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店的财务管理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自古以来,酒店就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企业,无论那个时代都有酒店存在的身影,但是不在哪个时代,酒店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盈利。而盈利中最关键常见的就是成本的控制。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成本控制的越低盈利就越多,所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有关成本控制的问题就一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就酒店财务管理中的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酒店 财务管理 成本控制 问题分析
我们很清楚的知道,一个酒店的经营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耗费的过程,所以追求控成本控制,让收益达到最大化是酒店管理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也是加强财务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一个酒店的经营我们基本可以分为三大块:一、餐饮;二、客房;三、能源消耗。这三大块如果按照原材料进入酒店的先后来计算的话,我们也可将之分为:采购、加工、人力和能源四个成本类别。一个酒店的成本控制基本就是这几个方面。其中采购作为酒店经营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是成本控制的最重要的一项。无论是餐饮,还是客房,乃至于能源消耗方面都离不开采购。而从降低成本来看,无非就是货比三家,争取用最少的钱买质量最好的东西,在大批采购和库存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最重要的。而加工环节则主要是餐饮方面的厨房成本控制,厨房经营的好坏决定着一个酒店的餐饮是否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决定着酒店的兴衰。所以这一点不容小觑。
下面我们就系统看一下当前酒店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一、财务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地位不突出,机构设置不合理,成本控制的体制不够完善、严谨
实际上,当前存在的很多酒店都没有设立财务总监,有的虽然设置了也只是作为一个部门经理。不进入领导班子,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协调各个部门的关系,更无法去控制各部门的支出,而且有的酒店没有专门另设采购部,又或者采购部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不受财务管理,这样,财务就无法及时的了解市场行情而控制采购的支出,起不到监督控制作用。
而这些现状将一个重要的讯息传达给我们,即在整个采购、入库、挂账、付款、部门领料和使用的过程来看,整个酒店的经营环节中成本控制体系存在着一定的漏洞,缺乏监督。比如,在酒店的日常维修工程中,用什么,用多少都是由维修人员决定,这方面的财务支出无法做出相应的判断,自然也无法起到监督作用。
二、没有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细化的成本预算
从第一点我们已经看到,财务机构的地位,成本控制体制的完善与否都决定了很多酒店几乎无法指定预算,也下达不了消耗的定额,因为他体制存在的漏洞决定无法针对具体项目层层细分。还是以采购为例,采购部门独立,或根本就没有采购部门,财务无法了解市场,无法给出具体的采购支出预算。更不要提餐饮的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等等。预算都无法确定,那么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表等问题也无法解决了。
三、部分酒店设备陈旧,能源消耗较大
部分酒店建店时间较长,设备有些老化落后,时常发生故障,因此能源消耗大,而且维修费也是一笔较大的成本支出。
酒店加强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制度和标准
种种表现告诉我们,在加强成本控制中,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工作体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制定了一套合理的程序、制度和标准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
第一,理顺生产流程,建立生产标准。保证整个流程在监督和控制之下,消除操作性的误差,确保在餐饮业方面食品质量达到优良品质。
第二,标准制定后,要严格监督各个环节,统计出出菜的数量和质量,做出正确的评估预算。
二、加强财务管理,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从而制定成本预算
实际上,在整个成本控制中,采购作为第一个环节,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源头。为了能够有效的进行酒店采购成本控制,应该在今后的经营中将采购纳入财务部,并重视财务让其预知参与酒店的管理。这样能够有效的加强财务对各个部门间的联系,而且在管理中更加了解市场的行情,能够及时的对采购方面支出随着市场变化做出调整,既不会增加采购部门的压力也不会浪费酒店财力。另外,也是由于参与了酒店的管理,财务可以对每个细节进行分析然后制定一份合理的、科学的,完整而且喜欢的预算,这对于酒店的成本控制来说是最有效的,而且在整体分析的同时也能及时的将酒店经营中的漏洞指出并且改善。
三、加强内部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加大对采购成本、加工成本、能源消耗以及设备的日常控制力度。采购和加工方面主要是加强监督,认真考核。而能源消耗方面,主要是在餐饮部、洗衣房这两个耗能大的部门安装好水表电表等,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每月都要按照酒店所下达的指标控制。并且就酒店的整个能源使用的情况进行调查,找出节源措施。日常设备方面,酒店的日常设备很多,如:中央空调、电梯、洗衣、锅炉等等,所以但就维修、保养等方面就是一项很大的支出,所以就这方面预算要做好“预防性”预算。
综上所诉,在一个酒店经营中,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而若要提高盈利率成本控制问题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难题。而且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酒店的超额利润也渐渐消失,酒店业进入了一个低谷,不但盈利率降低,连生存也面临危机。因此,酒店成本控制的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聂晓伟,李敏.浅析酒店的成木控制.商业经济.2009(5):97-98.
