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酒店管理及培训

酒店管理及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店管理及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酒店管理及培训

酒店管理及培训范文第1篇

一、是关于班组长的定位:

1. 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层负责人,是企业的执行层;

2.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企业目标达成的最直接责任人;

3. 是主管人员的左右手,辅助、协助上司的工作,形成配合和互补;

4. 在下属员工面前,则是他们工作的领路者,指出工作的方向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对班组长所提出的工作要求

1. 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我们酒店行业来说,就是按照酒店的规范和要求,带领和督促下属员工努力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为酒店赢得好的口碑,创造好的品牌。从而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2. 降低成本;在酒店工作中,力行节约。对于水、电做到人走灯灭,客人走后及时关闭不必要的电器,控制易消耗品的使用量,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品等,达到降低酒店经营成本的目的;

3. 解决和预防问题;这是作为管理者的价值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妥善、合理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在员工例会上讲解以后出现类

似事件的处理方法,并记录在案。严格规范和要求员工遵照就得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预防和减少有损酒店声誉和经济效益的事件发生。

三、是班组长处理工作关系的技巧和方法

1. 对下属坚持高度的要求,达成良好的沟通,形成共识,共同完成工作;对于下属工作上的失误要提出批评,但要多给对方说明的机会,给对方留下退路,不可让对方难堪;和员工需要多交流、沟通。

2. 读上司要多倾听上司的意见和看法,了解上司的处境和想法,随时向上司汇报工作的进度;在同事中不能散步不利上司的言语和抱怨上司,认同、服从上司;正确面对上司的批评,不推卸责任,知错能改,保全上司的权威。

3. 与同级同事要及时沟通,相互支持,减少误会,共同努力。

四、自我成长和提升

酒店管理及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电力企业 政工干部 培训机制

一、电力企业政工干部培训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虽然大多数电力企业都在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政工干部培训机制,但是却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急需解决,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政工干部培训工作中有较多和科学发展观不相吻合的思想、行为,以致于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相关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政工干部的思想观念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所需

1.思想观念中存在守旧意识,主要表现为:没有开拓思路,存在惯性思维,按部就班地工作,无法突破陈旧思维定势,难以预测新形势,不能合理地把握发展趋势;没有开放思维,只能按照组织工作落实组织工作,按照基层建设落实基层建设,以致于开展的工作缺少新颖,缺少重点,缺少热情。2.工作方法单一,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习惯对上级领导惟命是从,生搬硬套他人的工作方法,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敢进行任何的创新行为,缺少前瞻性的谋划,导致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二)政工干部的理论学习以及业务培训较为薄弱

当前电力企业政工干部的培训形式较少,专门的培训班数量较少,专题培训活动较少,外派等各种培训锻炼形式较少,用召开会议形式代替培训形式的现象大量存在,培训规划严重没有落实。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企业没有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的培训制度;政工干部工作任务较为繁重,以致于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当中,时常处于高压状态,即使想为自己“充电”,也是身不由己。

(三)政工干部的业务技能水平不高

1.部分电力企业政工干部没有深入地钻研工作业务,理论研究不够充分、细致,常常只是满足短时的理解,没有进行入心入脑的体会,以致于和政工干部应该要具备的严谨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出现严重的脱轨现象。2.个别电力企业政工干部的工作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书面文字能力急需改善。3.少数电力企业政工干部在工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领导怎么吩咐的,他人怎能实行,却没有看清楚工作本身的实际情况,严重缺少将先进理论知识和工作本身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能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背景完善电力企业政工干部培训机制的具体措施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新时期额发展所需,电力企业务必强化自身的政工干部培训机制,始终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措施,坚持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促使政工干部培训工作逐步正规化、科学化、流程化,进而有效地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效。

(一)突破政工干部的思想壁垒

电力企业应该对政工干部进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他们摆脱墨守成规的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突破陈旧思维定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方法,建立工作年度活动开展档案,分析、比较、总结活动开展方式,提升活动开展能力。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奖励机制,对于那些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能够创新的政工干部予以合理奖励,以此来营造创新激励、共同发展的和谐工作氛围,进而才能有效地改进政工干部的思想意识以及工作方法。

(二)加强政工干部的远程自主学习培训

远程自主学习法,指的就是员工借助远程网络教育,按自身岗位所需,自主地阅读、学习相关资料信息,深入理解相关内容,不断地提高,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借助网络远程培训管理系统,进一步地落实政工干部的培训方法,与此同时,还应当借助合作伙伴不断完善政工干部远程培训课程,以此来实现培训工作的网络化和远程化,保证政工干部能够随时随地地接受培训活动。电力企业通过加强政工干部的远程自主学习培训,不仅能够拓展政工干部的工作思路,而且还能够促使他们的网络知识得以丰富,进而有效地掌握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新技能。

