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盆底肌的康复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盆底康复; 产后; 压力性尿失禁
中图分类号 R6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081-03
The Effect Observa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and Nursing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LENG Xiu-lan,DONG Yu-nan,RUAN Li-n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4):81-8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and nursing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Method:124 women diagnosed for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from author’s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mild group had 48 cases,moderate group had 44 cases and severe group had 32 cases.All women were performed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8 pared the ICI-Q-SF score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by means of ICI-Q-SF tables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mild group was 83.33%,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moderate was 72.73%,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evere group was 43.75%.The therapy effect of mil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moderate group and severe group(P
【Key words】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Shenzhen 518000,China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指腹压突然增加(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提重物或上楼梯等)时,尿液不自主的从尿道口流出。25~65岁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从24%增加到46%[1]。妊娠和分娩是年轻妇女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最常见原因[2]。盆底肌康复锻炼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方法,本文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1日-2012年1月31日来笔者所在医院常规产检的初孕妇,足月、单胎顺产,胎儿体重2500~4000 g,阴道分娩后确诊为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124例,年龄20~41岁,平均(28.3±4.5)岁。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入选者均为阴道分娩后确诊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符合2007中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中的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标准[3]),均经本人同意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坚持进行盆底肌锻炼;同时排除膀胱阴道瘘患者、非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及影响膀胱功能的疾病患者。分度标准,轻度:患者尿失禁发生频率为1次/周,且每次尿漏量为几滴;中度:发生频率为2~6次/min,或每次尿漏量足以打湿底裤;重度:发生频率≥7次/周,或每次尿漏量足以打湿外裤。根据分度标准将124例患者分为轻度组48例,中度组44例,重度组32例。
1.2 方法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般健康知识教育并发放资料,集中讲解分娩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常规会阴护理。指导患者做盆底肌康复锻炼,患者可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卧位、站位及坐位进行锻炼,20 min/次,3次/d,每次缩紧不少于3 s,然后放松,避免腿部及臀部肌肉的参与。患者每天来院一次接受盆底锻炼指导,直到完全掌握即可在家中坚持锻炼。同时每次排尿时减缓或停顿尿流,锻炼间断排尿,在有尿失禁诱发动作前包括弯腰、咳嗽等收缩盆底肌,抑制不稳定的膀胱收缩。同时,训练模式坚持个体化的原则。锻炼时间为8周。每周最后一天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对治疗前后ICI-Q-SF评分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尿失禁症状消失,尿垫试验阴性;有效:尿失禁次数明显减少,尿垫试验连续3次以上阴性;无效:所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治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经过8周的锻炼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72.73%、43.75%,轻度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中度组与重度组,治疗效果与尿失禁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不同程度尿失禁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疗效果比较 例(%)
组别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轻度组(n=48) 23(47.91) 17(35.42) 8(16.67) 40(83.33)*
中度组(n=44) 18(40.91) 14(31.82) 12(27.27) 32(72.73)
重度组(n=32) 4(12.50) 10(31.25) 18(56.25) 14(43.75)
*与中度组、重度组比较,P
2.2 治疗前后ICI-Q-SF评分
轻度组、中度组和中度组治疗后ICI-Q-SF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治疗前后ICI-Q-SF评分结果比较 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轻度组(n=48) 13.37±2.23 5.41±2.11*
中度组(n=44) 16.87±2.84 12.01±2.76*
重度组(n=32) 19.45±1.24 15.22±1.98*
*与治疗前比较,P
3 讨论
上世纪40年代美国妇产科医生Kegel为解决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底肌肉松弛等问题,创造了盆底肌肉康复锻炼方法,即凯格尔法。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常用的康复锻炼方法。本研究将此训练方法运用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妇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1 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机制
