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艺术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运用前后知识“联系”,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处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这样无论从纵向的还是从横向的联系上都出现了教学知识上的先后问题,即有起始教材和后继教材之分。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到教材的阶段性,不能违反知识的逻辑结构;又要考虑教学的连续性,在起始教材的教学中,使学生的第一步走得稳、走得准,还要注意对后继教材的联系,以减缓后继学习的坡度。如在应用题这一系统中,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是起始教材,两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是学习三步复合应用题的过度阶段,也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例如出示复习题“(1)实验小学四年级栽树72棵,五年级栽的棵数是四年级的2倍。四、五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2)实验小学四年级栽树72棵,五年级栽树144棵,六年级栽的棵数比四、五年级的总数多6棵。六年级栽树多少棵?”这是两道学生已掌握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出示例题“实验小学四年级栽树72棵,五年级栽的棵数是四年级的2倍。六年级栽的比四、五年级栽的总数多6棵,六年级栽树多少棵?”这样把以前所学的知识通过组装得到新知识。让学生把这三道题联系起来思考,通过讨论比较解答,明确三步计算应用题是由两步计算应用题扩展而来的。
二、运用新旧知识“联系”,解决数学问题
“温故而知新。”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几乎是不存在的。现行教材在结构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每一节新知识前恰当地安排了复习准备题。新知识的学习始终注重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尽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去发现规律,学习新知识;或是新知识进行转化,使问题得到解决。所以,教师在阅读课本时要教会学生通过温习旧知识去发现旧知识与新生知识的联系,学会用转化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在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让学生先完成例题前的一组整数大小比较的复习题,在里填上“>”、“
三、运用与实际生活“联系”,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重视学生身边的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难懂,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但如果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和创设学习情境,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又帮助学生沟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其中有四条性质:多加要减,多减要加,少加再加,少减再减。学生对此往往不理解,记不住。于是,我就设计了买卖商品的活动,让学生在做营业员和顾客的游戏过程中,体会算理。以500-297为例,我说:“一个顾客带500元钱去买衣服,一件衣服是297元,他拿300元给营业员。你们看他给多了,还是给少了?他买好衣服后,身边还有多少钱?同学们这时都会说:是给多了,营业员应找他3元,于是就可把这道题目写成500-300+3=203,从而得出“多减要加”这个结论。通过这个方法教学上面的四条性质,使学生既易理解,又记得牢。这样学生既能主动探求知识、参与学习、获得知识,又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再次证明了“学习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实践”的教育思想。
深厚的文化底蕴,各民族迥异的生活环境、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之蕴育、流传灌溉了肥沃的土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承载着道德教育、审美观念传播、民族信仰传递等功能。对之予以法律保护,是认同和尊重群体民族风格及民族文化的体现,既能增强群体之优秀文化主体意识,保持文化多样性;又能满足群体之精神需求,增强其文化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奠定构建和谐社会之基石。
一、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对“民间文学艺术”之内涵界定的多样性和术语使用的多样化,使得对这一领域之研究,尚未达成实质性共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此类事物表述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和“传统文化表达”,此表述已为各国所认可。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82年《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防止非法利用及其他损害的国内立法示范法条》给出的定义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由具有传统艺术遗产特征的要素构成,并由某一国的居民团体(或反映该团体的传统艺术取向的个人)创制并维系的产品。