(三)建立健全年度岗位技能考核机制

政工干部的绩效考核向来都是电力企业考核工作的难点,工作难以量化是其难以执行的关键所在,为此,电力企业应该依据政工干部工作的具体特征,建立健全相应的年度岗位技能考核机制,将政工干部年度所举办活动的数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次数、开展授课活动的小时数、在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具体篇数等等,都以数字作为依据将其量化,然后将这些数字量化指标引入考核机制当中,给予政工干部一定的考核压力,以此来提高他们进行培训的自觉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内部需求日趋多样化的条件下,电力企业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务必要建立一支本领过硬、立场坚定、作风正派的政工干部队伍。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电力企业政工干部培训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探讨了以科学发展观为背景完善电力企业政工干部培训机制的具体措施,以此希望我国的电力企业能够完善政工干部的培训机制,进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松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电力企业政工干部培训机制研究[J].陕西电力,2009,37(12):93-96.

[2] 王慎之.电力企业政工干部培训机制研究[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12):19-19.

[3] 田亚楠.新时期电力企业政工干部培训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12):122-122.

酒店管理及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酒店管理 激励机制 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西安世界园会、广州亚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酒店业的迅猛发展。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酒店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酒店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盈利越来越微薄。酒店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但是目前酒店人才频繁离职,尤其是优秀的管理人才高离职率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员工激励机制在现代酒店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大管理者的一致认可,如何提高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创新员工激励机制,尽可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高酒店市场竞争力是目前各大酒店管理者思考的重点。

1.现代酒店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1.1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价值观都有直接影响,目前各大酒店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出以下两种观念:一是坚持“以顾客是上帝”的服务理念,二是形成“以老板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在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氛围下,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和理念也会有所差异,在实践中,提供的服务也有所不同。现代酒店管理中,主要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模式,酒店管理层人才基本上都是家族成员,导致酒店管理层人员结构呈扁平结构,思维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

1.2缺乏培训机会

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现代酒店管理过程中,多数酒店管理者一味追求眼前短期利益,认为员工培训在短期内不会有成效,与酒店的经济效益提高无明显相关性,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一种没有实效性的投资,因此对员工培训的投入相对较少。加上酒店人员流动较大,很多酒店管理人员对培训投入有所顾忌,导致酒店目前并没有建立相对完善、有效的员工培训激励体系,直接影响了酒店员工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1.3员工的薪酬福利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的就业平台和机会越来越多,然而目前我国国内大多数酒店的员工薪酬体制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基本工资+效益工资+福利”三部分构成的按岗定级定薪体制。酒店员工要想提高薪酬待遇水平,仅仅通过优秀的表现,或者职位升迁的方式,且通常情况下,酒店员工的薪酬待遇会与酒店的实际经营状况挂钩。这种较呆板的薪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导致酒店人员流失的主要根源。

2.现代酒店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创新手段

2.1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

酒店文化是伴随酒店的长期经营而形成、发展、沉淀形成的一种具体酒店特色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酒店文化是酒店整体服务质量水平的重要体现。酒店文化对于员工的行为和价值观有很大影响,加强酒店文化建设对于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激励效能。酒店文化的建立应该以“以人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充分突出“人”的重要性,凡事以酒店员工为根本点,考虑员工的实际需求,让员工感受到自己被关爱、被尊重,处于人性化的管理环境氛围中。应将员工激励目标与企业整体发展的战略目标相结合,提高激励机制的实效性,摒弃传统的家族连带式管理模式,建立公正、公平的用人机制,为酒店招聘真正具有潜能、实力的优秀人才,提高酒店员工队伍素质,建立“人尽其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2.2加大员工培训力度

现代酒店管理者应充分意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明确员工对于酒店人才建设,提高酒店市场竞争力的现实意义,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建立科学、完善、系统的员工培训制度。首先应增强酒店员工的酒店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意识、礼节礼貌意识,树立团队协作精神。其次加强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人员、收银人员和前台接待人员的服务技能培训,加强对酒店员工的职业感培训,培养员工恪尽职守、爱岗敬业、高度责任感的职业素质。总而言之,现代员工培训的目的是不仅让员工具备深厚、扎实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注重培养员工的职业素质、道德素养和实践技术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提高酒店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酒店服务质量,尽早实现酒店发展目标。

