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房地产盲目助推大量高星级酒店诞生的情况下,“十二五”末已出现酒店布局不均、需求过剩、经营业绩下滑、部分酒店面临拍卖或转型,为此,及时科学指导城市酒店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推进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防止过度发展或发展不足而损害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为此,科学指导城市酒店的发展规模及其分布在“十三五”建设期间显得尤其重要。
一、国内外文献及研究现状
国外针对区域酒店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的不多,因世界前10酒店管理集团中有7个在美国,为此重点关注了美国在该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学者Smith分析美国从1990年到1998年这段时期,洒店业构成比例、规模增长和收益变化,他的分析是很有意义的,能对投资者降低酒店投资的风险。学者JanA Deroos的研究主要基于NOR指标,即理论住房率,他研究分析这个指标的重要意义,是实现对美国酒店业的供求情况进行平衡。学者Jeong-Gil Choi根据美国近30年的酒店增长率情况以及对美国酒店业的未来发展周期和转折点进行预测。强调通过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多因素的角度对区域酒店业布局等进行系统的研究。
国内酒店管理方面的学者专家也在不断完善相关的理论体系,瞿富强对酒店项目与区域经济建设可行性研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马智亮、邓子瑜等提出了酒店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集成化辅助系统的模型。葛良文结合以往宏观行业调控研究成果,论述了酒店业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框架及作用。王勇评述了酒店发展与地区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系统性地归纳了酒店业与地区经济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重点关注区域。杨永堂研究了酒店规模发展与地区GDP与CPI数据的关系,从基准收益率、现金流、影响因素等方面细致地作了财务评价研究。
本文尝试通过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体系给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将地区经济发展与酒店业发展进行关联分析,构建两者之间协调关系的模型,并运用重庆市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二、城市酒店业与经济发展的彼此影响动因
(一)城市酒店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酒店业的发展本身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市资源和发展定位的区别,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占比也就不同,如以旅游度假定位的三亚等,酒店的收入与利润对城市GDP的影响占比较大,而以中心城市定位的重庆等酒店对城市GDP的影响占比目前在10%-15%之间,且呈上升态势。主要影响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酒店业的发展会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发展资金;二是高星级酒店能提升城市形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增加城市国民生产总值和税收;四是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建筑业、商业、交通业等;五是酒店I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强,酒店业的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城市的就业率。
(二)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酒店业的发展
酒店业的发展依赖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且总是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主要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本逐利的本性会吸引财团在城市经济发展较好城市投资建造酒店;二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商务和旅游人数增多、流动加快,促使解决餐饮、住宿问题的酒店业出现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三是政府部门会创造良好的投资政策,特别是银行资金的支持、税收的支持及土地费用的支持等;四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交通、通讯和市政设施等的提升改造,为酒店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环境;五是在城镇化及房地产引领城市经济发展中,近5年新建的高星级酒店约90%是以房地产集团为背景的酒店。
三、关联性及协调性分析
(一)酒店业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鉴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选取了国民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的投资额、第三产业的收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进出口总额、国内游客人次和收入、国外游客人次和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外资利用额等9个与酒店业紧密相关的经济发展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选取酒店数量、客房数量、床位数量、酒店员工数量等4个指标,及在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国有和私有酒店各一个,平均其总收入、总利润、可售房价格、可售房利润、客房收入、客房出租率等6个反映经营质量的发展指标来衡量酒店业的发展水平。数据来自《重庆旅游统计公报》、《重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重庆劲力、万友康年大酒店。
表1 重庆市2000年---2015年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及酒店发展指标数据
(二)城市酒店业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测算
本文采用主分量分析方法来评价经济发展水平。步骤如下:首先,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标准化的数据;然后,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分量分析,得到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将各主分量贡献率占选取主分量的累积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计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计算公式为:
F=■wk*fk (1)
其中,F表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数,wk为权重,wk=λk/■λk*λk,λk为第k个主分量的贡献率,fk为地区第k个主分量得分。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1个指标的数据做KMO和Bartlett检验,运算结果为KMO=0.62,大于0.5;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值为209.23,其相位的伴随概率P值为0,小于显著性水平值0.01,表明变量指标之间存在复杂的统计相关关系,样本数据可做因子分析。对地区的相关指标数据做主成分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入选2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5.065、1.255,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45%,由此可以判断这两个主分量能够很好地代表所有指标的信息,能够较好地反映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地区在两个主分量上相应的得分和主分量的权重代入到公式(1)中,即得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数-0.42,酒店业发展指数0.25。
