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

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

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第1篇

(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垦曙光农场畜牧科 154451)

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很高,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很多,饲料搭配不合理,运动量不够,饲养管理不当等都会造成呼吸道疾病发生,尤其在冬季气温下降,室内外温差较大,更容易引起该病发生,严重时会造成猪只死亡。在饲养过程中,饲养员应该从管理和免疫预防等多方面进行饲养,减轻或避免猪呼吸道疾病发生,从而减少饲养成本的投入。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诊断和预防都十分困难,笔者通过结合以往认识以及临床经验,总结出以下三方面针对于猪呼吸道综合症防治的措施,旨在为广大养殖业户提供相关参考。

1 症状

通过对该病的发病情况的了解,育成猪和断奶仔猪最容易患上猪呼吸道综合症,目前来看,哺乳期仔猪发生该病也逐年上升,该病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精神不佳,排便动作异常,排便少,生长发育不良。部分猪群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有的母猪因便秘而造成产后无乳、产弱仔和木乃伊胎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发病表现也有所不同。

2 病因

在猪饲养过程中,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引发该病发生的因素很多,只有了解发病原因,才可以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①环境因素。现代养殖业大多为初级的集约化养殖,并未完全做到现代化养殖,尤其近些年养殖成本增加,很多饲养场未按标准化设计管理,使得养殖变得超集约化,这也使得本身散漫的猪缺少自由空间,每天都生活在钢筋水泥的猪舍内,导致产生亚健康的猪,一些养猪户为了节约成本甚至从饲料上控制成本,这也直接导致了猪的心肺功能下降,与自身重量不协调发展,这样非常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②管理因素。饲养管理不当也会造成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在饲养过程中饲料搭配比例不合理使得猪体质下降,将猪进行小空间饲养,这样就限制了母猪的活动空间,运动量不足会使猪采食量下降,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减弱,造成疾病发生。还有,猪舍内温、湿度不平衡,室内有粉尘以及有害气体,创伤、转群、断奶、合并饲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该病发生。③病原因素。引起该病的主要病毒有猪蓝耳病、流行性感冒、伪狂犬病以及圆环病毒(Ⅱ型)等,主要细菌有肺炎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败血波氏杆菌以及链球菌等。

3 防治方法

诱发猪呼吸道综合症以及感染该病的原因十分复杂,因此在西医治疗方面要首先消灭病因和继发感染原,通过阻断感染扩散有效防治该病发展,通过进行实验了解病原微生物,弄清楚发病原因。从中医角度分析,通过调理猪自身免疫功能非常重要,阴阳互补,通过环境变化来改变猪自身的体质。通过改变猪的生活环境,减少该病发生的几率,进而提高猪自身免疫力,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猪舍进行通风,如果条件允许增加必要的通风设备。建议在建设猪舍时要考虑屋顶通风窗的设计,采用科学正确的饲养模式,在饲养过程中应供应充足的饮用水,要定期进行水管和饮水器水压检查,检查饮水温度,及时对水槽进行清理。用科学的方法将粗饲料和精饲料适当搭配,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霉菌毒素处理剂,也可以适当给猪喂一些优质青绿饲料。

将患病猪安排到宽敞的活动场所,接触更多的清新空气,病情康复的比较快,对于常咳嗽及喷鼻的猪,应考虑是否是寄生虫性咳嗽,排除寄生虫性咳嗽后应及时对症治疗。猪呼吸道综合症治疗时,可以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使用泰妙菌素、氟苯尼考等;通常患有猪呼吸道综合症时,肺炎炎症通常阻塞支气管,容易诱发二次细菌感染,此时可以配合林可霉素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对于病情严重的猪只,使用咳喘停十瘟热康打针(0.2mL/kg),然后用福欢(主要成分为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抗病毒因子等),同时使用扶正解毒散拌料,按lOOkg饲料中加入100g,搅拌均匀后饲喂,连用7~10天。为防止过度换气引起呼吸衰竭以及病情发展扩散,要尽早用平喘止痰药物,或者肌肉注射盐酸溴已新,每头猪的用量为每l0~20kg·w 0.5mL,每天1~2次即可。

