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设计与艺术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设计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225-04
一、 概述
高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高校信息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需要。近年来 ,网络招生工作已在全国大范围展开,招生工作所用到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录取工作核心人员越来越少,时间要求越来越短,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招生信息传统的操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高校招生形势发展的需要,招生工作的现代化必然要求招生管理信息的现代化,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招生信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各大专院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以满足高级人才的供需平衡。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各院校自主招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如各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 ,基本上以自主招生为主。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与一般专业招生不同。
(1)考试方式不同。艺术设计专业的考试流程是先进行专业课的考试,不论考试合格与否都会收到一份成绩单,但是,只有成绩合格的考生才能参加随后的文化课考试。
(2)成绩合成的方式不同。艺术设计专业的成绩合成方式与其他专业的考试不同,艺术设计专业的成绩合成比例是按照:专业课成绩×60%+文化课成绩×40%进行合成运算的。
二、系统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1.经济上的可行性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一方面不仅能使大量的工作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更能节约整体资金的开销,减少资金的积压。另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更高质量的信息,提高取得信息的速度,缩减了整个工作流程所使用的时间。并且系统也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和先进性、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为其特点,这些特点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
开发组由各类技术相关人员组成,其中有熟悉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有熟悉SQL Sever 2000数据库与ASP,也有熟悉艺术设计专业招生的管理人员和系统的用户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帮助和主持。
3.管理上的可行性分析
系统完成后,可以节省时间,减少员工的工作力度,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所以在系统的调查和分析阶段得到了系统用户(管理员和系统的使用者)的积极支持。另外,这个项目得到了学校的广泛支持,学校设立专项基金课题开发其信息系统。
(二)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招生的特点,可以根据招生的流程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功能模块分为以下六个部分:招生信息的;报名工作;专业课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成绩;录取工作。其中尤其注意考试管理模块的部分,系统的总体业务流程图如图1所示:
(三)系统的数据流程分析
顶层数据流程分析
三、系统设计
(一)功能结构设计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招生的特点和所要考虑的问题,根据招生的流程进行系统的功能模块的划分:
1.招生信息的
此模块主要是招生信息等相关信息的,信息的形式可以分成两种方式:
(1)通过语音系统进行。
(2)通过指定或相关的网站进行查询。
2.报名工作
当信息完成后就进入了报名模块,报名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考生的网上报名工作、网上支付以及考生的现场确认过程。网上报名工作需按照网上的流程步骤进行,最后生产的报名号需要考生牢记,通过报名号可以查询考生自己的相关信息。网上支付模块是通过与银行相连的系统组成的。
3.专业课考试管理
专业课考试管理模块包括专业课的考试过程管理和试卷批阅模块两部分。考试管理模块考生考试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常见的问题。
4.成绩管理
该模块包括成绩录入,专业课合格通知单发放以及专业课成绩加分处理和成绩的合成计算。
5.成绩
成绩模块由两部分完成:语音查询和网络查询。考生可以通过拨打电话进行成绩的查询,也可登录网站通过输入考号和准考证号进行成绩的查询。
6.录取工作
成绩公布的同时,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录取通知书和信封的打印工作,信封的地址可以通过系统从学生信息库自动调取。
(二)代码设计方案
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
1.考生信息库中考生代码的设计。在考试的报名阶段,通过输入考生的姓名和所报考的专业生成的准考证号即是考生的代码编号。其中包括:学校代码+专业代码+考生编号。例如:学校的代码是0462,专业课的代码是012546,考生的报名顺序编号是0100,即,考生的代码为04620125460100
2.图片管理库中的代码根据考生的准考证号进行编码,一一对应。例如:张三的考生代码为04620125460100,则图片管理库中的代码即为04620125460100
3.试卷的编号。本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将每张考卷对应一个编号 ,这个编号是在录入成绩过程中自动生成的。评卷教师在评分时只能看到试卷的编号 ,而看不到考生的考号。
4.考场编号。根据考生的数量,考场可直接分为1~X考场。