UNESC01989年《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给出的定义为:“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人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化、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
笔者借鉴上述定义将其内涵界定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系指由某一民族或区域群体(或反映该群体传统艺术取向的个人)所创作并维系,构成传统文化遗产之组成部分,反映该民族或区域群体历史渊源、风俗习惯、、民族风格、文化传统等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艺术性表达形式。包括:一是言语表达形式,诸如民间故事、诗歌、神话及谜语;二是音乐表达形式,诸如民歌、民间说唱音乐及器乐;三是活动表达形式,诸如民间舞蹈、戏曲、宗教仪式及杂技艺术;四是有形表达形式,即固定在物质载体上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诸如民间剪纸、绘画、雕刻、蜡染、刺绣等。有的学者认为保护对象不包括有形表达。笔者认为有形表达依附有形载体的特性不妨碍其成为受保护对象。有形表达保护的剪纸等“体裁”和前三类保护民间故事等“体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有物质化的形式要求。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尚未固定在任何有形载体上,但可就相同主题,以人的动作、言语或艺术品为载体,传达的模式化信息。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不同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民间文艺衍生作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民间世代相传的,长期演变,没有特定作者,通过民间流传而逐渐形成的带有鲜明地域色彩,反映某一社会群体文学艺术特性的作品。
民间文艺衍生作品具有明确具体的作者,是在借鉴素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或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基础上创作的,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能够以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劳动成果。包括:一是受民间文学艺术素材的启发创作的具有原创性的作品;二是吸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质,进行艺术再创作形成的改编作品。这类作品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质进行创造性加工,又没有失去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之艺术精髓。如在赫哲族民歌《想情郎》、《狩猎的哥哥回来了》原主题曲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音乐创作手法,进行旋律改编形成的作品《乌苏里船歌》。三是以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模式为内核创作的作品。此类作品在借用民间文学艺术主题、传统表达风格或者民间文学艺术体裁(如剪纸、刺绣等)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丰富阅历、审美情趣创作完成。如白秀娥利用剪纸体裁,根据“蛇”这一母题的基本造型和图文样式,创作的蛇年生肖邮票。
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特征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沿袭共同传统文化的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表达,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创作主体的群体性。群体是生活在一起,具有共同、风俗习惯、价值追求,沿袭共同传统文化的人群集合体。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无论是群体无意识的创作,还是个人创作、反映群体价值取向、为群体认同吸收并发展的创作,都是群体的智慧结晶,其创作、流传和保存,都鲜明地打上了群体智慧的烙印。
二是创作活动的传承性。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创作具有永动性,促之发展的是群体固有的特质。创作是群体生产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各群体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民族信仰传递的天然工具。因此创作活动延续不断。群体的特质促使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在流传过程中保持“内核”的稳定性。“内核”的稳定性保障创作的传承性。
三是流传地域的相对性。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创作、流传深受流传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对于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文化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某一群体的传统文化不被其它群体认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从而带有地域性色彩。然而,地域性不是绝对的,群体文化被其它群体认同后,就会产生跨地域的流传,甚至在国家之间产生共鸣。比如,梁祝传说从区域性传说演化成全国性的文化遗产,如今流传到国外。