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NCPAP;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一种合并症,在不满32周、体重不足1500g的早产儿中多见,特征是出生后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治疗难度大,造成的死亡率较高。NCPAP以往多用来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更多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表明,NCPAP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且逐渐被临床治疗采用。[1]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2月接受治疗的31例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产儿,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治疗,对NCPAP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2月接受治疗的31例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产儿,平均胎龄32周,出生时均没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症状,且没有吸入胎粪,也没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2]在实施救治前,胎儿已有呼吸窘迫的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表现为三凹征、呼气性以及紫绀,且在拍胸片后均有RDS表现。

将31例新生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14例,8例男性,6例女性,6例非顺产,胎龄为32.5±3.5周,其中2例胎龄29-30周,7例胎龄31-32周,4例胎龄33-34周,1例胎龄36周;出生时体重测量为2200±815g,其中4例1100-1600g,5例1650-2000g,3例2050-2500g,2例2550-3000g;1分钟的阿氏评分为9.08±1.02,5分钟的阿氏评分为9.51±0.41;4例母亲患有高血压,2例母亲患有糖尿病;胸片显示,其中2例为肺透明膜病Ⅳ级,3例Ⅲ级,6例Ⅱ级,3例Ⅰ级。观察组有17例,9例男性,8例女性,7例非顺产,胎龄为33.2±2.6周,其中3例胎龄29-30周,7例胎龄31-32周,5例胎龄33-34周,2例胎龄36周;出生时体重测量为2001±802g,其中4例1100-1600g,6例1650-2000g,6例2050-2500g,1例2550-3000g;1分钟的阿氏评分为9.12±0.91,5分钟的阿氏评分为9.68±0.39;5例母亲患有高血压,3例母亲患有糖尿病;胸片显示,其中1例为肺透明膜病Ⅳ级,5例Ⅲ级,7例Ⅱ级,4例Ⅰ级。两组患儿在胎龄、体重、阿氏评分等其他条件上均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观察组的17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产儿均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进行治疗,使用时不需加温,同时将患儿呼吸道清理干净,除去分泌物,注射时需连接患儿胃管,并采取仰卧位使其接受药物,药量为一次120mg/1.5ml,给药时长6s左右,且6小时内不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药物注射完毕后,使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持续1分钟,使得药物被最大程度吸收,之后联合NCPAP辅助呼吸。患儿的呼吸道均通畅。

两组均接受NCPAP辅助呼吸,流量4-11L/min,氧浓度设置为0.20-0.59,压力控制在4-7cmH2O。在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均需定时检查分析血行血气,并及时微调设置的氧浓度,当O2浓度小于0.3时,需要缓慢降低正压;如果O2浓度小于0.3,而压力处于1.5-3.5cmH2O之间,患儿呼吸情况有所好转且肺片显示正常,不再接受NCPAP辅助呼吸,但个别患者仍需吸氧。对所有患儿均进行口胃管减压处理,在接受治疗前后一昼夜内需拍胸片进行观察,分析肺部是否出现病变。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均保证暖箱正常工作,通过多巴胺和抗生素的使用,促进循环和减少病菌感染。

1.3给药前的准备将早产儿放置在急救台上,经口腔插入气管插管,插管的规格需视情况而定,熟练无误地插入正确位置。将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干净,并通过气囊加压呼吸,保持SpO2不低于85%,然后将其抽出待用。

1.4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且当P

2结果

2.1临床表现治疗后6小时,观察组14例患儿的临床表现有所改善,对照组5例,X2=4.01,P

2.2胸片分析治疗后胸片情况显示,患儿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治疗有效的患儿,两侧肺部的普遍性透亮度增加,毛玻璃样或网状阴影和细小颗粒消失,心脏界线较之清晰,支气管充气的现象得到改善。[3]其中观察组15例患儿,对照组7例患儿为治疗有效,肺部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x2=4.13,P