(三)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是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结构合理的数据库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同时可以缩短系统的开发时间。本系统的数据库系统采用SQL sever2000,SQL sever2000网络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客户/服务器关系的数据库系统,它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数据通讯、数据维护、数据安全、数据容错技术。使用SQL sever2000,程序的数据库引擎部分驻留在一个指定的服务器上,而程序的另一部分界面则驻留在用户计算机上,客户/服务器系统的组件通过网络进行通讯,他们如同一个程序一样。关系数据库SQL sever2000可以支持数以千计的客户,它可广泛地被软件开发所采用。根据对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系统的主要实体有:考生、考试科目、专业、报名点等。在数据库设计上主要设计:考生表、报名点列表、考试科目表、考场表、成绩表等列表。
(四)系统物理方案配置
系统采用目前的B/S模式,分三层体系结构: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的第一层是客户端表示层,第二层是应用服务层,处于第三层的是数据中心层,有数据库系统,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组织、数据库的分布式管理,数据库的备份和同步,等等。整个交易过程从客户端所浏览的一个页面开始,例如考生单击上面的提交考生信息的请求,则该请求通过HTTP传到WEB服务器上,WEB将请求及有关数据取出来传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调用相关的商务逻辑,实际上是一个WEB应用程序,进行相关的处理,从外部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数据,然后将结果传回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将结构转换成页面的形式,传给浏览器,于是浏览器产生了新页面,即提交成功的页面。数据库服务器对局域网系统和招生数据库系统进行管理。报名/ 处理工作站完成报名中的图像处理及招生全过程的数据处理。电话语音工作站通过电话语音卡与电信局的电话线路连接,提供电话语音查询服务,考生通过电话可方便地查询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同时,Web 数据库服务器建立与 Internet 的连接 ,考生也可通过 Internet 方便的查询相关信息。
(五)输入输出设计
在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上遵循的是既满足用户需求又方便用户使用的原则。输入/输出界面的确定都与用户反复沟通,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输入界面的设计不仅考虑数据输入窗口的屏幕格式,而且考虑如何使输入数据的错误率尽可能的小,为此在程序中加入了对输入数据的校验和判断等功能,如输入数据上下限的设置、与相关数据关系的判断、参考对照表等。例如在成绩查询时只需要输入考生的准考证和身份证号就可以查询。当考生的准考证和身份证不对时不可以进行查询。在报考专业的时候用户也不需要记住每个专业的代码,系统将代码表显示在输入输出窗口旁,用户可随时通过系统联机查询。
(六)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招生工作涉及到考生的成绩和录取情况,也就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招生管理系统”在录入数据时(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数据和成绩信息数据)加入了校对功能。即同时向两个库中录入数据,系统会对他们进行对比,将有冲突的数据发送到一个文本文件中,打印这个文件,用户就会立即找到录入有错误的数据。在录入考生成绩的时候,系统还分设了编号成绩表和考号编号表两个相互独立的表,使评卷教师在评卷的时侯看不到成绩和考号的对应关系,保证了考试和评分的公正,也维护了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
另外,本系统还应重点考虑网上支付的安全性问题,互联网是公用网,银行网是内部网,银行内部网所传输的信息非公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且具有与互联网不同的数据格式,因而需要起到桥梁作用的服务器就是支付网关PaymentGateway。支付网关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完成银行内部网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协议转换和进行数据加、解密,以保护银行内部网的安全。本系统使用的是银行所提供的安全的支付系统,以保证支付的安全性。
(七)程序(模块)设计说明书
对于大型程序,人们首先强调程序的可维护性、可靠性和可理解性,然后才是效率。
1.招生信息模块的程序设计主要是指招生信息页面的设计和语音查询系统的程序的设计,页面设计使用页面制作软件就可以完成,语音查询系统按如下的使用流程进行设计:访问者打入电话,系统便开始运行,系统可以同时监视多个通道的状态,通过接收访问者的按键值判断访问者的服务请求,进入相关的服务处理流程,并通过语音与访问者对话,根据访问者的要求逐步完成服务,向访问者提供诸如学校概况、招生情况等一些访问者所需要的信息。
2.报名工作模块的程序设计主要是网上报名系统、网上支付系统的设计、自动打印准考证的程序设计模块以及考场、考号自动分配的程序模块。
3.成绩录入模块的程序设计主要包括试卷编号生成程序模块、两次成绩录入校对模块、专业课加分模块、两部分成绩合成排名模块。
4.成绩模块的程序设计包含语音查询系统和网络查询系统两个部分,语音查询系统按照如下流程设计:考生拨入电话 ,选择查分功能后 ,利用电话按键输入他们的考号 ,系统在校对考号正误的同时将考号的语音回放给访问者 ,然后到从学生信息库里转化而来的文本文件中查找这个考生的成绩信息。如果找到 ,将成绩播报给考生 ,否则提示错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播报单科成绩、总成绩、分数线、名次以及合格与否等信息。网络查询系统模块是通过输入身份证和准考证进行成绩的搜索查询。
5.录取工作模块主要包括录取通知书的自动打印模块。
四、结论
艺术设计专业招生网络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但从系统的功能、成本、用户设备要求和服务的范围以及系统的安全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而且就其通用性来看也有其它同类系统所不具备的优点。系统还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传媒手段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完成招生工作的全过程 ,使招生工作摆脱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 ,更加方便、快捷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招生系统比以往更加具有共有公平性。由于系统动态性能的优良 ,维护和升级也较容易实现 ,加之应用范围广、动态性好的特点 ,使它在同类系统中也会更胜一筹。
参考文献:
[1]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4-242.