关键词:酒店集团 全面预算管理 存在的问题 改进措施
从酒店行业看,预算管理应能表现出全面性,统筹各环节的酒店预算。在这种前提下,细化部门职责,从根本入手提升预算实效。酒店预算包含着目标制定、预算执行及评价考核。在横向方面,应能兼顾财务及业务双重的指标;在纵向方面,也应凸显酒店独有的新特色,这种基础上评价业务。从酒店经营来看,应能创设全方位的这种管理,密切衔接各个预算流程。唯有如此,酒店集团才会拥有更优的自身实力,表现出竞争优势。
一、全面预算的新模式
从现代企业来看,全面预算管理正被广泛采纳,用于多样的行业。酒店集团拥有较大的自身规模,也涵盖了多样的日常业务。在这种状态下,全面预算应被看作根本性的战略途径,酒店集团都应采纳这一新模式。详细来看,全面预算解析了各阶段内的市场需要,科学予以预测。预算的要点设定为酒店销售、投资及总成本、日常性的收支。由此可见,全面预算涵盖了各层次的酒店日常经营。
二、全面预算的必要性
首先,全面预算新模式吻合了根本的战略导向。现今状态下,酒店集团拟定的总规划密切关系着市场,不可缺失配套的预算。这是由于,规划好的酒店预算决定着酒店集团拥有的综合性竞争力。在剧烈竞争中,酒店应能占有优势,密切衔接于市场。采纳全面预算,在最大范围内整合了长短期两类的战略目标,顺利完成设定好的目标。
其次,全面预算规范了平日收支,是必要的约束。酒店集团拓展了固有的经营规模,与之相伴的支出资金也变得更高。针对支出的监管应被融入各环节的日常经营。采纳全方位的酒店预算,规范调配了一切的现有资金,从根本上也可提升调配资源的实效。
第三,采纳全面预算,从整体入手调动了积极性。这是因为,全面预算拟定了根本的财务规划,督促职员及管理者都遵从设定好的指标。由此可知,全面预算在考核中应能对比并且评价差异,督促执行者真正提升实效。借助全面的预算,员工也拥有了更高的积极执行动力。
三、解析现存的问题
(一)没能构建体系
在预算体系内,全面预算被看成高层次的一类预算。在预算阶段内,全面预算囊括了多样环节,反映出真实的酒店经营实效。全面预算起始于销售预测,全方位预测了酒店投资、日常性的融资、酒店收支等状态。经过财务预测,得出明晰的负债报表及损益状态,推测得出精准的现金流。在全面预算范围内,酒店集团平日内的经营应被看成综合性的,依照设定好的目标予以调整。全面预算拥有的优势为:分散了财务权责,并且集中监管。这样的基础上,即可调配量化的资源,监督各环节的预算。
落实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就要配备多层次的体系。然而,酒店集团现今的全面预算并没能配备最佳的体系,缺失了体系性。预算体系并没能凸显预算效能,从各个角度来看都呈现出局限。这样的状态下,没能拟定必要的预算体系。体系缺陷在于:没能明晰多层次的预算落实、监督不够适当、缺失了反馈分析。从根本上看,单纯注重了片面的某一范围预算,没能兼顾全方位预算。缺失全面参与,编制出来的预算体系也暴露出偏差。
(二)不适当的预算编制
全面预算涵盖了酒店资本、日常的经营及财务,这种预算模式拥有全方位的新优势。编制预算规划,先要齐备各层次的预算资料。在编制过程中,应能衡量综合性的市场变化、酒店发展历程、现今的经济态势、总体占有率等。然而不应忽视,现今预算仍局限于偏窄的总范围,注重利润指数。除此以外,缺失了周延考虑,对对标企业集团和对市场分析不够深入。例如:在每年预算目标制定过程中,过多参看历史数据而忽视市场变化及对标企业采用的经营发展策略,导致预算目标编制不够合理;分解季度和月度预算目标过于随意,导致从全年来看,月度、季度目标出现先松后紧的现象,不利于集团整体预算控制。
(三)缺失了必要认识
最近几年,酒店预算趋向于完善,多数酒店都增设了审批表、月份内的预算资金、调整预算的单据、付款及资金等的申请。针对于细化的预算环节,也都拟定了必备的审批。但即便增设了配套性的预算指标,仍没能构建完备的体系。全面预算设定了成本限额、各阶段销售额、应收账款周转率、客房入住率、平均房价、就餐人数、餐饮毛利率、GOP率等。经过全方位评价,事前给出了明晰的经营规划。后续在落实中,还可实时纠正隐含的偏差,及时予以调控。在事后阶段内,全面预算还可用作考核,考核指标整合了资金流、成本等的目标。缺少必要重视,没能接纳系统认识。酒店集团日益拓展了规模,也增添了日常管控的难度。然而,管理者倾向于忽视预算,没能细分多部门的预算。没能更新认识,阻碍了持久性的预算进步。
四、摸索改进措施
ERP的信息化系统是全面预算必要的工具,对全面预算实施效果起到保障作用。从信息化建设来看,应当强化财务、采购、资金的共享平台建设。对于集团会员关系管理系统、中央订房系统、酒店运营管理系统,要打通对接共享平台。唯有如此,才能提高酒店集团全面预算的实施效果。全面预算设定的管理模式仍缺失了完善性,有待实践中的改进。酒店集团需提高认识,真正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要融入日常的多环节经营,接纳先进的全面预算经验,管理者要拥有更高层次的全面预算认识。同时,针对于职员还需强化培训,让职员自觉接纳新式的预算体系。
完善预算体系,增设全方位的考核指标。要从制度入手,真正设定更为规范的全方位预算。在预算过程中,要增设各方面的指标体系,例如业务预算、费用成本预算、资金预算、投资预算等。这些指标体系的建设也是最终预算评价的重要依据。在日常落实中,为了防控混淆多层次的预算指标,还需拟定明晰的预算大纲,在更大范围内简化预算。构建多层次的预算考核,真正明确奖惩。针对于设定出来的考核指标,都要确保这些指标可被落实,具有可行性。经过了考核后,应能记下各阶段内的指标落实状态。这样做,调动了参与预算规划的积极性,避免懈怠及忽视。应当拟定适合酒店自身的预算指标,把全面预算分解为初期的编制目标、后期执行目标、针对指标的考核。全面性的预算管理可分成纵横两个层次,横向设定了财务及业务这样两类,纵向则要凸显独有的酒店特色,体现先进的业务指标。
五、结束语
相比于传统预算,全面预算拥有更高层次的精确性,密切衔接了各流程的酒店预算。然而从目前看,全面预算在酒店集团范围内仍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实际上,全面预算应被融入多环节的酒店预算,创设优良的预算体系。酒店集团应能明确现今执行预算中的各类难题,不断提升水准。未来的经营中,还应不断摸索并归纳全面预算的相关经验,从全方位入手改进现今的预算状态。
参考文献:
[1]喻琼.浅议全面预算在高星级酒店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6):53-54
[2]张娜. MC连锁酒店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4(S2):174-177
[3]叶彬辉.酒店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市场,2015(50):114-115
[4]陈丹.探讨如何发挥预算管理在酒店集团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04):52+84
关键词:双面向;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76-03
所谓“双面向”就是既面向“行业”又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它是S大学既服务水电行业,又服务三峡地区经济“双服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双面向”人才培养体系包含:“双面向”的专业改造、“双面向”的课程体系、“双面向”的队伍建设、“双面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双面向”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等5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实施“双面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以来,S大学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行业特色鲜明,就业率逐年提升。
一、依照“双面向”实施专业改造