2.3血气分析见表1。

3讨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PS)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混合型物质,其成分主要是特异性蛋白质和多种磷脂,其附着于肺泡表面,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在胎儿23周左右时开始分泌产生,在34周后达到峰值,为PS分泌的高峰期,若胎龄不够,则会出现PS不足的现象。患RDS的早产儿因PS的缺乏,会导致肺泡表面张力过大,进而表现为肺功能障碍,气体交换的速度减缓,吸入的氧气量减少导致血氧下降,进而出现呼吸衰竭。既然缺少该物质,那么人为增加患儿的PS则可改善这种由于先天分泌不足带来的并发症,经临床实验证明的确有效。

NCPAP辅助呼吸可改善肺泡萎陷的现象,这个过程通过增加一定量的正压实现。呼吸得到改善,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功能得到保护,使得自身分泌的PS也能起到相应的协同作用,共同维持呼吸的稳定。这里使用的NCPAP由空氧混合器、通气管路和湿化器三部分组成,在一般CPAP上有所改进,即气流可高速喷射可以保持CPAP压力的恒定,不至于因为气流不稳而损伤呼吸道。治疗RDS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早产儿进行性肺不张,经临床验证PS与NCPAP联合可有效改善患儿肺部功能,改善呼吸窘迫的症状,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因为刚出生的婴儿部分肺泡并未完全丧失氧合功能,如果及时给予外源性PS加上NCPAP辅助呼吸,药物能更好地进入到肺泡内,从而使得PS发挥协同作用,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如酸中毒和缺氧的发生,氧合功能可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使患儿尽量靠自己的能力进行通气,而不是借助机械通气。

在以上的论述中可看出,PS与NCPAP联合比仅仅使用NCPAP辅助呼吸的疗效更加明显,通气时,呼吸机设定的参数有所改变,O2浓度降低,使得患儿出现氧中毒的几率降低,通气时间缩短,使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漏、脑出血和肺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可发现,使用第2剂PS和通过机械通气的均为患RDS的时间超过6小时患儿,因此,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会减少不必要的治疗,而且取得的效果更加明显,与NCPAP联合应用的疗效更加显著。这次所涉及到的患儿中,出现气胸、明显腹胀、呼吸道梗阻及肺气肿的现象为零。总结得出,合理正确使用PS与NCPAP联合治疗的方法是为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黎智杰,张寒发,王国庆.可变流量鼻罩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2012,51(7):278.

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病;流行情况;临床症状;诊断;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8.28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299-02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在分类学上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为已知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猪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生呈上升趋势,猪场如果预防不利,一旦发生该病就很难控制,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已知的PCV有PCV1和PCV2 2个血清型,其中PCV2为致病性的病毒,而PCV1为非致病性。研究表明,猪对PCV2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并且容易传播,病毒来自于粪便、鼻液等废物,其感染途径可以是呼吸道、口腔等,各种年龄的猪都会感染。猪感染了PCV2,死亡率可达10%~30%,某些猪场严重暴发该病的,死亡淘汰率在50%以上。除此之外,PCV2还是造成猪免疫障碍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1 流行情况

猪圆环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年龄阶段的猪均易感该病。哺乳期乳猪发生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CT);5~12周龄的保育猪会发生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尤其是断乳前后的仔猪易发;生长期或育肥期发生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较多,而哺乳期间多呈散发。病猪和带毒猪是猪圆环病毒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自感染猪的粪便、鼻液等废物中排出,水平传播途径有呼吸道、口腔等,而垂直传播途径为公猪;部分吸血昆虫也能传播本病。规模猪场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各种病原菌失调,很多细菌混合感染,饲料营养水平下降,胃肠道发育不健全,消化吸收能力不强,滥用抗生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的缺失等都可加重病情。

2 临床症状

2.1 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

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主要发生在3~14周龄的猪,最常见于3~8周龄,一般断乳后1~2周发病。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皮肤苍白、损伤、皮毛粗糙、体重减轻、渐进性消瘦、虚弱、结膜黄染。较少发现的症状为腹泻和中枢神经紊乱,发病率虽低但死亡率极高。继发感染时,断奶仔猪死亡率10%~30%不等,较严重的猪场在暴发本病时死淘率高达40%左右。