[2] 陈禹,梁昌勇,杨善林.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240.
[3]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7-168.
[4] David L.Anderson .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s[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6-85.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22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艺术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是由于市场的需求,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迅猛,约80%以上的院校相继开办了艺术专业,为社会输送大批的人才。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不同文科或者工科专业,是通过一系列严谨而周密的规划达到以物生物、以物生境的目的,这就需要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需要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软硬件工作的能力,更需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性。实验教学在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必须与之相互配合。然而,随着艺术设计专业的火爆,招生毕业人数不断递增,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已经成为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为此,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如何围绕着“实习、实训、实操、实训”四个基本教学功能,并提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展示能力”五种能力的环境[1],切实发挥实验室的功能成为高校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在艺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工作经验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艺术专业实验室的特点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较强,渴望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而实验室提供学生将自己的灵感转化为实物,验证自己创意与实际材料结合的场所[2]。区别于工科专业实验室,既需要提供学生共性基础性实验场作,更需要提供学生在大量实践训练基础上发挥个性创作,激发灵感的环境氛围,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能满足素描等专业基础课等实践教学所需的空间。艺术设计专业一般都是小班教学,且实践环节时间比较集中,实验室应提供学生熟练专业能力、提高技术水平的场所。(2)实验室空间布局应更为灵活,能成为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和激情、发挥其想象力的空间。(3)能满足艺术专业随机性的特点。学生与教师不局限于某一时间段或某间教室展开实践,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实验室应具备更为灵活而开放的机制。(4)能成为学校和社会互通的平台,在人员交流、项目合作、设备共享等方面实现互助互利。
二、艺术专业实验室的存在的问题
随着艺术专业人才在社会需求增大,各个院校都加大了艺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的力度,然而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缺乏对艺术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远期规划。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由于受资金短缺和经验的不足,往往停留在“急需什么就建什么”的状态,虽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但当专业建设逐步向前发展之时,特别是伴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飞速发展,实验室建设水平越来越难以支撑专业远景发展目标。(2)实验室建设经费来源单一。实验室建设主要依靠学校投资,而在综合性院校中,艺术专业并不属于重点学科,在资金投入方向难以得到倾斜,导致在购买设备及扩充场地受到一定的影响。(3)实验室师资结构不合理。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师资包括实验教学教师与管理人员,然而对于两者的认识存在不足导致其结构不太合理。实验教学教师负责理论教学和“实操”、“实验”、“实习”、“实训”等课程指导,却不愿意参与到实验的管理,专职管理人员往往被视为单一的教辅人员,直接参与教学和科研的机会少,提高素质和能力的机会少,导致其综合素质难以提升[3],不能有效提高实验室的利用。(4)交流空间不足。现代艺术设计的发源地德国“包豪斯工业设计学校”采取的师傅带徒弟形式,师生互动性强,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面对招生人数的增加,这种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受到挑战,也为实验室管理带来了困难。其次,艺术设计专业与外部企业常保持密切的项目交流,区别于课堂教学,应建立友好的交流空间。(5)实验室管理制度不配套。实验室制定了众多管理制度,但多数是参照甚至照搬其他工科专业,与艺术专业特点不配套,不能适应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艺术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建议