2.3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

薪酬福利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励酒店员工的基本手段。酒店应建立浮动工资制度,将酒店员工的工资直接与酒店总体经济效益挂钩,增强酒店员工的岗位责任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应进一步完善工资结构,尽可能丰富职工工资内容,多向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方面倾斜,多考虑促进员工成长,稳定员工队伍,保证员工基本生活水平,提高酒店经营效益等。其次应建立合理的福利待遇制度,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大酒店成功经验,从安排员工奖励旅游,适当增加带薪年假,发放俱乐部会员卡、提供集体旅游等文化利,提供学费报销计划、短期培训、脱产进修等教育培训利,提供购房低息贷款、房租补贴等住房利和储蓄计划等金融利等手段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综上所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和酒店优秀人才高离职率现状,酒店应加强员工激励机制创新,建立“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酒店文化,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科学的员工薪酬福利制度,充分发挥员工激励机制的真正价值与效能,提高现代酒店管理水平,促进酒店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艳,任明丽.酒店员工的非物质激励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证券期货,2012(4).

[2]程子非.浅析我国酒店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期刊论文]-新财经(理论版),2012(6).

酒店管理及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062-02

一、酒店管理专业背景

酒店管理,作为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在旅游业、酒店业、会展业发展的大潮下,一直担负着向酒店业相关领域输送专业技能的责任。然而,由于国内酒店业起步较晚,酒店业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尚处于探索阶段。专业领域人才,特别是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在中国国内,乃至全球都是一直很紧缺的。所以,近年来,在国内或者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以及如今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浙江义乌互联网大会、天津马拉松大赛等国际性、地域性的大型会议或活动的召开,中国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天狮学院隶属于天狮集团,其旗下的奥蓝际德国际酒店是天狮集团投资兴建的四星级度假酒店。其酒店品牌细分包括:奥蓝际德国际酒店会展中心、奥蓝际德华唐贵宾楼、奥蓝际德皇家温泉酒店(七星)、奥蓝际德国际酒店(四星)、奥蓝际德商务酒店(四星)、奥蓝际德会议酒店、奥蓝际德度假酒店、奥蓝际德快捷酒店、奥蓝际德国际旅行社等。酒店的主要创收渠道是大型会议。同时,奥蓝际德酒店致力于发展在度假养生、医疗美容等酒店业新兴创收领域的业务。

综上所述,结合天狮集团奥蓝际德酒店在多渠道的发展目标来看,现如今,酒店业需要的不只是某一部分的专才,更多的是集理论、实践、公关、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1]。基于此,奥蓝际德酒店于2014年与天狮学院签订了企业内的“酒店管理人才委培项目”,通过在校3年的“产学研”结合的“顶岗实习”模式教学,从而培养出充分适合“奥蓝际德”这一多品牌、多市场、多渠道的酒店的专业酒店管理服务人才。

二、酒店管理专业国内外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1.国际校企合作模式。(1)美国的“康奈尔模式”。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创建于1922年,与洛桑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并列世界第一。作为全球第一个创建酒店管理本科教育的学术型大学,其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实习培训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康奈尔大学以“教育引领行业,注重实践教学”的办学宗旨,在学校设有专门供学生们实习工作的酒店,聘请有丰富教学、科研和酒店工作的专业教师。与此同时,康奈尔大学每年会组织包括250余名知名全球酒店行业的诸多顶太尖高峰会议和商业盛宴,提供学生和教师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平台[2]。(2)瑞士的“洛桑模式”。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世界第一所酒店管理学院,因其独特的“洛桑模式”而为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与实践所熟识。“洛桑模式”十分重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致力于将教学的每一部分与酒店工作中的技术、操作流程相融合,彻底地实现“教为产用”的实习模式。学校会安排学生在各级酒店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同时也会协助毕业生寻找各种就业机会。其次,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对授课教师的甄选也十分严格。他们必须要有经营酒店或者具有相当长的酒店任职经验。每隔三五年,学校要求他们必须回到酒店里,去丰富企业经营和客户服务的经验,重新研究在经营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及对策。是一种高要求的“双师型”教师模式。最后,“洛桑模式”也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案例。在教授传统的酒店管理课程的同时,专家教师们也不断研究学科尖端的课程,如“国际营销策略”和“全球战略”等课程[3]。(3)澳大利亚“酒店管理教育包”模式。澳大利亚的“酒店管理教育包”(Training Package)模式是一种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将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柔性结合的,以培养酒店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顾名思义即为培训知识技能的组合。学院在学习培训包时,可以进行选择和搭配组合,例如重点学习酒店前厅服务有关技能或者客房清扫技能等。其对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安排是按梯级递进,既有综合素质培养,又有单项操作技能训练。截至2002年1月,澳大利亚政府共认定了75个培训包[4]。