妊娠期孕妇发生一系列生理改变,泌尿生殖系统和盆底肌肉神经解剖学及生理学在胎儿生长、子宫增大和内分泌激素影响下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多在产后7~8周恢复至孕前状态。如产后不能及时修复,日后就可能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妊娠期及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机制如下:(1)妊娠期因松弛素及重力作用使女性盆底组织松弛、正常解剖移位,导致膀胱颈及尿道下移[4];(2)妊娠期机体免疫力下降,易患泌尿系感染,损伤尿道;(3)分娩期第二产程延长损伤盆底组织,进一步使其松弛甚至部分断裂;(4)阴道分娩时会阴神经损伤也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相关[5];(5)一些助产技术的使用,常人为损伤盆底组织。
3.2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妇女盆底肌康复训练的个体化原则
由于受教育程度、社会及家庭关系、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6],每个产妇对盆底康复训练的接受、理解能力不尽相同;并且每个孕妇的盆底损伤程度不同,每个人初始的肌肉收缩能力是有差异的,部分孕妇Ⅰ类纤维收缩能力较好,部分产妇Ⅱ类纤维收缩能力较好,有小部分甚至无法识别盆底肌肉收缩。因此,妊娠期及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无法统一治疗标准和固定化的训练模式,必须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必须根据每个患者的自身情况及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效果做及时地调整,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模式和方案。
本项研究中,三组病例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与产妇积极配合、随时将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医务人员反应,医务人员及时调整适合每个人的训练方案有关。
3.3 盆底肌康复训练用于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意义
盆底肌康复训练不仅能够加固盆底肌肉,还能提高尿道周围肌肉的括约功效,是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的治疗方法。盆底肌康复锻炼的目的是通过对骨盆底横纹肌进行有意识地反复收缩锻炼,提升小骨盆内膀肌颈部和近端尿道,使之与腹压一同作用于膀肌颈部和近端尿道,达到压迫尿道内腔,防止尿失禁的效果。
国外众多研究中,妊娠期妇女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于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较显著的效果。Sampselle等[7]1998年研究了妊娠期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证实盆底康复训练通过增加盆底肌的强度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在孕35周及产后6周和6个月的发生率。Morkved等[8]的研究,通过用盆底康复训练对20周以后的初产妇的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认为PFME对增加妊娠期和分娩时盆底肌的强度有效,能阻止SUI的发生。Reilly的研究中,对膀胱颈运动过度、孕龄>20周的初产妇进行PFME能够产后SUI的发生[9]。
本研究对妊娠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妇女,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效果显著;且轻度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中度组与重度组,尿失禁严重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国内的研究对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对患病程度无选择性[10],本研究中将轻重中度患者分组进行对比研究,显示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3.4 心理指导和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在盆底肌康复训练中的重要意义
进行康复锻炼前,首先应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信任、鼓励、尊重的语言与患者交谈,耐心向每个产妇解释盆底的基本解剖知识和盆底肌康复收缩方法,并运用文字、图表等进一步说明,让每个孕妇充分了解盆底肌训练的机制、方法和意义,使其保持情绪稳定,增强信心与毅力,发挥患者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配合康复锻炼。本研究进行康复锻炼前均根据每个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分娩情况给予个体化的解释工作,让她们能完全理解盆底肌康复的意义和效果。
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的干预在盆底肌康复训练中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治疗咳嗽,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多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此外,还可以进行场景反射训练,就是在咳嗽、喷嚏等腹内压突然增大时能主动有力的收缩盆底肌肉。
对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妇女,应特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和护理。(1)注意会护理:有会阴侧切者做好切口护理,达到一期愈合;(2)加强基础护理:缩短留置导尿时间,避免泌尿系感染,出现咳嗽、便秘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症状;(3)盆底肌康复训练:产后尽早开始训练,以减少泌尿生殖系统组织损伤,减轻盆底组织负担,恢复盆底肌肉强度;(4)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禁烟酒及含咖啡因的食物、饮料,因其可改变盆底支持组织强度,且不利于小孩健康[11]。
盆底康复治疗中,盆底肌训练是最常用的手段,有助于增大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张力,提高肌肉对压力作用的反应性收缩力,从而缓解尿失禁症。至少有1/3的妇女以为自己学会了缩肛运动,实际上进行了错误的收缩,应指导患者将食指和中指放置于阴道内,收缩时,手指周围感觉到有压力包绕,即为正确的肌群收缩;也可在排尿时收缩盆底,如尿流在收缩时终止,而放松时继续排出亦表示为正确的肌群收缩。在收缩盆底肌群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其他肌肉,如大腿。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收缩才能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是一种无损伤、简便、安全、有效的疗法。女性压力性尿治疗,还有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疗法,但最终都离不开盆底肌康复训练。但是,盆底肌康复训练应根据每个产妇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Hunskaar S,Lose G,Sykes D,et al.The prevalenc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J].BJU Int,2004,93(3):324-330.
