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

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

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摘要】 目的 了解左氧氟沙星对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常规分离培养细菌,用VITEKⅡ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和API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到种。药敏试验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检测MIC,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 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标本中分离获得了131株病原菌,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嗜血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等。左氧氟沙星对常见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在0.06~64mg/L之间,总的抑菌率为90.1%。结论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对呼吸道和泌尿道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活性较高,可以作为治疗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一线药物。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抗菌药物;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最低抑菌浓度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levofloxacin to respiratory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us pathogen in vitro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levofloxacin to respiratory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us pathogen and instruct reasonable appliance of antibiotics.Methods Bacteria were cultured and identified by VITEK Ⅱ automicrobic system and API bacteria identification system.Drug susceptivity is measured for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by agar plate dilution method.Results We acquired 131 isolates of respiratory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us pathogen,including Escherichia coli,Haemophilus,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Klebsiella pneumonia and Enterococcus faecalis,et al.The MIC of levofloxacin was between 0.06mg/L and 64mg/L.The total inhibitory rate was 90.1%.Conclusion Levofloxacin is an effective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l agent.It has bette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may be the first line drug for respiratory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Key words】 levofloxacin;antibacterial ag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体外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为研究其体外抗菌活性,笔者测定了其对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自2005年3~6月我院呼吸科和泌尿科门诊及住院病人痰、尿及前列腺液中分离出的细菌131株,包括大肠埃希菌39株,溶血性嗜血杆菌21株,表皮葡萄球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肺炎克雷伯菌7株,粪肠球菌7株,流感嗜血杆菌6株,副流感嗜血杆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溶血性孪生球菌4株,奇异变形杆菌3株,缓慢葡萄球菌2株,阴沟肠杆菌2株,中间型葡萄球菌2株,阴道加德纳菌、牛链球菌、卡他布兰汉菌、家畜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产吲哚黄杆菌、产酸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副溶血性嗜血杆菌、屎肠球菌各1株。质控标准菌株ATCC29213,ATCC25922购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 抗菌药物 左氧氟沙星由陕西太明药业公司提供。

1.3 培养基 M-H琼脂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公司。

1.4 仪器 VITEKⅡ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和API细菌鉴定系统为法国梅里埃生物有限公司产品。

1.5 方法

1.5.1 细菌培养鉴定 常规分离培养细菌,获纯培养后,用VITEKⅡ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鉴定。

1.5.2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称取药物128mg,加无菌水10ml,混匀后取2ml加水18ml,配制成1280mg/L,倍比稀释成640、320、160、80、40、20、10、5、25、12.5、0.6mg/L的药液。使用时将各浓度的药液2ml与18ml M-H琼脂培养基混合均匀后倾注平板。菌液先配成1.0个麦氏单位,再稀释成107CFU/ml,取10μl接种平板。用标准质控菌株进行质量控制。35℃培养24h,观察记录结果。

2 结果

左氧氟沙星对各种细菌的MIC值和抑菌率,见表1。对病原菌总的抑菌率为90.1%,耐药率9.9%(MIC≥8mg/L为耐药)。

表1 左氧氟沙星对病原菌的MIC值(mg/L)和抑菌率 略

3 讨论

左氧氟沙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强,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淋病奈瑟菌等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也有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1]。

从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左氧氟沙星对嗜血杆菌具有非常强的抗菌活性,MIC在0.06~0.125mg/L之间;对阳性球菌也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在0.25~16mg/L之间。1株屎肠球菌的MIC为64mg/L,与文献报道[1]相符合。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离散度较高,有些菌株很敏感,有些菌株耐药。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在0.25~32mg/L之间。非发酵糖革兰阴性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在0.25~32mg/L之间,1株产吲哚黄杆菌MIC为16mg/L,与其他报道相符[1~5]。

总的来说,左氧氟沙星对呼吸道和泌尿道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总的抑菌率为90.1%,耐药率为9.9%,可以作为治疗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一线药物。

【参考文献】

1 孙华,王超.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价值.世界医学杂志,2001,5(4):74.

2 何秀琴,周远大.盐酸左氧氟沙星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中国药业,2001,10(7):33-34.

3 李沅湘,张茂林.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体外抗菌效果比较.湖南中医杂志,2004,20(5):58-59.

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1月-12月住院、门诊符合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共分离菌株238株。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指的是患者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①发热。②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③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患者漱口后,用力咳出深部痰,留取脓性痰标本,送实验室培养。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行气管切开,以无菌操作从气管导管内吸取痰液送检。

1.2 细菌培养及鉴定

将痰标本接种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放CO2孵箱)、沙保弱平板和麦康凯上,35℃培养18―24 h,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操作,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ID鉴定板条和ATB药敏板条,在半自动ATB细菌鉴定仪上自动读取菌种和药敏结果。

1.3 质控茵株

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作为质控菌株,以上质控菌株购自国家卫生部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所。

2、结 果

2.1 主要病原茵构成比

共分离到病原菌23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8.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79株,占33.2%,肺炎克雷伯菌37株,占15.5%,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7株,占11.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2株,占9.2%,大肠埃希氏菌22株,占9.2%。这5种菌占本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到病原菌的70%以上,成为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表1)。