四是保护期限的无限性。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伴随着群体的日常生产生活,是群体传统文化、精神信仰的外现,由此决定群体根据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精神需求的变化,相应地改造加工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这意味着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创作,是一个只有“始”,而没有“终”的流动过程,因此应无期限地保护。
五是保护内容的模式性。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特定信息的模式化表达,核心是具有传统艺术特色的、特定的模式化信息,由众多群体特质汇集在一起作为模式体现。模式是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灵魂,体现为相似母题的组合或相似的表达形式,是群体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的反映。言语表达体现为“口头程式理论”,即个体依据程式化的主题、程式化的典型场景和程式化的句法来结构作品。个体以模式为轮廓,据其生活阅历、丰富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作场景构建生动形象的作品。民间舞蹈大多有基本的表演模式,如长沙民间舞蹈《狮舞》的“拜五方”,《地花鼓》的“扯四角”,《龙舞》的“跑圆场”等。此外,有形表达依附的造型艺术品也传递着模式化信息。如杨柳青胖娃娃年画主题中,手持莲花、怀抱鲤鱼、圆头圆脑,体态丰腴的人物造型和白底粉面、花青的头顶及水纹、红色的鲤鱼及莲花,翠绿的荷叶等模式化的着色手法。
三、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权利内容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来源群体重视的是精神权利、文化认同感的满足。尽管群体也关注经济利益,但更注重文化能否受到尊重和认可,并得到持续发展。王鹤云女士称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为“文化特性权”,包括文化归属权、公布权、文化尊严权、使用权、传授权、传播权、获得报酬权七类。笔者认为权利内容包括标示来源权、公开权、文化尊严权、专有使用权、许可使用权和传授权。
标示来源权是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传播时的必然要求,是向外界表明创作群体身份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来源地的权利。其中须注意:标示方式的恰当性(即不能破坏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完整性和原始风貌)和来源地、来源群体的真实性。
公开权即有权决定是否将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向群体之外的公众公开的权利。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创作的延续性决定其不属于公有领域。发达国家主张归入公有领域是其无偿窃取、进行商业化利用的托词。传统背景和习惯范围内的使用,使之更多是在群体范围内流传。公开权针对仅仅在群体范围内流传和虽超出群体范围、但尚未超出我国领域,尤其是具有神圣和神秘色彩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
文化尊严权即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和内涵完整,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维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原生态。民间文学艺术表达通常是在传统背景和习惯范围内使用,有时脱离背景的使用都会侵害群体的文化尊严权,毋宁说歪曲、滥用。非原生境使用产生侮辱民族信仰的情形,是群体抵制他人使用的主要原因。文化尊严权通过保障公众领悟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之特质、民间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促使公众认同、积极弘扬民间文学艺术表达。
专有使用权是群体在传统背景和习惯范围内享有的固有权利。群体作为创作者、传播者和保持者,作为私权主体,固然享有专有使用、拒绝他人未经许可使用的权利。此处规定专有使用权,是为了与群体成员以营利为目的,在传统背景和习惯范围之外使用民间文学艺术表达,须支付合理费用的情形相区分。
许可使用权,即允许群体之外的个人或组织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并获取报酬的权利。许可使用的方式包括复制、展览、表演、摄制、改编和翻译。以艺术创作为目的的使用,只要不侵害权利主体的其它权利,都是允许自由使用的。
传授权,即权利主体有权决定将其掌握的技艺向谁传授、通过什么方式传授的权利,但该权利的行使不能与国家有关的强制性法规、群体习惯相冲突。传授权针对的是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所涉及的技艺。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是民族风格的体现,是国家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因此应对权利主体设定禁止权的权利限制,即不享有转让权和放弃权。此外,还需借鉴《著作权法》的权利限制制度,构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制度。
四、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权利归属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从对大自然的茫然无知,到渐渐有所了解,艺术家的视野开始回归了人本身,此时的艺术在弗洛伊德及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影响下,看到了人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三位一体,让艺术家更注重发现人、理解人、诠释人。而此时的文学,“把自我(热衷于原创与独特性的自我)封为鉴定文化的准绳”。西方早期的绘画可以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美术开始,古希腊与古罗马出现了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古希腊的古风瓶画是实用工艺的杰出创造,而古罗马绘画的色彩更加艳丽,其壁画、肖像画都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中国绘画同样经历了一个“写实性”的发展过程。《人物御龙帛画》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缰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龙首轩昂,龙尾翘卷,龙身为舟,迎风奋进。龙尾之上立有长颈仙鹤,龙体之下有游鱼。帛画中的华盖飘带与巫师衣带随风飘动,表现了巫师乘龙飞升的动势。“叙事状物,寄托情感”是早期美术作品的主要功能。