从2004年S大学经济与管理各专业按大类招生开始,通过设置专业模块方向课等方式,满足学生按市场需求选择专业方向;随后过渡到按照“专业建设成熟度+市场需求度+人才培养定位满足度”来改造传统专业,增设专业方向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实施按专业方向招生和培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水电行业大中型企业每年均会主动到S大学招揽管理类人才,人才质量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专业模块方向设置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电力行业对电力市场营销人才的需要,S大学在开设电力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获得学生和用人单位,尤其是涉水电类企业的好评,师资上通过引进、原有专业教师到水电企业挂职实务训练、外聘兼职教授(教师)也已满足要求,并符合人才培养的定位,2009年改造成功,2010年顺利实现按电力市场营销方向进行招生、培养。旅游管理专业2010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计划每年定向培养100名左右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旅游职业经理人才,为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尤其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区域提供高素质的旅游专门人才。利用专业改造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对物流管理专业增设港口物流、医药物流等专业方向,工商管理专业面向工程类培养项目管理经理人方向进行改造等,实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定位的目标。经过改造与建设,工商管理专业已于2010年度被S大学认定为“品牌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从2010年开始电力市场营销的招生工作,旅游管理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开始招生,物流管理的港口物流、财务管理的水电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方向等均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构建“双面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以水电行业和三峡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为导向,辅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发展,实施“学科平台+专业基础+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构建了“双面向”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强化厚基础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就业、兴趣等,在专业拓展上实行新跨越。平台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科基础,分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平台,通过平台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以后专业拓展、个性发展提供保障;按专业特性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保证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专业模块选修课程的设置增加各专业的自由度,学科类下的各专业结合自身专业服务水电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实际,通过专业模块引导学生结合个人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或通过在原有课程中增加章节、案例教学来突出水电企业运营与管理相关知识,培养和引导学生职业取向和职业素养。旅游管理专业适应旅游国际化、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宜昌国际水电旅游名城发展的需要,增设国际旅游与导游模块、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模块。旅游管理专业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财务管理专业通过开设工程管理原理、工程财务与成本管理、施工单位会计和投资项目评价等模块课程,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工程项目的财务决策与管理能力训练。物流管理专业针对宜昌建设三峡现代物流中心,成为长江上、下游物流联系的国家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增设港口物流、国际货运、集装箱与多式联运等课程。市场营销专业为了适应电力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增设电力市场营销方向,通过开设电力市场营销、电力供应与销售管理、电力产业政策与市场监管和电力客户服务管理等核心课程及实践,培养既懂电又懂营销的复合应用型成才,深受电网企业的欢迎,2010年第一次招生第一志愿率就达到了1∶10。
三、形成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按照“双面向”的人才培养定位实施专业改造与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工商管理类已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青年教师到水电企业挂职等实务训练,高级职称教师积极参与水电企业科研合作等机制,培养教师的实务工作经验。如市场营销专业全体专业教师利用暑期到宜昌供电公司顶岗挂职轮训,物流专业教师到宜昌市港务局、交通物流发展局进行实务训练,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教师深入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中国葛洲坝集团等大型水电企业进行培训和项目咨询等。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或曾经供职于企业,或在企业挂职过,或与水电企业合作开展过课题研究等,教师队伍“双师型”比例达到95%。
四、探索了“双向互动”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
“双面向”的人才培养定位必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人才培养方案虽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执行中想要落到实处,其保障机制就异常重要。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改革,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了优化,从战略合作层面突出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职责,满足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的需要。走出去方式: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宜港集团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云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水电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30余个,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请进来方式:聘请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三峡财务公司总经理、中国葛洲坝集团副总经理、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国家电网公司宜昌超高压局党委书记、湖北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云南云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等多人为工商管理类兼职教授(教师),不定期为本科生开办学术讲座、授课、毕业论文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等。