[2] Burgio K L,Zyczynski H,Locher J L,et al.Urinary incontinence in the 12-month postpartum period[J].Obstet Gynecol,2003,102(6):1291-1298.
[3]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Z].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276.
[4]宋岩峰.妊娠分娩与盆底结构损伤[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6(23):478.
[5] Kane D D,Kerns J M,Lin D L,et al.Early structural effects of oestrogen on pudendal nerve regeneration in the rat[J].BJU Int,2004,93(6):870-878.
[6] Thorp J J,Norton P A,Wall L L,et al.Urinary incontinence in pregnancy and the puerperium:a prospective study[J].Am J Obstet Gynecol,1999,181(2):266-273.
[7] Sampselle C M,Miller J M,Mims B L,et al.Effect of pelvic muscle exercise on transient incontinence during pregnancy and after birth[J].Obstet Gynecol,1998,91(3):406-412.
[8] Morkved S,Bo K,Schei B,et al.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during pregnancy to prevent urinary incontinence:a sing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Obstet Gynecol,2003,101(2):313-319.
[9] Reilly E T,Freeman R M,Waterfield M R,et al.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stress incontinence in primigravidae with increased bladder neck mobility: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antenatal pelvic floor exercises[J].BJOG,2002,109(1):68-76.
[10]薛淑亲.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护理[J].全科护理,2009,7(9):2945.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c)-0150-0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也被称之为盆底障碍属于一种妇科的常见病,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脱垂等,一般认为是由孕期和产时的异常情况如胎儿过大、羊水过多、孕妇体重增加过甚、产程过长、难产、阴道助产等,使盆底肌肉受损更加严重所致。患者盆底损伤情况不同,以及个人其初始肌肉收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很多时候患者Ⅰ类肌纤维收缩能力是比较好的,而也有一部分患者其Ⅱ类肌纤维收缩能力也是比较好的,但是有些患者甚至无法识别出盆底肌肉的收缩[1]。而目前在临床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实施的盆底康复训练被证实对于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具有积极意义。而在该次研究中,选取了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盆底康复训练检查和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临床开展优质护理对盆底康复训练的促进效果进行了一定的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相关盆底检查和治疗的患者80例,患者的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0±0.75)岁,所有患者经检查证实无其他方面合并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接受的是常规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则是按照有关优质护理的要求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经过统计学分析处理后证实,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接受的就是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基本的盆底功能训练。而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优质护理要求下的盆底功能训练,也就是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的有关要求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以及一对一的效果跟踪与评价。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要求相关的医护人员在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方案,在实施干预的过程中注意促进患者积极的接受盆底康复检查和有关的治疗,并通过生物反馈等分方面的技术评估对患者的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以及纤维受损类型等进行评定[2]。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由盆底康复治疗师对患者的盆底功能情况和有关功能锻炼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观察、评定和进一步指导,由有关的医护人员嘱咐患者坚持接受治疗并在实施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等进行随访,对实施相关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产妇的盆底康复训练的效果、盆底功能等进行比较、分析。
1.3 观察指标
在该次研究中,主要观察的指标包括坚持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的患者比率(坚持康复训练和锻炼的患者人数/该组患者人数×100%)、盆底肌张力评分、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复发率等[3-4]。
1.4 统计方法
该组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的是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坚持盆底康复锻炼与盆底功能障碍复发的比率与人数比较