(三)城市酒店业与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酒店业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皮尔松相关系数为0.875(显著性水平在0.01的双尾检验),表明酒店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高度正相关,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为了进一步验证酒店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酒店业发展水平的回归模型。建立回归模型:Y=a1+b1X+e1 (2)
经计算,回归系数b1=0.855,可决系数为0.756,回归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酒店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
(四)城市酒店业与经济发展协调度y算
协调发展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是多系统或要素在协调基础上的综合发展。由于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系统内部要素或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调整,通过协调度来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协调状况。设酒店业发展指数和地区经济发展指数分别为X 与Y,参考有关协调度研究的文献,定义酒店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公式为:
SXY=(X+Y)/■ (3)
式中,SXY代表酒店业与地区经济发展协调系数。协调系数SXY的大小与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呈正相关,SXY越大,系统的协调性越高,反之,则协调性越低;SXY的取值介于-1.322和1.322之间。为了清楚地反映两者协调发展的程度,根据SXY值的变化采用均匀分布函数法将协调度分为六个等级:1≤SXY
四、结论及意见补充
(一)结论
本文对城市酒店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酒店业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有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②酒店业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地域资源差异及城市发展定位的影响;③酒店业与地区经济发展还受宏观政策的影响;④城市经济发展必然会带动酒店业的发展,酒店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二)建议
酒店业是地区经济发展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协调好酒店业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酒店业与地区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实证分析表明重庆地区酒店业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度是轻度失调,为了使两者更好地协调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城市酒店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是不对称的,对当前酒店产能过剩,建议政府部门控制指导酒店建设的合理布局和总体建设规模;②对目前酒店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研,适当采取减税等政策支持酒店的良性经营,调整两者发展的失调。③城镇化建设中,房地产企业为规避资产经营风险而利用政策投资建造酒店,政府部门应逐步退出对房地产企业的政策引导,同时也有利于当前对房地产的调控;④在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方面,政府、酒店、学校要三方联动搭建平台,解决城市酒店业与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问题;⑤建议行业协会加强对酒店之间无序竞争的干预,规范市场价格,确保员工薪酬,确保服务品质,与地区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
(三)不足
以上分析主要是建立在高星级酒店层面,今后还需对城市酒店业中的特色酒店、主题酒店、民宿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等进行主成因素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魏锋,曹中.我国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7.
[2]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
[3]吴建楠等.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09.
[4]臧华.国际酒店集团经营策略比较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0,(11).
[5]曹晶.我国饭店业发展区域差异及对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10.
[6] 薛秀芬;尹晓华中外经济型酒店比较与启示[J].商业经济,2006.
关键字 城市化 集聚效应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的定义
城市的特征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从普遍性来看,城市具有密集性,即巨大数量的人口和高度的密集性;从经济的性质出发,城市具有由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经济活动支配着的市场常驻地的性质,简称“非农业的土地利用”;从社会的观点来观察,城市具有流动性和多样性,这种性质同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1.城市的形成
所有的城市都存在着基本的特征,即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的集中。对于城市形成的原因,各个领域对此有不同的解释,究其原因在于城市职能的多样性。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城市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脱离不开经济方面的原因。经济力量始终是决定城市规模、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根本力量。决定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力量主要有三个:比较利益、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比较利益是城市形成的源动力,是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这与社会分工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人们的劳动生产率有了差异,自然就会产生比较利益。
大多数城市的出现都源于大规模活动的经济利益。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当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时,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带来更大产出的经济现象。它为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集中提供了市场动力。
聚集经济提供了城市形成的直接推动力。所谓聚集经济,是指“因企业(或活动)设址接近另一个企业(或活动)而产生的经济活动中的成本节约”。
城市生活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城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因素在促使人们倾向于城市生活?第二,为什么在最近一个世纪里城市化加速发展得这样快?巴顿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过程,而是经历了许多不连续的步骤与阶段。今天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激增,与过去的城市发展全然是两回事。
2.城市的系统
由于城市的经济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要想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整理和掌握,我们有必要先把城市当作一个系统来把握。在后文中将要论述的内容,也大都与城市系统的这两方面相关联。