除此之外,还有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三明治”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和日本的“产学研”模式均是国际知名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2.国内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就“校企合作”的模式看,我国在借鉴西方的培养模式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了“校企合作”对职业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索出了一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中国式道路”。如香港中文大学与凯越集团以这种模式合作;锦江集团有自己的学校,跟上海旅专、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都有合作;北二外也是全方位地与首旅合作。

三、“企业内”委培模式的优点

1.同一企业内资源互通。天狮学院及奥蓝际德酒店作为天狮集团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集团的资金、场地和人力资源支持,无论是天狮学院,抑或是奥蓝际德酒店,在日常的工作及人员派遣中都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其一,时间安排具有灵活性。由于天狮学院与奥蓝际德酒店的地理位置都坐落于天津武清开发区,两个场地之间,每天都有集团派出的定时通勤的公共双层巴士。学生和老师们可以在这一特定的时间去酒店参观、上课、实习等等。

其二,教学及实习场地安排具有灵活性。众所周知,对酒店专业的培训除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技术能力的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而技能教学的主要实现途径就是以一种“带入的方法”,让学生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身临其境地学会各种专业技能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方法。因此,天狮学院与奥蓝际德酒店签订了长期的实习协议,为专业学生在教学场地和硬件设施的配备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其三,运作成本降低。诸如国际知名大学,抑或上文提到的香港中文大学与国际知名酒店的联合培养模式,毋庸置疑,学校需要向酒店缴纳大量的场地、器材、举办活动以及为学生培训的费用。然而,在同一集团下的两个分支天狮学院以及奥蓝际德酒店则真正做到了互通有无,互相帮助。酒店为专业学生提供场地、专业技术师资方面的支持,学院为酒店培养理论基础过硬、实际操作能力优异的酒店员工。由此来看,在节省运作成本的基础上天狮学院与奥蓝际德酒店达到了双赢。

2.酒店业“供需错位现象”得到了缓解。游富相指出酒店业发展存在供需错位现象。现今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的培养矛盾。部分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存在着培养目标定得过高、过宽或过窄的现象。如在课程设置上,部分课程缺乏适应性,课程体系缺乏职业性,实训基地缺乏先进性和师资队伍缺乏实践性经验等方面。然而,在天狮学院,这样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在培养目标上,餐饮服务类实训课自大一开始就融入了学生的理论学习课程中,切实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信息化,多媒体的结合;多元化互动的实训课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也是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软件。在相对短的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达到了知识聚焦、时间短且高效的目的。学院为学生们创造了信息技术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课上看到相关的实际工作中的视频解说,同时可以以多元化小组互动的方式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四、借鉴国外教学经验,基于企业内部合作应用型人才的构建的几点建议

1.充分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利用各市场细分的酒店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岗位、多梯队的实习环境。正如瑞士“洛桑模式”的课程设置中充分体现了管理岗位群的培训,在完成22个项目的基础实践后,学生则转向学习人类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管理类课程。培养在管理岗位的学生,通过六个月的基础实习期,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岗位。

2.发展以全球化战略为导向,学科发展要充分体现前瞻性。尽管天狮学院的特色酒店管理专业正处于初期发展时期,但是越是新的东西就越具有生命力,在变革旧的制度或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也相对较小。基于此,天津天狮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要紧跟国际酒店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在企业内部合作的层面上,为学生创造更多“校企内部”的实习机会,尤其是在国际化餐饮、医疗旅游、度假养生、娱乐休闲这些酒店业新型研究项目中的实习和锻炼机会。再次,随着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壮大,学校可以试图寻找更多与国际化的酒店、餐饮业、游轮集团的合作机会,让学生在更为标准和高端的国际知名酒店业企业实习、工作、晋升,以探索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着力于建设更多与国际学校合作的项目。近年来,天狮学院校领导更加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更多出国学习、攻读学位及在国外酒店实习、工作的机会。截至目前,天狮学院已经与国外多家院校签订了友好合作项目,为本学院学生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出国学习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刘伏英.“洛桑模式”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8).

[2]李伟,李媛媛.国外旅游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及启示[J].北方经贸,2014,(9).