二、中世纪宗教语境中的绘画
中世纪处于古典文明的结束与复兴之间,中世纪艺术属于基督教艺术,这时的艺术,开始了从“哲学情怀”到“宗教情思”的过渡的大语境。此时艺术变得崇高、神圣,它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往往以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精神世界。中世纪审美观发生了变化,艺术品不再模仿现实社会,而是注重表现基督教的威严和神秘。在人物塑造上,人体一般直立,张开双手,但是还是有罗马艺术的影子。新兴资产阶级力图复兴古典文化,在造型艺术方面,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等。汉魏对图宣讲的传统在佛教传播中,将佛教主题与中土的手卷画形式有机结合;正如先秦许多绘画是为讲述而存在的,这些画卷也是为演讲者而创作。佛教艺术家的任务是在纸、绢上描绘佛教人物的神变,变文的讲解者在讲唱时即以此作为一种图解(在这些画卷上一般还有简要的文字提纲),按图讲说。图绘再次成为口头叙事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三、现代绘画中与文学语境的同步发展
纵观世界艺术史,文学语境与绘画语境始终在同步发展。高明的画家往往能够在意境中把握事物独特的艺术特征和表现自己深刻而独到的人生感悟。这种意境是画家自身修为的体现,受画家的文学艺术修养的制约。文学艺术修养是难以琢磨的,它来源于艺术家心灵对世界和人生的独到感受。绘画中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1)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大多把文学作品的内容当作题材;
关键词:哥特式建筑 哥特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
哥特艺术是人类为表达某种特定的生存理念及满足其精神慰藉和审美诉求而创造出来的伟大艺术形式。哥特式艺术形式主要是指一种区别于罗马风格的玉树形式。从十八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学中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风格而被归类于哥特文学范畴,两者的联系是其浪漫主义精神气质。哥特文学代表H.P.洛夫克拉夫特曾指出:“哥特文学中最为有力的道具中最重要的是:地处荒野的一座高大灰暗的哥特古堡建筑,潮湿的楼梯、荒芜的藤蔓植物……”这说明哥特建筑在哥特文学创作中成为文学家长期的关注点。哥特文学与哥特建筑艺术具有极其相似的文艺观,并受到各方文化人士的关注。从社会人文背景看,哥特文学和哥特式建筑艺术产生的背景都在动荡和繁荣的冲击中。哥特建筑艺术和哥特文学的复兴繁荣并非偶然,导致哥特趣味复兴的特殊情感与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由方兴未艾的浪漫主义所激发,它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在思想观念、审美旨趣以及文化重心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朱迪斯・本内特和沃伦・霍利斯特在著作《欧洲中世纪史》中指出:“从罗马式到哥特的转变过程,也正是情感向更强烈、更精致的方向转变的过程,哥特建筑是生动的、挺拔的、热情的,满含着抒情诗与浪漫传奇中那种高度的敏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哥特文学作为欧洲文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地受到影响。哥特文学对于哥特建筑艺术的关注从贺拉斯・瓦尔浦尔创造的第一本哥特小说《奥特朗托城堡:哈里发沉沦记》就已经开始。由此开始,哥特文学创作的初期到成熟时期,哥特建筑艺术始终是哥特文学创作中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哥特建筑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探析
西方建筑史几乎没有其他阶段像哥特时期一样带来如此的风格诠释,这朵充满诗意和结构天才的奇异之花曾被解释为天主教、民族特性、建筑守诚、经院哲学等原因的必然表达方式。建筑物作为“凝动的音乐”,不仅具有美学上的功效,而且是人们心灵世界的一种物化形态。几个世纪以来,许多重要的文学家、美学家和艺术史家对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与本质都予以了深入的探讨。歌德曾在《论德意志建筑》中以极其浪漫的笔调记录了斯特拉斯堡带给他的心灵震撼。而黑格尔则从哥特式建筑艺术所体现的宗教精神出发,明确将其归入浪漫型艺术。在《美学》一书中,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就建筑而言,浪漫型建筑要求在形式结构上最大限度地体现哥特的精神内涵。而宗教建筑无疑是浪漫型建筑之典范,因为宗教本身追求的就是无限精神对有限物质的超越。在黑格尔看来,最能体现浪漫型建筑特征的就是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艺术。
