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康复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应用型 人才 培养方案 构建
一、研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2014年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建成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转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2015年2月西昌学院被批准为四川省第一批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构建,是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目标的关键,培养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现状分析
西昌学院体育学院在2008年申办了社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主要参照其他院校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结合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师资状况。这势必造成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规格的方向不明确、定位不准确。虽经过重新修订,始终没有脱离体育教育专业的束缚和影响,未突出本专业特色和课程体系,两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本质区别。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课时数基本相同、专业选修课合班教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教案,甚至考试内容都是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几乎一样,完全没有区别两个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不同。社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扮演一个几不像的角色,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社会及岗位需求,缺乏就业竞争力。这也是为何我国市场经济越发展,越感觉高校教育问题凸显,人才匮缺的原因。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规格的不明确、课程设置的不科学、教学内容及课时的不合理,严重影响社会体育服务与于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看不到希望,存在很多的不理解、不明白,不知道毕业后自己到底能干什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出现历年报考本专业的人数减少现象。
因此,必须重新制定社会体育与服务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三、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面向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重在为地方、企业、社区培养应用性人才。通过前期的考察调研和与企业的研讨,为适应社会及岗位需求,根据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结合师资队伍现状及专业特色,社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可以在社会体育范围中的商业健身与休闲、体育旅游、公益性大众健身及其相关领域中,从事健身服务、指导、经营、管理及老年运动与康复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规格:学生毕业后主要到体育健身俱乐部(中心)、游泳池(馆)、社区养老院或学校,从事俱乐部大众健身指导和游泳教练与救生员、老年健身康复以及中小学体育教师等方面的岗位技能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突出应用型及实践性
强调以应用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的教学,保持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行“注重实践、强化应用”的培养模式,结合教学,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注重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将实习实训时间纳入教学总体安排。采用集体集中实习方式,让学生实训实践真正落到实处。
(三)构建联合办学模式
1.共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针对健身行业及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了解健身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岗位需求,主动适应地区人才需求。在地方、企业、社区专家参与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人才市场预测,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2.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市场和企业的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岗位所需具备的专业技术、技能及综合能力。学校与企业或行业专家一起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3.共同实施教学活动。校企共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实施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采用所学专业与相同岗位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用人单位岗前培训,直接上岗。
4.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将职业规划纳入全程教育和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针对企业及岗位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共同编写就业指导实训教材。在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及岗位体验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和企业需求,实习结束后继续签订就业合同,共同寻求和推荐就业岗位。
四、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设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和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等,是通过所学习的课程和内容完成和达到的。课程设置主要围绕职业核心能力、专业素质拓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几个方面进行。特别注重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同时结合市场发展及岗位需求,确定专业方向。
(一)通识教育模块
教育部规定全国高校统一执行。包括了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检索、思想及特色理论、应用与写作、中国近代史纲要、军事理论、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基本原理、就业指导,共计11门课程。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块
社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重点必修课程,其中专业主干课程是根据市场发展和岗位需求而设置的。通过学习,完全具备作为健身行业服务与管理、教练员及老年运动与康复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同时具备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素质。课程包括了专业理论、专业术科、专业选修、产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理论:人体解剖、运动生理、教育心理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推拿与按摩、社区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导论、健身概论。术科:篮球、足球、排球、田径、游泳、武术、健身健美操、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网球、体育舞蹈。
专项选修课是就业岗位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通过学习取得专业教练员资质,从事该专业服务与管理及教练员工作。主要包括:健身俱乐部(中心)服务与管理、健身教练、游泳教练与救生、老年健身康复与管理、小球项目(羽毛球、网球、乒乓球)。
产业实习是进入社会市场及企业岗位的体验式工作,了解并熟悉岗位流程及所需知识、技术、技能,同时检测自身需要完善知识,提升岗位适应能力,产业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5-7月,集中再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则是毕业生结合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选择性的到健身俱乐部岗位进行的适应性实习,为毕业后的工作做好铺垫,安排在第八学期3-6月。毕业论文:在第八学期结束前开始。
(三)专业素质拓展模块
通过选修课形式完成。拓展体育知识,开阔视野,一专多能,多渠道就业,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课程包括理论和技术部分。理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社交礼仪、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营销。术科:身体素质及训练方法、体育游戏、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中学说课、专业大联赛、团体操组织与编排。
(四)综合素质提升模块
通过综合素质课程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课程有理论及技术部分。理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营养学、体育经济学、康复心理学。术科:基本体操、散打与拳击、太极拳、定向越野、器械健美、瑜伽、轮滑、门球、民族舞蹈。
五、结束语
西昌学院做为四川省首批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有义务和责任承担起重任。各专业学科需通过不断地摸索、探究和创新,科学合理的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社会、企业岗位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转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夏明忠.新建应用型本科办学特征西昌学院第一届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讲话,2014.04.