1.重视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的规划。实验室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专业建设规划,并依托于人才培养方案,应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予以展开。艺术专业实验室主要包含“实习、实训、实操、实训”四个基本教学功能,针对需要实践操作类课程而设置。应注意,实践操作课程不仅包含课堂内凭借笔和纸以及简单道具可以完成的写生类或绘画类等课程,还包含必须借助仪器或电脑来完成的课程[4]。在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规划时,必须系统而全面的考虑,至上而下,减少避免实验室结构性矛盾的产生。 艺术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原本就属于多学科知识交叉的边缘型学科,在实验室建设规划中,可考虑与高校其他专业协同共建的可能,搭建多学科互通平台。
2.扩充多渠道的资金来源。艺术设计专业相对其他工科、文科专业,在高校仍属于小众专业,在争取学校资金扶持受到一定的制约。艺术设计实验室主任不应将眼光仅局限在学校实验室专项建设基金,而应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将实验室变成学校与社会交流的桥梁。地方中小微的企业项目可以直接引入艺术设计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参与完成,在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也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3.加快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和管理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针对当前教师存在的身份困惑问题,应逐步淡化实验教学教师与管理人员的界限,实验教学教师也应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也可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从而实现业务上的交流和互补。在师资队伍培养中,一方面注重引进有系统理论素养、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特别是来至企业的人员;另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的执行现有教师培养计划,主动到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学习、进修,不断完善提升自我,从而在“实操”、“实验”、“实习”、“实训”等课程指导过程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展示能力。
4.精心进行实验室空间布置。在艺术设计专业验室空间的规划需要更为科学组织,相对于其他工科专业实验室,大型设备相对较少,但所使用的设备或仪器种类繁多且零碎,极易形成混乱;有别于工科实验室更为规整的仪器布置方式,某种程度上艺术实验室本身就是一项艺术设计的作品。在单个实验室空间布局中,一方面考虑设备使用是否便捷、安全,设备布置是否符合加工工序,仪器间距是否有足够留给实验者操作,另一方面还需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性,给予学生思维交流碰撞的欲望。在整体实验室空间布局中,应考虑是否构建实验室群、是否将共用实验室集中,目标都是实验室使用更为便捷和高效。在进行艺术实践创作中,学生构思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对于实验室空间和时间上的使用也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实验室应有意识开放一块区域供学生使用。该区域应具备所需的主要设备或仪器,同时位置需其他实验室分隔,避免对正常教学使用造成影响。发挥艺术专业优势,将实验室的走廊、门厅也扩展为实验室的一部分,如艺术展廊,通过学生的创作展示提升学生的展示能力。
5.如何运行信息系统管理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所必须考虑的课题。计算机能实现实验室规范化的管理,且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学生能通过网上查阅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并及时进行预约;实验室管理人员可通过信息系统掌握各实验室使用率,并实现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的追溯,如某位同学多次预约实验室而没有去,则向该同学了解情况并限制其预约权限。
四、结束语
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是学校进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如何有效提高其使用效率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本文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进行了几点思考,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实验室规划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才能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华明,吴傲冰,王萍,等.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难点和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2-15.
[2]俞膺洁.艺术设计实验室开放模式研究[J].大舞台,2013,(3):193-194.
[3]凌邦国.高校实验室人员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12,(29):198-198.