哥特建筑作为城市兴旺安定的标志,是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市民感情的寄托,是城市生机的精神反映。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结构是尖拱(ogival or pointed arch)或称尖拱券和肋架拱顶(ribbed vault)。独特的建筑形式的魅力来自于比例、光与色彩的美学体验,即通过对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过对数与色的象征性理解,使灵魂摆脱俗世物质的羁绊,迎着神恩之光向着天国飞升。哥特式建筑艺术的这种向上自由飞升的努力以及两侧立柱相交汇于尖顶的形式体现了人的心灵对有限存在的超越和主体与上帝的和解。哥特式的建筑艺术是“把自己提高到越出单纯的目的而显现出它本身的无限,这种对有限的超越和简单而坚定的气象就形成哥特建筑的惟一的特征。”哥特式建筑结构本身所体现的对精神无限性的追索正是浪漫主义的内在动力与需求。浪漫主义艺术崇拜力量、激情、诗意,追求奇异不凡之美,痛苦与冲突之美以及震撼之美,这使它们傲然自得地超乎那沉静、平衡、规矩、微小、平凡的事物之上。哥特式的建筑中追求的变动是浪漫主义打破古典式单纯与静穆的方式,变化本身是对自然千差万别、不拘一格的模仿,它把艺术从机械的程式与规范中解救出来,赋予其丰盈的生命力与生动的表现力。因此,哥特式建筑艺术所体现的正是这种浪漫主义美学取向与精神诉求,为哥特文学的创作者们所推崇。
二、哥特文学理论中的浪漫主义
哥特文学中的背景环境通常会设置在哥特建筑中,通过对哥特式建筑的刻画与展现,孕育恐惧、黑暗、压抑的情感。建筑艺术中的哥特风格彰显了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涵,而文学中的哥特风格同样与浪漫主义息息相关。“浪漫”源于英文中的Romance,是“传奇”的意思,这种传奇最早由罗马语写成而得名。因此,传奇是滋养浪漫的根基。黑格尔也认为哥特式是浪漫的,因为它的不规整性打破了传统古典式的宁静。在哥特式文学诞生之前,浪漫主义运动已在英国悄然兴起,它表现为轰轰烈烈的复古运动以及一系列正在改变的审美趣味与标准。浪漫主义作为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来超越现实的乏味与有限。而浪漫主义的超常想象力正是哥特艺术的显著特点。
哥特建筑成为哥特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是由于当时的社会人文环境,整个欧洲文化界对建筑艺术的关注;二是哥特小说的创始人贺拉斯・瓦尔浦尔个人兴趣中,对哥特建筑艺术的热爱。他居住的草莓山庄是一所仿哥特建筑的古堡,在创作《奥特朗托城堡》时,为了在小说中创造哥特式的恐怖气氛,并使其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贺拉斯思想受到哥特建筑的启发。他率先把充满神秘浪漫色彩的哥特古堡引进小说中,使其成为人物活动的舞台和情节演进的环境。哥特文学的表达方式脱离了由笛福等人在l8世纪上半叶确立的文学传统,不受真实性与可能性之束缚。哥特文学的场景往往设置在遥远的中世纪或充满异域情调的东方和欧洲南部,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疏离为哥特风格的艺术家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维度。它体现在哥特文学家们拒绝描写日常平庸的生活,他们采用超自然的素材,运用虚幻的场景、离奇的情节、夸张的手法讲述神秘、荒诞、超凡的人物与事件,浪漫主义者正是通过想象编织的奇迹来对抗常态的生活。
哥特建筑在哥特文学作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哥特文学的创作主题呈现了人类心灵世界的邪恶领域,它为理性光照下的十八世纪构建了一个野蛮而黑暗的过去。在哥特艺术构筑的世界中有对中世纪乌托邦式的幻想,对古诗民谣考古式的发掘,对如画废墟、风景园林以及东方异国情调的激赏。与此同时,也有一种恐惧、阴郁、颓败的艺术审美取向在文学中逐渐酝酿。哥特式文学艺术中总是着力表现消极的与非理性的方面,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将心灵世界放大,使之把失常与异化纳入进来,这些被压抑的情感与思想往往通过梦境、幻觉甚至疯癫来表现。哥特式文学艺术正是通过进入这些不受理性掌控的意识之外的领域来深入探讨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哥特文学的上述特征中我们不难看到浪漫主义所强调的诸多价值,对野蛮原始、离奇古怪、超常力量、非凡人物、强烈情感与夸张想象的偏爱以及对隐蔽欲望、邪恶本质的直面揭示。因此,哥特文学艺术享有“黑色浪漫主义”之称。
在艺术情感的表达方式上,哥特文学与浪漫主义都将情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情感的抒发往往寄情于自然,浪漫主义欣赏田园牧歌式的静谧,也讴歌大自然充满原始野性的崇高之美。而哥特文学中层峦叠嶂的高山、岩石突兀的峭壁、强盗出没的幽暗森林、惊涛拍岸的海滨礁岩、骤然出现的雷鸣电闪、狂风暴雨无不唤起崇高的激情。爱尔兰哲学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在《关于崇高与美的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中将恐惧作为崇高的心理基础,因为恐惧是人类各种情感中最强烈的,没有哪种情感能像恐惧那样有效地使精神丧失一切行动与思考的能力。此外,哥特文学艺术又通过一系列的极端对立来保持情感的高度敏锐,助长了夸张的情感,唤起放纵的激情,它使读者不寒而栗,并满足其迷信的幻想,滋养他们对神秘与奇异的好奇。
三、结语
德国学者艾诺・雷罗在《闹鬼的城堡:英国浪漫主义要素研究》中指出:“如果哥特建筑消失了,整个浪漫主义运动就会失去根基。”哥特式艺术的复兴影响哥特文学的出现作为浪漫主义运动的先声,传递了浪漫主义的精神特质与美学主张。正如德国现代艺术家威廉・沃林格尔教授在《哥特形式论》中指出:“文学中的哥特主义与建筑艺术中的哥特主义表达了同样的美学与哲学观念,建筑和文学艺术都是对世界领悟和思辨的产物,他们形成了某种共同的精神气质与艺术渊源。”哥特式的艺术风格从属于浪漫主义,它是对启蒙理性与古典主义的反驳和颠覆。哥特式建筑艺术与文学艺术代表了艺术领域突破古典传统规范的革命性力量,而任何革命性力量都不会甘于平庸,在强大的意志力驱动下,在无法妥协的对立冲突中,哥特建筑艺术与哥特文学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追求极至的表达。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 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德)黑格尔 著.朱光潜 译.美学:第3卷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John Ruskin.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 [M].Boston:Dana Estes,1849.