一、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777号)和《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卫发〔2011〕1098号)文件精神,充分整合和利用***区康复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康复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康复医疗需求,按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要求。2012年3月,***区卫生局、***区残联联合召开了“***区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启动会”,拟定“原***区疗养院”整体改制,组建“***区康复医院”。从纳入大局、双向转诊、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总体工作部署。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残联与卫生部门紧密合作,在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康复机构功能定位、双向转诊制度、康复人才培养、社区康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目标是要建立“防、治、康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实现分层级医疗和分阶段康复。***区疗养院主要承担患者稳定期和恢复期的康复医疗服务。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工作将对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建设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如何以此为契机,完善康复机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和分工协作对于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发展尤为关键。
二、工作成效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区残联、卫生局积极与相关部门协作,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开创了全面合作、全员行动的良好局面。
(一)纳入大局,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卫生与残联等部门共同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将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卫生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借助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等文件,制定有利于康复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由卫生局和残联就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工作联合下发了文件,召开了有关工作会议,明确了政策措施和工作制度。
(二)资源共享,促进康复医疗机构发展。
按照逐步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借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的契机,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康复治疗的功能定位。目前,***区疗养院与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已开展双向合作。
(三)加强协作,探索建立双向转诊工作制度。
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制订转诊规范和流程,发挥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探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出台《***区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的意见》和《***区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管理规范(试行)》,对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建立双向转诊关系提出明确要求。
(四)强化培训,注重康复专业人员培养。
试点地区针对康复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局面,加强了康复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将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纳入继续医学教育、医院人才重点培养对象等范畴。
(五)夯实基础,社区康复得到发展。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立康复室(站),提高了为疾病恢复期患者提供基本康复服务的能力。为社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中医康复治疗、家庭指导、知识普及等服务,并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三、存在问题
1、各级医疗机构之间没有明显的划分,定位不准确。导致需要康复的患者无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务,服务质量整体不高。
2、康复医疗服务不精确。种类少、不规范、无针对性,无论哪一级医疗机构,提供的是大致相同的服务项目。
3、康复医疗服务在医疗机构中的地位边缘化,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专业发展相对滞后,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特别是相关专业人员的严重缺乏,是制约我区康复医疗工作的最大阻碍。
4、医疗技术的垄断性、人才择业的聚集性和专业发展的优势性等因素,结果患者更多地涌向大医院,造成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而在康复医疗体系中,区级医院占据顶端地位。
5、财政扶持不足,处于竞争劣势地位的基层康复医疗单位难以为继。资源不足、人才匮乏、效益低下、技术落后,导致发展困难。
四、工作展望
目前,***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还存在思想上对试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服务能力不足,各医疗机构的合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等诸多问题和困难。鉴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抓住机遇。
应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在试点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四个理念:一是康复医疗服务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康复医疗服务工作离不开残联的支持和支撑;三是残联的残疾人康复工作也有卫生系统所不能取代和需要依靠的特色和优势;四是残联和卫生合力推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必定双赢。
(二)加强指导,强化合作。
残联应积极联合卫生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工作的指导力度,以试点为契机,以体系建设为平台,加强沟通协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三)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康复医疗机构建设。