其一,不论哪一个城市,要想作为一个城市而存在的话,那么,在构成城市的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就存在着某种内部的平衡问题,我们称为“城市内系统”。城市经济活动和为它们服务的城市设施之间必须保持平衡。如果一个城市的规模较大,是具有城市中心职能的完整的市场圈,那么需要设有广阔地域的生活圈。
其二,城市是不能孤立存在的,不仅与作为腹地的农村相联系,而且还要和其他城市结成相互依存关系,在各城市之间,存在着城市职能的分散和互补,在这里存在着某种外部的平衡问题,我们称为“城市间系统”。从理论上分析城市职能的分布,或者说是各城市的层次结构,有中心地理论。在各种各样市场圈的中心位置上,发挥中心市场职能的性质叫中心性,这个中心市场的所在地叫做中心地。
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城市化是人口、社会生产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必经的过程。就城市化的内容而言,大体上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在经济基础过程中的城市化现象;一是在社会的文化过程(或上层结构)中的城市化现象。本文所探讨的城市化是前者,即经济基础过程中的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城市化的具体形式、途径、速度可以因各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一个客观历史发展过程却并不会因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城市化是城乡关系的转型,其标志是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城市化、城市现代化,都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经济过程。
城市化的浪潮使城市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并且使居民能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所创造的现代化生活设施。这就是城市现代化作为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当人口和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城市地区的时候,公共设施费用比之人口平均分散在全国更为经济。对于个人来说,城市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设施和舒适的环境。这在农村是不能得到的,农村即使可以提供这些设施,代价也极为昂贵。企业发现在城市里进行生产,其费用比在其它地方远为低廉,因而它们选定地点时,这一点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对于城市化过程开始的原因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传统的学说认为城市化最初是从农村生活慢慢地演变过来的。劳动的进一步分工,乡村规模增大与专业分工具有更大的经济性。工业被吸引过来,其原因在于城市能够以大规模占有本地市场、提供熟练和非熟练的劳动力、便于利用辅助工业等各种形式显示出聚集经济的优越性。对个人而言,城市可以提供广泛的服务事业,还能提供安全保障和就业。从各方面来说,城市化过程一旦开始,他就形成自行增长的市场力量,这些力量促使各种要素和人口不断流入城市。这种传统的说法遭到简・雅各布斯的批评,她认为城市和城市生活先于农村的发展,城市是从集市中心发展起来的。
这两种解释一开始似乎相互排斥,巴顿认为对于产生城市的一些解释,我们均可以设想它们是正确的,相互分隔,在地理上不同的地区,城市的发展具有独立和互不联系的性质。
对于第二个问题,不同于之前的城市生活发展,近期出现的城市化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现象。改变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经济是促使城市发展的一种积极刺激,工业化的到来提供了这种必需的动力。
2.城市聚集经济效益
现在我们会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今天工业与人口仍然在向城市集中?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考察选定城市地区所能得到的效益是什么。
从本质上看,城市经济是空间集中的经济。人口、企业和各种活动的空间聚集才形成城市,才存在城市经济。这里所指的集中,是在地理上集中于一个指定的地区或城市。工业在地理上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大家所能享有的所谓“聚集经济效益”。从而使城市产生吸引力(聚集经济)和排斥力(聚集不经济),藉此主导并推动着城市的发展、壮大、衰退及相应的结构变动。
聚集经济是城市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城市因空间聚集而产生,又因空间聚集而发展壮大;城市的物质、经济结构既是空间聚集的结果,也是城市聚集演化的基础;空间聚集既是城市吸引力的产生原因,也是各类城市问题的产生根源;没有空间聚集,就没有城市经济。
当地理上的紧密接近能为企业与工厂产生外在利益时,就出现了聚集经济效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聚集经济效益都是外在的:当某一单个企业在某一特定地区发展而享有利益时,比如那些由于扩大规模而增加利润的经济,应该是严格地属于内在的。
聚集经济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是指一定有限区域内随着某一产业总产出的增加而引起的该产业内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后者是指“当经济活动集中于城市地区时,产生的成本节约”。
聚集经济产生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空间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有关社会经济活动的成本。
2 空间集中所产生的大数法则效益。多个行为个体(居民和企业)及其活动的空间聚集,使任何一项活动都会有足够多的个体与之相适应,从而减弱由社会经济活动所带来的损失。
3 空间集中的互补性利益。
4空间集中所产生的信息交流。
正是由于上述聚集经济效益,人口、企业不断地趋于地理上的集中,从而推动力城市的形成。
三、城市化拉动经济发展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对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额都占全国70%以上,城市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从经济效益上看,城镇的经济效益要大大高于农村,大城市的经济效益要高于中小城市。
如果运输成本和内部规模经济是城市发展唯一的经济理由,那么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常是有限的。城市的经济重要性将严格取决于运输和生产所能利用的技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出行成本的降低以及“最优”制造商规模的缩减导致城市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变小。
事实上,城市对现代经济的重要性几乎很少强调内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与此相反,它更多强调的是外部效应、溢出效应、外部规模经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变得日益重要的那些因素、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等。
从城市宏观经济来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构成经济增长的机制问题。现代城市规划基于地方或中央政府的控制和影响,城市的发展是在这种审慎制定的政策下进行的。规划人员需要城市发展理论以便能遇见这些措施的长期效果,所以城市发展模型(或者说城市发展理论)对于我们了解过去城市发展是重要的。
就城市经济增长的本身来说,有些作者认为城市像人一样,会有它的生命周期,也会经历成长、繁荣和衰落。增长只是较长周期中的一个阶段,巴顿认为,要理解城市经济活动,我们应当了解这个周期中的基本机制。在本文中,我们集中探讨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理论。
这些模型可分为两类――“需求指向”型和“供给基础”型两类。
前者考虑了出口基础和投入产出的研究方法,假定经济增长是由于外界对城市经济内部生产的商品某些预定需求的外部增长刺激。例如中心地理论(需求引起增长)。
在城市中,这种“需求指向”型又分为两种产业,一个是以来自城市之外的需求为对象,生产输出商品的产业,再一个是城市多个需求,也就是为满足有输出产业的生产活动而派生出来的需求,以及由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而派生出来的需求(生活资料和服务)的地方产业。
在输出产业和地方产业之间的关系上,作为城市成长的动因并使其持续成长成为可能的是前者,支持前者并对前者起被动反应的是后者。在这个意义上,前者称之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支柱产业),后者则称之为非基础经济活动(非支柱产业)。
雅各布斯认为,“只有输出产品是不够的――从城市的最早输出产业和面向输出产业的供给产业(地方产业)出发,是城市经济多样化,并使其通过派生的过程,城市才得以成长。”她所指的是什么事情呢?