2.2 耐药率

分离株数前5位病原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见表3。

3、讨 论

目前认为,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本院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致病菌也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8.5%),与文献报道一致。在占优势的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最高,肺炎克雷伯菌次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居第3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居第4位,大肠埃希菌居第5位。铜绿假单胞菌是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呼吸道最常见定植菌之一,与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的报道相似。

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抗菌药物;药敏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respiratory medicine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pathogens

LU Wanxiang. Heping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Heping 517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athogens,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hospitalized positive bacterial culture and sensitivity test to do the medical records, statistics pathogen distribution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Results 71 patients were cultured pathogens 118, including 16 Staphylococcus aureus, accounting for 13.56%.Haemophilus influenzae 13, accounting for 11.01%.Acinetobacter baumannii 9, accounting for 7.63%.Pneumonia Klebsiella 9, accounting for 7.63%.Escherichia coli 7, accounting for 5.93%.Seven Streptococcuspneumoniae, accounting for 5.93%.Pseudomonas aeruginosa 6, accounting for 5.08%.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6 strains, accounting for 5.08%.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to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should be based on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gens to develop the localexperience of treatment.

【Key words】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Pathogens; Antimicrobial agents;Susceptibility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抗生素是治疗的主要药物,但临床使用较为混乱,使用较为混乱,加之近年来抗生素更新换代较快,易产生耐药菌珠。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观察患者均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71例,其中男38例,女33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98岁,平均56.8岁;疾病组成情况:肺炎31,支气管肺炎18,急慢性支气管炎16,其他6例。

1.2 方法 用一次性的吸痰管负压尽可能深部吸痰,留取的标本及时送检。将标本接于 5%绵羊血琼脂平板及流感嗜血平板,采用法国生物 VITEF32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药敏采用 KB法,按 NCCLS标准判断结果。

2 结果

2.1 细菌分布情况 本组71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18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占13.56%;流感嗜血杆菌13株,占11.01%;鲍曼不动杆菌9株,占7.63%;肺炎克雷伯菌9株,占7.63%;大肠埃希菌7株,占5.93%;肺炎链球菌7株,占5.93%;铜绿假单胞菌6株,占5.08%;副流感嗜血杆菌6株,占5.0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株,占4.24%;化脓链球菌5株,占4.24%;阴沟杆菌5株,占4.24%;无乳链球菌4株,占3.39%;白色假丝酵母菌4株,占3.39%;热带假丝酵母菌3株,占2.5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株,占2.5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3株,占2.54%;牛链球菌2株,占1.69%;奇异变形杆菌2株,占1.69%;黏质沙雷氏菌1株,占0.85%;枸橼酸杆菌2株,占1.69%;阪崎肠杆菌1株,占0.85%;恶臭假单胞菌1株,占0.85%;豚鼠气单胞菌1株,占0.85%;霍尔德菌1株,占0.85%;人苍白杆菌1株,占0.85%;人葡萄球菌1株,占0.85%。

2.2 药敏结果 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见表1,主要革兰阳性致病菌耐药情况见表2。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以 G杆菌为主,G+球菌次之,其后是假丝酵母菌属[13]。对于药敏试验,一般如培养为革兰阳性菌时,药敏药物应以抗革兰阳性菌药物为主,而一代头孢却在本药敏中缺失[4]。新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过去一些抗生素比较,药代动力学较好,对细菌水解酶相对稳定,治疗各种革兰阴性和阳性需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有效[5]。随着病原体分布的变迁及耐药菌的增多,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高的敏感性,在治疗中对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病原体的特点制定当地经验治疗方案[6]。对治疗72h后病情无明显改善者,应及时根据痰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审慎调整治疗抗生素方案,避免盲目性完全凭经验用药。

参 考 文 献

[1] 朱建国,周贵民.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55831.

[2] 胡静,熊邦泽,朱金梅,等.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重庆医学,2009,38(4):436437.

[3] 许浦生,许建邦,王艳明,等.综合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离及动态变化.广东医学,2010,31(5):623626.

[4] 严清华,黄友旗,蔡於才,等.儿童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现状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4):34243426.

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范文第4篇

通讯作者:张强

【摘要】 目的 对普通外科病房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普通外科病房的51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146例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257例,其中手术切口部位的感染占比例最高,达32.7%,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为30.0%,上呼吸道感染为18.7%,腹腔内组织感染为8.2%,皮肤软组织泌、胃肠道、尿道依次排列;257例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20株,病原菌构成比: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最高,为22.8%,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7.5%,铜绿假单胞菌,占12.8%,肺炎克雷伯菌,占10.3%和阴沟肠杆菌,占10.0%,白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依次排列。结论 普通外科病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病房,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 普通外科; 医院感染

我国每年医院感染人数约有500万,额外经济负担高达100亿人民币。因此,医院感染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普通外科病房由于出入院患者多、流动性大、污染手术多、术后各种置入引流管道多,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为了有效控制普通外科的医院感染率,笔者对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普通外科5146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普通外科5146例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定,共确诊医院感染257例,感染率为4.99%。其中男139例,女118例,年龄3~80岁,平均43.6岁。