将残联系统康复机构纳入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残联与卫生部门资源共享,深化合作,加强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借机把康复医疗机构做大做强。
(四)加大康复人才培养工作力度。
加大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力度,依托综合医院康复资源,加强培养和培训,特别是对基层社区康复员的技术培训,探索开展残联系统和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双向进修和双向指导,提高康复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我国现有残疾人约8296万,大多数残疾人通过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能恢复或部分恢复功能。专业康复机构建设对于有效实现残疾人康复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陆续制定颁布了促进残疾人康复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法律与规划,残疾人综合性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朴方同志就努力筹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该中心于1988年10月28日落成,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现代化残疾人综合性康复医疗机构。“八五”以来,各地残联艰苦创业,因陋就简地兴办了一些康复机构。2002年8月国务院转批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对康复机构建设提出进一步要求。去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提出“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专门机构和康复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和省、市(地)级康复中心的功能与条件”。本文就省级康复中心建设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特此编发,以引起各地残联对于康复机构建设的关注。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及残疾人康复需求的增长,历经10多年的努力,省级残联康复中心的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表现在:缓解了社会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压力,满足了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部分需求;初步建立了残联系统的康复服务业务平台。省级残联康复中心是各地省级残联直属事业单位,承担残疾人康复训练、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工作的综合性康复机构与技术资源中心,对残疾人进行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项工作。
省级残联康复中心的建设发展现存问题
(一) 建设发展不平衡
省级残联康复中心的建设发展很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对外协作薄弱,与卫生、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不够。2006年11月22日中国残联下发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明确规定残联康复中心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的康复机构。早在1991年7月31日,卫生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共同制定并颁发了《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该规划要点对于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做了明确规定。关于康复医疗机构的定位问题规定:“康复医疗机构是指使用综合的康复评价(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患者施行康复措施,使其尽量减少身心功能障碍,以利于重返社会的一种新型的医疗机构。由于康复医疗对象的情况不同,为他们服务的康复医疗组织形式、人员配备、器械设施等方面也有差异。但是,凡称为康复医疗机构者(包括医院康复科、室),一般需要配备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康复医师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并要有与其任务相适应的房屋和设备。”关于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问题,该《规划要点》规定:“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既要按照康复医学的特点,又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康复医疗机构的内部结构,侧重点应放在康复评价、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以及语言治疗等方面的建设。”关于康复医疗机构的开业问题,该《规划要点》规定:“设立康复医疗机构时,要按照政府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登记注册和认可,名实不符者,不得称为康复医疗机构;对不具备条件者,不予注册认可。今后新设康复医疗机构都要申请评审,经认可才能开业。”。依照此规划要点的规定,省级残联康复中心中还有11个中心未取得卫生主管部门的开业许可,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还有,1994年9月1日国务院令第149号施行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章第八条规定“设置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第一部分“医院基本标准”里有康复医院的标准,此标准中床位的规定为“住院床位总数20张以上”。而省级残联康复中心中有6个中心的住院床位为0,还有1个中心的建筑面积居然为0。
(二)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省级残联康复中心的人才队伍建设缺乏一支专业的康复技术人才梯队,尤其是缺乏高层次人才。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第一部分“医院基本标准”里[康复医院] 标准中人员的规定要求:“康复治疗人数不低于卫生技术人员数的三分之一;每床至少配备0.7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床至少配备0.25名护士;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依此标准计算,省级残联康复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应不少于1534名,而现实数为595名,离《标准》中要求差939名;护士总数应不少于548名,而现实数为161名,离《标准》中要求差387名;从康复人员的专业、学历和职称结构看,康复治疗专业人数少,为161名,仅占27.06%,低于卫生技术人员数的三分之一;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数比例低,高级职称只占8.06%,研究生和本科学历仅占17.47%。很多康复治疗专业人员是由其他专业转岗而来,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造成康复技术力量薄弱,影响各项康复治疗项目的开展,业务发展缓慢。而康复高级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人才梯队建设,并且制约了康复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康复服务业务开展单一,康复技术含量不高