第一,在旧式的生产过程中追加了许多新的生产,只有在新的生产活动中增加生产过程,才会使城市经济不但在规模上日益扩大,而且也会使它更复杂和多样化。
第二,在这种反复过程中,城市既有了生产输出商品的产业,又有了供应给输出产业的物资和服务的产业,这种“乘数效应”就是这一反复过程的基本点。城市的输出产业扩大了,地方产业的规模和种类也会增加。相同的事情在反复,促使城市得到了不断而持续的成长。这一反复体系,在城市形成和成长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不管城市多么复杂,只要其经济发展,它仍在城市中发挥作用。
第三,就是通过城市生产的输出商品而得到的输入商品,将怎样处理的问题。雅各布斯把城市购买输入商品转化为自己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的过程,称作“输入替换过程”。这一过程虽然减少了地方产业那部分输入商品,但是,却扩大了城市的市场规模,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如果输出也增加,就会使“输出”和“输入替换”两个乘数效应结合在一起,城市将会加速地急剧成长。
供给为基础的理论则采取相反的途径,认为是城市供应了各种设施,从而将劳动力、资金和商业吸引到这个地区,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增长。
四、实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并进
从前文中的分析可知,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客观上要求城市化必须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过度城市化(城市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和过低城市化(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都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二战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掀起了城市化的,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化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由此造成了就业、交通、环境、治安等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根据美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的城市化阶段理论,即城市化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乡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的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介于30%―70%之间);在高度城市化后城镇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的晚期(城市化水平大于70%)。
在我国,由于建国以后长期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片面的重工业发展战略,使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表现为过低城市化的特征。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户籍、土地制度的放松,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稳步发展时期。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城市化,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扎扎实实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并进。
参考文献
1K.J.巴顿.《城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山田浩之.《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
4蔡孝箴.《城市经济学(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5周伟林.《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7刘玉博.《城市规模聚集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河北大学,2005
7白春梅 ,黄涛珍.《城市规模与聚集效应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关键词:旅游产业;旅游规划;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44-04
一、问题提出
当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语言以及旅游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旅游业在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被视为了一种宏观经济问题的万能良药,或是作为社会变化的引擎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打造良好形象的武器[1]。旅游规划也因此变得更为普遍,编制规划也成为旅游发展广泛采用的手段[2]。然而,旅游规划似乎并不总能奏效。尤其是在中国,旅游规划正在或将要面临较高的流产率和较低的实施效力,特别在内陆地区情况表现得更为糟糕[3]。
为了解释规划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近年来对旅游规划与实施的差距(Gap between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GPI)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研究者在各类研究中也接触和发现了旅游规划与执行之间的差距现象,如:社区参与研究[4~5],关于土地使用控制的错误计算[6~7],中央计划与地方可能性的差距 [8],缺乏可用资金[2],环境变化的不可控因素等等[7]。在中国,最早指出中国GPI问题的是在“2001年中国旅游规划高峰研讨会”和“2001年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旅游规划与实施现状的问题。随后Kun lai[1],惠红[9]等从规划编制者、规划执行者、当前制度和标准等方面解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现实中,旅游规划的实施成功若以旅游产业的成功作为衡量标准,那么“规划实施成功”的意义则不仅仅局限于规划蓝图的建设部分得到实现,而是在于规划下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产业获得了满意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实中,规划实现其预期的效果涉及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在本文看来,社会经济因素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即:在一般情况下,旅游规划实施成功的概率与经济发展的程度呈正相关。为了证实此假设,本文另辟蹊径,从世界旅游产业的分布规律研究入手,以国家为单位对象,间接分析旅游规划成功实施与经济因素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为了验证关系假设,需要充足的统计数据与适宜的方法。由于世界各国情况差异较大,世界旅游产业的分布与比较采用计量分析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因此,本文借鉴库兹涅茨、钱纳里等建立的经济截面国际比较分析方法,将2007年数据齐全的国家运用分组统计的方式考察旅游产业指标随着国家富裕程度的特征变化[1]。
(一)国家分组
本文对于研究对象的145个国家进行分组。分组主要按照人均GDP(根据当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并尝试按照平均值法或相对均衡的方式将其分为5组。两种分组方式的结果并未见显著差异,本研究采用后一种方法使各组国家数量相对均衡以利于观察。
(二)计算每组国家相关变量的“特征值”
计算特征值的方法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种:一是“总和法”,即取每组国家某个经济变量数值的总和;二是“中值法”,即每组国家某个经济变量的“中间值”;三是“平均值法”,可以是加权平均或是未加权平均;四是“回归分析法”,用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此外,还包括其他的统计方法。本研究将综合采用“总和法”、“平均值法”表征相关变量的特征。其中,“平均值法”采取未加权平均值法,具体方法是:
Yij=∑yij/n
其中,Yij为第i组国家的第j个经济变量的“特征值”,∑yij为第i组国家第j个经济变量的每个国家的数值的加和,n为第i组国家的个数。
(三)分析旅游产业相关变量“特征值”的变化与关系
本文主要选择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的《UNWTO World Tourism Barometer》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供的可比较的2007年世界各国旅游统计数据,在各截面上综合选择绝对数量、份额数量以及产业效率等指标,具体包括:国际旅行收入额、国际旅行收入份额、国际旅行接待收入密度、国际游客人次、国际游客人次份额、国际游客接待人次密度。本研究运用不同指标在各分组国家中进行特征比较,分析世界旅游产业分布的总特征与趋势。