2.2 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

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主要发生在保育后期和生长肥育猪。发病初期,猪的肩背部或四肢皮肤上出现红色丘疹,其大小不一,后期融合连成块,常见于臀部、四肢及腹部,也可发展到胸部、侧腹部及肩背部等。轻度感染可痊愈,严重感染时还表现跛行、水肿、厌食、发热、消瘦、精神萎靡不振、呼吸困难或急促,甚至发生死亡。

2.3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主要发生于13周龄以上的中大肥猪。本病主要由猪蓝耳病病毒、PCV2和猪肺炎支原体等3种病原引起。猪蓝耳病病毒是本病的启动因素,是产生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必要因素。PCV2是本病的一个重要参与者或推波助澜者,其决定了疾病的严重程度。猪肺炎支原体原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于前2种病原的感染,猪抵抗力下降,支原体得以活跃。实践经验表明,当前育肥猪呼吸道症状表现几乎都是PRDC。一些资料报道参与本病发生的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等多种病原在本病中不是决定性致病因素。实际上本病是呼吸型圆环病毒病的延续,是在中大肥猪阶段,加上猪肺炎支原体的参与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征。易感猪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突然发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明显,有的非常剧烈。部分猪有不同程度呼吸加快,还有一些猪流鼻涕,呈流感样症状。用药后症状有所缓解,停药后症状又加重,如此反复,可造成患猪死亡或成为僵猪,死亡率最高可达26%。

2.4 A2型先天性震颤

A2型先天性震颤主要发生于哺乳期仔猪。PCV血清学阴性的后备母猪在怀孕的关键阶段感染了PCV后,其所产仔猪有可能发生本病。发生本病的每窝仔猪其发病头数不等,从1~2头到一窝中大部分均发病。发病日龄早的一产下即发病,绝大多数均因震颤不能吃奶而死亡。发病较晚的震颤症状较轻者可以存活下来。震颤为双侧性,当卧下或睡觉时震颤消失。外界刺激可引发或加重震颤。

2.5 母猪繁殖障碍

国外有试验证实,PCV2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国内尚未见有单纯PCV2引起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的现场发病报道。在检测流产胎儿与死胎中,也检出PCV2,但尚不能证明其由PCV2引起。

3 诊断

一是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症状主要发生在3~14周龄的猪,最常见于3~8周龄,一般断乳后1~2周发病。呼吸困难、咳嗽、皮肤苍白、损伤、皮毛粗糙、体重减轻、渐进性消瘦、虚弱、结膜黄染。腹泻和中枢神经紊乱,死亡率极高。解剖后可看见胃溃疡和腹股沟淋巴结出血肿大。肝、肾肿大,脾出现梗死,胆囊充盈,胃肠黏膜出血、坏死。有时出现浆膜炎,纤维素渗出物覆盖在心、肺及腹腔脏器上。二是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常见于臀部、四肢及腹部,后发展到胸部、侧腹部和肩背部等。解剖主要为肾脏肿大、苍白,表面常有淤血斑、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损害为全身性坏死性脉管炎和纤维蛋白坏死性肾小球性肾炎;有猪蓝耳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蓝耳病病毒与PCV2共同引起间质性肺炎和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胰样变”肺病变。三是A2型先天性震颤。其震颤为双侧性,当卧下或睡觉时震颤消失。外界刺激可引发或加重震颤。四是母猪的繁殖障碍。其表现为后期流产和死胎,心肌变性,有时心肌肥大。

4 防控对策

4.1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保健和驱虫

加强通风,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改善空气质量;保持栏舍干净、干燥;减少冷、热应激。同时,对猪群进行定期保健,可根据当地疾病流行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用药。转群时进行一周用药保健。也可在饲料中加入健胃散和免疫球蛋白,增强猪群的免疫力。