[4]徐D.设计艺术类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54-157.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rt and Design Specialized laboratory
LIU Mei-xian
(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Jiangsu 225300,China)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定向”培养 “项目化”管理 育人
一、“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相结合模式介绍
所谓“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相结合模式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立足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实际,加强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实效性的一种尝试。其中“定向”培养模式是按照设计、工艺、营销等三个方向,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组成小组,并与校外企业合作,学生在日常学习之余直接参与到企业的日常运作中,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准确定位自己的就业发展方向。而“项目化”管理模式是借助学院目前开设的艺术设计工作室这一平台,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及个人职业规划,利用课余时间,以团队合作的形式,选择性地参与工作室的项目、课题,开展科研、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各种形式项目的组织策划、设计开发、制作完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参与教师项目、课题常态化。
无论是“定向”培养模式还是“项目化”管理模式,其成员构成都不分年级、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可以寻求志同道合的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学生自由组合。
二、内蒙古农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施行“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相结合模式的原因分析
1、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身特点决定了施行此模式的必要性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这些学生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主观意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同时自律性差,团队协作能力弱,对集体事务关心程度低。所以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将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容潜移默化的融入其中。“定向”培养模式及“项目化”管理模式正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一个平台。
2、课程设置特点决定了施行此模式的可行性
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课程安排我们可以发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与工科专业不同,基本上是以4学时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的,所以课余时间很多是整半天或者整一天,这些较为整合的课余时间如果利用得当学生可以开展很多有益于自身成长成才的校内外活动,当然如果利用不当,学生就会很快沾染上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如玩网络游戏等。所以积极引导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也是我们对其开展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关注点。而我们所尝试的“定向”培养模式及“项目化”管理模式无论是学生走出校门参与校外企业的运作还是参与教师的项目课题都需要学生有较为整合的课余时间进行,二者可以说是结合的相得益彰。
3、内蒙古农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决定了施行此模式的实效性
我校艺术设计专业与区内其他高校同专业比较,最大特点与优势在于与工科结合,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而单纯的课程教学具有其薄弱之处,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更注重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方法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为主,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练习能力;二是教师队伍缺乏业界实践经验,善于教授理论性内容,而不善于传授实践经验;三是教学实践和岗位实习的环境不够完善,达不到良好的实践和实习目的。而“定向”培养模式及“项目化”管理模式正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并且充分整合了校内外资源,使我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得以发挥出来。通过这样的平台,学生将课堂所学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密切与企业与社会的接触和交流,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了解到了企业和社会的真正需求,提高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施行“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相结合模式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分析
1、有利于增强学生科学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近几年来,艺术设计专业报考热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很多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盲目选择报考艺术类专业,入学后对自己所选专业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在对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风状况调查中了解到,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是导致学生学习原动力不足,班级学风差的最重要因素。在目前我校学生入学后无法随意转换专业这一制度框架下,通过施行“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参与教师项目课题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在参与企业日常运营中切身感受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具体需求。这些学生通过最直观、最直接的方式获取的信息,会促使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认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并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目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迅速适应职场环境,发挥所学专长,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模式,不仅把目光放在学校,更着眼于学生以后工作的职场,参与其中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完成了原来毕业生毕业后花费一到两年才能完成的适应社会的过程,积累的经验及实践能力,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我们目前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走访了解到的情况看,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只是抱着试试看,或者先找到工作再说的心态就草率的签订了就业合同。“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本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并认清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职业喜好,从而帮助自己找到心仪而匹配的工作,就业质量就大大提高了。
3、有利于增强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其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使得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相对更大,如何把学生的课余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使他们在进入大学后快速的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充分认识自己的情况下,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对其进行有效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更要关注到,我们教育管理的方法、载体、手段、内容是否有效,是否具有针对性、吸引力、实效性。“定向”培养及“项目化”管理模式就是在充分考虑了以上因素的前提下的一种尝试,针对学生对就业的广泛关注,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而采取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行,间接的增强了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四、“定向”培养及“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改进之处
1、加强宣传,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我院现有本科生1239人,其中艺术设计专业学生576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四个年级的分布情况为:一年级137人,二年级201人,三年级107人,四年级131人。目前,参与“定向”培养与“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学生集中在二、三年级,其中参与“定向”培养的本科生约60人,参与“项目化”管理的本科生约120人。两项合计占全院本科生的14.5%,占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20.8%,占二、三年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38.8%。这个比例相对还是比较低的。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在学生中广泛推广,增加参与学生的覆盖面。同时,对学生教育内容有所侧重,一年级重点在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主动学习的能力;二三年级重点在深化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增强综合素质;四年级重点在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都能够有针对性地从中受益。
2、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指导教师的遴选和管理
在“定向”培养及“项目化”管理中对指导教师的选择极其重要,指导教师既要在学习上给学生充分的指导,也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了解学生发展状况。建立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能保证“定向”培养及“项目化”管理模式顺利有效开展的前提。在“定向”培养及“项目化”管理模式实施上采用双向选择机制,不仅指导教师选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指导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以及指导教师指导效果申请调换指导教师,以此来更好的督促激励指导教师积极的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从而真正有效的推动“定向”培养及“项目化”管理模式良性化发展。
3、建立系统全面的监督,激励和评价体制
通过建立检查组等形式,定期的对教师、学生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了解,重点考核教师的工作态度、履职情况、指导方法、工作效果等情况,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团队配合、工作效果等情况,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将教师工作的考评情况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及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将学生的考评情况与评优、入党结合起来,激励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4、利用新校区建设契机,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
“项目化”管理主要依托艺术设计工作室开展,目前我院正常运行的工作室有8个,可容纳的学生数量有限。为了能够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就要扩大工作室的数量、规模。目前我校新校区正在建设之中,要以此为契机,在新校区规划中,将增设工作室的需求纳入其中,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周静.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0,(3).
