失控、茫然无助,在这样特殊教学氛围中,医学人文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常被忽略的生死观教育显得更加突出而重要。
2生死观教育在急诊医学中的重要性
2.1生死观教育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3]。患者就诊时,往往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对伤痛往往顾虑重重,在诊疗过程中,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不亚于医疗技术的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务人员不重视与病患的沟通交流,甚至过分考虑经济效益,医学人文关怀往往被忽略。尤其是在当今医疗领域市场化导向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往往被医院和医务人员当做“肉体物质”或“机器”,出现“重病轻人、重利轻义、重亲轻疏”的现象。在诊治过程中,往往不注重沟通交流,甚至出现未看病人,仅凭检查结果来判断、治疗的现象。医生和患者之间只有经济利益关系和权责明确的医疗关系,医学人文关怀几乎缺失。在这种关系下,医院和医生缺乏对患者医疗权利和生命、人格的尊重,“以患者为中心”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切实培养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应当对医护人员进行补课教育,尤其是通过生死观教育,使他们将“生命价值论”、“生命神圣论”等观念根植于心底;教育和引导医护人员对生命的重视和理解,充分认识到患者首先是人,是有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而不仅仅看到疾病本身,从而真正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医护工作者尤其是急诊医学科的医护工作者,要面对患者的“生、伤、死”,其中“死亡”是常有的事,如此频繁和近距离的接近“死亡”是任何职业的工作者都无法相比的。可以说,医务工作者既是人生开始的第一个见证者,也是人生结束的最后一个送别者;他们在治疗和护理临终患者中,一方面要自身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的克服不利于临终患者的不恰当态度和行为,同时还要给予临终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照护,并对家属进行悲伤辅导。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对死亡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树立健康、科学的生命观和死亡观,同时掌握调适处理死亡事件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临终患者的照护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担当起人类生命的指引者、守护者。此外,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也有助于他们自我调适,尤其是在临床实践中接触大量死亡病例后能自我缓解因此而造成的心理冲击和挫败感,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
2.2生死观教育可以让患者正确认识生命的自然规律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人从一出生就开始走向死亡。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病人或家属常忌讳谈论死亡,面对即将到来或突然而至的“死亡”往往出现回避、忽视、冷漠或恐慌的态度[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当代社会,死亡的观念甚至被人们从头脑中驱逐出“境”:只有临终病人而没有临终者;只有逝去的病人,而没有老死者;无疾而终、自然而死已经被社会认为是不正常的、不存在的。这意味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已让人类产生了“生死的狂妄”(把正常死亡驱逐出人类视野了)。这种“狂妄”一方面造成了人们意识不到生命的脆弱,不思考死亡也不知道死亡,从而在人生当中迷失了方向,无法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这种“狂妄”也导致了人们对死亡的无知,而一旦真正面对死亡时,往往会表现出痛苦万分、惊慌失措,直至心有不甘、无法瞑目,更不用谈“超越生死”获得“不朽”与“永生”了。由于没有正确的生死观,临终者往往无法释怀,总纠结于诸如“当今医学科技如此发达,为什么自己的病就治不好呢”这种问题,甚至认为自己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死亡是不应该的,死亡的伤悲也就更大了;而临终者家属也往往觉得是自己没有照护好死者,没有及时发现亲人的病痛,没有让亲人接受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师治疗,于是不管患者得到多好的治疗,只要没达到患者及家属的预期,患者不得不走向死途时,那绝对是心有不甘的,内心之愧疚和痛苦就更深;当患者死亡后,家属也往往把怒火集中投向医生、医院,根本无法接受“不治身亡”这一事实,医患关系也就空前地紧张起来。因此,一定要让世人(包括医生自己)明白医生可以治“病”,但不能治“命”。“生、老、病、死”乃自然之规律,任何人都改变不了,所谓“永生、不死”是任何医学科学都办不到的。通过对患者进行生死观教育,可使患者勇敢地正视死亡,加深对死亡的认识,使其意识到时间的有限,并逐渐接受死亡的现实,进而更加珍惜剩余的时光,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自己的余生过得更为健康和有意义,让家人、朋友及社会放心、安心。同时通过生死观教育,让患者树立健康、科学的生死观,了解医学的局限性,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3生死观教育可以让患者家属以及社会正确对待生命,从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人是社会之子,但首先是自然之子。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生命的存在是智慧、力量和其他一切美好情感的基础,什么名利、地位、权势、金钱等,一旦生命逝去,将毫无意义。因此,要提高生命质量,维护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生命的神圣。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不是生命,而是善的生命,才有价值。”