三、主要发现
以人均GDP2 000美元、5 000美元、10 000美元、30 000美元(购买力平价)为分界点,对2007年全世界数据齐全的145个国家进行排列(原始数据表略),各组国家数分别是:23个、25个、30个、41个、26个。分组后,相关指标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旅游产业分布表现出如下鲜明特征:
一、相关名词解释及说明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即财政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增速比。该指标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变动对财政收入变动的影响。
城乡收入弹性系数: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增速比。该指标主要反映经济增长能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
收入的民生指数: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财政收入增速比。该指标主要是财政收入增速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的对比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政对民生的普惠程度。
二、2011年全区总报告及各盟市分报告
(一)总报告
从各盟市财政收入弹性系数比较来看。全区只有通辽和赤峰小于1。弹性系数最高的是鄂尔多斯2.97,最低的是赤峰市0.63。
从各盟市城乡居民收入的弹性系数来看。其中:农牧民纯收入的弹性系数中有8个盟市超过1,最高为锡林郭勒盟2.6,最低是阿拉善盟为0.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弹性系数中有9各盟市超过1,最高为锡林郭勒盟1.74,最低是阿拉善为0.67。
从各盟市收入的民生指数来看。其中,农牧民纯收入的弹性系数中有5个盟市超过1,最高为赤峰市2.32,最低是鄂尔多斯0.3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弹性系数中有4个盟市超过1,最高为赤峰市1.69,最低为鄂尔多斯0.36。
从全区来看2011年我区的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为1.89,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的弹性系数分别为1.07和1.41,表明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速实现了同步增长且农牧民的收入效应较强。城乡居民收入的民生指数分别为0.57和0.74,说明从全区来看财政对民生的惠及程度较弱,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加强。
(二)各盟市分报告
呼和浩特市
在2011年全区主要指标增速排序中:GDP增速11.3%排名第8位,财政收入增速19.5%排名第6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14.71%排名第7位,农牧民纯收入增速14.77%排名第9位。
通过弹性系数的比对,呼和浩特的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为1.73,说明财政收入快于经济增长,表现了较为健康的财政增长水平。城乡收入弹性分别为1.3和1.31,说明呼和浩特的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有直接的正向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的民生指数分别为0.75和0.76,说明财政收入对民生的影响不够充分,没有实现同步提高。
包头市
在2011年全区主要指标增速排序中:GDP增速15.5%排名第3位,财政收入增速16.3%排名第7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14.56%排名第8位,农牧民纯收入增速14.74%排名第11位。
通过弹性系数的比对,包头的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为1.05,说明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乡收入弹性分别是0.94和0.95,说明包头的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的民生指数分别为0.89和0.90,说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略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呼伦贝尔市
在2011年全区主要指标增速排序中:GDP增速14.4%排名第6位,财政收入增速15.9%排名第8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15.37%排名第5位,农牧民纯收入增速21.41%排名第3位。
通过弹性系数的分析比对,呼伦贝尔的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为1.1,说明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实现了同步增长。城乡收入弹性分别为0.94和0.95,说明呼伦贝尔的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的民生指数分别为0.97和1.35,说明财政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同步,且对农牧民影响较大。
兴安盟
在2011年全区主要指标增速排序中:GDP增速10.4%排名第10位,财政收入增速29.9%排名第3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15.02%排名第6位,农牧民纯收入增速17.43%排名第5位。
通过弹性系数的分析比对,兴安盟的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为2.88,说明财政收入大大高于经济增速,表现了经济增长对财政的巨大贡献。城乡收入弹性分别为1.44和1.68,说明兴安盟的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较大。城乡居民收入的民生指数分别为0.5和0.58,说明财政收入对民生的影响不够充分,财政惠民的力度较弱。
通辽市
在2011年全区主要指标增速排序中:GDP增速14.6%排名第5位,财政收入增速13%排名第9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16.02%排名第4位,农牧民纯收入增速20.22%排名第4位。
通过弹性系数的分析比对,通辽的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为0.89,说明财政收入略低于经济增速。城乡收入弹性分别为1.1和1.38,说明通辽的城乡居民收入略高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的民生指数分别为1.23和1.56,说明财政收入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较大。
赤峰市
在2011年全区主要指标增速排序中:GDP增速15.5%排名第3位,财政收入增速9.7%排名第12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16.35%排名第1位,农牧民纯收入增速22.51%排名第2位。
关键词:港口物流;港口城市;港口经济;海上丝绸之路
Abstract:In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the new context of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port construction and port cities are facing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ased on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national strategy on the basis of port development and port citi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e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Johansen Cointegration and panel data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mechanismbetween port logistics and port city economy.The results show that long-term and s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rt logistics and port city economy;Two-way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dicators to measure the port logistics cargo throughput and container throughput of the port city and economic;Cargo throughput of the port city's economic contribution is greater than the container throughput of the port city's economic contribution;Economy on the port city of variance contribution cargo throughput is greater than the variance of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he port city of container throughput.