4.2 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选择高效的消毒药对场地、栏舍、用具、饲槽等各项设施设备进行严格消毒,切断传染源。同时,不要让外界车辆进入猪场,以避免带入病源。用疫苗进行防控是目前最好最经济的手段之一。实践证明,用上海海利疫效果较理想。推荐程序为:一是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2次,2 mL/次;产前1个月加强1次,2 mL/次。二是经产母猪跟胎免,首免2次产前6~7周和3~4周,2 mL/次,以后产前3~4周接种1次,2 mL/次;普免:每年2次,首次普免,以后产前3~4周2 mL/次。三是仔猪免疫,2~3周龄接种1次,1 mL/次,最晚在35日龄前免疫。可以和海利猪瘟苗、蓝耳净、链球净等同时免疫,建议提前免疫更有保障。四是公猪接种,每年2次普免,2 mL/次。

4.3 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制度

不同日龄的猪不能混养。每批猪出栏后栏舍要进行严格的驱虫和消毒,并空置1周后再进猪。防止病源互相感染。猪场的病死猪一律按无害化处理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源传播和污染环境。

5 参考文献

[1] 刘松,黄贤进.规模场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控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2,8(10):103-105.

[2] 花象柏.猪蓝耳病疫苗预防探讨[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8(3):5-7.

[3] 余骅.猪常发病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2):130-131.

[4] 韩战强,刘长春,张红超,等.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体系初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6):109-110.

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冬春肉鸡安全饲养严防呼吸道疾病

 

春季北方地区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鸡舍多以炉火取暖,造成舍内灰尘过多,且一般养殖户在此时加大了鸡群的密度,而通风工作做不到位,这样一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诱发鸡的一些疾病,尤其是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支原体病)、喉气管炎、支气管炎、鼻炎等疾病,并且可能并发其它疾病,一旦发病会给鸡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预防。

一、肉鸡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病原因

1、非传染性致病因子

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排风口大而进风口小,导致鸡舍内空气稀薄缺氧,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等浓度过高,刺鼻熏眼;舍内空气湿度小,垫料湿度不够,尘埃飞扬农业论文,造成粘膜受损;夜间供温相对集中,为保温而不敢通风,忽视了空气和垫料的湿度;雏鸡3~5周龄期间,免疫接种频繁,应激因素增多;不正确的免疫接种,尤其是传支和新城疫的免疫间隔时间过短,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而这种疾病和临诊感染十分相似,又被认为是野毒感染发病而错误处置,使问题更加糟糕。

2、传染性致病因子

⑴支原体

MG感染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数鸡群发病的最初诱因依然是感染支原体。特别是有些种鸡场没有做过任何的支原体免疫,雏鸡支原体感染严重,表现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并且发生早,过程重,继发病多,死亡严重。由于支原体的早期感染,造成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破坏和剥脱,使完整的呼吸道免疫屏障变得千疮百孔,给野毒入侵打开了门户,也使疫苗反应加重。同时,由于上皮细胞被破坏,使细胞的免疫应答低下,这也是虽然在新城疫和传支的免疫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在发病鸡中依然见到很多新城疫和传支的重要原因。

⑵感染呼吸道综合症

病毒包括新城疫、流感、传支、传支变异株、传喉、鼻支气管炎等。新城疫病毒仍然是最重要的病毒病原。虽然我国养禽业已十分注重对新城疫的防治,但是该病的暴发仍很常见,而且感染的日龄越来越早,非典型表现越来越普遍。

3、大肠杆菌感染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各鸡场,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约占15%。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支原体开始发作,一方面剥落上皮细胞给大肠杆菌的进入打开门户;另一方面又引起呼吸道发炎和咳嗽,机体丧失抗病能力,使大肠杆菌顺着呼吸道长驱直入。大量细菌在气管或支气管内停留,可以诱发剧烈的炎症反应而出现相应的呼吸道症状;进入肺部的大肠杆菌诱发肺炎,循气囊感染的大肠杆菌又会进一步导致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或败血症。

二、肉鸡呼吸道疾病的种类

1、鸡慢性呼吸道疾病

该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能引起发病的应激因素主要有:

⑴在春、秋、冬季节,昼夜温差比较大或受寒流的袭击农业论文,由于没有及时做好防寒工作,鸡群因受寒而发病小论文。

⑵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如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高时,鸡群发病。