省级残联康复中心多是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建立的,开展的康复业务大多为残疾人辅助器具、聋儿康复、社区指导与人员培训,康复服务业务开展单一,康复技术含量不高。而康复应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四个领域的内容,其中“医学康复”是基础和出发点,是实现康复目标的根本保证,但大多数残联康复中心没有开展医学康复业务,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体现不够,离《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与康复人才培养的滞后、康复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密切相关的。
加强省级残联康复中心的建设发展
(一)加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康复实践中十分强调康复团队工作,并作为康复医学的一大特色,要求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假肢制作与矫形师、心理医师、社会工作者等密切配合。必须针对这种康复工作的特殊性,加强各类康复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采取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康复研究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调动康复技术人才的积极性,营造尊重知识与爱护人才的环境氛围,激励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并鼓励在新的学术领域进行探索。同时要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了解新信息,掌握新技术,建立人才培养计划与适合康复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用人机制。从实际出发,精简行政后勤人员,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加强统一管理,增强业务活力。
(二)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康复服务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人。”所以要针对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这六类残疾人开展康复业务,鉴于残联系统中聋儿康复业务和用品用具供应业务已自成服务体系,那么,各省级残联康复中心就要以开展肢体康复业务为主。为了使更多的残疾人能得到康复服务,还要拓展康复业务领域,因地制宜逐步开展如弱智儿童、孤独症、低视力等康复业务。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前提下,开展特色化、专科化,以副养主的康复业务,如老年病及慢性病。要合理设置业务领域、业务布局、工作流程,在残联康复中心内部建立协调运作的业务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康复服务质量。
(三)明确定位,以医学康复为重点,坚持全面康复原则
省级残联康复中心是各地康复事业的示范窗口和技术资源中心。示范窗口是指康复中心要具有最好的康复服务功能,有导向性、借鉴性和指导性。省级残联康复中心作为一个专业从事康复服务的机构,要以医学康复为重点,向社会展示真正的现代意义的康复内涵,成为向社会提供参观、学习、观摩、培训的康复医学教育基地。并且要坚持全面康复的原则,服务于广大的残疾人,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使之发展成为当地一流的康复服务机构,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技术资源中心应具有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研究的功能。省级残联康复中心负责指导全省范围内的残疾人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针对基层开展康复知识普及、技术人才培训和康复研究工作。不仅要组织开展康复服务,还要组织力量进行康复技术资源的开发,加强实用康复技术的课题研究,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推广适合当地需要的实用康复技术,提升残联康复中心在康复医学界的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能力,使其建设持续发展。
(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在《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中提出,建设与发展残疾人康复机构是确保《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中康复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应把省级残联康复中心的建设置于具体的康复实施方案中予以具体规定,使之有载体得以落实。只有抓好机构的建设,建立了服务网络,才能完成《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中所提出的康复任务,才能使残疾人得到有效的康复服务。有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的政策指导,各省在制定当地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及实施方案需充分考量本省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发展建设,省级残联康复中心的建设才能得以发展。针对现阶段大部分残联康复中心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康复治疗专业人员没有执业资格证、机构名称不统一、各康复中心间建设的标准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问题,应该参照卫生部的相关文件,用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及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省级残联康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并且要尽快建立健全残疾人康复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体系,加大督导力度。只有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建设与发展长效机制,才能使省级残联康复中心有序健康发展。
(本文作者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背景资料:
社区康复模式与社区康复医学人才的需求
据了解,我国目前采用的社区康复模式有以下几种:1)世界卫生组织模式:主要由卫生部门负责,是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依靠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及上级医疗系统,建立社区康复网,通过残疾人、病人家属和社区康复协调员,采用简单、实用、有效和经济的康复措施。2)社区服务模式:主要由民政部门负责,是将社区康复纳入社区服务系列,为残疾人、老年人及生活能力有限的人提供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如开办福利工厂、敬老院、残疾儿童寄托所、工疗站和康复站等社区康复机构。3)家庭病床模式:主要由社区卫生部门和医疗康复机构负责。对社区康复对象在家庭(如家庭病床)进行医疗、预防、保健、护理和康复服务。4)特殊类型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模式:主要由民政部门与社区卫生部门、社区康复组织负责。专门为特殊类型的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如残疾儿童社区康复中心,脑血管病后遗症的社区康复站,精神病人的社区康复院等。可见,除外社区服务模式,其他三种康复模式都需要以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这必将需要强化社区卫生机构的相关技术力量,也必将加大社区卫生机构对社区康复医学人才的需求。据卫生部等四部门联合颁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3~10万居民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可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规定,我国将逐步建成约1万个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约8万个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康复医疗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康复技术人才的需求自不待言[4]。