两组患者坚持盆底康复锻炼的比率与人数以及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的复况的比较,见表 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实施3个月的相关护理干预后,接受了相关优质护理服务指导的观察组患者其坚持盆底功能康复锻炼的患者人数为32例,占到了该组总病例数的80.00%,这与对照组患者坚持康复锻炼的患者人数(25)、比率(62.50%)有了显著提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5,P
2.2 两组患者盆底肌张力评分情况的比较
实施相关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3个月后,接受相关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其盆底动态的压力的平均值为(95.88±8.14)cm H2O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盆底动态压力评分(79.89±2.44)cm H2O,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2,P
3 讨论
关键词: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 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或脊髓横断伤时引起的脊髓休克,运动反射受到抑制膀胱松弛,出现充溢性尿失禁。[1]此期患者因排尿力不足,致大量残余尿,而长期留置导尿也是造成膀胱上行感染的因素,为了使截瘫患者排尿功能能够有效的恢复,我们对此类病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膀胱管理,实行清洁间歇导尿和膀胱再训练,以促进患者自律性膀胱的行成,早日恢复膀胱功能,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颈、胸、腰椎骨折合并完全性脊髓损伤且病情稳定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22-62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0-5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脊髓损伤平面与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骨科手术、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对照组的膀胱训练和尿管护理、拨尿管时机、方法按常规进行。康复组则给予:(1)对于留置尿管开放引流的患者如无尿路感染、血尿等情况时采用水柱法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方法来初步评估患者膀胱内压力和容量之间的关系【2】。测定残余尿量。(2)清洁间歇导尿:根据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制定间歇导尿的频次,4-6h导尿一次,每次导尿量不超过患者的最大安全容量,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当残余尿量小于80ml时,停止导尿。(3)膀胱再训练:①反射性排尿训练:在导尿前半小时,通过寻找刺激点,如轻轻叩击耻骨上区或大腿上1/3内侧,牵拉、挤压(茎)或用手刺激诱发膀胱反射性收缩,产生排尿。②代偿性排尿训练:valsalva屏气法:患者取坐位,身体前倾,屏气呼吸,增加腹压,向下用力做排便动作帮助排除尿液。③牵张训练:对盆底肌痉挛的患者,先缓慢牵张使盆底肌放松,采用valsalva屏气法排空膀胱。④盆底肌训练:对盆底肌尚有收缩功能的尿失禁者,指导患者在不收缩下肢、腹部及臀部肌肉的情况下自主收缩盆底肌肉(会阴及括约肌),每次收缩5-10s,重复10-20次/组,每日3组。配合呼吸训练,吸气时收缩周围肌肉,维持5-10s,呼气时放松。两组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膀胱功能训练效果等级及两组患者膀胱功能训练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膀胱功能训练效果评价标准
2.1.1残余尿量的检测 患者可自行排尿后,根据残余尿量判断膀胱功能,方法:(1)测定前可嘱患者饮水500ML;(2)患者取坐位,一种是膀胱采取耻骨上敲打法,另一种是膀胱采取手压法使膀胱尽量排出尿液;(3)排尿后立即导尿,记录膀胱内残余尿量。
2. 1.2膀胱功能的判定 (1)残余尿量小于80ML,膀胱功能满意为1级;(2)残余尿量80-50ML,膀胱功能较满意为2级;(3)残余尿量超过150ML,膀胱功能差为3级。这种评估必须膀胱容量〉200ML才可靠。
2.2膀胱功能训练效果等级比较 见表1
2.3膀胱功能训练尿路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见表2
从表2看:两组患者膀胱功能训练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P《0.05。
3 讨论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膀胱功能训练效果等级比较,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膀胱功能训练尿路感染发生率的比较,康复组发生尿路感染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康复组通过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特别是进行清洁间歇导尿和膀胱再训练,使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排尿功能能够有效的恢复,促进患者自律性膀胱形成,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压力,满足了患者的自尊需求,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清洁间歇导尿和膀胱再训练方法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关键词:Phenix产后康复治疗仪;盆底组织康复;盆底肌力恢复
女性怀孕后体内激素的改变、子宫增大对盆底肌肉的损伤、分娩时对盆底肌肉、神经的损伤,都可能导致女性的产后盆底肌肉松弛,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可造成尿频、尿急、咳嗽时漏尿、子宫脱垂等临床症状。我国成年女性产后盆底肌肉松弛的患病率为18.9%~50.9%。有报道显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在15%~50%左右[1]。