⑶饲养密度过大,鸡群发病。

⑷多种疾病发生时,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等病发生时,可继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⑸当鸡龄过小时即便是正常的气雾免疫也可激发本病。

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本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以雏鸡和育成鸡多发。此病有三种类型,即呼吸型、肾型、腺胃型。

⑴呼吸型传支

雏鸡多发,发病后以呼吸困难为特征。

⑵肾型传支

以20日龄左右的鸡多发,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或呈一过性;拉灰白色稀便;死亡快且呈直线上升;死后变化以肾的变化最为明显,肾脏高度肿胀、苍白,由于尿酸盐的沉积,呈“花斑肾”样;死亡率可达10%~20%。

⑶腺胃型传支

40~80日龄的鸡多发;死亡的鸡非常瘦是明显的特点;解剖后的变化以腺胃的变化最典型,腺胃肿胀明显,有的可呈圆形;胃壁增厚,腺胃周围出血。其它变化无诊断价值。

呼吸型传支可用新城疫传支二联苗。肾传支和腺胃型传支可选择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

3、鸡新城疫

现在发生的新城疫绝大多数都是在免疫鸡群当中发生的非典型性新城疫。大多数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疫苗选择不当、免疫间隔时间过长、免疫方法不合理等造成的。

发病鸡群中的病鸡精神食欲比任何患呼吸道疾病的病鸡都差,病后2~3天鸡只开始死亡,而且死亡逐渐增加,这在雏鸡发病时比较明显。发病大约7天左右,鸡群中出现有神经症状(歪脖、转脖、转圈等)的病鸡。如果鸡群整体免疫力低,发病后病鸡症状还要严重。

三、肉鸡呼吸道综合症的防治对策

1、消除非传染性诱病因素

⑴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鸡的刺激。把鸡舍通风换气和饲养密度有机结合起来。

⑵通风换气是现代养鸡生产中十分重要而又常被忽视的问题。要加大进风口,尽最大可能地交换舍内空气

⑶加大垫料管理力度,不论采取什么措施,均应使垫料保持脚踏不响、手握成团、松手即散的湿度,并坚持每日翻动两次,保持松软,便于驱散氨味。

⑷营养:不仅要保证饲料中不缺乏蛋白质、氨基酸等常量营养物质,而且要平衡,更不能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A。因为维生素A是保证上皮组织完整性的维生素,如果缺乏,上皮完整性容易受到破坏农业论文,病原体相对容易入侵。其它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可能造成免疫系统的发育障碍。

⑸严格控制鸡舍的环境温度(育雏期间鸡舍的温差不能太大,最好不超过2℃)、湿度。

2、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

⑴实行全进全出制。每批鸡出栏后要及时彻底清扫鸡舍,将鸡舍粪便运离,并集中堆积发酵。

⑵严格消毒:分别用5%火碱、甲醛、双链季铵盐对鸡舍和用具严格按要求彻底清洗消毒,其中火碱水要浸透地面3厘米。

⑶入雏前5天开始调整鸡舍温度,并做好最后1次消毒。熏蒸消毒过的鸡舍一定要提前开门、窗通风,以免因甲醛含量过高而损伤呼吸道。

⑷鸡雏入舍后,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可用0.5%强力消毒灵或威兰金碘,每隔2~3天喷雾1次,以阻断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小论文。中间可以使用双链季铵盐类穿插消毒,以降尘除埃,减少细菌病毒传播的载体,并清除部分细菌

⑸定期对鸡的饮水进行消毒。菌毒净、百毒杀在鸡肉中无残留,可用作饮水消毒。实行饮水消毒,要准确计算使用浓度,并注意在饮水投服和喷雾接种弱毒活疫苗前后各2天,停止饮水消毒。

3、搞好疫苗接种

⑴要结合本场本地疫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灵活的免疫程序,坚持在免疫监测指导下的科学免疫,使鸡体产生足够的特异性抗体,这是防治疫病的重要手段。有些养鸡户害怕出现免疫漏洞,将程序定得过密,反而出现免疫疲劳和干扰,致使抗体水平不高或出现明显低下期,尤其是传支疫苗,会明显加重疫苗反应,出现呼吸道症状。