Key words:Port logistics;Port city;Port economic;Maritime Silk Road
一、引言
我国沿海地区港口发展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港口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带动了港口城市经济的增长,而港口城市经济又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和良好的基础条件。为构建和平稳定的合作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国家之间共同发展,我国提出了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明确指出了港口城市的重要地位,指明要加强上海、天津等15个重点沿海城市港口的建设,打造一座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在国家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的新背景下,研究分析港口城市与港口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
学界对于港城互动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研究港口发展η域经济的影响。Bottasso等以欧洲地区港口为样本,分析了港口生产量对就业的影响[1-2],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2]。Hargono等以巴丹岛为例研究了港口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Kuntoji等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港口,研究了小型港口发展与该国经济之间的关系[5]。Dwarakish等阐述了港口发展如何带动一国经济发展[6]。Deng等从港口物流方面探讨物流与港口城市之间的发展关系[3]。二是研究港城关系的作用机制。朱坚真、宋敏等以港口和港口城市为对象,构建两个对应的经济系统并检验两个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关系[7-8]。沈秦伟等检验了大连市的港口发展和大连城市发展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9]。Li检验了珠海港的港口发展对珠海市发展的影响[10]。Luan W基于港城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大连市的港口发展对大连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正在减弱[11]。袁旭梅等基于自然资源的视角研究了港口基础资源和港口投资之间的关系[12]。三是研究港口竞争、港口效率等问题。Ishii等运用博弈论均衡理论对港口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13]。Cepolina等研究发现港口发展战略的新趋势可加快建设信息通信基础设施[14]。Yuen等研究发现港口企业所有权所有者之间的内外部竞争能够有效提高港口集装箱输入效率[1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学者针对沿海港口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也开展了初步研究,如:王慧慧围绕历史文化路线,阐释了福建漳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的重要组成部分[16]。韩湖初等就“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问题,探讨了广州、北部湾是否为最早始发港[17]。刘宗义对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及海上丝绸之路对我国沿海城市发展和港口发展的贡献进行了理论研究[18]。现有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我国港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大部分仅从理论层面进行了论述,实证研究比较少见,同时缺乏对于港口发展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并且已有研究大多以单个城市为例。鉴于此,本研究拟以“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港口城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全面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下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并深入探析港口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港城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港口发展对港口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明确指出要提升中国沿海港口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地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近几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国际贸易活动,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一直以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弱化。支撑沿海城市发展和港口发展必须依靠自主创新的科技、文化、商业模式,企业必须坚持以自主研发为主体,打造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到服务模式创新的一系列自主创新优势,逐渐从“中国制造”迈入“中国创造”。综上所述,港口发展将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要求,以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促进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港口发展将直接带动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形式为港口产生的收益将直接体现为港口城市的经济效益。港口位于城市发展的经济系统中的供应链一环中,城市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受港口的快速发展的影响。另外,港口是城市对外贸易往来的重要流通渠道,不管在海洋运输、陆路运输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拥有港口的城市而言,城市能充分利用港口吸收外部资源来发展城市经济。
其二,港口发展的极化效应将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不断趋向增长极。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及多式联运在世界的普及,港口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运输周转地,港口的发展逐步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为充分发挥现代港口在全球运输链中的重要地位,港口在完善运输系统的同时还应推动优质产业向周边转移,使得区域内的产业联系更加紧密,使得产业的发展产生集聚效应。因此,港口的发展有利于城市产业的协调发展,进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其三,港口发展的马太效应会使得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在长期内受到影响。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港口在物流配送、仓储等方面的供给能力至关重要,这些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码头、泊位、港口航道、防波堤、锚地等,港口的供给能力又将直接影响港口城市发展。因此,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将在港口发展的马太效应下逐步受到其发展的刺激,最终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港口城市经济对港口发展的推动作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助力港口城市发展的同时,港口城市同样也是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港口城市将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探路石,为深化国际合作破除当前对外开放中的阻碍,打造更开放式的国际贸易交流中心,使得更丰富、更全面的货物资源通过港口进行贸易往来,全面提升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专业化装卸水平。