对于个体而言,生命显得如此弱小而单薄,极其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珍爱生命、怜悯生命。但不可否认,生命终有一天会结束,只是人们在接受死亡这个问题上,是泰然处之,还是焦虑恐惧。人们接受这个问题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是自然之死还是因疾而终。如果我们能够把“走向死亡”看作是自然的一个过程时,对死亡的接受也就能默然处之,焦虑与恐惧也就大大减轻,因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之必然。但若无法正视死亡,视所有临终皆因病所致,是因自己疏忽造成,是因医学科技不发达所致,那就难以接受死亡,强烈的恐惧与痛苦就会如影随形。因为无法接受死亡,也就视之为非自然,当然也就非必然,对此不必然的结局(尤其是死亡)不甘心、不安心,于是矛头都指向“没有尽心尽责”的医院和医生———这即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根源。所以,解决紧张的医患关系仅靠技术医学是不行的,必须要从人文、宗教与哲学等角度来解决,要教育和引导患者及家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而医师除了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之外,还应具备一流的人文医学素养;医院也不应仅是治病救人的地方,还应是生死观教育的基地。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知道生命之可逝,让家属或社会明白死乃生命之自然。只有通过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世人才会理解死者应优逝、医疗有局限,和谐的医患关系才会真正建立。
2.4生死观教育是新医学模式的内在需求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医学的目的是预防疾病、控制疾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使医学集科学性、艺术性、道德性于一体的本来面目充分显现[1]。传统的医学模式在诊治过程中仅把病人当做一个生物体,而新医学模式的建立不但要考虑病人的生物因素,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全面分析把握,做到身、心兼治,内、外兼顾,这就要求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必须教会医务人员既要懂得分析患者的病理生理,也要懂得分析患者的心理、生活工作的因素。而生死观教育是此项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了正确的生死观,医护人员更容易对患者产生共情,更加注重与患者沟通、交流、深入了解,真正的病因也就更容易找到。医护人员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要时刻遵循“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疗原则,既要运用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去解除患者的病痛,也要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精神去安慰、帮助患者,以尽量缓解、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新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接受生死观教育,也只有这样医务人员才会更尊重患者的生命,关注患者的心理,尽一切可能促进患者康复。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特性,每天都要面对病患的病痛甚至死亡,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人文关怀的理念,没有正确的死亡观(尤其是优逝的意识),就会对临终病人漠然置之而没有共鸣(同情)沟通,或对临危前的处置机械傲慢而缺乏人文关怀,使病人在无望、恐惧和痛苦中死去,无法真正做到尊重生命、尊重死亡。因此,对医务工作者开展生死观教育及医学人文培养是新医学模式的内在需求,必将深远影响其医护职业生涯。
3生死观教育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生死观教育在医疗活动过程中有着深刻的意义,那么如何开展生死观教育呢。首先我们要结合医疗工作明确教育的对象,要对医护人员加强生死观教育。由于医护人员常面对“生、伤、死”,特别是经常近距离接触死亡,对死亡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医疗救护和临终关怀的基础;其次还要在全社会开展生死观教育。生死观教育,尤其是临终关怀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仅局限于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生死观尤其是临终关怀的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使生死观教育尤其是临终关怀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了解、支持临终关怀事业[5]。结合急诊医学科的特点,生死观教育可以采取如下形式:
(1)坚持理论教育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周期性教育。在理论学习阶段,可以让医护人员学习、了解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文化与知识,包括死亡恐惧、类型、心理、禁忌等。而在临床实践阶段则侧重于教授临终关怀服务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如病情告知技巧、与临终病人沟通技巧、丧亲心理调适、悲伤辅导、自杀干预、器官(遗体)捐献及与死亡相关的习俗、仪式等。
(2)坚持多学科融合教育。生死观的课题不仅涉及医学,同时涉及哲学、宗教、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法学、伦理学等,这就要求在开展生死观教育时,要广博开放、多学科融合贯通。
(3)坚持生死观教育的知行相长,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育。如死亡人数较多的重大灾难发生、死亡标准界定、安乐死讨论、癌症终末期治疗的选择、临终关怀、濒死(或死亡)病例都是进行死亡教育的良好时机,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