关于本科社区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根据社区康复的概念、性质、主旨、主要领域和社区康复中医疗康复的主要工作内容,侧重适合社区康复的“适宜技术”,拟定如下医学院校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社区康复方向)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如下。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富有实践能力和社区工作能力,在初步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并熟悉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高级康复治疗师,毕业后能够从事综合医院、各类民政福利性医疗机构、残联、特别是社区卫生机构的康复治疗、残疾预防、保健、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修业年限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弹性学制最长不得超过七年)。
3选修课程
社区卫生管理学、社区护理学。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中心建设;教学团队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我院于2010年在原有的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基础上,申请增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卫生厅专家组的评审,成功申办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探索本专业建设思路。
我们拟通过3~5年的努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完善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的基本条件,提高专业教学团队教学水平,达到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一是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行业开展社会调研,并与行业一线专业深入交流,明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三年教学,培养具备必需的医学理论基础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知识,具有必要的社会人文知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熟练掌握康复治疗技术技能,能用任临床pt师、ot师、言语治疗师、传统康复治疗师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
二是实施“校院一体,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院附属医院、康复治疗机构合作开发课程,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形成“校内教、学、做一体化——临床见习——顶岗实习”前后贯通的技能培养模式。通过双证书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实现技能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接轨。要求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外,还要取得保健按摩师(二级)证。
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将职业技能鉴定及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
三是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围绕康复功能评定、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及实施康复训练三大专业核心能力开设康复疗法评定学、运动疗法技术学、临床作业学、言语治疗学、传统康复治疗学、理疗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确保康复治疗技术技能的培养。
四是推行以康复治疗技术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的项目导向教学法。秉承高职教育以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的办学理念,突出早期接触临床,实现课堂教学与临床见习相结合,校内仿真训练与真实岗位学习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五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培养实践型、技能操作型康复治疗人才的目标要求,本专业配置了设施先进齐备的康复治疗实训中心,内设pt实验室、ot实验室、st实验室、康复评定室、针灸实验室、推拿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主要实验设备有平行杠、站立训练器、电动站立床、多功能升降床、牵引床、训练阶梯、各种上下肢关节训练器、肌力训练器、磨砂板、轮椅、助行器、pt床等。充分满足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在原有中医一个实训室和一个老年康复中心的基础上,投入资金100万元扩建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并与学院附属医院资源共享,使其满足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需要的同时还具备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及康复治疗服务功能。现与襄阳周边多家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和康复治疗中心有长期协作联系,充分满足了本专业学生的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的要求。
六是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引进有丰富教学及临床经验的人才、选派现有教师外出进修、每年从专业对口的本科以上毕业生中招聘人才等方法,增加专业教师的数量,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通过学历学习、导师制度、集体备课、学术活动、讲课比赛、技能操作比赛、临床实践、社区卫生服务、实验实习管理及编写教材和讲义等途径,帮助教师及时获得康复专业的新技术、新信息,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教学水平提高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我们打算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主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培养4名骨干教师,负责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所有专业教师均要求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和康复治疗相关执业资格证,聘请校外康复治疗技术专家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和兼职教师,指导专业建设,传授专业前沿知识与技能,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