因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而与此同时,港口城市的发展又带动了港口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港口城市的快速发展可以为港口发展所需的货物资源提供保障、为港口运输所需的货运要求提供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随着港口城市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物资供给与需求会不断增加,此时需要通过进出口的方式来弥补港口城市自身供求不稳的现状,而港口则是保障资源进出口的主要平台。因此,有关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比和国际贸易水平等)都对港口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二,港口城市的经济规模在空间上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港口城市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技术水平,从而也使得港口的基础设施设备日益完善,而港口基础设施又进一步为港口物流运输的多式联运体系提供了基础条件。
其三,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港口发展过程中附加业的发展。随着港口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内的高技术产业、金融业、服务业以及仓储物流业也发展壮大,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给港口发展提供其所需的资金、技术支撑、物流系统等。因此,高技术产业、金融业、服务业以及仓储物流业等相P服务业的发展为港口发展提供了一系列保障。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机制,如图1所示。
三、“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港口城市的互动发展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根据地理位置分布,选取分布于“一带一路”战略途径的14个港口城市2004年至2014年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三亚港口由于部分数据缺失,未包含在样本中。同时为避免通货膨胀对结果造成的偏差,将人均名义GDP折算到2005年价格。其中代表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GDP)的数据来源于各城市的历年统计年鉴,代表港口物流水平(港口货物吞吐量PT、集装箱吞吐量CT)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港口年鉴》,相关基础数据如表1。
(二)实证模型与指标选取
2、指标选取。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对于港口发展的一系列指标尚未确立一套系统的统计方案,有关港口发展相关产业的统计资料仍非常缺乏,因此,在选取相关指标时,必须非常具有针对性。其一,港口吞吐量是港口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计量指标,既能客观地代表港口发展的经济规模,又能充分体现港口生产的实际情况,因此,选取港口货物吞吐量(PT)来代表港口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其二,集装箱运输不但简化了货运的作业环节,增强了自动化管理,还降低了运营费用,减少运输成本,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同时选取集装箱吞吐量(CT)来代表港口发展水平的指标。最后,选取GDP作为反映港口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
(三)分析过程与结果
1、模型检验
(1)单位根检验。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使用Eviews软件对变量做自然对数处理,记为LNCT、LNPT、LNGDP。本文采用ADF、LLC、IPSW以及PP这四种检验法来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原始序列上所有变量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而经过一阶差分后,所有检验都通过10%的显著水平,表明原始序列的一阶差分变量都是平稳的,即三个变量都符合I(1)的特征。
(2)Johansen协整检验。根据上述单位根检验结果,有关港口物流和港口城市经济的三个指标都是一阶单整序列,这说明了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和GDP这三个指标具备了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的先决条件。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以上三个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通过建立基于Fisher联合迹统计量来对以上三个指标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判别。由Eviews8.0得出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上述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在99%的置信水平下拒绝了“不存在协整变量”和“至少存在1个协整变量”的假设,并且在9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了“至少存在2个协整变量”的假设,也就说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3个协整关系,该结果进一步确立了本文构建模型的合理性,即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3)格兰杰因果检验。根据上述协整检验结果,代表港口物流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代表港口城市经济的GDP这三个指标存在三个方向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在确定了变量的协整关系之后,进一步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明确港口物流和港口城市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上,LNCT和LNPT都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同时,LNGDP也是LNCT和LNPT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港口物流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经济GDP之间存在格兰杰双向因果关系,这表明港口物流的发展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能够促进港口物流的快速增长。
2、回归分析结果
(1)港口物流对港口城市经济的作用
首先,通过Hausman检验来确定模型(1)的影响形式,主要包含以下两步:第一步,通过建立原假设(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建立随机效应回归;第二步,用Hausman检验该模型是否是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中的检验结果可知,Hausman 统计量为15.46,p值为0.000
模型(3)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模型(4)为混合固定效应模型,本文通过F检验来确定模型(1)的模型形式,分以下两步:第一,建立原假设: 。判定法则为:若接受假设 ,则为混合固定效应模型(4),若拒绝假设 ,则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3)。第二,构建F统计量,分别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固定效应模型,得到各模型形式下回归所得残差平方和,假定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固定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 ,通过计算原假设所对应的F统计量来对原假设进行判别,假设 所对应的F统计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N在本文中表示所选取的城市数量,k表示自变量个数,T表示样本时间跨度,因此有N=14,k=2,T=11。由Eviews8.0分别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固定效应模型,可以得出每个模型相应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 , ,从而根据上述构建的F统计量计算出 。由函数 得到F分布的临界值,其中 为临界点, 是自由度,在给定 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临界值为 ,有 ,所以拒绝 。即最终模型(1)应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更合理。