一、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涵盖面更大,更强调一种精神文化,满足大众文化需求,面向大众群体,强调生态风景旅游三位一体,讲求经济性和实用性,可以说,现代景观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向大众的,它不像传统园林面向少数贵族王族。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我们这专业也受到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材料运用的影响,所以在感官、景观感受、景观艺术性方面,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和传统风景园林设计的制约因素也有所变化,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善于利用有限的土地,见缝插绿,利用城市规划中的一些剩余用地,来创造比较好的景观。
二、艺术与科学
科学以抽象的语言概括并表现广袤宇宙的客观规律,艺术则用形象语言描绘人类对于大千世界的情感体悟。二者虽同以揭示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为目的,但又存在不同的特质,科学揭示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艺术则揭示主观世界的情感规律。
(一)艺术与科学的区别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总和;艺术是人类进行审美创造的最高形式。科学求真,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艺术求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审美需要。科学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强调理性因素;艺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强调情感因素。科学客观冷静地对待事物,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则是一种主观色彩很浓的创造活动,除了反映生活外还应当评价生活与表现情感。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并且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期间,自然科学有极大的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打击了几千年来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传说,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在地理方面的发现,以及伽利略的数学物理学方面的创造发明,使人们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艺术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一些大艺术家,本身就是大科学家,他们把许多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理运用到艺术创造中,促进了艺术的完善和发展。这些例子充分表明,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家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从而推动艺术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革新,推动艺术形态的发展。
当今社会中,科学技术正以从未有过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但为艺术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大众传播媒介,而且创造出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如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和计算机多媒体艺术等。在许多领域和许多方面,科学技术与艺术已经是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至很难将二者区分开来。
三、景观规划设计中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一)艺术与科学的和谐
艺术与科学自古以来便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复合体,而且有着互动的独特功能。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艺术与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在李政道看来,艺术与科学事实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同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形态,尽管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在某些方面是根本对立的,但它们都是人类研究活动的成果,都要深入探究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性,追求对人类生活的世界进行精确而细致的观察和创新性的描述,它们在本质上又存在统一的可能。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与艺术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大量史前文化遗迹的发现,人们逐渐形成这样的观念:科学与艺术具有同源性,在人类出现以后并且在相当的一段时期,科学与艺术是结合在一起的。艺术与科学都有独特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在描述的语言上经常使用类似的词汇,诸如体积、空间、力、光、色、张力、关系等。譬如乔托的绘画之于牛顿的古典力学,库尔贝、马奈的绘画之于德国数学家黎曼的非欧几里得几何,莫奈、塞尚的绘画之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难看出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中所描绘的图形与寓意,与科学家们的研究有着惊人的相似,虽然很难从中找到两者之间的直接联系,但是可以看出这些先知先觉者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跨越了时空和学科领域的界限,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倾向。