产妇分娩后,身体发生巨大变化,由于产时精力、体力大量消耗,加之分娩紧张,焦虑,恐惧,使产妇生理功能不协调,产妇普遍产后疲劳,分娩后生殖器官变形,松弛,筋膜紧张度下降,子宫复旧不良。目前认为妊娠与分娩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后盆底肌肉肌力的降低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产后康复仪通过控制不断变化的蜗形磁场,将渐序输出的电磁波透射到深层组织,对患者进入更深层持久的治疗,促进细血管收缩与血液循环,刺激腺体分泌,激活细胞组织,有效地恢复肌肉组织的紧张度和弹性,通过电极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低频脉冲刺激,以及局部物理作用而达到临床治疗效果,我院采用Phenix产后康复治疗仪刺激盆底康复理疗,治疗产后盆底肌力降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9月~11月收治的产后女性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22~35岁,孕周37~41w,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5~3.5kg,既往无盆腔手术史,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此次妊娠无并发症及合并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Phenix治疗仪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电刺激时间20min/次,2次/w,10~13次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15min/次,2次/d,持续3个月。产后3个月、6个月检测骨盆肌肉肌力,骨盆肌肉肌力分0-V级,肌力≥Ⅳ级视为肌力正常, 盆底肌肉肌力≤Ⅲ级,排除外阴伤口愈合不良和阴道炎症,视为肌力下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改善情况,肌力测定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评定,肌探头放入阴道,连接肌肉刺激治疗,观察阴道肌力变化情况,其中阴道肌肉收缩持续0s定为肌力0级,持续1s定为肌力I级,持续2s定为肌力II级,持续3s定为肌力III级,持续4s定为肌力IV级,持续5s或者超过5s定为肌力V级[2]。肌力≥Ⅳ视为肌力正常。
2 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女性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测定情况和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的盆底肌力恢复的女性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分别于产后6w、3个月、6个月评价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产后3个月、6个月盆底肌肉张力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产后3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骨盆肌肉肌力≥Ⅳ级分别为97.5%(78/80)和76.25%(6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产后盆底康复仪用于盆底组织康复,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可以促进产妇产后恢复,改善盆底肌肉组织肌力, 有效加强盆底肌肉支持功能,减少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提高性生活质量和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值得在产科病房中推广。
4 讨论
女性的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属于重要的组织器官,在会阴和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并参与多项重要的生理活动,维持阴道紧缩度、增进女性的性生活、排尿动作、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
妊娠与分娩是大多数女性均要经历的过程,这一生理过程会导致盆底肌肉的损伤和松弛。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胎头对膀胱的压迫,使膀胱黏膜水肿,均造成盆底肌损伤,松弛,主要原因是妊娠和分娩盆底肌肉松弛导致盆底肌肉肌力下降,不仅易引发骨盆肌肉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还可降低产后生活质量,影响夫妻之间和谐,造成尿频、尿急、咳嗽时漏尿、子宫脱垂等临床症状。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妊娠与分娩导致盆底肌肉的损伤和松弛,神经电生理学发现神经的传导延迟减少肛提肌收缩力量、速度与持续的时间,会造成静息张力支持功能的受损,而神经源性的损伤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肌纤维的变形萎缩与肌纤维的角形化,产后康复仪通过控制不断变化的蜗形磁场,将渐序输出的电磁波透射到深层组织,对患者进入更深层持久的治疗,促进细血管收缩与血液循环,刺激腺体分泌,激活细胞组织,有效地恢复肌肉组织的紧张度和弹性,通过电极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低频脉冲刺激,以及局部物理作用而达到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Phenix治疗仪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加强产后骨盆肌肉的肌力功能疗效显著,增强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效果明显。产后检测、评估盆底肌肉损害程度,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是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 研究康复措施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及盆底肌肉锻炼的治疗方法,治疗前后采用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进行评分?结果 经过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减轻?ICI-Q-SF评分明显降低(P
【关键词】尿失禁 女性 生物反馈 肌肉锻炼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ncontinence,SUI)临床上中老年女性较为常见,症状严重与否并不直接威胁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对40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康复治疗的方法,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0例,年龄27-60岁,平均44岁;病程1-20年,平均8.5年;均为经产妇,其中生育1胎者24例,2胎者13例3胎者3例?所有患者常规行泌尿外科专科检查及尿动力学检查,有选择的进行超声?膀胱镜及膀胱尿道造影,所有患者诱发试验呈阳性?按其疾病程度及膀胱内压分为4度[1],本组中1度者10例,2度者26例,3度者4例?本研究中不包括4度患者,治疗前后参照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2]进行评分?