五、建立了“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有机结合:工商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以及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设置均以“行业+区域”为主导,依托S大学服务水电、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加深水电企业与学校、学生之间的沟通、广泛了解,缩短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更好地就业与创业。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面向水电行业和区域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拥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以后的职业拓展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还必须拥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到企业后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以及教学执行中一贯坚持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齐头并进,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有机结合:校内实验室注重模拟企业运营环境进行企业招聘、财务预算核算、物流配送、酒店管理、景区导游实务等技能训练;校外实践基地注重岗位技能的训练、职业素养的熏陶。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校外基地与学校实验室明确分工,能够在校外基地解决的问题,就不带到校内实验室,同理,能在校内实验室解决的问题也不带到校外实践基地。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授(教师)有机结合:实行校内教师不定期到水电行业和区域内大中型企业进行挂职实务训练,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技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校外兼职教授(教师)不定期到校内主讲或合讲部分课程或开展学术讲座,对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实践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指导等;校内教师到实践教学基地企业进行企业内训,提供管理咨询等,校外兼职教授(教师)到校内对专任教师开展专业技能指导,相互合作,实现双赢。
六、“双面向”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1.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稳步提升。近几年,工商管理类四级英语一次通过率稳步提高:2009年、2010年2011年四级英语一次通过率分别达到85%、86%、88%,在S大学名列前茅。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均能结合指导教师科研课题和实习或工作单位选题,实证分析课题比例逐年上升,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系统梳理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产生一批高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如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权配置研究――以中国葛洲坝集团为例、湖北电力公司营销策略研究、福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分析、建设三峡航运物流中心的策略研究等近30余篇荣获省学士学位优秀论文。学科竞赛成果显著,工商管理类学生获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铜奖5人次,省大学生挑战杯赛金奖4人次等,银奖10人次。工商管理类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获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三等奖3人次,发表科研论文14篇。
2.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尤其面向水电行业和三峡区域大中型企业就业人数逐年上升;社会声誉显著提高,新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2014年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将全部面向省内按一本招生。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意见的统计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实践技能的满意度很高。
3.建设成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双面向”人才培养凝练的成果获得各类奖励,如《省属综合性大学跨门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S大学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荣获S大学第六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面向水电行业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荣获S大学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分制下大类培养模式研究与教学管理实践》荣获S大学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一系列建设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对“双面向”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的认可;另一方面,在教育界、用人单位涉及的行业中影响力也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巧慧,邢培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50.
[2]孙素芹,顾永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与依据现代教育管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2,(09):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