酒店管理及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中厂;成立背景;意义;社会效果

在高职院校的办学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促进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校中厂”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将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引入学校实训基地,与学校设备、师资进行整合,按企业化要求组织生产和科研,结合生产按学校要求开展教学,建立集生产、教学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校中厂实训基地,由于在校内建立,对其相对应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及提供具有专业技能性劳动的勤工助学岗位等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是校内实训基地所无法替代的。

一、黑龙江职业学院“校中厂”的成立背景

黑龙江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既包括技能性实训,如:摆台、铺床及需要花费大量耗材的操作性实训(调酒),也包括对客服务技巧、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训练等方面的综合性实训,无论是哪一种实训,学生大都是在脱离真实环境的仿真实训室中进行。这些课程均通过前厅、客房、餐饮等相关专业技能课程来实现。一方面,由于是根据知识点设置实训项目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实训时缺少真实的对客服务情景,无法体会到真实的工作职场氛围,很难在实训中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对客技巧、突发事件处理及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鉴于此,黑龙江职业学院于2011年将学院培训中心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中厂实训基地,开始探索校中厂运行管理模式,在酒店运行的真实环境中开展了实景实境的“学做一体”教学。

黑龙江职业学院培训中心是具有企业性质的独立承担经济目标的运营部门,是学院人才培养和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窗口,负责培训班的服务工作,为学员提供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服务。培训中心拥有住宿房间61个,拥有能同时容纳120人的会议室,配置齐全的多媒体教室,研讨室,餐厅等,可同时为100多名学员的学习和餐饮、住宿提供服务。为使培训中心的服务质量提档升级,达到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同时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锻炼了学生的服务技能,学院将培训中心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中厂实训基地,依托培训中心,将接待服务工作与酒店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有机的结合,有效的进行专业课程“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开展实景实境教学,融教学与接待服务工作于一体,强化学生的服务技能、服务意识、管理理念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校中厂”运行与管理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上的突破点。校中厂试行理事会制度,理事长由学院教学副院长担任,副理事长由旅游与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与培训中心院长担任,酒店管理专业带头人、培训中心经理及副经理等相关人员加入理事会。学院骨干院系建设办作为该项目的专员,推动校中厂体制机制建设。培训中心与旅游学院的合作按照委托管理的模式进行,由培训中心负责经济目标的实现,由旅游学院负责培训中心的运行与管理。培训中心的经营与管理由总经理负责,总经理由酒店管理专业引进的企业带头人担任,做好培训中心的整体管理与运行,并侧重接待服务工作与管理。培训中心的培训会议接待服务及散客接待服务由旅游与人文艺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完成;公共区域卫生(包括卫生间)聘任临时工,也可以由全院“劳动周”的学生来完成并给予考核成绩;假期接待任务较少,安排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工作。学生在培训中心进行接待服务工作享受相应补贴,按岗位进行补贴,确定合理的额度。培训中心的接待服务具备“星级”酒店的标准,“星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星级规范、星级管理和星级的服务。

2.“学做一体化”教学平台的契合点。旅游与人文艺术学院依托培训中心进行酒店管理专业“学做一体化”教学。“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创新课程改革与考核改革。《前厅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能》、《餐饮服务技能》、《酒店督导实务》、《酒店运行与管理》、《会议、宴会策划与服务》等专业课程都在培训中心“学做一体”平成。没有接待任务时,学生在培训中心的教室及客房、餐厅、前台、大厅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主要采用岗位模拟与实境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接待任务时,学生的授课地点变成各个岗位,采用实景实境教学,各门专业课教师需要在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上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为更好的训练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积极的工作态度及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全体成员(包括专业教师和学生)在每天上午10点到培训中心门前进行礼仪操训练。通过采用“学做一体”实景实境的教学模式,加强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改革与教法改革,从而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达到具备“换上制服即上岗”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技能,有效的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师资队伍建设的立足点。引进企业高管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双带头人之一,实行校企“双带头人”制度。2011年酒店管理专业引进了具有二十多年酒店从业经历的天鹅饭店副总经理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带头人之一,负责学生实习实训及培训中心的运行与管理,打造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学院除了引进部分双师型教师外,充分利用校中厂这一优越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多参与校中厂的实际运行与管理,积极开展科研,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水平,积累行业管理经验而掌握了较高实践技能和较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的教师,不但可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而且又能指导和帮助校中厂实现的经营目标。

4.社会服务的落脚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全体教师参与学做一体课程建设及培训中心的服务与管理,在培训中心建立“教师流动工作站”,负责学做一体课程建设、培训中心员工培训、科研课题开发、培训中心日常管理等工作,全面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为培训中心提供接待服务与管理工作属于社会服务,纳入到学院教师目标考核中的社会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