2 结果

2.1 各类手术切口感染部位例次构成比 257例医院感染患者,手术切口部位的感染占比例最高,达32.7%,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为30.0%,上呼吸道感染为18.7%,腹腔内组织感染占8.2%,皮肤软组织、胃肠道、泌尿道依次排列。见表1。

2.2 病原菌类型 257例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20株,病原菌构成比: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最高,为22.8%,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7.5%,铜绿假单胞菌,占12.8%,肺炎克雷伯菌,占10.3%,阴沟肠杆菌,占10.0%,白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依次排列,各病原菌构成比见表2。

3 讨论

对本院普通外科5146例住院病例调查结果显示,发生医院感染率257例,发生率4.99%,比1996年全国医院感染

表1 各类手术切口感染部位例次构成比(n,%)

表2 病原菌类型(n,%)

监控系统报道的医院感染率4.39%略高[2],这可能与科室的急、重患者较多有关。

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达32.7%。切口感染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延迟愈合和裂开,因此必须积极控制,除在手术过程中加强无菌操作,也要注意腹腔手术部位反复彻底的冲洗。下呼吸道感染占感染部位第二位,其发生可能与侵袭性操作、腹部手术、术后患者正常吞噬功能和呼吸道清除机制不全以及年老抵抗力差、条件致病菌易致病、咳嗽无力等因素有关[3]。这种环境使细菌容易进入并存留于下呼吸道引起感染,因此临床上要积极抗感染,护理人员经常给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必要时雾化吸入。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最高为22.8%,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等,这些细菌均为机会致病菌,其与临床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采取侵袭性操作等,导致感染有关。

医院感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形势依旧严峻,预防重于治疗。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首先加强全身支持治疗,严格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掌握预防用药、局部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指征。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抗生素应遵循有效地控制感染、不引起宿主体内菌群失调、防止药物副作用及避免耐药菌株产生为原则。

参考文献

[1] 王园,陈小燕,隋艳杰,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609-610.

[2] 张波,府伟灵,张晓兵,等.外科病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58-461.

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合理性;社区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疾病,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1]。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治疗,不过由于一些耐药细菌的出现与甲流疫情的传播,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的滥用问题日益被广泛关注[2]。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政府制定的一项保障人民健康水平的长远计划,它旨在解决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价廉、连续、综合的基本卫生服务。本研究通过分析社区门诊收治的3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理用药提供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10年11月本社区门诊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36例,均符合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其中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1-68岁,平均(35.8±11.6)岁;临床表现为发热20例、咳嗽30例、咽痛5例、气促15例、咽充血21例、扁桃体肿大8例、肺部音20例。包含急性扁桃体炎14例,慢性扁桃体炎6例,急性咽炎8例,急慢性支气管炎7例,肺炎1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社区门诊主要药物有:要使用青霉素、阿奇霉素、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按用药频度(DDDs)考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DDDs为药同一品种的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不同剂型折算求和得出该药品的总消耗量和总金额数,药品总消耗量除以相应的DDD值,该值可判断药物实际消耗剂量及变化趋势,DDDs值越大,说明药品使用频率越大。

1.3 疗效标准 显效:体温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体温在3 d内有下降,但未至正常,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有改善转;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3]。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组所有患者都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其中应用单一品种抗菌药物的32例,占88.9%,二联用药4例,占11.1%,无三联及三联以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病例。

2.2 DDDs 36张抗菌药物处方中涉及抗菌药物4大类共8个品种。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头孢菌素居首位,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类。具体来说,以头孢菌素的DDDs值最大,阿奇霉素其次,青霉素的DDDs值较小。具体情况见表1。

2.3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后,36例患者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

2.4 不良反应 本组的不良反应有3例,发生率为8.3%,发生率相对比较高。其中皮肤过敏反应1,恶心、四肢乏力1例,心动过缓1例。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指鼻腔、咽或喉部的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3]。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和/或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同时目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较常见,比如本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多为单一用药与静脉注射用药物,不良反应过多[7]。究其原因分析:①医生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含糊及对抗菌药物的依赖意识明显,是目前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的主要原因;②家长对子女的关注及期望值过高,医患关系紧张均给医生造成压力,部分医生明知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但因担心合并细菌感染、病情加重,为“保险”起见,习惯性使用抗生素;③患者缺乏病情表述能力,医师为了迅速控制病情或在其家属要求下,凭经验选用一些新药或加大剂量,以求疗效。我们认为,在病原菌未明时,早期应用抗菌素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选用广谱的抗菌素,尽量选用杀菌剂;在重症感染中则往往采取联合用药,常用的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多肽类等;在特定感染中:磺胺类药、克林霉素、甲硝唑以及利福平等应用较广泛。抗菌素经验性应用时,应根据临床资料判断可能的病原菌来选用抗菌素。不同类的广谱抗菌药物在抗菌活性方面存在差异,应根据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以及耐药的变迁等因素来选用抗菌素。

参 考 文 献

[1] 徐咏,张传龄.我院2006年细菌耐药性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