⑵在制定免疫程序时,1~5日龄、10~25日龄前后严防支原体,可选择罗红霉素、泰农、奥福星等;在发病高峰期和敏感期,用各种在当地没有耐药性又没有药物残留的抗菌药物轮换使用;对细菌病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

⑶怀疑有支原体感染的肉鸡群建议采取如下免疫程序:5~7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苗点眼、滴鼻,新城疫灭活苗注射0.1毫升;10~17日龄用进口法氏囊苗滴口或饮水;18~20日龄用新城疫IV系或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活苗)饮水。

⑷接种疫苗时,为了避免接种过程中造成应激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在免疫接种前后3~5天停喂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在日粮中适当添加口服补液盐、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应激剂。

⑸预防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疫苗毒株的毒力不能太强农业论文,特别是首免。因为虽然毒力稍强的法氏囊疫苗有非常好的保护力,但这类疫苗可造成免疫抑制,对其它疾病的保护率就会降低。由于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造成的免疫抑制的问题,可以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来减轻,或者通过原料的采购、储藏等降低霉菌毒素的含量。

4、认真做好药物防治

⑴定期对雏鸡进行药物预防。雏鸡出壳1~10天内,在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和电解多维,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但一定要注意添加的剂量,以免引起中毒。

⑵在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冬春季,应饲喂一些强力鱼肝油粉,因为鱼肝油粉里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可增加粘膜细胞的屏障功能,并且促进抗体的产生。

⑶鸡群一旦发生呼吸道综合症,要迅速、准确诊断,并对症下药:

①因细菌性感染所致的呼吸道综合症,可首先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饮水投服。

②由真菌引发的呼吸道综合症,可用制霉菌素、硫酸铜等饮水投服治疗。

③病毒性呼吸道病,虽用抗生素和合成药物无效,但有时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可适当使用抗生素与吗啉呱(病毒灵)以及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蓝根、金银花等。

呼吸道综合症的症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CPAP呼吸机;氨溴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效果

NRDS又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指新生儿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吸气三凹征等症状,胎龄越小,病死率越高[1-2]。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纠正缺氧,迅速改善气体交换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8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3],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研究组男32例,女22例,平均胎龄(33.5±2.5)周;出生体质量950~2600 g。对照组男30例,女24例,平均胎龄(33.3±2.6)岁;出生体质量900~2579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保暖和呼吸道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营养状况。

研究组:给予氨溴索(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116,规格为4ml:30mg)7.5mg/kg,静脉滴注,每6h用药1次,待呼吸道症状减轻后减少药物剂量,治疗3~5d。连接CPAP呼吸机,设置参数为FiO20.3~0.5,氧流量为5~10L/min,呼气末正压(PEEP)0.3~0.6kPa,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参数,待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后撤机。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48h,研究组患儿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儿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广泛性肺萎陷和肺顺应性下降,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易出现肺炎、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肺出血等并发症[4]。游楚明[5]研究指出,CPAP呼吸机是利用面罩将持续的正压气流送入气道,以防止气道萎陷,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肺顺应性,并提高氧合作用。CPAP给氧操作简单、无创伤、疗效显著,应用于NRDS患儿可明显改善通气功能,保持通气灌流平衡,减轻肺间质水肿,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消耗减少,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吸氧浓度,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CPAP参数[6-7]。肖玉[8]等研究结果表明,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可有效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增强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改善通气功能和呼吸困难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肺损伤。因此本研究中分别采用常规药物和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旨在探讨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治疗后48h,研究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NRDS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肺通气,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卫东,何源,王文祥.固尔苏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1):1193-1195.

[2]王欣,刘翠青.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较[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1):12-16.

[3]张恒梅,金鸽.无创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56-57.

[4]张佩华,滕懿群,陈俊国,等.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四川医学,2013,34(2):1483-1484.

[5]游楚明,傅万海,孟琼,等.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2):99-101.

[6]庄骏,毛旭琴.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3):2948-2950.

[7]陈泓明.氨溴索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