由Eviews8.0得出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四、结论和启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实施将有效带动我国港口和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港口与城市经济地位的崛起又将进一步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外延伸。本文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背景,选取海上丝绸之路1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港口发展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港口发展与港口城市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这表明港城发展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机制,一方面,城市利用港口进行国际贸易往恚不仅从国外承接先进的技术、大量的外资以及成熟的商业经验等,同时向海外输送优秀的人才以及丰富的物质资源;另一方面,港口通过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更好向海外输出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模式正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宗旨,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原则。
(2)港口的快速发展有效的促进了港口城市的发展。关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明确指出,港口发展应着重发展海洋经济,要推动建设海洋强国,由此,必须大力支持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我国在海洋、远洋科考方面的关键技术。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关键技术的科研离不开物质资源、配套产品、运输物流、能源消费、金融投资等相关行业的支持。因此,对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点港口城市而言,这是一次产业升级换代的有利时机,这表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在推动港口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了港口城市的发展。
(3)港口城市的发展对港口的发展有着正向促进的作用。大力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将促进丰富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以国际贸易交流的方式向各大港口城市汇聚,这些资源将通过被吸收、中转、交易以及就地转化等方式被港口城市所利用,与此同时,外资企业也会纷纷接踵而至,大量的外资资金以及各行业优秀的人才也会输送至这些港口城市,正在这种资源集聚的效应奠定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国际经济和金融中心的基础。这表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在加快港口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又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从而推动了港口物流的发展。
(4)在对港口城市经济影响的方面,集装箱吞吐量要大于货物吞吐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港口城市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方面,集装箱吞吐量更加受到港口城市经济变化的影响。这是我国港口建设朝向集装箱发展的表现,尤其是国家强调的“大力推进重点港口城市建设,重点打造超国际水准的集装箱新干线,推动区域性邮轮母港发展”,这表明,发展和促进重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Bottasso A, Conti M, Ferrari C, et al. The impact of port throughput on local 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European regions[J].Transport Policy, 2013, 27(27):32-38.
[2]Bottasso A, Conti M, Ferrari C, et al.Port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 spatial analysis on a panel of European region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 Practice, 2014, 65(4):44-55.
[3]Deng P., Lu S. Q., Xiao H. B. Evaluation of the Relevance Measure between Ports and Regional Econom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 Transport Policy, 2013,(27):123?133.
[4]Hargono S, Sutomo S, Alisyahbana J. The Influence of the Port to the Economical Growth of the Batam Island[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 17:795-804.
[5]Kuntoji G, Rao S. A Review on Development of Minor Ports to Improvethe Economy of Developing Country [J]. Aquatic Procedia, 2015, 4:256-263.
[6]Dwarakish G. S., Salima A. M. Review on the Role of Por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J]. Aquatic Procedia, 2015,(4):295-301.
[7]朱坚真.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J].创新,2013,7(1):5-11.
[8]宋敏,姚伟伟,蒋苗苗.上海港对直接腹地经济的作用研究――基于海港产业部门构建的投入产出模型[J].经济地理,2015,35(1):121-127,163.
[9]沈秦伟,韩增林,郭建科.港口物流c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大连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29(1):69-73.
[10]Li D,Wang X. System Dynamics Simulation Model for Port Economy Analysis[A]. Xu J,Yasinzai M,Lev B.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C]. London:Springer,2013.
[11]Luan W,Chen H,Wang Y. Simulating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orts and cities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A case of Dalian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0,20(5):398-405.
[12]袁旭梅,华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城系统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184-186.
[13]Ishii M, Lee T W, Tezuka K, et al. A gam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ort competitio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3, 49(49):92-106.
[14]Cepolina S, Ghiara H. New trends in port strategies. Emerging role for ICT infrastructures[J].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 Management, 2013, 8:195C205.
[15]Yuen A. C., Zhang A. M., Cheung W. M. Foreign Participation and Competition: A Way to Improve the Container Port Efficiency in China?[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2013,(49):220?231.
[16]王慧慧.海上丝绸之路漳州拾遗点研究[J].福建文博,2013(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