关键词:彼得・梅尔 《一只狗的生活意见》 寓言语境 讽刺 反思
彼得・梅尔(Peter Mayle,1939年――至今),英籍著名作家,擅长于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创作活动,其代表作品有《从哪里来?》、《婴儿驯服》、《普罗旺斯的一年》等。在彼得・梅尔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运用其自成一派的文学语言对作品中的内容进行叙述,其中不乏幽默诙谐的文学语言,这使其文学作品具有了欢乐愉悦的文学气质。然而,愉悦轻松的文学气质并没有妨碍作者彼得・梅尔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现状和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观点、看法。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义》是彼得・梅尔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中彼得・梅尔灵活的运用其特有的、具有清新愉悦特点的文学语言,在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中以一只狗“仔仔”作为整部作品的主人公,并以仔仔的视角作为作品中第一人称视角,对仔仔的生活经历进行了生动诙谐的描述,借此来影射人类现实社会。因此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义》中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寓言语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一、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中的寓言语境
在文学艺术的领域中,“语境”经常被划分为外部语境和语言本身营造的氛围,即作品中对于外部环境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中自有的语言氛围和文学气质。以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为实例,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彼得・梅尔分别从外部语境和作品中的语言氛围和文学气质两方面构建寓言语境。例如,在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中,作者彼得・梅尔以一只狗“仔仔”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并且以其视角作为第一人称视角对作品中的外部环境进行描述,比如在小说的开篇作者以仔仔的口吻对整部小说的中心内容进行概括,“在这本回忆录当中,我想详尽地描述自己的生活历程:从出生以至于今天的功成名就、经历无数的挣扎与沧桑、在荒野流浪的日子,被人类追赶、巧遇贵人、生命总的里程碑和转折点等可歌可泣的遭遇。”又例如, 在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义》中,作者彼得・梅尔巧妙的运用了其各成一派的轻松诙谐的文学语言,在小说作品中构建了欢乐愉快的文学气质和作品氛围,比如,在小说中,作者彼得・梅尔对于仔仔拟人化的描写,时不时对于动物世界和人类世界进行调侃,以此来通过仔仔的叙述来阐述作者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现状和存在的各种问题的看法,“村里的店家对吾等狗族怀有某种偏见。你看,小孩子翻天覆地,大人就不会拿着可怕的武器对付他们。你知道了吧。所谓的规则视对象而有不同。”由此可见,作者彼得・梅尔在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中,将一只拟人化的狗“仔仔”最为整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并以仔仔的视角作为第一视角,用假托的故事和拟人的手法对现实世界进行叙述,充分体现了小说作品中寓言语境的文学艺术特征。
二、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中的讽刺与反思
寓言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题材,常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和教训。因此,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中,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寓言语境的同时,还通过作品中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和诙谐幽默的文学语言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讽刺。例如,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以狗(仔仔)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和第一视角,并通过“仔仔”的生活经历来影射人类社会现状和存在的尖锐、敏感的问题,这样的表达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讽刺。又例如,在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中,小狗“仔仔”在讲述和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的同时,夹叙夹议,充分的对人类和动物世界的种种现象进行了对比,并在比较过程中对各类现象、问题进行了概括和归纳,比如动物在出生时候总是有兄弟姐妹们陪伴的,而人类大多数是孤单单的;又比如同样的行为,人类对于自身的要求标准很低,却极为苛刻的对待其他的动物,小孩子可以翻天覆地的玩耍,但是小狗或者其他的动物表现出类似的行为却只能遭到人类的殴打和驱赶等等。由此可见,在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中,作者彼得・梅尔在对 “仔仔”的人生际遇进行讲述的同时,深刻的反映了人类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并希望幽默诙谐的语言在博得读者一笑之时可以引起读者的深刻反思,正确认识现实世界中人类与动物、人类与人类之间的各种关系,平等对待一切生命,在处理生命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做到“三思而后行”等。
综上所述,彼得・梅尔运用其特有的具有幽默诙谐特点的文学语言,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描绘和作品本身的氛围、文学风格、气质的构建,在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中成功的建构了典型的寓言语境,并通过讲述主人公“仔仔”(一只狗)在生活中遇见的种种经历对人类现实世界进行反映和讽刺,从而引起读者的反思。由此可见,彼得・梅尔及其作品《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不但在文学艺术继承方面继承了传统意义上寓言文学中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和讽刺的写作目的,也在文学艺术创新方面,通过幽默轻松的语言风格对寓言文学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和发展。可以说,彼得・梅尔为英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为我国文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资料:
[1]彼得・梅尔.一只狗的生活意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