1.2 康复治疗方法
①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治疗前向患者介绍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平卧位,彻底放松,常规消毒,采用LABORIE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将电极放入阴道适宜位置,治疗处方由压力性尿失禁(BIO生物反馈/STIM电刺激)和压力性尿失禁(STIM电刺激)两个处方交替进行,电刺激治疗以低频电刺激增强阴道及其附属肌肉的弹性,唤醒神经,高频电刺激提高距阴道较远处肌肉的弹性;生物反馈治疗以屏幕画面引导患者跟随画面波形进行盆底肌肉收缩与放松训练,增强盆底肌肉控制能力?每周治疗3-5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②盆底肌肉锻炼(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s,PFME)
嘱患者仰卧于床上,双下肢屈曲,类似于门诊做内镜的姿势,做的收紧与放松动作,类似于小便时中途故意中断尿流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S,然后放松,连续做15-20min,每日做2-3次?逐渐增加肌肉收缩次数及收缩强度,逐渐从收缩肌肉3S到10S?收缩提肛肌是否有效,通过在收缩时两指尖在阴道中的感受来评价,指尖受到侧方压力说明肌肉收缩有效?患者每周到门诊随访,评估成效,调整运动模式?
1.3 疗效标准
治愈: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诱发试验阴性,ICI-Q-SF评分0-3分;好转:症状明显改善,能参加日常体力活动,仅在腹压骤增时偶有溢尿,ICI-Q-SF评分为3-10分;无效:症状较前无改善,ICI-Q-SF评分为10-21分?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治愈15例(37.5%),好转18例(45%),无效7例(17.5%),总有效率82.5%?治疗前ICI-Q-SF评分为15.422.78,治疗后为6.425.8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8.77,P
3 讨论
SUI为腹压突然增加时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其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遗尿,而腹部压力突然增加时尿液自动流出,多在中年后发病?SUI的治疗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对轻中度SUI患者可采用康复训练治疗,康复治疗亦可作为手术治疗前后或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
生物反馈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人们意识不到的身体生物信号,如肌电?脑电?心率?等转变为可以被人察觉到的信号,如视觉?听觉信号,让患者根据这些信号,学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意识调控内脏器官的活动,纠正偏离正常范围的内脏活动的治疗和训练方法?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技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通过放置在阴道内的电极传递不同强度的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经,使盆底肌肉强度和弹性增强,同时配合盆底肌肉控制训练,使尿失禁得到部分或完全控制?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患者在没有生物反馈设备的帮助下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一旦获得满意的效果,就可以转为盆底肌肉训练?
盆底肌肉训练又称为Kegel运动?是Dr.Arnold Kegel在1948年开始提倡的?通过收缩肛提肌增强盆底肌肉组织的张力,减轻或防止压力性尿失禁?肛提肌对正常女性在张力下起提高和稳定膀胱尿道连接处的作用?由于盆底肌肉隐藏于骨盆腔中,从外观上既看不到,也摸不到?因此初学者往往需通过专业的医师指导,才能做得正确,收到满意的效果?正确掌握锻炼方法后,PFME可以采取端坐位?卧位及站立位进行?其效果有赖于动作正确及长期坚持?PFME的治疗效果,Gordon等[3]报道治愈率为46.7%,另外30%-4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接受2个疗程的康复治疗后,最大阴道压和最大尿道关闭压明显提高,尿失禁症状评分明显降低?这说明上述康复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盆底肌肉张力及收缩力,利于支持盆腔器官和膀胱颈,增大尿道括约肌肌力,提高尿道内压,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苏应宽,徐增祥,江苏主编新编实用妇科学[M].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1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