(二)景观规划设计中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关键词:设备管理技术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05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抓好管理是根本。设备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和进行生产的主要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管理作为煤矿机电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体系,是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机电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头戏,提高机电队伍素质,明确机电工作指导思想,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经济方法。大力发展煤炭行业高新技术,提高行业技术,促进煤炭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其关键机电设备环节及其管理,是目前需要加深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做好设备修理、维修、保养、与现代化技术改造工作相结合,为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机电设备,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以维持设备能力和保证企业生产经济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机电队伍素质,明确机电工作指导思想,实行目标管理等具体的改进措施。
1设备维修与技术经济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电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要内容,质量达标是安全生产的保障。设备投入使用后,由于有一个平均寿命周期,它反映着设备在实物功能和形态上保持完好的时间[1]。在平均寿命周期内,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让设备处在正常工作状态,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但由于设备本身原因和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和深度不同,设备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够完善,寿命周期也不完全一致,具体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因此,要保持设备在寿命周期内工作状态下正常运行,就必须对设备进行维修。使设备动作趋于协调,且安全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操作性能更加完善,随着设备的维修在使用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短,因此,对设备大修理的经济评价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设备大修理费用必须小于或等于该设备的成本费用,如果大修理费用超过该设备的成本费用(购新设备费)。从经济角度看,不如购置新设备,从技术角度看,大修理设备性能也不如购置设备,因此,设备使用单位维修时应厉行节约,在安全性能及使用性满足的情况,杜绝浪费,让设备大修费用和成本费用成为最低经济界面。
固定设备设大修的主体是使用单位,但是大修后的设备生产单位产品计算费用必须等于或小于相同的新设备的计算费用,抓好机电设备修理费用监控,节约修理成本。
2设备更新与技术经济分析
在20世纪,我国设备管理和经济一体化技术(产品)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设备管理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设备更新是大修理以外的另一种设备综合补偿方式,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2.1 设备更新的方案比较
在进行设备更新时,方案一般是多样化,比较时,必须做到多个方案比较做到满足生产需要,这样才能做到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达到设备年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没有真正的把设备是视为生产工艺和生产效益为要求前提,导致影响额正常的生产[2]。就是衡量尺度是设备使用一年,要支出多少费用,加大设备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设备更新方案的选择
根据设备使用寿命的概念,设备在经济寿命终了时似乎是最佳盯机,用先进的技术或用新的设备更换原有设备进行局部改造。但是,当新旧设备的使用寿命、原值和年度不一致,新设备更换将严重有型磨损使设备更新多种方案,这就要求依据两设备在需要服务期内使用最小的原则更新设备方案。
3设备技术改造与技术经济分析
3.1 现代化技术改造
随着这社会的发展,设备的现代化技术改造,是指把科学技术、先进经验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企业的现有的设备,适应生产的具体需要,改变其落后的技术面貌和设备结构,通过设备进行局部的改革和改造,达到全面或局部的设备水平和设备性能。设备现代技术改造是克服现有的设备技术陈旧状态,消除技术进步产生的无形磨损促进技术上的发展,即扩大设备的生产能力,改造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技术经济分析,使设备的技术特性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改善,减少设备的不合理损坏,所需投资往往别用新的设备更换费用要少,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去更换成陈旧设备技术。因此,设备现代化改造在经济上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进步的性质。
3.2 技术经济分析
一般采用的是最低总费用法,就是用计算各种方案在相同的劳动生产率和相同的使用时间内总费用,其中费用最低的就是最佳方案。其回收期计算方法如下:设备投资回收期=设备投资费(元)/采用新设备后年节约额(元/年)从上可以看出,回收期限越短,投资效果越好。实现技术先进性,保证既提高生产效益,有效的节约成本。
4企业对设备技术改造的调节与推动
在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时,既要考虑设备的自然寿命,也要考虑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随着设备的老化,维修费用和次数日益增加。不能在经济上给企业带来盈利,从而又增加生产成本。
企业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要有比较详细的组织工作。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生产技术的发展,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制定设备技术改造规划,设备陈旧老化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企业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生产适应性。
设备的技术改造与购置新设备的关系。企业要把新装备、新技术、新设备等方面权衡好,减少新设备的购置,用少的自己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潜质,提高生产效益和企业潜力,走自己武装道路。
企业设备的技术改造要同现有设备的维护、修理、保养结合起来。企业在保证生产计划不收影响的条件下。利用的大修的升时机,进行分期分批改造,降低消耗,提高效益。
5结语
随着煤炭企业现代化、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较高。只有不断的完善管理,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设备的生产力,预防为主、修理为辅;坚持经济效益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是机电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